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Word版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Word版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Word版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Word版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

论文题目: 道德与社会

道德与幸福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律体系日益完善,道德与法律又有了新的诠释,法律和道德反过来有助于提高人

们的幸福感.道德与幸福历来是哲学伦理学关注的两大问

题,由于哲学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的关系也一直是

哲学史上争论的热点。而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

价值追求。

关键词社会道德幸福

正文道德与幸福历来是哲学伦理学关注的两大问题,由于哲学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的关系也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的热点。而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梳理中西方伦理思想史,可以发现,基于对人本性的不同理解,存在三种不同的关于道德与幸福关系的观点:快乐主义幸福论、德性主义幸福论和德福统一至善论。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了至善理论,他认为只有道德与幸福的结合才可以称为至善,为了保障德福统一,康德提出了意志自由、灵魂不灭和上帝存有三大公设,把道德与幸福的配称归于上帝。现代

新儒学的代表牟

宗三先生,接受了康德的德福观念,但否定康德以上帝的悬设来解决德福统一的实现途径,认为在德福统一问题的解决上,与其寻求上帝这一人格化的神,不如直接依托于无限智心。并提出“良知自我坎陷”以开科学民主。马克思创新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德福一致思想,认为道德与幸福的统一只有在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里才能够实现。本质上,道德与幸福的统一问题是一个正义问题,也就是按照道德来分配或享有幸福。从应然来看,人们都期望道德与幸福的统一,然而现实中道德与幸福不统一甚至冲突的现象屡有发生。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原来所存的道德信仰在市场经济的强力作用下瓦解,被眼前经济利益的追逐所取代,以至片面追求个人享乐,以满足感官快乐为幸福。德福不统一表现在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领域,受到社会制度、分配制度、经济水平和教育状况的影响。面对现代人的困惑,呼吁道德,强调追求幸福应符合道德原则,使幸福与道德统一起来,来改善现代人类的信仰危机,满足人们迷失的内在精神需求就尤为重要。要促进道德与幸福的现实统一,就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培养道德情感、加强道德信仰,使个人能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道德回报机制、重视道德信仰教育、发挥舆论导向功能,以此来健全社会制度,优化道德环境。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德福统一的实现,并为其提供了完备的现实基础

什么是幸福?这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这里主要从伦理学范畴来考察。

如果按照人们现在达成的比较理性的、具有比较完整意义的共识,对幸福的概念应当作如下的表述:所谓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的一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或意识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

在这个定义里,至少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幸福首先是个体的一种“内心满足”,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幸福的价值意义,不仅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意图,重要的是某种意图得以实践之后的感受;

二是幸福的发生是建立在个体对幸福的预期的基础上的,在某种幸福感发生之前,是因为他心中有预定的目标和理想。只是这种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才引发了幸福的感受;

三是幸福关涉的实质内容包括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两个方面。当然,物质生活的幸福与精神生活的幸福是否始终需要保持强烈的一致性,二者可不可以背离,是需要具体探讨的。即精神生活的幸福可不可以建立在物质生活的不幸福基础之上?仅有物质生活的幸福,但同时遭受着精神生活的不幸福,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历史上,确实引发了许多的思考。

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人们不可能按图索骥般地按照如上所述的幸福涵义去追求对幸福的把握,人们没有这样的耐心。显然,人们

对幸福的认识与把握很早就出现了,由此所形成的幸福观也是精彩纷呈的。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最早对幸福作理论上探讨的是古希腊思想家梭伦。他认为幸福不是由财富决定的,还需要有德行。梭伦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幸福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领域的幸福感,还需要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相符合。而道德伦理上的满足更在精神领域,所以,幸福应当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对幸福的理解与把握,一如中国哲学思想的思维传统,重在人们的情感与感受,缺少理论上逻辑推理与严密的体系。幸福的涵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它可能是物质生活上的,也可能是精神生活上的;可能有明确的伦理道德指向,也可能自始就没有伦理道德的思考。

