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工艺基础知识

装配工艺基础知识

装配工艺基础知识
装配工艺基础知识

装配工艺基础

将加工好的各个零件(或部件)根据一定的技术条件连接成完整的机器(或部件)的过程,称为柴油机(或部件)的装配。船舶柴油机是由几千个零件组成的,其装配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柴油机的装配是柴油机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的工作。一台柴油机能否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经济性以及可靠地运转,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装配工作的好坏,即装配工艺过程对产品质量起决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装配质量和生产率,必须对与装配工艺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例如,装配精度、装配方法、装配组织形式、柴油机装配工艺过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和装配技术规范等等。

第-节装配精度及装配尺寸链

一、装配精度

船舶柴油机制造时,不仅要求保证各组成零件具有规定的精度,而且还要求保证机器装配后能达到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即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柴油机的装配精度既与各组成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有关,也与各组成部件和零件的相互位置精度有关。尤其是作为装配基准面的加工精度,对装配精度的影响最大。

例如,为了保证机器在使用中工作可靠,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尽量减少磨损,应使装配间隙在满足机器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小。这就要求提高装配精度,即要求配合件的规定尺寸参数同装配技术要求的规定参数尽可能相符合。此外,形状和位置精度也尽可能同装配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各项参数相符合。

为了提高装配精度,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⑴提高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

⑵提高柴油机各部件的装配精度;

⑶改善零件的结构,使配合面尽量减少;

⑷采用合理的装配方法和装配工艺过程。

柴油机及其部件中的各个零件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制造公差。为了在装配时能保证各部件和整台柴油机达到规定的最终精度(即各部分的装配技术要求),这就有必要利用尺寸链的原理来确定柴油机及其部件中各零件的尺寸和表面位置的公差。根据尺寸链的分析,可以确定达到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装配方法和工艺措施。

二、装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任何一个机构,如活塞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等,都是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的尺寸就反映着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尺寸链。这种表示机构中各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尺寸链,就称之为装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可由装配图看出,如图1-1所示为活塞与气缸配合的装配尺寸链图。图中b)所示为其相应的尺寸链简图。

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它在装配前是不存在的,而是在装配后才形成的,如图1-1(b)中的N 。封闭环通常就是装配技术要求。其中如果某组成环的尺寸增大(其他各组成环不变情况下),使封闭环的尺寸也随之增大,则此组成环称为增环,如果某组成环尺寸增大,使封闭环的尺寸随之减少,则此组成环称为减环。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各组成环基本尺寸的代数和,即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它可由下式表示:

∑∑-+==-

=111n m j j m z z A A N

式中:N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A z ——A 1、A 2、A m ,为各增环的基本尺寸;

m ——增环数;

A j ——A m+1、A m+2、A n-1,为各减环的基本尺寸;

n ——尺寸链的环数(包括封闭环在内)。

为了使装配达到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从尺寸链的观点看,就是要保证尺寸链中的封闭环达到规定的精度要求。尺寸链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它可由下式表示:

图1-1 活塞与气缸套的配合的尺寸链图

∑-=-=++++=1

11321n i Ai An A A A N δδδδδδΛΛ

式中:δN ——封闭环的公差;

δAi ——各组成环的公差;

n ——尺寸链的环数(包括封闭环在内)。

以上是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的基本公式。

分析柴油机的装配尺寸链时,应从装配图中,找出各个零件或部件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尺寸链关系,然后按照装配技术要求,找出以此技术要求为封闭环的装配尺寸链。同理,根据各个部件的装配技术要求,依次找出机器的全部装配尺寸链。

例1 柴油机压缩室高度装配尺寸链及其计算。

图1-2所示为柴油机各零件所组成的尺寸链关系图。为了保证柴油机的压缩比,压缩容积必须保持恒定,即压缩室的高度必须一定。压缩室高度以N 表示。N 是在装配后形成的,因此,N 为封闭环。从柴油机的装配图中,可以找出由固定件和运动件等为组成环所构成的尺寸链。

a) b)

图1-2 柴油机压缩室高度计算尺寸链图

图中:A 1——主轴承孔轴线至机座上平面的距离;

A 2——机座垫片厚度;

A 3——机体总高度;

B 4——机体上装气缸套的凹坑深度;

A 5——气缸套垫片厚度;

A 6——气缸套凸肩高度;

A 7——气缸盖垫片厚度(压缩后的尺寸);

B 8——气缸盖凸台高度;

B 9——活塞销轴线至活塞顶平面之距离;

A 10——连杆小端孔与活塞销间隙的一半;

B 11——连杆大小端孔轴线距离;

A 12——连杆大端孔与曲柄销间隙的一半;

B 13——曲柄半径;

A 14——主轴承孔至主轴颈间隙的一半。

以上各尺寸参数都直接影响到压缩室的高度。因此,压缩室高度N 的基本尺寸为: )()(1311984141210765321B B B B B A A A A A A A A A N ++++-++++++++= 而压缩室高度公差δN 等于所有各组成环公差的总和(其中尺寸B i 以A i 来代替),即:

∑==14

1i Ai N δδ

式中:δAi ——各组成环的公差。

例2 如图1-3所示,在柴油机的曲轴主轴颈与止推轴承配合中,由主轴颈、两个止推环、主轴承的轴向尺寸和轴向间隙形成一个装配尺寸链。根据使用要求,规定轴向间隙为

sN xN N ?+

?+=0,由结构设计要求,主轴颈轴向长度基本尺寸为A 1,主轴承轴向长度基本尺寸为A 3。试计算有关零件轴向基本尺寸和公差带。

图1-3 曲轴主轴颈与止推主轴承配合及轴向尺寸的尺寸链

根据尺寸链方程式,两个止推环的基本尺寸可用下式表示:

N A A A A --=+3142

设两个止推环厚度相等,即42A A =,得

)(2

13142N A A A A --== 根据封闭环公差方程式,各组成环公差与封闭环公差存在下列不等式:

∑-=≤+++=114321n i N Ai δδδδδδ

用等公差的分配方法求得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为:

1-=n N

AiM δδ

由于各组成环零件加工不太困难,而且组成环环数不多,可以采用极值解法。

求出平均公差后,还要根据各组成环制造的难易程度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调整,调整后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仍应满足不等式的要求。

组成环A 2、A 4容易加工,公差可以减小;组成环A 1加工较难保证需要增大公差值而A 3维持其平均公差值,加工还不是很困难。

确定各组成环的上、下偏差:

组成环A 1为包容尺寸按基准孔考虑,下偏差为零;A 3则为被包容尺寸按基准轴考虑,上偏差为零,A 2、A 4做为协调环,其偏差不能再按单向偏差形式考虑,而由尺寸链的计算来确定。

为了制造方便取A 2、A 4的上偏差相等(△SA2=△SA4)和下偏差相等(△XA2=△XA4)。由下式可分别求得A 2、A 4的上、下偏差。

∑∑-+==?-

?=?111

n m j j X m i i S S A A N

∑∑-+==?-

?=?111n m j j S m i i X X A A N

第二节 装配方法

装配方法与解装配尺寸链的方法是密切相关的。为了达到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解尺寸链确定部件或柴油机装配中各个零件的公差时,必须保证它们装配后所形成的积累误差不大于部件或柴油机按其工作性能要求所允许的数值。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完全互换装配法、不完全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法、调整法等五种。

一、完全互换装配法

完全互换装配法的实质是:以完全互换为基础来确定机器中各个零件的公差,零件不需要作任何挑选、修配或调整,装配成部件或机器后就能保证达到预先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

用完全互换装配法时,解尺寸链的基本要求是: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不得大于封闭环的公差。可用下式来表示

N n i Ai δδ

≤∑-=11

为了实现上述装配方法,应将每个零件的制造公差预先给予规定,实践中常采用等公差法和等精度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用完全互换装配法的主要优点是:

⑴可以保证完全互换性,装配过程较简单;

⑵可以采用流水装配作业,生产率较高;

⑶不需要技术水平高的工人;

⑷机器的部件及其零件的生产便于专业化,容易解决备件的供应问题。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对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当环数较多时有的零件加工显得特别困难。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装配精度较高而环数少的情况,或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多环情况中。

针对这种情况,尤其对多环且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可采用不完全互换装配法。

二、不完全互换装配法

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又称部分互换装配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考虑到组成环的尺寸分布情况,以及其装配后形成的封闭环的尺寸分布情况,可以利用概率论给组成环的公差规定得比用完全互换装配法时的公差大些,这样在装配时,大部分零件不需要经过挑选、修配或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但有很少一部分零件要加以挑选、修配或调整才能达到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换句话说,用这种装配方法时,有很少一部分尺寸链的封闭环的公差将超过规定的公差范围,不过可将这部分尺寸链控制在一个很小的百分数之内,此百分率称为“危率”(或“冒险率”)。这样,根据封闭环的公差计算组成环的公差时,必须考虑到危率和组成环的尺寸分布曲线的形状。

