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季皮肤过敏怎么办

秋季皮肤过敏怎么办

秋季皮肤过敏怎么办
秋季皮肤过敏怎么办

秋季皮肤过敏怎么办

为了缓解宝宝皮肤过敏出现的不适症状,控制病情及防止过敏继续扩散,作为聪明妈要多学学妙招。以下是妈网分享给妈妈们的妙招,速mark:

招数一:防止挠痒行为

发痒症状是秋季皮肤过敏最常见的症状,对于宝宝来说,简直苦不堪言。一痒宝宝就想抓,越抓但又越痒,所以,妈妈要阻止TA的这种行为,把TA的指甲剪短,并转移TA的注意力,以避免TA频繁抓挠。

招数二:及时清洁汗水

汗水会浸湿过敏皮肤,加重症状,所以,在宝宝流汗后,要及时擦掉汗水,并保持皮肤干燥。

招数三:到医院明确过敏原

引起过敏的因素有很多,不同因素针对性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以明确致敏因素,找对方法治疗。

招数四:涂抹止痒药膏

为缓解症状和避免宝宝把皮肤抓破,可以在红疹处涂抹止痒药膏,但药膏一次用量也不要太多,以免产生不良效果。

秋季皮肤过敏怎么护理

宝宝皮肤过敏跟尘螨、气候、花粉、食物都有很大关系,在明确原因后,治疗和护理都要做到位。那秋季皮肤过敏怎么治疗呢?秋季皮肤过敏怎么护理?下面重点说说秋季皮肤过敏的护理方法。

1、注意家居卫生,把有灰尘的地方擦干净,让螨虫没有生存的空间,从而降低宝宝病情加重的几率;

2、使用空气滤清器或除湿机,让室内空气清新,并保持通风,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3、尽量不要让生病的宝宝吃生冷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病症,影响健康;

4、少让宝宝吃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易诱发过敏的食物,做好呵护,避免出现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5、让宝宝多休息,少到室外活动,以免接触其他小宝宝,把疾病传染给别人。

秋季皮肤过敏吃什么好

宝宝皮肤过敏吃什么好?宝宝皮肤过敏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或者新鲜的蔬菜,同时也可以吃以下3种对缓解症状有帮助的食物:

1、紫河车

车河车又叫胎盘,在药店中可以购买到,妈妈可以购买回来用烤箱烤干,然后打磨成粉喂给宝宝吃。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喂服的量不能太多,半啤酒盖的量即可。喂服半个月后,宝宝免疫力就会增强,疾病也会慢慢痊愈。

2、绿豆海带汤

绿豆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与海带、糯米一起熬煮成汤,能起到助脾补血的作用,建议每天少量多喝。需注意的是,熬煮时,先把糯米和绿豆放入锅中加水用大火煮沸,再加海带煮。

3、薏米赤小豆汤

薏米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效,与赤小豆一起清洗干净,放入锅中用大火熬煮成汤,然后加冰糖食用,能起到温中散寒、补益气血的功效。给过敏宝宝喝,能补充营养和增强体质。

秋季皮肤过敏不能吃什么

宝宝皮肤过敏,饮食方面要多加注意,不能吃的千万不要给TA吃。那宝宝皮肤过敏不能吃什么呢?以下3大食物最好别吃:

不能吃油腻、辛辣食物

头孢类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头孢类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前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争议。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青霉素类药物,所以在临床上多不做皮试,对一般青霉素过敏者也可慎用。多数头孢菌素类药品在《中国药典》也无明确规定必需做过敏试验,但在有过敏史或是过敏体质者等,可根据情况做皮肤试验,但皮试液浓度现无统一规定。参考有关资料提供以下皮试液的建议配制方法,仅供各医疗单位参考。 1、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1.0g (1)取本品1.0g一支,加10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2.0g (1)取本品2.0g一支,加16ml生理盐水制成125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6ml溶液C,再加0.6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2、注射用头孢硫脒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0.5g (1)取本品0.5g一支,加5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1.0g (1)取本品1.0g一支,加8ml生理盐水制成125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6ml溶液C,再加0.6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皮肤过敏怎样处理

皮肤过敏怎样处理 首先我们要明白过敏的定义:过敏是抗原物质作用于肌肤后,可致肌肤的反应性发生改变,称为变态反应或者过敏反应(Anaphylaxis)。当肌肤受到某种刺激,如不良化妆品、花草、尘螨、环境污染、甚至紫外线等,导致肌肤出现红斑、水肿、丘疹、脱屑、瘙痒等异常现象。 在美容院,我们常见到的是使用某些化妆品后,该顾客可能对其化妆品中的某一物质过敏,用后局部可能出现红斑、水肿、丘疹、脱屑、瘙痒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1、应立即停止使用该化妆品。 2、用温水讲局部清洗干净。 3、轻轻涂擦抗敏修复生物素,每天2次,连续3天,3天后, 每天仅涂擦一次,待以上症状消失后即可停用。 注意:若过敏出现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 若过敏症状较轻者,可配合服用苯海拉明25mg,1日3次,维生素C0.3,1日3次。 面部红血丝的防治 面部红血丝是由面部皮肤小血管的持续扩张所致,医学上称为毛细血管扩张症。 毛细血管扩张颗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毛细血管扩张见于血管瘤、血管角化瘤、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遗传性毛细血管

