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其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429.00 KB
- 文档页数:67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技术在日常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医护人员需要提前了解技术操作中常见的并发症,并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针对以下几种常见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感染1. 手卫生:在接触患者或进行技术操作前后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尽量避免手部交叉感染。
2.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在进行开放性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及防护服,并及时更换。
3. 科学用药:在进行局部消毒时,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并注意消毒方法和浓度,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和损伤。
4. 进行感染控制:避免多人使用同一操作工具,尽量对操作室、手术室等环境进行消毒。
出血1. 善于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状态和即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出血。
2. 采取止血措施:在发现患者出血后,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常见的方法有局部止血、压迫止血、缝合止血等。
肢体损伤1. 严格遵守规定:在进行高危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和操作流程,不得擅自修改或调整操作方式。
2. 保持沉着:在发生肢体损伤时,保持沉着冷静,做好紧急救护措施。
处理方针针对操作中出现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针:感染1. 针对不同病原体进行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加强营养和护理:采取适当的营养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出血1. 停止出血:在出现出血时,应立即采取相关止血措施,如实施局部按压、外敷冰袋、输注血浆等。
2. 密切观察:术后应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和心肺功能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肢体损伤1. 及时处置:在发现肢体损伤时,如果伤情轻微,应及时止痛、包扎,如伤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2. 安抚患者:在处理肢体损伤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和情绪疏导工作,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以上是关于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针,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技术操作的了解和掌握,并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指护士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和工具进行的治疗、护理和康复辅助操作。
在进行技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并提供应急处理方法。
一、静脉插管操作并发症:1.静脉血栓:血栓形成导致静脉阻塞,可出现疼痛、水肿、发红等症状。
应立即停止注射,保持肢体活动,局部热敷;2.感染:局部红肿、温度升高、有渗液等症状。
应停止使用,及时更换插管处的敷料,并洗手、更换药膏;3.漏液:导致药液外溢,可能对周围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
应立即停止注射,更换插管,避免进一步漏液。
二、导尿操作并发症:1.尿道感染:患者出现尿痛、尿频、尿急、尿色混浊等症状。
应停止导尿,增加患者水分摄入,给予抗感染治疗;2.导尿管脱出:导尿管脱出体外,应立即停止导尿,清洁导尿管及周围皮肤,重新插入导尿管;3.导尿困难:导尿困难时,可以尝试改变患者体位,采用借助心理安抚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三、胃管插入操作并发症:1.误吸:胃内容物误吸至气道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症状。
应立即停止喂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呕吐:胃管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或呕吐,可以抬高床头,适当给予镇吐药物;3.出血:出现明显出血时应立即停止操作,给予止血药物,观察病情变化。
四、压疮预防操作并发症:1.皮肤损伤:如皮肤破损、出血等。
应停止相关操作,做好伤口处理与护理;2.感染:皮肤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等。
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3.子宫颈损伤:特指产后妇女压疮预防操作,如果损伤严重,应及时通知医生、护士做进一步处理。
总之,发生并发症时,护士要及时停止相关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必要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此外,在进行技术操作前,护士要掌握相关的操作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安全与有效性。
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育英儿童医院护理部第一节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一、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1. 原因(1)擦洗口腔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止血钳夹碰伤黏膜及牙龈,尤其是患肿瘤进行放疗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更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
(2)为昏迷病人牙关紧闭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方法欠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牙龈损伤、出血。
(3)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口腔黏膜烫伤。
(4)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病人,操作时触及患处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2. 临床表现口腔黏膜损伤可有局部充血、出血、水肿、炎症、疼痛、溃疡形成;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牙龈出血持续不止。
3. 预防和处理(1)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尤其是对放疗及血液病病人,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正确使用开口器,对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2)操作中加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应用多贝尔液、呋喃西林或0.1%~0.2%双氧水含漱。
溃疡面用锡类散等喷敷,必要时用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效果较好。
(3)若出现口腔出血者,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
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如肌肉注射安络血、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4)漱口液应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口腔黏膜。
二、窒息1. 原因(1)为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棉球过湿或遗留在口腔内,漱口液流入或棉球进入呼吸道内,导致窒息。
