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照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日照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日照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日照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日照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制定和实施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指导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造我市蓝色经济区和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回顾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调结构、增收入、促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和繁荣县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总产值2726.4亿元,是2005年的2.91倍,年均增长23.8%;实现

增加值679.6亿元,是2005年的3.02倍,年均增长24.7%,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6.3%,比2005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完成营业收入2557.9亿元,是2005年的2.92倍,年均增长23.9%;完成出口交货值153.7亿元,是2005年的2.12倍,年均增长16.5%;占全市出口交易额的82.1%,比2005年提高14.6个百分点;上交税金64.1亿元,是2005年的5.05倍,年均增长38.2%,占全市国地税收入的63.7%,比2005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全市民营经济户数发展到99451户,比2005年增加37270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6.6%,其中私营企业14074户,比2005年增加6171户;注册资金197.8亿元,是2005年的3.1倍,比2005年增加133.9亿元;吸纳从业人员62.9万人,比2005年增加11.9万人,占全社会就业总人口的92.3%。

2、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五年中,全市民营经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5亿元,年均增长30.7%,其中技改项目投资738亿元,占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总投资的70%,年均增长32.2%。形成了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等一批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东港高科技园区、岚山(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开发区保税物流区,以及乡镇工业园区等民营企业聚集区,培育壮大了五莲县车辆制造及配件加工、莒县果蔬深加工和岚山海洋仿生食品加工等16个年营业收入过50亿元的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培植了6个省级特色产业镇、5个市级特色产业镇。五莲县车辆制造及配件加工和莒县果蔬深加工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突破了100亿元,岚山绿茶产业基地被评为山东省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全市民营企业共创建中国名牌产品

3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山东名牌产品6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46个;有12家民营企业获得山东省服务名片称号,3家获得山东省名牌农产品,2家获得山东省质量管理奖;民营企业创建了全市90%以上的知名品牌。

3、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规模民营企业发展到1047家,比2005年增加646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达到680家,比2005年增加230家;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96家,比2005年增加41家;上交税金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31家,比2005年增加12家。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实现了新跨越,全市纳入高新产业统计范围的民营企业118家,比2005年增加49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96.2%,比2005年提高13.2个百分点;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10家、市级技术中心50家,与山东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昌华海产食品公司和日照恒宝食品公司分别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上市融资,实现了我市民营企业上市零突破。

4、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担保机构快速发展。支持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日政办发[2008]69号)等文件,加强了对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和奖励补助机制。成立了日照市担保行业协会,规范提升了担保机构的经营行为,担保行业自律作用成效显著。培育了一批担保实力较强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能力大大提高。2010年,全市担保公司发展到41家,注

册资金达到13.2亿元,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担保公司16家,其中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5家;担保机构累计完成担保金额39.2亿元,担保企业1101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人才培训取得新成效。各级更加重视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工作,财政支持企业家培训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形成了市、区县、企业三级联动的人才培训体系,依托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知名大学开展的高层次民营企业家培训效果非常显著。五年来,全市累计培训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2000多人次,培训企业员工6万多人次,有6000多名技术人员获得了专业职称;培训担保机构从业人员1000多人次,其中197多人取得了融资担保从业资格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全民创业取得新进展。促进全民创业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成立了全民创业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加大了创业扶持力度,激发了全民创业活力。尤其是开展争创“中国创业之城”工作取得重大收获,2009年在“中国创业之城”评选活动中,我市以健全完善的全民创业政策体系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从全国200多个地级市中胜出,荣获“中国创业之城”称号,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投资创业的城市魅力。以创业辅导基地为重点的鼓励创业的服务平台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日照高新区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辅导基地,并获得国家扶持资金180万元;清大华创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创业辅导基地;培育了5处市级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五年中,

各级创业辅导基地共孵化培育小企业2200家,培训创业人才4200多人次。

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迈上新台阶。建成了日照中小企业网(日照民营经济网)和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中小企业分网共5个中小企业网站,实现了与国家和省中小企业网的互联互通,为广大中小企业进行政策咨询、产品展示和网上营销等服务提供了新的载体。2010年,在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对全省130个分网的考核中,日照市中小企业网位列第八、莒县中小企业网排第二十七位,并以创新的栏目设计、丰富的信息量和强大的服务功能进入全省30家优秀中小企业网站行列,受到表彰奖励。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了新突破,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借助电信公司的技术优势,建成了岚山木业网和山东速冻食品网2个电子商务平台,并已经开通使用,为木材和速冻食品2个产业的中小企业创建了高效精准、方便快捷、交易成本更低的新的营销模式。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80%的中小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累计实现网上营销额35多亿元;70%的中小企业实现了财务管理电算化,一批大中型民营企业实现了ERP全程管理。

5、支持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以市政府名义发布了《关于贯彻<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的意见》(日政发[2009]8号)、《关于贯彻鲁政发[2009]127号文件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日政发[2010]13号)和《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日政发[2010]15号)等七个政策性文件,设立了日照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健全了财政扶持中小

