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竞争力基本构成要素.doc

企业竞争力基本构成要素.doc

企业竞争力基本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而企业是一系列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由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多样性,以及分析问题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论上的必要性,我们认为有必要归整并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1. 企业一般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们将企业竞争力区分为一般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前者是企业从事某种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所具备的基本资源与能力,给定地域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的平均构成前述行业一般能力;而后者则是高于行业一般能力的能力。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提到的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不能理解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结合的整体概念,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比如,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所构成的企业竞争力,包含一般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不简单地等于这些资源和能力之和,也不等于企业一般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简单相加,前者应大于后者。这一理解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时所作的树型结构的比喻是一致的,即,一棵大树并不简单地等于其树干(核心产品),树枝(业务单位),树叶、花朵和果(最终产品)的简单相加。

根据本文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只要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资源和能力,便可理解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一般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可以重合,并且可以动态转换的,区分的标准是高于或低于行业一般能力。这些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制度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两个层次,这里的"能力"为广义的能力,包含"资源"和"能力"两方面的含义,并含有静态的有效状况和动态的持续性意味。

1.1.1. 企业制度能力

我们将企业的制度能力理解为企业为了保障其从事某种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所建立的企业制度和机制的状况和能力。我们将企业制度能力细分为给定时期内企业制度的状况和企业建立和改善其制度的能力,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成功的企业首先是一个成功的组织,既然是组织而非自然人,没有制度的保障和更新是难于想象的。这一点,对于现实的中国企业而言,其意义无论如何夸大皆不为过。

企业制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1)管理者能力;2)企业体制与机制能力;3)企业文化能力。

1.1.1.1. 管理者能力。企业管理者能力首先表现在其对企业发展问题的洞察力和预见力上,即决定企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不做什么,怎样做,做多大的能

力,我们称之为企业的"大决策" 能力;其次为管理者建立并完善管理企业体制与机制的能力;再次为将决策和体制相结合并付诸实施的能力。联想集团将这一能力概括为"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的能力。

企业管理者能力与企业家的个人价值取向紧密相关,而个人价值观又与企业外部环境、内部体制和个人背景、道德观紧密相关。因此,提高管理者能力不简单地归结为企业内部的问题,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水平提高紧密相连。

最能体现企业管理者能力的例子国外有美国GE公司的总裁韦尔奇,中国有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

1.1.1.

2. 企业体制与机制能力。企业有了确定战略的"大决策"能力可以说是仅有了企业发展的蓝图和描绘蓝图的设计师,但仅靠设计师是无法平地起高楼的,还必须要有建筑工程师、建筑工人等构成的建筑团队,方可变蓝图为广厦。要使一个团队按照战略设计的要求达到战略目标,体制和机制的合理性、保障性和适时的更新调整就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说"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这道出了企业制度对企业生死攸关的重要性。企业制度和机制的完善是一个需要专门探讨的课题,这里不可能深入展开。关于企业制度和机制,本文认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企业制度和机制是人建立的,因此需要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去共同建设和完善;

二、企业制度建设和完善不仅仅在于其形式(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性),而更在于其在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中所反映的活力;三、企业责任体制、分配机制、奖惩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的建立和完善,是保证企业制度活力的企业元素。可以说制度(企业的皮毛)是死的,只有付之以管理者的能力和魅力(企业的灵魂),加之员工的智慧和合力(企业皮毛和灵魂的载体),企业制度方可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

1.1.1.3. 企业文化能力。企业有了具有战略创新能力的管理者和合理的并不断更新调整的企业制度和机制后,便会自然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的主要部分。之所以说是主要部分,因为前述两个因素不构成企业文化的全部。企业文化的另一重要因素应该是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整体,所具有的独特的、深入每个员工人心、并形成社会影响力的价值理念。一个干活的人和不干活的人一起扎堆,一起拿差不多薪水和奖金的企业,是不可能形成对社会有正面影响力的企业文化的,自然也不可能形成太强的核心竞争力。

谈到企业文化,不得不强调一下企业历史的重要性,因为当企业进化时,企业获得了独一无二的技能、资源和能力,反映了企业成长的特殊路径,从而,形成了存在于单一企业内部的独特经验和关系。这对于降低本企业产品被其他企业的模仿性是意义非凡的,但常被人忽视。

1.1.

2. 企业市场运作能力

企业市场运作能力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1)技术与产品能力;2)市场营销能力;3)一线实施能力;4)合作能力。

1.1.