(2)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其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管,造成窒息。
(3)为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
2. 临床表现病人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3. 预防及处理(1)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应采取侧卧位,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并在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第一章胸外心脏按压术操作并发症第一节肋骨骨折一、发生原因 1、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过大或者用力不当,如冲击式猛压;按压位置不当,用力方向与胸壁不垂直,按压动作呈摇摆样,松开按压时双手离开胸壁等。
2、病人本身年龄较大或者有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症,折肋骨骨多在中段,容易刺身胸壁软组织,产生胸壁血肿。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是肋骨最明显的症状随着咳嗽、深呼吸或者身体运动等而加重,有时病人可同时听到或感到有骨摩擦感。
2、胸壁血肿;由于胸廓稳定性受破坏,可使呼吸幅度受限、呼吸浅表和肺泡通气减少,病人不敢咳嗽,痰潴留,从而引起呼吸道分泌物梗阻、湿肺、或肺不张等。
3、多跟多处肋骨骨折时出现连枷胸,反常呼吸、纵膈摆动、影响血液回流,造成循环功能紊乱是导致和加重休克的重要因素之一。
出现骨擦音。
胸片提示有骨折。
三、预防及处理按压时操作规范,按压平稳,有规律地不间断地进行,不能冲击式猛压,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1/ 8以免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
2、根据病人年龄掌握按压力度,及幅度。
3、单处肋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止痛、固定、预防肺部感染。
4、多根肋骨骨折的处理,除了上述治疗原则外,要尽快消除反常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防治休克,必要时应用机械通气来消除反常呼吸。
2、需要行开胸手术的病人,可同时对肋骨骨折进行不锈钢丝捆扎和缝扎固定或用克氏针作骨髓内固定。
但对于伴有严重肺挫伤且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及时进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治疗,仍有重要地位。
第二节损伤性血、气胸一、发生原因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过大过猛或者用力不当,导致肋骨骨折,骨折端刺破胸膜腔,形成气胸;刺破胸部血管,引起血胸。
二、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伤侧肺部分萎陷,萎陷在 30%一下者,无明显症状。
超过 30%可出现胸闷、期急、干咳;大量积气时可发生呼吸困难;体检可见伤侧胸部隆起,气管向健侧移位,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伴有血胸时,出血量少时无明显症状;中等量以上的血胸(超过 500-1000)时可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及呼吸功能紊乱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口渴、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发绀、贫血等, x 线检查可见侧胸膜腔积液阴影及液平面,纵膈向健侧移位。
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要点导管相关并发症-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I)的预防:- 在插入导管前,要进行彻底的手卫生,并采用无菌技巧;- 定期更换导管并消毒导管插口;- 每天检查导管周围有无红肿、渗出物或感染迹象。
- 尿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维持尿管通畅,避免堵塞;- 定期更换尿袋,避免尿液逆流;- 每天检查尿管是否有漏尿、发红或感染迹象。
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 遵守插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 维持患者口腔清洁;-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过滤器和呼吸机口腔导管。
- 气胸的处理要点:- 及时观察患者出现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确认气胸诊断后,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或胸腔引流。
药物相关并发症- 维生素K拮抗剂(维他命K拮抗剂)相关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要点:- 严密监测INR值;- 根据INR值调整药物剂量;- 若出现出血,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镇痛药物(如吗啡)相关呼吸抑制的处理要点:- 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 在给予镇痛药物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皮肤相关并发症- 压疮的预防:- 定期翻身和活动病人,减少长时间压迫;- 维持皮肤清洁和保湿;-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轮椅垫。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 定期更换导尿管,避免长期使用;- 每次插入尿管前进行无菌技巧操作;- 维持尿路通畅,注意个人卫生。
以上是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点,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加强观察和细心呵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预防感染:事先洗手,并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使用消毒剂消毒相关部位,穿过皮肤时保持无菌。
处理方法:发现感染症状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拔除导管。
2.血肿:注意穿刺针的进程,不得过度推进。
处理方法:轻微的血肿自行吸收,严重者需进行引流或压迫止血。
3.心包填塞:按照解剖标志进行穿刺,避免伤及心脏或心包。
处理方法:怀疑心包填塞时需立即拔除导管,给予补液、补血及撤离病房等支持性治疗。
4.气胸: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气胸的原因,如开放性气胸需立即紧急处理。
处理方法:导管在气胸的一侧需拔除,给予氧疗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
5.血栓形成:进行导管置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血液凝固功能的评估,同时每天检查导管是否堵塞。
处理方法:发现血栓形成时,给予相应的抗凝治疗。
6.穿刺部位出血:术前事先止血,术后加压包扎并压迫至止血。
处理方法:大出血时进行留置止血带,必要时还需行手术处理。
二、气管插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食管插入:进行气管插管时应提前进行食管袖套检测,避免食管插管。
处理方法:若发现插管时困难,需立即中止插管,并通过其他方法解决通气问题。
2.牙齿损伤: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口腔内的牙齿。
处理方法:若发生牙齿损伤,可以及时记录,并安排口腔科进行修复。
3.支气管痉挛:进行气管插管前,可给予患者气管扩张药物,避免支气管痉挛。
处理方法:插管后若出现支气管痉挛,需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
4.双肺误插:插入气管插管时要选择合适的插入深度,防止误插至右主支气管。
处理方法:如果发现插管的位置不对,需及时调整插管位置。
5.肺不张:插管后要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避免导致肺不张。
处理方法:如果发生肺不张,需及时给予气管吸痰、翻身或极端情况下拔管。