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在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和尺寸链环数较多的情况下使用,显得更优越。

三、选择装配法

选择装配法就是将尺寸链中组成环(零件)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从中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达到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用此法装配时,可在不增加零件机械加工的困难和费用情况下,使装配精度提高。

选择装配法在实际使用中又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直接选配法和分组装配法。

1. 直接选配法

所谓直接选配就是从许多加工好的零件中任意挑选合适的零件来配套。一个不合适再换另一个,直到满足装配技术要求为止。例如,在柴油机活塞组件装配时,为了避免机器运转时活塞环在环槽内卡住,可以凭感觉直接挑选易于嵌入环槽的合适尺寸的活塞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预先将零件分组,但挑选配套零件的时间较长,因而装配工时较长,而且装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工人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2. 分组装配法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加工好的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组,然后按对应组中的一套零件进行装配,同一组内的零件可以互换,分组数愈多,则装配精度就愈高。零件的

分组数要根据使用要求和零件的经济公差来决定。部件中各个零件的经济公差数值,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零件的分组数以K 表示,可按下式计算:

Ai

Ai K δδ'= 式中:Ai

δ'——零件的经济公差(零件的制造公差); Ai δ——零件的组公差(零件分组后在该组内的尺寸变动范围)。

由于部件中各个零件的Ai

δ'和Ai δ不一定相同,因此应按最大的K 来分组,并且以对应组内完全互换为基础,对应组内各零件尺寸的公差及其上、下偏差必须满足完全互换装配法的各个公式的要求。

利用这种方法,可不减小零件的制造公差而显著地提高装配精度,但它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增加了检验工时和费用,在对应组内的零件才能互换,因而在一些组级可能剩下多余的零件不能进行装配等。因此,分组装配法主要用以解决装配精度要求高、环数少(一般不超过四个环)的尺寸链的部件装配问题。例如,柴油机制造中的活塞销和活塞销孔、燃油设备的柱塞副、针阀副、齿轮油泵等的装配中,已广泛采用。

四、修配法

当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的精度要求很高且环数较多,采用上述各种装配方法都不适合时,可采用修配法。

修配法的实质是:为使零件易于加工,有意地将零件的公差加大。在装配时则通过补充机械加工或手工修配的方法,改变尺寸链中预先规定的某个组成环的尺寸,以达到封闭环所规定的精度要求。这个预先被规定要修配的组成环称为“补偿环”。

如果将尺寸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公差1A δ'、ΛΛ2A δ'1-'An δ进行加工,则装配后封闭环的

实际变动量(以△N 表示)为:

∑-='=?1

1n i Ai

N δ 这时,装配后△N 将比允许变动量(即规定的封闭环的公差δN )为大,其差位为△K :

N n i Ai

N K N δδδ-'=-?=?∑--1

1 差值△K 称为“尺寸链的最大补偿量”,即装配时的最大修配量。装配时,修配尺寸链中某一预先被规定作为补偿环的那个组成环的尺寸,以达到封闭环的精度要求。

用修配法解装配尺寸链时,一方面要保证各组成环有经济的公差,另一方面不要使补偿量△K 过大,以致造成修配工作量过大。此外,还必须选择容易加工的组成环作为补偿环。

修配法的优点是:可以扩大组成环的制造公差,并且能够得到高的装配精度,特别对于装配技术要求很高的多环尺寸链,更为显著。

修配法的缺点是:没有互换性,装配时增加了钳工的修配工作量,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由于修配工时难以掌握,不能组织流水生产等。因此,修配法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解高精度的装配尺寸链。在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避免采用修配法,以减少装配中钳工工作量。

五、调整法

调整法与修配法基本类似,也是应用补偿件的方法。调整法的实质是:装配时不是切除多余金属,而是改变补偿件的位置或更换补偿件来改变补偿环的尺寸,以达到封闭环的精度要求。

例如,柴油机的配气机构中所采用的一种螺钉补偿件,用以调整进气门和摇臂之间的装配间隙。利用此补偿件后,不但能使机构中各零件的制造变得容易,而且在气门间隙增大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并延长了机构的使用寿命。

与修配法相似,用调整法解尺寸链时,其最大调整量(补偿量)△K可用修配法的△K 的公式来计算。

用调整法装配时,常用的补偿件有螺钉、垫片、套筒、楔子以及弹簧等。

调整法装配有如下优点:

⑴可加大组成环的尺寸公差,使组成环各个零件易于制造;

⑵用可调整的活动补偿件(如上例所述调整螺钉)使封闭环达到任意精度;

⑶装配时不用钳工修配,工时易掌握,易于实现流水生产;

⑷在装配过程中,通过调整补偿件的位置或更换补偿件的方法来保证机器正常工作性能。

但是用调整法解装配尺寸链也有其缺点,例如,增加了尺寸链的零件数(补偿件),即增加了机器的组成件数。

调整法适用于封闭环精度要求高的尺寸链,或者在使用中零件因温升及磨损等原因其尺寸有变化的尺寸链。

第三节装配组织形式及装配工艺规程

一、装配的组织形式

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装配过程的劳动量和产品的结构特点等因素。

目前,在柴油机制造中,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

1. 固定式装配

固定式装配是指全部工序都集中在一个工作地点(装配位置)进行。这时装配所需的零件和部件全部运送到该装配位置。

固定式装配又可分为按集中原则进行和分散原则进行两种方式。

⑴按集中原则进行的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都由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上完成。由于装配过程有各种不同的工作,所以这种组织形式要求有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和较

大的生产面积,装配周期一般也较长。因此,这种装配组织形式只适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大型柴油机、试制产品以及修理车间等的装配工作。

⑵按分散原则进行的固定式装配把装配过程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各个部件分别由几组工人同时进行装配,而总装配则由另一组工人完成。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是工作分散,允许有较多的工人同时进行装配,使用的专用工具较多,装配工人能得到合理分工,实现专业化,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容易提高。所以,装配周期可缩短,并能提高车间的生产率。因此,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条件下,也应尽可能地采用按分散原则进行的固定式装配。当生产批量大时,这种方式的装配过程可分成更细的装配工序,每个工序只需一组工人或一个工人来完成。这时工人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同样工作,并可从一个装配台转移到另一个装配台。这种产品(或部件)固定在一个装配位置而工人流动的装配形式称为固定式流水装配,或称固定装配台的装配流水线。

固定式流水装配生产时装配台安排在一条线上,装配台的数目由装配工序数目来决定,装配时产品不动,装配所需的零件不断地运送到各个装配台。

固定装配台的装配流水线,是固定式装配的高级形式。由于装配过程的各个工序都采用了必要的工夹具,工人又实现了专业化工作,因此,产品的装配时间和工人的劳动量都有所减少,生产率得以显著提高。

这种装配方式在中、大功率柴油机的成批生产中已广泛采用。

2. 移动式装配

移动式装配是指所装配的产品(或部件)不断地从一个工作地点移到另一个工作地点,在每一个工作地点上重复地进行着某一固定的工序,在每一个工作地点都配备有专用的设备和工夹具;根据装配顺序,不断地将所需要的零件及部件运送到相应的工作地点。这种装配方式称为装配流水线。

根据产品移动方式不同,移动式装配又可分为下列两种形式:

⑴自由移动式装配

自由移动式装配的特点是,装配过程中产品是用手推动(通过小车或辊道)或用传送带和起重机来移动的,产品每移动一个位置,即完成某一工序的装配工作。

在拟定自由移动式装配工艺规程时,装配过程中的所有工序都按各个工作地点分开,并尽量使在各个工作地点所需的装配时间相等。

这种装配方式,在中型柴油机的成批生产中被广泛采用。

⑵强制移动式装配

强制移动式装配的特点是,装配过程中产品由传送带或小车强制移动,产品的装配直接在传送带或小车上进行。它是装配流水线的一种主要形式。强制移动式装配在生产中又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连续运动的移动式装配,装配工作在产品移动过程中进行,另一种是周期运动的移动式装配,传送带按装配节拍的时间间隔定时地移动。

这种装配方式,在小型柴油机大量生产中被广泛采用。

除上述两种装配组织形式外,对大型低速柴油机的装配,还出现一种固定形式的分段装配法。这种装配方式的特点是,将柴油机连同管路附件、行走平台和扶梯等,分成若干个分段,如机座、曲轴、机架、气缸体、上、下部行走平台分段等,各分段可同时进行分装配,然后再将装好的分段运送到总装试车台上进行总装配。

这种装配方式的优点是:分段装配可平行地进行,缩短了装配时间,可实现装配工作专业化,避免长时间高空作业,提高总装试车台的周转率等。

二、装配工艺规程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同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样,是工厂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用以组织和指导生产的一种工艺文件。

1. 拟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依据和原始资料

⑴拟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依据

拟定装配工艺规程时,必须考虑几个原则:

①产品质量应能满足装配技术要求;

②钳工修配工作量尽可能减到最少,以缩短装配周期;

③产品成本低;

④单位车间面积的生产率最高;

⑤充分使用先进的设备和工具。

⑵拟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拟定装配工艺规程时,必须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生产规模和工厂具体情况来进行,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必须掌握足够的原始资料,主要的原始资料是:

①产品的总装图、部件装配图以及主要零件的工作图(施工图);

②产品验收技术条件;

③所有零件的明细表;

④工厂生产规模和现有生产条件;

⑤同类型产品工艺文件或规范工艺等参考资料。

通过对产品总装图、部装图和主要零件图的分析,可以了解产品每一部分的结构特点、用途和工作性能,了解各零件的工作条件以及零件间的配合要求,从而在装配工艺规程拟定时,采用必要措施,使之完全达到图纸要求。分析装配图还可以发现产品结构的装配工艺性是否合理,并提出改进产品设计的意见。

产品的验收技术条件是机器装配中必须保证的。熟悉验收技术条件,是为了更好地采取措施,使拟定的装配工艺规程,达到预定的装配质量要求。

生产规模和工厂条件,决定了装配组织形式和装配方法以及采用的装配工具。

2. 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及其拟定步骤

⑴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

如前所述,装配工艺规程是组织和指导装配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也是工人进行装配工作的依据。因此,它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①合理的装配顺序和装配方法;

②装配组织形式;

③划分装配工序和规定工序内容;

④选择装配过程中必需的设备和工夹具;

⑤规定质量检查方法及使用的检验工具;

⑥确定必需的工人等级和工时定额。

⑵装配工艺规程的拟定步骤

掌握了必要的原始资料后,就可以着手进行装配工艺规程的拟定工作。拟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大致如下。

①分析研究装配图及技术要求。从中了解机器的结构特点,查明尺寸链和确定装配方法(即选择解尺寸链的方法)。

②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的结构特点,就可以确定装配组织形式。例如:大批生产的中、小型柴油机,可采用移动式装配流水线,小批量生产的中型柴油机,可采用固定装配流水线。

③确定装配顺序(即装配过程)。装配顺序基本上是由机器的结构特点和装配形式决定的。装配顺序总是先确定一个零件作为基准件,然后将其他零件依次地装到基准件上去。例如,柴油机的总装顺序总是以机座为基准件,其他零件(或部件)逐次往上装。可以按照由下部到上部、由固定件→运动件→固定件、由内部到外部等规律来安排装配顺序。

④划分工序和确定工序内容。在划分工序时必须注意:前一工序的活动应保证后一工序能顺利地进行,应避免有妨碍后一工序进行的情况,采用移动式流水线装配时,工序的划分必须符合装配节拍的要求。

⑤选择装配工艺所需的设备和工夹具。应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和生产规模,尽可能地选用最先进的合适的装配工夹具和设备。

⑥确定装配质量的检验方法及检验工具。

⑦确定工人等级及工时定额。应根据工厂具体情况和实际经验及统计资料来确定工人等级和制定工时定额。

⑧确定产品、部件和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起重运输方法。

⑨编写装配工艺文件。装配工艺文件有过程卡(装配工序卡)和操作指导卡等。过程卡是为整台机器编写的,它包括完成装配工艺过程所必须的一切资料。操作指导卡是专为某一个较复杂的装配工序或检验工序而编写的,它包括完成此工序的详细操作指示。

⑩确定产品的实验方法并拟定实验大纲。

第四节装配技术

在柴油机装配过程中,各零件的安装与连接除采用螺栓紧固外,通常还采用单配技术、粘接技术和过盈配合等装配技术。

一、单配技术

在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中,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即大量的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规律。例如,在一批同样的零件尺寸测量中,它的误差分布就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当零件批量生产时,由于零件的分布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所以只要保证零件间配合性质按公差要求选配,就可以满足零件间配合的要求,这样做是经济的;但在柴油机制造和装配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需要现场加工,并且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这些零件数目较少,而且有些零件的加工精度很难保证,不可能用选配的办法达到配合要求,这样,就出现了单配的技术,即根据已经生产出的零件的尺寸生产与之相配的零件。单配的零件

有可能出现名义尺寸的改变,但这种变化一般不大,所以,配合公差仍可按图纸要求。单配后的零件配合精度较高,经济性较好。

在柴油机制造和装配中,单配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小,主要用在一些配对定位的场合,例如,在凸轮轴传动机构中,中间齿轮(或链轮)轴与机架之间的圆柱定位销、栏杆接头处的圆锥定位销、气缸体与链箱拼装定位的紧配螺栓、活塞填料函法兰与气缸体的定位销孔、盘车轮与曲轴的紧配螺栓等。

这些定位销或螺栓大多采用圆柱形,也有少量采用圆锥形。圆柱配合面的优点是加工方便,缺点是定位销或螺拴与孔的配合精度要求较高。否则不能达到必需的紧密配合要求,且经多次拆装后,孔与定位销或螺栓之间的配合精度不能保持,容易松动。

圆锥形配合面的特点正好相反,虽然加工圆锥形配合面比加工圆柱形配合面困难一些,但却容易达到紧密配合,经多次装拆,配合面也不易松动。

二、粘接技术

粘接技术是使用粘接剂将零件粘接在一起,使零件之间具有一定的接合强度和密封性。由于化工技术的发展,粘接剂具有越来越好的性能:优良的粘接强度、耐水、耐热、耐化学药品、不易发霉、具有密封性。这就为粘接剂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在柴油机制造与装配中,在很多需要密封或需要一定的接合强度的位置使用粘接技术。例如,盖板的平面或螺栓螺纹处涂粘接剂密封;机架道门的橡胶密封圈的制作,需要将橡胶条按实际长度下料后,粘接成橡胶圈,并粘接在道门上;双头螺柱种紧时,通常将种入的螺纹处涂粘接剂,使种入的螺柱不容易松动。

粘接剂分有机粘接剂和无机粘接剂两种,其中有机粘接剂使用较为普遍。粘接剂大多由专业厂家提供,胶合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针对胶粘物和被粘物两方面的特性,对被粘物表面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与胶粘剂完全相适应的最佳状态,这样才能发挥出胶粘剂的最大效能。

表面处理分表面清洗、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三种。不同材料经脱脂去污、机械处理,再经化学处理,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粘接强度。在粘接的表面处理中,不管何种方法处理后,都不得用手去接触被粘面,以免被粘面重新被沾污。

⑵涂胶

涂胶应在表面处理后8h以内进行,有时要涂上底胶来保护清洗过的表面。涂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涂刷法、喷涂法、灌注法。涂胶要均匀,胶层要薄,厚薄要一致,要防止产生缺胶和漏胶,同时在胶合时要当心胶层内产生夹空和气泡。

⑶固化

涂胶粘合后,就可进行固化。若用室温固化工艺,则放置2~4h后,即开始凝胶,24h 后基本固化。

三、过盈配合

在安装过程中,有许多零件间需要紧密配合,用以防止连接脱落或需要传递大的扭矩,于是产生了过盈配合技术。过盈配合就是利用材料的弹性使孔扩大、变形、套在轴上,当孔复原时,产生对轴的箍紧力,使两零件连接。当金属在弹性限度内变形时,总有一个恢复变形的力存在,恢复力形成作用在两配合面上的正压力。正压力越大,两配合件就越不容易脱落,可传递较大的扭矩,过盈技术在柴油机安装过程中应用很广泛,如MAN B&W大

型低速柴油机活塞冷却芯管与法兰装配、燃油和排气凸轮与凸轮轴的装配、链轮与凸轮轴装配、燃油和排气滚轮装配中销轴与滚轮套筒的装配、Sulzer 柴油机的各凸轮轴段连接等。

过盈连接的配合面多为圆柱面,也有圆锥形式的配合面。采用圆柱面过盈配合时,如果过盈量较小或零件较小,一般用压入法装配;当过盈量较大或零件尺寸较大时,常用温差法装配。

采用温差法装配时,可加热包容件或冷却被包容件,也可同时加热包容件和冷却被包容件,以形成装配间隙,由于这个间隙,零件配合面的不平度不致被擦平,因而连接的承载能力比用压入法装配高。压人法过盈连接拆卸时,配合面易被擦伤,不易多次装拆。

圆锥面过盈连接利用包容件与被包容件相对轴向位移获得过盈配合。可用螺纹连接件实现相对位移,近年来,利用液压装拆的圆锥面过盈连接应用日渐广泛。圆锥面过盈连接的压合距离短,装拆方便,装拆时配合面不易擦伤,可用于多次装拆的场合。

