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廊坊市集中供热热计量管理办法

廊坊市集中供热热计量管理办法

廊坊市集中供热热计量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加强集中供热计量管理,规范热计量收费工作,促进建筑节能和系统节能,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实施热计量收费的供热单位与热用户。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热计量收费,指城市供热单位按两部制收费办法对热用户收取热费。

第四条供热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的供热价格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第五条为推动热计量收费工作进程,城市规划、建设、物价、环保、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热计量工作。

第六条城市供热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对集中供热用户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高供热系统的节能效果,各相关部门、供热单位及热用户应给予配合。

第二章实施热计量应具备的条件

第七条完备的热计量设施和达标的节能建筑是实施热计量收费的基本条件.集中供热系统中使用的热计量装置必须符合国家热计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

第八条室外供热系统的热源、热力站、管网必须安装热计量装置和水力平衡、气候补偿、变频等调控装置。

市区范围内既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原单管串联式与控制阀在室内的供热系统,改造为单户循环、户外控制,并具备安装热计量条件的供热系统,各用热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分户供热计量改造。既有政府机关和公共建筑加装热计量表费用由房屋产权单位承担,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工程,所需资金分别由政府、供热企业、用户共同承担"。经测算,每改造一户(约80平方米)需要资金5500元,其中:分户改造材料、人工费2700元,热计量装置2800元。政府给予每平方米18元资金支持,其余由企业和用户承担。

第九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必须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规定,达到二步节能标准.其采暖系统应按相关规定达到可调控、变流量调节和分户热计量的技术要求,安装楼前热计量总表、户用热量表、水力平衡、恒温控制、通讯控制、通讯线路等装置.

第十条既有建筑应按有关要求完成供热采暖系统改造和建筑节能改造后,方可实施热计量收费.城市供热主管部门及供热单位应积极探索对既有建筑实行热分配式等其它热计量收费方式.

第三章热计量收费管理

第十一条城市供热计量收费价格应依据国家《供热价格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补偿成本、收支平衡、合理盈利的原则,由城市价格管理部门制定。热计量收费价格实行分类价格,根据使用性质分为居民热价和非居民热价两类。

第十二条热计量收费实行两部制热费,由基本热费和计量热费两部分构成,基本热费占总热费的30-60%.

1、热用户热费=基本热费+计量热费

基本热费=按当年建筑面积收费热价×建筑面积×基本热费折算比例

计量热费=计量热价×耗热量×热量调整系数

2、热量调整系数用于修正用户在整栋建筑中所处位置不同而导致的耗热量差异,以体现热计量收费的相对公平性.具体热量调整系数由物价部门和城市供热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三条考虑到低保户的承受能力,按热计量收费的低保户暂按廊价管〔2008〕151号文件核算基本热费,如今后出台新的低保户收费标准则按新标准核算。

第十四条实施热计量收费的范围由城市供热主管部门确定,供热单位应与热用户签订热计量收费合同,合同格式与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热用户先按建筑面积收费标准全额按时交纳热费,待采暖期结束后以热计量收费的实际发生额为准,实行多退少补.

第十六条供热单位应于4月15日前将上一个采暖期的热计量读数以书面形式通知热用户。供热单位如发现热计量表损坏应在15日内通知热用户。

第四章热计量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第十七条楼前热计量总表以外的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维护管理;热计量总表及其以内的用热设施由房屋产权人、房管、物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或协议进行维护。公有住房出售后,用热设施的维护管理按国家、省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本着协商、自愿的原则,房屋产权人、房管、物业单位均可将其负责维护的全部用热设施或热计量设施有偿委托供热单位或经供热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能源管理公司维护管理,代维费用额度由委托与被委托方协商议定。

第十九条供热设施中使用的热计量器具应经过强制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热用户对计量器具的准确性产生异议,可提出申请进行检定,检定费用由热用户垫付。经检定,计量器具质量合格,则检定费由热用户承担,热费按当前耗热量进行结算。若热计量表的准确性确有问题,则检定费由计量器具生产厂家承担,供热单位以修正后的热计量表数值为准重新核算热费,按规定实行多退少补。热计量表发生故障时,故障之前的计量热费按热表读数收取,发生故障期间的热费暂按建筑面积收取,热计量表修复后继续按热计量读数计费。热计量表系人为损坏的,本采暖期热用户按建筑面积标准进行缴费.

