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稳态的调节

稳态的调节

稳态的调节
稳态的调节

高三生物三轮专题复习

生态与环境

知识网络:

考点一种群和群落

训练1.种群学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研究常以种群为单位

B.转Bt基因抗虫水稻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

C.基因a的频率=种群中该基因a的数目/该等位基因(A+a)总数

D.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训练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取样器取样法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属于种群范畴的研究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训练3.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种群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a植物细胞核内碱基的数目

一定最少

B.若Y表示鸽种群中的个体数,a、b、c、d表示不同生活

区域中的四个鸽种群,则d种群种内斗最剧烈

C.若Y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

它们构成食物关系,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a、b的数目减少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不同类

型的生态系统,则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小结一:对种群增长曲线的辨析

①右图中“J”型增长曲线是一种理想条件下,

即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

件下的增长曲线。

②“S”型增长曲线在图中t1时种群数量为K/2,

种群增长率最大;在t2时数量达到K值,种群增长

率为零。“S”型增长曲线始终存在

....环境阻力。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训练4.2007年,陕西镇坪“华南虎”事件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濒危生物的关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的生存需要较大领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目前,对华南虎最好的保护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华南虎与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一个物种的两个亚种。从进化角度看,这种差异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其种群______________不同。

(5)在自然界,由于,狮和虎是不可能相遇的。现在科学家利用狮虎进行杂交,形成狮虎兽或虎狮兽。据此,有人认为狮和虎应该属于同一物种。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自然情况下,华南虎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就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可见,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训练5.下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

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1010

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

小结二:

1.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2.生态系统中,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

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训练6.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全球100种最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有50余种,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 生物入侵使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② 生物入侵使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③ 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④ 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生物进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训练7.科研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影响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该湖泊生态系统不同深度的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是生物群落___________的具体表现,是经过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3) 在忽略外源输入有机碳的情况下,可用黑白瓶法测定的溶氧量来估算有机碳生产率。具体做法是先制作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黑瓶(不透光)和白瓶(透光),

分别在0m 、-0. 2m 、—0. 4m 等6个水深处各悬挂一个

黑瓶和两个白瓶(1号和2号);放置后随即对每一水深

处的1号白瓶进行溶氧量(X)测定;24h 后,对每一水深

处的黑瓶溶氧量(y)和2号白瓶溶氧量(z)进行测定。

①在图示的四个月份中,________月份深度为-0.2m ?

-1.0m 之间的每一水层有机碳生产率均比其他月份髙;

当水深超过________m 以下时,7月份的有机碳生产率均

低于其他月份。

②在实验测定的时间范围内,每一深度水层的有机碳生产量可用________来估算。

(4)根据科研人员对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开展的研究,结合上述曲线坐标图,请为该项实验研究拟定一个更加准确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分结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训练8.某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市郊调查农业生

态系统,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绘制出了该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

题:

(1)你认为该生态系统是否达到了良性循环?并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______________;

(3)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在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设计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以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5)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食用菌进行科学研究,用于药物提取,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

(6)请你评价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优点(至少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三:

1.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间接和直接价值。

参考答案

1.C

2.C

3.D 训练4.(1)化学信息传递(2)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般来说华南虎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级(营养级最高),相同面积的领地其获得的能量最少(3)就地保护(成立自然保护区)(4)基因频率(5)地理隔离不赞同,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应该属于不同物种(其他合理答案)(6)增加物种多样性

训练5.D 训练6.B

训练7. (1)光照和温度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垂直结构自然选择

(3)① 5 —0.5(—0.5 ~ —0.6之间给分) ②Z—Y

(4)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不同季节不同深度水体的有机碳生产率的研究

训练8. (1)达到了良性循环,因为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2)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核糖体(4)生物种类(5)直接 (6)①通过延长食物链,科学地利用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②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最大限度地使能量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③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稳态与调节二(高考题)

稳态与调节二 1.(2014课标Ⅰ,3,6分)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2014课标Ⅱ,3,6分)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3.(2014福建理综,2,6分)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4. (2014山东理综,2,5分)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5.(2014江苏单科,9,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会变强 6.(2014安徽理综,6,6分)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7. (2014重庆理综,6,6分)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 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8. (2014江苏单科,11,2分)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9.(2013四川卷,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 ..发生的是:

【人教版】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强化练(B卷)

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专题强化练(B卷) 1.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杀死并清除病毒,维持机体的稳态。请回答: (1)人体感染病毒后,机体产生的淋巴因子激活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2)淋巴因子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升高,出现发热现象。当体温调定点升高后,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引起骨骼肌________,以增加肌肉产热;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机体产热。另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 (3)医生建议流感患者要多饮水,以利于毒素排出体外。多饮引起多尿的生理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长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战栗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少(3)组织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4)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低 解析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机体先通过体液免疫进行消灭;当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内后,则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最终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1)人体感染病毒后,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骨骼肌战栗可以增加产热量,同时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也可以促进机体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皮肤散热。(3)多饮水导致组织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4)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低,因此更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2.垂体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GH)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影响脂肪分解等生理功能。人在应激状态下,GH分泌增多会刺激肝细胞释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进而降低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GH过多会使人患“垂体性糖尿病”,欲利用小鼠验证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对胰岛B细胞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写出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生理状况相似、性别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分别测定记录每只健康小鼠空腹时的血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 第二步:每只小鼠均正常进食、进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 回归教材 一、内环境与稳态 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4.水平衡的调节 水平衡调节的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液的 和内环境的稳态 调节过程: 1.水的平衡 来源: 排出: 2.钠盐的平衡 来源: 排出:主要由 ,极少量由汗液、粪便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3.钾盐的平衡 来源: 排出:主要由 ,其次由 排出 多吃 排,少吃 排,不吃 排 组织液 淋巴 呼吸系统 CO 2刺激呼吸中枢的神经体液调节 内环境 概念: 体液细胞内液 内环境 三者关系: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作用: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和 稳态 含义: 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包括水、无机盐、 等营养物质的量;PH 、 、 等理化指标;激素、代谢废物等物质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细胞代谢活动及外界环境变化 机制:在 和 共同调节下,各 活动的结果 意义: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液PH 的维持 缓冲系如H 2CO 3/NaHCO 3的调节 PH =7.35-7.45 破坏: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如血液中 降低会导致骨 质软化病或佝偻病, 导致肌无力

5.钠、钾平衡的调节 调节的意义:Na +在维持 方面有重要作用;K + 在维持 、 、 三、血糖调节 1 2.血糖平衡调节 -

3.糖尿病的原因及特点 消瘦 四、体温调节 体温的含义: 体温的来源: 体温调节的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特别是维持( )的活性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 活动的正常进行 体温调节的过程:

(1)A液为,B液为,C液 为。三者共同构成的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 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2)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浓度升高,导致病的发生。 〖解析〗考查胰腺组织细胞的内环境、血糖的调节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体内组织细胞(包括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是由血浆、淋巴和 组织液构成。 (2)气体O2、CO2等在动物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在动物体 内,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氧气浓度跟二氧化碳相 反。所以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向组织细胞内扩散。 (3)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进人消化道后分解有机物; 胰腺中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首先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流到“靶器官”,参 与调节代谢,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在尿液中有葡萄糖(糖 尿)。 〖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 (2)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胰腺组 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 〖例2〗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中A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与此有关的生理过程①是;正常人饭 后物质A 会,约1小时后又会 (2)图中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通用版)新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下载】

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专题突破练(A卷) 一、选择题 1.图中的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 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③中的液体减少 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下丘脑 D.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内液减少,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不能作用于下丘脑,C错误;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D正确。 2.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部分)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B.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C.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 D.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 答案 A 解析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A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B正确;体内失水过多导致细

稳态及调节方式 (1)教案

稳态及调节方式 授课时间:2018年4月9主备人:蒋立锋参与人:胡昌云、蒋兰、赵晓、阮昌应 考纲要求 理解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方式 考点预测 1、内环境稳态 2、稳态的调节方式 重点、难点 1、内环境的概念及成分 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模型 课堂教学环节 一、模拟题、高考题彰显考纲 1.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 ..的是 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二、基础知识自主梳理 1、画出内环境模式图 2、构建内环境调节概念图 3、梳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 三、主干知识、易错点再认识 1. 内环境的概念、成分、稳态、意义 例1.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例2.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例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维持稳态的机制

