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校规范

内校规范

内校规范
内校规范

管理制度编写规范

管理制度编写规范 1目的 为了统一管理文件、制度的编写,特制定本规定。2范围 各部门管理文件、制度及流程的编制。 3职责分工 3.1质量部负责审查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要求. 3.2 办公室负责审查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 4结构 4.1层次 表1 层次及其编号示例 层次编号示例 章 2 条 2.1 条 2.1.1 段无编号 列项列项符号:字母编号a)、b)和下一层次的数字编号1)、2) 附件附件1 4.1.1章 章是标准而容划分的基本单元。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编号。每一章应有章标题,并置于编号之后。 4.1.2条 条是章的细分。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对条编号。第一层次的条(如 2.1、2.2等)可分为第二层次的条(如 2.1.1、2.1.2等),需要时一直可分到第四

层次(如 2.1.1.1.1、2.1.1.1.2、2.1.1.1.3等)。 一个层次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时才可设条,如第2章中,若没有2.2,就不应设 2.1。应避免对无标题条再分条。 第一层次的条宜给出标题,并应置于编号之后。第二层次的条可同样 处理。某一章或条中有无标题应统一,如第2章的下一层次 2.1有标题,则2.2、2.3等也应有标题。 4.1.3段 段是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编号。 为了不再引用时产生混淆,应避免在章标题或条标题与下层次条之间 设段(称为“悬置段”)。 示例: 不正确正确 2标记 ××××××××} ×××××××××} 悬置段 ×××××××} 2.1××××× ××××××××× 2.2××××× ×××××××××× ×××××××××××××××××××××××××× 3 报告2 标记 2.1 总则 ××××× ××××××××× ××××× 2.2 ×××× ×××××××××× 2.3 ××××× ×××××××××××××××××××××××××× 3 报告 4.1.4列项 列项应由一段后跟冒号的文字引出(见以下示例)。列项中的项如果需要识别,应使用字母编号(后待半圆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在各项之前进 行标示。在子母编号的列项中如果需要对某一项进一步细分成需要识别的 若干分项,则应使用数字编号(后带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在各分项之 前进行标示。 示例:

(修)期刊稿件编校规程pdf

稿件编辑与审校规程 本社目前采用的编辑加工标准为GB/T 3179-2009及该标准指定的相关规范文件) 一、编辑加工 1、终审决定刊发的稿件由责任编辑负责编辑加工,主编和责任编辑须把握好时间,保证期刊准时出版,同时要估计字数,保证每期篇幅页数符合年检要求,不准随意加减页码。当期全部稿件的编辑加工须在离出版日期30天之前完成,为统稿、排版、审校和印刷工作留出足够的时间。 2、编稿是出版工作中重要一环,也是责编的基本工作,最能体现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一般应包括内容加工和形式加工两个方面。 内容加工:责编必须在不改变原稿观点、面貌和风格的前提下,凭借自己的知识优势和职业所特有的观察视觉,对原稿内容,包括观点、立意、文字表述、逻辑结构等进行加工润色,做到改错删芜,全其观点,美其风格。要特别注意发现和纠正稿件中的政治性错误。 形式加工:责编必须严格按照本社采用的期刊编排标准进行加工,形式加工是编稿的核心任务,重点工作如下: (1)查对稿件内容是否符合本刊版式要求,补齐所缺内容。 (2)对文稿(中、英文)标题、文字、符号,摘要,关键词核对准确;对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等信息进行核对(或按规范添加)。 (3)核查引文(注释)在正文中标注、编号是否规范、连续及与文后参考文献(脚注)是否对应。 (4)按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对正文文字、插图及图注图号、表格、注释和参考文献进行编辑加工。 (5)按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对公式、符号、标点符号、数字使用、名称使用及计量单位等进行编辑加工,做到统一规范。

