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3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环境保护要求

(1).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

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

(2).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在畜居栖点500 米以外。

(3). 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下列地区:

a. 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b. 居民密集居住区。

c. 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f. 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

4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环境保护要求

(1).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防渗工程,垃圾渗滤液输导、收集和处理系统。

(2).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层的渗透系数K<=10cm/s。

(3). 防渗工程应采用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的工艺。

(4). 填埋场基底为抗压的平稳层,不应因垃圾分解沉陷而使场底变形。

(5). 填埋底最低处应设有集液池(并),其内应设有总管通向地面,并高出地面100 厘米,以便抽出垃圾渗滤液。

(6). 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气体输导、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

(7). 气体输导系统应设置横竖相通的排气管,排气总管应高出地面100 厘米,以采气和处理气体用。

(8). 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达到燃烧值的要收集作用;对不能收集利用的可燃气

体要烧掉排空,防止火灾及爆炸,填埋场设计时,应设有相应设施。

(9). 建筑物应保持良好通风,防止可燃气体集聚遇明火爆炸。

(10). 填埋场设计时,应设有导流坝和顺水沟,将自然降水排出场外或进入蓄水池。

5 填埋物入场要求

(1) 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

(2) 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危险性废弃物混合一起;严禁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弃物进入生活填埋场。

6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

(1)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颗粒物(TSP)、氨、硫化氢、甲硫醇、

臭气浓度。

(2)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 控制。颗粒物场界排

放限值<=1.0 毫克/ 立方米。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场界排放限值: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分别按照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 相应级别的指标值执行。

7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

(1)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为: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和大肠菌值。

(2) 其他项目,视各地垃圾成分,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3) 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

7 .2.1 生活垃圾渗滤液不得排入GB3838—88 中规定的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的

饮用水源保护区及GB3097—82 一类海域。

7 .2.2 对排入GB3838—88 三类水域或GB3097—82 二类海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

其排放限值执行表 1 中的二级指标值。

7 .2.3 对排入GB3838-88 Ⅳ、Ⅴ类水域或GB3097-82 三类海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 1 中的二级旨标值。

表1 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

mg/ L (大肠菌值除外)

一级二级三级

悬浮物70 200 400

生化需氧量(BOD5)30 150 600

化学需氧量(COD cr )100 300 1000

氨氮15 25 ——

大肠菌值10

-1 -10

-1 -

10 -2 10-1-10

-2

7 .2.4 排入设置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 1 中的三级指标值。

具体限度还可以与环保部门、市政部门协商。

7 .2.5 排入未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污系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必须根据排水

系统出水

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7。2。2 和7。2。3 的规定。

7 .2.6 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项目,其排放限值按照GB8978-1996《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8 生活垃圾填埋场蓄水池废水的排放要求

蓄水池的废水应进入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若单独排放,应做适当

处理后方可排放。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按照渗滤液的排放要求执行。

9 生活垃圾填埋场噪声控制限植

生活垃圾填埋场噪声控制限值,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分别按照GB12348 -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相应级别的指标值执行执行。

10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不应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指

标及其限值按照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执行。

对于因地质化学结构而造成地下水本底含量较高的特殊项目,应以场区地下水上游

观测井水质指标作为参考指标。

11 填埋作业及封场的环境保护要求

a. 填埋施工应实行单元填埋,随倒随压、层层压实,当日覆盖,填入的垃圾厚度应

以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

b. 当作业场所降尘过高时,应洒水降尘,或将蓄水池内净化的水回喷到填埋场表

层。

c. 填埋场封场时,应做好地表面处理,并在其表面覆30 厘米厚的自然土,其上再覆15~20 厘米厚的粘土,并压实,防止降水渗入填体内。

d. 封场时终场表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倾向一方,以排出降水。

e. 在填埋场未达到安定化前不准作为建筑用地。

12 监测

12 .1 大气监测

1. 采样

颗粒物采样点数目和采样点设置按照GB16297-196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附录C的规定执行。

恶臭污染物采样点、采样频率按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 6.2 的规定执行。

2.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按表 2 执行

表2 大气污染物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

颗粒物重量法GB/T15432-1995

臭气强度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93

氨次氯酸盐-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97-93 硫化氢气相色谱法GB/T14678-93

甲硫醇气相色谱法GB/T14678-93

3. 噪声监测

生活垃圾填埋场界噪声监测按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规定执

行。

4. 地下水监测

a. 采样点的布设

填埋场地下水采样点应布设五点:

本底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 米处。

污染扩散井两眼:设在填埋场两旁各30~50 米。

污染监视井两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 米处、50 米处各一眼井。

b. 采样方法

用特制的小水桶提取水样,严禁用水泵抽吸水样,每个样品采集2000 毫升,特殊项目的采样量和固定方法按其所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要求进行。

c. 采样频率

在填埋场投入使用前监测一次本底水平;在使用过程中每年按枯、丰、平水期各监

测一次,直到填埋场达到安定化为止。

d.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12 .3.4.1 填埋场投入使用前的地下水本底水平监测项目,按照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可根据当地垃圾成分选择监测项目。

12 .3.4.2 分析方法按国家有关水质测定方法进行。

12 .4 垃圾渗滤液排放监测

12 .4.1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点设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排放口(即填埋场废水外排口)。

12 .4.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3)。

表3 垃圾渗滤液排放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

悬浮物重量法GB11901-89 化学需氧量(CODcr)重铬酸钾法GB11914-89 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与接种法GB7488-87 氨氮蒸馏和滴定法GB7478-87

大肠菌值多管发酵法GB7959-87

12 .5 蓄水池排放监测(单独排放时)

12 .5.1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点设在蓄水池的排放口。

12 .5.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同表3,但应增加溶解氧的监测(DO-碘量法,GB7489-8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对于垃圾处理的感想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对于垃圾处 理的感想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对于垃圾处理的感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对于垃圾处理的感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是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城乡发展环境、提升现代化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日产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广大农村特别是国省道两旁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影响了全县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开发开放步伐,更威胁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设文秘杂烩网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十分必要。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我县辖21个乡镇,260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县生活垃圾日产980吨,其

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240吨,可回收利用50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740吨,可回收利用120吨。 20xx年,有90个自然村按照"户聚、村收、村填埋"模式,初步实现了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简易文秘杂烩网填埋处理。 从垃圾分类来看,城区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类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破旧家具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果皮等)、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区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热值较高;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多,季节性较强(夏、冬两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对较少,可回收利用较少,焚烧热值较低。 (二)存在主要问题1.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仅城区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县只有90个自然村初步实现以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篇一: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第1条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二、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三、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四、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五、应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第2条填埋场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一、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填埋容量必须达到设计量,使用期至少六年。 二、应有一定的施工设备,如汽车、布料机、装载机、推土机、碾压机等。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按填埋工程量、作业实际需要而定。 1 三、能在全天候条件下运行。 四、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 五、不引起空气、水和噪声污染,不危害公共卫生。 六、技术工艺简单而科学,填埋工程处理垃圾的成本低。 第3条填埋场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交通方便,运距较短。 二、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 三、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 四、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 五、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六、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距人畜居栖点800m以外。 七、远离水源。一般设在地下水水流向的下游地区。 第4条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 二、洪泛区。 三、淤泥区。 四、居民密集居住区。 五、距公共场所或人畜供水点800m以内的地区。 六、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七、地下水水面与坑底距离2m以内者。 八、活动的坍塌地带、地震区、断层区、地下蕴矿区、灰 2 岩坑及溶岩洞区。 九、珍贵动植物栖息养殖区和国家大自然保护区。 十、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和生物学研究考察区。十一、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第5条填埋场选址必须事先进行调查,在掌握下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一、地形、地貌。 二、地层结构、岩石性及地质构造。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研究(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研究(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研究(标准 版)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增长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的数量在逐年增长,在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包括填埋、焚烧和堆肥,由于很多垃圾燃烧会产生污染,因此利用焚烧来处理的垃圾数量并不多;由于很多垃圾不能够被分解,有机成分的含量也较少,因此也不能用堆肥手段进行处理,大多数的生活垃圾均是通过填埋进行处理,填埋垃圾数量约占我国每年处理垃圾总量的八成,不仅如此,在世界范围之内,大部分城市的多数生活垃圾均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在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引发由于渗漏所导致的垃圾污染扩散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对于垃圾填埋场污染程度控制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生活垃圾;控制标准;垃圾填埋场;污染问题 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1.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类型 明确规定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禁止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因此,生活垃圾之外的其他类型废物是无法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的,即使是那些与生活垃圾性质相似的、不会与生活垃圾发生不利反应的、不会影响生活垃圾正常填埋的废物,如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等。因此,经过对废物污染特性的研究,规定了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等,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此外,在实施的《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了经处理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医疗废物的条件.感染性医疗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生活垃圾相同,在进行化学消毒、微波消毒或高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项目工作总结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项目工作总结 乡街道集镇建成区,共有114户526人,另加机关、学校1200余人,总人口达1700余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3吨。自开展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以来,我乡根据创建要求在集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方面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垃圾处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制定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一名副科级领导具体负责实施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项目工程建设及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二、加强宣传 通过标语、板报、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认真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宣传工作,让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民齐心协力创省级生态乡镇的积极向上风气。 三、配备卫生保洁设施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投资30万元在村3社建立了一小型垃圾处理场一座,购置垃圾桶100个,垃圾车1台,新建垃圾池5个,在8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垃圾收集点16个。 四、聘请卫生保洁员,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 聘用了5个卫生保洁员,专门负责集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保洁员聘用热爱环卫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所用的工具由乡政府组织购买。近年来我乡卫生保洁工作达到了以下要求: (1)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定时沿街收集住户、商户、单位垃圾;垃圾池(箱)及时清理,做到无垃圾积留;(2)生活垃圾经收集由保洁员分