扩张等;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持久日光曝晒或长期性触冷、热、风的人员;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可见于很多疾病,如色素性干皮病、日光性皮炎、酒渣鼻、快速祛斑等。 由于追求快速祛斑在化妆品中添加了某些脱落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因剥脱剂将表皮快速剥脱,角质层变薄,使之毛细血管外露,再加之皮质类固醇激素加入化妆品中(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 处理方法: 首先要避免接触其诱发因素如曝晒及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霜膏; 对轻度的毛细血管扩张可采用具有皮肤修复功能化妆品,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联合应用;还有治疗效果确切的活肤修复肽(清敏修复型)、三维肽素,其联合运用,既有防敏、脱敏、美白、保湿的功效,又具有修复表皮的作用,以帮助皮肤恢复正常状态,一举多得。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专家共识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专家共识 北京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会议于2008年6月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常务副所长金少鸿教授、抗生素室主任胡昌勤教授、解放军302医院感染科姜素椿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邵荣光教授、蔡年生教授、北京药学会冯国安理事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张哲峰教授、北京海军总医院孙忠实教授、空军总医院李忠东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志刚教授等参加了此次论坛。金少鸿、胡昌勤、李忠东、赵志刚分别就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质量与过敏反应的关系、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研究进展、国外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情况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调查报告做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学术报告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在以下几方面达成了共识。 1 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原因是过敏反应的抗原一主要决定簇一青霉噻唑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一青霉烯酸决定簇已非常明确。皮试符合率可达70%;皮试液的浓度与皮试方法均已规范。 2 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尚存在争议。原因在于引发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的半抗原一主要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尚不明确,可能有Cephalosporoyl、Cephalosporanyl和

产品中的杂质等;皮试符合率<30%;皮试液浓度与皮试方法未统一(国内皮试液和国外皮试液的种类、浓度和皮试液用量相差很大)。目前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而日本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仍规定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现有多种描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和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未要求头孢类抗菌药物做皮肤过敏试验。本次论坛达成的共识是:如果药品说明书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则必须做;如果药品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3 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的浓度国、内外的差距较大,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 g〃mL ,注射量为0.1mL。 4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 5 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产品质量与临床上发生的过敏反应有相关

脸上皮肤过敏后脱皮怎么办

脸上皮肤过敏后脱皮怎么办 关于《脸上皮肤过敏后脱皮怎么办》,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皮肤过敏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烦恼,这种情况可以给大家的皮肤造成极大的损伤,更给自己的形象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严重打击我们的自尊心。而皮肤过敏这种情况,得积极的采取一些办法进行应对处理。那么,脸上皮肤过敏后脱皮怎么办?对于皮肤过敏导致脱皮的一些应对的办法,一起来看看接下来的具体的介绍。 精简保养步骤:将多余的保养暂停,维持基础三步骤即可。当肌肤有敏感征兆时,应该立刻减少保养步骤。给肌肤最根本的保湿、舒缓,把保养步骤降到最少,就能推动肌肤自身免疫力的养成,还原健康肌肤。 避免刺激性保养:避免使用果酸、去角质、酒精类化妆水等刺激性产品。像磨砂去角质、深层清洁面膜,作用原理都是针对角质层加强代谢,对于敏感肌肤而言都太过刺激,另外需要反复搓洗的洁面动作,请尽量缩短在30秒内完成。 做好皮肤日常护理。无论寒暑春秋,过敏症患者都要十分小心护理皮肤,除了保持每天3次温水洗脸外,还要用些特效疗肤水、

疗肤霜、爽肤、润肤,持之以恒。 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必不可少的运动锻炼,并保持心情舒畅。 对某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求助于医学手段,改变过敏性体质。医生在这种疗法中要用化学方法改变患者血清,使其稀释,向皮下注射改变了的致敏原和乳类、花粉等物质制成的抗原浸液,并逐渐增加致敏原的浓度,以调整人体免疫系统,使过敏者体内产生对过敏物质的抵抗力,从而有效地防止过敏。 脸上皮肤过敏后脱皮怎么办?生活中大家要避免我们的皮肤受到刺激,洗脸的时候不要用力的揉搓皮肤,远离那些果酸,去角质和酒精类的产品。平时洗脸的时候用温水比较的好一些,还有就是每天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情况严重的话,及时到医院采取医学的办法去处理。

轻微的过敏怎么办

轻微的过敏怎么办 我们一般说的过敏是指皮肤过敏,不得不说,皮肤过敏是很多妹子所不可以接受的,特别是炎炎夏日。那样妹子们会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那么轻微的过敏怎么办呢?什么原因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轻微的过敏怎么办 第一,停用所有的化妆品。这时候必须停用所有的化妆品,让时间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低敏性的护肤品,如果使用护肤品还是过敏的话,那么就应该停用了,就应该使用一些具有消炎和镇静皮肤的保养品,应该保持脸部的清洁,在洗脸之后可以使用正确的保养品。如果皮肤有持续过敏发红的现象,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脱敏治疗了。 第二,强化肌肤的抵抗力。在平时应该注意一些增强皮肤抵抗力的护理措施,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能熬夜,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要保证皮肤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同时还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太紧张焦虑,最关键的是要远离污染的环境和过敏原,这样能够减少皮肤再次受到伤害和刺激。如果只是轻微的过敏症状,只要在平时护理得当,很快就可以恢复皮肤健康的,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那么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和处理了。 第三,不要擅自滥用药物。当皮肤出现过敏症状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到药店买药来使用,这样很有可能对皮肤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特别是一些副肾皮质荷尔蒙软膏,这种软膏虽然短时间能够起到缓解过敏效果,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出现副作用,甚至会引起过敏症状更加严重,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出现过敏症状的时候,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就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轻微过敏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自身的敏感体质。在春秋季节更替的时候,适应力比较差,对温度,风,阳光,生活习惯的改变都适应不了,所以就会出现频繁的过敏。 第二,花粉和树粉。春暖花开,大量的花粉,树粉随风飘扬,可以直接落在皮肤上,或者通过鼻粘膜吸入到体内,完成治理过程之后,就会在皮肤上表现出红斑,水肿,搔痒等各种各样过敏的症状,所以在春天的时候,敏感人群要像防雾霾一样的戴上口罩,不要去公园,不要去看花展。 综上所述,轻微的过敏方法多种多样,原因也多种多样,其实轻微过敏,是非常正常的,妹子们不要太多负面情绪,太多压力。只要好好护理就行了,还是要保持心态良好,这一点非常重要,比什么都重要。

