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克隆技术弊大于利的辩论稿

关于克隆技术弊大于利的辩论稿

关于克隆技术弊大于利的辩论稿
关于克隆技术弊大于利的辩论稿

关于克隆技术弊大于利的辩论稿

一. 什么是克隆?

克隆,是Clone的译音,意为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在自然界,有不少植物具有先天的克隆本能。科学家在认识掌握植物动物有关克隆技术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植物和动物的克隆研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

虽然克隆技术可以培育新品种,培植人体配件,挽救濒危物种,来造福人类,但是它的灾害也是无穷的。

因为再好的克隆技术也会有可能失败,这也是科学研究者公认的。从动物克隆的实验来看,克隆物种的成活率很低。在多利羊的克隆实验中,277个胚胎融合仅仅成活了多莉一个,成功率只有0.36%。许多有幸降生的克隆小牛,有很多很快死于心脏异常、尿毒症或呼吸困难。出生后的克隆动物部分个体表现出生理或免疫缺陷。血液的含氧量和生长因子的浓度低于正常;胸腺、脾、淋巴腺发育不正常等。

现在许多科学研究者已经开始克隆人类了,而进行克隆人的技术就是对这种失败可能性的放任,如果失败了,就是对克隆人的伤害。很多因克隆失败的怪婴诞生了,看到这一幕幕,让人感到心寒。这就是人类因克隆的罪证,这就是对生命的践踏,毫无疑问这就不是研究而是犯罪。任何一个理性的人会支持一项以杀人为主要代价的研究吗,更可怕的是这种研究的结果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犯罪和灾难,这就是一种让人类走向灭亡的技术进步!

二. 克隆技术在某一方面确实能造福人类,但大家是否更了解克隆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和混乱呢?

弊处如下:

1) 克隆将减少遗传变异,通过克隆产生的个体具有同样的遗传基因,同样的疾病敏感性,一种疾病就可以毁灭整个由克隆产生的群体。

克隆动物在遗传上是全等的,一种特定病毒或其它疾病的感染,就会带来灾难。可以

设想,如果一个国家的牛群都是同一个克隆产物,一种并不严重的病毒就可能毁灭全国的畜牧业。

2) 克隆技术的使用将使人们倾向于大量繁殖现有种群中最有利用价值的个体,而不是按自然规律促进整个种群的优胜劣汰。从这个意义上说,克隆技术干扰了自然进化过程.

克隆技术导致的基因复制,会威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生物的演化将出现一个逆向的颠倒过程,即由复杂走向简单,这对生物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

3) 克隆技术是一种昂贵的技术,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生物专业人士的参与,失败率非常高。多莉就是277次实验唯一的成果。虽然现在发展出了更先进的技术,成功率也只能达到2-3%。

但是失败率还是高达95%至98%,其中有的中途夭折,有的因胚胎畸形导致短命。事实上,世界各国在对牛、羊、猪和老鼠的克隆实验中,平均成功率只有2%,而这2%还无法解决克隆动物的早衰现象

如果克隆的来源是动物细胞,那么必定带有已经老化的基因,这些基因会不会影响克隆动物的寿命呢?这种担心已经得到证实,无论是克隆羊多利还是后来培育出的克隆动物,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早衰的特征,这说明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同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毕竟存在质量上的差别。

4) 转基因动物提高了疾病传染的风险。例如,如果一头生产药物牛奶的牛感染了病毒,这种病毒就可能通过牛奶感染病人

5) 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将导致对后代遗传性状的人工控制。克隆技术引起争论的核心就是能否允许对发育初期的人类胚胎进行遗传操作。这是很多伦理学家所不能接受的。