第二十条供热管理人员在对供用热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室温检测等工作时,应当出示证件,热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为确保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安全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拆除、迁移热计量设施。因特殊情况确需改动的,须经供热单位同意后,由供热单位聘请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相关费用由要求改动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其它集中供热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县、市热计量管理办法。

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城市供热管理办法推荐阅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由热源单位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向用户有偿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 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由热源单位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向用户有偿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生产和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利用热源单位提供的热能从事城市供热经营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用户,是指使用城市供热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市区范围内城市供热的规划、建设、运营、使用和管理。 第四条*市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供热应当坚持发展集中供热,限制和改造效率低、污染大的分散锅炉供热,实行统一规划,行业管理,多家经营的原则。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城市供热规划应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城市供热规划,由市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计划、规划等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七条在城市供热规划区内,具备城市供热条件的区域,不再新建燃煤、燃油分散锅炉供热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高层住宅小区,应同时安排城市供热设施建设。 对城市供热规划区域内现有的分散锅炉,具备城市供热条件的,应当按照城市供热规划逐步进行改造,实行城市供热。 第八条城市供热设施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实施。 供热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城市供热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运行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城市供热设施验收合格后,有关资料应按规定送市城建档案机构归档。 第三章设施管理 第十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设施,是指城市供热生产、输送、利用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及其附属设施。 第十一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用户使用的城市供热设施、器具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合格产品,其中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必须持有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证书》。

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 建城〔2006〕159号 为了深化供热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供热计量,实现按热量交纳热费,促进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供热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实施供热计量收费是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供、用热双方厉行节约的一项重要措施。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要节能20%,全国要节约2.4亿吨标煤,其中建筑节能要达到1.01亿吨标煤。城市供热系统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集中供热基本上都是按热用户的采暖面积收费,缺乏计量设备和调节手段。绝大多数既有居住建筑是非节能建筑,没有供热计量设施,热用户无法进行自主调节;新建居住建筑相当一部分也未安装供热计量设施;许多城市的供热设施严重老化,供热能源浪费严重,城市供热热源、管网、热力站、建筑入口无计量装置,无法考核单位和设施的能耗。为此,建设部等八部委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稳步推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促进供用热双方节能”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实施供热计量,实行按用热量收费以考核供用热双方的能耗指标,提高供用热双方进行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重要措施。 二、推进供热计量的目标 各地在推进供热计量收费过程中,要按照“坚持环保节能的原则,强化节约意识,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和系统节能,降低能源消耗”的要求进行。 (一)要把“十一五”建筑节能指标细化到供热节能方面,并落到实处;要从政府机关和公共建筑做起,全面实施供热计量工作,建立和完善供热计量收费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应从今年开始实施热计量收费。 (二)新建供热系统必须满足热计量技术要求,既有供热系统原则上应在2-4年内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热计量要求。 (三)2006年采暖季前各地应选择一定数量的政府机构办公楼等建筑进行供热计量改造;2008年采暖季前,政府机构办公楼等建筑原则上应全部完成供

城镇供热管理办法

城镇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镇供热管理,保障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供用热市场有序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供热规划、勘察、设计、建设、经营、设施管理维护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热用户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燃煤、燃汽、燃油)等所产生的蒸汽、热水和工业余热、地热等热源,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有偿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经营企业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利用热源单位或自身生产的热能,依据合同有偿向热用户供给生产、生活所需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热用户,是指依据合同使用供热单位供给的生产、生活所需热能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条城镇供热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供热管理机制和供热保障体系,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逐步取消分散锅炉供热。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授权的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供热的管理工作,并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城镇供热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同时履行以下责任: (一)监督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和协议书规定的义务; (二)对获得特许经营权企业的经营计划实施情况、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 (三)受理公众对获得特许经营权企业的投诉; (四)向政府提交年度特许经营监督检查报告; (五)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紧急情况下,临时接管特许经营项目; (六)城镇供热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相关审批手续的协调。 (七)城镇供热基础数据的收集、管理及统一调度、集中指挥。 (八)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六条市规划、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发改、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镇供热相关工作。

