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作业有效性的探究

初三化学作业有效性的探究

初三化学作业有效性的探究
初三化学作业有效性的探究

初三化学作业有效性的探究

作者:进才中学北校时间:2013-01-10 14:14:57

化学作业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新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有效保障。因此,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目前,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只图完成任务,而不管对与错;有的学生为了天天能保证交作业,而自己又做不出来,就只好抄袭别人的作业;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反应慢,做作业的速度也较慢,而交作业的时间又急,就做一部分作业来应付,还有的学生作业字迹潦草,还有个别学生不管老师采取何种措施,坚决不做。那么这些作业质量不高的状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如何才能布置出让学生喜欢的作业呢?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究。首先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和方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改课外作业(课外探究性例外)为课内作业(精讲,多找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内练)。在课堂上学生不需要抄题,在相同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两倍的题量,或者相同的题量可缩短一半时间;同时也杜绝了学生抄作业的现象,即使是差生也不会(也不能)抄作业,做对了一道就学会了一个知识点,这样真正做到了减轻学生负担,却不会降低教学质量,反而提升了教学质量!(2)改学生开卷完成为闭卷独立完成。由于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间的层次差异很大,现在用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学生,所以我们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一些小卷子作为测试,约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能够完成。(这些小卷子的内容都是平时不断积累的资料,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过不断地改进,自己建立的习题库中的题目,所以随时可以进行题型的更新。)这样做可极大地避免学生抄作业的现象,能让学生真正的起到练习巩固的作用。(3)改不定时作业为定时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课堂上的定时作业能及时强化训练、及时回忆、及时再现加深印象、独立作业。当然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进行作业设计。(4)改由老师一人集中过关检查为多人分散过关检查。比如针对化学知识识记作业(化合价的记忆)的定时检查过关,其检查流程是:老师查科代表(2人)——科代表查组长(6人)——组长查组员(5到6人)——特殊性学生由老师查——最后老师复查!(复查很关键)。要求学完下一个课题时,必须把前一个课题识记要点全部过关,决不能累积,否则累积多了,学生就感觉到压力大了,有部分学生就不能过关,他就会厌恶,就有抵触情绪,就不会记,即使记,记得也不轻松。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传、帮、带的思想,也体现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另外,为了提高化学作业的有效性,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增设归纳、对比型作业:归纳型作业是让学生运用列表、叙述或图示等方法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化学知识杂而零碎,缺乏连贯性,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每学完一章,让学生归纳该章的知识要点,几章学完后,归纳章与章的知识网络。通过这类作业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明确了各个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是

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学生对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制备的复习,可以从反应原理、反应物的状态、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等方面列表作比较。又如比较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三套装置的异同,通过对比学生会很容易理清相应的关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开设开放型作业: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我们觉得可设计以下两类开放性作业:①让学生自己出题目。如针对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自己去变形,或改变数据,或改变条件,或改变提问方法,从而延伸设计出几组不同的题目进行联系。学生非常开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可以出题目难倒对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②让学生借助网络来学习。学生对分子、原子、化合价这些抽象概念比较模糊,不妨让学生去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那里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一目了然,令学生兴奋不已。(3)开展实践探究型作业:在总复习阶段学习相对比较枯燥,我们经常用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事先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提示学生从颜色变化、气泡冒出或者水位上升等现象来设计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第二天上课时再和学生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选出有效方案,然后根据这些方案进行实验,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尝试反思型作业:让学生写出自己课堂上的听课感受,每个月和老师进行“笔谈”;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过程中自己想到但未与教师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每次重大考试后反思、情感、体验等,通过作业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在师生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了解、交流的固定舞台。总之,通过合理布置作业,可以时时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巩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针对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心理特点,运用不同的作业方式,从而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下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化学2019初三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