6) 克隆技术也可用来创造"超人",或拥有健壮的体格却智力低下的人。而且,如果克隆技术能够在人类中有效运用,男性也就失去了遗传上的意义。

更多克隆技术弊大于利的辩论稿相关内容请点击<辩论,我们将会把最优秀的内容提供给您~

假如我会克隆_三年级作文

假如我会克隆 假如我会克隆假如我会克隆,闭上眼睛想想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让他们这些天才继续发挥才能,为人类发展作贡献,如果有了他们,世界上会有少难题迎刃而解啊!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出一些即将灭觉的珍贵动物,比如:东北虎、大熊猫……让它们在这个世界上像小猫小狗一样多,像花草一样多,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该多么有趣啊!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钱学森的脑细胞和记忆细胞,我那样就会开启书的大门,遨游书的世界,读四大名著也就不成问题了。当然,拥有钱学森细胞的我,一上作文课就不像以前那样枯乏,那样不感兴趣,而是展示我才华的地方,也是我大展身手的地方。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我自己,让我和克隆人一起吃饭,生活,成为我家庭中的一员,陪伴我学习,和我共同思考问题,和我一起谈心,当我的知心朋友……一想,便知道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假如我会克隆,我当然不会忘记克隆一些有名的运动员,为中国的体育创造更大的辉煌。 克隆,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我们应该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 假如我会克隆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出千千万万位老师。让她们给闭塞的山村吹来的知识的春风;让她们在无知的土地上播撒下智慧的种子;大山另一面,一双双期盼的眼睛看到了希望:他们有老师了。他们的老师和蔼可亲,博古通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们的老师常常给他们讲大山外面一个五彩缤纷,崭新的世界;他们的老师教他们写中国的方块字中国我爱你,五星红旗我爱你。我要让我克隆的老师遍布每一个村庄,让一个个穷乡僻壤涌出知识的甘泉。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出成千上万倾森林,我要让每个小区,每个乡村,每个城市都笼罩在绿色的篷帐之中,不让洪水肆虐,不让人类遭受沙尘暴的突袭,让那一望无垠的沙漠在先进的“克隆”技术下,“变”出奇花异草和巨伞般的树木。顿时,绿树成荫,百花吐艳,大地一片碧绿葱茏。我还要把这绿色的种子撒到国外去,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生机勃勃。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出哆啦A梦。哆啦A梦是个无所不能的机器猫,如果克隆了它,克隆一切尽在转眼之间。我会让它克隆一个没有叛逆心的我,让它为世界作贡献;我还会让它带我穿越时空,到过去,将反贼们一网打尽,让古代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让戍边将士不再有“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写照,让一个个大将长命百岁,不会马革裹尸,让大家忠孝两全,让人们蠢蠢欲动的情感得到升华;在当代,哆啦A梦可以变出许许多多的学习用具,让我克隆出的老师发给每一个同学;还要然它变出一些粮食,让那些目前还饥寒交迫的人们也也能和我们一样,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不再忍饥挨饿;到未来,去找未来的小学生,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美好的今天来之不易,不要有“老大徒伤悲”的长嘘短叹,只有幼承庭训,长大才成国之栋梁。 为了祖国,为了世界,现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走好学习的每一步,不要狂人呓语,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力冲刺吧! 假如我会克隆我是一个活泼的孩子,整天嘻嘻哈哈。可是因为那件既可恨又

浅谈生物克隆技术及其未来应用问题与前景

浅谈生物克隆技术及其未来应用问题与前景 肖婷2012333500202 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指导老师:解纯刚浙江理工大学生科学院 【摘要】:随着生命科学时代的到来,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克隆技术特别是人的克隆技术作为基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克隆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在诸多领域蕴藏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巨大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克隆技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克隆技术对社会伦理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人类克隆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因而它的发展是难以阻止的。应对人类克隆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克隆技术;利弊;社会影响;应用前景 一、克隆是什么? 克隆是英文Clone一词的音译,意为无性繁殖系,即通过无性繁殖(如细胞丝分裂)可连续传代并形成的群体,常用于细胞水平的描述。克隆的定义是指独立细胞繁殖系,指后代完全由一个细胞复制,具有完全相同的物遗传质。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做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些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 二、克隆技术是什么? 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含义是无性繁殖。

我国生物技术现状的发展及展望

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课程:食品生物技术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2011 年5月23日

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摘要:生物技术是20 世纪后期人类科技史上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它是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安全的重点。在我国生物技术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从政策、环境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来推动生物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重大科技计划,把生物技术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生物技术的发展步伐。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生物计划,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脑计划、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等。有些研究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生物技术研发体系,生物产业也初具规模,生物经济初见端倪。 关键词:生物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0前言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1]主要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等工程学科,近年来在医药、农业、食品、化工、能源、冶金、环保等领域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群。 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生物技术与产业已经开始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生物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说,我国生物技术在让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加强有独立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努力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组建相关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秩序。 1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 1.1生物技术在我国的兴起 我国第一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始建于1919年,在北平天坛成立了中央防疫处--即今天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七十年代末开始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被列为863计划之首,而且纳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促进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据统计,我国现有456个单位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中医药领域的有165个,占36%,专业人员约6800人,

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会

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正方: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中学生。中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2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网络有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吗。 2.网络有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

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我方的观点是: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刚才正方谈到了网上教育,但网上教育不过是商家的夸大其词的炒作罢了。不仅在中国,即使在美国权威杂志《今日美国》的调查表明:86%被调查的教师、图书管理员以及电脑管理人员相信,孩子们使用因特网不会提高他们的课堂成绩。 从量上说,目前网络有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类是网上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黑客、病毒和网上欺诈等;第二类是指传播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第三类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就在刚刚过去的四分钟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了近200次,全球互联网计算机可能已经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万台次……现实中,学生上网已带来了诸多危害: 1.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学生成了小"网虫",沉迷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

