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热器检修技术规程

过热器检修技术规程

过热器检修技术规程

1、设备概述

过热器的作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为具有一定过热度的、符合汽轮机要求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流程为:汽包→顶棚→后包墙→侧包墙上行→侧包墙下行→底包墙→低过→一级减温器→屏过→二级减温器→高过→汽机。过热器系统分为5个部分:顶棚、包墙、屏过、低过、高过。整个过热器系统进行两次混合,一次左右交叉、二级喷水减温,喷管为笛形管,喷水减温器的减温水来自锅炉给水。

1.1顶棚及包墙过热器

顶棚过热器、后包墙管均为φ60×5mm,节距120mm;两侧包墙管为φ51×5,节距100mm;底包墙管φ42×5mm,节距85mm,以上皆为膜式壁面。

1.2低温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内,垂直蛇形管式,逆流布置。管径φ42×5mm 节距120mm,共85片,材质15CrMo及20G。

1.3屏式过热器

屏式过热器为全辐射式,垂直管圈悬吊在炉膛上部,管径φ42×5mm,共10片屏。材质SA-213 T91及12Cr1MoVG

1.4高温过热器

垂直蛇形管式,布置在屏过后方,折焰角上方,管径φ38×4mm,节距120mm,为对流式过热器,顺流布置,共85排。材质SA-213 T91及12Cr1MoVG

2、主要技术参数

注:屏过,高/低过材料可查各自的材料分界图3、检修周期及工期

4、检修内容

4.1大修检修项目

4.2小修标准项目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修前准备

5.1.1设备的状态评估已完成,并有审批。

5.1.2工作票、动火工作票已办理,运行、检修安措已全部落实。

5.1.3文件包、技术方案已编制完成,并经审批。

5.1.4 检修进度表已编制完成。

5.1.5锅炉冲灰、炉膛脚手架搭设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5.1.6专用工器具如磨光机、坡口机、电焊机、手拉葫芦、氧乙炔、氩气、橡胶管、切割机、对口钳等准备就绪,并经检验合格。

5.1.7照明灯、电源线、电源线插座、行灯变压器等照明工具已准备就绪,并经检验合格。

5.1.8备品材料如炉管、焊条、焊丝等已准备就绪,并经检验合格。

5.1.9包括起重、焊工、金属试验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1.10检修人员已经落实,并经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检修的目的、任务和要消除的缺陷。

5.2工艺流程

5.3过热器清灰和检修准备

5.3.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

(1)管子表面和管排间的积灰用高压水冲洗。

(2)包覆过热器的管子表面以及鳍片积灰用高压清水冲洗。

(3)进入过热器检修现场的电源线应架空,电气设备使用前应检查绝缘和触电、漏电保护装置

5.3.2质量标准

(1)管子表面和管排间的烟气通道内无积灰、结渣和杂物。

(2)包覆过热器管子表面和鳍片无积灰。

(3)电气设备绝缘良好,触电和漏电保护可靠

5.4管子外观检查

5.4.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

a检查吹灰器吹扫区域内管子或测量壁厚。

b检查前包墙、中隔墙拉稀管,特别注意检查其下部弯头。

c检查包覆过热器吹扫孔四周管子或测量壁厚。

d检查包覆过热器开孔四周管子。

e检查蛇形管弯头或测量壁厚。

f检查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的外圈向火侧和测量壁厚。

g检查从管排或管屏出列的管子和测量壁厚。

h检查过热器管与滑动定位块的接触部位。

I 检查靠墙管和穿顶管。

j检查水平蛇形管管夹和汽吊管附近管子。

k检查烟气入口前三排管子。

L检查过热器管与承重块的接触部位

5.4.2质量标准

a.管子表面光洁,无异常或严重的磨损痕迹。

b.管子磨损及腐蚀的减薄量允许值应符合能源电[1992]1069号要求,不大于设计壁厚的1/3

5.5检查管子蠕胀

5.5.1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

检查蠕胀须使用专用的各类管径胀粗极限卡规或游标卡尺。

测量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的外圈管管径。

测量低温过热器的引出管及其他可能发生蠕胀的蛇形管管径。

d.检查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的管子外表,特别是向火侧管段表面氧化情况

5.5.2质量标准

a.碳钢管子胀粗值应小于3.5%D,合金钢管子胀粗值应小于2.5%D。

b.管子外表无明显的颜色变化和鼓包。材质为碳钢的受热面管子或三通、弯

头的石墨化应不大于4级。合金钢管表面球化大于4级时,宜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并作出相应的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