城镇供热管理办法

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镇供热管理,保障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热用户的 合法权益,促进供用热市场有序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热规划的人员、勘察、设计、建设、经营、设施管理维护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热用 户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燃煤、燃汽、燃油)等所产生的蒸汽、热水和工业余热、地热等热源,通过 管网为热用户提供有偿生产和生活热量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为供热企业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指热源单元或自身产生的热能,依据合同 有偿向热用户供给生产、生活所需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热用户,指供热单位根据合同提供的产品、生活所需 热能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条城镇供热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供热管理机制和 供热保障体系,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逐步取消分散锅炉供热。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授权的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 供热管理工作,并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城镇供热特许经营的 具体实施,同时履行以下责任: (一)监督已取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履行其法律义务和协议规定 的义务; (二)对获得特许经营权企业的经营计划实施情况、监督产品和 服务质量及安全生产;

(三)接受公众对特许经营权企业的投诉; (四)向政府提交年度特许经营监督检查报告; (五)危害或可能危害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紧急情况下,临时 接管特许经营项目; (六)城镇供热新建、扩建、协调重建项目相关的审批程序。 (七)城市供热基础数据收集、管理及统一调度、集中指挥。 (八)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六条市规划、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发改、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供热部门做好城市供热相关 工作。 第七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供热行业,与供暖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团体、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按自愿原则组成地方性、非盈利性的供 热行业协会。应当依法维护会员单位的权益,依章规范会员单位行为,坚持和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培育和规范供热市场。 第八条鼓励研究、开发、有计划地推广应用供热消费新能源、新 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加快推行分户计量用热,提高供热服务质量。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城市供热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合理布局、统 筹安排的原则编制。经批准的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应当纳入本市城市 总体规划;旗区供热专项规划应纳入旗区总体规划。供热规划一经纳入 总体规划,不得擅自更改。 城镇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按照供热专 项规划的要求,预留供热设施建设用地。 城镇新区开发、旧城改造、道路建设等不得占用或擅自改变供热 发展规划确定的热源、供热管网、热力站等城镇供热设施用地。

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

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供热能源消耗,推进供热计量收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供热计量是指采用集中供热方式的热计量,包括热源、热力站供热量以及建筑物(热力入口)、用户用热量的计量。 第三条从事民用建筑的规划、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供热单位、热用户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采用集中供热的房屋,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实施供热计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和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实施供热计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在编制本行政区域建筑节能规划中对新建建筑实施供热计量和既有建筑及其供热系统供热计量改造提出工作目标,计划安排和保障措施,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新建建筑和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必须按照规定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实行按用热量收费的制度。用于热费结算的热能表,应当依法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并通过安装前的首次检定;进口的用于热费结算的热能表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并通过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用于热量分摊的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七条供热单位是供热计量收费的责任主体,应按照供热计量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供热计量工作。 第八条国家鼓励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进供热计量工作。在行业统计、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 第九条国家鼓励加快建立供热计量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企业,充分发挥节能服务企业在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计量收费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供热计量技术开发和应用。 第十条各级供热主管部门应加强供热计量节能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供热行业的节能技术水平。对在供热计量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第二章新建建筑供热计量 第十一条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供热计量工程的设计,并对其设计质量全面负责。