假如我被克隆想象作文

假如我被克隆想象作文 早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突然,我发现有人跟踪我,于是,我就走过去一看,唰的 一下子,那个人捂住了我的嘴和眼睛,并把我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啊!!天那,那一个 人竟然和我长得一模一样。他说:“你好,我是你楼下的蒋博士发明的,说着把我的书包 抢了过去.”我问:“你要干什么?”“上学呀!下午小巷口见,拜拜”他说。 到下午时,我看见朱一凝来了,就拉着他的手说:“hi。”“哎呀,张萌你就别烦我 啦!行吗?我们被你整得都够惨的啦!早晨你来到学校就玩电脑,老师来了就说我玩的。上 数学可时把老师气的火冒三丈”他说。一会儿,他想走的时候我并没有拦他,我呆了,我 根本不能再想象上课时克隆1号所做的一切。然后我又回到了小巷口,又过了几分钟,克 隆1号来了,我用凶恶的眼神看着他说:“你在学校干了什么坏事?克隆一号。”“什么? 你才是克隆一号,我是张萌!”于是他把我打晕,然后用小巷口的门把我关了起来。 当我起来的时候,我发现我躺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门轻轻的打开了。哦!原来是朱 一凝端着汤走了过来,他把一切都告诉了我,原来他觉得今天上学的不是我,因为我平常 没有那么大胆,朱一凝还说:“在路上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片课文《神奇的克隆》,便想,有可能是上回的蒋博士克隆了你,于是我又上楼去找蒋博士,他说他那几天克隆的东 西不见了。于是,我又回到了小巷口,见门锁了,我想你应该在里面,所以我又叫了几个 同学,把那个锁撬开了,一看你果然在里面,我叫几个同学又把你抬回我家了。事情经过 就是这样的。”我听见了非常感到。 一会儿,我就把克隆一号还给了蒋博士。原来我当时去蒋博士家时,不小心划破了手,血从手中流了一滴,滴在克隆药水上。哈哈,闹了一天,原来是这样! 克隆又好有坏,不过我可不想再被克隆了。 又一天,我来到科学家张爷爷那儿。张爷爷笑着对我说:“我现在掌握了一项新技术——克隆人!我为你做了一个实验好吗?” 我望了望张爷爷说:“好啊!” 第二年,我又来到张爷爷的家,推开门我大吃一惊:屋里沙发上坐着的人这么会是我 呢!大大的眼睛,黑黑的头发,高高的鼻子。鼻子的左边也有一颗大大的黑痣!哎呀,妈啊!这么跟我一模一样啊!我大步向前走了两步,惊讶的问张爷爷:“张爷爷,请问这是谁啊?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怎么这么脸熟哇?” 张爷爷笑着对我说:“来,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你的亲人,也可以说是你的弟 弟!”我高兴一蹦三尺高,大喊:“哇塞!我有兄弟了!我有兄弟了!”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的激动,张爷爷真的很了不起,竟然“制造”出一个跟我一模 一样的人来,这简直就像神话故事一样,真是太神了!

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LYL 摘要:自从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有关克隆技术的伦理学争论就一直喋喋不休。本文分析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论述了克隆技术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其所引出的伦理、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克隆,多利,伦理. 前言 1997年2月27日,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Ian Wilmut)等人撰写的实验研究论文,作者声明采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也即人们常说的克隆技术)成功产生出一例小羊羔,后来被命名为“多利”。许多人赞誉这是一项划时代的科学成果。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曾经指出,“克隆羊”的出生是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1]。同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宗教人士、法律专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等对克隆技术派生出的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产生强烈反响,并引发伦理问题的广泛争议。 1克隆技术的发展 1952年,科学家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从此以后,动物克隆的试验结果不断涌现。1970年克隆青蛙实验取得突破,青蛙卵发育成了蝌蚪。1984年第一只胚胎克隆羊诞生。1997年2月24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用取自一只6岁成年羊的乳腺细胞培育成功一只克隆羊。1998年7月,日本科学家利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的两头牛犊诞生。2000年1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猴成功。2000年3月14日,曾参与克隆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培育出5头克隆猪。随着一系列克隆技术突破的完成,克隆人从技术上来讲已成为可能。有的科学家认为,从技术上说克隆人并不比克隆其它哺乳动物更困难。克隆人即将出世的消息也不断传来。意大利著名的“克隆狂”安蒂诺里曾宣布,克隆胎儿将于2003年1月问世。2003年第一期《发现》杂志也把2002年“命名”为“克隆年”,理由是克隆技术在当时已经进入了克隆人的阶段。该杂志断言:“虽然世界不想要克隆人,但克隆