稳态及其调节

稳态及其调节 提要本文介绍了对高等动物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方面的基本认识及进展,提出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所形成的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稳态是生理学发展史上早已提出的一个经典概念。随着生理学及其 它学科的发展,这个概念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扩展,其内涵也不断充实。现在,稳态不仅是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之一,也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现代概念之一。人类研究生命现象的主要目的是揭示生命的奥秘,进而为认识自然(包括人类自身)、改造自然服务。稳态是生命体存在的前提条件,揭示稳态的机制也就成了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高等生物具有维持稳态的机制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现代科学的发展将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水平对其作出解释。因此,稳态又是一个尚待进一步阐释的现代概念。 1稳态概念的提出与现代发展 1.1内环境及内环境恒定概念的提出经典稳态概念的形成分别得益于两位著名生理学家的杰出工作。第一位是法国著名的实验生理学家伯尔纳(C. Bernard);第二位是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坎农(W. B. Cannon)。伯尔纳对生理学的研究非常广泛,几乎涉及生理学的每个部分,对生理学的贡献极多,意义最大的是于1857年提出的内环境及内环境恒定概念。他认为,多细胞生物每一细胞的外液是机体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其整体即构成了机体的内部环境。内环境不仅为机体所有细胞的营养供应与代谢物的排出提供了中介介质,更重要的是为各种细胞的生存与活动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理化环境,使得机体外部生活环境的变化难以直接影响各种细胞的生理活动。在提出内环境概念之后,伯尔纳进一步发现内环境具有自我保持稳定的特性。这一发现主要依据其对肝脏活动与血糖浓度间存在互动关系的研究结果。即,肝脏能通过释放或储存葡萄糖来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伯尔纳认为,“内环境恒定是机体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机体内的生理过程与生理机制种类繁多且功能各异,均是机体所不可缺少的,但它们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活动,即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乃至各个细胞都在进行各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生理活动。一方面,它们均通过以内环境为媒介来获得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调节信息,并同时经由内环境来输出活动信息和排除代谢产物;另一方面,它们的各种活动都体现出保持内环境恒定的特点。因为,维持内环境恒定是各个细胞赖以生存及正常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机体能成为统一整体的条件。由此可见,伯尔纳当时虽只是根据内环境中血糖这种化学物质浓度的稳定现象而提出内环境恒定的概

人体稳态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人体稳态的调节 内环境稳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内环境: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内环境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淋巴银子、神经递质、极速、CO2、尿素等。 2.存在于内环境的分子、离子等都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3.稳态是指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4.血浆中酸碱缓冲对(H2CO3/NaHCO3等)对进入血浆的酸碱物质进行调节,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5.免疫调节清除病原体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 下丘脑: 1.下丘脑是内分泌的中枢,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控制垂体的功能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2.下丘脑内有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下丘脑还是体温调节中枢。 4.下丘脑还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 血糖调节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为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为协同作用。 体温调节 渗透压调节 免疫调节 B 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记忆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能够识别抗原; 吞噬细胞无特异性,但能识别抗原;

浆细胞有特异性,但不能识别抗原。 抗体又称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与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体液免疫(针对外毒素) 细胞免疫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前者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如下图: 异 常的体 液免疫 免疫功能过强 免疫功能过弱过敏反应: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映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 免疫缺陷病 肿瘤的形成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感染T 细胞致死)

