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法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法大发[2007]82号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科研和实践部门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拓展办学资源,共同构建高校与社会共同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原则

第一条产学研基地建设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有利于我校学科建设发展、教学内容丰富和教学方式改革;

(二)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生实践能力提高,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有利于吸引社会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实践部门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新机制的建立和办学空间的拓展。

第二章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条件

第二条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研究生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一般面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相关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并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居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

(二)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与我校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相关;

(三)有实践中面临的前沿问题科研项目;

(四)能为科研项目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五)有能够指导研究生进行相关问题研究能力的人员。

第三章产学研基地建设的运行方式

第三条基地的建立

(一)产学研基地的建立分为学校建立和学院建立两种形式。学校产学研基地建立由研究生院负责,学院产学研基地建立由学院负责。

(二)建立基地应采取签订协议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协议一般期限为3年。所签署的协议应符合学校的原则要求,并报研究生院备案。基地一经建立即纳入学校产学研基地体系予以管理。

(三)学校设立产学研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对纳入体系的产学研基地实行针对科研项目支持的办法,共同支持相关研究和学生培养工作。(如果不设立专向基金,该条取消)。

第四条基地的管理

(一)产学研基地的管理实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由联席会议对基地的建设、管理与发展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设性计划。

(二)学校与基地的交流。学校与基地建立固定的双边和多边信息交流制度和交流渠道,实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成果共享机制,共同构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确保基地建设和培养人才机制的确立与落实。

信息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的设立、需要的研究生数量和所在学科、专业,研究生研究该项目所需要的经费、期限和基地建设的其他工作等。

(三)学校对基地的支持。研究生产学研基地一经建立,学校在基地人才培养和相关项目设立、论证及研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智力支持,为基地人员参加相关学术活动、考察等提供必要的方便。

第五条基地的运行

(一)运行模式

产学研基地的运行采取以科研带动模式和三个“双向”模式,即:

1

由基地根据自身实践需要设立科研项目,配套必要的经费,带动研究生的培养。科研项目及配套经费情况向学校研究生院或相关学院通报,由研究生院或相关学院组织研究生申请。

2

独招生指标面向基地招生并培养,学校选拔研究生赴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或进行项目研究;双向设立科研项目,由基地设立科研项目,吸收研究生参加研究,导师或研究生设立科研项目,进入基地搜集相关材料进行研究和论证;双向指导研究生,学校建立合作导师制,聘请基地符合条件人员为研究生合作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研究。

(二)研究生的选拔

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可申请到产学研基地结合项目和毕业/学位论文进行研究。申请进入产学研基地的研究生,由基地指定学科、专业范围和相关条件,研究生自愿报名,导师推荐,基地选拔的方式进行确定。

(三)对研究生的管理与指导

研究生进入基地后应接受基地的管理。基地应在研究生从事相关项目研究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并为研究生配备合作导师予以指导。合作导师的聘任和职责参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聘任办法》执行,进入基地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按照《中国政法大学产学研基地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条科研成果运用及其保护

(一)研究生在产学研基地或受产学研基地的委托进行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应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或以论文的形式向产学研基地和学校汇报。

(二)上述研究成果由基地和研究承担者共同分享。

(三)研究成果未经基地和研究承担者同意不得用于其他方面。

第四章产学研基地的评估

第七条对基地的评估

对基地的评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地的研究项目设立情况及研究进展情况;

(二)基地在研究项目经费支持情况;

(三)基地及合作导师对研究生指导和管理情况。

第八条对学生的评估

对学生的评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承担研究项目情况及进展情况;

(二)研究生在基地工作过程情况;

(三)研究生在基地完成工作的效果。

第九条对学校的评估

对学校的评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在基地的管理和建设投入情况;

(二)学校对基地建设规划布局情况;

(三)学校在通过产学研基地在培养人才方面制度改革情况。

第十条学校与实务部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机制建立情况。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政法大学产学研基地合作导师聘任办法

法大发[2007]84号

第一条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构建研究生培养新体制、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研究生培养合作导师制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合作导师面向的领域

本办法所聘任的研究生合作导师是指与学校导师合作,协助指导研究生的导师。

研究生合作导师的聘请面向已经与学校建立产学研共建关系单位的符合条件的人员。

第三条研究生合作导师的聘任原则

(一)有利于拓展办学空间和吸纳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有利于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培养体制、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的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四条研究生合作导师聘任条件

研究生合作导师一般应满足下列聘任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是研究生产学研基地的业务骨干;

(二)对本专业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能够准确把握本领域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

(四)能够结合实践问题自主设立或承担本领域的科研项目,并能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五)有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的愿望、能力和精力;

