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选修3-2全册精品课件第五章第一节

人教版物理选修3-2全册精品课件第五章第一节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第二届世界史研究生精品课程班 招生简章 一、宗旨 中国的快速崛起要求我们加强世界历史学科建设,这是国内知识界和教育界人士正在增加的共识。大家切身感受到,中国的快速崛起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也是一个历史现象。改变着世界秩序,也改写着世界历史。无论是其产生的正面效应,还是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些前所未见的问题,需要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学者做出根本性回答。以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大国兴衰规律为己任的世界历史学科,应该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世界历史教学和研究,已经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越来越不适应中国国际地位快速提高的时代要求。因此,有计划培养中国新一代世界历史学者,成为当务之急。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从2003年开始,大力推出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举办“世界历史研究生精品课程班”,为完成这个任务提供了重要契机。作为中国世界历史学科重镇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积极响应有关号召,在2003年成功举办“中国第一届世界历史研究生精品课程班”,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对有关高校的世界历史教学和科研,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我系会商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等单位,决定在今年暑假期间举办“中国第二届世界历史研究生精品课程班”,欢迎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报名参加。 二、特点 (1)本课程班授课教授质量高:将在继承我国世界史人才培养优良传统,注重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培养之基础上,强调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国际性。依托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雄厚的研究力量,并邀请全国和欧美国家的著名教授前来授课。

(2)本课程班创新点多:教育观念创新:开门办学,邀集海内外一流教授,培育全国最优秀研究生,注意招收“西、少、边”地区院校研究生;教育体制创新:打破师生单位所有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学内容创新:安排成组重点专题,方便学生在比较的视野中深化思考;授课方法创新:用最短时间把有关专题的前沿和精髓介绍给学生,并为学生留出时间和授课教授进行切磋。 (3)本课程班学员在学习期间,可以利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图书和信息资源。 (4)本课程班欢迎旁听,不收取费用。 三、授课计划 本届课程班开设“美国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和“欧洲研究与史学理论”两组专题,每个专题14讲,共计28讲,每讲4个小时,有关主持人和主讲教授如下: 第一组专题:“美国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主持人: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王希教授) 王希——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北京大学 历史学系兼职教授(8讲) 1、“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史学的发展”(Trends and Challenges of the Study of American History since 1960s) 2、“人民主权” 思想的英国起源与美国的建立”(The English Origins of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the Founding of Ameri can Republic) 3、“斯科特案与美国公民资格的种族化”(The Dred Scott Case and the Racialization of American Citizenship) 4、“美国内战与美国人历史记忆的政治”(The Civil War and the Politics of Americans’ Historical Memories) 5、“自由主义在美国历史中的转型”(Liberalism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American History) 6、“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建设”(1) (国家制度) (State-building in American History) 7、“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建设”(2) (公民队伍与核心价值观) (Nation-building in American History) 8、“在全球化时代对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重新思考”(Rethinking the Study and Teaching of America in Global Perspective) 何顺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讲,下同) “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 资中筠——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

(完整版)2018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物理学史这部分内容在高考卷上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实验题中也会小概率出现),分值在6分以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偏难怪的,毕竟这不是考纲里的重点。复习建议:以现有的生活经验常识为主,稍加了解就可以。现总结如下: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提出质能方程,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2MC E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7、焦耳和楞次 先后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这个很冷门!以教材为主!)8、奥斯特 发现南北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安培定则),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教材上是这样的,实际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以教材为主!)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愣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这个也比较冷门)。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15、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第三版--北京大学精品课程