(6)标记文稿各部分的字体字号、插图及照片的位置、外文文种及大小写,标明文稿字数。 (7)同一卷各期稿件的编排格式做到规范统一。 二、主编(执行主编、副主编)统稿 1、统稿由期刊主编(或指定的执行主编、副主编)负责。 2、统稿结合刊物整体特色、所设栏目、文章篇幅及期刊载文量(总页数)等因素排定各栏目的刊发稿件及顺序。 三、审校 1、审读校对工作是期刊制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期刊出版质量的保证措施,审读校对者必须以严谨的态度,精细的作风和强烈的责任感完成该项工作,将差错率控制在3/10000以内,力求达到差错率不超过1/10000的一级出版指标要求。 2、实行“五次审校制”,根据本社实际情况,审读校对工作由责任编辑负责组织实施。在排版对错后(印刷厂负责)出校对样稿。第一、二次校对由责任编辑与作者共同完成(要求作者先对内容、表述等认真校),三校为编辑人员交叉校对,四校为总编、副总编、审读专家抽校和英文校对,五校为主编终校。责任编辑负责各校次稿件的收发、交接、登记与核红工作,在每一校样稿上标注校样批次,其他校对人员校对后在相应校对稿上签字。 3、审校要点(参照《审读规范》) (1)一校。采用对校法,逐字逐句地比照原稿 “校异同”,要求消灭排版过程中的错漏,忠实于原文,可交作者完成。 (2)二校。一校后出二校样(按主编统稿要求编排好中英文目次和整期页码)。责任编辑负责全刊二校。先对照一校样,看一校发现的错误是否已改正(核红)。同样采用对校法,对照原稿进行文稿校对,并重点校对以下问题:封一、封四各出版要素信息;版权、目次页相关要素及目次页页码等与文章之间的衔接;文章题目、署名、单位、摘要、关键词、字体、字号、英文部分;文章首页脚注(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及编号、通信作者介绍);页眉内容与格式等方面是否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沈阳博奥电梯有限公司 B O A O E L E VA T O R C O.,L T D. 沈阳博奥电梯有限公司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BADT/WI-YQ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年12月31日发布 2017年1月1日实施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目录 1、A830L万用表操作规程 2 2、ZC25-3兆欧表操作规程 4 3、DT9256C钳型电流表操作规程 6 4、ZC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7 5、声级计操作规程9 6、DZJ激光垂准仪操作规程13 7、游标卡尺操作规程18 8、塞尺操作规程19 9、限速器测试仪操作规程20

作业工艺指导书 共31 页第 2 页 第 1 版第0次修订 标题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实施日期:2017年1月1日 数字万用表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注意事项: 1、将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检查9V电池。如果电池电压不足,“” 将显示在显示器上。这时应更换电池后方能使用该仪表。 2、测试笔插孔旁边的“”符号表示输入电压不应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数 值,这是为了保护内部线路免受损伤。 3、测试前应将功能开关置于你所需要的量程位置。 4、切勿在功能开关置于位置时测量电压或电流。 5、切勿测量高于地电位1000V的直流电压或700Vd的交流电压,以确保 人身安全。 6、在测量高电压时,注意不要接触被测电路或未使用的仪表端子。 二、直流电压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V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 或负载上,红色表笔所接端的极性将和电压值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 三、交流电压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V~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或 负载上,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doc

杭州X X装饰有限公司 Q/HXXG 00.01-2013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试行) 版次第一版批准人 有效期限6个月审核部门负责人 会签 起草部门人事行政部起草人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杭州XX装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试行) 1 目的 为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精细化水平和制度创新水平,规范企业管理标准编制规则、编号、结构、格式、要求,依据标准化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杭州XX装饰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标准的编写及审核。 3 引用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则 GB/T 1.2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13016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 4 术语解释 4.1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项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按其性质分为技术、管理、工作三大标准。 4.2 企业标准:在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事项而制定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4.3 企业标准化:是以制定、修订标准,贯彻执行标准,达到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规范性活动。 4.4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内的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从事生产、建设、商品流通的共同技术依据,是对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等所做的规定,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等等。其形式可以是标准,也可以是规程、规范、定额和作业指导书、说明书等; 4.5 技术标准体系:企业范围内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他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数显、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数显卡尺的显示屏是否完好,带表卡尺表 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 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 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每块量块连 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 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3、高度卡尺、深度卡尺内校规程 1目的 对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厂生产使用的数显、游标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检验步骤 5.1检查高度卡尺、深度卡尺的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将参照平台表面擦拭干净,高度卡尺、深度卡尺垂直放置使刻度归零。取出3~4块标准量块,放 在平台进行测量,每块测量3次每次测量值均在允许误差±0.02mm范围内,将平均值记录在《检测