(六)为人正直,治学严谨,有较强的责任心并热心公益事业。

第五条研究生合作导师的聘任办法

(一)聘任名额

产学研基地研究生合作导师聘任名额以产学研基地为单位聘任2~3名。因接收研究生数量较多或科研项目较多的,根据聘任原则和条件,可以增加1~2名。

(二)聘任程序

1

生合作导师申请表》,并按申请表填写的内容提供相关申报材料(包括学位或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书及承担科研项目材料等)。

2

3

(三)聘任期限

研究生合作导师聘期一般为三年。

根据产学研基地建设情况和被聘人员工作业绩,可以续聘。

第六条研究生合作导师的工作职责

产学研基地合作研究生指导教师与校内研究生指导教师合作,协助校内导师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主要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协助校内导师制定研究生在产学研基地期间的培养计划;

(二)为进入基地的研究生创造实践机会和研究条件;

(三)指导研究生开展相关项目科学研究、学位论文选题及撰写工作;

(四)定期督促检查研究生研究进展情况,认真听取研究生学习、研究汇报;

(五)定期向研究生院通报研究生学习、研究和其他相关情况;

(六)根据研究生研究报告或论文水平,提出评价意见;

(七)对基地的建设、发展与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八)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制度等提供意见和建议。

第七条研究生合作导师的权益

(一)有权参加合作导师工作会议及活动;

(二)有权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名义参加学术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

(三)对不宜培养的研究生提出停止培养的建议;

(四)对研究生结合基地研究项目撰写的毕业/学位论文进行鉴定;

(五)按照指导学位论文标准享受指导研究生津贴,担任研究生授课任务的享受授课津贴;(六)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专业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第八条研究生合作导师的考核

(一)对研究生合作导师的考核一年进行一次,由研究生院负责。

(二)考核内容为:

1

2

3

(三)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考核优秀的由学校予以表彰,两年连续不合格的由研究院予以解聘。

第九条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政法大学产学研基地研究生培养管理暂行办法

法大发[2007]83号

第一条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势,实现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体制、新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的竞争力,现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指导思想

产学研基地研究生培养管理,应以学校为主导,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基地为依托,形成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联合培养新机制,使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第三条工作组织与学生选拔

(一)赴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由研究生院组织,各学院和学科协助进行。

(二)赴基地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以在校已完成研究生基础课程学习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主,并在符合专业要求的研究生范围内公开招聘。具体方式采取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和基地共同选拔的方式进行。优先选派与基地研究项目相关及创新重点结合紧密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进入基地。

第四条工作要求

研究生在基地联合培养期间,应遵守以下要求:

(一)遵守基地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执业规范,注意保守基地的秘密;

(二)除基地和相关科研项目主动给予补助的,不得向基地索取报酬;

(三)结合基地的科研任务,实行边实践、边学习、边研究的工作方式,并结合研究课题进行毕业/学位论文选题,具体选题由双方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商定。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由基地导师指导为主,并在基地完成。

(四)加强与学校导师的联系,定期汇报联合培养情况,所撰写的毕业/学位论文须经学校导师审阅。

第五条指导工作

(一)在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行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参与的双导师制指导方式。学校导师侧重于研究生的基础性研究指导,基地导师侧重于研究生的实际应用研究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双导师共同负责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选拔、上岗培训、过程检查、工作考核、开题报告和答辩等工作。

(二)在当年度指导的研究生挂职锻炼考核结束后,由研究生院根据合作导师工作业绩按照800—1000元的标准支付报酬。

第六条联合培养期限

赴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期限一般为3—6个月。可以根据基地具体工作情况和科研情况,经本人申请,在双导师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前或推延,提前或推延的时间均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七条考核办法

在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在联合培养期满时应填写《中国政法大学产学研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考核表》,并由基地和基地导师负责考核。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优秀比例控制在合格人数的20%以内。

第八条相关措施

(一)在基地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经考核合格者,学校给予一定津贴,津贴标准为:博士生

每人800元,硕士生每人600元。考核优秀者,由学校予以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该项经费如果学校不设,2007年可由市教委专项经费解决。但是,只能是一年)

