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时作业总答案

课时作业总答案

课时作业总答案
课时作业总答案

课时作业总答案

课时作业1

选择题:

1B 2C 3B 4A 5 A 6C 7B 8B 9D 10 A

11D 12B 13B 14B 15 B

大题: (1)4 5 5

⑵类地

⑶温度大气液态水

(4)太阳哈雷彗

课时作业2

选择题:1A 2A 3C 4A 5D 6C

大题:

7.(1)据图简述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

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请分别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强和最弱的地区,并分析影响这两地区太阳辐射

差异的因素。

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

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8.(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说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并简要分析原因。

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

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

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

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

日照时间较短。

课时作业3

1 C 2A 3A 4D 5A 6D 7D

课时作业4

1A 2A 3C 4C 5B 6B 7C 8D 9B 10A 11A 12C

课时作业5

1D 2B 3C 4A 5A 6D 7A 8B 9B 10A

11C 12A 13D 14B 15D

16.答案(1)A 23°26′N (2)116°E 6:16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位于BOC

象限之内。

17.答案(1)南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2)两楼的间距、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

度。

(3)23°26′N 夏至(4)由小变大昼短夜长

课时作业6

选择题:1D2B 3A 4B 5B 6C 7C 8A

二、综合题

(1)横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地壳地幔

(3)消失突然下降固液古登堡

(4)各类岩石外核内核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课时作业7

1B 2C 3B 4A 5B 6C 7A 8C 9A 10B

11.[答案]

(1)热岛由郊区吹向市区

(2)A

(3)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4)不能。该地冬季盛行西北风,A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A地离市区太近,在城郊热力环流圈内,水泥厂的粉尘和污染气体能流向市区。

(5)美化环境,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6)略

课时作业8

1B2A3D4C5B6 A 7D8C9C10A11B12D 13C14A15D16A17C18 A 19D20C21D22A23C24 C 25C26C27A28B29B30 A 31D 32C 33C 34D 35D 36B

课时作业9

1.A 2.B 3.B 4.A 5.C 6.A 7.A 8.A 9.D 10.C 11A 12C 13D 14A 15A 16C 17C 18D 19A 20B 21D

课时作业10

1.D 2.A 3.B 4.B 5.A 6.A 7.B 8.A 9.C 10.D 11.C 12.B 13.C 14.A 15.B 16.C 17.A 18.B 19.B 20.D 21.B 22.D 23.A 24.B 25.C 26.A 27.C

28.(1)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正处在寒、暖流交汇处,受海洋影响大,故气温年较差小,气候凉爽;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空气湿度小,所以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2)赞同理由:该岛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发展渔业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多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自然景观独特,发展旅游业条件优越;通过加强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不赞同理由:该岛面积小,淡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大开发力度势必破坏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导致珍稀物种灭绝;大量游客到来会对该地造成大量水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环境,破坏当地传统文化

29.

(1)西;西;暖流。

(2)BC。

(3)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地形。

(4)成都;成都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降水量适宜;多云雨天气,强光照射少;气温适宜;3月-10月月均温高于10℃,有利于发芽和生长;5月-9月月均温高于20℃,有利于结果成熟等。(答出两点即可)

课时作业11

1B2A 3B 4 D 5 B 6D 7D 8A 9C 10B

11C 12A 13D 14A 15A 16D 17A 18D19B 20D

21D

课时作业12

1 D 2B 3 D 4C 5 C 6B 7D 8A 9B

10A

课时作业 13

1.A

2.C3C4D5D6A7B8C9 B

课时作业 14

1 B

2 C 3A 4C 5 A 6 D 7B 8C 9D 10A

11.(1)寒流风海流

(2)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3)季风

(4)亚洲低压南

12.(1)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夏季

(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

(3)

(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乙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促使渔业资源丰富。

课时作业15

1 C

2 D

3 C

4 D

5 D

6 B

7 B

8 C

9(1)全球水危机(全球水荒;全球水资源紧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体污染;浪费严重

(2)建立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3)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10.(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温室)作用;海水受热蒸发(淡化)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

(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生产、生活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淡水危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1)下游。