2.1. 技术与产品能力。技术与产品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能力,应涵盖企业所拥有的设备、技术和产品状况及其发展能力,最根本的应该是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因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在过去会增加价值,但市场环境,比如消费者口味、产业结构或技术变化会使其在未来贬值。有些环境变化之大,足以让大多数企业的同类资源失去其原有价值。而更普遍的情形则是,环境变化会降低企业的部分资源在使用中的价值,而不影响其它资源的价值,也可能增加其它资源的使用价值。这时,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如何利用企业传统资源和能力来开发机会,抵御市场威胁,便是问题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能力由此显得致关重要。

了解一下SONY公司在新产品方面所创造的利润,其持续竞争优势便清晰可辨了。利用其在微型化方面的能力,SONY不断地推出令市场兴奋的新电子产品,虽然没有一个产生持续竞争优势,但SONY持续地推出这样的产品,其技术和产品优势便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1.1.

2.2. 市场营销能力。在企业确定了"做什么"的大决策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与产品能力后,市场营销能力就是决定能否最终实现大决策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供销和供销渠道能力,仓储和运输能力,供销策划与实施能力等。

1.1.

2.

3. 业务一线的实施能力。业务一线的实施能力,即交付产品和服务的独特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能达到顶尖工作者在理想状态下所产生的最佳水平的能力。一线人员工作差异显着,导致最终产品和服务产生差异。企业如何从制度和机制上,从企业文化的熏陶上,为企业员工提供独特的企业经营和文化环境,从而形成独特的业务方式,使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处于行业金字塔的塔尖或上部,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因素。

"大决策"能力是企业竞争力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更为常见的是,无数的"小决策"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经由"小决策"得以利用、发展和延伸。而合理、及时的"小决策"是业务一线实施能力的具体反映。从保持竞争力的持续性的角度看,"小决策"比"大决策"更具某些优势。最为显着的是,"小决策"是那些谋求模仿成功企业经验的企业所无法全面了解的,而"大决策"则是相对易于描述和模仿的。即便竞争对手能够看到无数"小决策"的结果,但他们对于这些"小决策"是如何形成竞争优势也是难于理解的。

在许多成功企业的管理者们研究其成功经验时,"大决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为数不多。因此,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将几件大事做对,更在于将无数的小事做对。成功企业管理业务、财务、人力资源等业务和其他职能的方式并不特殊,但将几乎每一项职能管理得井井有条,协调一致却十分罕见。

1.1.

2.4. 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企业与外部打交道的能力,包括上下游企业、政府、银行、媒体等,不一而足。企业与人合作的能力实际上是企业综合实

力,或者本文术语"企业竞争力"的具体写照,它与前述企业各种资源和能力的构成和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离开市场而生存,参与市场竞争,就意味着必须与人合作。此外,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何将自己在行业市场中的"小蛋糕"做成更大的蛋糕,与人合作也是必需的。

2. 培养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以上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构成,我们认识到,企业竞争力表现在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是深深根植于组织之中的能力,是企业整体的、系统的能力。企业竞争力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的能力,前者是企业至今为止所获得的能力;后者则是企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并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要充分运用所积累起来的能力,更应重视发展动态的能力,在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同的企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充实和增强前述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只有在此基础上,企业方可获得高于行业一般能力的资源和能力,进而建立并保持持续的行业竞争优势。因此,本文对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归整和分析,应该是对企业发展有一定意义的。但由于本文更多的以中国企业的现实为参照,其局限性在于其分析更多地适用于中国企业。

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⑴构成生产力基本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⑵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是标志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⑶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要素,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 产力”,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要素之中,它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 a. 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引起生产力成倍或跳跃 式发展。 b.现代科学技术明显的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 同时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c.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并日益成为推动 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d.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和实践佐证。 e.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义: 1.它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江泽民 2.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3.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 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③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⑴生产力具有物质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其三大实体要素(劳 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属于物质范畴。 ⑵生产力具有社会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⑶生产力具有历史性,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总要继承前人改造自然所 取得的成果。 ④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⑴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 ⑵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⑶在我国当前,先进生产力有三重含义: 1.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劳动者,这是先进生产 力中间的人的因素;