(二)研究生在基地培养期间的往返交通费、食宿费在相关津贴和科研经费中解决。(三)联合培养相关材料归入研究生本人档案。

第九条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

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中心的科研创新能力,促使产学研合作项目规章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协调各自的资本、人力和技术资源,通过合作,最大限度实现软硬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产学研合作项目是技术中心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途径之一。 第三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目的。 (一)技术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提升技术含量与性价比,降低生产成本。 (二)技术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新成果。 (三)技术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 (四)技术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为技术中心开辟新的领域,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加快项目开发生产周期。 第四条产学研合作的原则 (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重点,增强技术中心的科研实力,促进陶瓷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以广东宏陶陶瓷技术中心为主体,大力推进技术中心、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实行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相结合,从而促进技术中心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 (三)产学研合作项目与技术中心其他科研项目紧密衔接,发挥整体优势,全面有效地提升技术中心的技术水平。 第二章产学研合作的责任与义务 第五条充分利用技术中心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高等院校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在不影响企业中心研发活动的情况下,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第六条优先接纳与技术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到本中心或其依托单位就业。 第七条接受高等院校的教师到技术中心进行实践活动,为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 第八条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九条根据技术中心的具体情况和高等院校的要求,推荐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第十条配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及时向高等院校提供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 第三章组织架构

产学研合作协议模板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加强校企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XXXXXXXX (以下简称甲方)和XXXXXXXXX (以下简称乙方)经充分讨论和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合作双贏的原则和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甲乙双方同意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发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 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合作,形成科技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贏” O 二、合作内容 (一)构建XXX行业人才共享机制 1、根据工作需要,双方选派工作人员到对方单位挂职锻炼或定 期跟班学习,提升理论知识和相关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 2、根据甲方教学改革需要,甲方聘请乙方的业务专家、业务骨 干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或甲方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并定期邀请到校进行现场教学和专题讲座。

3、乙方聘请甲方教师参与XXX行业研究管理工作,指导业务工 作实施、技术设计和管理,参与XXX行业研究工作。 (二)搭建无人机行业“产、学、研、培”四位一体的技术服 务平台 1、技术服务的合作 (1)甲方利用学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同乙方一起搭建XXX行 业系统技术服务平台,协同XXX行业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乙方利用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优势,帮助甲方解决相关专 业的教学难题。 2、教育培训的合作 (1)乙方支持甲方选派青年教师到XXX行业企业锻炼,鼓励高 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到甲方担任兼职教师。 (2)甲方支持乙方干部、职工和各类人才培训,采取定向办 班、岗位技能培训、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积极开展行政及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3)甲、乙双方共建集教学、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四位 一体”的XXX创业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涪训基地。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摘要:本文从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阐述了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的具体做法、效果与经验。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实践育人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行业紧密结合开展校外实践已经成为行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协同创新的今天,加强校地协同,拓展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已成为行业高校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林高校学生校外实习还存在“四缺四不”现象。“四缺”即缺乏高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缺乏支撑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四不”,即“走不出”、“走不远”、“走不长”、“走不近”。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足,学生走不出去;经费不足,实习地点只能就近安排,内容和时间被压缩,学生实习走不远、走不长;实习内容与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学生不能系统参与行业生产实践和比较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1)缺少多功能实践平台。随着体制改革,原依托农业管理部门设置的农业场站、兽医站等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或个体化,或被撤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呈现“站撤、线断、网破”的局面;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科技含量还比较低,产业化的企业较少,能接收学生开展实习实践的基地和企事业单位不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差异、鼓励行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保障性政策缺失或执行不畅(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补偿政策、学生安全风险保障制度等)等原因,行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少针对性强的实践内容。校外实习基地安排的部分实习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缺乏既和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又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实习内容;实习基地一般主要依附教师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存在,基地功能相对单一,面向的专业较窄,能开展实习内容有限,往往导致实习内容达不到预期效果。 (3)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校外实习指导存在工作辛苦、对教师要求高、工作量计量不高等特点,教师不愿意带学生外出实习,实习指导教师难落实。同时,少数实习指导老师本身缺乏生产实际经验,指导效果达不到要求。 (4)缺乏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农林高校办学困难,能列支用于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有限。农科类专业的学费较低;农林本科院校面对更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学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制度(1)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1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是指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其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以及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给施工单位的预付备料款和预付工程款。 第三条设备投资支出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各种设备的实际成本(不包括工程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包括需要安装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准备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的实际成本。 需要安装设备是指必须将其整体或几个部位装配起来,安装在基础上或建筑物支架上才能使用的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是指不必固定在一定位置或支架上就可以使用的设备。 第四条待摊投资支出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应当分摊计入相关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和税金支出。主要包括: (一)勘察费、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可行性研究费及项目其他前期费用; (二)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土地复垦及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及其他为取得或租用土地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