企业发展的机制。五莲县、莒县等区县设立了“过桥还贷”资金,为结构调整中的中小企业按时还贷续贷提供接力资金支持。

(二)“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风险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货币战争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复杂性特点将更加突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形势不容乐观。从国内看,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进一步突显。从我市看,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总量小、数量少,据测算,我市每200人才平均拥有私营企业1家、个体工商户6家;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大,而且产业化水平低,集群效应不明显,缺乏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型民营企业,科技型民营企业占全部私营企业的比例不到1%,结构很不合理;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方式落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少,成功上市的企业仅有2家;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知名品牌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难、负担重、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依然较多。同时,周边地市加快发展的势头迅猛,区域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发展机遇:一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国

家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有利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三是近年来,国家制定出台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发展的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尤其是《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动力。四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由出口、投资拉动为主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经济增长的重心转向内需。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给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机遇,扩大生存空间。五是我市被国家列入东陇海地区重点开发区域,被省委、省政府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经济带的龙头来重点培育。在重大生产力布局方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已被列入国家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青日连盐沿海铁路大通道和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煤炭铁路大通道已开工建设;还有三条高速公路、三条石油长输管道即将开工建设。在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以日照为核心的鲁南临港产业区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改革方案已经获批。这些都给我市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也必将带动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大发展。六是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五征集团、鲁信金禾、阿掖山集团、建兴铁塔、凌云海糖业等一批大型骨干民营企业,具备了加速突破的条件,为今后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历史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发展趋势,冷静观察,沉着应

对,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立足科学发展,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实现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和鲁南临港产业带重大发展战略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引导鼓励民间投资创业,扩大民营经济总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壮大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实现速度、效益与结构、质量的同步提高。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扩张数量,膨胀总量,提升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1、经济目标。到2015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18%,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7%;总产值达到5100亿元,年均增长19%;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17%;上交税金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

2、企业目标。到2015年,全市民营经济户数达到16.7万

户,其中私营企业2.8万户,年均增加个体工商户1万户;注册资金年均增加11亿元。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1510家,科技型民营企业达到160家,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00家,过50亿元的10家,过100亿元的4家;力争上市融资的民营企业达到5家。年营业收入过50亿元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到16个,过100亿元的4个。

3、社会化服务目标。到2015年,全市信用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达到20亿元,担保能力达到100亿元;市级以上创业辅导基地发展到20个,市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25个。

(三)基本原则

工作中,主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整个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全过程,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按照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的要求,积极推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手段,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积极参与蓝色海洋经济区建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县域和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品牌,加强大、中、小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拓深拉长产业链,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3、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激发创新活力。

鼓励中小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合协作,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支持中小企业加快人才引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发挥民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坚持招商引资与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相结合的原则。利用我市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依托优势产业和现有企业,大力开展以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为主要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完善激励政策,积极推动全民创业,鼓励创办各类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快发展小微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建立完善政策和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做大做强成长型中小企业。

5、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引导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壮大企业实力、争取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职工待遇,承担起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友好相处、和谐发展。

(四)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重点是:围绕产业集群化发展,培植和引进龙头带动企业,支持大中小企业开展配套协作,加快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提升传统产业、壮大先进制造业、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

1、提升传统产业

食品产业。以黄海粮油、新良油脂、信伟粮油等企业为龙头,

重点发展大豆精炼油、棕榈油等优势主导产品,延伸产业链,培育壮大粮油加工产业集群。以水产集团、荣信、昌华、阿掖山等企业为骨干,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推进水产业向优质化、营养化、保健化方向发展,壮大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信中食品、金穗工贸、三兴食品、恒丰食品、五莲面粉等企业,鼓励精深加工,打造粮食加工产业集群。依托五丰福源、新昌集团、恒宝食品、方鑫食品、宏大食品、东莒果蔬、昌泰等骨干企业,提升产品档次,积极推进肉制品、果蔬制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依托雪青茶、浮来青茶等知名品牌,加快膨胀以巨峰镇、后村镇等乡镇为生产基地的日照绿茶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产业。支持华伟、锦绣、浩宇、华龙等重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发展高档服装面料,加快纺织行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鼓励莒县标志服、海汇服装、文正制衣、亿大制衣、海星针织、盛大制衣等重点企业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培育名牌,提高档次,推动服装产业升级。以东升地毯、双禾家纺、惠艺抽纱、锦红工艺品、泰达家纺、超逸抽纱、成顺机绣等企业为骨干,加大新产品设计开发力度,提高织造水平和染色牢度,提升产品的档次,增加市场竞争力。以海通丝业为龙头,提高丝绸产品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重点研发生产以白丝为原料的高档丝绸面料、服装和装饰用品、礼品用品。

木材和建材产业。加快建设岚山(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形成以家具、木地板、指接板等高端产品为主体,集木材检验检疫、加工、会展、交易、保税等功能于一体的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依托日照三木、岚桥工贸、长青木业、亿丰制帘等骨

干企业和莒县十里堡家具制造集群,做大做强家具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加快彼那尼荣安水泥和莒州水泥日产4000吨熟料生产线项目建设,提升水泥产品的竞争力。鼓励支持街头镇和龙山镇的石材加工企业强强联合,扶优汰劣,实现集约化、清洁化、规模化发展,壮大石材产业集群规模。