【精品文档】供热收费人员管理制度-精选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供热收费人员管理制度 篇一:供热收费考核管理办法201X(程会钢) 201X-201X供暖季供热收费考核管理办法 制定:程会钢 为了充分调动我公司从事供热服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员工提高收费率, 解决欠费历史遗留问题,保证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确保供暖质量和本企业经济 效益,公司讨论研究决定特制订201X~201X供暖季供热收费考核管理办法如下:一,名词解释: 1, 收费率:收费员的考核指标主要是收费率,收费率的考核从两个维度,一个维 度是收费额度,另一个维度是收费时间,即收费数额越大,收费速度越快越好,提成越多。本办法依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热用户的户数来评定收费率,即居 民收费率=实际收费到账的户数/总户数*100%;商业供热按照收费的额度来评定收费率,即商业收费率=实际收费到账的金额/应收金额*100%。 2, 热用户投诉率:热用户因供热质量、设备维修、服务不到位等原因合理投诉至 物业或公司层面,本季不得超过0.33%(4次),即:热用户投诉率=合理投诉/总户数*100% 3, 供热不达标率:用户室内采暖质量达不到合同规定标准,即20℃±1℃,造成 公司无法收缴取暖费或给予热用户适当减免的为供热不合格用户。供热不达标 率=用户热费无法收缴、减免户数/供热收费用户数*100%。供热不达标率不高于1.5% 4, 供热超标率:指因项目主管生产调度调节不当,致使实际供热温度超过规定的 室温标准,造成热量浪费;供热超标率=超温户数/供热收费用户数*100%。供热超标率不高于1.5% 5, 优质服务及时率:热用户提出服务要求后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优质服务,实行“三不准”:不准对用户“生、冷、硬、顶”,不准违背服务承诺,欺骗 用户;不准要求用户代工代劳。优质服务及时率=优质服务标准次数/用户要求 次数,优质服务及时率要求不低于100% 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供热计量技术导则》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供热计量技术导则》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08.10.08 •【文号】建城[2008]183号 •【施行日期】2008.10.0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计量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供热计量技术导则》的通知 (建城[2008]183号) 北京市建委、市政管委,天津市建委,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落实《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的要求,指导供热计量工作,我部编制了《供热计量技术导则》,现印发给你们(可在http://https://www.doczj.com/doc/5619301096.html,下载)。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总结经验,有关情况请及时告我部城市建设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八年十月八日 供热计量技术导则 (2008年10月) 目录

1 总则 2 集中供热系统热计量 2.1 一般规定 2.2 热源、热力站节能与热计量改造 2.3 室外管网节能改造 3 新建建筑热计量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建筑物热计量设计 3.3 户内热计量设计 4 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户内采暖系统热计量改造设计 5 计量与节能调控装置安装 5.1 热量表 5.2 热分配计 5.3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5.4 水力平衡阀 5.5 气候补偿器 6 供热计量系统调试 附图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推动北方采暖地区城镇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指导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计量工作,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制定本技术导则。

廊坊市集中供热热计量管理办法

廊坊市集中供热热计量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加强集中供热计量管理,规范热计量收费工作,促进建筑节能和系统节能,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实施热计量收费的供热单位与热用户。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热计量收费,指城市供热单位按两部制收费办法对热用户收取热费。 第四条供热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的供热价格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第五条为推动热计量收费工作进程,城市规划、建设、物价、环保、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热计量工作. 第六条城市供热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对集中供热用户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高供热系统的节能效果,各相关部门、供热单位及热用户应给予配合。 第二章实施热计量应具备的条件 第七条完备的热计量设施和达标的节能建筑是实施热计量收费的基本条件。集中供热系统中使用的热计量装置必须符合国家热计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

