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加几》教材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8、7、6加几》教材分析
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了9加几之后的教学内容,计算方法与9加几相同。本节课既要用到9加几的计算方法,又是后续进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说本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2的主要体现学生算法的多样化,借助点子图突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加深对“凑十法”的认识和理解。例2后面的“做一做”安排了三组练习:第一、二组练习强化了“凑十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圈一圈的方式,加深对“凑十法”的认识和理解;第三组口算练习,使学生巩固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计算出8、7、6加几的得数。例3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凑十法”既可以拆大数,凑小数;又可以拆小数,凑大数,从而加深对“凑十法”的运用和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从而渗透加法交换律。
例2的主题图呈现的是学生参加运动会跑步的场景,这一场景为学生提供了研究8加几的学习素材。学生在这一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受到所研究的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画面中一个同学提出“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8+5,为了帮助学生将“凑十法”进行迁移,教材借助“点子图”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撑,使学生想到要将5拆出2和3,将8和2“凑十”。在这里强化“凑十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凑十法”,为后续学习5、4、3、2加几打好基础。
“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通过亲自动笔画一画、圈一圈,将7与3凑成十,6与4凑成十,将算式表示的“凑十”的过程与实物图中将十个圈起来的过程相结合,自然地将图的具体形象与算式的抽象概括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和方法,借助具体形象在头脑中构建“凑十”的模型,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与掌握,为后面计算中脱离具体形象的支撑,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一做”的第2题,脱离具体形象的支撑,通过上、下两个算式的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体会“凑十法”方法的简洁,渗透“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
“做一做”的第3题,一是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受“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随着变大”的初步的函数思想。
例3呈现的是对于8+9的不同计算方法,可以把8凑成十,也就是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有的是把9凑成十,也就是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还有的根据交换8和9这两个加数位置的方法,将8加9的新问题转化成已经研究过的9+8的问题来解决。这一例题强化了“凑十法”,小精灵带来的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这句话突出了算法多样化。
例3之后的“做一做”安排了三组练习:第一组练习,使学生巩固计算方法,第二题在巩固计算方法的同时,强调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规律。第三组题安排了看图解决问题的题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看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做一做”第1题,完全脱离了直观形象的支撑,直接口算出结果,培养学生运用简洁的方法直接计算出结果,培养计算的熟练性、准确性。
“做一做”第2题,通过上下两个算式的对比,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小精灵的话也在启发学生可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
“做一做”第3题是看图解决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看图理解图意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依据图意提取信息,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另外,借助直观、具体的实物图,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实物图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检查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检查的意识,掌握检查的方法,养成主动检查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