皮肤过敏护理措施

皮肤过敏的十种防治措施皮肤过敏了怎么办 https://www.doczj.com/doc/5610721304.html,/bdszl/guomin/14153.html 1.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敏感精华素,使皮肤增加纤维组织,使薄弱的皮肤得以改善。 2.选用敏感系列柔和护肤品,如:敏感面霜、细胞乳液霜等,以镇静肌肤。 3.要保证皮肤吸收充足的水份,避免炎热引起的皮肤干燥。 4.经常洗头,可防止敏感物质如灰尘、花粉等附着在头发上,进而引发皮肤过敏。 5.保持皮肤清洁,经常用冷水洗脸,以增强肌肤抵抗力。 6.使用同一牌子化妆品,选择不含浓烈香味、不含酒精等刺激性的化妆品。 7.多摄取维生素A、C及E等,这些都是对皮肤有益的,对健康皮肤如此,对敏感皮肤更为重要。 8.尽量不化浓妆,在皮肤过敏后,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妆品,对皮肤进行观察和保养护理。 9.避免过度的日晒,使用敏感肌肤专用的防晒品,否则会引起皮肤受到灼伤,出现红斑、发黑、脱皮等过敏现象。 10.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均衡的饮食及充足的睡眠。 敏感性皮肤使用化妆品要注意先进行适应性试验 平素为过敏体质的人,初次使用化妆品应非常慎重,事先进行适应性试验,如无反应,方可使用。敏感性皮肤切忌什么化妆品都用或同时使用多种化妆品,不能频繁更换化妆品;含香料过多及过酸过碱的护肤品不能用,而应选择适用于过敏性皮肤的化妆品。敏感性皮肤要经常对皮肤进行保养,按摩皮肤可增加皮肤抵抗力,但应注意,按摩以用手指敲击为好,不要用力过度,以免引起皮炎。 敏感性皮肤洗脸时要用温和的洗面奶,水温也要适宜,避免皮肤受过冷或过热的刺激 过敏性皮肤的mm早晨,可选用防晒霜,以免日光伤害皮肤;晚上,可用抗过敏营养化妆水增加皮肤的水份。此外,出入居室要尽量避免温度的急剧变化,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使皮肤免受过冷或过热的刺激。 敏感性皮肤保养要注意饮食,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在饮食方面,敏感性皮肤要注意营养平衡,可多吃一些牛奶、豆制品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增强皮肤抵抗力。避免吃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皮肤出现过敏症状后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妆品,对皮肤进行观察和保养护理 在皮肤出现过敏期间,不要用太热的水洗脸,以避免刺激皮肤,更不能使用肥皂和香皂,因为肥皂和香皂中的碱会加重皮肤过敏的症状。每天晚上洗脸时,可用比较温和的洗面奶在脸部轻轻揉拭,以溶解皮肤表面的污垢,然后用温水将脸洗净,并用干毛巾吸干脸上的水份。洗完脸后,最好不涂任何护肤品。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操规

五、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操规 目的 确定重复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对哺乳动物就是否可引起变态反应及其程度。 范围 本操规用于动物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的基本方法。 本操规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安全性毒理学检测。 1 依据 中华人民共与国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第二部分第6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标准《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 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2 设备与耗材 2,4-二硝基氯代苯,肉桂醛,2-巯基苯并噻唑或对氨基苯酸乙酯,弗氏完全佐剂、无 菌水、80%乙醇、丙酮、刮毛器、脱毛膏、EP管外科手套、口罩、手术服、不同规格无 菌注射器、一次性无菌纱布等。 3 受试动物 3、1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3、2 动物种类:白化豚鼠20只:300~500 g,2~3月龄,雌雄兼半,雌鼠无孕。 3、3 饲养条件:全价营养颗粒饲料喂食,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室温21±2℃,相对湿度40~70% 。 4试验步骤 4、1材料制备 受试物浓度为不能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最高浓度。水溶性受试物可用水或用无刺激 性表面活性剂作为赋形剂,其它受试物可用 80%乙醇 (诱导接触)或丙酮(激发接触)作 赋形剂。 4、2试验方法 4、2、1 试验准备 a、取白化豚鼠20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只),试验组(10只)、。适应环境一周后, 正式试验前一天,每只豚鼠背前区备皮4cm×6cm。 b、无论在诱导阶段或激发阶段均应对动物进行全面观察包括全身反应与局部反应,并作完整记录。

