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罗丹的启示教学反思

2016罗丹的启示教学反思

2016罗丹的启示教学反思
2016罗丹的启示教学反思

2016罗丹的启示教学反思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罗丹及部分雕刻作品,积累一些雕刻艺术方面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本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细致刻画、描写的方法。

三、学习雕塑大师全神贯注于艺术创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描写的分析、品味,体会罗丹的专注。

教学难点:

分析、体会描写人物句子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语言的能力。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茨威格十分擅长在小说中刻画各种细腻多姿的女性,因为他写出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名篇,高尔基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他。听说,最近有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导演争相把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搬上银幕。茨威格的名字又将再度热起来了。

三、教师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全文。

1.首先拎出课文的关键段落

点拨:①通过预习课文,你能找到点明题目的句子吗?

②你能告诉老师“这个伟大的启示”是什么吗?

③你还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表述?

④请问“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是指什么事?

⑤课文除了这件事,还写了哪些事?为什么这么安排详略?

2.直接切入本文的重点内容:详写罗丹修改女

正身像。

学生齐读11——16小节,体会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及其作用:①在“我”看来,罗丹大师已经完工的作品,他为什么还要修改呢?②他是如何发现塑像的毛病的?

③教师表演“审视”动作,提醒学生揣摩词句。

④作者是如何刻画进入创作状态的罗丹的?请选择一项点评,分析它们的艺术表现力。

⑤在句子“还有哪里??还有哪里??”处中,你能根据上下文意思适当补充出来吗?

⑥罗丹对于自己的作品有怎样的感情?他对雕塑工作又有怎样的感情?从何处能看出来?

3.谈感受,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

跳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者第一次拜访罗丹时有什么感觉?这次拜访又经过了哪些心理历程?

②“以人为镜,可正衣冠”,面对罗丹这面“镜子”,他找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症结”了吗?文章哪句话与之呼应?

③仿写训练,请为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感动是一种崇高的养分,茨威格有感于罗丹的全神贯注而努力进取;张海迪有感于保尔的勇敢坚强而身残志坚。

四、拓展练习

1.罗丹的浑然忘我的工作精神曾感动着许多

人,你能再举出几个专心致志地工作或学习

的例子吗?

(居里夫人、王羲之、贾岛、牛顿、陈景润等人事例)

2.你能为大家再介绍几幅世界著名的雕塑作品

吗?

五、总结全文

提问“这个伟大的启示”是什么?作者找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症结”了吗?文章哪句话与之呼应?

逐一解开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得出“专心”可以成就“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的主旨。使学生由“知情”、“知美”,进而“明理”。

六、分享感受

回看雕塑“思想者”,让同学们重新谈出感受,与刚上课时写下的感受做对比。作者通过罗丹的作为感悟到了全神贯注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同学们感悟到了什么?

先是让学生对比学习课文前后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后者是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感悟,继续联想,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同时发现自身的才能和创造性。

七、布置作业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请学生再举出几个专

心致志地工作或学习的例子,并选一个最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