化学2019初三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A 6.B 7.A 8.C 二、填空与问答 9.①②③⑤④ 10.(1)j g ( 2 ) d h f 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一)水 一、选择题 1.C 2.B 3.D 4.C 5.C 6.D 二、填空 7.下段进入上端流出水蒸气沸点不同液体 8.(1)水分子 (2)氢元素氧元素(3)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复燃。(4)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2.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9. ①过滤②肥皂水③加热煮沸 10.(1)水通电生成水和氧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二)分子原子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A 6.B 7.B 8.C 9.C 二、填空与简答 10.分子、原子、离子,氮分子;汞原子;钠离子和氯离子 11.(1)分子 (2)原子 (3)原子核、质子 (4)分子、原子、电子 (5)电子 (6)质子、电子(7)质子、中子、 12.(1)物质由元素组成 (2)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3)反应物的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13.(1)白、红、(2)浓氨水易挥发成氨气,氨气持续运动到棉团上,遇到水又变成氨水,氨水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14.(2)原子内原子间有间隔 (3)原子核带正电,质量大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1.C 2.B 3.C 4.A 5.C 二、填空与简答 6.(1)3N nH2O 2Na+ (2)①6 7.73% (3)①稀有气体元素②13 26.98 三、实验与探究 7.(1)门捷列夫 (2) 12.01 S (3)A (4)118 (5)每个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每个氯原子的电子变成阴离子,氯离子和钠原子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 8.(1)16 7 F(2)Mg²+ Ne (3)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堂作业的答案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堂作业的答案 导语】这篇关于九年级下册化学课堂作业的答案的文章,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1.C2.A3.C4.B5.C6.D 7.C8.B9.C10.D 11.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或其他合理答 案) 12.延展导电导热 13.(1)铁汞钛(2)CaZn 14.(1)黑色银白色 (2)活性炭Cu 15.铝合金密度小(或质轻)、不易生锈 (或耐腐蚀) 16.(1)铝(2)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 (3)②④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1.B2.D3.C4.C5.D6.D 7.D8.C 9.(1)氧气水加速铁粉生锈,使之 更快地放出热量 (2)Mn+FeSO4MnSO4+Fe Mg>Mn>Fe>Cu

10.(1)①④①④①②③⑤(2)有 气泡冒出2Al+6HCl2AlCl3+3H2↑ 11.(1)FeCl2HClCuSO4(或 H2SO4)FeSO4(从左自右,其他合理答案 均可) (2)用磁铁吸引铁屑用稀盐酸(或稀 硫酸)将铁屑溶解 12.(1)A (2)Fe+CuSO4FeSO4+Cu (3)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红色固 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铜的活动性大 于银 13.(1)Cu-Zn(2)0.235%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A2.C3.A4.B5.D6.C 7.D 8.(1)作为燃料提高炉温生成还原剂 CO(2)C+O2 高温 CO2CO2+C 高温 2CO(3)隔绝氧气和水(4)Fe2O3+ 3H2SO4Fe2(SO4)3+3H2O(5)铁与酸反应生成易被人体吸收的亚铁化合物

9.C+O2 高温 CO2 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10.(1)化合反应(2)H2OC (3)CuO+H2 △ Cu+H2O 11.(1)铁架台酒精灯 (2)Ⅱ (3)Fe2O3+3CO 高温 2Fe+3CO2 Ca(OH)2+CO2CaCO3↓+H2O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12.(1)2850t(2)4630t 第八单元综合练习 1.B2.B3.A4.C5.D6.D 7.A8.A9.A10.D11.B12.A 13.B14.A15.A 16.能导电 17.(1)混合物(2)氧气水(3)防