c、试验方法可靠性的检查:实验开始前选两只备用豚鼠,使用4、2、1的局部诱导阶段方法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的可行性。 4、2、1 试验过程 (1)试验前约 24h,将豚鼠背部左侧去毛,去毛范围为 4cm2~6cm2。 (2)局部诱导阶段 对去毛区域采用75%酒精消毒,覆盖5层约8cm2的滴加适量样品浸提液的擦镜纸,使其贴敷在肩胛骨内侧皮肤上,再依次覆盖3*3cm大小的塑料薄膜、纱布,再用医用无刺激胶带固定使其不脱落封闭固定 6h。。观察记录敷贴后动物异常情况,第 7d 与第 14d 以同样方法重复一次。(对照组按照同样方法进行) (3 )激发阶段 末次诱导后 14d~28d, 将约 0、2mL 的受试物涂于豚鼠背部右侧 2cm×2cm去毛区(接触前 24h 脱毛) ,然后用二层纱布与一层玻璃纸覆盖,再以无刺激胶布固定 6h。(对照组按照同样方法进行) (4)动物观察 激发接触后 24h与 48h 观察皮肤反应,按照表1给出的分级标准对每一激发部位与每一观察时间皮肤红斑与水肿反应进行描述与分级,将观察结果填写至表2、 表1变态反应实验皮肤反应评级 表2试验结果

脸部过敏红肿怎么办

脸部过敏红肿怎么办 过敏的一些症状: 一、换季性皮肤敏感 有些人每到季节转换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皮肤过敏问题:发干、瘙痒、脱皮、起红斑等。皮肤敏感与干性皮肤有关,也和环境、气候、年龄、食物、化妆品有关。易过敏的人更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摄取,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鱼虾、牛羊肉和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出现面部皮肤过敏症状后,要立即停用任何化妆品,对皮肤进行观察和保养护理。在此期间,不要用太热的水洗脸,以避免刺激皮肤,同时注意防晒。 二、化妆品过敏 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会引发皮肤过敏,对皮肤细胞产生刺激,使皮肤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导致过敏。若由于化妆品使用不当引起皮肤过敏,不能随意使用治疗一般皮肤病的药膏,否则,会引起皮肤粗糙,起色斑,加重皮肤疾病。 三、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成人常见的皮肤过敏现象,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如情绪激动、工作过度紧张、忧愁焦虑等,剧烈瘙痒为本病特点,多在搔抓后皮肤变厚,但界限清楚,无鳞屑。早期呈淡红色,以后局部有色素沉着,好发于颈周、肘后、臀部及小腿侧。 四、桃花癣

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脸上会冒出一些淡红色、圆形小红斑,痒痒的,还有点脱皮,由于常发生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故称之为“桃花癣”。脸上过敏红肿怎么办,如果你想要快速摆脱过敏的话,建议你使用过敏修复霜,下面我来告诉你下小偏方。 1。平时应多用温水清洗皮肤,在春季花粉飞扬的地区,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引起花粉皮炎,可于早晚使用润肤霜、以保持皮肤的滋润,冬季防止皮肤干燥、脱屑。 2。在饮食上,要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饮食要均衡,最好包括大量含丰富维他命C的生果蔬菜,任何含维他命B的食物。饮用大量清水,除了各种好处外,它更能在体内滋润皮肤。 3。随身衣物要冲洗干净,残余在衣物毛巾中的洗洁精可能刺激皮肤。4。睡眠具美容功效,每天八小时的充分睡眠,是任何护肤品都不能代替。 5。运动能增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抵抗力,进入最佳状态。

如何判断皮肤过敏

如何判断皮肤过敏 年龄增长,长期暴露在阳光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劣质化妆品或不当药物伤害,天气转变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稍微不注意就会看到脸部红、肿、脱皮、瘙痒等症状。大家不要不把这些症状当一回事,要学会自我判断是否过敏? 如何判断自己的皮肤是否过敏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实用的诊断方法。如果在下列情况中你符合其中的两条以上,则你的皮肤有可能过敏,应及时到医院确诊治疗: 1.不明原因出现红斑或大范围的潮红现象; 2.身体局部有很明显的风团现象; 3.照镜子时发现皮肤上有小疙瘩,可看起来却又不像粉刺; 4.皮肤痒,局部溃烂。 几种常见过敏症状 换季性皮肤过敏。指每逢气候转换、温差悬殊大或温热潮湿之季节,许多人常会发生皮肤过敏的现象。比如现在正值春季,是很多花朵开放的季节。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质便会大量释放出几乎遍布人体所有组织的化合物组织胺,引起鼻塞、打喷嚏、流涕、喉咙发痒、眼皮肿胀等现象。致使人们出现全身皮肤奇痒、起疹块和鳞屑、脱皮、面部红白不一、斑驳陆离等过敏症。 化妆品过敏。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于自己使用的化妆品中的的一些成分使得我们的肌肤有过敏现象产生,这种成分会对于自己对皮肤细胞产生刺激:这个时候的皮肤细胞会产生抗体,导致的肌肤产生粗糙,色斑等过敏的现象。这种过敏一定要进行专业的检查,才可以进行很好的治疗,同时避免在以后使用含有这种成分的化妆品。 神经性皮炎。其产生一般认为是与自己的精神因素有关,在一个人有情绪激动、精神过度紧张、情绪焦虑这些表现的时候,自己的肌肤就会有剧烈瘙痒的现象产生。专家表示,患上神经性皮炎,患病处皮肤隆起,皮纹加深。瘙痒剧烈时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多发于脖子周围、胳膊肘后面或小腿的侧面。 还有就是湿疹,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可发生在人体各个部位,瘙痒剧烈,其皮损通常表现为多形性。