2、壮大先进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围绕五征汽车农用车生产,充分发挥和利用兴业、旭日、遨游、双港、万通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设备优势,提升零部件研发、系统配套和供货能力,重点打造以五征为核心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同泰集团、福民收割机为龙头的农业机械制造业。支持裕鑫动力、贝尔机械等企业,加大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和配套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力度,完善纺织机械制造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依托建兴铁塔、海汇集团、海恩锯业、中盛集团等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加快发展基础部件、环保机械制造业。大力引进船舶、游艇赛艇制造和修理等大项目,加快船舶产业链的培植,依托华海、港达、江源船舶等骨干企业,研发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加快发展海上装备制造业,打造山东半岛重要的船舶及配件产业集群。

化工产业。依托岚山临港石化产业园,支持石大科技、岚桥石化等企业加快发展,建设石化下游产品生产装置,形成临港石化产业聚集区。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细化工,推进晨曦集团和浩宇集团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莒县化工产业集群。以鲁信金禾、金禾博源、海汇集团、锦湖金马、洁晶集团和三星化工等企业为龙头,不断提升技术层次、优化产

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打造柠檬酸生产基地和丁苯乳胶生产基地,培育综合性精细化工产业体系。

橡塑产业。大力发展轮胎制造、工业橡胶配件等高附加值的橡胶制品,抓好华泰集团全钢子午胎项目建设,支持荣丰橡胶、天泰橡胶等骨干企业,增加生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引导塑料企业向莒州塑料城、莒县塑料制品工业园集中,推动塑料产业向包装材料、日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等中高端发展,支持华洋塑料、华昌塑料、环宇塑胶和百亮眼镜等骨干企业发展环保塑料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3、培育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支持鲁圣集团、中泰电器等企业向设备无油、防火、智能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电工电器产业规模。依托比特电子、立德电子、旭日电子、活点网络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网络与通信产品,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以迪莱特光电、海帝电器为龙头,加快完善LED产业链,大力支持半导体照明、LED 背光源、显示屏等产业发展。

新能源产业。重点扶持丰华薄膜、华轩新能源、鼎新光伏电池板项目和鼎昌硅业多晶硅项目建设,研发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引导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做大做强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材料。发挥沿海风能优势,推进一批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开发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和非粮燃料乙醇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海汇生物质能、浮来春燃料乙醇等项目建设。

生物产业。支持金禾博源、海汇生物等企业加快微生物发酵、催化剂、工业酶制剂分离提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生产一

批功能性、保健性、绿色环保、新型高档食品添加剂。加强海洋生物功能的利用和研发,利用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加快新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培育鲁信金禾、长富药业、斯比凯可等生物医药制造商。

4、大力发展服务业

融资担保业。鼓励支持日照信用担保公司和山东华和担保公司等实力强、信誉好的担保公司继续增资扩股,增强融资担保实力;鼓励民间资本在我市设立实力强的融资担保机构,推进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合作,提高银行对担保公司的认可度,合理放大担保倍数,做大做强我市融资担保业。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按照“政府引导扶持、企业为参与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大力推动人才培训、创业辅导、公共技术和管理咨询等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做好莒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山东万通液压机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清大华创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加快构建促进小企业孵化和中小企业成长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物流业。依靠日照港,结合港口集疏运网络和通关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西岸国际中心、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运总、交运、三运等物流平台作用,加快开发区港口物流园建设。依积极推进凯达物流、浩宇物流、晨曦物流等物流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品配送网络,逐步形成集仓储、汽贸、运输等为主的莒县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岚山海产品电子交易中心、木材电子交易市场和钢铁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不断拓宽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岚山临港物流。

三、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是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全市上下要从富民强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十二五”时期加快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措施。要进一步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做到“放心、放手、放开”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要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我市加快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新举措、新成绩、新经验,积极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营造重视、关注和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二)加强政策扶持,鼓励支持投资创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0]76号),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体的贯彻意见。加大对鼓励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切实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截留梗阻等问题,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潜规则”。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切实治理“三乱”行为,严格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严禁将应由企业自愿接受的服务转变为强制性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切实保障民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不断扩大市级专项资金的规模,引导区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过桥还

贷”资金,加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鼓励一切符合条件的法人、自然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我市投资办厂兴业,切实做到能支持的最大限度地支持,能变通的最大限度地变通,能简化的最大限度地简化。

(三)推进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在我市设立实力强的担保机构,支持现有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增强担保实力。推进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提高银行对担保公司的认可度,合理放大担保倍数。健全完善信用担保行业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奖励、补助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公司。依托日照市担保行业协会,规范提升担保机构的经营行为。帮助运作规范的担保公司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税收扶持,重点建设好日照信用担保公司和山东华和担保公司等实力强、信誉好的担保公司。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品种创新和服务创新,建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体制机制,制订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继续加强与市工商银行、市农业银行和日照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合作,增加信贷投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育成体系与工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到境内外上市,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功能,引导企业通过融资租赁、集合债券、典当等多种方式融资。

(四)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按照“存量优化、增量调整”的原则,立足我市港口优势、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镇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依托产业园区、生产基地和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实施特

色产业提升计划,培植壮大我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骨干龙头企业。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千方百计引进和储备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投资项目,围绕项目建设,拓深、拉长产业链,促进生产要素集聚、生产集中,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示范性产业集群。要加强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撑。

(五)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契机,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把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化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品牌建设,打造一批产品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生产、质量、财务等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和自我发展新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指导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订中小企业教育培训计划,利用市、区县、企业三级联动的培训体系,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