初中化学课堂练习作业的优化设计

初中化学课堂练习作业的优化设计 摘要: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首先要做到精心选题,要理解教材,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选择生活化的练习;其次要做到精心设计;最后还要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是有用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练习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改如火如荼,创新的化学教育思想,前瞻性的化学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在引领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优化初中化学课堂练习作业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了我们初中化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初中化学课堂作业的设计要开放而有活力,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要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要重视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又要突出学生化学素养的形成过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首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创造性地精心设计练习题即精心选题。所谓精心选题,就是在大量的教学资料中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例题、练习题、反馈题等。教师要选择具有时代特色、思维训练有效、方法灵活、典型且有代表性的题目,而不是不分题目的特点、时代性,一股脑地搬到课堂上来。因此精心选题,科学地选编作业题,要注意三点。 一、精心选题 1.要理解教材 只有理解了教材,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及其重点和难点,做到彻底掌握,融会贯通,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题目是基础题,哪些题目是拓展题,哪些题是探究题。还有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恰当地把握练习的难易度,使得练习更加有效。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到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时,我选择了这样一组练习: (1)宏观上怎样认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以及它们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微观上怎样解说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以及它们的区别(分子有没有变化)? (3)结合宏观与微观认识,如何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定量认识化学反应? 围绕这些问题,把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综合起来考虑。 2.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水平也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有不同的发展”。既要让差生“吃好”,又要让优等生“吃饱”,因此在选题时还应使题目有一定的梯度。练习有梯度的题目,使学生犹如攀峰,从基础题开始逐渐提高,不仅理解了新的知识,还锻炼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第三章中的利用化学式计算时,我选择了这样一组练习:硝酸铵受撞击或受热后会发生爆炸性的分解,可用作炸药。又因其含氮量比较高,也用作化学肥料。试计算:(1)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100克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4)多少克硝酸铵中含氮元素70克。 (5)多少克硫酸铵中的氮元素与100克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初三化学课堂作业测试题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化学课堂作业㈠班姓名 一、判断题 1.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 2.实验时用剩的药品应放回试剂瓶中, 以免浪费。( ) 3.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发生器, 然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 二、填空题 1.本节课用到的化学仪器有等。 2.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处。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试 管的,试管与桌面成度角,试管口不能对着。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 3.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的气体是。 4.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物质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区别是。 5.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色的粉末,这一变化属变化。 6.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向 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最多不能超过容积的。 7. 色的碱式碳酸铜俗名,加热时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有① ②③ 8. 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春秋战国时期就会 和。 9.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等叫做物理性质。 10.胆矾又叫,它是一种色的固体。 11.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固体只需。 12.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请试着说说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 质?(各举一例) 10.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B.澄清石灰水变浑,酒精挥发 C.空气液化,白磷自燃D.水凝固成冰,铁粉与铜粉混合 化学课堂作业㈡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3篇)

初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方案 在实际教学中要有多样化的化学课后作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课后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有效课后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2.应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3.课后作业要打破传统的书面作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作为化学教师,如何精选作业,怎样布置作业,使具有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实实在在的提高,是每个化学老师都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设计课后作业要充分体现作业的具体性、趣味性、层次性、与生活贴切、探究性等。具体体现在: 1.课后预习作业。要求老师事先列出预习提纲和练习题,学生再针对提纲找出内容的疑难点。 2.分层次作业。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有些作业不能“整齐划一”,要充分考虑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教师可以实行“分层次”作业。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其次,对作业进行分层。 ·作业量分层 ·作业难度分层 ·作业要求分层 ·完成作业时间分层(10—20分钟) 3.课后作业的设计要与生活相贴切。作业应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其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4.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性。教师应该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学视野和课程理念来设计作业。要在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尽量把课后作业中的化学知识编成故事,化学谜语、探究实验和课外观察、调查、实践等。 5.有效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有探究性。新课程改革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化学课后作业要渗透探究思想,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初三化学习题解析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蔬菜腐烂B.面包发霉 C.灯泡通电后发亮D.菜刀生锈 2、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我们祖国有着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诗句是古人为我们留下 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气体逸出B.有放热和发光 现象产生 C.状态和颜色发生了变化D.有其他物质生 成 5、纯净的铁是:①银白色固体;②密度为7.86g/cm3;③熔点为 1535℃;④在空气中易生锈;⑤能导电;⑥可以做铁锅。上面的叙述中,你认为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⑤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 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 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A. 物理性质 B. 制法 C.用途D.化学性质 7、在复印社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 就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O2)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 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物质D.臭氧与氧气性 质完全相同 8、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化学变化,后者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