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2008年10月30日印发) 一、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原因是:过敏反应的抗原—主要决定簇-青霉噻唑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青霉烯酸决定簇非常明确;皮试符合率可达70%;皮试液的浓度与皮试方法均已规范。 二、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世界上尚存在争议,原因在于:引发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的半抗原—主要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尚不明确,可能有Cephalosporoyl、Cephalosporanyl和产品中的杂质等;皮试符合率<30%;皮试液浓度与皮试方法未统一(国内皮试液和国外皮试液的种类、浓度和皮试液用量相差很大)。目前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而日本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仍规定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三、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现有多种描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和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未要求头孢类抗菌药物做皮肤过敏试验。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如药品说明书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做。如药品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临床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四、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的浓度国、内外的差距较大,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μg/ml,注射量为0.1ml。 五、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 六、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产品质量与临床上发生的过敏反应有相关性。现已经从头孢噻肟等头孢类抗菌药物中收集到了能引发动物过敏反应的基本无抗菌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说明控制产品中高聚物的含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之一。 七、临床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必须仔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不管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或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在首次使用后的0.5-1小时内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征兆,应迅速处理。过敏反应是难以预测的,过敏反应的发生不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但发生后处理不当或没有相应的救治措施,医院则要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教你读懂过敏源测试结果

教你读懂过敏源测试结果 皮肤科很常见的一大类疾病,我们称之为“过敏相关性皮肤病”,比如我们常说的湿疹、皮炎、荨麻疹、化妆品皮炎、染发皮炎等等。很多情况下,遇到这些疾病时,医院总会开具一些“过敏源测试”的单据,但这些检查一般都价格不菲,那么“过敏源测试”到底可以检测哪些项目?什么情况下的确是有必要检测过敏源? 拿到一份过敏源测试的结果我们如何解读呢? 过敏源测试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有:过敏源吸入组和食入组过筛试验,皮肤斑贴试验,皮肤划痕试验,皮内试验等等。多数医院开展的是抽血项目,其中“过敏源吸入组和食入组过筛试验”是最常见到的。检测项目多数包括:吸入组如户尘螨、猫狗皮屑、霉菌烟曲霉、柏榆柳杨桑、蒿草等,食入组如牛奶、鸡蛋白、蟹虾贝、牛羊肉、芒果菠萝、腰果花生等,还有分级和数值,最后一般都会加用总IgE数值。以上所选择的这些过敏源内容,都是做了大规模的临床调研,将最容易产生过敏的有代表性的东西罗列出来,比如,猫狗皮屑就是动物皮屑的代表,蟹虾贝就是海鲜食品的代表,腰果花生就是坚果类食物的代表,等等。IgE的数值也是反映过敏的程度,一般数值越高,过敏状态越重(正常人小于100)。这些都是普遍可以检测的项目。 理论上来说,任何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时都可以做过敏源测试。我的建议是高度怀疑某种物质过敏的患者、原因不明的过敏性疾病需要一些指导性意见者、可疑职业过敏性皮炎者、过敏性皮炎各种治疗均抵抗者可以做此检测。 这里,把大家常问到的几个代表性的问题归纳一下,从中了解过敏源测试结果的一些解读方法: 上周小楠频发荨麻疹,查过敏源测试对“尘螨”过敏,妈妈就很无奈了,问道:“大夫,尘螨到处都是,这个咋避免?”,其实这也是有招儿的。比如,避免让孩子进入一个许久没有居住过的房间,充分通风后再进入;避免用扫帚扫地,尽量用拖布拖地避免扬尘;孩子如果有抱着娃娃睡觉的习惯,一定要将布娃娃洗干净,勤日晒;等等。注意了这些,小楠荨麻疹发作的频率也减少了很多。 小强三岁,最近湿疹加重,检测了过敏源,发现“鱼虾蟹”过敏,但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南方人,海产品是经常食用的食物,家里人这下急坏了。其实,过敏源测试只是一个提示,就拿鱼来说,自然界有太多种类,而且每一种鱼所含的蛋白也不同,生鱼和做熟了的也是不一样的,检测阳性不一定不能食用。我给小强父母的建议是:先给孩子食用河鱼,选择一种,充分做熟后给孩子试验性食用,如果湿疹没有加重,以后还是可以食用的。同样的道理,可以试试大虾、螃蟹等。这里还是要强调,并不是过敏源测试中阳性食物一定不能吃,要把它理解为一种提示。 同事刚生宝宝,孩子4个月,自生后就有婴儿湿疹,最近一周加重,渗出结痂很明显,前来找做过敏源测试,结果“牛奶”阳性。仔细询问病史后才知道,因为工作忙,最近想“断奶”,所以添加了奶粉喂养。我们知道,牛奶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对宝宝很容易产生过敏,结合过敏源测试结果,我建议:先将奶粉换成