立体构成教案 (1)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概念 除开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由此,人们给了它们一个最摩登的称谓:"空间艺术"。 既然共属于"空间艺术"。那么无论各自的表现形式如何,它们必有共通的规律可循。近年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以"立体构成"作为空间艺术基础的经验(类似绘画中的基础是素描、色彩一样),并已由实践证明,它直接有助于创作与设计,是用于基础教学的新学科。了解和研究立体构成,并通过训练,掌握其原理及构成形式、过程和方法,对每一位艺术家或设计家所从事的创作而言,便如同医生熟知了各种药的药性,只待在医疗实践中对症下药了。 一、立体--三次元 (一)、立体的概念 立体是实际占有空间的实体。它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间中(即平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 平面中表现的空间深度和层次,是单纯视觉的,它运用透视法来表现立体的效果。而立体,则是在空间实际占有位置的实体,我们可以围绕着它变换成任意角度,前后左右地观看。小的立体形态,我们还可以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观赏,盲人还可以靠手的触摸体会到它的形象,所以立体的"形"与面的"形"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的形不是绘画平面中的轮廓的概念,而是从不同角度观看时产生的不同形态。 如果根据以前的定义推测,立体应该是面所移动的轨迹。面在移动时,不只是顺着自身长或宽的方向滑动,而是必须朝着和面成角度的方向移动。另外,通过面的旋转也能产生立体。这种动的定义是理念的、概念的,有助于我们对立体形态的理解。 立体的类别及性格 1、立体的类别 立体是有形的实体,而这实体的表面形象均是由线和面组成的(或者说,可以分解成线和面)。如果把各种二次元的形三次元化,就会产生各种相应的立体形,所以,立体形与线、面的形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此与线和面一样,立体也可划分为直线系、中间系、和曲线系三大类。进而立体又可分为几何形立体和自由形立体两大类。综合起来,立体的类别可分为: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要素说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那些偶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所以,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因此,“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这样才能从“类”和“质”两方面来把握这个概念。 2.学习者:比起教育者来,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正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所构成的教育影响,使得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神圣职责。 关于教育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和六要素说: 三要素说:南京师大教育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把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陈桂生先生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中把教育活动的要素分为教育主体、客体和教育资料。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中认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四要素说:即把教育活动的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五要素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构成。 六要素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

立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 一、点的构成 1、造型中的点具有相对性。 2、点的构成方式很多,但点独立存在的构成少,多数情况下会存在其他形态要素。 3、点的视觉情感及特征 点的特征: a.与环境相比较,体积小 b.长度、宽度、高度近似 点的作用: a.起某种稳定图式、造型的作用 b.创造视觉焦点 c.创造运动感:设计作品中点的动感通常源于点的集群关系和点 与背景的图底关系。 二、线材的构成 1、线的形态与感情象征 直线与曲线是构成线的两大系统,也是决定一切由线构成的形的基本要素。一般来说,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 直线是一种无机线,它具有冷淡而坚强的表现力。其中垂直线具有生命、尊严、永恒、上升、下落等感情象征;水平线趋向于表示平静、安定、向上的感情象征;斜直线意味着运动、积极、阳性等感情色彩;向下的斜直线则有危险、消极、阴性等感觉特质。而曲折线则表示不安的象征性联想。

2、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节点有三种 滑节——可以在接触面上自由滑动或滚动。 铰节——像铰链一样可以上下左右旋转,但不能移动,具有各方向受力的特性。刚节——完全固定死的。 线材构成中,线材大致可分为软质线材(又称拉力材)和硬质线材(又称压缩材)两大类。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绳、化纤等软线,还有铁、钢、铝丝等可弯曲变形的金属线材;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及其他金属条材等。 (1)软质线材的构成 利用棉、麻、丝、化纤等软线、软绳。在构成中,按意图制作造型框架。其结构可选用正方体、三角柱、三角锥、五棱柱、六棱柱等造型;也可采用正圆、半圆或渐伸涡线形等、并在框架上面竖立支柱,以小钉为连点进行连接构成。 (2)硬质线材构成 木条、金属条、塑料细管、玻璃柱等线材均可用以组合而成为立体造型。在构成前,先确定好支架。构成后,部分撤掉,只保留硬质线材构成的部分。 常见的造型方法有: a.垒积构造 只把材料重叠起来做成立体的构造物,叫做累积形式的构成。 在制作时应该注意: (1)接触面过分倾斜易引起滑动;整体的重心若超过底部的支撑面则 构造物将因失去平衡而倒塌。 (2)与用线材做立体构成—样,不要忘记使空隙大小具有韵律。 (3)作为垒积构造的变形,可以在结合部施以简单的防滑处理(如缺口 等),这样将出现更多的变化。