是() A.蔗糖溶于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钢铁生锈,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 C.工业制氧气,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 D.动植物呼吸,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填空题 9、下面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 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 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可能变成铁锈;⑥煤着 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高铁酸钾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 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集、杀菌、灭藻于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 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答一点) (2)高铁酸钾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存高铁酸钾应注意的事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是无色、无味、半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 于水 B.蜡烛浮于水面,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小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 热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 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如图所示),他惊奇地

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

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 一、化学作业的设计原则 1.开放性原则教师要开阔视野,改造传统封闭性作业,设计开放性作业,使其具有一定的情景性或主题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创 新的成就感和快乐。例如,某同学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细铁丝在瓶中未能持续燃烧,请同学们分析原因?(这是情景过程开 放题)。 2.探究性原则问题的结论隐蔽,需要学生去探索:条件和结果之间有 一定跨度,存有着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 路径不明确,需要学生去尝试,这就是探究性。学生能够通过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思路获取结论。例如,小红、小燕对超市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 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她认为这样包装,主要是为了使蛋糕 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那么,小塑料袋内填充的什么气体?小红猜想 是二氧化碳,小燕猜想是氮气。(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判断小红、小燕的猜想是否准确。(2)如果小红的猜想准确,现象应 是什么?(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什么(写出 三条以上)? 3.层次性原则学生之间存有差异是客观存有的。作业的设计要充分尊 重这种差异,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 展区的差异,设计“弹性”作业,能够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有夯实基础的基本题,有知识使用的综合题,有拓展提升的创新题。 这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既要注重学困生,又 要注重优秀生,让学困生有学习化学的自信,让中等生体验到成功的 喜悦,让优秀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突出的水平都得到展示。 4.合作性原则学会合作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合作型作业 有利于思维碰撞,发掘潜能,有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水平。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练习题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煤燃烧 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是 A.食盐、水、酒精 B.衣服、桌子、电视机 C.太阳、宇宙、太空 D.精神、意识、力量 3.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 4.下列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6.打雷闪电时,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变为臭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D.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 7.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放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放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8.用于加热液体的仪器有:①试管②漏斗③蒸发皿 ④烧杯⑤量简⑥集气瓶 A.①③④ B.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9.用托盘天平称8克石灰石,把砝码放在了左盘,石灰石放在了右盘,则称量结果 A.8克 B.大于8克 C.小于8克 D.无法称量 10.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铁生锈 B.镁燃烧 C.从铁矿石中冶炼生铁 D.水蒸发 11.现代人正进人“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质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劣质粘合剂释放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12.从电视中我们看到了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情景,自称安全的美国,突然陷入了恐怖危机。研究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

初三化学寒假作业(含答案)

初三化学寒假作业(含答案)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三化学寒假作业(含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l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K 39 Fe 56 Zn 65 I 127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⒈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海水 C.白醋 D.液氧 ⒉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海水晒盐 B.用干冰人工降雨 C.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 D.利用风力发电 ⒊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钙离子: B.硝酸钾的化学式:KNO3 C.水的化学式:H2O2 D.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⒋不法商家在黄金中掺入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铱的原子序数是77 B.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 C.铱的质子数是77 D.铱属于非金属 ⒌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乙醇白酒? B.硫酸铜晶体胆矾? C.碳酸氢钠苏打? D.氧化钙熟石灰

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PM2.5含量高易导致雾霾天气。下列燃料燃烧时,不会引起大气PM2.5增多的是A.氢气? B.煤炭C.汽油D.柴油 ⒎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河水、井水和湖水都属于混合物 B.实验室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C.农业上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D.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⒏下列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火碱和纯碱都属于碱类 B.合金和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C.氯化钠和氯化铵都属于盐类 D.葡萄糖和碳酸钾都属于有机化合物⒐节能减排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大力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B.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城市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D.提倡纸张双面打印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xx 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以门窗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⒒现有10gA和足量的B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5:1 B.4:1 C.2:1 D.1:1