第八条室外供热系统的热源、热力站、管网必须安装热计量装置和水力平衡、气候补偿、变频等调控装置。 市区范围内既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原单管串联式与控制阀在室内的供热系统,改造为单户循环、户外控制,并具备安装热计量条件的供热系统,各用热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分户供热计量改造。既有政府机关和公共建筑加装热计量表费用由房屋产权单位承担,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工程,所需资金分别由政府、供热企业、用户共同承担”.经测算,每改造一户(约80平方米)需要资金5500元,其中:分户改造材料、人工费2700元,热计量装置2800元。政府给予每平方米18元资金支持,其余由企业和用户承担。 第九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必须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规定,达到二步节能标准。其采暖系统应按相关规定达到可调控、变流量调节和分户热计量的技术要求,安装楼前热计量总表、户用热量表、水力平衡、恒温控制、通讯控制、通讯线路等装置. 第十条既有建筑应按有关要求完成供热采暖系统改造和建筑节能改造后,方可实施热计量收费。城市供热主管部门及供热单位应积极探索对既有建筑实行热分配式等其它热计量收费方式。 第三章热计量收费管理 第十一条城市供热计量收费价格应依据国家《供热价格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补偿成本、收支平衡、合理盈利的原则,由城市价格管理部门制定。热计量收费价格实行分类价格,根据使用性质分为居民热价和非居民热价两类。 第十二条热计量收费实行两部制热费,由基本热费和计量热费两部分构成,基本热费占总热费的30—60%。 1、热用户热费=基本热费+计量热费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建筑供热计量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建筑供 热计量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2.07.13 •【字号】冀建质[2012]457号 •【施行日期】2012.07.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建筑供热计量 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冀建质[2012]457号) 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华北石油管理局: 为进一步落实供热计量工程质量责任,加强过程质量控制,严格竣工验收,不断强化全省供热计量工程质量管理,深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建筑节能工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新建建筑供热计量工程质量管理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各方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要加强对供热计量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和验收管理,对供热计量工程质量全面负责。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设计分户热计量、温度调控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施工图审查机构对不符合供热计量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图纸,不得出具审查合格证书。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对供热计量工程实施监理。 二、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各地要严格市场准入,对首次在本省集中供热系统中使用的供热计量设施、设备及产品应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建设单位应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由供热单位负责供热计量和温度调控装置的选型、购置、维护管理等,但不得明示或暗示供热单位采购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供热单位在选购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装置时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明确质量要求,杜绝购置不合格产品和强行指定产品的行为。施工、监理单位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供热计量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要严格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三、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要按照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要求制订详细施工方案并报监理批准后实施。施工前,要严格技术交底;施工过程必须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监理单位要按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多种形式,认真对分户热计量、温度调控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的安装施工进行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情况,对不符合计量要求的工程,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四、强化供热计量工程质量验收 各地要将供热计量工程质量纳入分户验收的主要内容,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组织供热单位对新建建筑安装分户热计量、温度调控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供热计量工程施工和验收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严格依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设计图纸要求,对热计量装置、温控装置等产品合格证书、型式检验证书和验收资料以及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进一步加强对供热计量工程分户验收、竣工验收的监督,切实把好工程质量关。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三日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物价局 •【公布日期】2012.03.14 •【字号】冀建城[2012]146号 •【施行日期】2012.03.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价格 正文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供 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通知 (冀建城〔2012〕146号) 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城管局(公用局)、物价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议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逐步完善我省供热计量价格政策,促进供、用热双方节能,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收费改革 各市具备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新建建筑及完成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必须取消按面积计价收费方式,全部实行供热计量收费。供热单位应在采暖期前向供热计量收费小区明确热计量收费政策、供热计量方式、收费退费办法,供热期间应定期向用户提供热计量有关数据,采暖期过后要及时核对用户计量费用,原则上应在采暖期结束后两个月内对用户热费进行清算,计费到下一采暖季的要明确告知用户。供热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保证供热经营和运行稳定。 二、建立供热计量考核机制

各市要把供热计量收费工作纳入到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的内容当中,对拒不进行供热计量收费的供热单位要坚决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收费比例低于30%的城市,不得申报国家和省级人居环境奖、园林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等任何奖项。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定期对供热计量收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已获得奖项的城市,供热计量收费达不到30%的,取消已获得的奖项,对违反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查处。 三、逐步完善两部制热价体系 在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起步阶段,各市出台的两部制热价中基本热价比例均为50%,且对用户实行“多退少不补”的鼓励政策。为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促进用户节能的积极性,各市供热企业可根据供热计量收费推广的实际情况,及时向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完善热计量价格的申请,在保持与按面积计费热价水平相同的基础上,将基本热价比例由50%逐步向30%过渡,并相应调整计量热价。随着热计量价格的完善和供热计量收费工作的全面推进,各市要将试点期间的“多退少不补”政策逐步过渡到“多退少补”。真正实现“多用热多缴费”、“少用热少缴费”,鼓励用户节约能源,促进供热收费趋于公平合理。 四、加强供热计量价格管理 加强供热计量价格管理是价格主管部门、供热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供热单位的共同责任。各部门、各单位应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加强供热计量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政策落实不到位、收费退费不到位、用户节能不节钱。各市供热主管部门、各供热单位应在采暖期前,大力宣传供热计量价格及收费政策,向用户讲解收费标准,部署好供热计量收费各项工作,避免用户的不理解和供热矛盾发生。 五、加强供热计量装置监管 各市供热主管部门要监督供热单位制定供热计量装置选型、购置、维护管理实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作者:发布时间:2008.07.2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供热价格管理,保障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发展和节能环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行政区域内(包括省辖市、县城及乡镇连片供暖区域)供热价格行为。 第三条城市供热价格(以下简称热价)是指城市热力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的供热设施将热量供给用户的价格。 第四条国家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允许非公有资本参与供热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经营,逐步推进供热商品化、货币化。 第五条热价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由省(区、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经授权的市、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热价定价机关)制定。 经授权的市、县人民政府制定热价,具体工作由其所属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价格主管部门管理热价。 具备条件的地区,热价可以由热力企业(单位)与用户协商确定。具体条件和程序另行制定。 第二章热价分类与构成 第六条城市供热价格分为热力出厂价格、管网输送价格和热力销售价格。热力出厂价格是指热源生产企业向热力输送企业销售热力的价格;管网输送价格是指热力输送企业输送热力的价格;热力销售价格是指向终端用户销售热力的价格。 第七条城市供热实行分类热价。用户分类标准及各类用户热价之间的比价关系由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城市供热价格由供热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 (一)供热成本包括供热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供热生产成本是指供热过程中发生的燃