能。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展销活动,组织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六)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突出公共服务性,重点围绕信用担保、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创业辅导等领域,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政府的监管和服务,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各类服务机构转变观念、改进服务作风,提高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健全完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统计和监测分析体系,科学掌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创建全市中小企业项目库,包括新建技改项目库、上市企业及后备企业项目库、对上争取项目库等,做好全市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监测调度工作,定期发布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运营情况的信息,及时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后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研究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有到无,克服了先天不足和发展基础薄弱的缺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现有阶段汇集民间资本、促进就业、加快城镇化脚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 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一系列的体制和制度上的阻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得重要推动力量

2.民营经济产业的分布趋势 业,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业和采掘业转移的倾向,但还未形成气候。第二产业中的民营经济成分增长速度虽不算低,但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中国经济从低收入迅速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及民营企业本身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 第三产业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高,注册资本金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投资人数和雇工人数所占比重则有所上升。 因此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仅立足国内,而且已经走出国门。 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融资困难是目前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票或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二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地方小银行数量少,存贷业务比例也比较低。三是融资成本过高,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无论通过贷款还是民间借贷融资,都要付出过高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沉重负担。 财税政策有差异,税费负担过重 一是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到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税负,但企业所得税只是企业税费负担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另一个税负是增值税,企业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02这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获取的利润根本抵不了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依然偏高。同时小企业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范畴,这导致一些小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外费用支出税人。二是收费名目繁多,比较大,诸如城建费、教育附加费、防洪工程费、绿化费、环保费等,不胜枚举。据调查,有的民营企业每天要对付各种检查、摊派、罚款等事项,实际支出费用很多,而且收费缺乏明晰标准,随意性很大,民营企业的创业积极性受到打击。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关于河南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全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2005年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后,我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整体实力不断提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和快速发展的态势。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已占全省GDP的52%。今年第一季度,全省非公有制经营单位达213.3万个,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8%以上,实现增加值1142.4亿元,营业收入3930.4亿元,实交税金91.4亿元,利润总额34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4%、36.63%、33.94%、32.72%、40.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42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75.72%,完成增加值402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营业收入1146.9亿元,同比增长61.3%;实现利税130.2亿元,同比增长92.6%;实现利润82.17亿元,同比增长104.7%。民营企业出口额达47442万美元,同比增长47.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2.3%,高出全省出口额增速26.1%的21.8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成为我省步入工业大省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

用。 二、当前全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组织领导更加有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发展上放手”的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大部分市、县普遍建立了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负责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企业的工作责任制;二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许多地方和部门,都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良好的服务。企业家普遍反映,以前都是我们往上跑找领导要求解决困难和问题,现在是四大班子领导找上门来,帮我们选项目、跑资金、解难题。 (二)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2005年,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到31.65万家,与2002年相比,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民营企业由180家增加到876家,实交税金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由38家增加到266家,其中,实交税金5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37家,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家。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营业收入增幅、增加值增幅和税收增幅分别为33.94%、36.6

民营经济工作总结(最终稿)

抢抓机遇奋力拼搏 推动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2009年,全县民营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抓好“十千万工程”(即十大产业集群带动工程,千家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和十万能人初创业工程),加强引导,搞好服务,民营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2009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1亿元,销售收入356亿元,利税36亿元,固定资产投入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1%、13%、28%。全县民营业户达1.5万户,从业人员12万人,注册资金2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28家。去年9月份,我县被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授予“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荣誉称号,宋楼镇、彩虹工业园分别被评为市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一)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纺织产业振兴规划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县委、县政府实施暂停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对开发区内的企业实行扎口式管理。一系列好的政策措施确保了发展环境的日益优化。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市、县两级号召,坚持不停产、不减员、不降薪,多措并举,逆势而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较好的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二)破解难题措施得力。针对民营企业资金困难的实际,我们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创造性的开展服务工作,拓宽发展空间,畅

通融资渠道。2009年5月28日和8月25日,两次成功举办中小企业融资超市活动,共计300多家企业参加,签订初步贷款意向117份,金额达12亿元;先后向农村信用社推荐40家信用记录良好且有贷款意向企业,新增贷款1.4亿元;向市民经委推荐230家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名单,协助企业申请贷款达8.8亿元。去年我们与商业银行协调,为民营企业争取贷款4.5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多万元,增幅达16.8%。 (三)科研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全县有56家企业面对危机不退缩,多方筹措资金,大力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技改投入资金达8亿元。目前,全县拥有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机构的民营中小企业已达54家。恒华纺织公司与青岛大学、东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投资2000万元进行产品创新和设备提升改造,陆续开发出20多个新产品;发达面粉集团聘请郑州工业大学、上海粮食科研所等单位的10余名国家级学术带头人,成立了国家小麦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开发出麦胚片、降糖面粉、“7+1”营养强化粉等新产品;锦丹保持器厂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复合式保持器、翻边式保持器等5项国家专利,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达70%以上。 (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采取多种措施抓项目落实,抽调专门人员全面协助客商办理项目环评、立项、征地、注册等手续,取得显著成效。北京飞天纺织印染公司顺利通过省环评小组验收;加冠兴农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期设备安装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天津硕成自行车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童车和山地车项目正在安装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赵卫平 2016年9月底,在山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后不久,《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发布实施,这是继2004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时隔11年后,我省对发展民营经济所做的重大举措。山西不仅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本省的重要战略部署强力推进,而且再次出台一份极具纲领性的意见。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富裕城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撑力量。民营经济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重要经济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推进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民营经济能够健康成长并取得长足发展与其成长发展的环境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环境因素直接决定着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强弱,是当今我们发展民营经济应该注意并着力规避的问题。 一、民营经济对山西的贡献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山西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0.86%,76%以上的民营企业集中在第三产业。因此引导和鼓励更多民营企业进入非煤产业,将有效提升山西第三产业比重,稀释煤基产业比重,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山西民营经济发展的30多年,也是不断推进转型发展、推进全面发展的过程,山西民营经济有力地服务着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改word格式整理