如《尚书·洪范》中提出幸福的5个方面的内容:“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终命。”这样的幸福,你能说没有物质上满足,没有精神上的感受,没有道德的考量吗?所以,中国人的感觉向来是很直接、很周全的。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建立在物质决定论基础上的,认为人们对幸福的看法,既与他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分不开,也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的。共产主义道德学说中的幸福观与以往其他的幸福观存在本质的区别:

一是强调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对立统一。集体幸福内含着个体幸福,个人幸福的实现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

二是坚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物质生活的幸福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但离开精神生活的幸福,一切幸福就失去了保障;

三是注重幸福与道德的有机统一。幸福是在道德的生活实践中实现的,背离道德的生活实践,产生不了真正的幸福。

这里思考的重点是幸福与道德的关系。从逻辑思维上看,道德与幸福的关联有4种可能的情况:一是道德与幸福完全一致;二是道德与幸福毫无关联;三是道德高于幸福,幸福成为道德的偶然性附属物;四是幸福高于道德,道德成为谋取幸福的工具之一。

我觉得道德是人生幸福的条件:

圣人云:“人无德,天灾人祸;地无德,万物凋落;天无道,地裂天崩,苍穹尽空。”

老子的《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世代传诵影响至今。“缺德”、“损德”、“积德”……,老人总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我们哪个不是在这样的传统氛围下成长的?!但不知从何时起,周围的人热衷于金钱,一切都用金钱来衡量,谈论起道德,也是说那“德”值多少钱。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和宽容日渐冷漠,真是“人人相见如敌,事事都难如意”,有的人甚至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如今,不能说我们的物质生活不丰富,可以说,只要有钱,可以尽情的享受、放纵自己,但这样就幸福吗?问过许多人,答案是否定的。仅仅能满足自己的一时欲望,却满足不了内心那份渴望宁静、祥和与爱的感受。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生活烦恼,面对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现代人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在心灵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何去何从?是金钱第一,还是诚信重要?是手段第一,还是道德重要?

朋友给我讲了一则故事:

有一次,一个印度人看见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转,他当即就决定帮它。他伸出他的手指捉它,想把它捞到岸上来。可就在他的手刚够到蝎子的时候,蝎子猛然蛰了他一下。但这个人还是想救它,他再次伸出手去试图把蝎子捞出水面,但蝎子再次蛰了他。

旁边一个人对他说:它老这么蛰你,你还救它干什么?

这个印度人说“蛰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蛰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的天性呢?”

不要放弃爱,不要放弃你的美德,哪怕你周围的人都要“蛰”你!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那个印度人未免有些傻,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得失,然而当人人都因为别人的不义而放弃或降低道德的底线时,我们每个人从这个越来越没有诚信的社会环境里得到的回报将会是什么呢?

我们左右不了别人,但能够改变自己。如果一生中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善良而改变了曾经交往过的十个人的话,那么那十个人又用自己的善行影响十个人,那么这个世界能不变得美好吗?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把她变得更美好,只有信守心灵中的那份善良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光明,只要遵守道德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也许我们没有金钱,也许我们没有财产,也许我们没有学问,也许我们没有权势,但只要我们拥有高尚的灵魂,拥有精神财富——真诚、善良、宽容、尽职尽责,无论是谁,都能赢得人们的尊重,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如果一个人有道德,那么他的幸福感便也会迅速上升。有了道德的作用,社会才有可能出现家家晚上不用闭门的和谐现象。在道德的旗帜下,人们更确定了社会主义旗帜的正确性,才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当人们致力于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无论做什么都是有意义的,是可以感到幸福的。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不是说一定要生活富裕了,手里有钱了,我们所讲的幸福要上升到精神层面。

幸福就是人们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至少他有动力去为了美好的未来去奋斗,这就是幸福了。

参考文献:

1 《道德与人的幸福》

2 《构建社会道德底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