(三)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船税、印花税及按规定缴纳的其他税费; (四)项目建设管理费、代建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监理费、招标投标费、社会中介机构审查费及其他管理性质的费用; (五)项目建设期间发生的各类借款利息、债券利息、贷款评估费、国外借款手续费及承诺费、汇兑损益、债券发行费用及其他债务利息支出或融资费用; (六)工程检测费、设备检验费、负荷联合试车费及其他检验检测类费用; (七)固定资产损失、器材处理亏损、设备盘亏及毁损、报废工程净损失及其他损失; (八)系统集成等信息工程的费用支出; (九)其他待摊投资性质支出。 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建设资金存款利息收入冲减债务利息支出,利息收入超过利息支出的部分,冲减待摊投资总支出。 第五条项目建设管理费是指项目建设单位从项目筹建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支出。包括:不在原单位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工资及相关费用、办公费、办公场地租用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招募生产工人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含软件)、业务招待费、施工现场津贴、竣工验收费和其他管理性质开支。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公司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 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公司“持续不断的创新与改进”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增强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引进外脑,广泛、深入地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力,并使产学研合作项目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协调各自的资本、人力和技术资源,通过合作,最大限度实现软硬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产学研合作项目是公司贯彻实施公司经营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目的 (一)通过产学研合作,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公司产品性能、提升技术含量与性价比,降低生产成本。 (二)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推广新技术、新成果。 (三)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 (四)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为公司开辟新的领域,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加快项目开发生产周期。 第四条产学研合作的原则 (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重点,增强公司的科研实力,促进公司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二)以公司为主体,努力推进公司、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实行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和联合开发的消化吸收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大力提升公司创新能力。 (三)产学研合作项目与公司其他科研项目紧密衔接,发挥整体优势,全面有效地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 第二章产学研合作的责任与义务 第五条充分利用公司的生产条件和设备优势为高等院校提供良好的生产实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在不影响公司研发活动的情况下,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第六条优先接纳与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到本公司就业。 第七条接受高等院校的教师到公司进行实践活动,为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 第八条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九条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高等院校的要求,推荐经验丰富的公司技术和管理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第十条配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及时向高等院校提供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 第三章组织架构 第十一条为了搞好产学研合作,合作各方成立合作研发团队,××有限公司为产学研合作活动的主管单位,对产学研的运作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合作各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

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

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研发部的研发创新能力,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产、学、研 的资源整合和互补效应,促使产学研合作项目规章化、制度 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协调各自的资本、人力和技术资源,通过合作,最大限度实现软硬资源优化配 置和高效利用,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第三条产学研合作的原则 (一)产学研合作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并依法或依照合同约定享受利益、承担风险。 (二)产学研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 为中心,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重点,增 强研发部的科研实力,促进公司的技术进步。 (三)产学研合作以公司研发部为主体,大力推进公司研 发部、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实行自主开发 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相结合,从而促进研发部形 成良好的创新机制。 (四)公司研发部为产学研合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公司 产学研合作的技术交流、组织管理、考核评价及协 调工作。

第四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目的 (一)研发部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成 果。 (二)研发部通过产学研合作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进行软件研发及相关技术创新。 (三)研发部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取信息和技术支持。 (四)研发部通过产学研合作,开辟新的研发领域,获 取信息和技术支持,加快项目的研发周期。 第二章产学研合作的责任与义务 第五条充分利用公司的优势和研发条件为高等院校提供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在不影响企业中心研发活动的情况下, 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第六条优先接纳与公司研发部开产学研合作活动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到公司就业。 第七条接受高等院校的教师到研发部进行实践活动,为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研发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第八条针对学校的专业设备、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九条根据公司研发部的具体情况和高等院校的要求,推荐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第十条配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

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20120911

XX职业学院 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结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办学的理念,为拓展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学院办学水平,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校企合作是指学院(各系处室)与国(境)内外的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就业、招生、科研、技术服务、培训、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开展的合作。校企合作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校办学优良传统和特色的重要体现。 第三条校企合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校与企业在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先进技术信息平台,引进现代企业的先进理念、先进装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重点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现代企业场景化的实验实训环境,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第四条合作企业要遵守国家法律规定,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守法经营、按时交纳国家及地方的税费、按时交纳学院规定的各种应缴费用。 第二章合作 第五条合作原则。校企合作应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坚持“学院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企业,企业以经营为中心,为教学服务”的互动原则。坚持“企业应达到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员工素质等目的;学院应达到增强教学实力,促进产学结合,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的互利原则。 第六条合作目标。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实施多元化办学模式;优化学院专业设置;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实施企业在岗人员培训,提高学院开展社会培训的服务能力;建立适应企业需要的招生就业渠道。 第七条合作条件。 1.校企合作的企业必须是进行了国内工商注册的法人单位,应属国家和地方的支柱产业企业或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具有持续提供同类产业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较好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 2. 校企合作的项目应符合学院的定位和发展需求,基本符合学院实验室、实训基地的设备仪器的配置条件,合作企业提供的设备、技术、管理应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提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学、科研平台。 3.拟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中不能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和技术;也不能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占有的学校资源量与其产、学、研项目效益明显不相一致;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第八条合作形式 1.“订单”合作模式。学院或系部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保证不低于90%的“订单”学生就业;坚持“严格选拔、双向选择”的原则,既考虑合作企业的要求,也尊重学生及其家长的利益,合理选拔和淘汰培养对象,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赢”,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开展培养方案的外部论证,实现培养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和合作企业岗位针对性的兼顾与融合,形成“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避免因培养内容的针对性太强而知能面过窄,导致转岗困难;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由学院为主完成,专业课由企业为主负责完成,学生的院内实训环节企业参与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学院派人参与管理。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2. 工学交替模式。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院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院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准备教育。其方式为学