(一)热过盈装配

热过盈装配就是通过加热包容件,使之膨胀,尺寸变大,然后进行安装,这种工艺亦称红套。

例如MAN B&W 柴油机活塞冷却芯管与法兰的装配、燃油和排气凸轮以及链轮与凸轮轴的装配等均采用红套的方法进行。

红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加热温度的控制

红套加热的温度应保证红套时的装配间隙。红套装配的间隙一般取:

Δ=δ或Δ=0.001D

式中:Δ——红套装配的间隙,mm ;

δ——孔与轴配合的过盈量,mm ;

D ——轴径,mm 。

按照这个要求,红套装配时的加热温度应为:

0t D t ++?=λδ或02t D

t +=λδ 式中:λ——加热零件的线膨胀系数,铜质:λ=1.8×10-5(1/℃);

钢质:λ=1.1×10-5(1/℃);

t 0——装配时的环境温度。

例如:MAN B&W S46MC-C 型柴油机燃油凸轮与凸轮轴的装配,凸轮轴的直径为

0029.0200-φmm ,

燃油凸轮的孔径为194.0240.0200--φmm ,其装配过盈量δ=0.165~0.24mm ,取红套的装配间隙为△=0.001D=0.2mm(近似等于平均过盈量),为保险起见,过盈量取最大值,即δ=0.24mm ,设环境温度t 0=25℃,则红套时的加热温度为:

22525200

101.124.02.050=+??+=++?=-t D t λδ(℃) 应当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得出的加热温度,前提是要求加热均匀,并应防止零件变形,因此通常采用烘箱电热或油煮等加热方式,且达到加热温度后,需再保温一段时间,才能进行装配。对于一些尺寸和重量较大的零件,采用气割火焰加热时,由于加热温度不均匀,零件各处的膨胀量不一样,则应适当提高加热温度。

⑵事先备好内径测量样棒

为确保红套时的装配间隙,使装配能顺利完成,应事先准备好加热零件内径测量的样棒,在装配前,用样棒检查零件的内孔直径,确认达到要求后,再进行装配。

样棒可用10~15mm圆钢做成,两端磨光磨尖,其长度为套合处的孔径应该膨胀到的预定套合尺寸,装配时只要样棒能通过,则可以进行套合。

⑶红套定位工具

在红套时,零件安装的具体位置是有严格规定的,而红套过程要求能迅速准确,因此红套时一般要用定位工具来定位。如凸轮红套在凸轮轴上时,凸轮的轴向位置和圆周方向的位置均匀需要精确定位,为了操作方便,如图1-4所示,一般采用定位环来定位,其操作过程是:

图1-4 凸轮红套定位环

1-刻线槽及刻线;2-定位环下半块;3-定位销;4-定位环上半块;5-内六角螺栓

①在凸轮轴上划线,标记出凸轮的轴向和圆周方向的位置;

②将凸轮轴在V型铁上固定好,并使需安装凸轮所对应的刻线朝上,在凸轮轴相应的位置安装定位环,并使定位环上的刻线对准凸轮轴上的刻线,这样可将凸轮轴上的刻线引至定位环上,以方便检查和调整。为方便拆装,定位环一般设计成哈夫式;

③将凸轮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后,迅速套入凸轮轴,并与定位环靠死,然后调整凸轮,使凸轮上规定的角度线与定位环上的刻线对准,等凸轮稍稍冷却后,便可以在凸轮轴上固定,这时即可拆下定位环。

⑷红套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红套操作时首先应注意安全保护,零件较小,用手拿时,一定要戴石棉手套;零件较大时,需用吊具吊起,也应戴石棉手套操作,以免烫伤;加热后一定要用量棒检查后才能装配,套入时应迅速,一但发现有问题时,应果断拆下重新加热红套。

(二)冷过盈装配

冷过盈装配也叫冷套,其方法是将被包容零件冷却,使其收缩,尺寸变小,然后立即将其装配,待恢复到常温后,则与配合的零件形成过盈配合。

冷过盈装配中,通常采用液氮作为冷却剂来冷却零件。液氮为低温液化气体,在规范大气压力下,其液氮沸点为-195.65℃。

在柴油机的装配中,经常使用冷套技术。例如燃油、排气滚轮的装配中,销轴和滚轮导筒的配合为过盈配合,采用冷套;在排气阀驱动油缸的装配过程中,密封衬套与泵座是过盈配合,采用冷套。

冷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冷却容器的选择

因为液氮是低温液化气体,温度非常低,很多材料在低温下会脆裂,因此选择冷却容器的材料应保证在这种低温下不发生脆裂,通常选用钢质材料做成的容器。另外,由于液氮在常温下就会气化,所以为节省液氮的使用量,对冷却容器还应适当的保温。

⑵安全问题

在冷套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保护。在往冷却容器里加入液氮或将零件放进液氮过程中,由于温差非常大,液氮会迅速沸腾和飞溅,应注意避免液氮飞溅到皮肤上,造成冻伤,尤其是在夏天,穿着较少时,应更加小心。

⑶零件冷却时的放入和取出

零件在放进和取出时,应考虑好放入和取出的方法。由于冷套时,冷却的零件一般很小,可用细铁丝缠好后放进液氮中,细铁丝则露在外面,等冷却好后,戴上石棉手套,用细铁丝将零件取出,解下细铁丝后再安装。

⑷冷却情况检查

冷套时,被冷却的零件必须达到所需的冷却温度才能进行装配,和红套不同的是被冷却零件的温度是不便于测量检查的,只能通过观察零件与液氮的反应情况来判断零件的温度,不般当液氮不再沸腾时,说明零件的温度已接近液氮的温度,可以取出进行装配。因为液氮沸腾后即气化蒸发,当冷却容器较小时,一次装入的液氮量不足以将零件冷却到所需的温度,可分几次加入液氮,直到零件不再沸腾为止。

⑸冷却前应检查零件表面是否有伤痕,以免在冷却时,由于低温脆硬和热应力而产生裂纹。

实际工作中,零件的装配是采用红套还是冷套,应当从成本等诸多方面来选择,一般选择尺寸和重量较小的零件进行加热或冷却。

(三)液压过盈装配

当过盈配合的表面是锥面时,多采用液压扩孔装配的方法进行安装。例如Sulzer柴油机的燃油、排气凸轮装配以及凸轮轴段的联轴器安装等,均匀采用液压扩孔装配。

1. 安装参数的确定方法

锥面配合的过盈量与配合锥面之间的相互位移有关,位移越大,过盈量就越大。因此要保证装配后使用正常,确保过盈量达到设计要求,就必须保证安装时,位移量达到相应的数值。为此必须确定相应的安装参数,安装时,当相应参数达到要求时,即可认为达到安装所需要的过盈量。

根据安装的方法不同,安装参数也不一样,如果安装零件的壁厚不均匀,通常采用确定配合零位的方法,来确定位移量;如果安装零件的壁厚均匀,则通常采用计算零件外径增大值的方法来确定位移量。

⑴零位问题

当Sulzer柴油机的燃油、排气凸轮装配时,为了获得准确的轴向压入量,燃油、排气凸轮与衬套配合的零线位置的确定是很重要的。在零线位置时凸轮内孔与衬套外圆正好完

全接触,配合既没有间隙也没有过盈。确定零线位置的方法较多,使用得较多的是实测法。其测量方法是:

①将凸轮和衬套清洗干净;

②将凸轮置于平台上,孔的大端朝上,放入衬套,并在衬套上施加一个轴向推力F0(或用加重的方法进行),此时将千分表表座吸在凸轮端面上,表针打到衬套的端面上,预压一定的量,注意表针要与衬套端面垂直,并将表盘的读数调节为零;

③将轴向力加大到F1,读出千分表反转的读数l1,即为衬套进入凸轮的距离。依此将轴向力加大到F2,F3,…,F i,同时读出千分表反转的读数l2,l3,…l i,一般4~5点即可;

④如图1-5所示,将轴向以F为纵坐标,以l为横坐标作Fl图,因为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所以各点的连线为一直线,设连线的延长线与l轴交于A点,点A即为衬套与凸轮配合的轴向压入量的零位。

图1-5 安装零位的确定

⑵联轴器外套外径增大量的计算

如果安装零件的壁厚均匀,则通常采用计算零件外径增大值的方法来确定位移量。图1-6为Sulzer型柴油机凸轮轴段的联轴器,联轴器由联轴器外套1和联轴器内套2两个零件组成,联轴器外套1与联轴器内套2之间是锥面配合,锥度一般为1:80,联轴器内套与轴段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安装时先将联轴器套入两个轴段,然后用液压使联轴器外套1相对于联轴器内套2产生一定的位移,便产生了过盈配合,由于过盈配合,使联轴器内套产生弹性变形,直径缩小,并紧箍在轴段上,联轴器内套2与凸轮轴段3之间产生一定的径向压力,此压力会使联轴器内套2与凸轮轴段之间产生静摩擦力,进而可以传递转矩。