类,将垃圾及时送到指定地点,严禁运输途中随地抛洒、乱倒乱放;(3)督促沿线各户做好自家附近区域的卫生清洁及保持工作;(4)负责收取集镇内住户、商户、单位的垃圾清运费用;(5)协助保洁员清理集镇内的下水通水管道等公共设施的畅通和维修。 通过以上工作,现在我乡集镇达到了“街容整洁、环境优美、人居和谐”建设目标,提升了城镇形象。经县环境保护局20**年4月对我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检测的结果表明,我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0%。 五、规划设计了再建一座中型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工作 20**年冬,在县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规划设计了在村三社曹湾处(离街道2公里处)再高标准建设一座中型垃圾处理场。该项目由县环保局设计,乡人民政府具体实施,计划总投资640万元,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设时间1年(20**年),20**年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主体工程共分四大部分,一是道路硬化1000米,二是垃圾填埋场,三是堆肥场,四是渗滤处理场。到目前为止,完成了土地征用工作、场地规划,开挖整理场地等工作。 六、今后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省级生态县、生态乡创建活动具体内容的宣传力度,继续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使群众真正了解到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按照实施方案继续加强集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 三、积极组织实施槽湾中型垃圾处理场的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力争在今年完成施工,20**年正式投入使用。 四、加强集镇规划建设。一是街道路面、人行道、路灯、下水道、管网的铺设;二是街道拓宽绿化亮化工程在年前全面完工。

垃圾处理标准规范—中国固废网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规范 DB11/T 270—2005 前言 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 本标准起草人:梁广生、栾智慧、徐勃、孙江、卫潘明、王树国、周凯音、李彦富、薛志飞、吕志强、赵坤、张跃升、郑晓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工艺运行、设备、计量信息、环境和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387-1994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 12801-199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JJ 17-2004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DB11/T 273-2005生活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环境监测规范 DB11/ 307-2005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 暴露比exposure proportion 垃圾暴露面积的平方米数与垃圾日处理量吨数的比例。 3.2 薄层压实thin layer compacting

将运至填埋作业区的垃圾摊铺至0.5m~0.6m厚,使用压实机进行压实的作业方式。 3.3 边堤skirt embankmet 在地平面以上的填埋作业过程中设置在垃圾堆体周围的围挡。 4一般规定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应保证连续运行,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a)制定详细的工艺运行管理手册,重大工艺进行调整需申报经批准后实施; b)按照填埋工艺运行管理手册完成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 c)制定各岗位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完成作业任务; d)定期对填埋场相关设施,包括雨污分流导排系统、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 填埋气收集处理系统、数据计量称重系统、场区道路、地下水监测井等 进行维护管理,保证填埋工艺正常运行; e)制定防火、防爆、防雷、防突发事件等措施及应急预案以备特殊情况下 的生活垃圾处理; f)具有完备的建设资料及工艺文件。 5工艺运行管理 5.1进场垃圾控制 5.1.1严禁接收和填埋工业垃圾及医疗、危险、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 5.1.2进场垃圾来源明确,严禁来源不清的垃圾进入垃圾卫生填埋场。 5.1.3可以接收适量建筑垃圾、渣土作为填埋工艺辅助材料(覆盖层材料、边堤修建材料);日常覆盖材料总量不应超过全年生活垃圾处理量体积分数的15%。 5.1.4可以接收适量来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或来自粪便处理设施的残渣,但含水率不应超过70%,污泥和残渣进量不应超过当天全部垃圾处理量的5%,并不应影响其他工艺正常运行。接收来自粪便处理设施的残渣应立即进行覆盖。 5.2填埋作业 5.2.1垃圾卫生填埋场应根据垃圾量、垃圾种类、垃圾成分、填埋作业区场地条件、填埋机械设备条件等因素制定分区、分类填埋方案和年、月填埋作业计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与施工、填埋废物的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的污染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本标准的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本标准只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 7466-1987 水质总铬的测定 GB 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8-1987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69-1987 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0-1987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 7471-1987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 7485-19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7488-198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901-1989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 11903-1989 水质色度的测定 GB 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13486 便携式热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4675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式比较臭袋法 GB/T 14678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篇一: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第1条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二、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三、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四、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五、应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第2条填埋场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一、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填埋容量必须达到设计量,使用期至少六年。 二、应有一定的施工设备,如汽车、布料机、装载机、推土机、碾压机等。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按填埋工程量、作业实际需要而定。

