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0-3岁”感觉统合发展特色

认识“0-3岁”感觉统合发展特色

认识“0-3岁”感觉统合发展特色
认识“0-3岁”感觉统合发展特色

认识“0-3岁”感觉统合发展特色

「感觉统合」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平衡觉、运动觉。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体和周遭环境接触的讯息,透过感觉系统;

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运动觉等,送达脑部作统合与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再命令运动系统做出反应。

由于不同的感觉刺激是由不同的神经系统来接收的,所以各神经系统传来的感觉须在脑干部位做适当的组织与整合,如此中枢神经系统的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感到满足。换句话说,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可能因为脑部神经传导失常;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运动觉等的通路上产生障碍,无法顺利的接收、解释,以及做出反应。随着婴幼儿脑部的快速成长,不同年龄的感觉统合发展重点,各有特色。父母若能掌握住基本观念,就能了解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与经验,引导孩子顺利成长。

0-12个月:

孩子透过触觉、听觉、视觉等,对周遭环境产生高度兴趣。从被动的活动中,体验前庭觉与本体运动觉,建立自主活动的机制。藉主动的四处爬行,接触周遭的环境,开发智能。

◎触觉:

此阶段为口欲期,婴儿透过触觉细胞密布的嘴唇,寻找乳头,

以获得食物与营养。他们也喜欢吸吮奶嘴或手指,来放松情绪,

帮助自己进入梦乡。同时,透过口腔,认识自己的身体形象及外

界物品的触感,如:冷∕热、干∕湿、平滑∕粗糙等。

◎前庭觉与运动觉:

前半年受皮质下层之脊髓、延脑、桥脑、中脑与间脑的影响,

出现原始反射动作。之后发展到终脑,这些反射动作渐次统合而消

失,取而代之的是强壮的肌肉张力,以平衡反应保护自己。动作发

展的顺序,由仰躺、俯趴的抬头动作开始,然后翻身、坐、匍匐、

爬行、站立到走动。

◎听觉:

婴儿听到声音后,将头转向声源,藉视觉影象,帮助了解所听

到的声音或词汇,所代表的意函涵。

◎视觉:

视觉发展从孩子出生后张开眼睛才展开,排在各种感觉之末。

也因此对所见影象非常好奇,尤其喜欢注视人脸的眼、鼻与口。但因为视力不足,仅对20~30公分距离的影象看得清楚,而移动中的影象更能获得他的注意。

◎嗅觉:

孩子趴在地上的时期,是嗅觉最敏锐的阶段。藉由嗅觉认识母亲,

也透过嗅觉舒缓情绪,帮助睡眠。

13个月-24个月:

孩子原本在地面爬行,会走路之后,接收讯息的高度获得提升,能眼观四方、耳听

八方。由走而跑,展现速度感,形成身体意识。孩子因站立而双手空出来,发挥操作的机能。主动以手势和简单语言,跟人沟通,协助欲望获得满足。◎触觉:

从四肢在地上爬行,进展到用两腿走路,手转而用来东摸西碰。

触觉的重心由口腔,顺势转到手掌拿了东西不再放入口中,而是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把玩,所以手掌的触觉辨识能力开始培养,此为精细动作的基础。

◎视觉与精细动作:

双眼能对焦,视力逐渐敏锐,对形状、大小、颜色等也会辨识,渐

长智能。如简易几何积木的崁入,即触觉与视觉配合下的手眼协调

活动。喜欢观察,大人的一举一动都是观察的目标,也是模仿的对

象。进而学习操作之基本能力,惯用手也逐渐建立,一步一步学着

自己满足欲望。

◎前庭觉与运动觉:

孩子会走路以后,自信心大增,非常喜欢到处游走、追逐小皮球、

拋海滩球,体验抗地心引力的乐趣。不久,孩子就会跑步、跳跃、

踢球、翻觔斗等,此时孩子已很少在大人身上赖着,常四处探索,

去发掘新大陆。

◎听觉与语言:

听得懂一些简单的指令,配合作事。将听知觉数据库累积的词汇,

变成自己的语言,有需求时,会用一、两个字搭配身体动作,简单

地表达意愿。

◎嗅觉:

当照顾者不在身边时,可藉依恋物的气味及触感,得到慰藉产生安抚效应。25个月-36个月:

学会许多基本的动作技能,为未来学习更复杂,需操作的动作运用技

巧做准备。视知觉与听知觉更见灵光,喜欢玩仿真、象征性的游戏。

从与小朋友游戏中,学习人际互动之技巧。

◎触觉:

对自己身体的讯息敏感,如:有想大小便的便意,提醒他去厕所,应

进行如厕训练。

◎听觉与语言:

语言理解及听觉记忆均已奠定基础,能与人对答、会主动发问、接

电话、听故事、唱儿歌等。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沟通能力及动作技

巧已具基本能力,父母可请他帮忙做简单的事,如:到客厅拿报纸

给爸爸等。

◎前庭觉与大动作协调:

无论爬阶梯、溜滑梯、荡秋千、攀爬架子、坐浪板、玩跷跷板等,

都是古今中外儿童游乐场的基本配备。到儿童游乐场玩,是两、三

岁幼儿最感兴奋的事,此为培养平衡技巧与双侧动作协调的契机。

◎运动觉与精细动作灵巧:

此阶段一手成为优势手,另一只手作为辅助手,喜欢操作性的玩具,

日常生活的事也坚持要尝试,如:吃饭、喝水、穿脱鞋袜衣裤等。

◎动作计画:

对周遭小朋友的玩耍与游乐设备,充满了无比

的兴趣与热情。很快

就学会双脚跳、走直线、骑三轮车、滚接球等技巧性的动作。这些

是幼儿获得成就感与自信的密秘武器,也是交朋友的媒介。

◎嗅觉及味觉:

妈妈作小点心的时候,安排孩子作助手,学习辨识各种食物的不同气味及味觉,启发味蕾,将来就不会挑食。

《认识简单的路线》教案设计

认识简单的路线(详备)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四个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学具:把第5页例3的图,制成“人物”可以灵活摆放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第5页例3的图(删去图中的人物及话语) (1)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体育场、电影院在少年宫的什么方向? (3)指名中差生说一说,医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感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为妈妈买些东西。 从医院出来后,向北走到第1个十字路口时(教师边用人物图片演示边讲述,最后把小明的人物图片放在医院旁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怎么走了,你们能告诉他怎么走吗? (2)同桌合作,互相说说行走的路线。提示要用上“先”,“后”两个词完整得表述。 请一名学生描述行走路线,教师在图上根据他的描述移动小明的人物图片,当学生的描述不明确时,教师就故意走错,迫使学生调整描述的方法和语言,逐步让学生感悟到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最后把小明放在商店的位置。 (3)谁能再说一说小明从医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线? 2、体会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买完东西,准备回医院,他可以怎样走呢?……还有别的路线吗? (2)在自己的书上划出不同的路线,先自己说说。 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路线在图上演示一下?仍然可以采用“根据描述演示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3)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为什么? 3、学生自己提出路线问题自己解决路线问题 (1)小明选择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线,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问路。 (教师边用人物图片演示边讲述,最后把小明和叔叔的人物图片放在例3的图中的位置),你们猜猜这位叔叔会怎么问? 学生可能会猜: 请问去电影院怎么走? 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 王辉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一、概念 (一)何谓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一观点是由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的。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觉统合的功能 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情绪的稳定及从事目的性活动,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即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等。 1、组织功能 2、检索功能 3、综合功能 4、保健功能 (二)何谓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感觉统合失调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 (Neurobehavioral Dysfunction),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多发生在5、6岁至11、l2岁的儿童身上。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接收身体内外传来的感觉刺激,产生认知,反应身体的姿势、动作、计划,并协调情绪、思想、记忆以及学习,是为感觉统合的过程。

●感觉统合能力不佳所造成的学习能力不足,主要的原因: (1)感觉和知觉信息相互不协调 (2)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信息无法和知觉有正常的统合机能 (3)前庭及固有感觉不良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大脑半球,一个较小的小脑,脑干、脊髓以及分布于全身的许多神经。每一项构造包含许多神经细胞,成为神经元;每一神经元有一根纤维主管传导信息。把信息从身体传到大脑内的神经元,称为感觉神经元;而把信息传至肌肉及内脏的神经原,称为运动神经元。 l、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人体内大约有120亿个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又分为树突和轴突(又称神经纤维)。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轴突传出。 功能: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2、神经径路与核 ●细长成束状的神经元,称为神经径路。大部分神经径路从神经系统内的某处把一种感觉输入或运动反映传至另一处,有的还传送了不止一种感觉输入。是为了防止信息混杂,这些径路井然有序的安排,犹如电话线一样。 ●“核”是神经细胞体的聚集处,是感觉或运动过程中的“业务中心”。它们接受感觉输入,重新整理、过滤信息,并使它与神经系统中其他信息产生关联,进行统合,送到大脑半球的对应区域。大脑半球把这些信息过滤,使更详细,并把它送至运动或其他中心,然后传送到外界形成反应。 3、脊髓 ●脊髓包含了传送感觉信息到大脑的神经径路,以及把运动信息往下传的其他神经径路,这些待下传的信息会传到肌肉与器官。沿脊髓下行的一些传送活动指挥着姿势与运动,有些则指挥内脏的功能。感觉统合不良发生在脑内,不在脊髓。 4、脑干 ●脑干:位于耳朵的高度。脊髓中的感觉径路在脑干中延续,但是脑干除了这些径路之外,