下图是相关人体稳态部分调节机制的示意图

下图是相关人体稳态部分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GnRH 、LH 、FSH 表示 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睾丸酮的含量在小于正常范围时GnRH 的分泌量 。 (2)由图乙可知,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图中免疫细胞接受的a 、b 分别 表示 信号分子。若该免疫细胞为T 细胞,当其受损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主要的原因是 。 (3)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 从表中说明吸食毒品最可能影响图甲中 (器官),使其受损,导致睾丸酮分泌量减少。为了验证吸毒者睾丸酮分泌量低的原因是睾丸也受损,可将其体内LH 和FSH 补充到健康人正常水平。若一段时间后, ,则说明吸毒者的睾丸受损。 (1)增加 (2)神经-体液-免疫 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顺序不能颠倒、答出一个给1分) T 细胞受损,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使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减少 (3)垂体 (其体内的)睾丸酮含量比健康人低(睾丸酮含量小于正常值) 胰岛素是人体血糖调节中的重要激素,其释放受到机体的精确调控。 (1)人体内胰岛素释放通路是:餐后血糖升高,葡萄糖由细胞膜上的________蛋白转运到胰岛B 细胞内,经过__________过程产生大量A TP ,阻断ATP 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进而抑制了钾离子的外流,使细胞膜内的电位___________,打开电压依赖性的Ca 2+通道,升高了胞内的Ca 2+浓度,促进胰岛素分子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2)研究发现,高浓度葡萄糖可引起胰岛A 细胞合成并分泌谷氨酸,为研究谷氨酸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将三组数目相等的小鼠离体胰岛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及结果如图1 所示(CQNX 为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____________。由此推测,谷氨酸与胰岛B 细胞表面的_________结合发挥作用。 (3)科研人员进一步用谷氨酸溶液处理正常小鼠和K +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的胰岛B 细胞,检测细胞内Ca 2+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实验结果可知,谷氨酸能够__________正常小鼠胰岛B 细胞内的Ca 2+浓度。 下丘脑 睾丸酮 (GnRH ) 垂体 睾丸 (-) (+) (LH ) (FSH ) (+) (+) 图甲 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 图乙 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 a b 甲状腺 神经末梢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血液 a

人体稳态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人体稳态的调节 一、内环境稳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内环境: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内环境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淋巴银子、神经递质、极速、CO2、尿素等。 2.存在于内环境的分子、离子等都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3.稳态是指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4.血浆中酸碱缓冲对(H2CO3/NaHCO3等)对进入血浆的酸碱物质进行调节,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5.免疫调节清除病原体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 下丘脑: 1.下丘脑是内分泌的中枢,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控制垂体的功能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2.下丘脑内有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下丘脑还是体温调节中枢。 4.下丘脑还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 1)血糖调节

2) 体温调节 3) 渗透压调节 4) 免疫调节 B 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记忆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能够识别抗原;

吞噬细胞无特异性,但能识别抗原; 浆细胞有特异性,但不能识别抗原。 抗体又称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与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①体液免疫(针对外毒素) ②细胞免疫 异 常的体 液免疫 免 疫 功 能 过 强 免 疫 功 能 过 弱 过敏反应: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映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 免疫缺陷病 肿瘤的形成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感染T细胞致死)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强化练)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强化练) 一、选择题 1.(2019甘肃兰州诊断)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生长激素、乙酰胆碱、唾液淀粉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D.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肾小管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答案 B 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酶,不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肝糖原可分解产生葡萄糖,所以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将升高,B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C错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可以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该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D错误。 2.(2019福建厦门高三质检)某种鳗鲡在淡水中生长,到海洋中产卵。鳗鲡进入海水后,吞饮海水,Na+进入血液,通过鳃上皮细胞排出;洄游到淡水时,不再吞饮水。如图表示鳃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活性和Na+排出量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Na+-K+-ATP酶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跨膜运输Na+、K+ A.鳗鲡吞饮海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在海水中,Na+排出量与Na+-K+-ATP酶活性呈正相关 C.在淡水中鳃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上升 D.鳗鲡由海水洄游进入淡水,尿量增加 答案 C 鳗鲡吞饮海水后,Na+进入血液,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据图可知,在海水中,Na+-K+-ATP酶活性上升且Na+-K+-ATP酶活性与Na+排出量变化曲线几乎同步,两者呈正相关,B正确,C错误;鳗鲡由海水洄游进入淡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D正确。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内环境的组成 ①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等体液 ②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 注:【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组织液液只能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内】 ③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无机盐浓度)在37度时约为770kpm,相当于生理盐渗透压(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②、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3)温度(37℃,波动一般不超过1℃) 三、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代谢活动均在细胞中进行,故细胞中CO2浓度最高 ②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 四、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的调节:神经 ----- 体液 --- 免疫共同调节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 【组织水肿】 (1)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2)组织水肿的原因