善和生态保护。 山西民营经济吸纳了当前全省80%的新增就业人员和6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上缴各种税金均占到山西全省的一半以上。一切数据都说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山西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不遗余力地发展民营经济无疑是山西重振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富民强省的基本途径。 二、我省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6年4月11日开始,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统战部邀请省人大、省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成11个调研组赴11市,重点调研检查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精神、支持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办理完善民营企业土地使用和房屋产权手续、开展“银税”合作等情况。从调研检查情况来看,全省各市县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行动较快、措施细、企业信心足、发展氛围浓的态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后,11市迅速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结合各地实际出台了一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各市和多数县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扎实开展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活动、积极推进银税合作、各级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完善土地手续和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九大难题”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调研组调研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现象,部分企业持观望态度,存在“等国家扶持、靠银行救助”思想,没有积极主动应对风险和困难;一些领导干部

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申报指南【模板】

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 申报指南 一、奖补对象 2019年度新升规工业企业、在2019年度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的2018年“新升规”工业企业。 二、资金用途 根据省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资金用于激励企业上规模发展,对成长性好的“新升规”工业企业继续给予奖励。对2019年“新升规”工业企业(包含各种所有制“新升规”工业企业,下同),以及2018年“新升规”工业企业在2019年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的进行奖励,每家企业20万元。各地应统筹使用好省财政资金,不得出现“硬缺口”。 三、申报材料 (一)2020年省级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专题项目正式申报文件和申报书; (二)2020年省级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专题项目承诺函; (三)县(市、区)2019年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有关经济指标情况表; (四)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项目情况汇总表; (五)小微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的证明材料。

四、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区)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参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粤府〔2018〕120号)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制订资金分配方案,在收到专项资金后20日内将资金下达到资金使用单位,并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备案。 (二)各县(市、区)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财政支出进度,切实加强跟踪督促,在收到专项资金后每个月底前将财政支出进度和奖励企业情况汇总表(见附表)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资金应在2020年度拨付完毕,对因特殊原因已无法支出或已不需要支出的,应及时履行规定审批程序调整预算项目,当年未使用完毕的资金按照财政结转结余办法办理。 (三)各县(市、区)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资金使用安全、监督检查、绩效评价、信息公开等,并对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附表:1.2020年省级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专题项目正式申报文件和申报书(提纲) 2.2020年省级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专题项目 承诺函 3.县(市、区)2019年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有关 经济指标情况表 4.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项目情况汇总表

安徽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

安徽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18〕38号)要求,为用好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按照程序规范、操作简便、权责明确、公正透明的原则,特制定以下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申报条件和材料 一、基本要求 申报单位须是在安徽省境内注册登记并实际运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机构,依法纳税,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一)基本材料 1. 市(直管县)经济和信息化局(主管部门)上报文件; 2. 市(直管县)、县(市、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申报材料真实性的承诺书(见附件1),本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3. 申报单位的资金申请表; 4. 申报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 5. 申报单位上一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称号类除外); 6. 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对申报材料真实性的承诺书(见附件2),本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限制性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和项目,不得申报资金奖补: 1. 自2018年1月1日以来,在生产经营中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存在严重产品质量等问题的; 2. 自2018年1月1日以来,单位或法定代表人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 3. 不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的。 (三)奖补要求 本实施细则所列项目与制造强省建设奖补项目实行统筹,企业在同一年度申报项目,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单个企业最高可叠加享受3个称号类奖补; 2. 加大对皖北、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的支持(见附件3),符合条件的项目奖补资金补助金额上浮20%。本款仅适用于省政府支持制造强省有关政策中确定的奖补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认定的高成长型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的企业、国家级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以及新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6个类别; 3. 单个企业最高奖补不超过1000万元; 4. 对于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奖补实行统筹,同一企业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省认定的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奖补标准(不含上浮部分); 5. 企业已获得国家或省奖补的同一项目,原则上不得重复申报。 二、支持“专精特新”发展 (一)奖补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申报条件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获省专精特新奖补的企业除外。 2. 申报材料 企业申请报告(含基本情况表、相关业绩证明材料和上两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区政协会同区中小企业局、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等有关部门,于3月23日至4月底,采取实地考察、组织座谈、听取汇报、现场提问解答等形式,对乡镇(办事处)、开发区等13个单位和31家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就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开展了跟踪调研。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紧紧围绕“工业立区、振兴**”战略目标和“12345”、“两带三抓”发展思路,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区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聚力猛抓,强化措施,优化服务,全区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明显增加。今年,1---4份全区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截止4月底,全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分别达到1042家和12186户。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截止4月底,全区规模企业特别是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0家,比年初增加31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81家,1000万元以上的达到21家。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6家民营企业、83种产品通过了iso系