感觉统合的定义

感觉统合的定义 摘自:中国娃娃日期:2006-1-13 9:16:34 发布者:中华幼儿教育信息港 感觉统合的定义 前庭觉、运动觉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感觉统合训练内容及目标 (一)感觉统合的定义 感觉统合理论由艾尔丝博士于1972年首先系统提出,是指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统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即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我们本身的反应,又是一个新的回馈刺激,提供大脑有关我们行为的信息,帮助我们发展出更有效的行为反应。籍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感觉统合过程,大脑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功能愈来愈好,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愈来愈强。 (二)前庭觉、运动觉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指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深感觉)是指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的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感统学习的关键期在七岁以前,在这期间大脑发展特别快。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但对于有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其原因包括: 1.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2.环境因素: 1)早产或剖腹产; 2)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 3)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 4)缺少同伴群体; 5)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 6)过早进行认知教育; 7)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的概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 简介 感觉统合理论由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Jean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

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但对于有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其原因包括: 一、"先天不足",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早产或剖腹产,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二、缺乏应有的游戏活动。1、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2、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三、生活的环境过于封闭,缺少同伴群体。四、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偏差。1、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2、过早进行认知教育;3、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感觉统合课程简介及其作用 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儿童感觉统合

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有些孩子多动、有些孩子语言发展迟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接触到一个名词,儿童感觉统合,通过今天的学习探讨我们就会从中找到原因。首先,什么是感觉统合?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器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由大脑对其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进而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婴幼儿期就已经开始发展,而且与儿童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关系。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感觉统合是1972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爱尔丝博士提出的。你们觉得这个感觉统合重要吗?(重要)只有感觉统合发展好了,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很好的听、说、读、写、练顺利进行。专注力是建立在感统正常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 那么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基本重点 1、目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发展好身体、奠定学习基础、顺利进行听、说、 读、写、练) 2、有刺激的输入以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反应 3、内驱力 4、每个感官系统所接收到的感觉输入会彼此影响。 5、中枢神经的可塑性:敏感期、黄金期、关键期(感统70个月为黄金期、6 岁为不足,80-100月失调) 什么是敏感期?其实就是打开了某一个通道,对某一件事情的关注。刺激过多,孩子的感官会自动关闭(身体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在坐的都做了妈妈吧?你们知道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是在哪个时期? 1)、敏感期不能过多的进行刺激。孩子语言敏感期从4个月开始,敏感期4-8个月,不能刺激太多。10-70个月是语言的黄金期,可以进行大量的语言刺激,这个时期的语言发展尤为重要。70-80个月是关键期,什么是关键期?就是最后发展的时间。 6、发展有顺序也有个别差异(口腔期长牙齿、长个子) 1)、4岁半后用筷子。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定义: 1、本体觉——躯干与四肢的协调(基本发展) 2、前庭觉——专注力、注意力左右脑交互作用(专注能力) 3、触觉统合——敏感知觉的整合,身体情绪 这三大感觉系统为人体最基本的感觉系统 其他的还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 那因为时间有限,我就跟大家重点学习几个最为重要的感觉系统。 听知觉——听觉: 听知觉和听觉的区别?听觉是一种感官,听知觉是能不能听到、能不能听懂 听觉是人类最先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怀孕4个月启动 他听到的是一些声音吗?其实他听到的是频率,所以在胎教里最好的声音就是自然的声音。所以有一些妈妈会用胎教音乐,胎教音乐对孩子有帮助吗?对孩子没有什么太多的作用。非自然的声音。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对妈妈是有帮助的,妈妈心情舒畅、胎压就稳定,胎压稳定了孩子自然就很愉悦 听知觉中有几大系统 1、过滤系统——主次音的分辨(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不要太啰嗦,简单明了) 过于啰嗦会破坏孩子的过滤系统,因为太啰嗦孩子会自动屏蔽掉妈妈的声音。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王妮 (辽宁社会科学院沈阳110031) 摘要:感觉统合理论是一套集理论与技术于矫治儿童学习障碍的学说。由于社会发展,儿童的生存空间与以往相比,大为改观,相当程度上剥夺了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需的刺激,因而造成孩子后天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目前,国内的的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地区感觉统合失调的流行率、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效等方面。 关键词: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神经生理过程 近年来,国内引进了感觉统合训练新技术,用于某些儿童特殊问题的矫治。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了解甚少。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存在问题的孩子却越来越多,孩子们越来越弱不禁风了!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求,人们逐渐找到了问题的原因,那就是高度的都市化生活与现代小家庭制度的不断扩大导致了问题的出现。生性好动的孩子们,渐渐失去了传统的生活环境,缺少了交互式的生活方法,缺少了在游戏中成长、在自然中学习的过程;人们越来越发现,梦想中活泼可爱的宝宝并不如愿,或笨手笨脚,或说话困难,或反应迟钝,或顽皮无度,或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们出现了学习上的障碍!事实上,这就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恶果! 一、认识“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观念的形成,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从神经生物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自我组织的过程。后来,赫博(Hebb)(1949)通过研究,发现哺乳类动物的脑部,随着感觉与动作系统的交互作用,塑造、组织了神经系统的联结,并进而发展出有功能性的行为(如:思考、知觉、观念构成等)。这种神经系统的塑造及组织是环环相扣、持续进行的过程:前一步的过程影响着下一步的信息的传递,从而决定了与外界互动的行为方式。因此,感觉统合在正常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自我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早期感觉与动作经验,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认知。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爱尔斯(Jean Ayres)博士于1969年继续发展了这一观念,并提出感觉统合失调的理论。她强调幼儿自出生后,很自然地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去探索环境,这些感觉器官包括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以及视觉和听觉;而中枢神经系统会将环境控索过程中所接收到的各种感觉信息予以整合、处理,这一神经生理过程就叫做“感觉统合”,使孩子对周围环境有清楚的认识,并且表现出适应行为反应。经此过程,孩子们的生理及心理