三、能在全天候条件下运行。 四、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 五、不引起空气、水和噪声污染,不危害公共卫生。 六、技术工艺简单而科学,填埋工程处理垃圾的成本低。第3条填埋场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交通方便,运距较短。 二、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 三、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 四、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 五、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六、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距人畜居栖点800m以外。 七、远离水源。一般设在地下水水流向的下游地区。 第4条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一、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 二、洪泛区。 三、淤泥区。 四、居民密集居住区。 五、距公共场所或人畜供水点800m以内的地区。 六、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七、地下水水面与坑底距离2m以内者。 八、活动的坍塌地带、地震区、断层区、地下蕴矿区、灰

【生活垃圾填埋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总结

【生活垃圾填埋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总结 《【生活垃圾填埋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总结》的范文,这里给大家。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总结 20XX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总结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 【分类】 1.自然衰减型填埋封闭性填埋(主要处理方式) 2.封闭性填埋: 好氧填埋技术厌氧填埋技术 好氧填埋技术: 有机物质+好氧菌+氧气+水→二氧化碳+水(蒸汽状态)+****盐+硫酸盐+氧化物厌氧填埋技术: 有机物质+厌氧菌+二氧化碳+水→气态甲烷(沼气)+氨+最后产物 3.好氧厌氧区别: 好氧:准好氧性卫生填埋(通风) 厌氧:改良型厌氧性卫生填埋(密封,一般以1d 内填埋的垃圾作为一个填埋单元 主要差别是渗虑液收集排除系统的差异 【泥质防水层】 1.技术的核心是:掺加膨润土的拌合土层施工技术流程:

验收场地基础—选择防渗层土源—做多组不同掺量试验—做多组土样渗水试验—选择抗渗达标又经济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比—施工现场按照相应配合比拌合土样—土样现场摊铺压实—分层施工同步检验—工序检验达标完成 2.控制要点:审查施工队伍资质 膨润土进货质量(招标方式)(具有相关合格证明) 膨润土掺加量的确定 拌合,压实(机拌不少于2遍,含水量最大偏差不超过2%,振动 压路机碾压4—6遍) 质量检验(压实度试验渗水试验) 不合格坚决返工处理 【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 1.思想汇报专题膨润土垫(GCL)必须在平整的土地上进行,不能在有水及下雨时施工搭接缝采用膨润土防水浆封闭膨润土垫(GCL)在坡面与地面拐角处防水垫应设置附加层先铺设 500mm 宽沿拐角两面各 250mm后,再铺大面积防水垫 2.流程: 基底检验——吊运就位——人工铺展——搭接宽度调整——搭接处撒膨润土粉——继续后续施工 3.控制要点:搭接应采用顺坡搭接,上压下方式,避免出现十字搭接,采用品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作者:许海云转贴自:中国环保产业] 摘要:本文从垃圾填埋过程中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问题入手,阐述了在填埋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渗、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措施,对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污染防治 中国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377(2002)08-0019-03 卫生填埋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具有投资少、处理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如美、英等国生活垃圾处理都以卫生填埋法为主。我国80%以上的垃圾仍采用露天堆放和直接填埋的简易填埋法。但卫生填埋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次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见山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对垃圾填埋场中常见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垃圾填埋常见的二次污染 垃圾填埋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这些污染物如不加处理排放,极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1、水污染。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这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渗滤液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奈、菲等芳香族化合物、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磷酸脂、邻苯二甲酸脂、酚类类和苯胺类化合物等。渗滤液对地面水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即使填埋场封闭后一段时期内仍有影响。渗滤液对地下水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使地下水水质混浊,有臭味,COD、三氮含量高,