(完整)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 一.我会选(30分) 1.下列生活中的经验做法,不科学的是()A.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用无水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 C.用食盐腌渍肉类食品防止变质 D.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水 2.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3.固体废弃物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对它的处理最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废弃凹地填埋 B.扔到公海中 C.扔到深山老林中 D.分类回收并进行无公害处理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B.涤沦、羊毛、丝绸都属于天然纤维 C.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 D.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5.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不能饮用 B.工业用盐亚硝酸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饪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 D.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排气 6.当前,我国急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7.去年5月11日山东省南县某公司的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酒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警示人们,规范问题不容忽视。下列不规范做法存在爆炸隐患的是() A.蒸发溶液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B.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稀释浓硫酸 C.未做检验就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 D.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8.食品与健康密切相关。食用以下列方法加工处理的食品,极易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在做馒头的面团中加入纯碱 B.在制果冻的原料中添加柠檬酸 C.在奶制品中添加乳酸钙 D.在腌制蔬菜的食盐中掺入工业用盐 9.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B.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D.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蔗糖 10.下列产品所用的塑料,具有热固性的是()A.防水塑料手套 B.雨衣 C.炒菜锅的手柄 D.浴帽 11.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 B.聚乙烯塑料 C.棉麻织物 D.铝合金锯 12.无机盐也是人类所需的营养素之一。下列有关人体中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练习题

初三化学练习题 1、由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探索发明的“侯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1)NH3+CO2+X=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Na2CO3+H2O+CO2↑请回答 (1)反应(1)中X的化学式为 (2)NH4Cl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3)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NaHCO3的方法是 2、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若能,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K2CO3+HCl (2)BaCl2+HNO3 (3)Na2CO3+Ba(OH)2 (4)K2SO4+NaOH (5)H2SO4+Cu(OH)2 3、下列物质在水中都不能溶解的一组是() A、MgCl2、CaCO3、BaCO3 B、AgCl、BaSO4、Na2CO3 C、AlCl3、Cu(OH)2、BaSO4 D、Cu(OH)2、BaCO3、AgCl 4、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一组是() A、硝酸氢氧化钙氯化钠 B、硝酸钾氯化铜硫酸铵 C、氢氧化钠硫酸镁氯化钡 D、盐酸碳酸钠硝酸钙 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一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氯化氢和氢氧化钙 B、碳酸钠和硫酸 C、硝酸银和氯化钡 D、氯化钾和硫酸铜 7、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 B、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HNO3 C、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 D、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 8、下列溶液分别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A.AgNO3B.Ca(OH)2C.H2SO4D.NaOH 9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 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烧碱,其制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练习作业

1.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有无颜色变化B.有无新物质生成C.有无气体生成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2】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 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 【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4】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D.铁钉生锈 【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 【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A.消化食物B.焚烧垃圾C.冰块融化D.西瓜腐烂 【7】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B.用苛性钠干燥O2、H2 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 C.汽油挥发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海水晒烟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C.将泥水进行静止沉淀D.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 【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双氧水制氧气B.蜡烛燃烧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D.分离空气制氧气【14】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1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 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 【16】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初三化学 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H B.H2 O C.H2D.2 H 3.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2个氧原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是纯净物 B.氧气的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C.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是几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5.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锰1毫克。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 ) A.原子B.元素C.分子D.离子 6.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7.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Si B.Fe C.O D.AL 8.物质A里只含有6×1023个分子,在这些分子里共含有12×1023个原子,那么A物质一定是 ( ) A.单质 B.纯净物 C.混合物 D.不能断定 9.原子R核外有26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它的质子数为______,相对原子质量约为_________. 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10.有两种不同的铀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92 个质子和143 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和146 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原子的质量 B.核电荷数 C.核内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 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的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2.(10年北京中考)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 1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4.(09年莆田中考)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土理论,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下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 B.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 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l 15.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子一种新型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化合物 B.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C.O4是一种单质 D.一个O4分子是由两个O2分子构成的 16.氯原子与氟原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A.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 C.核内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初三化学作业-溶液