感觉统合发展的自我调节

婴幼儿的感统发展向度及睡眠饮食障碍 0-3岁儿童自我调节障碍 ●对感觉刺激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吃、睡不正常 ●动作计划能力缺失 ●听觉处理能力失调 ●精细动作功能失调 ●视觉-空间知觉处理功能不佳 ●注意力控制能力不佳 ●情绪表达功能缺失 自我调节障碍的分类 感觉刺激反应过度 ●容易害怕和过分小心 ●容易出现反抗、负面行为 感觉刺激反应不足 ●退缩、不易和人互动 ●沉迷在自我中心的世界 ●动作不停和冲动 睡眠 自我调节障碍的婴幼儿有15-38%半夜常常醒来、不易入睡。 慢速波熟睡期 ——消除疲劳、促进生长 快速波动眼期 ——记忆的存留、整理、重组,增补神经传导物质,帮助学习,保持记忆力。

帮助入睡的策略 各年龄层儿童睡眠时间 睡眠障碍儿童行为表现 ●晚上很晚才能入睡 ●躺在床上30分钟以上不能睡着 ●午睡不易入睡 ●半夜易醒来 ●需要大人陪伴才能入睡 ●半夜醒来会找爸爸妈妈

1、自我调节功能——睡眠障碍 2、调节醒与睡的机制——睡眠障碍 3、情绪调节功能——睡眠障碍 1.睡前安抚策略 ●抱着孩子 ●搂着孩子 ●紧靠在一起,用手压在孩子身上 ●有韵律地轻轻摇晃 ●初生婴儿:吸母乳、洗奶瓶 2.每天睡前的例行活动 ●用温水泡澡 ●包在大浴巾中擦柔、裹紧 ●穿上舒适的睡衣 ●压在大堆枕头、棉被下,和宝宝说话,尤其是赞美的话 ●泡澡后帮孩子轻柔按摩 ●亲亲抱抱孩子 ●轻声哼唱摇篮曲等 ●快要入睡时减少刺激 ●安静、光线柔和变暗 3.午睡不要睡太久; 4.适当日晒; 5.白天有适当的运动,入夜减少激烈运动; 6.傍晚后让幼儿安静下来的活动; 7.轻柔摇晃助眠; 8.睡前听音乐;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范文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5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谁还记得?(个别生说) 问: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街区里各建筑物的位置。 5、问:去少年宫怎么走?(先向东再向北) 如果要去体育场呢? 6、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方向与路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生动有趣的童话情景中,能用方向与路线的知识帮助小动物解决旅途中的一些问题,体验认识方向与路线的重要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说说、辨辨、做做、猜猜、玩玩等活动,加深对方位的理解,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对于学习数学知识带来的便捷与生动,增强应用意识。 【工具、资源及设施环境】 在多媒体教室里,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教师创设童话情景,提出问题时,学生都看大屏幕参加活动。两次分组活动学生用电脑操作:第一次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安家时,一个小组共用一台,第二次下棋比赛时,两人共用一台。 教具准备:课件、指南针、自制方向板。 【教学过程】 一、童话引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郑老师带来了大家非常喜欢的朋友,他们是谁呢?(欣赏维尼的动画片), “小熊维尼、小兔瑞比、猫头鹰、小猪、袋鼠!”,学生高呼! 可爱的小动物们又有什么新的计划呢?(播放课件:他们在 看地图,决定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岛上去旅行,听说那个岛上 住着一群可爱的小矮人,人们叫它“快乐的矮人国”。我们 一定要去看看!) 2、可是,小兔却很担心,播放:在途中迷路了怎么办? 小朋友们能不能教他们几招呢?(点3—4个学生简单回答) 学生想正确辨认方向的办法:指南针,太阳升起的一方,北斗 七星,树叶的长势,树木的年轮…… 3、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我们能用这些方法,来识别这间教室的东南西北吗? 生:这边(边用手指)是东方,因为太阳是从这边升起的。 师:那么其他几个方向呢? (生回答略) 4、师:我们一起来辨认吧!全体起立,用手指指东方;向西方挥挥手;向北方弯弯腰;向 南方拍拍手。面朝北,用手指指东北,再指指西北。向西南笑一笑,再向东南挥挥手。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作业