1

2

3

图1-6 凸轮轴段联轴器

1-联轴器外套;2-联轴器内套;3-凸轮轴段

传递转矩的能力取决于静摩擦力的大小,而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联轴器内套2与凸轮轴段3之间的径向压力和摩擦系数,在材料和环境一定的情况下,摩擦系数是一定的,如钢质材料之间,在干摩擦的情况下,摩擦系数为0.14~0.15,因此传递转矩的能力取决于联轴器内套2与凸轮轴段3之间的径向压力。

联轴器内套2与凸轮轴段3之间的径向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联轴器内套2外锥面所承受的径向压力,而联轴器外套1在给联轴器内套2一个径向压力的同时,本身也会受到联轴器内套2的反作用力,即联轴器内套2也给联轴器外套1同样的径向压力,这个径向压力会使联轴器外套1的直径弹性增大,径向压力越大,联轴器外套1的直径弹性增大的数值越大。根据这个原理,可计算得出联轴器外套直径增大的量,在安装时,只要测量出联轴器外套1外圆直径的增大量达到计算的数值,即可认为安装到位。

2. 液压过盈装配的装配工艺

图1-7为Sulzer RTA52U型柴油机凸轮轴的SKF联轴器,其安装过程如下:

10

13 1112

图1-7 凸轮轴联轴器安装

1-凸轮轴;2-联轴器内套;3-联轴器外套;4-螺栓;5-旋塞;6-放泄阀;7-螺母;8-密封环;9-锁紧板;10-油压表;11-高压油泵;12-高压软管;13-手摇泵;P-安装间隙;R-环形空间;HPC-高压油接头;LPC-低压油接头

⑴将所有待装零件去毛刺,清洗干净。在联轴器的配合锥面上涂一层干净的润滑油;

⑵将两段凸轮轴段的标记对准;

⑶连接两轴段时,两凸轮轴段之间的轴向间隙一超过1mm,并且两轴段的圆周方向位置必须正确,可通过检查燃油凸轮的排列来确认;

⑷将联轴器推入凸轮轴,按图1-7所示的轴向位置,将联轴器内套2定位;

⑸将高压油软管12与高压油泵11以及联轴器外套3上的R环形空间接口连接好,打开接头附近的旋塞;

⑹将手摇泵13安装在联轴器外套3上的HPC接头上,往安装间隙P处泵入液压油,直到安装间隙被挤压到联轴器内套2的厚端。用高压油泵11向环形空间R泵油,直到油从放气旋塞溢出;

⑺关闭放气旋塞,用高压油泵11向环形空间R加压,驱使联轴器外套3向联轴器内套2的厚端移动,注意油泵的压力绝对不能超过25MPa。在装配过程中,应不断地用手摇泵13向安装间隙泵油,确保联轴器内套2与联轴器外套3之间始终有一层油膜存在。当联轴器外套3的外径增大量达到所需的数值后,可认为安装到位。

⑻打开旋塞5,释放安装间隙中的油压,使安装间隙中的液压油流回手摇泵13中,然后打开放泄阀6,释放环形空间R中的油压。

⑼拆除高压软管12。用旋塞堵住油孔,并保证环形空间的中剩余的油不会漏掉。

⑽用螺栓4将锁归板安装妥。注意,在首次安装时,必须先将螺母7拧紧,再用螺栓4安装好锁紧板9。

联轴器安装完毕后,应测量联轴器内套2厚端伸出联轴器外套3的长度,并作记录,在以后的安装过程中,可不再测量联轴器外套3外圆的增大量,而直接测量联轴器内套2厚端伸出联轴器外套3的长度与记录尺寸相符即可。

第五节常用装配工具

机械装配离不开工具,在柴油机的装配过程中,除了使用一些通常用的工具外,还经常用一些专用的工夹具如:双头螺栓紧固器、液压拉伸器、活塞环扩张器等。

一、紧固工具

柴油机的零件装配,大多采用螺纹连接,因此经常用到紧固工具。常用装配通用工具有梅花板手、开口板手、开口-梅花板手、冲击梅花板手、内六角板手、右角螺丝刀、扭力板手等。

图1-8所示的是各种用来拧紧螺栓、螺母的扳手,a)~e)用于外六方的螺栓、螺母,f)用于六内方的螺栓。

图1-8 各种板手

a)-开口扳手;b)-开口-梅花套扳手;c)-开口冲击扳手;

d)-梅花冲击扳手;e)-双头管形六角扳手;f)-六内角扳手; 对于一些有力矩要求的紧固件,紧固时需要用力矩扳手,图1-9所示的即为力矩扳手。图中扭力板杆a)、接杆b)、套筒c)组合起来使用,通过使用不同型号的套筒c)可适应不同螺栓、螺母紧固的需要,而开口扭力扳手d)则只能适应某一种型号的螺栓或螺母。

图1-9 扭力板手 a)-扭力扳手;b)-接杆;c)-套筒;d)-开口扭力扳手

在选择紧固用的工具时,应尽可能使用梅花扳手或套筒,因为它们的刚性较好,不易造成六方的损伤,而开口扳手的刚度相对就差一些,应尽可能少使用。

在种紧双头螺柱时,为紧固方便,一般采用双头螺柱紧固器来拧紧,其结构如图1-10所示。双头螺柱紧固器由紧固螺母2和自锁螺钉1两个零件组成,两零件用左牙螺纹(反螺纹)连接,紧固螺母2下部的螺纹与所需种紧的双头螺柱相配,紧固螺母2和自锁螺钉1的上方都铣有六方,以便使用梅花扳手或套筒来拧紧或松开。

种紧双头螺柱时,先将自锁螺钉1拧到适当位置,然后将紧固螺母2拧入双头螺柱,当自锁螺钉1的圆头顶住双头螺柱的端面时,由于自锁螺钉1与紧固螺母2是反螺纹,所以紧固螺母2会使自锁螺钉1与双头螺柱顶紧,从而带动双头螺柱转动,将其种紧。要拆除双头螺柱种紧器时,只需将自锁螺钉1顺着双头螺柱拧紧的方向转动,自锁螺钉1就会与双头螺柱的端面脱离,再用手反向转动紧固螺母2,即可将双头螺柱种紧器拆下。

对于一些开槽的螺钉,安装时通常使用如图1-11所示的螺丝刀来紧固。

a)

b) c)

d) a) b) c)

d) e)

f)

a)

b)

图1-10 双头螺柱紧固器图1-11 螺丝刀

1-紧固螺母;2-自锁螺钉a)-一字头螺丝刀;b)-右角螺丝刀在大型低速柴油机的配合中,很多零件尺寸重量都很大,紧固件的拧紧力矩也非常高,人力无法达到要求,因此通常采用液压拉伸的方法来紧固,液压拉伸器的结构如图1-12所示。液压拉伸器就是一个液压油缸,当液压拉伸器内充入高压油时(液压压力可达150MPa),油缸内的液压将双头螺柱拉长,此时,只需用图1-13所示的圆棒将圆螺母用手拧紧,即可达到所需的拧紧力矩。

图1-12 液压拉伸器

1-液压缸;2-活塞;2a-O形密封环;2b-滑环;2c-O形密封环;2d-滑环;3-盖;4-把手;5-液压油接头;6-螺钉;7-弹簧;8-沉头螺钉

在柴油机的零件部件安装时,液压拉伸器一般不是单独使用,而是成组使用,即几个液压拉伸器同时使用,将所需拧紧的螺柱同时泵压拉伸,然后拧紧圆螺母,这样可使各个螺柱受力均匀。根据不同的要求,每组的数量不一样,如图1-14所示,某气缸盖安装时,是六个液压拉伸器一起使用,将六个气缸盖螺栓同时泵紧。

装配基础知识课件

第一章装配基础知识 1、什么叫装配? 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作装配。更明确地说:把已经加工好,并经检验合格的单个零件,通过各种形式,依次将零部件联接或固在一起,使之成为部件或产品的过程叫装配。 2、装配工作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装配工作的重要性有如下几点: (1)只有通过装配才能使若干个零件组合成一台完整的产品。 (2)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与装配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装配工作的好坏,对整个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有些零件精度并不很高,但经过仔细修配和精心调整后,仍能装出性能良好的产品。 3、产品有哪些装配工艺过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装配的工艺过程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①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及有关的技术资料,了解产品的结构, 各零件的作用,相互关系及联接方法。 ②确定装配方法。 ③确定装配顺序。 ④清理装配时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辅具 ⑤对照装配图清点零件、外购件、标准件等。 ⑥对装配零件进行清理和清洗。 ⑦对某些零件还需进行装配前的钳加工(如:刮削、修配、平衡试验、配钻、铰孔等)。 (2)装配工作 ①部件装配——把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叫部件装配。 ②总装配——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叫总装配。 (3)调整、精度检验 ①调整工作就是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松紧等,目的是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如轴承间隙、镶条位置、齿轮轴向位置的调整等)。 ②精度检验就是用量具或量仪对产品的工作精度、几何精度进行检验,直至达到技术要求为止。 (4)喷漆、涂油、装箱 喷漆是为了防止不加工面锈蚀和使产品外表美观。 涂油是使产品工作表面和零件的已加工表面不生锈。 4、什么是装配工艺规程? 答:规定产品或零部件装配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装配工艺规程。 5、执行工艺规程有哪些作用? 答:(1)执行工艺规程能使生产有条理地进行。 (2)执行工艺规程能合理使用劳动力和工艺设备、降低成本。 (3)执行工艺规程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装配基础知识练习题一有答案