稳态的调节

高三生物三轮专题复习 生态与环境 知识网络: 考点一种群和群落 训练1.种群学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研究常以种群为单位 B.转Bt基因抗虫水稻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 C.基因a的频率=种群中该基因a的数目/该等位基因(A+a)总数 D.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训练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取样器取样法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属于种群范畴的研究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训练3.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种群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a植物细胞核内碱基的数目 一定最少 B.若Y表示鸽种群中的个体数,a、b、c、d表示不同生活 区域中的四个鸽种群,则d种群种内斗最剧烈 C.若Y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 它们构成食物关系,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a、b的数目减少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不同类 型的生态系统,则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小结一:对种群增长曲线的辨析 ①右图中“J”型增长曲线是一种理想条件下, 即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 件下的增长曲线。 ②“S”型增长曲线在图中t1时种群数量为K/2, 种群增长率最大;在t2时数量达到K值,种群增长 率为零。“S”型增长曲线始终存在 ....环境阻力。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训练4.2007年,陕西镇坪“华南虎”事件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濒危生物的关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的生存需要较大领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目前,对华南虎最好的保护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华南虎与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一个物种的两个亚种。从进化角度看,这种差异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其种群______________不同。 (5)在自然界,由于,狮和虎是不可能相遇的。现在科学家利用狮虎进行杂交,形成狮虎兽或虎狮兽。据此,有人认为狮和虎应该属于同一物种。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自然情况下,华南虎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就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可见,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训练5.下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 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1010 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

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

项目名称: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林圣彩厦门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1. 总体目标 确定机体和细胞在不同生理状况和环境因素下维持糖脂代谢稳态的分子机制,阐明在细胞生长和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调控细胞代谢的信号通路网络,为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和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五年预期目标 (1) 建立对实验动物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的技术平台,发现相关基因敲 除或转基因小鼠造成糖脂代谢紊乱的信号通路。 (2) 较系统地描述在逆境下机体和细胞调控糖脂代谢的分子网络以及调控过程 中关键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体的动态调控机制。 (3) 发现新的参与代谢调控的基因,为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 标。 (4) 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20-30名,培养3-5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和5-8名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5) 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15-25篇,其中争取在Cell、Nature、Science或其 子刊等影响因子10以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10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

三、研究方案 1. 总体研究方案 细胞能量代谢是细胞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与细胞的繁殖、分化、凋亡、运动、信号转导及多种重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细胞要通过能量感应系统随时监测其能量水平状态,在不同的物质和能量状态下要不断地通过细胞内的代谢调控途径来调节其代谢水平以达到一种稳态。同时,细胞在面对内外界一些不良因素时也会做出相应的代谢变化,这些应激反应对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这些应激反应失调,就会使细胞代谢发生异变,导致如前所述的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本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拟利用我们在蛋白质科学、细胞代谢、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优势和技术手段,结合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集中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与细胞代谢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分离和鉴定参与细胞代谢调控的新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探讨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动态调控机制,并研究细胞异常代谢的信号通路,揭示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关系。项目总体研究方案如下图1: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第六章生态系统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述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稳态、如何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态的影 响这三方面内容。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 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本小节需要用本章的其他部分知识作为基础,同时又是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的重要知识基础,与第七章的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上好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乃至环境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分析一方面,高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生态学知识,本章前面的内容为本节授课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课中的一些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等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在一定生物学的经验基础上,能充分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找寻到周围存在有关生态学的现象。本节课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充分机会让学生拥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并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简述生态系统的稳态。②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过程。③探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①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习惯,并且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①形成对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关注,养成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习惯,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②形成生命科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四、教学重、难 点 1.重点:①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的特点。②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负反馈和正反馈)。 2.难点:负反馈调节机制 3.解决方法:列举实例,引导学生对群落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说明自然界中生态系统有趋于稳态的特点,进而引出“生 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制作动画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指