儿童远程班感觉统合理论与应用课程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7分,共42分) 1、简述各类感觉系统及其作用。 答:①触觉是指通过分布在全身皮肤上多种不同的感受器,提供外界物质的材质,形状,体积,温度以及感受疼痛,压力等方面信息而产生的感觉。其作用是:触觉防御保护系统,触觉辨别系统。 ②前庭平衡系统,前庭觉是指在受地心引力作用及个体躯体移动刺激形成的感觉。其作用是:感知重力感和身体平衡感。 ③本体感觉,又称深层感觉,是感受个体身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感觉。其作用是:感受运动状态,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促进运动发展,提高行为的表现力。 ④视觉是外界物体的影像刺激视网膜后,将光能转化成视觉神经冲动所产生的感觉。其功能是:提供空间定位的信息;提高对物体的感知效果。 ⑤听觉是内耳接收器接受到空气中的声波刺激后,传到脑干听觉中枢整合处理而产生的感觉。其作用是: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基础;提高对事物的感知效果。 ⑥嗅(味)觉,是挥发性的物质分子或可溶性组织分子的刺激嗅核或者味蕾所引起的感觉。其作用是:保护个体生存;养成饮食喜好;影响情境记忆。 2、简要说明您对感觉统合的理解,并尝试对其进行简单评价。 答: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

统”。 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感觉统合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品质;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影响个体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3、根据您所掌握的知识,请对爱尔丝博士所提出的“感觉统合理论”与蒙特梭利所提出的“感官教育理念”的异同进行简单评述。 答:感觉统合和感官教育都注重大脑和身体的协调作用,关注个体各种感觉和感觉之间的统合。 感官教育属于感觉统合,是包含关系,感觉统合是视、听、嗅、触、关节、肌肉、前庭等的整个系统;感官教育是针对视、听、嗅、触等的感觉器官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4、何为感觉餐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感觉餐是一种为了符合或满足孩子对某些感觉的特殊需求,而事先设计或安排好的针对性的活动方案。 目的是:为了在孩子所处的环境中,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感觉输入,满足并维持神经系统最佳的觉醒度与表现度的感觉需求,预防感觉或情绪负担,从而帮助孩子在每一天的活动中更加专注或更具技巧性。 作用是:适当的感觉餐可以强化适当定向与回应感觉的能力,也有助于减低保护或感觉防御反应,避免消极情绪和行为影响社会交往与人际互动;一些类型的感觉活动与每天的"饮食主餐"相似,会使孩子非常有能量并获得满足,这些活动可提供运动、深层触觉压和繁重的工作,也对神经系统起到最明显且持续的冲击作用。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我是小导游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汕头市长厦小学王海燕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5页例3《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而且会用这些表示方向的词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三年级儿童正处于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因此对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他们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材的编排和设计上,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了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上特别重视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的空间”、“表达的空间”、“合作的空间”、“实践的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会辩认地图上(东、西、南、北)4个方向,会看简单的(四个方向)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的路线。