-(Word版)浙江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指导意见

《浙江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1、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并适用于头孢素类、氧头孢烯类抗生素;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未规定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前需进行皮试; 3、医护人员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前,应注重对患者及其家族过敏史的询问,包括过敏药物、食物及过敏时的临床表现等,并详细记载于病历中; 4、因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皮试有增加患者过敏,甚至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不宜采用青霉素皮试或头孢菌素皮试筛查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 5、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预测作用循证证据不充分,且阳性率远高于过敏性体克等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实际发生率,因此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前进行皮试普遍筛查; 6、医护人员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和使用期间,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如发现皮、心慌、胸闷、呕吐、呼吸急促等过敏现象,及时予以相应处理,必要时立即停药,同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7、鉴于不同头孢菌素不一定存在交叉过敏,皮试阳性的虑者不应在病史记中统表达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应具体记录其品名如为“头孢XX(受试药物化学名)皮试阳性” 二、皮试指征 患者个体差异、药品的理化性质、药品的质量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从药品的理化性质未看,一般认为头孢菌素C7位侧链对于预测氨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之间的交叉反应性很重要。第二代头孢菌素的C7位侧链与青幕素类链相似,第一代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类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4%,第二代头孢素与青素类的交又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1%: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C7位侧链与青霉素类侧链不同,交叉过敏反应罕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全身性一般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07-2.8%,过敏性体克罕见(0.0001-0.1%),与临床所用几千种药物(尤其是抗菌药)过敏反应发生率相近。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目前缺乏明确的循证依据,皮试阳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建议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无须进行皮试。 但是与无青霉素过敏史者相比,有过敏史者对头孢菌素类过敏的发生危险增加8 倍;且考虑到具有相似或相同侧链的头孢菌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过敏反应,建议如下: 1、有以下3 种情况者需要皮试 1)药品说明书明确要求进行皮试的; 2)既往有明确?-内酰胺类抗生素速发型过敏反应史的患者; 3)既往有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者,因临床情况确需使用时,应尽量选用化学结构侧链差异大(参考附表)的其他头孢以减少或避免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而且使用前应用拟用药品做皮试;皮试和使用前应知情告之并请患者填写相关知情同意书。

皮肤过敏的治疗

皮肤过敏相关知识 一、皮炎湿疹荨麻疹为何难以治愈 皮炎、湿疹、荨麻疹是皮肤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病因复杂、以皮疹形态多、易于渗出、病程迁延和有复发倾向为特征,由于病变分布于患者身体表面,加之患者缺乏医学知识,护理不当,导致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长期的迁延不愈致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患处渗液、干燥、结痂、粗糙、肥厚以及裂口,并且伴着钻心的痒,在漫长的求医过程中,仍然没有看好病,对治疗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误解,造成恐惧感,给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 因此,专家特别提示:出现以上症状,要到正规的专业医疗机构去就诊,否则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会造成病情加重。 二、走出治疗误区,开创全新疗法 传统的中医观念认为,造成湿疹、皮炎、荨麻疹的直接祸首,就是“血毒”,血热、血瘀、血燥。然而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患者的"血毒"是很难清除干净,原因就在于患者的内脏就像一个名符其实的造毒机器,源源不断地向血液中输送毒素。所谓"病在血毒,根在脏毒",五脏之毒不排,血液之毒就无法清除干净,久而久之造成湿疹、皮炎、荨麻疹反反复复,难以治愈。 所以说:治血必先治脏,清血毒必先排脏毒,这样,皮肤表皮细胞的分化机制才能恢复正常,湿疹、皮炎、荨麻疹才能根治。 三、过敏性疾病的认识

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反应,医学上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是指由于外来的抗原物质与体内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侯群,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平滑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强等。过敏常常发生在一部分相对固定的人群中,因为他们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属于先天免疫功能异常,往往由遗传而来,也就是说,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的可能将伴随终生。 当然,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并非一定会发生过敏,这是由过敏发生的机制决定的。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首次接触到致敏原(抗原)后,机体并不会产生过敏的症状,但是体内便会产出一种相应的特异抗体,当这种特异性抗体,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抗原,特异性抗体便会与其相结合,使机体介质细胞脱颗粒,释放多种介质,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可见过敏的发生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能够多次接触同种过敏原。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对某种花粉过敏的人为什么只在春天发生过敏,而在其它季节就不会发病,这正是由于这些花只在春天开放,只有在春天才可能接触到它的花粉的缘故。 过敏原 过敏原为通俗用语,致敏原或变应原为医学术语,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接触过敏原一定时间后,机体致敏。致敏期的时间可长可短,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当再次接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资料讲解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十五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基本上就能够确定过敏性疾病的存在。皮肤点剌试验现为欧洲国家及美国公认最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其优点为安全性及灵敏度均高,患者无痛楚,就如被蚊叮一样,而且可以立刻知道检验结果。 原理是点刺液含有的变应原,与病人皮肤中致敏肥大细胞的变应原特异性Ig E发生反应.形成变应原-抗体反应,导致肥大细胞Fcε受体交联,诱导预成介质组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风团),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可确认为IgE介导过敏反应病,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该方法采用组胺作阳性对照,以计算相对的反应强度,是一种有效测定过敏性皮肤病的特应性(对一种或多种变应原敏感)的方法。 实施方法及步骤 点刺工具采用一次性点刺针。 试剂变应原点刺液包括:(1)组胺(阳性对照液);(2)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液);(3)屋尘螨;(4)粉尘螨;(5)蟑螂;(6)花生;(7) 羊肉;(8)牛肉; (9)小虾;(9)蟹肉;(10)红辣椒;(11)鸡蛋;(12)牛奶。等 操作步骤 (1)选择前臂掌侧皮肤进行点刺。(2)用记号笔在前臂中部标记所用点刺液名称,两种点刺液间的距离不小于3cm,以防止反应红晕融