装配基础知识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A)主要起冷却作用。 A、水溶液 B、乳化液 C、切削油 D、防锈剂 2. 使用划线盘划线时,划针应与工件划线表面之间保持夹角(A)。 A、40°~60° B、20°~40° C、50°~70° D、10°~20° 3. 在螺纹底孔的孔口倒角,丝锥开始切削时(A)。 A、容易切入 B、不易切入 C、容易折断 D、不易折断 4. 依据产品图,对零件进行(C)分析。 A、工序 B、工步 C、工艺 D、工装 5. 工艺卡是以(C)为单位详细说明整个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 A、工步 B、工装 C、工序 D、工艺 6. 工序卡片是用来具体(C)工人进行操作的一种工艺文件。 A、培训 B、锻炼 C、指导 D、指挥 7. 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之一有(A)。 A、调整装配法 B、间隙装配法 C、过盈装配法 D、过渡装配法 8. 互换装配法对装配工艺技术水平要求(D)。 A、很高 B、高 C、一般 D、不高 9. 调整装配法是在装配时改变可调整件的(D)。 A、尺寸 B、形状精度 C、表面粗糙度 D、相对位置 10. 本身是一个部件用来连接,需要装在一起的零件或部件称(D)。 A、组件 B、部件 C、基准零件 D、基准部件 11. 构成机器的(产品)最小单元称(D)。 A、零件 B、部件 C、组件 D、分组件 12. 直接进入机器装配的(D)称为组件。 A、零件 B、部件 C、组合件 D、加工件 13. 最先进入装配的零件称装配(C)。 A、标准件 B、主要件 C、基准件 D、重要件 14在单件和小批量生产中,(B)。 A、需要制定工艺卡 B、不需要制定工艺卡 C、需要一序一卡 D、需要制定工步卡 15. 装配(B)应包括组装时各装入件应符合图纸要求和装配后验收条件。 A、生产条件 B、技术条件 C、工艺条件 D、工装条件 16. 部件(C)的基本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由主动到被动。 A、加工工艺 B、加工工序 C、装配程序 D、制造程序 17、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A.精度要求最高的环B.要保证的装配精度C.尺寸最小的环D.基本尺寸为零的环 18、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工艺方法大多是A.按互换法装配B.以合并加工修配为主C.以修配法为主D.以调整法为主 19、在绝大多数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但少数产品有出现废品的可能性,这种装配方法称为A.完全互换法B.概率互换法C.选择装配法D.修配装配法

装配工艺基础知识

装配工艺基础 将加工好的各个零件(或部件)依照一定的技术条件连接成完整的机器(或部件)的过程,称为柴油机(或部件)的装配。船舶柴油机是由几千个零件组成的,其装配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柴油机的装配是柴油机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一台柴油机能否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经济性以及可靠地运转,专门大程度上决定于装配工作的好坏,即装配工艺过程对产品质量起决定的阻碍。因此,为了提高装配质量和生产率,必须对与装配工艺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例如,装配精度、装配方法、装配组织形式、柴油机装配工艺过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和装配技术规范等等。 第-节装配精度及装配尺寸链 一、装配精度 船舶柴油机制造时,不仅要求保证各组成零件具有规定的精度,而且还要求保证机器装配后能达到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即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柴油机的装配精度既与各组成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有关,也与各组成部件和零件的相互位置精度有关。尤其是作为装配基准面的加工精度,对装配精度的阻碍最大。

例如,为了保证机器在使用中工作可靠,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尽量减少磨损,应使装配间隙在满足机器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小。这就要求提高装配精度,即要求配合件的规定尺寸参数同装配技术要求的规定参数尽可能相符合。此外,形状和位置精度也尽可能同装配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各项参数相符合。 为了提高装配精度,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⑴提高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 ⑵提高柴油机各部件的装配精度; ⑶改善零件的结构,使配合面尽量减少; ⑷采纳合理的装配方法和装配工艺过程。 柴油机及其部件中的各个零件的精度,专门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制造公差。为了在装配时能保证各部件和整台柴油机达到规定的最终精度(即各部分的装配技术要求),这就有必要利用尺寸链的原理来确定柴油机及其部件中各零件的尺寸和

装配工艺的基础知识

装配工艺员手册 2.3装配工艺基准的选择 基准是确定结构件之间相对位置的一些点、线、面。产品设计需要建立这样的基准,如飞机水平基准线、对称轴线、翼弦平面、弦线、梁轴线、长桁轴线、框轴线、肋轴线等,统称为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一般都是不存在于结构上的点、线、面,在生产中往往无法直接利用。因此,在装配过程中要建立装配工艺基准,它是存在于结构上的点、线、面,可以用来确定结构件的装配位置。 2.3.1装配工艺基准的分类 1 按功能划分 1)定位基准:用以确定结构件在设备或工艺装备上的相对位置。 2)装配基准:用以确定结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3)测量基准:用于测量结构件装配位置尺寸起始位置。 2 保证部件外形的两种装配基准 保证部件外形准确度使用两种装配基准,即以骨架为基准和以蒙皮为基准,两种装配基准的比较见表 两种装配基准的比较

2.3.2 装配工艺基准的选择依据 1产品图样及技术条件 1)产品结构特点 (1)蒙皮与骨架之间设有补偿件或翼肋在弦平面采用重叠补偿形式,以及翼肋、隔板在弦平面分开且不相连接的结构是采用以蒙皮外形或以蒙皮内形位装配基准的先决条件。 (2)骨架零件为整体时只能以骨架为装配基准。 2)产品结构件的功用 (1)决定部件外形的结构件定位时,尽量采用以外形面作为定位基准。

(2)具有对接孔的街头或组件,应选择对接孔、叉(耳)侧面为定位基准。 3)准确度要求 (1)梁、肋、框、长桁等有轴线要求的,应尽量以该零、组件的轴线面作为定位基准。 (2)有对合要求的对接孔、对接平面应选择对接孔、对接面作为定位基准。 2 结构件的刚性 1)刚性结构件的定位 刚性结构件的定位必须符合六点定位规律,即要约束6个自由度(沿X、Y、Z三个轴的轴向移动和绕三个轴的转动)。每一个结构件工艺基准的选择必须达到6个自由度的控制。 2)低刚性结构件的定位 低刚性结构件的定位不遵循六点定位规律,通常采用过定位,其目的是维护结构件的形状或强迫变形使结构件符合定位要求。但过定位是产生装配应力的原因之一。选择哪种定位形式取决于结构件的尺寸大小、形状复杂程度、刚性高低、外形准确度要求等。 3工艺因素 1)以结构件上的工艺孔作为工艺基准 以孔代替边缘(或外形)作为定位基准,可以简化定位方式和工装结构,在保证位置准确度和外形准确度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架构上用作定位基准的工艺孔有装配孔、定位孔等。 2)以工艺接头孔作为定位基准 在结构件上不允许制孔或结构上的孔不能定位刚度、强度要求时,以工艺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二)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 (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 (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能力目标 (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 (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 (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 (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 (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3.素质目标 (1)具有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 (2)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6)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第十一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十一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一、填空题 1 、机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机器设计的正确性、零件加工质量和______________。 2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择法、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 、查找装配尺寸链时,每个相关零、部件能有___________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入装配尺寸链。 4 、产品的装配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 、采用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调整法。 6 、装配尺寸链中,互换法:(1)极值法适用于___________场合,(2)概率法适用于________场合。 7 、机械的装配精度不但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互换法就是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即可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 1 、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一个相关零件有时可有两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入装配尺寸链。() 2 、一般在装配精度要求较高,而环数又较多的情况下,应用极值法来计算装配尺寸链。() 3 、修配法主要用于单件、成批生产中装配组成环较多而装配精度又要求比较高的部件。() 4 、调整装配法与修配法的区别是调整装配法不是靠去除金属,而是靠改变补偿件的位置或更换补偿件的方度。() 5 、协调环(相依环)是根据装配精度指标确定组成环公差。() 6 、采用分组互换法(即分组选配法),装配时按对应组装配。对于不同组,由于T 孔与T 轴不等,因此得出的最大与最小间隙也会不同,从而使得配合性质也不同()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目) 1 、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机器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的场合。 A 、大批大量生产B、高精度多环尺寸链 C 、高精度少环尺寸链D、单件小批生产 2 、装配尺寸链的出现是由于装配精度与___________有关。 A 、多个零件的精度B、一个零件主要零件的精度 C 、生产量D、所用的装配工具 3 、互换装配法一般多用于高精度___________环尺寸链或低精度的__________环尺寸链中。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装配: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2、零件是组成机械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零件一般装配成合件、组件或部件后在装配到机器上。 3、合件也称为套件,是由若干个零件永久联接而成或联接后再经加工而成。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4、零件的加工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础。一般情况下,零件的精度越高,装配出的机械质量,即装配精度也越高。零件加工的精度直接影响相应的装配精度。 5、产品的性能评定与质量标准 产品性能的评定包括: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指标。 产品质量的评定技术性文件:质量标准。 6、装配精度的概念: 装配质量:包括装配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 装配精度——装配的几何参数精度,包括:配合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 7、装配尺寸链:装配过程中,由参加装配零件的相关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 8、装配尺寸链的类型 直线尺寸链:尺寸的环均为长度尺寸且互相平行。 角度尺寸链:尺寸的环为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平面尺寸链:尺寸链为处于同一平面内成角度关系的长度尺寸构成。 空间尺寸链:尺寸链由三维空间的长度尺寸组成。 9、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概率法。 10、装配的分类:组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装配 11、装配方法: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 12、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 (1)机械拆卸法 (2)液压法 (3)压油法 (4)温差法 13、齿侧间隙的检查:压铅丝检验法、百分表检验法 15、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联接、粘接、铆接、校正等。 16、根据产品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批量,零件的装配有修配、调整、互换和选配4种配合方法。 17、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8、按照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是否移动,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类。 19、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