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_钟军

第6卷第4期(专辑) 2002年12月 生命科学研究 Life Science Research Vol.6No.4(Suppl.) Dec.2002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X 钟军,李,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为能快速而准确地克隆目的基因,综述了一些基因克隆常用技术,包括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图位克隆技术、同源序列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应用潜力,并对其作了简要的评价. 这些技术有利有弊,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水平来选择相应的技术. 关键词:基因;克隆;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图位克隆技术;同源序列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 中图分类号:Q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847(2002)S1-0148-05 Advances in Gene Cloning Technique ZHONG Jun,LI Xun,GUAN Chun-yun (T he Oil Crop Institute of H 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Chan gsha410128,H unan,China) Abstract:To clone candidate gene quickly and correctly,advances about gene cloning included map-based cloning, transposon tagging,homology-based candidate gene method,expressed sequence tagging methods and som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clone method are introduced and appraised.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 ges of those techniques,various technique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special purpose and level. Key words:gene;clone;differentially e xpressed gene clone method;transposon tagging;map-based cloning;ho-mology-based candidate gene method;e xpressed sequence ta gging method (Li f e Science Research,2002,6(Suppl):148~152) 克隆基因的途径有两种,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途径.前者是依据目标基因所表现的功能为基础,通过鉴定其产物或某种表型突变而进行的;后者则着眼于基因本身,通过特定的序列或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进行.近几十年来,许多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植物基因的克隆,到1992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因的克隆一般采用下列技术: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图位克隆技术和同源序列技术等. 1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 1.1扣除杂交技术 扣除杂交技术的原理是用有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目标样提取mRNA经逆转录形成cDNA探针,与无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参照样的过量mRNA或cDNA杂交,经两轮充分杂交后,移去杂交分子和过量的无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参照样mRNA或cD-NA,将不形成杂交体的有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目标样cDNA纯化富集、扩增,建立相应cDNA文库即为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此技术最早是由Lamar和Palmer于1984年提出[1],他们先用超声波打断雌性小鼠的DNA,用Mbo1完全消化雄性小鼠DNA;将两者一起变性、复性,再将产物克隆入表达载体的Bam H I位点中,只有那些两端有GATC序列的基因才能被克隆入载体,这样就达到了扣除两者共有序列的目的,并得到雄性小鼠 X收稿日期:2002-06-11;修回日期:2002-10-14 作者简介:钟军(1973-),女,湖南沅江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分子遗传学研究.Tel:+86-0731-*******,E-mail:zhhjp@s https://www.doczj.com/doc/5618202804.html,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马志杰1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作用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然后  关键字: 哺乳动物 体细胞 重组胚胎 克隆    1997年2月英国Rosolin研究所的科学家W ilmut等人宣布了克隆羊的诞生[1]  相对于之前的动物克隆技术而言 自诞生以后经过5年多的时间 并获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与实际应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还存在理论与技 术上的缺陷与不足 克隆其含义是无性繁殖 在这个细胞系中哺乳动物克隆又称核移植技术 显微操作对哺乳动物特定发育阶段的核供体及相应的核受体进行体外重构 胚胎移植通过核移植产生的动物其遗传结构与细胞核供体完全相同所用的供体细胞若为体细胞  2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的主要环节及其研究现状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5个主要环节 激活技术; (4) 重组胚的体内或体外培养; (5) 重组胚胎的移植  2.1供体核的准备 最早人们用青蛙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核作为供体核获得后代 多莉实验表明 并非一切体细胞都可作为供核细胞进行核移植 故目前大多数家畜的克隆都以它为供核细胞[3]ê???1ü?°×ó1?é??¤??°? ??á£??°?ò?°??D??è??a Campbell(1996)[4]认为 并首次采用血清饥饿法使供核细胞同期化在Go期 也有科学家对此提出质疑 饥饿过程并不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在处于活跃分裂期的仔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Kubota等(2000)[7]的实验表明 马志杰  收稿日期06

血清饥饿培养对核移植胚胎融合率但对重组胚胎的妊娠成功率有较大的影响饥饿法处理有助于重组胚胎后期的发育在当前体细胞克隆成活率低的情况下血清饥饿法以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2.2受体细胞质的选取  研究人员早期曾以受精卵或去核2-细胞胚作为受体卵 成熟卵母细胞比受精卵或2-细胞胚更适合于用作核移植的受体细胞质重新编序近年来通常以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卵母细胞取代原核受体1999年猪或大鼠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体细胞卵母细胞采集后在培养液中培养成熟至第一极体排出一般去核的方法有盲吸法 以往很多人采用盲吸法 效果不佳去核效果可达90%以上事先在HSOF一类的培养液中 5靏/mlHoechst33342和7.5ìg/ml细胞松弛素B制成染色剂 在DNA被染色后 因此丹麦的Vajta等(2001)[11]发明了一种新的核移植方法培养的卵母细胞至成熟于0.5%的链蛋白酶中培养5分钟去除卵细胞的透明带 紫外光下挑选不含染色体的胞质体体细胞形成双胞质体-体细胞三联体的重组胚胎 简化了预备工作预计在体细胞核移植中将会被广泛采用去掉卵母细胞的细胞核是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先决条件之一否则 或者两个细胞核相互干扰  2.3核质重组融合 方法是用注射针吸取供核细胞 如Onishi等(2000)用此法获得克隆猪 成功率偏低 早前采用仙台病毒法激活核质已较少采用将重组胚胎置于融合小室内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 近年来如离子素钙离子载体A23187和钙离子酶素等或单独或混合使用进行化学激活 效果均令人满意[8, 12] óDì??úoíì?íaá????à??·?ê? ?-êyììoó?ì2a·¢óy?y3£μ??ò???òé£?°??ì?ía ?à??ê????¤??oóμ???×é???ú?à??òo?D?à???á?ò?? Onishi(2000)在猪克隆胚的研究中表明 并且胚胎的发育也有差异在使用先融合后激活(FBA)