医院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要求

医院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要求 1 医院生产力的涵义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 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人的需要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一切社会劳动生产能力的总和[1]。从社会生产力的一般定义及特征出发,医院生产力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是医院维护与促进人的健康的能力(包括诊断、治疗、康复、保健、预防等医学服务力),以及创造与传播医学科学技术(特别是临床医学科学技术)的能力(即科技创新力和科技传播力)。 2 医院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要求 社会生产力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和管理所构成[1],医院生产力的构成同样包括此5大要素。各要素的发展要求以其本质的内在规定性为依据。 2.1 劳动者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医学服务、科研、训练的医务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也包括医院中从事医院运行管理、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及后勤支撑、安全保障等的二线工作人员。这些劳动者又称“现实人力资源”,能否形成“现实生产力”取决于劳动者的智力、体力、技术(工作经验和劳动技能)及其社会性的一面(劳动态度和人文理念)。劳动者是医院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劳动者要素的整体发展要求是:(1)劳动者的素质全面提高,包括具有良好的服务理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科研技能、教学经验和管理科学,具有人文理念、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并有一批拔尖创新人才。(2)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劳动者能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地干事业而又能干成事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得到全面发展[2]。 2.2 劳动资料主要包括直接用于医学服务的物资(药品制剂、医疗器械设备、人流物流信息流传递系统、救护交通工具等)、物质环境(门诊部、病房室内外环境及服务保障设施等)和人文环境(以人为本、道德伦理等服务保障理念),也包括医院辅助部门(如洗涤车间、营养室、消毒供应室等)的物资设备。就医院的科研教学而言,劳动资料主要是指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设施。劳动资料的先进程度及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医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劳动资料要素的发展要求是:(1)医疗仪器设备的配置与医学服务的需求相适应,能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又有合理规划、论证和成本核算,不盲目引进而造成浪费;(2)实验室及科研仪器设备的配置与科研需求相适应,特别是有成龙配套且运行良好的高新技术平台;实验室有健全的“流动、开放、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设备资源优化配置,使用效益发挥到最大;(3)医院的营院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2.3 劳动对象主要是指医学服务的对象(有维护与促进健康需求的人)、科研对象(人及一切与健康相关的自然物)和科技传播对象(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这些劳动对象既是医院一线劳动者劳动能力得以发挥的物质客体,又是这种能力本身的必要成分和实际体现,更是推动医院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依据。一方面,医学服务对象医学知识的占有量、从医性、文化水平、法律意识、道德水准、经济状况,以及对服务需求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劳动

西方文明的基本构成要素

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人类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人文精神 古希腊文明是一种奇特的文明形态,在诸多方面形成与远古文化的断代。在思维方式上以抽象理性思维代替原始集体表象思维;在艺术形式上以写实艺术代替写意艺术;在社会形式上以个性的发展代替群体的一致性。古希腊文明开西方文明之先河。 二、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是西方分析思维的本质特征。工具理性是把主观和客观分割开来,把目的和手段分割开来,把道和器分割开来,把信仰和知识分割开来,把社会和自然分割开来,把人与人分割开来,以对外部对象的征服、控制、掠夺为目的的认知活动。工具理性更关注的是外部物质世界,而忽视伦理精神;更关心的是人得到什么,而不考虑人需要什么。西方人只有在社会发生危机时,才会想到人是什么。 三、契约社会 西方文明以人为中心,个人的权利受到尊重。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矛盾的。契约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工具。契约是一纸合同,是以契约双方的信用为基础的,一旦有一方不信守合同,冲突是必然的。古希腊社会已建立起文明历史中最早的民主制度。欧洲近代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做出贡献。英国很早就建立起议会制度,由于国王不守约,没有尊重议会的权利,便爆发革命,革命的结果双方达成妥协,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美国是在与宗主国