自招练习 1 1.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①80℃时,a 、b 、c 各10克配成饱和溶液, 用水量最少的是 ; ②40℃时各50克水中分别放人10克a 、b 、c , 充分搅拌后溶液不饱和的是 ,当温度升 高到 ℃以后,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③100℃时,a ,b ,c 各取30克分别溶于100克沸水中,如按相同的速度冷却降温,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先后顺序为 。 2.20℃时100克硫酸铝饱和溶液中有3克铝元素,则20℃时硫酸铝溶解度 。 3.甲、乙两人室温下各取50克同一溶液.甲将溶液蒸发10克水后恢复到室温,得1.2克晶体;乙将溶液蒸发掉20克水后恢复到室温,得3.6克晶体,则室温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 A .12 g/100克水 B .18 g/100克水 C .24 g/100克水 D .36 g/100克水 4.t ℃时,某物质A 的溶液200 g ,先加热蒸发掉10 g 水,再恢复到原温度析出晶体A 为2 g ,(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10 g 水,析出A 晶体4 g ,在t ℃A 物质的溶解度为 ( )g/100克水 A .20 B .40 C .15 D .25 5.某温度时,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50 g 分成两等份,一份蒸发掉5 g 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可形成饱和溶液;另一份加入2 g 硝酸钾晶体,结果有0.4 g 未能被溶解,则硝酸钾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是( ) g/100克水 A .16 B .20 C .32 D .64 6.取30 g 硝酸钠,配成80 g 硝酸钠溶液(20℃),在此溶液中加入40 g 水,计算在20℃要加人多少克硝酸钠,溶液才能饱和(20℃时,硝酸钠溶解度是88 g/100g 水)。 7.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克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后最终可得Na 2CO 3·10H 2O 晶体质量( ) A .1.06克 B .2.86克 C .大于2.86克 D .大于1.06克而小于2.86克 8.t ℃时将NaOH 溶液蒸去8.2 g 水后,恢复至t ℃时,析出5.8 g NaOH ·H 2O 晶体,再蒸去1.2 g 水,恢复至t ℃,又析出5.8 gNaOH ·H 2O 晶体,则t ℃时无水NaOH 的溶解度约为 ( ) g/100g 水 A .483.3 B .61.5 C . 133.3 D .333.3 9.某温度时硫酸铜溶解度25克/100克水,现有75克水,要成为此温度下硫酸铜饱和溶液,应加胆矾多少克? 10.t ℃时硫酸铜溶解度S 克,把S 克无水CuSO 4粉末加人到(100+S)克饱和CuSO 4溶液中析出蓝色晶体.要将此蓝色晶体溶解成饱和溶液,应加水 ( ) A .100克 B .(100+S)克 C .(100一9 S / 25)克 D .(100一16S/25)克 11.某温度下,在100克水中加入m 克CuSO 4或n 克CuSO 4·5H 2O 均可使溶液饱 和,则m 与n 关系为 (不用化简) 12.T1℃时硫酸铜溶解度20克/100克水,T2℃时溶解度40克/100克水.现有T2℃时硫酸铜饱和液280克,加人50克水后,降温到Tl ℃,此时析出胆矾多少或应加多少胆矾才恰好饱和?