辩论赛“网络游戏弊大于利”辩论稿

陈词 大家好,我方认为网络游戏有助于青少年成长。 第一,网络游戏告诉了人们,上网的生活和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聊天交友和查看资料方面,除了这些人们还可以玩玩游戏,轻松娱乐一下。 第二,网络游戏和其他游戏一样,也能给参与游戏者有一种竞争进步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原来的非网络游戏的电脑游戏中主要是超越自我,有了网络的连接之后,更能在高手如林中展现自我。 第三,人们似乎对网络游戏有一些误解,这些误解主要是指人们对游戏本身的迷恋,而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是身体健康。但是,人们对游戏的迷恋并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游戏,除了网络游戏以外,我相信人们还对其他的游戏一样迷恋。这就好象是一个棋迷迷恋下棋,一个票友迷恋精彩的戏剧一样的道理。 第四,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载体。游戏和学习是可以融合的,哪一种知识和技能不是在“玩耍”中学会的?不消说,《梦幻西游》等一些题材的游戏中所蕴含的历史知识背景,还有那些在虚拟城市里生活的种种知识。玩家会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观察、试验、互动掌握。这无疑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学习过程。 第五,网络游戏能够帮助学习者锻炼思维能力。众多益智网络游戏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都需要玩家具有很好的判断力、反应力才能走向胜利或者演好自己的角色。因此,网络游戏带给玩家的决不只是感官的刺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过程中给思维带来的激荡和挑战锻炼了思维能力。 综上网络游戏的诸多利处,我方坚持网络游戏利大于弊。 辩题 我方提问: 请问对方辩友是否玩过网络游戏? 对方难道不觉得网络游戏能使人放松么? 如今流行游戏化学习,请问为什么不能跟随时代潮流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呢?为什么不能通过网络游戏学习呢? 对方一再强调网络游戏会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请问对方是否犯罪了呢? 对方是否认为中国如今的网络治安并不好? 对方难道没有看出政府在努力改善网络环境么? 如果网络游戏对对方辩友没有造成伤害,那凭什么说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就是无助于呢? 您今天强调弊端,是不是意味着有弊端就等于无意义?如果有弊端就等于无意义,那这世界上有没有有意义的事物? 我方回答: 如果对方辩友觉得网络游戏会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不是觉得如果没有网络游戏,青少年就能远离违法犯罪了呢?如果没有飞机,美国的大楼也一样不会倒,但9.11发生一年多来,美国的飞机都没有停飞过。

【作文范文】关于克隆的作文4篇

关于克隆的作文4篇 克隆是二十一世纪出现的一种高新科学技术。克隆技术就是利用一个 生命体的干细胞复制另一个新的生命体。不同的人掌握克隆技术,将 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假如我会克隆,我将克隆人。组成一个反恐部队,这个部队即使战败 了还可以再造,所以这个部队是不怕牺牲的,他们将勇往直前,直到 把敌人全部消灭为止。 假如我会克隆,我将克隆人类器官。因为有一些盲人看不见色彩,一 些聋哑人听不见声音,所以我要克隆出一双双眼睛和一双双耳朵,送 给那些盲人和聋哑人,让他们重新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假如我会克隆,我将克隆出许多淡水,因为世界上的淡水太少了。水 是生命的源泉,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上的淡水总会用完的,所 以我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淡水来滋润地球,让生命永远延续。 假如我会克隆,我将克隆出一棵棵大树,因为地球上的大树太少了。 作为人类的肺,树木是生命的象征。不久的将来,地球上的大树会越 来越少。所以我要克隆出一棵棵大树送给地球,让人类共同的家园绿 色常在。 假如我会克隆,我将克隆一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因为我不希望看 到地球上的又一个物种消失,所以我要克隆一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相反,如果坏人掌握了克隆技术,其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要 坏人掌握了克隆技术,他们会利用克隆技术来克隆毒品,所以克隆技 术一定不能让坏人掌握 关于克隆的作文篇二: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出好多好多能干各种事情的我。