英国的浴血奋战中获得独立的,其制定的宪法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政局比较稳定,后来又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而法国大革命,三个等级之间矛盾冲突尖锐,加上领导人政治态度偏激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干预,革命是最激烈的。 四、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复杂的。在漫长中世纪,保存了古典文化,但又与科学进步相对立,设宗教裁判所,烧死持异端的人,包括科学家。在文艺复兴时期,推动古典艺术和文化的繁荣;调整欧洲的国际政治关系;煽动十字军东征;与王权又斗争又联合。然而基督教的《圣经》作为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社会作用是持久的,其价值是巨大的。 五、价值哲学 价值范畴是西方新康德主义哲学明确提出来的。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康德第一个打出自由意志的旗帜,喊出“人是目的”的口号,高扬人的主体性,开了价值哲学的先河。西方哲学划时代的人物是叔本华。从他开始,哲学的眼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从客体转向主体,实现了从工具理性向价值哲学的转化。循着叔本华的思想轨迹,尼采提出了强力意志,进一步把艺术和真理区别开来,进一步扩大价值哲学的领地。尼采指出,所谓“真实的世界”只是一个虚构,现实世界是唯一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是荒谬而无意义的。所以,“悲观主义是真理”,但真理不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不能靠真理生活。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 点,几何学上的点被定义为“只具有其位置,而无其面积大小”,是属于零次元无实质的单位。 点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其多样性使它呈现为明确表现和隐蔽表现。圆的圆心和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的中心是明确的点的存在形式。而在线、面、体上,点的存在是通过隐蔽的形式表现的,比如一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直线转折处、两线相交处、圆锥体的顶端等。 几何学上的点是无形态的。但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造型表现中,点具有空间位置并需按照一定的尺度来界定。与它所处的环境空间、面积形状和其他造型要素比较时产生对比,具有视觉力场和触觉力场作用的都称之为点。 对点不能以绝对的标准来界定,而只能以相对的标准来界定。像宇宙中的许多星体,虽然其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可在夜晚,群星璀璨形成无数点的感觉;万吨巨轮在浩翰的海洋中犹如一叶小舟.眺望过去仍有点的感觉。可见大与小的尺度是相对于一定的环境空间而言的,点的存在同环境空间有着密切联系。 点的凝聚会产生视觉引力,而点的量变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引力,一个点所具有的紧张性是求心的。当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到“点”上面。当有两个相同的点时,人们的视线在两点之间移动.且产生线的感觉。当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点时,人们的视线首先集小到大点上,然后转移到小点上。人们的视觉习惯和视觉方向常常带有秩序性,即由大到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内近到远的顺序。当有三个性质相同的点.则 会产生虚面的感觉,倘若是多点,则虚而感觉更强,且形的特征可按人的意图表达出来。点的凸凹变化在人们的心理上能产生不同的感觉,凸点有扩张感、力量感,而凹点则有收缩感、压迫感。 点的排列和距离的不同使点在视觉上产生线面形态的变化。造型上点的线化主要由距离和方向所决定。如将相同的点连接可构成虚线,其距离越近,线的感觉越强。但将点作等距离的排列.显得规范工整合顺序。美中不足的是略显机械而呆板;如果有计划、有规律地作间距处理.可以产生节奏感;如果改变点的方向,并有计划进行大小变化排列,则可表现出跳跃性的韵律,也可表现出曲线的流畅感。点的面化是内点的聚集产生面的感觉,通过点的大小变化或排列上疏密的变化产生立体感、层次感,并给面带来凹凸的感觉。点的面化运用得巧妙,可产生二次元的视觉效果。 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中.与其他造型要素相比.点是最小的视觉元素,但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所不能取代的。点在造型中具有特殊的、积极的意义,并与形的表现有着实质的关联作用。 点在造型中的整体与局部关系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运用得当、巧妙,可画龙点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相反,运用不当,则会对整体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和负面效应。在各种艺术设计中.点以它独特的作用折射出艺术的光彩。

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和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二,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1,劳动者的劳动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经济观察;德国工业品在国际上的良好口碑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尾气排放超标村童在污染严重,村童在污染严重,臭气;我国的土地资源我国耕地面积18.37亿亩,草地面;辩一辩;资本=货币?资本=货币?;资本的三态货币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二,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1, 劳动者的劳动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地位: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地位: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3,资本地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地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4,经营管理地位: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 地位: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 5,科学技术地位: 地位: 决定性要素. 决定性要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经济观察 德国工业品在国际上的良好口碑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建 立起来的?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迪? 什么启迪? 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数量和质量. 尾气排放超标村童在污染严重, 村童在污染严重,臭气熏天的渭河中游泳 我国的土地资源我国耕地面积18.37亿亩,草地面积60 我国耕地面积18.37 亿亩,草地面积60 18.37亿亩亿亩,林业用地面积27.6亿亩, 27.6亿亩亿亩,林业用地面积27.6亿亩,荒地面积 16.2亿亩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10%, 亿亩. 16.2亿亩.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10%,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耕地资源短缺,人均占有耕地1 44亩短缺,人均占有耕地1.44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我国耕地面积仅2003年就 45%.我国耕地面积仅2003 均水平的45%.我国耕地面积仅2003年就减少了3750多亩, 3750多亩减少了3750多亩,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约1/5 1/5, 国土面积约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 1/3. 积的1/3. 辩一辩 资本=货币? 资本=货币? 资本的三态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商品形态 货币=资本? 货币=资本?