第一学期第一次课 第一章 代数学的经典课题 §1 若干准备知识 1.1.1 代数系统的概念 一个集合,如果在它里面存在一种或若干种代数运算,这些运算满足一定的运算法则,则称这样的一个体系为一个代数系统。 1.1.2 数域的定义 定义(数域) 设K 是某些复数所组成的集合。如果K 中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复数,且K 对复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封闭的,即对K 内任意两个数a 、b (a 可以等于b ),必有 K b a b K ab K b a ∈≠∈∈±/0时,,且当,,则称K 为一个数域。 例1.1 典型的数域举例: 复数域C ;实数域R ;有理数域Q ;Gauss 数域:Q (i) = {b a +i |b a ,∈Q },其中i =1-。 命题 任意数域K 都包括有理数域Q 。 证明 设K 为任意一个数域。由定义可知,存在一个元素0≠∈a K a ,且。于是 K a a K a a ∈= ∈-=10, 。 进而∈?m Z 0>, K m ∈+??++=111。 最后,∈?n m ,Z 0>, K n m ∈,K n m n m ∈-=-0。这就证明了Q ?K 。证毕。 1.1.3 集合的运算,集合的映射(像与原像、单射、满射、双射)的概念 定义(集合的交、并、差) 设S 是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成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把A 和B 中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成为A 与B 的并集,记做B A ?;从集合A 中去掉属于B 的那些元素之后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成为A 与B 的差集,记做B A \。 定义(集合的映射) 设A 、B 为集合。如果存在法则f ,使得A 中任意元素a 在法则f 下对应B 中唯一确定的元素(记做)(a f ),则称f 是A 到B 的一个映射,记为 ). (, :a f a B A f α→ 如果B b a f ∈=)(,则b 称为a 在f 下的像,a 称为b 在f 下的原像。A 的所有元素在f 下的像构成的B 的子集称为A 在f 下的像,记做)(A f ,即{}A a a f A f ∈=|)()(。 若,'A a a ∈≠?都有),'()(a f a f ≠ 则称f 为单射。若 ,B b ∈?都存在A a ∈,使得b a f =)(,则称f 为满射。如果f 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称f 为双射,或称一一对应。 1.1.4 求和号与求积号 1.求和号与乘积号的定义. 为了把加法和乘法表达得更简练,我们引进求和号和乘积号。 设给定某个数域K 上n 个数n a a a ,,,21Λ,我们使用如下记号:

(完整)初中物理学史

初中物理学史

初中物理常用研究方法 1. 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探究性实验中经常用到此法。如:(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大小的因素;(3)探究影响压力作用大小的因素;(4)电磁铁磁性与哪些因数有关大小的因素;(5)探究响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大小大小的因素等。 2、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学中,将一个或多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样的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例如:⑴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想。⑵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⑶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4)研究多个力作用产生的效果,引入合力。 3、建立理想模型法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条件,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杠杆是一种理想模型。在建立起理想化模型的基础上,有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还需要引入一些虚拟的内容,籍此来形象、直观地表述物理情景。例如:原子结构模型、光线、磁感线都是虚拟假定出来的。 4. 实验推理法 实验推理法它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深该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⑴研究牛顿第一定律;⑵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3)卢瑟的子结构模型;(4)人们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5. 转换法 在物理学习中,有时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物质(如电流、分子、力、磁场),这时就必须将研究的方向转移到由该物质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效果上,由此来分析、研究该物质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如: ⑴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即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 ⑵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便可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它。 ⑶磁场运动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确定。 ⑷判断电磁铁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6. 类比法 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问题说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民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类比,使人们对所要提示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具体的、形象的认识,找出类似的规律。⑴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用学生在校的情况类比。⑵原子核的链式反应与火柴的链式反应类比;(3)中继站与接力赛类比;(4)分子的动能、势能与物体的动能、势能类比;(5)电流、电压类比水路、水圧等。

(完整版)人教版物理学史归纳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作用力即合外力;F=ma)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F=kx);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的,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轨道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2、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3、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4、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5、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

高中物理学史人物大全

新课程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参考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1、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选修部分: 4、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8、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10、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11、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2、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2章