我要克隆一个会干活的我,那样我再也不会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而心疼了;我要克隆一个懂事的我,在我胡乱撒娇时,提醒我;我还要克隆一个会学习的我,当我为不会做难懂的奥数题而苦恼的时候,他会为我打开解题的思路;我还要克隆出一个会玩儿的我,当我寂寞时,他可以陪我尽情地玩耍;我还要克隆一个会弹琴的我,每天都替我练琴,那样我就可以美美地看我喜爱的课外读物了!我当然还要克隆一个会写诗的我,他可以帮我写好多首诗歌,那样我就成为一个小诗人啦,哈哈…… 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好多个我,真希望这个愿望早点实现! 关于克隆的作文篇三:克隆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一个我自己,让它来帮我一个“小忙”。 克隆首先要提取脑细胞,然后杀菌处理,如果留下细菌,那么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10段就可能变成10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成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技巧,一年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后来繁衍后代,这就是克隆。 我想让克隆人帮我忙,其实就是帮我写作业,上学而已。因为我天天写作业太累了,就想让他来帮我。

克隆技术的利弊四辩稿

谢谢主席,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述。 今天我们争论的焦点在于艺术商品化的利处与弊端。我方一辩在立论时已经指出,艺术商品化可以推动艺术的平民化与大众化,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与生活情趣。 克隆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展示出来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作物和植物,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缓解粮食危机;培养人胚胎干细胞,生产无排异反应的人造器官,改善目前器官短缺的现状,更能复制濒危的物种,保存动植物物种资源,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好每个方面举一个简短例子,一句话或一个数据即可)可见,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建设性和突破性的意义。 至于对方辩友所担心的克隆技术对自然进化的干扰,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以及克隆技术至今还不够成熟……………….的弊端,有些或许在初期的确存在,但正如我方一辩在立论中说到的那样,那都是可以通过法律等手段来进行限制的,也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而解决的。比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与克隆人有关的实验。还比如,克隆牛在初期的成功率只有不到3%,到如今已达到25%,克隆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克隆技术的前景会越来越光明………(举例子)。通过这些方式,避免黑暗的一面,发扬光明的一面,为深受全球粮食危机之害的人们,为患有癌症、心脏病等不治之症的病人带去希望,不是很好吗? 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因噎废食,固步自封。纵世界历史,人类是在一次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每一次科技的发展都伴随着失败与弊端的产生。然而人类还是凭借着强大的自我反省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得完善着技术,趋利避害,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我方坚信人们能在克隆技术与生态和社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使它最终达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人类的目的! 因此我方坚信,克隆技术是人类的福音! (鼓掌) (克隆这一新兴的科学技术,正在为人类的生活生存带来更富足的环境,更长久的可能性。现在的克隆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的确存在着一些弊端。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克隆技术对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医疗卫生所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克隆技术客观存在的巨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克隆技术及其应用_陈大元

科技与社会 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陈大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0) 摘要 “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这个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是相同的。动物克隆,就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由一个细胞产生一个和亲代遗传性状一致,形态非常相像的动物。随着动物克隆研究的发展、克隆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医学、畜牧业和濒危动物保护等领域。 关键词 克隆,动物,胚胎细胞, 体细胞 “克隆”是“clone” 的音译,其含义是无性 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 细胞分裂繁殖而成的 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 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 是相同的。动物克隆, 就是指通过无性繁殖 由一个细胞产生一个 和亲代遗传性状一致、形态非常相像的动物。 科学家们很早就开始了动物克隆的研究。早在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Sp emann即提出“奇异的实验”的设想。1952年,英国科学家Briggs和King 首次报道了蛙的核移植研究。196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Gurdon获得了成年蛙。我国已故科学家童第周教授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用囊胚细胞进行鱼类细胞核移植工作,获得属间和种间移核鱼,使我国鱼类核移植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 早期的动物克隆研究仅限于两栖类和鱼类,直到20世纪80年代,核移植克隆技术才开始应用于哺乳动物。根据供核细胞的不同,可将动物克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 胚胎细胞克隆阶段 1981年,Illmensee和Hop pe报道了他们用小鼠的正常囊胚或孤雌活化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作为核供体,直接注入去掉雌雄原核的受精卵胞质中,重构胚体外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后移植寄母子宫,获得克隆小鼠,这是第一次用胚胎细胞对哺乳类进行核移植获得成功。1983年,美国科学家利用核移植技术和细胞融合方法获得了克隆小鼠。1986年,英国的Willadsen用绵羊的8—16细胞阶段的胚胎细胞作为供体进行核移植,首次应用电融合的方法克隆出一只小羊。此后,科学家们又相继克隆出小鼠、绵羊、牛、兔、猪和猴等。我国科学家也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开展了胚胎细胞克隆兔、山羊、小鼠、牛和猪等研究。 2 同种体细胞克隆阶段 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Wilmut等人宣布,他们用6岁成年羊的高度分化的乳腺细胞进行了核移植,成功地获得了克隆羊“多莉”[10]。这是第一次用成年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由此说明高度分化的成年动物的体细胞可在适当条件下发生逆转,  2002年中 国 科 学 院 院 刊第3期 收稿日期:2002年4月25日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02.03.005