合;消毒皮肤。(3)自下而上滴各种点刺液1小滴(比针尖大即可)。(4)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液滴中,轻压刺破皮肤(以不出血为度,仅用食指顶住针尾,向下轻压刺破皮肤。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防出血而影响皮肤反应的结果。),1秒后提起弃去,2-3分钟后将全部液滴擦去(檫液时宜向旁边檫,切勿向其它点刺点方向檫,以免过敏原点刺液混合,造成假阳性结果),15-2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皮肤反应。(5)为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必需同时在变应原液滴上方3cm处作一个阴性对照(N)和变应原下方3cm处作一个阳性对照(H)。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阳性对照一般用组胺,如同时做多种变应原测试,阴性和阳性对照可以共用,不必一一对照。(组胺反应高峰在8-10分钟,往后消退较快。此时宣先作记录)。 (6)结果评定标准(以组胺为标准)组胺引起的皮丘不论大小定为+++,比组胺大的皮丘为++++,与组胺一样大的皮丘为+++,比组胺小的皮丘为++,甚至+,阴性为?。(7)SPT反应表现为风团和红晕,如用计量法测定,可用直尺分别量风团和红晕的最长径及与其垂直的横径,两者相加后平均,称谓平均直径[D=(a+b)/2] 。原则上以风团反应为准,红晕反应仅作参考。(8)为记录反应形态,可用圆珠笔依风团和红晕的外缘绘两个圈,内圈绘风团用实线,外圈绘红晕用虚线。然后用透明胶带贴平在风团和红晕上,使圈色粘到胶带上,揭下后转贴到计算纸上作为记录。此不仅方便计算平均直径,还可以反应面积。 注意事项 1)明显损害全身症状的疾病、试验部位一皮肤病的病人不宜进行。 2)孕期点刺试验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故应尽量避免。

脸上皮肤干燥瘙痒怎么办

皮肤过敏怎么办? 发干、瘙痒、脱皮、皮肤泛红、刺痒、红血丝、干燥脱屑、起水泡、小疙瘩红点点,刺痛、烧灼和紧绷感等这些皮肤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有可能遇到过,特别是在季节转换之时更加明显,皮肤过敏有时和季节有关,有的和个人的肤质有关,有的喝饮食有关,还有的劣质化妆品也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的问题,出现以上情况,小编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调理 皮肤过敏如何正确调理 脸部皮肤过敏一是做好皮肤日常护理。皮肤过敏症患者多知道化妆品不能乱用,许多化妆品是致敏原之一。因此,有些过敏症患者就停用了化妆品。这种做法是消极的,恰当地使用化妆品和必要的皮肤护理,可以增强皮肤对致敏原的抵抗力。 过敏症患者可惜助美容院的正规皮肤测试,判断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找出皮肤问题的原因,对症选择合适的化妆品。也可选用朴安堂过敏修复霜,然后做

消除敏感的面膜,以降低皮肤对外界的直接反应,强健敏感的细胞膜,以调节和减轻皮肤的敏感,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在气温偏暖季节,过敏症患者常以为外界气温较暖,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而放弃对皮肤的保养,以防皮肤过敏。或是过多地使用面奶及去脂力强的洁肤用品。这容易破坏皮脂膜而降低皮肤抵抗力,引发皮肤过敏。许多人皮肤过敏后,又停止了护理保养,致使皮肤水分不足,容易起皱,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无论寒暑春秋,过敏症患者都要十分小心护理皮肤,除了保持每天3次温水洗脸外,还要用些过敏修复霜持之以恒。另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必不可少的运动锻炼,并保持心情舒畅。 皮肤过敏,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此不要紧张,一般情况下只要在生活中做好日常皮肤护理,避免对皮肤的过分刺激,我相信,过敏现象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当然了,如果你是很严重的过敏,小编建议朋友们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过敏原,找到自己过敏的原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预防,也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你觉得是不是呢? 喝酒后皮肤过敏怎么办 酒精导致皮肤过敏原因主要是体内缺少乙醛转化酶导致的。

换季皮肤过敏怎么办

季节性皮肤过敏的情况在发生之后,则是属于一种季节性的顽疾,这种疾病会反复发作,很多时候属于是外界的花粉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炎。疾病发作的时间,多在春季或者是秋季的时候,女性多见。对于季节性皮肤过敏怎么诊治比较好呢 虫咬皮炎也是季节性皮肤过敏的病因之一。对于这样的皮炎在发生之后,多数都是蚊虫叮咬的情况而造成的,对于季节性皮肤过敏的预防方法可以在平时注重室内的清洁,关好室内的纱窗,勤换自己家庭的衣被,不要在花草树木丛之内进行玩耍,少去接触宠物。 夏季皮炎:由于强烈的日光暴晒,在人体暴露部位会出现红斑、水肿甚至水疱,这是一种急性皮肤炎症反应,叫日光性皮炎,是农村的多发病。皮肤较白的人,由于对紫外线耐受力差,易患此病。尽量做到少出汗、少晒太阳,多在空调房和阴凉处停留,经常用些过敏修复霜护理肌肤。饮食方面,可以多吃清热食品,如绿豆、苦瓜等,还可多饮苦丁茶、绿豆汤等解暑饮品。