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 习题 一选择题 2-1 关于惯性有下面四种表述,正确的为[ ] (A)物体静止或作匀速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受力作变速运动才具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变速运动时才没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均有惯性 解析:惯性是物体具有的固有特性,因此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均有惯性,答案选D。 2-2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方向和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相同 (B)质点的速度为零,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C)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与运动方向垂直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它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向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质点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因此A、B错误。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合外力指向圆心,运动方向沿切线方向,二者垂直,因此选项C正确。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它的方向沿着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切线方向,但并不是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向,因此选项D错误。 2-3 一质点在力5(52)() F m t SI =-的作用下,0 t=时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式中,m为质点质量,t为时间。则当5 t s =,质点的速率为[ ] (A)25m s(B)50m s -(C)0 (D)50m s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dv F ma m dt ==可得,5(52) dv F t dt m ==-,所以

5(52)dv t dt =-,两边积分可得2255v t t =-,即得50v =。答案选C 。 2-4 如图2-4(A )所示,A B m m μ>时,算出B m 向右的加速度为a ,今去掉A m 而代之以拉力A T m g =,如图2-4(B)所示,算出B m 的加速度a ',则[ ] (A )a a '> (B )a a '< (C )a a '= (D )无法判断 解析:去掉A m 前,{A A B B m g T m a T m g m a μ-=-=,联立求得A B A B m m a g m m μ-=+; 去掉A m 后,B A B B T m g m g m g m a μμ'-=-=,求得A B B m m a g a m μ-'=>。故答案选B 。 2-5 把一块砖轻放在原来静止的斜面上,砖不往下滑动,如图2-5所示,斜面与地面之间无摩擦,则[ ] (A )斜面保持静止 (B )斜面向左运动 (C )斜面向右运动 (D )无法判断斜面是否运动 解析:对整个系统而言,在水平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因此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答案选A 。 2-6 如图2-6所示,手提一根下端系着重物的轻弹簧,竖直向上作匀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运动的瞬间,物体将[ ] (A )向上作加速运动 T m B μ m B m A μ (A) (B) 习题2-4图 < < < < < a M m μ=0 习题2-5图

高中全部物理学史的概括好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欧姆: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贡献: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2018年高中必备物理学史人物成就大全

2018年高中必备物理 学史人物成就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中出现的所有物理学史资料的总结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 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 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 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 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2

(完整版)高中物理学史(最全)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 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 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17、1834年,楞次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 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600多个精品课程课件网络资源

多个精品课程课件网络资源 收录日期: (部分内容已严重陈旧或已淘汰) 食品卫生检验教案讲稿 最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贯彻实施手册 农药分析手册 食品法规(版) 英文版 原理与实施第二版 法律专题 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 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无机与分析化学精品课程 安徽科技学院精品课程 白兰地工艺学 包装技术课件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保健食品原料手册 贝类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病理学实验指导-大连医科大学 仓储与配送管理-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长春师范学院教学课件 长效酸奶技术 常见中毒急救手册 常用分子生物学软件中文说明 常用天然提取物质量标准参考手册 常用药物辅料手册 成都大学精品课程建设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精品课程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精品课程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方剂学精品课程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统计学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大学.物理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水产动物生理学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学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水环境化学精品课程 大学基础化学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西安科技大学 蛋白质纯化与鉴定实验指南 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 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 蛋白质技术手册 蛋白质与氨基酸 蛋白质组学-黎明涛 蛋制品工艺学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与配方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调味品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果蔬保鲜与加工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酒类制造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粮食深加工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乳制品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食用植物油与植物蛋白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饮料 当代中医药美容妙方 电镜精品课件-江南大学 电泳-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丛书 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原理与应用 调香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营养学 毒理学 发酵调味品生产技术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 发酵工艺及设备 发酵工艺学课件 发酵工艺学原理 发酵食品工艺学 发酵与酿造工艺学 发酵原理课外讲座 发酵原理演示教案 方便食品加工工艺及设备选用手册 方便食品原料学与工艺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分析化学讲义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

各高校心理学精品课程(视频)集锦

各高校心理学精品课程(视频)集锦 ? ? ?北师大社会心理王芳 52:09播放: 33 ?? ? ? ?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心理学导... 43:17 ?播放: 113 ?