什么是感觉统合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平衡觉、本体觉等,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的前庭觉进行过滤和辨识,然后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协调整合之后,形成知觉,再指挥身体作出正确的反应,这个过程是吸收有效信息和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即感觉统合,简称“感统”。 二、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无法在还在大脑神经系统中进行有限的组合,孩子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而使机体不能和谐运作的现象。如看到了笔,想把它拿到自己手里,但却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手来完成拿笔的动作。 三、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科学研究证明:感觉统合失调会导致大脑无法合理安排身体的动作,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这在不同程度上消弱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使其无法完成更高级、更复杂的认知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障碍,推迟了孩子的社会化进展,最终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2)、易产生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等方面问题。 (3)、性格上的障碍。 (4)、推迟孩子的社会化进展。 (5)、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素质状况。 四、感觉统合失调的初步判断 (1)、活动量大,不能持久静坐,注意力不集中。 (2)、动作协调性欠佳、平衡能力较差。 (3)、讨厌被触摸,对一些触觉信息刺激有厌恶感。 (4)、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攻击性强。

五、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 (1)、提供给孩子丰富的感觉信息,使其建立复杂的神经网络通道。(2)、帮助孩子控制和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孩子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促进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 六、感觉统合训练常用的器械有哪些 (1)、前庭平衡觉训练 前庭平衡觉训练活动包括摇晃和旋转的活动, 例如:玩吊桶、荡秋千、晃平衡板、滚圆筒、玩大陀螺等;滑板活动,例如: 爬滑板、冲滑板、滑板推球等; (2)、本体觉训练 本体觉训练活动包括关节按压、推小车、攀岩、跳床、双人转大笼球、羊角球、圆形平衡板等。 (3)、触觉训练 触觉训练活动包括大龙湫压滚游戏、球池游戏、平衡触觉板等。(4)、听动统合训练 听动统合训练活动包括寻找声源、配对声音、听觉统合训练等。(5)、视动统合训练 视动感统训练包括钻小洞、吹肥皂、玩大陀螺、躲猫猫游戏等。

认识简单路线图教学设计

认识简单路线图教学设计 宣威市宛水二小钱燕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9页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用准确的方位词来描述行走的路线。 2.在运用所学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加强学生对八个方位的认识和辨认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关键: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地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调节气氛(课前开始。) 一、游戏激趣,温故知新 师:同学们,想和我做个与方向有关的小游戏吗? 生:想 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准备好,听口令:起立! 向“北”问声好!(生:老师,你们好!)

向“东”拍拍手!(生做)向“西”挥挥手!向“南”敬个礼! 师:同学们好!请坐下! 师:刚才大家的听做能力真棒!相信下面同学们会表现更出色! 师:接下来,老师还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敢!) 仔细听!与这个同学为观测点,距离他最远的八个方向的同学来和老师完成“八方向报到”,我说“方向名”,在相应位置的同学站起来答“到!” 师:下面请这八位同学上黑板前,用小卡片完成“八方向归位”(生贴) 师:谢谢!对了吗?今天我们在这八方向基础上来“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全班齐读课题“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师因势利导出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动物园有个“小导游面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当当小导游! 大家有信心吗?(生:有) 师:通过面试者,将成为“星级导游”。 师:下面谁来读一下“小小导游员”面试要求,指一生读。 师:小游客也别灰心,只要符合下面要求,你将成为“星级文明游客”。全班齐读“文明游客’要求。 三、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辨认平面图方向 师:下面我们出发吧! ⑴课件呈现《动物园导游图》 师:看!大门口有一幅《动物园导游图》,要知道图中的方向,我们应先看什么?生:方向标志!师:谁上来指一指“方向标志“在哪?它告述我们什么信息?生:指上为北! 师:这就说明此图按什么方向绘制的?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此量表由58个问题组成。 感觉统合量表,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均已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感觉统合量 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表的评分选用了按年龄转换的标准T分,保证了评 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客观性。此表的评分简便,很容易掌握。加之量表叙述的问 题为儿童日常生活出现的现象,父母易于回答,量表的可接受性比较好,这些 说明此表应用性好。 感觉统合量表用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和感觉统合失调严重程度的评定,并作为感觉统合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的工具,均已证实此表的客观及实用性。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前庭失衡(14条) ②触觉功能不良(21条) ③本体感失调(12条)④学习能力发展不足(8条) ⑤大年龄儿童的问题(3条) 前庭功能是脑干过滤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形成学习信息的一种功能。感 觉信息中有些矛盾、错误的信息有赖于脑干的前庭网膜来进行统合和整理", 大脑输入的信息也是由前庭功能来进行轻、重、缓、急的整理,才能很快地取 得大脑和身体的完全协调。前庭失衡主要表现为平衡能力不佳,空间认知错误,四肢和身体运动上的严重不协调,很容易被绊倒、手眼协调能力差等。 触觉过分防御是指触觉敏感,这些孩子对外界刺激适应性较差,害怕陌生,不喜欢他人触摸等,而且常常会喜欢某些特殊的感觉,如偏食、吸允手指、触摸生殖器等。 触觉迟钝的孩子反映慢,动作不灵活,分辨能力差。 本体感失调时本体器宫(肌肉、肌腱、关节囊的感受器等)产生障碍, 导致动作笨(如不会系鞋带、不会扣扭扣等)、孤僻(不合群、没有朋友等)。 学习能力发展不足者阅读、做算术有问题,阅读跳读、漏字、写字笔顺 颠倒、偏旁部首错误等。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由父母填写,各条目按程度不同(从不 这样、很少这样、有时候、常常如此、总是如此)进行分级评定(分别记为5、4、3、2、1分),结果判断时根据儿童的年龄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进行评定。(凡标准分≤40者说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一般来说,标准分在30~40之间为轻度;20~30为中,20分以下为重度,)