企划书的基本构成要素精选版

企划书的基本构成要素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企划书的基本构成要素 企划书的种类,因提出的对象与内容不同,而在形式和体裁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任何一种企划书的构成都必须有5W2H1E,共8个基本要素: What(什么)——企划的目的、内容。 Who( 谁)——企划相关人员。 Where( 何处)——企划实施场所。 When(何时)——企划的时间。 Why(为什么)——企划缘由、前景。 How(如何)——企划的方法和运转实施。 How much(多少)——企划预算。 Effect(效果)——预测企划结果、效果。 任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企划书必须具备上述8个基本要素。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How much和Effect对整个企划案的重要意义。如果忽视企划的成本投入,不注意企划书实施效果的预测,那么,这种企划就不是一种成功的企划。只有5W1H 的企划书不能称之为企划书,只能算是计划书。 二、企划书的一般格式。 企划书的一般格式大致如下: 1.企划书名称 企划书的名称必须写得具体清楚。举例来说,《如何防盗企划书》的名称就不够完整、准确,应该修正为《北京市朝阳区1994年6月至12月防盗企划书》。2.企划者的姓名 企划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均应一一写明。如果是集体企划的话,所有相关的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均应写出。 3.企划书完成时间 依照企划书完成的年月日据实填写。如果企划书经过修正之后才定案的话,除了填写“某年某月某日完成”之处,还要加上“某年某月某日修正定案。” 4.企划目标 企划的目标要具体明确。例如;在1994年6月至12月间,北京市朝阳区盗窃案降低10%。 5.企划的内容 这是企划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企划缘由、前景资料、问题点,创意关键等方面内容。具体内容因企划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必须以让读者一目了然为原则。切忌过分详尽、拉杂,否则会令读者感到枯燥无味。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强词夺理的内容。 6.预算表和进度表

建筑和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

1. 建筑一般来讲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2.建筑的基本要素:(1),建筑功能(目的)(2),建筑技术(手段)(3)建筑形象(具体体现),建筑形象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并相互制约。 3.建筑物分类: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工业建筑(4).农业建筑。按建筑物的规模分(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按建筑物的层数分(1)住宅建筑:(1)低层建筑:1-2层(2)多层建筑:3-6层(3)中高层建筑:7-9层(4)高层建筑≥10层2.(三)其他民用建筑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1.砖木结构建筑2.砖混结构建筑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5.其他结构建筑4.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来划分5.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方面来决定的6,构建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7,设计内容(一)建筑设计(二)结构设计(三)设备设计8.依据:一,空间尺寸的要求二,自然条件的影响: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建筑平面设计:各个房间的设计和要求均可归纳为适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房间又可分为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9.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决定房间的面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1.房间人数以及人们使用活动所需要的面积2.房间内家居设备所占面积3.交通面积10.房间的门窗设置:1.门的宽度是由人流多少和搬运家居设备时所需要的宽度来确定的11.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厕所,浴室卫生间,厨房(一)走道;分类:1.交通型2.综合型(二)楼梯:形式:直跑,双跑,三跑。按使用性质分: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12. 楼梯的设计要求:单股人流通过的楼梯宽度不小于900mm,双股人流通过时为1100-1200mm,三股人流通过时为1650-1800mm 13.门厅:1,形式:对称式,非对称式。2设计要求:处于明显而突出的位置14.组合设计的形式1。走道式组合2.套间式组合3.大厅式组合4.单元式组合5.混合式组15.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的影响: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日或大寒日正午12时太阳光线能直接照到底层窗台为设计依据。计算式为:L=H/tanh16.建筑平面定位轴线: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的基准线,是施工放线的依据。17.建筑模数:是建筑物中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一个完整的建筑模数制是由:基本模数(100MM)、扩大模数(3、6、12、15、30、60M)、分模数(1/10、1/5、1/2 M)组成的 适用范围:基本——门窗洞口,建筑层高,构配件尺寸;扩大——建筑开间、进深、柱距、跨度,建筑高度、层高,构配件标志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分模数——缝宽,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18. 净高:搂地面到结构层地面(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其值反映了 房间的高度。 19、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距离。 20、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基础的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 21、地基:是支承基础的土体和岩体,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22、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内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石砌、 抹灰、贴面),起保护墙身,增加建筑物的立面美观的作用。 22、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内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石砌、 抹灰、贴面),起保护墙身,增加建筑物的立面美观的作用。 23.础基: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24.墙和柱:在建筑物基础的上部25.楼层和地层:在墙或柱上架梁、搁板即形成楼层26.楼梯:建筑物中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和物上下楼层和紧急舒缓之用27.屋顶:建筑物最上部的承重和维护构件28.天然地基:只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荷载要求,即不能在这样的土层上直接建造基础,必须对这种土层进行人工加固以提高他的承载力 29.基础: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一般,埋置深度不超过5m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剖析讲解

附件1: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由人工费、材料(包含工程设备,下同)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包含在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中(见附表)。 (一)人工费:是指按工资总额构成规定,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和附属生产单位工人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 1.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或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2.奖金:是指对超额劳动和增收节支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如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 3.津贴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个人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个人的物价补贴。如流动施工津贴、特殊地区施工津贴、高温(寒)作业临时津贴、高空津贴等。 4.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加班工资和在法定日工作时间外延时工作的加点工资。