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1 目的与范围 1.1 为确保生产性建设项目(工程)实施后符合职业安全健康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制订本制度。 1.2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生产性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工程)(以下简称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同时规定了劳动保护措施经费的管理规定。 1.3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单位。 2 总则 2.1 每年从自有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劳动保护措施专项(简称安措)。安措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不准挪用。 2.2 需向政府主管部门报批的建设项目,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委托有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职业安全健康预评价,并报国家或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和审批,验收时,应进行职业安全健康评价和审批。 2.3 凡新建、改建、扩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工程,都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安全卫生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4 职业安全健康设备设施和装置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3 职责 3.1 综合管理部是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的管理;负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中职业安全健康保护篇章的审查;负责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健康防护设备设施的施工监督和预验收。 3.2 项目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的日常管理;配合职业安全健康预评价;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配合综合管理部对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三同时”设施进行预验收。 3.3 财务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所需费用的预算和结算,负责劳动保护专项计划资金的分配和监督使用。 4 劳动保护措施专项(简称安措)管理

产学研合作协议模板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加强校企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XXXXXXXX(以下简称甲方)和XXXXXXXXX(以下简称乙方)经充分讨论和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和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甲乙双方同意达成以下协议:一、合作原则 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发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合作,形成科技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二、合作内容 (一)构建XXX行业人才共享机制 1、根据工作需要,双方选派工作人员到对方单位挂职锻炼或定期跟班学习,提升理论知识和相关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

2、根据甲方教学改革需要,甲方聘请乙方的业务专家、业务骨干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或甲方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并定期邀请到校进行现场教学和专题讲座。 3、乙方聘请甲方教师参与XXX行业研究管理工作,指导业务工作实施、技术设计和管理,参与XXX行业研究工作。 (二)搭建无人机行业“产、学、研、培”四位一体的技术服务平台 1、技术服务的合作 (1)甲方利用学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同乙方一起搭建XXX行业系统技术服务平台,协同XXX行业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乙方利用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优势,帮助甲方解决相关专业的教学难题。 2、教育培训的合作 (1)乙方支持甲方选派青年教师到XXX行业企业锻炼,鼓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到甲方担任兼职教师。 (2)甲方支持乙方干部、职工和各类人才培训,采取定向办班、岗位技能培训、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积极开展行政及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稿)

示建领导小组成员、系主任(院长): 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稿)已起草完毕。请各位仔细审阅,如有修改意见请用红字在上面修改,修改后于2月14日前发回示建办,若没有意见也需回应表态注明“同意”。谢谢合作。 示范建设办公室/2009-2-10 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稿) 一、指导思想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只有建立健全了校企合作机制,才能培养出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企业形成资源共享、人员互动、双向介入、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学校本着资源共享、实现双赢的原则,通过引进企业的设备、技术、销售、培训业务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企业在实现自身工作任务的同时,接受学生的专业实训,使学生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化转换,更快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二、组织机构 (一)校企合作委员会 该机构是固定机构,由学院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由学校教师、企业负责人、行业负责人等人员组成。 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校企合作战略,筹集合作资金,发挥联合优势,加强校企联系,协调校企双方的互动,共同推进校企双方发展。 (二)校企合作办公室 该机构为常设固定机构。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落实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决定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负责合作项目的管理、协调。建立和强化质量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自我完善机制,保证合作项目科学、规范地运行,更好地满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校企合作项目组 该机构为非固定机构,随项目立项而建,随项目结束而终止。由院、系、部或校企合作办公室指定人员担任。小项目可由一人担任,大项目可由多人担任,但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人。选派其中一人担任项目组长。项目组长的选派要考虑该老师的任课任务不能太重,学期任课超过平均12节/周以上者不适宜担任组长。一旦担任项目组长,将来院系排课时也要考虑不能任课太多。院、系、部在指定人员时要充分考虑组员在学期内的任课任务,以免负担过重。 三、校企合作的任务与方式 (一)校企合作的任务 1、合作开展师资培养:企业为学院进行教师培训。每年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为企业兼职教师培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2、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各专业应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院不定期邀请企业代表举办专业建设研讨会、讲座,每学年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和考评。 3、合作开展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提供资金,用于学校的建设、专业改选、实验实训环境改善等方面。包括:共建二级学院的建设资金、进入学校财务的建设实验实训场地资金、提供给学校用于购置专业实训及科研设备的资金。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