感统训练的发展历程

感统训练的发展历程 一、渐渐流行的感统训练,缺乏本土的理论指导。 2010年,学心理学的我怀着对孩子成长的各种好奇心理,进入了儿童心理训练行业。当时看到一些感统设施,让我想起在2008年一个心理科实习的时候,也操作过这样的设施。如今工作后又碰上了,让我觉得感统训练还是很流行,现在成为了我的职业,我想我就得好好查查资料了。 查资料期间,发现大家对于某个教具的功能说法不一致。我上网找书籍,只找到1本。这本书被很多早教中心奉为“宝典”。然而这本宝典里面对于感统训练器材的训练原理并没有详细介绍,至少没让我觉得解释到位。然后我继续上网找相关资料,还是发现很多矛盾之处。有些用词还是台湾的用词,比如“运动企划”,内地称为“运动计划”,“复健”内地称为“康复”,“职能治疗”内地称为“作业治疗”。大概大家都是从台湾的学者那里复制过来的文字吧,我开始在台湾的网站上查找相关理论资料。 二、美国、台湾等地逐渐使用新量表,中国内地仍然在用20度年前编制的量表。 2010年底,带着对感统训练市场的希望,我和临床医学的一些同学一起到母校研究创业,母校的心理教研室主任一直很支持我们自己创业,并有一个感统训练室供我们实践。在创业阶段我们去了医院、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儿童感觉统合