5.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二)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工程设备的费用。内容包括: 1.材料原价:是指材料、工程设备的出厂价格或商家供应价格。 2.运杂费:是指材料、工程设备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3.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4.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工程设备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工程设备是指构成或计划构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机电设备、金属结构设备、仪器装置及其他类似的设备和装置。 (三)施工机具使用费:是指施工作业所发生的施工机械、仪器仪表使用费或其租赁费。 1.施工机械使用费:以施工机械台班耗用量乘以施工机械台班单价表示,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应由下列七项费用组成:

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一、填空题 1、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3、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部分。 4、商品经济的产生有两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6、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7、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它体现着(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8、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四个发展阶段,即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9、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10、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11、社会化大生产,是由(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 12、从历史上看,分工有(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三种。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它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 14、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15、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 16、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7、资本周转速度同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18、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9、用公式表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υ+△υ+m/x)=x(c+△c))。 2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 21、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利润率)。 22、垄断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23、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4、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先后出现了(自由竞争型)、(垄断竞争型)、(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型)。 2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主要垄断组织形式是(混合联合公司和跨国公司)。 26、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7、决定劳动力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是(劳动力价值)。 2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29、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形成的途径主要有:(继承传统的国有企业)、通过实行资产阶级的国有化,将私人垄断企业转化为国有企业、(通过政府投资兴建国有企业)。 30、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31、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32、国家出面开展对外贸易竞争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有:(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政策、倾销、贸易谈判。 33、汇价的标价方法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34、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等。 3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3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三个阶段。 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二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1、我国经济按所有制来划分,有(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两大类型。 42、我国农业中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家庭承包经营)。 43、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形式 是(有限公司)。 44、现代企业制度主要由(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的组织制度)构成。 45、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权利机构是(股东会),监督机构是(监事会)。 46、影响企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外部环境)。 47、企业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核算)、(成本核算)、(生产经营成果核算)。 48、商品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构成的。 49、按资金的(性质)来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50、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形成的国家调控下主要由市场调节的价格机制)。 5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 52、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资源条件);二是(制度条件)。 53、按实现经济增长算什么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另一类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54、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55、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 56、工业化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57、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的总和是(国民生产总值)。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的用货币表现的物质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总产值)。一国物质生产部门拓一年所创造的新价值(国民收入)。 58、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59、我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当坚持的原则是(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1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

潍坊科技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美术基础4(1)授课人: 课题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课时 2 教学目的 与 要求目的:了解构成的基础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形式美法则。要求:掌握点、线、面的构成原理和规律。 教学重点 与 难点重点:立体构成在手工制作中的体现。 难点:利用构成法则,提高手工制作的创新力。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程 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1)点状材料的构成 (2)线材的构成 (3)面材的构成 (4)块材的构成 2立体构成的形式法则美 (1)变化与统一 (2)对比与调和 (3)对称与均衡 (4)比例与分割 三、立体构成作品赏析 通过看图片,了解立体构成要素及形式法则美。四、教师小结本次学习内容,对重点和学习要求作强调 授课效果分析总结

构成基础 一组织教学 查看学生人数,及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一个简单介绍。以图片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导入构成。

二、新授课程 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1)点状材料的构成 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小、最简洁、最基本的形态,它具有形状、大小、位置、虚实、方向、具象、抽象等形式元素。 (2)线材的构成 线的构成可以分为硬线材和软线材两类。线材在制作中的形态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既可以拉直,又可以绕弯、盘旋、编织。