(2)实线;东北地区

课时作业16课时作业

1A 2A 3B 4B 5A 6B 7A 8B 9D 10B

11D 12B 13B 14A 15B

课时作业17

1B 2A 3D 4B5B 6D 7A 8C 9A 10B 11A

12 (1)B (2)C

13 (1)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老

(2)盆地中间地势低,四周地势高

(3)A A为石灰岩地形区,流水的溶蚀作用能形成岩熔地貌

课时作业18

1A 2C 3C 4B 5C 6B 7B 8C 9A 10C

11D 12A 13B 14C

15.(1)分布特点:沿河、沿海分布;分布于河流凸岸。形成原因:沿河、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河流凸岸是沉积岸,利于泥沙沉积,土壤肥沃,水流较缓,取水方便安全。

(2)地处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

课时作业19

1D 2A 3B 4B 5A 6D 7B 8C

9[答案]

(1)地形起伏小,阔叶林分布范围广。原因:盛行西风影响的范围大,沿海到内陆降水的差异较小。地形起伏大,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不同。原因: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起伏越大,垂直方向植被分布越丰富。原因:海拔不同,热量和降水也不同。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或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

(3)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各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要素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10[答案]

(1)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作用。

(2)甲沿海地区为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沿岸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乙沿

海地区为热带雨林带,由于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终年降水丰富。

(3)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水流急;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泥沙淤积,河水浅,多沙洲不利于航运。

课时作业 20

1D 2C 3C 4D 5A 6A 7C

8B 9B 10C 11D 12D 13C

14.[答案]

(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赤道经纬度地带性热量

(3)本格拉寒流

(4)A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作业课课练(有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2) 1.古诗三首 (2) 2.燕子 (4) 3.荷花 (6) 4.昆虫备忘录 (8) 语文园地一 (9) 第二单元 (10) 5.守株待兔 (10) 6.陶罐和铁罐 (11) 7.狮子和鹿 (12) 8.池子与河流 (14) 语文园地二 (14) 第三单元 (16) 9.古诗三首 (16) 10.纸的发明 (18) 11.赵州桥 (20)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21) 语文园地三 (22) 第四单元 (24) 13.花钟 (24) 14.蜜蜂 (25) 15.小虾 (27) 语文园地四 (27) 第五单元 (29) 16.小真的长头发 (29)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30) 第六单元 (32) 18.童年的水墨画 (32) 19.剃头大师 (33) 20.肥皂泡 (35) 21.我不能失信 (36) 语文园地六 (37) 第七单元 (38)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38) 23.海底世界 (40) 24.火烧云 (42) 语文园地七 (43) 第八单元 (44)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44) 26.方帽子店 (46) 27.漏 (47) 28.冬枣 (49) 语文园地八 (50)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第 1 课时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1.rónɡ√yàn√yuān√yānɡ√ 2.默写《绝句》。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第 2 课时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 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 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5m,v≈13504m/s=33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50-1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 t2~t312.左030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9s25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4s(2)29km(3)429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 405681361201677288710.(1)25×106m/s2(2)011m(3)0128m11.(1)12 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高考调研】2019届新课标高历史三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2及答案

课时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开化中学模拟题)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说:“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与此说相符的观点是() A.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加强 B.唐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C.唐代门下省的权力超过了皇权 D.唐代皇权受到了宰相权力的制约 答案 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和门下省的职责可知,D项符合题意。 2.(2018·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模拟题)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该材料意在表明() A.中书省只是毫无实权的秘书机构 B.三省的设置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C.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D.三省间并无实质性的制衡关系 答案 D 解析从“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等信息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唐朝三省职权的划分。材料没有反映出中书省无实权,A项错误且与所学不符;从“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可知B项错误;从“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可知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3.(2018·慈溪中学模拟题)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入科举范围,但算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考试停止了。算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 () A.科技发展的停滞 B.科举制度的衰落 C.官僚政治的腐败 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 答案 D 解析从“算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可知当时知识分子功利化的现实比较严重,故选D项。 4.(2018·济宁市模拟题)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 D 解析从材料“广开科举之门”“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中可知,科举制的实行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所以选D项。 5.(2018·莱州一中模拟题)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吸取唐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集权往往通过分化事权,一职多官,从而使官僚集团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故C项正确;宋代实行不抑兼并和守内虚外的政策,A、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故排除。 6.(2018·江西百所重点中学模拟题)鄂州(今湖北)的南草市,“沿江数万家,廛肆甚盛,列肆如栉”“虽钱塘、建康不能过”“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这一记载是在() A.东汉 B.南北朝