? ? ?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教育心理... 84:23 ?播放: 37 ? ? ? ?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变态心理... 44:55 ?播放: 42 ? ? ?

?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教育心理... 54:25 ?播放: 102 ? ? ? ?北京大学精品课程医学心理学—胡... 52:10 ?播放: 103 ? ? ? ?北京大学精品课程实验心理学—朱... 47:22 ?播放: 183 ? ?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汪凤炎 46:46 ?播放: 16 ? ? ? ?华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教育心理... 67:09 ?播放: 46 ? ? ? ?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实验心理... 40:44 ?播放: 24 ? ?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何先友 53:02

?播放: 79 ? ? ? ?3位心理学大师咨询录像C 合理... 29:48 ?播放: 41 ? ? ? ?3位心理学大师咨询录像 A罗杰斯 46:23 ?播放: 36 ?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发展心理... 52:06 播放: 55 ?

? ?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普通心理... 50:36 ? ?播放: 72 ? ?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普通心理... 26:58 ?播放: 36 ? ? ? ?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发展心理... 60:39 播放: 36 ? ?

物理学史完整版

物理学史(完整版) 1、伽利略提出并用斜面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定律(前言P4) 2、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P5) 3、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研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星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P32~33) 4、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比较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P40) 5、俄罗斯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基指出:利用喷气推进的多级火箭,是实现太空飞行的最有效工 具(P44) 6、元电荷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P4) 4、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P81) 5、法国学者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 —分子电流(P87) 6、纽曼和韦伯于1845年和1846年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 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P15) 7、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这种电场与静电场不同, 它不是由电荷产生的,我们把它叫做感生电场(P19) 8、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计算单摆的周期公式(P17) 9、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图样(P55) 10、荷兰数学家斯涅尔总结出光的折射定律 11、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2、最先提出动量概念的是笛卡尔 13、德国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14、玻尔提出电子的轨道、能量状态的量子化 15、美国的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定了普朗克常量h 16、弗朗克-赫兹用电子轰击汞原子,证明汞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17、德布罗意提出运动的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8、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规律;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发现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 19、戴维孙和汤姆孙用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20、德国的物理学家劳厄证实伦琴射线就是电磁波 21、德国的物理学家戈德斯坦发现阴极射线 22、伦琴发现x射线 23、法国的物理学家贝克勒尔首先发现天然发射现象 24、英国的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卢瑟福发现质子 25、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比荷,美国的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26、英国的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的α散射实验建立了核式结构 27、居里夫妇在1902年从8t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0.12g纯净的绿化镭

物理学史简介1

物理学史简介(课时3) 教学目标: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上的著名科学家和重大物理事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教学方式:课件视频展示归纳总结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电磁学 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 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7、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8、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1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0、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选择题

物 理 学 史(一) 1. (2014联考)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进程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科学方法,如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在下列研究中, 运用理想实验方法的是 ( ) C ?密立根测得电荷量 e 的数值 D ?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 2 .[双选](2014调研)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 有一个不带电的球 B , B 与A 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 C 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 A 时,A 和C 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 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改变 A 和C 之间的距离r ,记录每次 悬线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到力 F 与距离r 的关系。这一实验 中用到了下列哪些物理方法 ( ) 3 .[双选]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4 ? (2014双鸭山质检)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 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C ?卡文迪许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 ?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 5 ?[双选](2014模拟)下列说确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B ?牛顿认为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成正比 C ?笛卡尔总结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A .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 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A ,另一端 A ?微小量放大法 B ?极限法 C ?比值定义法 D ?控制变量法

高中物理学史 人物成就大全

高中物理中出现的所有物理学史资料的总结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 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着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 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 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 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着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

(完整)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必背

新课程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必修部分: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相对论: 12、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13、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1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15、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16、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选修部分: 三、电磁学: 理科班(选修3-1): 17、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