电子整机装配技术基本功

《电子整机装配技术基本功》 项目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项目情境创设 注:项目情形和环境,一本教材的格调需要统一。 项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时 技能目标①掌握常用电抗元件的识别、检测方法 } ②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的认知与检测方法 ③掌握用指针式万用表对电声器件的简要检测 方法 ④掌握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光电器件的检测技能 ⑤学会表面安装器件的识别 ⑥学会识别继电器、常用开关以及接插件 学生实际动手测量;教师重 点指导测量 知识目标①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 ②了解元器件选用的基本要求 * ③了解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掌握脚位判别方法 ④了解电声原件、光电元件的工作原理 ⑤熟悉常用传感器的外形,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 作原理 ⑥了解继电器、晶体振荡器的工作过程 ⑦了解常用开关、接插件 教师重点讲授 注:“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根据教材特点考虑是否合并。 项目基本功 一、项目基本技能 任务一电阻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 任务二电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三电感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四半导体器件选用与检测 任务五集成电路的识别与使用 任务六传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任务七常用电声器件、光电元件的简要检测 任务八继电器的检测,常用开关和接插件的识别 任务九贴片元器件的识别 二、项目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电路符号和实物图 知识点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 知识点三集成电路分类、参数以及应用 知识点四传感器的分类、主要参数 知识点五电声器件的分类 知识点六继电器、常用开关及接插件的分类 知识点七贴片元器件的特点和种类 项目学习评价 一、思考练习题 (1)…… (2)…… …… | 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 三、个人学习总结 项目二常用电子装配材料的识别与认知 项目情境创设 注:项目情形和环境,一本教材的格调需要统一。 项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时 技能目标… ①学会常用线材、绝缘材料的选用 ②学会手工刻制简单印制电路板 ③学会选用常用焊接材料、粘合剂 教师指导学生调研市场 知识目标①了解常用线材的分类、主要用途 ②了解绝缘材料的分类,掌握常用绝缘材料的用 途 ③了解印制电路板的材料和性能 ④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功能、特点及分类,掌握手 工刻制印制板的方法 ⑤了解常用焊接材料、粘合剂的类型与应用 , 教师重点讲授 注:“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根据教材特点考虑是否合并。 项目基本功 一、项目基本技能 任务一常用线材、绝缘材料、焊接材料和粘合剂的识别 任务二手工刻制印制电路板 二、项目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常用线材的分类、主要用途以及选用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新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一、填空: 1、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机器的质量最终是通过装配保证的。 2、装配系统图是。 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相互关系及装配流程的示意图 3、装配精度包括的内容是精度、精度和精度。 相互位置相对运动相互配合 4、保证产品精度的装配工艺方法有法、法、法和法。 互换法选配法调整法修配法 5、装配调整法保证装配精度时又有法、法。 固定调整法可动调整法 6.选择装配法有三种不同的形式:法、法和复合选配法。 直接选配分组装配 二、选择: 1、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 B 。 A.精度要求最高的环 B.要保证的装配精度 C.尺寸最小的环 D.基本尺寸为零的环 2、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工艺方法大多是 A 。 A.按互换法装配 B.以合并加工修配为主 C.以修配法为主 D.以调整法为主 3、在绝大多数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但少数

产品有出现废品的可能性,这种装配方法称为 B 。 A.完全互换法B.概率互换法D.选择装配法B.修配装配法 4、在机械结构设计上,采用调整装配法代替修配法,可以使修配工作量从根本上 B 。 A.增加 B.减少 5、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环数最少)原则,即 A 。 A.“一件一环” B.“单件自保” 三、问答题: 1、什么叫装配尺寸链?它与一般尺寸链有什么不同? 答:在装配过程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 它与一般尺寸链的不同点是: 1)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一定是机器产品或部件的某项装配精度,因此,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十分明显的; 2)装配精度只有机械产品装配后才能测量; 3)装配尺寸链中的各组成环不是仅在一个零件上的尺寸,而是在几个零件或部件之间与装配精度有关的尺寸。 2、简述制订装配工艺的步骤是什么? 答: 1)将机械产品分解为可以独立装配的单元。装配单元即为各部件及组件。 2)选择确定装配基准件。它通常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 3)绘制装配系统图。

装配工艺基础

二、机械设备装配工艺基础 1、装配的概念 机械产品都是由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成的。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接合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接合成产品的劳动过程,称为装配。前者称为部件装配,后者称为总装配。 机器的装配是整个机器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涂装、包装等工作。产品结构设计的正确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零件的加工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而产品的质量最终是通过装配工艺保证的。若装配不当,即使零件的制造质量都合格,也不一定装配出合格的产品;反之,当零件的质量不十分良好,只要在装配中采取合适的工艺措施,也能使产品达到或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 2、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1)清洗 机械产品的清洗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对于轴承、密封件、相互接触或相互配合的表面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稍有杂物就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所以装配前对零件进行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零件的清洗方法有擦洗、浸洗、喷洗和超声波清洗等。清洗液一般用煤油、汽油、碱液及各种化学清洗液。此外,还应注意使清洗过的零件具有一定的中间防锈能力。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在一起的工作称为联接。联接的方式一般有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 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螺纹联接、键联接和销联接。其特点是相互联接的零件可多次拆装且不损坏任何零件。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螺纹联接,联接时应注意根据被联接零件的形状和螺栓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各2)联接 螺栓的拧紧顺序且施力要均匀,以免引起被联接件的变形。对重要螺纹还要规定拧紧力矩的大小,用指针式扭力扳手来拧紧。 常见的不可拆卸联接有过盈配合联接、焊接、铆接等,其共同特点是联接后就不再拆开,若要拆开就会损坏某零件。其中过盈配合常用于轴与孔的联接,联接方法有压入法(用于过盈量不太大时)、热胀法和冷缩法(用于过盈量较大或重要、精密的机械)。 3)校正、调整与配作 在产品的装配过程中,尤其是在单件小批生产的情况下,某些装配精度要求并非是随便把有关零件联接起来就能达到,还需要进行校正、调整或配作才行。 校正就是在装配过程中通过找正、找平及相应的调整工作来确定相关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校正时常用的工具有平尺、角尺、水平仪、光学准直仪以及相应的检验棒、过桥等。 调整就是调节相关零件的相互位置,除配合校正所作的调整之外,还有各运动副间隙如轴承间隙、导轨间隙、齿轮齿条间隙等的调整。 4 )平衡 对于转速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如精密磨床、内燃机、电动机等),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旋转件质量不平衡产生的离心惯性力而引起振动,装配时必须对有关旋转零件进行平衡,必要时还要对整机进行平衡。 平衡的方法分静平衡和动平衡,对于长度比直径小很多的圆盘类零件一般采用静平衡,而对于长度较大的零件如机床主轴、电机转子等则要用动平衡。不平衡的质量可用以下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作者:————————————————————————————————日期: 2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电子装配工艺项目教程课程标准