列质量体系认证。填补市级、省级和全国空白的产品分别达到53、21和13个,有3个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分别有15、3和2个产品获得市级、省级和全国名牌。社会贡献不断增加。XX年全区民营经济实交税金亿元,比上年增长;今年1—4月份实交税金已达到9105万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为社会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46063个。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主对我区制定的鼓励和支持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在优化发展环境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示满意,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构建的良好发展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查中也了解到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思想观念仍显滞后。我区民营经济尽管有了长足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受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思想和认识上仍存有不少偏见,导致了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服务、市场进入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与外来客商相比,有些地方难以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和待遇。从民营企业本身来看,多数存在“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干大事业、闯大市场、当大老板和敢为人先的气魄及雄心,缺乏企业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应具有的奉献精神。(二)发展环境仍是制约民营经济的重要因素。有些单位主动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少,以检查代管理、以罚款代服务的多,甚至又出现了强行收费、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发布时间:2008-8-18信息来源: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同时又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压力。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 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 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亟待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主委欧成中说,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局面不容乐观。一是创业条件难。截至2006年6月,中国有各类企业834.6万户。而日本1.3亿人口,就有企业660万个。在我国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最低出资额50万元,而德国只要25万元,德国人均收入却相当中国人均收入的50倍。所以,中国老百姓一般办不起企业。又如,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年销售额低于180万元为小规模纳税人,有些地方不给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增值税发票,造成中小企业很难经营。二是准入时间长。企业登记注册最快得一个星期,有的地方长达两个月。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注册登记只有2-3个审批环节,而我国则多达20个左右。三是生存周期短。现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生命力比较脆弱,据调查,小企业生存周期一般只有3-5年。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整理)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摘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来源于社会、市场、资源环境、企业自身等多重压力。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破政策与区域壁垒、优化舆论环境将有效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技术平台、现代企业制度、融资平台、政策与区域壁垒、舆论环境 引言: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迅猛发展,通过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核心争力,提升管理水平,加大研发力度等措施,企业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也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 2011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我国GDP 的50%以上。今年1月至4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占总投资的35.1%,民间投资占57.7%。与2003到2007年平均值相比,政府投资占比下降了8.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加了22.5个百分点。 此外,各省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杭州非公经济占全市GDP总额为64.5%;2009年广东民营经济占GDP比重更是从38.6%上升到42.8%;2011年上半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占全省GDP 的比重为60.5%;2010年江苏省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的52.8%,等等。 可见,民营企业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更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有关部门表示,民营经济在未来30年内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必须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着力解决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课题,使民营经济迸发出巨大活力,为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正文: 一、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来源 尽管民营经济总规模不小,企业数量庞大,投资同比增加。但事实上,民营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性的成长阶段,面临加快发展与发展方式转换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各方面瓶颈日渐明显。究其瓶颈根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舆论压力。尽管社会对大型民营企业表现为褒奖,但是部分民营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不规范行为,仍被媒体及社会舆论放大为“民族痛点”:偷税漏税、政府“保护伞”、环境污染、拖欠工资、富二代炫富、事故频发等负面新闻,以及社会对商人“无商不奸”、“为富不仁”的传统的惯性判断,都将民营企业推向社会形象的边缘,严重地挫伤了企业主创造财富、贡献社会的积极性。 二是市场环境压力。国际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出口业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沿海城市的“订单式”企业,在加工贸易、出口的传统经营方式上面临着转型的问题。此外,2011年9月的全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工作会议指出:民营经济步履维艰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机

莱西市2017年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分析

莱西市2017年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分析 2017年,莱西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针政策,按照“1+5+4”工作目标,精准施策,多点发力,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11月底,莱西市新发展各类民营市场主体12307户,比去年同期增长26.8%,占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的99.5%。其中私营企业2572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5.6%,农民专业合作社381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6.1%,个体工商户9354户,比去年同期增长24.3%。 二、主要做法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环境助推民营经济提质增量。莱西市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努力营造“三最”营商环境。一是实施“多证合一”,力促准入门槛“最低”。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三创”名称核准、经营范围、经营场所等限制条件,全面落实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住所登记承诺制等改革举措,实施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制度,个体登记当场办结率达到100%。在“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了“20证合一”,深层次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大幅度削减涉企证照,便利

化登记实现新突破。截止目前,全市核发“20证合一”营业执照2594张。二是实施“多窗并行”,力促审批效能“最高”。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步伐,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实现企业登记“无纸化、零见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构建“网上登记”与“窗口登记”并存,大力优化审批流程。三是设立“最多跑一次”窗口,力促服务质量“最优”。施行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和公休日预约服务,开通“重点项目服务直通车”,配合姜山基金小镇建设实行“一把手”工程,设立专门机构,对口对接联系,针对基金公司股东分散的实际,探索实行一股东一表格,分散签字,微信传输,邮寄汇总的办法,力争普通注册三日完成。对重大项目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先上车后票,特殊情况先发照后补材料,促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重大项目带动民营经济壮大规模。凝聚全市力量,整合资源优势,创新招商方式,引资和引智相结合,招商引资成效效果明显。一是拓宽招商途径,开展政策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跟踪招商、平台招商、宣传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创造最优的招商引资环境、健立全员化招商引资机制,推进招资引商和招智引商,引入了北斗新能源有限公司、中青旅投资控股(青岛)有限公司、中青旅国际生态健康城开发建设(青岛)有限公司等一批科研机构