人体稳态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人体稳态的调节 一、环境稳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环境: 1.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环境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淋巴银子、神经递质、极速、CO2、尿素等。 2.存在于环境的分子、离子等都属于环境成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3.稳态是指环境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4.血浆中酸碱缓冲对(H2CO3/NaHCO3等)对进入血浆的酸碱物质进行调节,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5.免疫调节清除病原体维持了环境的稳态。 下丘脑: 1.下丘脑是分泌的中枢,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控制垂体的功能来控制其他分泌腺的活动。 2.下丘脑有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下丘脑还是体温调节中枢。 4.下丘脑还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 1)血糖调节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为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为协同作用。 2)体温调节 3)渗透压调节

4)免疫调节 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能够识别抗原; 吞噬细胞无特异性,但能识别抗原; 浆细胞有特异性,但不能识别抗原。 抗体又称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与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①体液免疫(针对外毒素) ②细胞免疫

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前者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如下图:

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 稳态与调节 姓名: 分数: 知识点一 人体的稳态与健康 考点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组成 (2)内环境的概念 ①概念: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练习: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组织细胞: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 (3)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②主要组成之间的关系:(如上图) ③功能: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 考点2 细胞外液的成分 考点3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考点4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基础巩固 1.健康人血液的pH 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 )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B .血液中NaCl 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C. 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 D .血浆中含有HCO 3—-和HPO 42—等离子 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和氧 ④Na + ⑤血浆蛋白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体液 (内环境)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 3.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B.血浆、消化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5.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 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 6.人体的体液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液和消化液B.尿液、汗液属于体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7.体液含量较多的是( ) A.血浆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组织液 8.对内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 9.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 A.细胞外液B.血浆C.组织液D.淋巴 10.血浆的主要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 B.水C.无机盐D.葡萄糖 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A.血液B.体液C.组织液 D. 细胞内液 解析:肌肉细胞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肌肉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组织液,故选C 2.(2006年广东)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 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递质小泡存于神经细胞内也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故选A 答案:1.D 2.D 3.D 4.C 5.B 6.D 7.B 8.C 9.B 10.B 考点5 对稳态和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调节机制 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调节途径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4)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特别提示】 ①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相对稳定。

2017高考生物考前3个月专题复习专题7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考点21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维持

专题7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直击考纲]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6.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7.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8.人脑的高级功能(Ⅰ)。9.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10.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 考点21 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维持 题组内环境组成与稳态的维持 1.(2015·全国Ⅰ,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 A 解析组成内环境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的生理盐水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故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故C、D错误。 2.(2014·新课标全国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 D 解析A项,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项,酶促反应需要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内环境稳定),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C项,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神经

稳态与调节练习题

必修三第一二章练习题 1.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l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3.当某人处于长期不吃饭、不休息的状态时,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是()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B.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4、当血糖浓度出现暂时性降低时,血糖的快速补充主要来源于() A.肝糖元水解B.淀粉的消化后吸收C.肌糖元水解D.非糖物质的转变5、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因血糖的大量消耗而改变胰岛细胞的活动状态,此时A细胞 和B细胞的活动变化是() A、A细胞的活动加强,B细胞的活动减弱 B、B细胞的活动加强,A细胞的活动减弱 C、A和B 细胞的活动都加强 D、A和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 6、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温的调节是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 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波动 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甲状腺激素是唯一能促进机体产热并升温的激素 7、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A.人体能通过骨骼肌和内脏不断产热B.人体通过皮肤不断散发热量 C.人体能通过神经和体液控制机体的产热量 D.人体能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之维持相对平衡 8、将小白鼠和蟾蜍从25℃的室温移到5℃的环境里,两种动物的耗氧量变化是 A.都减少B.都增加C.小白鼠增加,蟾蜍减少D.小白鼠减少,蟾蜍增加9、下列不属于下丘脑作用的是 A.对体温具有调节作用B.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C.对人体内水的平衡起调节作用D.对语言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10、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能在该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回路,其电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