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研究背景: 迄今为止,基因工程还没有用于人体,但已在从细菌到家畜的几乎所有非人生命物体上做了实验,并取得了成功。事实上,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都来自一种细菌,其DNA中被插入人类可产生胰岛素的基因,细菌便可自行复制胰岛素。基因工程技术使得许多植物具有了抗病虫害和抗除草剂的能力;在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大豆和四分之一的玉米都是转基因的。目前,是否该在农业中采用转基因动植物已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支持者认为,转基因的农产品更容易生长,也含有更多的营养(甚至药物),有助于减缓世界范围内的饥荒和疾病;而反对者则认为,在农产品中引入新的基因会产生副作用,尤其是会破坏环境。 目的意义: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 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 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 内容摘要: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 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 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与过去培育生物繁殖后代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这种做法就像技术科学的工程设计,按照人类的需要把这种生物的这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那个“基因”重新“施工”,“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由重新组装基因到新生物产生的生物科学技术,就称为“基因工程”,或者说是“遗传工程”。 基因工程在20世纪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至少有两个有力的证明。一是转基因动植物,一是克隆技术。转基因动植物由于植入了新的基因,使得动植物具有了原先没有的全新的性状,这引起了一场农业革命。如今,转基因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如抗虫西红柿、生长迅速的鲫鱼等。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首是克隆羊的诞生。这只叫“多利”母绵羊是第一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哺乳动物,它完全秉承了给予它细胞核的那只母羊的遗传基因。“克隆”一时间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尽管有着伦理和社会方面的忧虑,但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成果展示:

网络的弊大于利辩论词(打印版)

网络的弊大于利辩论词 材料一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与方便性,但殊不知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一旦误入歧途,必将抱怨终生,马加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奉劝您不要雾里看花,忽略我们今天探讨的主体——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说到这儿,我想先来谈谈大学生的特点: 1、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往往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 2、喜欢感情用事,易冲动,自制力较差; 3、尚未完成社会化,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易受社会不良因素感染。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对方口中所谓的“万能之网”吧。 首先,高科技网络犯罪现象屡见不鲜,黑客、病毒等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就在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钟陈词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近200次,全球互联网计算机可能已经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万台次了。大学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 其次,网上不良信息比比皆是。据英国大学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就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有65%网民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而每天进入互联网的色情照片2万多张。大学生天天与这些糟粕接触,可真令人触目惊心啊! 再次,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随处可见的错别字、病句、虚假错误信息等,正在逐日弱化着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耳濡目染又怎能不令人担忧啊?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种种网络弊端相结合,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不想用关于大学生上网者63.9%喜欢打游戏,72%交友聊天的枯燥数据,只想让大家看

看身边的故事。君不见,校外网吧灯火通明,校内机房门庭若市。看看这些天之骄子都在干些什么,恐怕就会让许多人伤心不已了。网络游戏硝烟四起,学子个个为之消得人憔悴,那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网上聊天疯狂不已,姐姐弟弟呼来喝去,网恋四处蔓延,此种相思,网上消除。于是便有了网吧中通宵达旦,不知疲倦;稍好一点,所谓网上查资料,不过是“乾坤大挪移”、“移花接木”、化他人文章为己用罢了。还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省我几个脑细胞。” 如此一来,网络着实被大学生利用好了。可是他们身陷网络丛林,彻夜不宿者渐多,上课打盹者渐长。面对这些,对方辩友还固执的说,我就是爱上了网络带来的痛吗? 网络固有其好处,可是目前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影响仍然是弊大于利。 谢谢大家。 材料二 一辩手 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重申我方观点:网络弊大于利。首先, 网络中有相当多的色情和暴力信息与资源, 这些信息与资源会使大学生的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 甚至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学生的自身特点之一是他们的自制能力不够强,这就使他们沉迷于网络, 荒废了学业,以后根本无法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第三,上网需要一定的资金, 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开销, 而且很少有人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 那么他们上网的地点有一半以上都是在网吧, 而网吧环境恶劣, 也不利于他们的安全和身心发展。第四, 由于网络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大部分是直接给出的, 不利于大学生思考, 不利于他们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形成, 导致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第五, 很多人因