三、尿管置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泌尿系感染:尽量选择一次性尿管进行置管,且术前进行适当的泌尿道消毒。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和不良反应。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及时和正确地处理这些并发症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1.导尿并发症:导尿时可能发生尿道创伤、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尿道创伤:立即停止操作,使用无菌纱布按压创伤部位,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尿道感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导尿,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导尿处的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时可能发生静脉炎、皮下渗漏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静脉炎:当出现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等炎症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部位,给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疗和局部处理。
-皮下渗漏:当发生渗漏时,立即停止输液,将渗漏液用无菌纱布吸干,更换输液部位,必要时给予局部处理。
3.气管插管并发症:气管插管时可能发生误吸、气胸、喉头水肿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误吸:立即停止操作,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拍背、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的重新操作或采取其他气道管理措施。
-气胸:当发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气。
-喉头水肿:当喉头水肿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给予激素、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4.呼吸机操作并发症:呼吸机操作时可能发生感染、气道压力损伤、吸痰困难等并发症。
-感染:严格执行呼吸机操作的无菌原则,注意呼吸机管道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呼吸机周围环境的洁净,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气道压力损伤: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定期检查气道黏膜和口腔,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吸痰困难:定期吸痰,注意吸痰的方法和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予吸痰刺激物或药物。
在处理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时,护士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护理。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第一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概述: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旳措施。
注射剂量小,不得超过1滴量,约相称于0.1ml。
重要用于药物过敏试验、疼痛治疗及局部麻醉旳先驱环节。
注射部位:①药物过敏试验:取毛发、色素较少旳,且皮肤薄旳部位,一般取前臂中段内侧,此处易于注射和识别。
②配合镇痛治疗:在有关旳穴位上进行。
③防止接种:常选择三角肌下缘等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④局部麻醉旳先驱环节:在对应部位旳皮肤上进行。
二、并发症(一)、疼痛1、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惊(2)、老式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
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扯破样疼痛。
(3)、配置旳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旳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性旳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手法欠纯熟。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肤,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防止及处理(1)重视心理护理,向病人阐明注射旳目旳,获得病人旳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精确配置药液,防止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旳刺激。
(3)、改善皮内注射旳措施:①在皮内注射部位旳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旳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小朋友病人让其家眷按上述措施配合),同步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旳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旳发生。
②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旳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用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纯熟掌握注射技术,精确注入药量(一般是0.1ml)(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旳针头进行注射。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其处理护理部目录肌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第3-4页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第4-7页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第7-9页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第9-13页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第13-19页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第19-24页动脉穿刺抽血法常见并发症········································第24-27页静脉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第27-29页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第29-31页鼻胃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第32-34页留置胃管法操作并发症············································第35-36页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第36-40页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第40-44页雾化吸入操作并发症··············································第44-46页冷敷法操作并发症················································第46-47页热敷法操作并发症················································第47-48页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第48-51页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第51-55页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第55-56页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第56-58页吸痰法操作并发症················································第58-59页胸外心脏按压术操作并发症········································第59-62页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第62-66页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概述:肌内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是将少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