期刊编校质量认定标准

期刊编校质量认定标准 一、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一)期刊编校差错率 期刊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期期刊的编校差错数占检查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如检查字数为10万字,检查后发现1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1/10000。 (二)期刊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期刊总字数为该刊的版面字数,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1.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辅文,以及目次页、广告页、插页等,除无内容页面不计以外,均按1面满版计算字数。 2.页眉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3.脚注、参考文献、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行数×每行字数”计算。 4.封一、封二、封三、封四,按正文满版的50%计算字数,空白页面不计。 5.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1面的,有文字说明的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三)期刊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 1.文字差错 (1)封一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其他部分中的错别字、多字、漏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2)同一差错重复出现,每次计1个差错,该期最多计4个差错。每处多、漏2~5个字,计2个差错,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 (3)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4)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1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1个差错。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GB/T 16159—20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的,以1个连写的拼写单位为单位,计1个差错。 (5)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的(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的(如把汉字的〇错为英文字母O),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该期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6)违反相关规定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及异形词的,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该期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期刊中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而未作出合理说明的,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不符合GB

计量器具与设备操作规程(新)

一压力表的操作规程 1. 示值检查 1.1 关闭压力表进气阀;打开泄放阀,泄去压力表内压力; 1.2 对压力表进行零点检查与调整;使其符合检定规程要求; 1.3 关闭泄放阀; 1.4 缓慢打开压力表进气阀,给压力表充压直到示值稳定; 1.5 对压力表各连接部位检漏,发现漏点及时处理; 1.6 查压力表示值是否与站控机或同条件下压力表示值相符。 2. 压力表附件的更换 2.1 转换接头的更换 2.1.1 关闭压力表根部阀进气阀,打开放空阀,待压力表示值为零后,拆下压力表,拆下转换接头; 2.1.2 关闭放空阀,打开根部阀进气阀进行吹扫; 2.1.3 关闭根部阀进气阀,安装新的转换接头,安装压力表; 2.1.4 缓慢打开根部阀进气阀,观察压力表的示值并检漏。 2.2 压力表根部阀的更换 2.2.1 放空待更换根部阀的相应管段; 2.2.2 待微正压时拆开与根部阀相连的压力表转换接头; 2.2.3 拆下旧的根部阀,安装新的根部阀; 2.2.4 对管段缓慢充压并随时检漏; 2.2.5 安装与根部阀相连的转换接头及压力表; 2.2.6 缓慢打开根部阀进气阀,观察压力表的示值并检漏。

二钢直尺 钢直尺是最简单的长度量具,它的长度有150,300,500和1000 mm四种规格。 钢直尺用于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它的测量结果不太准确。这是由于钢直尺的刻线间距为1mm,而刻线本身的宽度就有0.1~0.2mm,所以测量时读数误差比较大,只能读出毫米数,即它的最小读数值为1mm,比1mm小的数值,只能估计而得。 如果用钢直尺直接去测量零件的直径尺寸(轴径或孔径),则测量精度更差。其原因是:除了钢直尺本身的读数误差比较大以外,还由于钢直尺无法正好放在零件直径的正确位置。所以,零件直径尺寸的测量,也可以利用钢直尺和内外卡钳配合起来进行。

文件编写规范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 版本号:V1.0 分册名称:第1册/共1册 文件编写规范 xxx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生效日期: 审核:批准:

文件更改摘要 日期版本号修订说明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

目录 1.目的和范围 (4) 2.目标 (4) 3.术语表 (4) 4.文档编号规则 (5) 5.文档命名规范 (5) 6.文件结构规定 (6) 7.封面 (7) 8.修订页 (8) 9.正文内容格式 (8) 10.文件版本号和文件命名规定 (9) 10.1.文件版本号规定 (9) 10.2.文件命名规定 (9)

1.目的和范围 ●背景说明:本文件作为公司内部文档管理文件,所有公司内编写的文档,均应遵 守本规定,作为公司的所有文档编写统一要求。 ●范围:所有的CMMI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文档,均应当执行本文件要求作为基础的要 求,如果该部分的体系文件存在明确的要求的,按照体系文件要求执行,没有的则按照本文件执行。 2.目标 规范和统一公司管理体系中所有相关文件的风格和样式,指导公司程序文件、模版文件以及各种记录文件的编写。 3.术语表 ●文件标识:文件的属性标志,包括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生效日期、 审批状态、密级等。 ●程序文件:描述为完成管理体系中所有主要活动提供方法和指导,分配具体的职责 和任务而定义的文件。 ●模版文件:为了使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组织统一设计的一些实用的表格和给出活动 结果的报告,规范记录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记录文件:简称记录,是组织根据设计的模版和体系要求,填写的表格或者给出活 动结果的报告,作为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 ●修订页:记录文件的修订历史,所有程序文件、除了表格以外的模版和记录都需要 有变更履历,一般位于程序文件的第二页。 ●文档密级:指本文档的保密程度,共分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公开五级制 度。 ●绝密:涉及公司与客户或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所签订相关的文档资料。仅 限于公司最高管理层及各资料所涉及的经过相应管理人员授权的相关人员查 阅。 ●机密:公司内部所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开发手册等;还有各项目开发 文档、管理文档及软件产品等仅供相关部门高级领导以及经过授权后相关人员 查阅。 ●秘密:需交付用户或与客户进行交流的文档与产品,可供相关项目客户查阅。 ●内部公开:内部不限制,公司内部任何可以任何形式获得文档的信息并阅读、 保存、修改后自用等等,但是不允许向外传播的文件。 ●公开:项目组开发过程中的自用文档或面向售前工作的部分项目介绍材料等。 ●版本标识:作为文档的版本区分。所有发布版本之前不得大于1.0,发布版本作为 1.0,而其后只有重大修改可以调整小数点前的版本号,局部修改调整小数点后版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 23 ±2 ℃ 2. 湿度: 50 ±20 %RH 6 校验 6.1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6.1.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1.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 6.1.3 校验标准 6.1.4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测量点如下图 (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6.2 钢直尺 6.2.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2.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 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直尺分度应自端边算起,

编校语言规范表..

采编校工作中的语言文字规范:字与词 一、编校质量的十个方面 ◎文字◎词语◎语法◎标点◎数字◎计量单位◎知识◎格式◎标题◎文风 二、1986年10月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调整

了8个字象—像,迭—叠,复—覆,了—瞭,罗—啰,仇—雠,余—餘—馀,只(隻衹) ●象与像像与相 (一)具有动词义和介词义(相似、好像、比如)使用“像”。如:甲像乙‖像他那样工作和学习‖好像‖太不像话‖四不像‖相像。 (二)具有名词义“比照人物制作的形象”使用“像”。如:

人像‖头像‖画像‖塑像‖肖像‖毛主席像章‖巴黎蜡像馆‖佛像‖石膏像‖偶像。 (三)具有名词义,但不一定专指“比照人物制作的形象”,目前社会上使用“像”。如:图像‖录像‖摄像‖录像带‖音像‖实像‖虚像。 (四)照相‖照相机‖数字(数码)相机‖相纸‖相册‖相片 三、不要乱用二简字和民间俗字。《第二次汉字简