年度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年度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 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常州市两办《关于20__年度民营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贯彻实施《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情况今年以来,金坛市委、市政府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目标,坚持把民营经济定位于区域发展的“主体经济”,认真落实《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扶持措施、优化服务环境、硬化刚性考核,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不断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较快发展。网-1、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一是召开会议,广泛动员。为认真落实《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春节一上班,我市就召开了由重点民营企业全参加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年中召开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会,年底召开了由工商界代表参加的市工商业联合会五十周年、商会百年庆祝会,对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借百年商会庆祝之际,编辑出版了《发展中的金坛民营经济》一书,宣传了康美化工、盘固水泥、金昇实业、成松防水材料和成业服饰等三次产业60多家民营经济典型,介绍了纺织服装、盐化、建筑、花木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产

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二是明确目标,强化考核。根据常州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我们进行了任务分解,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区)。同时,将民营经济发展列入了全市年度镇级经济综合考核的重点附加内容,明确当年新办一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工业企业得0.2分;新办一个工业企业,且年内开票销售额分别达100-XXX 万元、501-1XXX万元的相应附加1、3分。开票销售收入在1XXX 万元以上的,每增加XXX万元,再加1分;建在集中区的企业当年投资规模分别在300-XXX万元、501-1XXX万元、1001-1XXX万元的相应附加1、2、3分,投资规模在1XXX万元以上,每增加投资XXX 万元,再加1分;当年新增一个年销售收入1-3亿元、3-5亿元、5-7亿元、7-XXX亿元、XXX亿元以上的,且年销售收入增幅不低于全市规模企业平均增幅的工业企业,相应附加4、6、8、10、12分;年内每新建一个农副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含市场建设)附加1分(以工商营业执照为准),其中投资规模分别在50-XXX万元、201-XXX万元、XXX万元以上的再相应附加1分、2分、3分。而且,针对下达的目标任务,两办印发了《20__年度金坛市民营经济考核奖励办法。三是强化组织,定期督查。市委、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召集经贸、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进行会商,对照进度,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分头对各镇(区)进行督促。 2、帮扶齐抓,形成合力。在制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XXX万元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对企业创名牌规定了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减轻民营企业发展负担,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支持民营企业上台阶。对首次被评选为全省民营经济500强企业,县财政给予管理团队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成功纳入国家统计网报企业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首次成功纳入国家统计网报企业库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及其他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25万元奖励,对首次成功纳入国家统计网报企业库的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当年零售额达到1亿元以上(含1亿元)、5亿元以上(含5亿元),且当年同比实现增长的限上零售类企业(含餐饮),每户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0万元补贴,再次认定的给予10万元补贴;对新获得的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居前3位的“排头兵”企业,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单打冠军”、“行业小巨人”企业,按照省级奖励资金的50%给予每户企业管理团队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对首次列入省级、市级“专精特新”民营中小企业的,县财政给予每户企业省市奖补资金50%配套;对首次落户我县一般性外贸进出口企业当年实现进出口业务500万元

(含)人民币以上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县商务局、经信委、住建局、科技局、财政局) 2.培育壮大战新基地(企业)。对当年新认定的省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县财政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当年获得省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奖补项目,县财政按照省级、市级最高奖励资金的50%给予配套;对当年认定省级、市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县财政按照省级、市级最高奖励资金的50%给予配套。对首次认定的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企业给予30万元补贴,后续两年产值较上一年度增长50%以上的,每年县财政给予每户2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财政局、税务局) 3.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审批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服务费用一律由审批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扩大规模),按实际竣工面积给予每平方米32元一次性奖励。(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财政局) 4.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民营企业自身升级改造,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对符合城乡规划、环保等要求的工业项目,通过扩大生产性用房、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及地下空间利用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优化服务,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将一等应税土地税额标准由

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提供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展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市“决战工业6000亿”战略部署的深入推进,我县中小企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8月,全县中小企业多项指标再创新高。 1、中小企业总量继续扩张。1—8月全县中小企业总户数累计15001户。其中民营企业累计1350户,个体工商户累计13651户。1—8月全县中小企业累计注册资金324314万元,同比增加51176万元,增长%。其中民营企业累计注册资金228642万元,同比增加35233万元,增长%;个体工商户累计注册资金95672万元,同比增加15943万元,增长%。注册资金在100—500万元间的企业381户,同比增加99户,增长%;注册资金在500—1000万元间的企业64户,同比增加10户,增长%;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39户,同比增加6户,增长%。1—8月新增民营企业230户,新增注册资金24729万元;1—8月新增个体工商户1566户,新增注册资金7734万元。 2、安置就业人数多。据统计,民营企业、个体工