(精选)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全册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全 册 课 时 作 业 2019年整理

1.1按顺序数数1. 填空。 (1)数数时,我们要一个一个按()地数。 (2)数物体的数量时,要()的数。 (3)一共是()个。 2、数一数,连一连。 3 7 5 3.想一想、画一画。 (1)数出4个五角星,并画成红色。 (2)画出6个正方形。

1.2比多少1. 填空。 (1)比多少时,要()地比较。 (2)比多少没有剩余时,两种物体()。 (3)比多少有剩余时,有剩余的比没有剩余的()。 2、数一数,填一填。 (1) 比(),比()。 (2) 和()。 3.想一想、画一画。 (1)四角星比圆少2个。 (2)正方形比三角形多1个。

1.3练习一1. 填空。 (1)比多少没有剩余时,两种物体()。 (2)数数时要()数 (3)与5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按规律写数 (1)1、()3、()、5、6 (2)8、7、()、()、()、3、()、1 3.解决问题。 (1)画,比少。 (2)画,和同样多。 (3)把同样多的圈起来。

2.1认识“上、下、前、后” 1. 填空。 (1)说明物体的位置时,首先要找到(),因为物体的位置是()的。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这句诗中你理解到()在()的上面;()在()的下面。(3)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同学们在老师的(),黑板在老师的()。 2.根据描述的内容完成问题。 (1)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2)我在鹏鹏的前面,鹏鹏在我的前面。你知道我们是怎样站的吗? 3.说一说,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4.完成问题 李林在张宁的(),王英在李林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仔细做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习题,学会洒脱;撒进奋斗的沃土,一滴汗珠就是一颗孕育希望的良种。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一) 垂线(1) [知识梳理] 1、直角垂足 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 1、D 2、1+2=90 3、在同=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略 5、(1)因为OAOB,OCOD, 所以AOB=COD=90. 所以AOB - COB = COD -COB. 所以AOC= BOD (2)因为AOB=90,BOD- 32,AOE+AOB+BOD= 180, 所以AOE-=58 [课后作业] 6、D 7、B 8、C 9、OEAB

10、70 11、因为OE CD,OFAB, 所以DOE=BOF=90, 所以DOE+BOF= 180, 因为BOD与ACC是对顶角, 所以BOD= AOC= 30. 又因为DOE+BOF=EOF+BOD, 所以EOF=DOE+BOF-BOD= 180-30=150 12、存在OEAB. 理由:因为AOC= 45,所以AOD= 180- ACC=180-45=135. 因为AOD=3DOE,所以135=3DOE.所以DOE=45, 所以EOA=180=AOC-DOE= 90,所以OEAB. 13、由OE平分BOC,可知COE=BOE. 而BOD:BOE=2:3,可设BOD= 2x, 则BOE= COE=3x,由COE+ BOE+ BOD=180, 可得3x+3x+2x-=180.解得x= 22.5, 则BOD=45.所以AOC=BOD= 45.由OFCD,可得COF=90. 所以AOF=COF-AOC=90-45=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二) 垂线(2) [知识梳理] 1、垂线段 2、垂线段 [课堂作业]1、C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 案】 class=txt>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草原 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清爽),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潇洒自由自在随意),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害羞),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1、忽(飞)忽(落)忽(上)忽(下)忽(强)忽(弱) 忽(高)忽(低)忽(明)忽(暗) 2、一(碧)千(里)一(诺)千(金)一(字)千(金) 一(发)千(钧)一(掷)千(金) 从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一诺千金——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三、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让我觉得整个草原好像一幅的巨大的中国画。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老舍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这道彩虹不仅是颜色、形状的准确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恰当比拟。 优美的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八章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一)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不需要阻力 [课堂作业]1、(1)速度