化方案(草案)》(1977)已废止。桔—橘,帐—账,黏—粘,拼—拚,咀—嘴,肖—萧,闫—阎,碱—硷,兰—蓝,欠—歉,迂—遇,交—跤,扇—煽,付—傅—副,杆—秆—竿。 四、不要滥用异体字,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人名(特别是古代人名)中的异体字,目前还不能不用。 ○姓氏——同〔仝〕○人名——坤〔堃〕、奔〔犇〕、昆

〔崑〕、梁〔樑〕、哲〔喆〕、升〔昇〕、昭〔炤〕、苏〔甦〕、和〔龢〕、沾〔霑〕、渺〔淼〕、矩〔榘〕、村〔邨〕、岩〔喦〕、乃〔迺〕、绩〔勣〕、洁〔絜〕、棋〔碁〕、恒〔恆〕。 五、不准起用旧字形。排版与字幕系统字库(如目前流行的一种圆角字)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汉字字形,以差错论处。一般的变形美术字在字形规范方面不作严格要求。祝福-祝福通速-通速巨距-巨距并拼-

规章制度编写规范

规章制度编写规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规章制度编写规范 1、编写的基本原则: —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宜以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规范工作秩序为目的;—应贯彻相关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应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 —应求真务实、切实可行,从公司实际出发。 2、规章制度的内容构成及顺序为:名称、总则、管理职责、管理内容、检查与考核、附则和附件等部分。 3、规章制度的层次要求: (1)章。章是规章制度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章用中文数字编号,单独一行居中书写。一般而言,规章制度的第一章为总则,最后一章为附则。每一章应有一个标题,标题在编号之后空两格书写,并与其后条文分行。 (2)条。条是章有编号的细分单元,用中文数字对条连续编号,编号加粗缩进两个字排列,其后内容空两格书写。 (3)款。款是条的组成部分,是不编序号的自然段。 (4)项。项是条的细分单元,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 (5)目。目是项的细分单元,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 规章制度构成要素:

字号和字体要求: 注:章标题段前段后一行。 参考模板: 广东粤电云河发电有限公司 ×××办法/规定/制度/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完善/加强/健全/明确×××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规定/制度/细则。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制度/细则适用于×××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条×××××× 第×条×××××× (本章规定各领导、部门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23±2℃ 2. 湿度:50±20%RH 6 校验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38块2级)。 校验标准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测量点如下图 ( 5) 将 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钢直尺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直尺 分度应自端边算起,标注相应的以厘米为计数单位的数字。标称全长处应标注cm单 位。

编校格式规范

编校格式规范 一、格式方面 1.标题格式 如果层级比较多,请按照以下方式分级编排: 一 (一) 1. (1) ① 2. 引文、脚注、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的格式 中文: ①作者:《文章名》,《杂志名/版刊名》年份和期刊号/月份。 李铁映:《中国经济改革的双重探索》,《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 ②作者:《书名》,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年份,第*页。 曹凤岐:《股份经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司:《中国改革大思路》,沈阳出版社1988年版。 ③译著:[美]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7页。 中文脚注中页码之间的连字符用一字线。 英文: ①作者,“文章名”,杂志名/版刊名(用斜体),期刊号/月份,年份,第*页。 Steinberg, Richard H.,“In the Shadow of Law or Power? Consensus-Based Bargaining and Outcomes in the GATT/WT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 ol. 56,No.2,Spring 2001 ,pp.339-374. ②作者,书名(用斜体),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年份,第*页。 Preeg, Ernest H.,Trader in a Brave New World: The Uruguay Round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Chicago/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p.234. 英文页码之间连字符用半字线,页码如果是单个用“p.”(如p.5),如果是页码之间用“pp.”(如pp.18-25)表示。