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是公司的对外窗口,体现着公司的形象,也担负着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任,需要现场各个环节的人员团结协作,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手册的有关规定、流程的要求、岗位的职责尽心尽责地努力完成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制定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办法如下: 第一部分:岗位职责规定 一、建设单位项目经理: 1、为公司派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负责人,负责工程现场业主方的日常管理及现场工作安排协调,必须严格遵循公司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2、根据公司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审核、确认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监督控制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项目按计划进度完成; 3、根据合同的约定、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规程的要求,严格监督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参加组织工程项目检查验收,组织进行材料设备进场检查验收,对工程质量负完全责任; 4、根据公司批准的工程项目总施工预算书,严格监督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参加工程现场的经济签证、技术核定单、认价单的审查确认,确保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5、负责进行现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确保合同履约完成,协调处理合同实施执行过程中的纠纷、索赔等事宜; 6、负责现场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管理事宜; 7、负责协调解决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设计、施工问题以及现场的涉外关系; 8、负责组织现场项目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安排各专业工程师的现场配合工作,完成现场施工日志的准确记录; 9、负责工程项目竣工至保修期满时间段的工程保修管理和协调工作; 10、负责组织参加现场施工协调会议,审核监理工程师现场会议记录、工程项目管理报告和其他文件资料; 11、工作中要有工作责任心,有计划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素质。 一般一天的工作流程: 落实、完成当天的工作计划——进一步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掌握了解现场各项工作的施工完成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监督处理协调现场各项工作——对当天工作进行小结,填写工作日志。 一般一周(一月)的工作流程: 总结本周(本月)的工程施工情况,编制本周(本月)工程完成情况统计报表(项目月报),编制下周(下月)的工程计划安排——准备协调解决相关的设计、施工问题——安排下周(下月)的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工作;填写本周(本月)工作考核表,报工程管理部及工程总监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对总包、分包及监理单位的管理规定 一、对总包单位的管理 总包单位应经常同建设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沟通,在工作流程上、质量控质、进度控制上主要参考第三部分。对于工程的其他分包单位的管理原则上由总包单位统一管理,对于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的工程,建设单位给总包单位一定的

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河南财经政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甲方:河南财经政法 乙方: 为加强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教学工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甲乙双方本着相互协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协商决定:甲方在乙方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本协议书。 一、甲方 1.甲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乙方实习实训条件,制定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学生人数、专业、实习时间、实习内容等),并提前送交乙方,双方确定后共同执行; 2.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为乙方提供人员培训、业务咨询和理论指导,优先向乙方推荐优秀毕业生; 3.甲方可对乙方人员进行荣誉聘用,被荣誉聘用人员可应邀到学校作专题讲座或企业推介活动; 4.实习实训实践期间,实习实训师生应严格执行乙方的安全、保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承担乙方安排的实习、实践任务,讲求效率,保证质量。 二、乙方 1.乙方参与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实践指导工作; 2.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情况下,为甲方提供实习实训、实践条件和保障。协助甲方完成实习、实践教学任务; 3.实习实训期间为甲方派出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组织纪律、专业知识、道德诚信、安全保密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和日常管理; 4.向甲方反馈学生实习实训、实践情况,并提供学生个人实践情况的鉴定意见。 三、为加强协作,甲乙双方定期互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确保基地建设和发展。 四、经甲乙双方协商,还可进行其他方面的共建活动。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相同效力。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最新版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为加强单位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建设项目业务行为,提高建设项目使用效益和管理质量,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进行各种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大型修缮工程的立项、实施及监督管理等。 一、制订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6.《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7.《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财建〔2009〕648号) 8.《吉林省政府性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吉政发〔2013〕2号) 9.《关于印发***年集中采购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通知》(提示:按当年文件执行) 第二章立项与审核管理制度 一、建设项目是指按一个总体设计进行的各个单项工程

所构成的总体,也称为基本建设项目。 二、工程项目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作用或效益的工程,它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三、工程项目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维修改造项目。 四、一般工程项目立项程序 1、项目归口科室依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工程项目申请书。工程项目申请书包括拟建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使用功能、建设地点、建筑面积、建设标准、预计开工建设时间等。 2、项目归口科室组织各部门对工程项目申请书进行评估,并进一步估算工程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 3、主管副主任对工程项目申请书进行评审,通过后形成评审报告,并明确项目的使用功能、建设地点、建筑面积、建设标准等。 4、财务归口科室按评审报告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财务归口科室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应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选址方案及地质条件、环境保护、建设工期安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评价、结论等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投资计划、进行初步设计的根本依据,要求技术论证严谨规范,投资估算科学合理。 5、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单位党委审批,经批准后由项