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秦皇岛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供热的建设与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建设部《城市集中供热当前产业政策》、《城市区域锅炉供热管理办法》、《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城市集中供热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和河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的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城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城区范围内的各类型的供热设施建设,供热生产、经营与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包括: (一)热电联产、区域锅炉集中供热; (二)各类燃煤、燃油、燃气及电力锅炉为热源的联片供热、分 散型供热; (三)热交换制冷、空调、生活及经营性热水、蒸汽供应等。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自己生产或使用外单位的蒸汽、热水从事供热经营及为本单位、职工供热的单位。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热用户是指消耗热能的单位或个人。 第六条凡在本市从事供热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监理;从事供热生产、经营;从事供热专用设备、附件、材料的生产、经营单

位或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七条市城市建设管理局是城市集中供热的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指导、协调集中供热工作。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是城市供热的管理部门,负责城市供热规划;供热项目建设的审批与管理;新装、增容锅炉的审批;供热行业、产业及资质管理工作。 (三)对不具备管理、维修能力的用户,可委托集中供热单位或 其它符合资质的单位进行有偿代管代修其供热设施。 第二十七条 供热单位与热用户应按合同法的规定签订供热合 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依法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八条 热用户应按规定标准缴纳热费。 (一)对缴费确有困难的热用户经申请、批准后可拆除部分室内采暖设施,供热单位不承诺室内温度标准。 (二)对不缴纳热费和欠费的用户,供热单位视情节有权采取措施停止供热,直至通过法律程序追缴热费,也可通过司法机关协助拆除室内供热设施。 (三)热用户中途变更时,应到供热单位办理用户变更过户手续 并缴清热费。无供热单位手续,房产部门不予办理房产交易、过户手续。 (四)用户室温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经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检测、核实,属供热单位责任的应在3日内负责处理、达标,因特殊原因暂

供热运行服务管理办法

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供热运行服务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运行服务部及二级机构维修服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加强管理与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安全优质供热和优质服务工作落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供热服务工作应坚持生产、服务并重原则,以服务促生产,以服务创效益,以服务树形象,实现“让用户满意,让政府放心"的宗旨。 第三条坚持做好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及时转变观念,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安全、优质、高效的工作标准为热用户提供服务。 第四条供热服务工作实行公开办事内容、办事标准和办事程序,确定办结时限,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做到主动、热情、及时、周到,严禁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报",甚至欺压群众的不正之风,改善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服务态度,消除“生、冷、硬、顶、推”等现象。供热服务工作接受投诉电话、总经理信箱、市长信箱、网络舆情等监督形式,便于热用户和群众查询、监督和投诉。 第五条供热服务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即第一个接到热用户求助、投诉、咨询的中心或个人,对属于本中心或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积极做好解决和服务工作;对不属于本中心职责范围的事项,要主动联系调度中心接管处理解决,