塞尺检定操作规程

塞尺检定操作规程 1.0目的 规范塞尺检定的操作,确保塞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0.02~3.00)mm塞尺的检定。 3.0校验设备 测长仪:测量范围(0~600)mm 4.0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3±3)℃ 相对湿度:≤70%RH。 对温度的最低要求,根据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而定。环境的温度变化应尽量控制。 5.0校验方法 5.1检定前的准备 用符合要求的清洗剂清洗送检的塞尺。并让被测件和仪器等温至少30分钟以上。 5.2检定项目 塞尺厚度,塞尺硬度,塞尺弯曲度。 5.3操作程序 5.3.1仪器调整 在卧式测长仪上加以3N测力,使测长仪的球形测帽与Φ12的平面测帽接触,

此时测长仪上的读数值作为测量时的相对零点。 5.3.2厚度测量 5.3.2.1标称厚度为(0.02~0.10)mm塞尺的测量:移动测长仪的测量轴使两测量帽离开,将塞尺放入测量帽之间。在塞尺上均匀找出七个点,1,2,3,4,5,6,7,读出七个点的数值,这些数值分别与相对零点数值差值的最大值为塞尺的厚度值。 5.3.2.2 标称厚度0.10mm<d≤3.00mm的塞尺的测量:移动测长仪的测量轴使两测量帽离开,将塞尺放入两测量帽之间。同样,分别读出均匀分布的七个点的值,再将塞尺翻转180°,对另一面的1,4,7,点进行测量;将1,4,7三个点正,反两面对应数值中的最小值分别与2,3,5,6四个点的数值进行比较,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塞尺的厚度值。 取塞尺的厚度值与其标称值之差作为测量结果。 5.3.3塞尺弯曲度 根据之前测出的数据,计算1,4,7三个点正,反面各对应值之差,取三个差值中绝对值的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 5.5允许标准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标准[详]

计量器具自校规 1、游标卡尺部校准规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数显、带表游标卡尺的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数显卡尺的显示屏是否完好,带表卡尺表 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 应在允许误差围,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允许误差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 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围,判校准合格;

2、千分尺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每块量块连 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围,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允许误差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 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围。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允许误差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围,判校准合格。

质检操作规程

质检操作规程 一.原材料型材的检测 1.表面质量: a,表面应光滑,无起皮无沉碱、无裂纹、无气泡、无变型等缺陷。检测方法:在自然散光下以正常视力(不使用放大镜)检测。 b, A面要求无机械纹、划痕、擦伤等;B面允许划痕长度≤10mm,深度≤0.3mm的划痕(2个/米)。检测方法:目测。对划痕深度不能确定时可采用打磨法测量。 c,膜厚:膜厚要均匀,不能有爆膜或膜局部过低的现象。检测标准:按客户要求,客户未注明膜厚要求的按GB5237-2008中标准执行。阳极氧化膜应符合下表规定:(单位:μm) 电泳型材复合膜厚表,执行A级:(单位:μm) 检测工具:涡流测厚仪。 检测方法:在型材装饰面上测出若干个(不少于5处)局部膜厚的平均值。 d.漆膜硬度的检测 要对型材做铅笔划痕实验,漆膜硬度要大于或等于3H。

检测工具:3H铅笔 检测方法:铅笔销好后用砂纸把笔尖磨平,然后用锋利的笔尖在漆膜表面倾斜45°角向前推,刺破漆膜为不合格。检测不少于5处。 e颜色色差的检测 颜色应与供需双方商定的色板基本一致,或处在供需双方商定的上、下限色标所限定的颜色范围之内。 检测方法:在自然散光下半米目测。 f氧化膜封孔的检测 一般检测方法:用钢笔水涂在型材表面,待数十秒后擦去,有痕迹的为不合格。 磷铬酸失重实验法:阳极氧化膜经硝酸预浸的磷铬酸实验,其质量损失值应小于30mg/dm2。 检测标准:按客户要求,客户未注明要求的按GB5237-2008标准执行。 2外型尺寸的检测 A型材端面尺寸、壁厚及米重的检测。 检测标准:按型材的端面图纸,图纸未注明的按GB5237-2008高精级执行。 检测工具:数显卡尺、千分尺 b角度偏差的检测 检测标准:按型材的端面图纸,图纸未注明的按GB5237-2008高精级执行。正负0.5°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文件