(2)长小匀速直线 (3)牛顿第一定律 2、D 3、A 4、C [课后作业]5、木板推理力与运动 6、C 7、D 8、C 9、B 10、C

11、(1)小车、长木板 (2)实验方法:用力推着小车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然后撤掉推力实验现象:小车继续在长木板上运动(答案合理即可) 第八章第2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二)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惯 [课堂作业]1、左惯性 2、锤柄继续向下运动 3、D 4、C 5、B 6、快速甩动手时.水珠与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时,水珠由

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就会被甩掉 [课后作业]7、惯性车辆行驶时,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车距(答案合理即可) 8、惯性静止 9、减速惯性 10、跳远前要助跑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答案合理即可) 11、C 12、D 13、A 14、D 15、B

16、车辆启动前,人和车处于静止状态.在车辆启劝后,脚受摩擦力作用随车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容易向后摔倒 第八章第3课时二力平衡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 2、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1、4竖直向上 2、50水平向左 3、D 4、C 5、A 6、如图所示

[课后作业]7、10水平向左18 8、10⁴10⁴竖直向上 9D13D 10D14A 11D15D 12C

中国的交通(世纪金榜课时作业解释及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中国的交通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3·浙江联考)货物周转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它的运输距离的乘积。读我国四省区水路、公路交通运输情况(2012年9月数据),完成1、2题。 1.表中的四个省区可能分别是() A.贵州宁夏吉林湖北 B.吉林宁夏贵州湖北 C.湖北贵州宁夏吉林 D.吉林贵州宁夏湖北 2.同丁省区相比,与甲省区水路货物周转量小但水路客运量大的原因无关的是 ()A.地形崎岖,不利于航运

B.经济落后,货运量小 C.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不便 D.铁路运输发达,货运量大 【解析】1选A,2选D。第1题,表中乙省区客货水路运输量都较小,可判断为我国西北地区,只有宁夏符合。吉林与贵州相比,吉林公路较发达,但水运较差,故可判断甲为贵州省,丙为吉林省。第2题,与湖北省相比,贵州省地形崎岖,公路、铁路运输不便,经济落后,货运量小,但河流较多,客运较为便利。 读某日高铁与航空运输比较表,回答3、4题。 最低票价(元) 高铁(二等座)航空(经济舱)高铁 129 全价:500+120 6折:300+120 1小时20 310 全价:690+120 5.9折:410+120 2小时30 522 全价:1 080+180 2.9折:320+180 4小时29

3.从资料中分析可知,四个区间中高铁与航空运输竞争最激烈的是() A.北京—石家庄 B.北京—郑州 C.北京—武汉 D.北京—广州 4.下列关于高铁和航空运输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高铁因速度优势,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 B.因航空运输价格高,长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 C.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优势明显 D.高铁与航空运输互补,互不干扰 【解析】3选C,4选C。第3题,读表格,通过票价,可以明显看出,北京-武汉区间,高铁与航空的票价最接近,其他区间二者或是票价差距太大,或是时间差距太大,竞争性较小,所以竞争最激烈的区间是北京—武汉。第4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相同距离,速度快的是航空,高铁比航空速度要慢;航空运输价格高,但距离长时所用时间比高铁要少很多,受高铁影响不大;航空运输在长距离运输中更能显出速度优势,减少人们在旅途中的劳累,更有优势。【变式备选】根据新调整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铁路快速客运专线1.6万千米以上。读三种运输方式旅程与耗时对比图,完成(1)、(2)题。

2020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课课练课时作业本有答案

2020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本 第二单元 2.11 十几减9 一、想一想,填一填。 9+2=□ 9+□=□ 11-9=□□-9=□ 二、圈一圈,算一算。 15-9=□ 18-9=□ 三、算一算。 11-9= 14-9= 15-9= 17-9= 11-1-8= 14-4-5= 15-5-4= 17-7-2= 四、看图列算 式。

五、跳木桩。 六、解决问题。 1.小明买这本书还差多少钱? 2.小兔要采16个蘑菇。 11-9= 13-9= 15-9= 17-9= 12-9= 14-9= 16-9= 18-9=