商户安置就业人数4万余人,极大地缓解了我县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3、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对财税增长贡献增加。1—8月民营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4938万元,同比增长89%,实现增加值94882万元,同比增长59%;其中民营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73704万元,同比增长94%,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71150万元,同比增长59%。1—8月民营经济纳税总额26985万元,占财政同期入库数的61%,民营企业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已达25个。 4、民营经济促进返乡创业,带动全民创业成效显著。为策应县委、县政府提出“强工兴城争进位,立足生态促赶超,为建设区生态经济强县”目标的奋斗,我们突出抓好返乡创业这一重头戏,带动全民创业,收效明显。目前,园区经济65%为返乡创业企业,个体工商户85%为返乡人员所办,返乡创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景程实业、亚达实业、欧博制造、永强服装等一批返乡创业企业在园区崛起,成为县域经济的“领头雁”、“带头羊”。 尽管我县民营经济自己跟自己比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同先进地区相比,我县差距明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实力不强,骨干企业不多;二是企业中普遍存在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一是民营经济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XX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3.2%,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9.2%;民营经济在一、二、三产中的占比分别达到56.6%、53.8%、51.5%,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民营经济挑大梁。二是民营企业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截至XX年底,全省私营企业53.6万户,占全省企业总量的89.0%;民营企业集聚了全省8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民营企业当主力。三是民间投资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XX年,我省民间投资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8.2%、68.5%和26.7%,尤其是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民间投资占比均达到70%以上,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民间投资走前列。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把握六个方面内涵。一是产业层次要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布局大数据、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落地高质量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形成高质量的增长极。二是创新能

力要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支点”和核心动力,围绕产业链加快布局创新链,补课工业2.0、3.0,追赶工业 4.0,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科技含量,培育一大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三是制造模式要转。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制造业为主战场,促进多个方面实现重大转变:在增长动力上,从以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驱动为主转向以数据、知识、技术驱动为主;在信息化发展上,从以机械化、自动化为主转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从以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传统产业为主转向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四是集群配套要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现代产业集群的理念,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基础,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建链,完善产业配套,壮大企业集群,以龙头带动产业上下游,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相互借力、共生共荣,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集群优势和全产业链配套能力。五是产品品质要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打牢品牌根基、增加品牌数量、提升品牌档次、扩大品牌影响,推动贵州制造向贵州智造转变、贵州速度向贵州质量转变、贵州产品向贵州品牌转变。六是企业架构要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摆脱家族式管理的局限性,

市政府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20100315)

德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 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发[2009]36号文件和鲁政发[2009]127号文件,进一步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结合德州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提高认识,实现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新突破 1.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把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关系经济、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德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最具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高成长性,是“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基础,是调结构、转方式的主力,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载体。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从业人员占城镇职工总数三项比重均达到85%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财政收入的主体、干群收入增加的主体和扩大就业的主体。深度实施“民营推动”战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民营经济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增加各级财政收入和群众收入,有利于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利于转变干部作风,有利于提高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2.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任务艰巨而光荣。不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起点、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面广量大、门类众多、且不断衍生,其产业水平、产品水平、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异性大;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部分产能落后、过剩;融资难、担保难、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不断分化、组合、积聚的过程。随着在全市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市经济要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就必须把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3.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大力推进“民营推动”战略。各级、各部门要把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纳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带动面,通过市场机制和规划导向、产业政策、技术装备政策、行政监控等多种调控手段,促进结构调整。要把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作为乡镇社区建设支撑和乡镇财源建设支柱,深挖乡镇层面民营经济发展潜力,持续抓好特色产业乡镇、产业园区、民营企业集中区、创业辅导基地、成长型中小企业等工作。大力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抓大扶小、以小促大,有保有压、强优汰劣,支持先进、淘汰落后,实现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努力打造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新特色、新优势、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结构调整 4.明确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主攻方向和政策扶持重点。在结构调整上以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为主攻方向,实现“三个

在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上的致辞-精选模板

在中国民营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在中国民营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上的致辞在中国民营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在中国民营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天朗气清、心旷神怡的美好时节,我们齐聚××之滨,举行中国民营自主创新高峰论坛。首先,谨让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尊敬的吴敬琏先生、谢伯阳副主席、保育钧会长以及莅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省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厚重的湘楚文化,全省国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是我国的“××之乡”、“××之乡”、“××之乡”,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GDP总量居全国第××位,整体科技水平居全国第××位,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率居中部六省第××位。 ××省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既是内陆通向沿海的枢纽,又是“泛珠三角区”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发展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基础较好、劳动力素质较高,过去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是商家必争之地。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抢抓天时,巧占地利,兼得人和,实现了总量的不断扩张和质量的渐进提升。“十五”期末,全省共有私营××户,注册资本××亿元,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民营经济已经撑起了我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河山”,民营成为了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要引领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结构上档次、质量上水平,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竞争力的首选战略,是应对未来局势的重大举措,是打破制约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今天举办的民营自主创新高峰论坛,旨在为民营构建交流平台,共谋发展良策,推动互惠合作。我们湖南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敞开胸怀,规范市场,整合资源,优化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欢迎全国广大民营家看好湖南、投资湖南、兴业湖南,实现互惠双赢。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民营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为全国民营的自主创新拓展了新的视野,提升了新的思路,增添了新的动力。我们坚信,随着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