Q/xx7.6-2009 xx 检测设备内校规程汇编 编制:李大旗 审批:李根中 2009-05-01 发布2009-05-01实施xx发布

目录 1 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第2页 2 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第3页 3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第4页 4 磅秤、盘秤、电子秤内部校准规程第5页 5 划线尺、深度卡尺内校规程第6页 6 角尺内校检验规程第7页 7 百分表、百分表仔内部校准规程第9页 8 游标万能角度尺内部校准规程第10页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 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 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 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 每年一次 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砌体操作规程

切砖机安全操作规程 1、设备必须安装在地基坚硬的水泥地面上,且地面要平整; 2、设备设置于地面后先校队机械水平,水平度调整完成后, 使用百分表调整锯片的垂直度和直线度; 3、有专业人员接入电源,并检查外部电压是否正常,电线接 头处必须压紧; 4、接好水源; 5、先开主机检查是否正转,确认后待5-10分钟后方可工作; 6、新锯片必须先用耐火砖开锋后方可使用; 7、工作时平板手锯需保持用力均匀,不可超负荷工作; 8、为保证机床正常工作,减少零部件的磨损,机床所有摩擦 部位需按正确方式进行加油润滑。

砌体集中加工工艺标准 ◇非标准砌块切割 ①根据图纸设计尺寸电脑绘制排砖图,排砖图中应包括下列内容:门窗洞口芯柱、构造柱做法;转角及墙端使用的非标准切块;墙体顶部压顶做法;过梁、系梁做法等。 ②根据排砖图,明确列出集中加工构件清单,对转角或墙端的非标准砌块集中在加工区切割。 ③加工人员根据设计尺寸裁切砌块,切割过程必须遵守机械操作规程,先对完整的砌体统一画出切割线,以此精确控制加工尺寸。 ④切割完成的砌块专人负责验收,切割后的砌体必须方正,尺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验收合格的砌体分规格码放整齐,并由专人负责领料使用。 砌体集中加工区负责人:电话:

BM砌块砌筑样板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 基层处理→放线→排砖→植筋→排块搁底→砌筑墙体→芯柱→水平系梁施工→面层清理 1)基层处理:浮沉等杂物清扫、剔凿。 2)放线:专业放线人员按设计图纸放出墙体控制线以及芯柱、系梁等控制线并报监理验线。3)排块:根据砌筑、灰缝等模数进行排块,灰缝厚度5mm,上下皮应错缝搭砌,其搭砌长度一般为二分之一砖长,排块应考虑芯柱和水平系统位置,从芯柱开始排水平砖,不符合模数时,用辅块调节或切割整砖;竖向排块时需考虑门洞标高。 4)植筋 a芯柱 ①门窗洞口两侧,墙厚>90mm配置2φ12,墙厚≤90mm配置1φ12。 ②转角、丁字墙、十字墙交接部位,墙厚≤90mm配置1φ12,墙厚>90mm配置2φ12。 b设水平系梁 ①当填充墙高度<4.2m时,墙体在半高或门洞上设置200mm高水平系梁(或现浇板带),当墙体高度≥4.2m时,在门洞上部墙体中间部位再增加一道水平系梁。 ②水平系梁应向两侧延伸到墙通长。 ③当遇有窗洞时,洞口上部及下部都要设置系梁,且上下部系梁应沿墙贯通并与两道框架或剪力墙墙体连接。 ④当门窗洞≤1.5m时,可用过梁块(U型块)内配置3φ10、φ4@250钢筋作为过梁;当门洞>1.5m时,洞口上部用现浇细石混凝土过梁做系梁,并沿墙贯通且与框架柱、构造柱或墙体连接。 ⑤门洞窗口、预留洞口宽度≥400mm时,洞口上部设过梁或系梁。 ⑥当砌体墙宽度<110mm时,门窗洞口处均做同墙宽混凝土过梁,配筋及高度同水平系梁做法。 5)撂底 a卫生间、厨房除门洞外,其余部分均设置C20混凝土榄墙,高出楼面240mm,并与墙体等宽。 b其余墙体底排砖用C20混凝土灌实。