答案: 一、11 2 4 13 13 4 二、6 9 三、 2 5 6 8 2 5 6 8 四、17-9=8(个) 14-9=5(枝) 五、2 4 6 8 3 5 7 9 六、1.15-9=6(元) 2.16-9=7(个) 2.21 十几减8 一、圈一圈,算一算。 二、连一连。 三、哪个苹果熟了?把它涂一涂。 13-8= 16-8=

四、看图写算式。 17○□=□(支)□○□=□(个) 五、我会算。 14-8=12-9= 11-9=12-8= 15-9=10-8= 13-8=17-8= 六、解决问题。6 3 2 4 6 2 5 9 1.每人做13道题,小明已经做了8道题,还有几道没做? 2.树上原来有( )个苹果,小兔子要摘走( )个,树上还剩多少个苹果? (个) 3.15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华华的前面有8人,你知道华华的后面有几人吗?

答案: 一、5 8 二、略 三、略 四、-8=9(支) 11-8=3(个) 五、6 3 2 4 6 2 5 9 六、1.13-8=8(道) 2.17 8 17-8=9(个) 3.15-8-1=6(人) 2.22 十几减7、6 一、算一算,照样子写一写。15 8 7 13 6 7 14 14-6=8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答案

一、填空(32分) 1、截止6月20日,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08人受伤,17406人失踪,请你统计一下,这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大约是()万人 2、小明家这个月的收入2500元,记作+2500,在购买书籍方面支出200元,记作()元。 3、5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4、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每段长()米。 5、比2.5千克少20%是()千克,5千克比4千克多()%。 6、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3时20分=()时;1002立方分米=( )立方米。 8、()÷6=6∶()==()% 9、6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一张地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是1:6000000。如果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00千米,图上距离应是()厘米。 11、把4.05、0.4705、41%、25 、0.411从左到右依次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四位的数是( )。 12、从下面的比中选出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是( ) 2:1 2.4:3 : 0.5:0.25 13、成人身高大约是脚长度的7倍,如果一个成人的脚长χ米,那么他的身高是()米。 14、4.3时()4小时30分8.999×99()899.9 π () 3.14 15、一批零件有500个,经检验有10个废品。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16、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04.8 )平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立方厘米。 17、一组数据16、13、10、16、10、40、10、50、10、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 位数是(),众数是()。 1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度,其余两个内角度数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2、甲数的23 等于乙数的15 ,甲数和乙数比较()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篇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课时作业及答案

课时作业3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B.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C.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 D.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B.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 C.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D.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 B.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 D.如果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全册精编)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全册精编) 第一单元 1天地人 第1题:读一读,认一认。(仔细读) 第2题:照样子,连一连。 第3题:和老师一起读。(略) 2 金木水火土 第1题:描一描,写一写。(略) 第2题:读一读,记一记。(略) 第3题:照样子,连一连。 第4题:和老师一起读。(略)

3.口耳目 第1题:略 第2题:略 第3题: 第4题: “耳”字共6画,第3画是竖。 第5题:目耳 4日月水火 第1题:略 第2题:略 第3题: “火”字共有4画,第2画是撇。 “田”字共有5画,第2画横折。 第4题:

第5题:田日 5 对韵歌 第1题:描一描,写一写。 书写重点: 虫——竖写在竖中线上,“口”的形状要写得扁一些。 云——上横短,下横长,撇折从下横的中点起笔,与最后一笔点,呈现三角形状。 山——中间的竖最长,竖折的竖段最短,第三画的竖下端略出头。竖向笔画之间等距。 第2题:读一读,记一记。 读音重点:风雨,风读准后鼻音;雨水,两字都是第三声时,“雨”读音读成第二声。 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 (1)“山”字共有(3)画,第2画是()。 (2)“虫”字共有(6)画,第5画是()。 第4题:背一背,写一写。

(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第5题:和老师一起读。(略) 语文园地一 第1题:描一描,写一写(略) 第2题:读笔画,记一记(略) 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 第4题:比一比,记一记(略) 第5题:读一读,记一记(略) 第6题:认一认,写一写。