初三下册化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三下册化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中频道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这篇初三下册化学寒假作业测试题,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做题巩固自己上学所学到的知识,注意:千万不能抄答案噢! 15.(4分)用化学式填空:最轻气体: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正二价: ;2个硝酸根离子。 16 .(3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题16 图。请回答:反应前后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名称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4分)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国四标准。其工作原理是: (1)将尿素溶液均匀喷人热的尾气中,并释放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CO(NH2) 2+X=CO2+2N H3则X的化学式为。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吸收尾气中的烟尘,减少PM2.5排放。请写出氨气和N2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尿素与熟石灰研磨 (填:能、不能)产生氨气。 18.(6分)烧碱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 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 过。见题18图。

(1)请你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烧碱 应行走的路线。 (2)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 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9.(4分)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叮能发生爆炸。右下图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题19-1图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检查 它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向导管a处, 若则气密性好;若在导管a处通人可 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 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 (2)用题19-2图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 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 初三下册化学寒假作业测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初三化学寒假作业栏目页!

初三化学课堂作业测试题(一)

化学课堂作业㈠班姓名 一、判断题 .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应放回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 .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发生器然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 二、填空题 1.本节课用到的化学仪器有等。 2.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处。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试 管的,试管与桌面成度角,试管口不能对着。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 .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区别是。 5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色的粉末,这一变化属变化。 .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最多不能超过容积的。 7 色的碱式碳酸铜俗名,加热时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有① ②③ . 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和。 .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等叫做物理性质。 .. 胆矾又叫,它是一种色的固体。 ..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固体只需。 . 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请试着说说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各举一例 ) ..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钢铁生锈,煤的燃烧B.澄清石灰水变浑,酒精挥发 .空气液化,白磷自燃D.水凝固成冰,铁粉与铜粉混合

化学课堂作业㈡ .下列关于氧气和液氧说法正确的是].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氮气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物质 D 稀有气体是指氦、氖、氩、氪、氙等气体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用砂纸擦去铁器上的铁锈 B.木材燃烧 .液态水沸腾变成蒸气 D.氢气球升空后胀爆 .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若俯视时读数为 .L ,则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为]大于 .L B 小于 .L 等于 .L D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 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这位化学家是] 拉瓦锡 B 舍勒普利斯特里 D 汤姆生 .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5∶ . B .∶ . .∶ 5D .∶ . 7 与二氧化锰的颜色相同的物质是] 氧化镁 B 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 D 氯酸钾 .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B 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D 难溶于水比空气重 .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细铁丝 B 磷硫 D 蜡烛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铝元素 B 氧元素硅元素 D 铁元素 . 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 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在集气瓶口闻气味D.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初三化学作业

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弹性化原则、培养兴趣的人性化原则、以及学以致用的实效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与发展,进一步激发与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具有自主选择性、不同形式与内容的作业,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挖掘,突出化学作业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性,在学生与生活实际的接触中开发智慧、提升认识、增长能力。我们所设计的拓展型作业与实践型作业,都有一定的探究性内容,力图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由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所以,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有关作业。我们所设计的巩固型作业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和有关化学观念理解程度。拓展型作业力争体现化学与现代科技、生产、生活、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性,在检查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型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使用建议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配合化学课堂教学,赋予化学作业的新特点。我们按照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设置的目标要求,为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设计了数量较多、形式不同的作业。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作业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全部完成,我们的意图是为教师提供选择性比较强的作业内容,以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特点与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选择作业内容。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在使用本作业设计时,做到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主选择。虽然,我们倡导作业设计的自主性与选择性,但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根据作业改革的有关要求,体现作业内容的巩固型、拓展型与实践性。 绝大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师为本作业设计提供了资料与素材,实验二中的赵衡爱同志、南王中学的范厚春同志,在本作业设计的内容筛选与校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欢迎教师在使用本作业设计进行作业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 初三化学作业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第一课时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设计目的让学生充分感悟化学世界的奇妙,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四大领域,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能加以区分和识别,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巩固型作业 1、下列房屋的结构主要是用人造材料建造的是() A.茅草屋B.竹楼C.钢筋混凝土的楼房D.窑洞 2、你的学习用品中主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A.塑料直尺B.钢笔C.圆珠笔D.毛笔 3、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