2013年总局编校质量检查细则(附编校质量检查标准)

2013年“出版物质量保障年”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工作细则 为做好2013年“出版物质量保障年”检查活动,统一和规范对中小学教辅图书、文化科普类图书和少儿图书编校质量的检查标准,特制定本检查工作细则。 一、检查的范围 1. 对象: 各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图书、文化科普类图书、少儿图书。(出版时间以版本记录页标明的时间为准) 2. 内容: 正文、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腰封、书脊)、书名页、前言(或序)、后记(或跋)、目录、插图及其文字说明等。 3. 方法: 每种图书正文部分的抽查必须为内容连续且不少于10万字(版面字数),其中设有答案部分的图书(重点为教辅类图书),原题与对应答案为连续内容,全书版面字数不足10 万字的必须检查全书。 二、检查的依据 1. 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法》《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及其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等。 2. 标准、规范 《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GF 1001—2001)、《新旧字形对照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量和单位》(GB 3100~3102—1993)、《图书书名页》(GB/T 12450—2001)、《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 12451—200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GB/T 28039—2011)、《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等。 专业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或国家及部颁标准、规范、规程中采用的术语为准。 三、检查的要点 (一)内容质量检查要点 1.内容是否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 2.是否含有需要重大选题备案或专项报批的内容,是否按相关规定履行了备案或报批程序。 3.教辅图书出版单位是否具有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以相关资质颁发日期为准) 4.内容是否科学严谨,传授的知识、概念是否正确。 5.教辅和少儿图书内容是否适合相应年龄段读者的文化水平、理

木工操作规程

甲方: 乙方: 为保证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的要求,以下是对木工操作规范要求: 一、模板的加工制作 1、模板的加工在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所指定的模板加工区域进行。 2、模板加工应根据结构构件尺寸事先翻样,加工好的成品模板要按构件使用部位进行编号,分类堆放,便于辨认。 3、模板表面要保证平整,使用前涂刷混凝土界面隔离剂,隔离剂的选用以不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为原则。 二、支模 在本工程的支模系统中,模板采用复合木模板,搁栅采用钢管和方木。对于截面较大的梁(截面高度超过700mm)模板的拉结以设置对拉片为主,间距宜为600mm,剪力墙采用φ12对拉螺栓,间距宜为700mm,地下室外墙对拉螺栓间距为450×600 mm。以保证其垂直度和稳定性及截面尺寸的正确性。 模板支架应选用Φ48×3.5的高频焊管,扣件应选用无破损、无滑丝的,以梁的支架为主排架,立杆间距为800×800mm,立杆顶顶部受力处应采用双扣件支承,主排架应两面设置斜撑管,撑管和立杆交汇处设扣件,其它部位和间隔二排立管设斜撑,整个排架立管要设纵横扫地撑,离地200mm。 立杆着地点的钢管必须是平面,不得采用电焊式气焊截割断,防止立管局部失稳而引发事故。 模板拼缝应尽量控制使其不大于2MM,由于复合模板使用次数较多后边角变形,造成拼缝不严密,此时应用宽胶带纸等盖缝。对于楼面缝隙,应用牛皮纸或旧报纸,也可用薄木板条堵缝,防止漏浆。 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模板系统进行技术复核,复核内容主要包括标高、轴线、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支模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避免混凝土在浇筑时直接冲击模板,柱、墙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的原则,使模板系统受力均匀,以免受集中荷载而造成胀模。 砼浇完终凝后,应立即进面弹线定位工作,要求测量人员和木工翻样师傅认真审阅图纸仔细放样,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上步工作不复验,不得进行下步测量的原则,使测量工作做到准确无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