并做好转办记录. 严禁出现对热用户推诿、扯皮,不积极协助联系调度中心或让热用户自行寻求解决办法而造成热用户重复求助或投诉的现象。 第六条对于热用户提出属于供热服务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合理要求,相关中心应尽快给予处理解决;对超越供热管理服务范围的要求,应向热用户解释清楚,并向热用户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第七条在供热服务工作中遇到涉及热用户切身利益,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相关中心应迅速报告部门或公司领导。根据需要,由公司指定有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 第八条供热服务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制.各二级服务中心应建立供热服务工作办结回访制度,设立热用户服务质量征求意见卡,跟踪服务质量,听取热用户对维修、施工、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运行服务部要及时对热用户提出的有关供热服务方面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查证落实,对不规范的服务行为及时汇报,要求其限期整改或提出通报批评,并将其作为对服务质量工作考核及奖惩的依据。 第二章供热服务管理机构组成及二级机构职责 第九条调度中心为运行服务部对外服务的总协调机构,服务网络的构建由各二级机构、管网管理站、计量中心、自控中心共同组成. 第十条各二级机构职责: (一)调度中心负责部门各二级机构对外服务工作协调、监督与考核工作,调度中心所下达的工作指令,各二级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按要求及时反馈,落实结果. 调度中心应建立客户、上级管理部门、市长热线及新闻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供热价格管理,保障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发展和节能环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行政区域内供热价格行为 第三条城市供热价格是指城市热力企业通过一定的供热设施将热量供给用户的价格 第四条国家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允许非公有资本参与供热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经营,逐步推进供热商品化、货币化第五条热价原则上实行*定价或者*指导价,由省人民*价格主管部门或者经授权的市、县人民*制定 经授权的市、县人民*制定热价,具体工作由其所属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价格主管部门管理热价 具备条件的地区,热价可以由热力企业与用户协商确定具体条件和程序另行制定第二章热价分类与构成 第六条城市供热价格分为热力出厂价格、管网输送价格和热力销 售价格热力出厂价格是指热源生产企业向热力输送企业销售热力的价格;管网输送价格是指热力输送企业输送热力的价格;热力销售价格是指向终端用户销售热力的价格第七条城市供热实行分类热价用户分类标准及各类用户热价之间的比价关系由城市人民*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城市供热价格由供热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 供热成本包括供热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供热生产成本是指供热过程中发生的燃料费、电费、水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工资以及其它应当计入供热成本的直接

费用;供热期间费用是指组织和管理供热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税金是指热力企业生产供应热力应当缴纳的税金利润是指热力企业应当取得的合理收益现阶段按成本利润率核定,逐步过渡到按净资产收益率核定第九条输热、配热等环节中的合理热损失可以计入成本 第三章热价的制定和调整 第十条热价的制定和调整应当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 第十一条成本是指价格主管部门经过成本监审核定的供热定价成本热电联产企业应当将成本在电、热之间进行合理分摊第十二条利润按成本利润率计算时,成本利润率按不高于3%核定;按净资产收益率计算时,净资产收益率按照高于长期国债利率2-3个百分点核定 第十三条各类用户的热价应当反映其耗费的供热成本,逐步减少交叉补贴 第十四条热力生产企业与热力输送企业之间按热量计收热费热电联产热源厂、集中供热热源厂和热力站应当在热力出口安装热量计量装置 第十五条热力销售价格要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基本热价主要反映固定成本;计量热价主要反映变动成本基本热价可以按照总热价30%-60%的标准确定 新建建筑要同步安装热量计量和调控装置既有建筑具备条件的,应当进行改造,达到节能和热计量的要求,实行按两部制热价计收热费第十六条暂不具备按照两部制热价计费条件的建筑,在过渡期内可以实行按供热面积计收热费,并要尽快创造条件实现按照两部制热价计收热费 第十七条热力企业向工业企业供应的蒸汽,按照热量计收热费 第十八条制定和调整居民供热价格时,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并采取对低收入居民热价不提价或少提价,以及补贴等措施减 少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