失调筛查,沿用的是1994年北京大学王玉凤教授从台湾引进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总共累积了500多个样本,统计发现感统失调率还是很高。 因为要培训实习生,我还常常去图书馆查阅感觉统合的相关资料。关于感统的专著并不多,在脑瘫的康复书籍里也会有介绍到感统训练的一些手法。还有就是康复医学书籍会有一些内容介绍感统训练,但是内容不详细相似度非常高。貌似都跟王玉凤教授介绍的内容差不多。翻了很多书后,终于在一本窦祖林教授编写的《作业治疗学》中找到关于感觉统合的内容,这本书是由在美国工作的香港人关施艳明编写的,里面的内容让我耳目一新。其中介绍了“适应性行为”这个很重要的概念,以及感觉刺激和感统训练的区别等等。还介绍了从A.J.Ayres创造理论至今所出现过的十几个感统评估量表。 我继续从台湾的网站里去找感统相关的资料,逐渐发现台湾曾美惠副教授、苏佳廷教授等人其实已经开始引进《感觉史量表》(Tseng,2002)、《感觉讯息处理评估表》(Su,2002),并本土化。这两个量表在我上文说到的《作业治疗学》中都有介绍。台湾专家已经给这两个量表统计出了台湾的常摸,但是因为版权问题,两个量表的常摸并不公开,只有找台湾这些专家做评估才能得到标准分和结果。 当然在台湾,没有新量表常摸的职能治疗师仍会沿用台湾郑信雄医师1982年引进编制的《感觉统合检核表》。而内地医院一直在沿用1994年王玉凤教授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亲爱的家长同志,儿童的学习能力发展,最主要的是大脑和身体运动神经系统的良好协调,要提高学习成绩与效率。必需先了解儿童的脑及生理的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下面的问卷,请家长根据儿童平日的表现认真填写。 (一)前庭失衡 1、特别爱玩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2、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3、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4、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5、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6、俯卧地板和床上、头、颈、胸无法抬高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7、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8、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9、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10、经常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并且喜欢背诵广告语言。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11、表面左撇子,其实左右手都用,而且无固定使用哪只手。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12、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学反思(含试卷)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学反思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这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认识路线”这节课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认识生活中的路线图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学生从生活实际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我在教学时,通过例4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入游览动物园情境中。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都有哪些动物馆,然后让学生帮忙解决文文和小平提出的问题,接着进行教师提问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最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想去的地方怎么走。通过不断地变化情境,不断加深问题难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知识,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很容易,重难点就在于如何表述行走的路线。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巩固拓展练习时,没能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游览过的公园或游乐园的游览图进行巩固,没能利用知识的提升与应用,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所以这周的周末作业是让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观察观察生活中得小区图、公园路线图、地铁路线图等等,并创作一篇数学日记,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判断种正确的有()个 ①因为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一定相等,所以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②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③xy=k+5.4(k+5.4≠0),当k一定时,x和y成反比例:④一个圆的半径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21%:⑤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等边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3.六年级一班40名同学共植树120棵,则植树棵数与植树人数的比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两个括号里应填() A.40∶120,1∶2B.140∶60,4∶1 C.10∶300,1∶3 D.120∶40,3∶1 4.钟面上的时针指向6时,那么分针指向()。 A.3 B.6 C.12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x°,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的列式是() A.90-x B.180-2x C.180-x 6.五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9%,六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7%,五年级今天出勤人数比六年级( )。 A.多B.少C.无法判断 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增加() A.10% B.20% C.21% D.24% 8.数学竞赛共有20道选择题,答对1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小王同学在竞赛中得了82分,他答对()道题. A.3 B.10 C.17 D.18 9.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堆成一个多面体,从上面看如下图,则从左面看,图形的形状可能情况一共有()种。 A.2 B.3 C.4 D.5 10.一种商品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现在的商品价格与原来相比() A.升高了 B.降低了 C.没有变化 二、填空题

感觉统合的发展阶段

感觉统合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过程可分成五个阶段:感觉通路的建立、感觉动作的发展、身体形象的认识、知觉运动的形成、认知学习的产生。 第一阶段——感觉通路的建立 孩子学习的前提必须具备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这种能力虽然有赖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觉等感觉接受器的正常运作,但只靠这些仍然不够,因为传送刺激到大脑的感觉神经通路若不正常,个体仍然无法正确理解外界的事物。例如:视力正常而视觉神经通路有问题的孩子虽能看到外界的事物,却无法将所看到的事物正确地传送到脑部,所以有些孩子会把9看成6,把21看成12等类似问题。再者感觉神经通路具备有选择刺激的能力,如扩大或过滤刺激。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在极嘈杂的环境中也可以听到我们想听到的声音;在极安静的状态下也可以拒绝我们不喜欢的说话内容。否则,就相反,在安静的环境中该听的内容听不进,在嘈杂的环境中不该听到的又听了一大堆,其结果造成大脑始终处于无序状态。 第二阶段——感觉动作的发展 婴儿刚出生时,手脚只会无意识乱动,还无法达到随意取物或移动身体,直到三四个月以后神经反射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肌肉张力逐渐形成,才慢慢具有自主活动的能力,待神经反射动作成熟后,婴儿的手脚才会做有意义的活动。如看到玩具会用手去抓,听到声音会转头寻找声源等。同时抗拒地心引力也逐渐增强,能由爬到坐,从立到走,平衡感、韵律感都逐渐形成,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意义的反应。 感觉动作的建立及感觉动作的发展关键期是0~1岁,此阶段要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外,更重要的要给予行动上的自由,使宝宝的动作得以顺利发展。 第三阶段——身体形象的认识 孩子虽有经过感觉动作的发展,虽可以对外界的刺激作出有意义的反映,但是要想让动作更加灵活、成熟、还有赖于孩子对自己身体形象认识的程度,当孩子认清了各器官的位置及功能时,并开始逐渐学习身体双侧动作的协调发展,以达到促进学习新的动作技巧。如:穿脱衣服,鞋袜等更复杂的动作。1~2岁是感觉动作和身体形象认识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要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刺激,除此以外动作的发展也不能忽视。 第四阶段——知觉运动的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