创新创业平台管理制度

创新创业平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升企业的科技竞争优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包括各级财政资助项目专项资金、公司自筹资金及吸纳社会资助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 1、管理创新支出:公司实施创新创业计划的模式研究、制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出。 2、技能创新支出:创新技能训练项目、竞赛项目的开展及奖励、获得专利发明的资助和奖励。 3、人才创新支出:主要用于公司创新型研发队伍建设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于聘请专家指导公司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或有条件地输送优秀研发人员到外出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支出。 4、创业项目扶持,包括创业资金扶持、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支出。 第四条公司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全年受理,一般于每年3月份和10月份对申报的项目组织评审,符合条件的给予立项和经费资助。 第五条专项资金按照统一规划、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结余留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公司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技术研发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组,研发中心、管理、财务、市场、生产、采购各系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公司创新创业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公司创新创业工作整体规划和领导。 2、组织对公司创新创业项目的评审。 3、聘请专家、通过产学研合作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4、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项目。 5、负责对资助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6、组织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先进项目组和个人的评选表彰,以及成果的认定和奖励。 第三章评审管理 第七条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同等条件下,学习技术成果丰硕,专业技能突出,以及承担并完成过各级政府资助项目的项目团队及个人优先。 第八条创新创业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应当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并对项目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承担直接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第四章附则 第九条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产学研合作暨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主持辞

愚公机械-枣庄学院 产学研合作签约主持词 赵修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首先热烈欢迎枣庄学院和市政府各位领导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这次签约仪式,大家上午好! 经过精心筹备,枣庄学院与愚公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暨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为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利用校方人力、技术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双方科技协同创新,提高校方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快提升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校企共赢、成果共享的原则,双方达成合作协议,举办这次签约仪式。 参加本次活动的枣庄学院领导和专家有: 枣庄学院副校长、教授曾宪明先生 教务处副处长、教授杨全顺先生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徐伟先生 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韦德泉先生 机电工程学院博士、张成联先生 教务处实践科科长,孙涛先生 教授韩学政先生 滕州市政府领导有:

经信局局长韩业河先生 机电办主任张雷先生 愚公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有: 董事长、总经理宋峰先生 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赵修林先生 副总经理宋滕飞先生 技术中心部长刘红建先生 技术中心副部长魏盼盼女士 今天上午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十项议程: 一、由韩局长致欢迎辞 二、观看愚公机械宣传片 三、愚公机械宋董事长介绍企业产学研情况 四、枣庄学院曾校长发表重要讲话 五、产学研合作暨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 七、产学研合作基地暨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八、校企互聘仪式 九、合影留念 十、参观愚公机械生产现场和部分产品 下面开始第一项议程,由韩局长致欢迎辞,大家欢迎。。。 下面观看愚公机械宣传片 下面请愚公机械宋董事长介绍企业基本情况。。。 下面请枣庄学院曾校长发表重要讲话。。。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章制度,为进一步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规化,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合理控制投资,并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集团公司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集团公司、子公司投资的所有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修项目,含受政府或其他单位委托代建的投资项目。按经营活动分为公益性项目和实业拓展项目、国有资产维修装修项目。公益性项目主要包括:道路、管网、路灯、绿化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环保、文卫和其他公益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业拓展项目主要包括:房地产、旅游、农业、能源等综合性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国有资产维修装修项目。 第三条实行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制,相关部门、子公司具体承担项目建设的实施与过程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工期、安全、投资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集团公司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环节和重要事项进行有效管控,促使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高效运行、规操作。主要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立项审批、案审定、招投标(含公开、比选、邀请、竞争性谈判)、成本控制(含

设计变更、施工过程增加、减少投资技术经济签证、主要材料设备确价、审计结算)、资金管理、审计监督、考核评估和保障服务等工作。 第五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责任分工。 (一)集团公司计划发展部负责建设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流程的制定,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并监督执行;制定集团公司工程类项目年度投资和建设计划;组织工程项目规划案设计及审批、实施(融建)案编制、立项、建设红线、地勘、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清单(控制价)编制、财政评审等前期工作,组织招投标工作(含公开招标、比选、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组织协调解决工程招投标投诉、纠纷;负责集团公司工程项目信息系统建立、管理和维护;收集、汇总建设项目有关信息,完整、及时、准确向集团公司领导及上级部门上报各类动态信息;联系协调规划、国土、建设、发改等部门,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其他相关工作。 (二)房产公司负责组织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情况(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合同履行、组织管理等)进行督查和考评;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工作(重点涉及施工过程设计变更、增加、减少投资技术经济签证现场定性定量等情况按程序核定和组织相关部门对主要材料设备市场价调查及 按程序确价、组织竣工结算初审等),负责组织工程项目款项拨付审核,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其他相关工作。 (三)项目建设责任部门及子公司负责办理工程项目土地手续、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可、用地批准书、工程规划