《电子装配工艺项目教程》课程标准 (104学时)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电子产品生产中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现代电子产品制造的生产过程的相关知识和常用装配工具与设备的使用、元器件焊接、电子整机装配与电子产品调试、检验、包装等技能。本课程是电类专业面向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设专门化方向限选课程的前修课程。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电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大类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电子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项目模块和课程内容。 以电子制造生产一线技术岗位(电子产品装配岗位、SMT岗位和电子产品调试、检验、包装等岗位)相关的工艺知识和工艺技能为载体,把本课程分成五个模块:第一模块材料及设备;第二模块技术文件及安全生产;第三模块工艺及装联;第四模块总装及调试;第五模块检验及包装。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7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倪小丹)270 教学目标: 任何机械产品都是由若干零件和部件组成。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有关的零件接合成部件,或将有关的零件和部件接合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前者称为部件装配,后者称为总装配。通过本章学习应能设计一般机器的装配工艺规程:掌握保证装配精度的4种装配方法:以及能根据产品或部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并合理设计各零件的尺寸及其精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装配工艺性 2、装配工艺规程的设计 3、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四种方法 案例导入 如图所示为车床装配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如何?怎样设计其装配工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装配?各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应怎样确定和保证? 图270 倪小丹 7.1、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 装配工艺性是指设计的机器结构装配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装配工艺性好,是指装配时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7.1.1 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对结构比较复杂的产品,通常根据其结构特点,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这些独立装配的部分称为装配单元。 零件是组成产品的最小单元。零件一般都预先装成合件、组件、部件后才进入总装,直接装入机器的零件并不太多。 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如装配式齿轮(如图6.2),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分成两个零件,在基准零件1上套装齿轮3并用铆钉2固定。为此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合装。 图6.2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合件及零件而构成的。如机床主轴中的主轴,在基准轴件上装上上轮、套、垫片、键及轴承的组合件称为组件。为此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组装。组装还可分为一级组装、二级组装等。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合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机械装配工艺规范标准

机械结构件装配工艺标准 机械结构装配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公司产品机械结构件装配加工的过程,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机械结构,比如孔轴配合,螺丝、螺栓连接等等装配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引用标准 (1)JB T5994 机械装配基础装配要求 (2)GB 5226 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GB 6557 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 (4)GB 6558 挠性转子的平衡评定准则 (5)GB 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6)GB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7)GB 9239 刚性转子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 (8)GB 10089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9)GB 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10)GB 10096 齿条精度 (11)GB 11365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12)GB 11368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3 机械装配专业术语 3.1.1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1.2 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3.1.3 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加工方法和过程。 3.1.4 产品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5 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6 工艺性分析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7 工艺性审查在产品工作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8 可加工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3.1.9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3.1.10 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1.11 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和各种技术文件。 3.1.12 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

装配基础知识 1、什么叫装配? 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与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作装配。更明确地说:把已经加工好,并经检验合格的单个零件,通过各种形式,依次将零部件联接或固在一起,使之成为部件或产品的过程叫装配。 2、装配工作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装配工作的重要性有如下几点: (1)只有通过装配才能使若干个零件组合成一台完整的产品。 (2)产品质量与使用性能与装配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装配工作 的好坏,对整个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有些零件精度并不很高,但经过仔细修配与精心调整后,仍能 装出性能良好的产品。 3、装配时零件联接的种类有哪些? 答:按照部件或零件联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联接与活动联接两种。 4、装配前,清理与清洗零件的意义就是什么? 答: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没有杂质留在零件或部件中,否则, 就会迅速磨损机器的磨擦表面,严重的会使机器在很短的时间 内损坏。由此可见,零件在装配前的清理与清洗工作对提高产 品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就是对于轴承精 密配合件,液压元件,密封件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等很 重要。 5、装配时,对零件的清理与清洗内容有哪些?

答:(1)装配前,清除零件上的残存物,如型砂、铁锈、切屑、油污及其她污物。 (2)装配后,清除在装配时产生的金属切屑,如配钻孔、铰孔、 攻螺纹等加工的残存切屑。 (3)部件或机器试车后,洗去由磨擦而产生的金属微粒及其她 污物。 6、哪些零件需进行密封性试验? 答:凡要求不发生漏油,漏水与漏气的零件或部件在装配前都需做密封性试验,如各种阀类、泵体、气缸套、气阀、油缸、某些液压件等。 7、什么就是键联结? 答:就就是用键将轴与轴上零件联接在一起,用以传递扭矩的一种联接方法称键联结。 8、键联结所用键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及应用场合? 键的总类、特点及应用场合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 (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

(2)装配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 (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 (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装配基础及作业标准试题含答案

装配 基础及 封边机 作业标 准试卷 10.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螺钉、螺栓一般应露出螺母( B )个螺距。 姓名: 工号: __________ 班组/工位: 三工位 岗位: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该试卷为 三工位 操作员工试卷,如有错误,请与考试工作人员联系) 满分20分。) 1. 职业道德不体现(B )。 A 、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 B C 、从业者的价值观 D 2. 不爱护工、卡、刀、量具的做法是(B ) A 、按规定维护工、卡、刀、量具 B C 、正确使用工、卡、刀、量具 D 、从业者的工资收入 、从业者的道德观 、工、卡、刀、量具要放在工作台上 、工、卡、刀、量具要放在指定地点 3. 链传动是由( A 、齿条 4. 总装配是将( A 、组件 5. 产品的装配总是从 A 、装配基准 I )和具有特殊齿形的链轮组成的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传 动。 、齿轮 C 、链条 D )和部件结合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 、分组件 C 、装配单元 D A )开始,从零件到部件,从部件到整机。 、主动轮 、零件 、从外到内 6.编写装配工艺文件主要是编写装配工艺卡,它包含着完成 (A )所必需的一切资料 A 、装配工艺过程 B 、装配工艺文件 C 、总装配 D 7. 可以单独进行装配的部件称为(D )。 A 、零件 B 、标准件 C 、基准件 D 8. 主轴回转轴线对工作台面垂直度的检查,一般用 (A )测量。 A 、平尺和百分表 B 、百分表 C 、平直仪 D 、产品 、装配单元 、卷尺或平直仪 9.工作台部件移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的检验方法,一般用 (D )或光学平直仪检查。 A 、平尺 B 、水平仪 C 、百分表 D 、平尺和百分表 A 、0-1 B 、1-2 C 、2-3 D 、4-5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答题纸上填写您的姓名、工号、班组、岗位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答题纸上填写您的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15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规范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流水线与流水节拍 装配流水线就是把一部整机的装连、调试等工作划分成若干简单操作,每一个装配工人完成指定操作。在划分时要注意到每人操作所用的时间应相等,这个时间称为流水的节拍。 装配的设备在流水线上移动的方式有好多种。有的是把装配的底座放在小车上,由装配工人沿轨道推进,这种方式的时间限制不很严格。有的是利用传送带来运送设备,装配工人把设备从传送带上取下,按规定完成装连后再放到传送带上,进行下一个操作。由于传送带是连续运转的,所以这种方式的时间限制很严格。 传送带的运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间歇运动(即定时运动),另一种是连续均匀运动。每个装配工人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时间拍节进行。完成一部整机所需的操作和工位(工序)的划分,要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日产量或班产量来确定。 流水线的工作方式

电子装配工艺(一)

电子装配工艺(一) 装配的原则: 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下后上、先平后高,易碎易损件后装,上首工序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装配的工艺要求: 1、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 2、各种元器件在安装前,均需检验其外观是否、表面有无划伤、损伤,合格方可装配 3、排线安装时,应注意排线方向,安装位置要正 4、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元器件的安全要求,如静电敏感器件要注意防静电 5、器件在安装过程中不允许产生裂纹、凹陷、压伤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其它损伤 6、安装时勿将异物(金属体)掉入仪器内,在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是否是焊锡、螺 丝、导线头等掉入 7、在整个装配过程中,应注意整体外观的保护,防止出现划痕、损伤和表面不干净 本章主讲器件成型、接线柱接线方法 元器件的成型,要符合高温环境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要美观大方,我司的仪器可以说:每支仪器都是一件艺术品,所以要好好把握每一个环节,器件成形的型状和角度如下: 外骨架的阻容器件,包括短路线的成型如下图: 其折圈的大小,由下面方法计算出。

成型时,器件的标识应该向上,下图是成型之后的电阻: 下图是另一种应力释放的成型:

安装到骨架上的样子如下图: 电容的成型也是如此,装配和焊接阻容器件的成型须按此方法进行,骨架在安装电阻、电容时,应将成型的圈向下安装,成型时,管脚需要绝缘的,必须套上氟管。 整流桥成形 整流桥目前有两种管脚需要成型,软管脚的桥,其管脚不长,所以不允许剪短管脚,在骨架上成型时,套上氟管,在两个柱子中间分别向两边弯曲成弧形,然后在接线柱上绕圈固定,如下图: 在所有的成型过程中,注意不能伤到器件引脚,在器件引脚上,不能有任何伤痕和痕迹。 硬腿整流桥,由于其管脚较粗,成型时稍有难度,但也不能直上直下的折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