(3)面材的构成 ①半立体构成 ②半立体重复构成 ③面体插接 ④层面排列 ⑤透空柱式构成 (5)块材的构成 ①多面体构成 ②块体构成

2立体构成的形式法则美(1)变化与统一 (2)对比与调和 (3)对称与均衡 (4)比例与分割

三、立体构成作品赏析 通过看图片,进一步了解立体构成要素及形式法则美。 四、小结本次学习内容,对重点和学习要求作强调

建筑设计基础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代码:099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专科)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讲述建筑设计的原理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是考生能够基本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及设计基本原理、方法及实践过程。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建筑初步》是工业设计专业大学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工业设计专业的一些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室内设计》等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建筑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概念与特点、构成要素、建筑空间、建筑与环境以及学习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建筑(一般) 识记:对建筑形成基本概念 (二)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重点) 理解:建筑构成要素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三)建筑空间(重点) 理解:建筑功能的集中表现 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 (四)建筑与环境(次重点) 理解:建筑与环境关系 有关环境各要素 有关学科发展知识 (五)建筑设计的学习方法(一般) 识记:学习建筑设计的方法 第二章建筑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历史、包括中国古建筑基本知识、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及西方近代建筑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重点)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二)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重点) 理解:西方古典建筑概述 西方古典建筑柱式及柱式组合 (三)西方现代建筑简介(重点) 理解:现代主义建筑产生 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 第三章表现技法初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基本设计表现技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线条图(一般) (二)水墨渲染图(一般) (三)水彩渲染图(一般) (四)钢笔徒手图(一般) (五)模型制作(一般) 第四章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学习特点、分析调研方法及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建筑设计(一般) (二)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次重点) (三)方案的构思与选择(次重点) (四)方案的调整与深入(一般) (五)方案设计的表达(一般) (六)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般) 第五章形态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形态构成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一般) (二)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一般) (三)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一般) (四)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重点) (五)学习方法和实例分析(一般)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二框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理解各个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具体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通过投资策划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几大环节,讨论并收集典型例证,学生在参与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和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确构成社会生产的几大要素及其作用,强调劳动者及科学技术在其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生产的快速前进而努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设计的企业投资策划书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教师展示: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过程必须有多重要素组成。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让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自己设计的企业投资策划书。(分班级制作成PPT) 教师提问:从这些策划书的内容看出,要创办一个企业哪些条件是必要的? 学生回答:钱、厂房、设备、人力、土地,, 教师:是的,我们需要许多必要的条件,对于我们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智能玩具公司”,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差异。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份策划书。 ?投资方向:智能玩具公司 ?投资理念: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玩具。针对不同年龄层次需求,推出 系列玩具。 幼儿——智力,行为,感官开发 儿童一一智力,行为,爱心培养,素质,娱乐

少年一一智力,心理,思维,纯娱乐 成年一一实践模拟,纯娱乐,怀旧 ?公司选址、厂房规划: 先进的设备,技术与国际接轨(次品少、低噪音、低消耗) 新型的安全的材料(柔软、耐磨、无毒) 全自动流水线(智能终端电脑控制) 全自动回收装置 ?员工招聘条件: 经理:年龄不限,男女不限,本科以上学历,能领导群众,有较强的号召力,口才好,人际交往能力强。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设计师:男女不限,年龄20~45岁,本科以上学历。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对儿童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有美工基础和电脑绘图制作能力者优先考虑。 工厂工作人员:男女不限,18~4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对待工作认真、务实,有良好的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责任心强。 教师总结: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 (一)劳动者的劳动 地位: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立体构成课稿

《立体构成》课稿 长江职业学院童拥军 一、立体构成概述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分析立体构成的各元素、构成法则,使学生观察立体、把握立体、创造立体的方法,最终启发创新意识。 立体的空间构成过程可以提高对空间深度的领悟能力、立体意识,对生存空间形成全方位的思考模式,这不仅有易于艺术全方位的创作与欣赏,也有利于现代的思维方式,有简单的平面思维转化为复杂的立体思维,由规范的几何性造型转化为自由的有机形,由直线性思维转化为非直线性思维。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是实体与虚体间的存在关系,对个体形态研究的目的在于整体形态的应用之中。 1、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建立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基础上的对空间设计思维进行训练方式,不是简单的纸手工、纸模型的加工,不是比谁搭的木棱高而不倒,保护是一种技艺的学习。他是一种高级的学习活动,是有老师参与指导的高级游戏,这种游戏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 ①、立体构成定义 立体构成是在把握立体形态的基础之上,对立体空间形态进行科学解剖,研究如何将立体形态按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新形态,是用单纯的形态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学科,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立体构成的学习中包含有形体,掌握形成体态途径的,用次形体组合成超级形体,分割空间以及应用。 ②、立体构成与包豪斯 构成主义,是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下的产物。 1913年俄国年塔林提出的“绘画浮雕”——抽象几何结构。 1919年现代设计师格罗庇乌斯在德国魏玛成立了包豪斯造型艺术学院。“包豪斯”是德语“Bauen”建筑和名词“Haus”房子的意思,把两个次的发音合在一起则读做“包豪斯”。 包豪斯对艺术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约翰·伊顿提出“从学中干”,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莫霍里·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同时还借鉴现代动感雕塑并结合光效内容,创立了增加运动与时间概念的四度空间。 日本设计研究界整理与实践运用,逐渐分化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门科类,把它作为所有设计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 ③、立体构成中的维度 A、分形维度 零维——只有位置的空间“点”; 一维——只有长度的空间“线”; 二维——有长宽无厚度的“平面形”; 三维——有长宽厚的空间“立体形”。 只差一点点而没有完全围合的平面或立体,这种半立体称二.五维,传统称它为浮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