第7题:加一笔成新字 第8题:按笔顺,写一写。第9题:和老师一起读。

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

一、解释句中作标记的词语: ①临溪而渔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⑤环滁皆山也⑥醉翁之意不在酒⑦野芳发而幽香 ⑧林壑尤美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⑩晦明变化者⑾伛偻提携⑿颓然乎其间 ⒀临溪而渔⒁杂然而前陈者⒂佳木秀而繁阴⒃山肴野蔌⒄觥筹交错 ⒅云归而岩穴暝⒆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⒇树林阴翳(21)太守谓谁(22)觥筹交错(23)醒能述以文者(24)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⑤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⑦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⑧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⑨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⑩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三、选择题 1. 选出下列句子中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名之者谁(命名)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2.选出句中“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一鼓作气,再而衰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广起,夺而杀尉 D.云归而岩穴暝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B.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 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D.觥筹交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七年级课时作业答案

七年级课时英语作业 作业优化设计: 1.完成句子 1. Sonia的妈妈留着长长的卷发。 Sonia’s mother。 2.姚明长得什么样子? — YaoMing ? 3.他高高的个子,长着短直发。 —He is tall and . 4.杰克长得像他父亲。 Jake his father. 5.我在六班有一个好朋友。 I have a good friend . 2. 用be或have的形式填空。 1. She tall and thin. 2. I curly hair. 3. He of medium build. 4. Jim heavy and big eyes. 5. Tom short and short curly hair 6. I long black hair and of medium height. 7. Does he yellow hair? 3.根据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 My friend is really thin. (对划线部分提问) friend look like? 2. Stop looking at the blackboard.(变否定句) at the blackboard. 3. I think you are right.(变否定句) I think you right. 4. The old men loves to tall stories.(改一般疑问句) the old man to tell stories? 5. The girl in green is his new friend.(对画线部分提问) is his new friend? 6. Jack is tall & thin. (对划线部分提问) Jack

课时作业及答案

课时作业2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要想成为一名职业化的人才,就必须改掉犹豫不决、投鼠忌器的办事作风,在自己认准的事情上认认真真地采取行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②众所周知,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有些领导作出的决策明明违反法律法规,却还被戴上冠冕堂皇的“帽子”得以实施。 ④大量的残羹冷炙都被专利拥有者盘剥而去,对我们的企业而言,剩下的利润也就少得可怜了。 ⑤老李对工作一直尽职尽责,前几天他因照顾生病住院的家人而未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被领导批评,这致使他怨声载道。 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代代相继的言传身教中,好家风得以茁壮成长。

课时作业本九年级上化学答案人教版

课时作业本九年级上化学答案人教版 【零失误分层训练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答案】【知识单一性训练】 1-5:ADCCA 6-10:CBDDD 【巩固提升性训练】 1-4:ADDD 5-8:CDDB 9、分子和原子;破裂;重新组合; 分子;原子;分子 10、(1)食盐的性质 (2)食盐的组成 (3)食盐的结构 (4)食盐的变化规律 11、(1)①②③④⑤⑥ (2)①⑤ (3)②⑥ (4)①适量食用味精可使食物更鲜美 ②食用加碘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易错疑难题训练】

1、A 2、(1)②⑤(2)③④(3)③(4)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答案】 【知识单一性训练】 1-5:CCDBB 6-10:DDDDD 【巩固提升性训练】 1-4:DBBA 5-8:DBCD 9、银白色,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0、(1)可燃性(2)咸味 (3)导热性(4)熔点高 11、味道;气味;颜色;溶解性 12、(1)淡蓝色气体 (2)强氧化性 (3)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4)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等13、(1)灯丝通电发光 (2)电热丝通电放热 (3)白光通过蓝玻璃,光线变成蓝色

(4)水的蒸发 (5)泥水静置一会沙石沉淀 14、(1)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或冰晶融化形成雨滴);碘化银分解成银单质和碘单质 (2)干冰 【易错疑难题训练】 1、(1)B(2)D(3)A(4)C 2、②;③;①;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答案】 【知识单一性训练】 1-5:CCCDB 6、(1)液 (2)液体 (3)液体;凝固 (4)不同;最先; 7-9:CAB 10、变浑浊;左;氧气;二氧化碳 【巩固提升性训练】 1-4:CDCA 5-8:DCBC 9、(1)A;不变化;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