克隆技术利与弊

克隆技术的利 1.克隆技术与遗传育种 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这方面我国已迈入世界最先进的前列。 2.克隆技术与濒危生物保护 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是一个福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也是克隆技术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3.克隆技术与医学 在当代,医生几乎能在所有人类器官和组织上施行移植手术。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为头痛的事。排斥反应的原因是组织不配型导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给“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则绝对没有排斥反应之虑,因为二者基因相配,组织也相配。问题是,利用“克隆人”作为器官供体合不合乎人道是否合法经济是否合算 克隆技术还可用来大量繁殖有价值的基因,例如,在医学方面,人们正是通过“克隆”技术生产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挠素,等等。 克隆技术的弊 在理论上,克隆技术还很不成熟;在实践中,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生出的部分个体表现出生理或免疫缺陷,而且动物的残废率相当高并伴有早衰现象等。此外,克隆技术(尤其是人胚胎方面的应用)对伦理道德的冲击和公众对词的强烈反应也限制了克隆技术的应用。但几年来克隆技术的发展表明,世界各科技大国都不甘落后,谁也没有放弃克隆技术研究。我认为,克隆技术的巨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于它促使科学家们加快了研究的步伐,使克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入一个高潮,从而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关于人的:目前,克隆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各国政府有关人士、民间对克隆技术的评价 褒贬不一。克隆技术已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2)生产转基因动物;(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在不久的将来,克隆技术技术将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中风、癌症、爱滋病、心脏病以及诸如帕金森综合症等精神疾病,并极大改变现有的器官移植理论和治疗手段,给人类带来福音。然而,克隆技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在理论上,克隆技术还很不成熟;在实践中,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生出的部分个体表现出生理或免疫缺陷,而且动物的残废率相当高并伴有早衰现象等。此外,克隆技术(尤其是人胚胎方面的应用)对伦理道德的冲击和公众对词的强烈反应也限制了克隆技术的应用。但几年来克隆技术的发展表明,世界各科技大国都不甘落后,谁也没有放弃克隆技术研究。我认为,克隆技术的巨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于它促使科学家们加快了研究的步伐,使克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入一个高潮,从而更好地为人类造 一是生态层面,克隆技术导致的基因复制,会威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生物的演化将出现一个逆向的颠倒过程,即由复杂走向简单,这对生物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二是文化层面,克隆人是对自然生殖的替代和否定,打破了生物演进的自律性,带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质。与当今正在兴起的祟尚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基本文化趋向相悖。三是哲学层面,通过克隆技

克隆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克隆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目前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研究正突飞猛进向前发展,基因概念及其理论的建立,打开了人类了解生命并控制生命的窗口。基因研究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中最有决定性的领域之一,成为推动生物、食品和制药产业发展的引擎。众所周知,20世纪遗传学的发展举世瞩目,由于遗传学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以及社会对科学的制约更受关注,从试管婴儿到克隆技术再到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无不牵动着世人的心。21世纪是生物技术革命的世纪,克隆技术的应用将促进遗传学,细胞发育生物学,产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整个世界的科学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人类的生活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克隆、克隆技术 以及克隆的基本过程 “克隆”一词源于“Clone”的音译,指的是人工诱导动、植物的无性繁殖过程,这门生物技术就叫克隆技术。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如: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我们可将其研究或操作的对象分为基因克隆、细胞克隆和个体克隆三大类。 基因克隆是指在分子(DNA)水平上开展研究工作以获得大量的相同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细胞克隆则是在细胞水平上开展研究工作以获得大量相同的细胞。 个体克隆则是经过一系列的操作产生一个或多个与亲代完全相同的个体,这种克隆所用的生物材料可能是一个细胞,也可能是一个组织。可以看出,基因克隆、细胞克隆和个体克隆是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原有的基因或细胞或生物个体作为模板,复制出多个与原来模板完全相同的基因或细胞或生物个体来。这就有点像大家利用复印机复印资料,或用胶片冲洗照片一样,从原有的资料或底片复制出许多完全一样的资料或照片来。但实际上并非复制胚胎,只是从成年人体内的一个细胞抽取当中包含的基因资料,然后将植入一个没有核子的卵子细胞内,通过体外受精的方法使这个新细胞发育成一个胚胎。例如小羊多利就是利用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而克隆成功的,多利羊的产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其克隆过程如下:科学家选取了三只母羊,先将一只母羊的卵细胞中所有遗传物质吸出,然后将另一只6岁母羊的乳腺细胞与之融合,形成一个含有新遗传物质的卵细胞,并促使它分裂发育成胚胎,当这一胚胎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再将它植入第三只母羊的子宫中,由它孕育并产下克隆羊多利,出生的“羊多”小绵羊与6岁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克隆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克隆的最终产物,如克隆牛、克隆鼠等都不是最重要的成果,基因克隆技术应是建立转基因动物模板的核心和关键性技术,利用转基因动物的体细胞大量复制出具有相同优良性状的个体。由于动物体细胞克隆可以复制出的数量巨大的优良个体,因此动物克隆技术可以首先应用于畜牧业育种上。通常在动物育种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杂交育种,即把两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然后在后代中去选择人们所需要的个体。要获得一个优良品种,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且必须不断地进行育种。如果采用动物个体克隆技术,就可以大量复制出人类所需要的优良个体,还可以大大缩短育种时间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克隆技术的完善为转基因动物的繁殖开辟了一条通道,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将转基因绵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