日光皮炎:发病部位常在面、颈、耳、手臂等处,除了皮肤红肿外,患者常感灼热、干燥、微痒或刺痛,知觉特别敏感,在衣服摩擦时灼痛难忍。轻者在1~2天后就能好转,伴有脱屑和色素沉着;重者常发生水疱或大疱,并伴有发热、恶心和全身不适,需要一周左右才能恢复。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少晒太阳。 在季节性皮肤过敏发生了之后,建议我们多吃一些含有了维生素C的食物多使用过敏修复霜护理。在平时我们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能够很好的增加身体上的兔疫能力。并且对于季节性皮肤过敏患者在生活之中也是可以多吃一些具备抗过敏功能的食物,加强皮肤的防御能力。让疾病尽早痊愈。 平时可以吃点含有维生素的食物,能够有效的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而且需要局部的清洁皮肤,不能够抓挠,一但引起细菌感染等各方面症状比较麻烦。 需要注意的饮食一些的清淡的食物,不要吃容易引发感染的食物。 季节性皮炎是随着季节变化的皮肤性疾病,它是会自动恢复的,但是我们应该要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在季节性皮炎多发的季节控制它。季节性皮炎这种疾病主要是有花粉引起的疾病,它属于接触性皮炎,我们在生活中治疗它是应该要注意不要去挠伤口,并且涂上一些止痒的药物。 季节性皮炎怎么治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 (XX省药学会2008年10月30日印发) 一、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原因是:过敏反应的抗原—主要决定簇-青霉噻唑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青霉烯酸决定簇非常明确;皮试符合率可达70%;皮试液的浓度与皮试方法均已规X。 二、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世界上尚存在争议,原因在于:引发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的半抗原—主要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尚不明确,可能有Cephalosporoyl、Cephalosporanyl和产品中的杂质等;皮试符合率<30%;皮试液浓度与皮试方法未统一(国内皮试液和国外皮试液的种类、浓度和皮试液用量相差很大)。目前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而日本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仍规定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三、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现有多种描述,但中华人民XX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和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未要求头孢类抗菌药物做皮肤过敏试验。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如药品说明书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做。如药品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临床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四、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的浓度国、内外的差距较大,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μg/ml,注射量为0.1ml。 五、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

脸部过敏发红用什么药

脸部过敏发红用什么药 脸部过敏红痒怎么办,首先应停用所有的化妆品,让皮肤有缓冲的时间。在这期间,不要用太热的水洗脸,以避免刺激皮肤,更不能使用肥皂和香皂,因为肥皂和香皂中的碱会加重脸上皮肤过敏的症状。每天晚上洗脸时,可用比较温和的洗面奶在脸部轻轻揉拭,以溶解皮肤表面的污垢,然后用温水将脸洗净,并用干毛巾吸干脸上的水分。如果有持续发红的现象,就要去及时进行治疗,也可将棉花或纱布充分沾湿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后,敷在脸上敏感的部位,这种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安全性高、渗透力好,具有消肿、退红、稳定皮肤的功用,一般而言,几天以后,脸上皮肤过敏红肿现象便会消除。 脸部过敏红痒怎么办?强化肌肤的抵抗力也是有效的基本对策,如睡眠充足、饮食充足均衡、情绪和谐、远离污染环境及过敏原、减少皮肤的刺激等。轻微的脸部皮肤过敏只要处置得宜,很快便会恢复,严重时则要迅速就医。 脸部过敏红痒切勿擅自用药。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副肾皮质荷尔蒙软膏使用,这是伤害皮肤的做法。因为它对抑制炎症虽然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副作用而危害到健康。 脸部过敏红痒怎么办?要合理饮食,多补充维他命C,多吃一些牛奶、豆制品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强皮肤抵抗力,预防皮肤粗糙枯干,减少皮肤发红、脱皮等敏感症状的出现。 化妆品过敏:

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会引发脸部化妆品过敏,对皮肤细胞产生刺激,使皮肤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导致过敏。若由于化妆品使用不当引起脸部化妆品过敏现象,不能随意使用治疗一般皮肤病的药膏,否则,会引起皮肤粗糙,起色斑,加重皮肤疾病。 脸部化妆品过敏是困扰美容业和医疗业的一大难题,常见有:口红,造成口唇红肿、疼痛,防晒霜、祛斑剂造成的瘙痒、疼痛及色素沉着。脸部化妆品过敏人群皮肤敏感,涂抹看似简单的化妆品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口红、染发剂等,使用后即出现皮肤红、肿、热、痒、痛、起水泡等脸部化妆品过敏问题。 脸部化妆品过敏怎么办?发生脸部化妆品过敏,要马上停止使用所有种类的化妆品,并及时到医院确诊,不要一出现过敏就用药膏,当化妆品过敏长期反复发作,那么就不能依赖激素药膏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脱敏治疗,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 脸部化妆品症状一般都有皮肤红、肿、热、痛、起水泡等过敏情况,最常见的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色素沉着和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接触性皮炎一般在使用某种化妆品后一周内发病,轻者皮肤发痒,有红斑、丘疹、红血丝,并伴有皮肤粗糙、脱屑现象,重者出现红肿、水疱、糜烂、渗液等症状;化妆品色素沉着一般是在使用化妆品1~4个月后出现,表现为皮肤逐渐变为淡褐色、褐色,或出现黑色的密集斑点,以眼周和颧部多见,多是在使用了含铅、汞、激素或高浓度改善药物的化妆品后出现;化妆品痤疮多发生在使用化妆品1周至1个月后,表现为面部的炎性丘疹、脓疱,它有停用消退、再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