计算机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计算机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我系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我系将按照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积极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先进经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标、原则和任务 (一)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 在立足现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一是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基地。二是紧密围绕本地区经济建设需要,拓展校企合作教育领域,紧密与企业联系,共同构建供学生就业实习、专项训练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比较完备的实习实训基地支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引进企业实体或成套设施设备,多形式、多渠道搞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二)基地建设的原则 第一,集中投入、重点建设的原则;第二,紧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的原则;第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统筹兼顾,以校内为主,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第四,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原则;第五,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第六,校企资源共享的原则。

(三)主要任务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校内外职业教育资源,对学院实践性教学资源从功能、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经过几年的调整使我系实习实训设施有一个功能明确、应用合理、管理规范的布局结构;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专职实训指导教师的作用,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学历和职称,以适应教学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基地的相关规章制度,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在管理理念、运作机制、实验实训手段、教学质量和基地效益等方面要有明显的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同时,部分实训基地或设施发挥辐射作用,为企业、其他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优质服务。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宗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院发展规划目标和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要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实现产学研兼顾的多功能综合效益。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践性教学设施设备更加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完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基地建设,为计算机专业提供高水平的实践环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包括:一是充实学院高速计算机网络及管理系统建设,更新部分计算机机房,使用于专业教学的高配置计算机保有量达400台以上;二是改善软

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

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 以校“国示范”建设和“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工作为中心,以学校工作意见为指导,鼓励学校各系与行业、企业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拓展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发展、教师培养、技术服务、产品加工、制造研发,规范开展校企集团化办学、建设企业工作站和企业调研咨询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各系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特制定该办法。 第一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各系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事项。 第二条各系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科技处负责指导、服务、协作、规范,各系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 第三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必须是持有执业资格的法人单位,与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对接的企业,有着良好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较高合作诚信度。校企合作项目应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与各系教研室、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和发展的方向基本配套,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共同搭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学、科研、生产加工平台。 第四条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事项。 1.科技处的责任事项: 负责制订工作计划、下发通知、撰写总结等日常工作; 负责指导和规范各系开展校企合作工作; 负责审查校企合作项目总体情况,重点审查校企合作项目的可行性和合作企业资质; 负责制定校企合作协议、产品加工审批表、校企合作评分表等相关材料,并对各系校企合作工作进行评价。 2.各系的责任事项: 负责落实2个及以上校企110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服务队,并确定服务队名称;填报技术服务队队长、队员情况登记表;

负责发掘一定数量与本系专业对口,与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对接的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开展校企合作活动; 负责定期与协议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企业调研、制造研发、产品加工等广泛的校企合作,并做好资料归口与上报工作; 负责通过与协议企业校企合作活动,挑选适当的企业生产项目,应用于学生的教育与教学; 负责从校企合作过程中收集适合参加各级创新大赛的创新作品,参加省、市各届创新大赛; 负责挑选2家及以上有良好合作关系、良好发展前景、可以深度合作的企业,建立企业工作站,根据专业特点与合作方式制定合作协议与合作计划,由学校进行授牌。 第五条校企合作项目由系(教研室、实训室)或与校有关处室为校内合作部门承接提出立项申请,科技处受理;一般性合作项目由分管校领导审批;重大项目(标准另定)由校长审批。 凡批准立项的校企合作项目,应签定合作协议(合同书)。校企合作项目协议由科技处组织审核,经校法律顾问审核后报分管校长审定审批,或由校长审定审批签字确认,以及合作方有效签字后方为有效协议(合同)。 校企合作项目应坚持年度效益评价和周期性评估工作制度。承办校企合作项目的系、部(教研室、实训室),与各有关处室,应对合作项目的时机把握、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开发进行年度效益评价,并按照协议(合同)规定检查履行情况,做好阶段、年度汇总报告和台账资料包,上报科技处核查和校长室评价。 协议(合同)期限在3年(含3年)以上的校企合作项目,合作中期应由科技处组织评估,全面审查合同履行情况。根据合同约定行将终止的合作项目,校企合作办应会同相关处室提前3个月告知合作方终止合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