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

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维护供热企业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根据《河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集中供热工作和使用城市集中供热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的城市集中供热工作。峰峰矿区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集中供热工作。规划、物价、环保、房产、供电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权范围,共同做好城市集中供热工作。 第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开发,鼓励采用新技术,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改善城市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城市人民政府鼓励多元投资建设城市集中供热。 第二章供热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五条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并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应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能源,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第六条在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禁止新建采暖锅炉房。现有的燃煤锅炉供热应逐步并入城市集中供热。 第七条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应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及近期建设计划,经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按国家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妨碍集中供热工程正常施工。城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竣工图和有关资料,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核验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八条城市集中供热设施按照下列产权归属实施维修、改造和管理。无维修能力的用户可委托供热企业有偿代管代修:热源厂区的供热设施由热源单位负责;热源厂出墙一米至热力站出站一米供热设施由供热企业负责;用户庭院管线和室内供热设施归热用户或产权单位负责。 第九条热用户按规划要求投资建设的分支管线和热力站,竣工验收合格后应移交供热企业管理。供热企业在保证热用户正常用热的情况下,根据规划要求,可以在热用户庭院管线上发展新用户。 第十条凡新建工程室内采暖系统一律采用按户分环进行设计,安装温控阀和热计量表。对原有热用户的采暖系统逐步实施改造。 第十一条建设工程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正常运行或维护的,建设单位应提前与供热企业联系,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施工。 第十二条禁止私自拆改、移动室内供热管道和散热设备,室内装修不得妨碍正常供热检修、维护保养。 第十三条在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挖坑、取土、爆破、排放雨水和污水、倾倒垃圾和各种废弃物、修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及其他危害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禁止破坏、盗窃和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占压城市集中供热设施。

河北供热用热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供热管理,规范供热用热行为,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供热用热双方合法权益,促进供热事业发展,根据有关、,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设施保护和用热活动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供热事业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保障安全、节能环保、规范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供热用热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供热主管部门以下统称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用热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价格、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供热用热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供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热 电联产和大型区域锅炉等集中供热方式,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供热事业,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供热专项规划制定城市供热管网建设计划和老旧供热管网改造计划,并分步实施.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供热应急保障制度,提高供热应急保障能力,应对供热突发事件.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分别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应急预案. 出现供热中断等突发事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尽快恢复供热,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章规划建设

第七条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专项规划,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八条供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合理安排热源和管网布局,使其与不断增长的城市居住规模相适应.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内,不得新建分散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前已建成使用的分散燃煤锅炉,应当拆除,并将供热系统接入集中供热管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确需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的,应当提前60日向当地供热主管部门报告,并提供替代热源设施,保障用户的用热权益. 第九条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并依法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手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90日内,应当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建设工程档案. 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其安全和环保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条利用集中供热的建设工程,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并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确定的供热方式和技术要求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应当按有关规划要求,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 预留的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改变用途. 第十二条供热工程需要穿越地下、地上空间或者建筑物、构筑物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穿越施工造成相关建筑或者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经过评估予以赔偿. 第十三条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承担供热系统保修期内的维修、调试等保修责任.

三河燕郊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供热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规范供用热行为,维护供用热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安全供热,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内的供热采暖规划、设计、建设、使用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区域供热应在辖区总体规划指导下,本着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原则,鼓励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现阶段优先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第四条市政管理局为供热主管部门,负责区内供热采暖行政管理工作。综合执法局为供热执法部门,负责区内供热采暖执法工作。 街道办事处、规划、住房建设、公安、环境保护、交通、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各自的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区供热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本区供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擅自变更。

列入规划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第六条在已建成的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不得再建分散热源设施。在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以外,可以采取区域锅炉供热或分散供热,区域锅炉房和分散锅炉房的建设必须符合规划和环保的要求,并报管委会审批。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的供热设施,必须符合供热规范的要求,并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 第八条本区应当加强供热节能管理,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计量收费。 新建建筑物应当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具备热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不符合现行国家住宅设计规范节能要求的住宅,应当逐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系统改造。 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的,应当与热计量和采暖系统节能改造同步实施。 第九条供热工程应由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并经区建设主管部门及供热主管部门审核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从事供热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持有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 建设项目的供热设施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向供热主管部门移交齐全、准确的建设档案,并向供热单位提供有关竣工图档资料。 第十条供热工程的施工、监理必须通过招标、投标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