生活垃圾深埋场工作总结

生活垃圾深埋场工作总结 一、紧紧围绕综合目标任务,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一)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对作业区域进行灭蝇杀菌、消毒除臭,确保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年限。 (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狠抓防火、防洪、防渗工作,确保垃圾深埋场的安全运营。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指定专门责任人每天进行巡查,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三)完成垃圾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我乡无害化处理集镇和周边乡镇生活垃圾共计16274吨,平均日处理2-3吨,处理率为80%。 二、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筹划、严密组织、狠抓落实,按照统一部署,及时成立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好这项活动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对垃圾深埋场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 三、城乡统筹垃圾处置初见成效。 垃圾收集处置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乡党委、政府将垃圾深埋场20公里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纳入深埋场进行处理,扩大垃圾深埋场的服务范围。年初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和对各村社逐个走访,全面了解乡镇生

活垃圾收集处理现状,为乡镇垃圾处理设施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按照规划,积极对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进行改造。我们将努力克服运输系统不完善,运距远而造成的运输困难,投入1台垃圾运输车和8名工作人员对乡镇的生活垃圾进行收运,目前平均每天收运处理乡镇垃圾3吨,使我乡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垃圾处理城乡统筹初见成效。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64-2010)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 范(试行) Leachate Treatment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0—02—03发布 2010—04—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发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北京东方同华科技有限公司、维尔利环境工程(常州)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环莱茵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2月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

目次 前 言 (Ⅰ)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水量和水质 (5) 6 工艺设计 (6) 7 检测与控制 (9) 8 施工与验收 (10) 9 运行与维护 (11) II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研究(新版)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研究(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93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研究(新版)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增长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的数量在逐年增长,在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包括填埋、焚烧和堆肥,由于很多垃圾燃烧会产生污染,因此利用焚烧来处理的垃圾数量并不多;由于很多垃圾不能够被分解,有机成分的含量也较少,因此也不能用堆肥手段进行处理,大多数的生活垃圾均是通过填埋进行处理,填埋垃圾数量约占我国每年处理垃圾总量的八成,不仅如此,在世界范围之内,大部分城市的多数生活垃圾均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在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引发由于渗漏所导致的垃圾污染扩散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对于垃圾填埋场污染程度控制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生活垃圾;控制标准;垃圾填埋场;污染问题

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1.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类型 明确规定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禁止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因此,生活垃圾之外的其他类型废物是无法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的,即使是那些与生活垃圾性质相似的、不会与生活垃圾发生不利反应的、不会影响生活垃圾正常填埋的废物,如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等。因此,经过对废物污染特性的研究,规定了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等,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此外,在实施的《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了经处理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医疗废物的条件.感染性医疗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生活垃圾相同,在进行化学消毒、微波消毒或高温消毒后其生物感染特性也被消除,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不会对环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生活垃圾填埋处置造成的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填埋废物的入场条件,填埋作业要求,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要求,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环境监测等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放大气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7年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1、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2、补充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 3、细化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基本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4、增加了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医疗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志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

残余物和生活污水处理污泥的入场要求; 5、增加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期间的污染控制要求; 6、增加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项目数量。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废止。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城市建设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年4月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与施工、填埋废物的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的污染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本标准的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本标准只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污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篇一:垃圾填埋场2011半年工作总结 仁怀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填埋场 二〇一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度工作已经结束,下半年新的工作即将开始。垃圾填埋场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和局城市管理股的监督下,在局属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以主管局年初工作计划为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为主线,强化垃圾填埋场科学管理工作。较好地实现了上半年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切实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人

为本,开拓创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主管局规章制度。以保障全场职工人生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强化垃圾填埋场管理力度,努力构建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垃圾填埋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坚决按照垃圾填埋工艺流程操作。巩固垃圾填埋场取得的成绩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职工业务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和职工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年以来, 我场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每月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使全场职工熟悉和掌握垃圾填埋场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操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狠抓职工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真正做到垃圾填埋场职工在岗位上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提高了职工终于敢说敢管的思想意识,从而发挥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也提高了职工业务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打掉了职工懒,散、缓的工作不良习气。 三、加强内务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我们按照主管局的要求和规定,搞好场的内务工作。完善各班组的台账建设,台账建设体现了垃圾填埋场工作管理力度和管理创新机制。我们始终坚持垃圾卫生填埋工艺要求,认真做好台账登记,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成半年来各班组软件资料和台账归档装订工作。同时也完成了主管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真正做到了垃圾填埋场半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四、严格科学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我们积极探索垃圾填埋场科学管理方法。保证垃圾填埋工作有序进行。基本完成了上半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任务。 1、库区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库区安全。库区灭火种370次,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

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的控制.

固废处理 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的控制 李瑞成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广东深圳518133)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的介绍,阐述了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危害及其控制的主要工程措施,指出了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是我国该类填埋场污染治理的根本思路。 关键词:简易垃圾填埋场;工程实例;污染控制;无害化 INTRODUCTION TO POLLUTION CONTROL OF THE UNCONTROLLED MSW LANDFILLS Li Ruicheng (Central-South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Shenzhen518133,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to project example,it was described the pollution and hazards generated by uncontrolled MSW landfills,and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fundamental idea of pollution control for this MSW landfills is the realization of reduction stabilization and harmlessness Keywords:uncontrolled MSW landfills;project example;pollution control;become harmless 0引言 在实施无害化处理前,我国绝大部分城镇生活垃圾采用简易填埋方式处理,因而使得简易垃圾填埋场遍布全国众多城镇。由于简易填埋是没有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直接填埋,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安全隐患。因此,对简易垃圾堆场进行的污染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1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污染与危害 简易填埋场没有按无害化卫生填埋场的标准建设,停用后有些直接裸露形成垃圾山,有些仅进行了简易覆土,因此这些填埋场给周边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和环境危害。污染和危害主要来自4个方面:填埋气、渗沥液、土壤污染及景观问题。 1)大气污染。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主要为 CH 4、CO 2 及其他一些微量成分。CH 4 、CO 2 是主要的 温室气体,其中CH 4 易燃易爆,极易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同时填埋气带有恶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造成大气污染。 2)渗沥液污染。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沥液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成分复杂,含有较高的氨氮、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合物等。因此渗沥液不经达标处理随意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土壤污染。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电池、玻璃、塑料制品等,它们直接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废电池含有大量有毒重金属,如进入土壤和地下水源,最终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4)景观问题。没有按国家标准封场裸露的简易垃圾场外观极差,随风飘撒的塑料产生白色污染,大量蚊蝇等害虫传播疾病,雨季时污水横流、气味难闻。2简易垃圾堆场污染防治措施 消除简易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问题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实施整体搬迁,二是就地按无害化标准进行封场。 2.1垃圾整体搬迁 垃圾场整体搬迁是见效最快、周围居民最满意的整治措施。整体搬迁是将简易垃圾填埋场内的垃圾搬迁转移至新建的无害化处理厂处理,彻底消除污染源。 2.2就地封场 对无条件进行整体搬迁的简易填埋场,其污染控制多采用按卫生填埋场标准要求进行就地封场。 简易垃圾填埋多位于偏远的山沟或洼地,垃圾数量巨大,实施整体搬迁工程量大,施工困难。同时垃 95 2010年12月第28卷第6期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作业流程

(1)填埋作业工艺 填埋作业工艺是怎么样的? 填埋场作业工艺流程图 填埋场覆盖层剖面图 (2)二次污染的防治与处理 由于垃圾填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容易造成垃圾填埋气、渗滤液等二次污染,因此这种方式目前并不是主流的垃圾处置方式。为解决垃圾填埋产生的二次污染,需从填埋场场底基础、填埋气的回收利用、渗滤液收集处理、封场后填埋场安全再利用等几方面考虑。 1、垃圾填埋场场底基础 进行垃圾卫生填埋首先要处理好场底基础,场底必须能支撑和承受设计容量的全部垃圾的压力,不会因填埋垃圾的沉陷而使场底变形。对于采用人造防渗层的填埋场来说,场底还应有保护防渗层的作用和有利于防渗层的施工。例如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从外往内的场底结构如下图,以此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底结构图 2、填埋气的回收利用 目前国内外填埋气利用的主要途径有:

在蒸气锅炉中燃烧,用于室内供热和工业供热; 内燃机发电; 作为运输工具的动力燃料; 经脱水净化处理后作为管道燃气。 例如,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期就将填埋气回收后用于发电。截至2016年,场区已安装11台15兆瓦的发电机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每年填埋气处理量可达8000万立方米,发电一亿度,可满足近1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而且还可以减排二氧化碳66万吨,大概相当于200个上海植物园的吸碳量。 3、渗滤液的处理 渗滤液由于成分复杂、污染大,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例如上海老港的渗滤液处理厂,其渗滤液日处理量为3200m3/d。浓缩液的深度处理规模为100立方米/日。处理工艺为渗滤液采用MBR+NF/RO工艺,浓缩液采用臭氧高级氧化组合技术(SHAS)技术。SHAS是以臭氧/ AOP处理技术为核心,并结合利用生物、膜、活性炭等处理的复合水处理技术。该复合工艺系统对MBR出水水质波动的特点应对良好,其运行管理简单稳定,多技术的有机组合在保证出水稳定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体现了其经济性,是目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中最经济彻底的分解技术。 位于老港综合填埋场一期的渗滤液处理厂 4、封场后垃圾填埋场安全再利用 当填埋场达到使用年限时,完工的高台状的垃圾场带来的景观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老港固废基地对已经封闭的一到三期填埋场进行了表面覆盖处理和植被的重建。表面覆盖处理作为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后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为垃圾场复垦奠定基础,为未来生态修复后植物生长提供基质,同时保护顶部防渗层、减少进入垃圾堆体的下渗雨水量。 说了这么多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防治与处理,其实北极星环保设备网觉得,最好的办法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是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城乡发展环境、提升现代化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日产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广大农村特别是国省道两旁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影响了全县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开发开放步伐,更威胁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设文秘杂烩网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十分必要。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我县辖21个乡镇,260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县生活垃圾日产980吨,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240吨,可回收利用50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740吨,可回收利用120吨。2008年,有90个自然村按照“户聚、村收、村填埋”模式,初步实现了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简易文秘杂烩网填埋处理。 从垃圾分类来看,城区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类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破旧家具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果皮等)、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区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热值较高;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多,季节性较强(夏、冬两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对较少,可回收利用较少,焚烧热值较低。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仅城区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县只有90个自然村初步实现以村为单位的简易填埋,大部分自然村仍处于生活垃圾无序丢弃、露天堆放状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2.填埋点设置不规范。多数简易填埋点都是利用废弃坑塘,与村庄距离不足500米,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 3.垃圾收集、存储、运输设施不配套。现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简易落后、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 4.专业保洁队伍不健全。全县大部分村街尚未建立保洁队伍,且现有人员管理标准、作业标准不统一,难以保证环卫作业效果; 5.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县、乡、镇、村街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全县尚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分担机制; 6.村容环卫意识亟待提高。受农村生活传统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农村垃圾乱堆乱倒等生活陋习仍比较严重。 二、实施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系统建设的规划背景和有利条件 1.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4.71亿元,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环境卫生工作,将垃圾处理作为改善农村环境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2005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2005 CJJ/T107-2005 1 总则 1.0.1为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以下简称垃圾填埋场)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评价,考核垃圾填埋场的实际建设和运行状况,提高我国生活垃圾(简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水平并为今后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制定本评价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评价。 1.0.3 对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时,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评价内容 2.0.1 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内容应包括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和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评价。 2.0.2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评价内容应包括垃圾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选址、防渗系统、渗沥液导排及处理系统、雨污分流、填埋气体收集及处理、监测井、设备配置等。 2.0.3垃圾填埋场运行评价内容应包括垃圾填埋场进场垃圾检验、称重计量、分单元填埋、垃圾摊铺压实、每日覆盖、垃圾堆体、场区消杀、飘扬物污染控制、运行管理、渗沥液

处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安全管理、资料等。 3 评价方法 3.0.1 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应采用资料评价与现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0.2被评价的垃圾填埋场应提供下列文件: 1 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 2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 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 4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5 设计文件、图纸及设计变更资料; 6 施工记录及竣工验收资料; 7 运行管理资料(如垃圾量、覆土、消杀、管理手册等); 8 环境监测资料; 9 特许经营协议或委托经营合同; 10 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3.0.3垃圾填埋场无害化的评分标准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 的规定。 3.0.4评价分值计算方法应按下式计算: M=∑[(100一X子)×f子] (3.0.4) 式中M——垃圾填埋场评价总分值,为各子项得分加权值之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