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城市与小城市

大城市与小城市

大城市与小城市
大城市与小城市

王传涛:逃回“北上广”悖论中的民生之痛

在大城市,房子贵、交通难、生活烦,票子却不够花,成为逃离“北上广”的理由。原以为在小地方,压力会更小、过得会更舒服,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地方“拼钱”,小地方“拼爹”。回到二、三线城市的“都市人”,感觉又跳进了一个“围城”。(本报今日12版)

人生处处是围城。围城处处是碰壁。用这句话来形容刚刚逃离了“北上广”又选择逃回“北上广”的年轻人再合适不过。这里的碰壁,绝非能用多买了几张火车票来形容;更多的,关于人生的梦想,幸福的追求,以及人生蓝图的实践,都在失败的坎坷中遇到挫折。要知道,给予信心最大打击的不是一次次的失败,而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找不到适合个人发展的环境。

大城市的寂寞,小城市永远不懂;然而,小城市的喧闹,大城市也不解风情。大城市里电影院、文化馆、健身房,可单单为了买房就要付出几十年薪水预支的代价;大城市包容开放,在地铁里都时尚地玩着手机、转着微博,说着流行语。小城市里的房价虽然可以承受,但精神追求与文化享受却往往得不到满足;加之小城市里的行政现状没有大城市发达先进,“拼爹”、“拼关系”等现象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更是找不到起码坐标与定位。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不安分。追求所谓的精神满足,总被长者视之为不安。然而,每一位逃回“北上广”的年轻人,何尝不想过幸福的生活,像海子的诗一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而,面朝大海需要海景房,即便没有海景房,也需要一个能得到充足阳光的、可以种些花花草草的阳台,才能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感觉。只是可惜,这一切在大城市里很像奢望。所以,对于选择逃回“北上广”的人来说,他们的幸福指数未必就能涨上去。显然,无论是选择逃离,还是选择逃回,只能是一种“次劣选择”。

其实,“北上广”也不是不“拼爹”、“拼关系”,但是,因为“北上广”中有更多的不需要靠“拼爹”、“拼关系”就能成功的案例,这里也就有了更多的公平与正义。在相对比较公平正义的环境里,必然催生出属于年轻人的不安分,也必然滋生出小城市市民难有的人生理想。这便是逃回“北上广”的最充分理由———有梦想,就会有幸福。

大城市里有困境;小城市里有迷茫。这是一个逃不出的悖论。真正的幸福在哪里?小城市的问题在于精神的荒凉与特权意识的迷恋,大城市的问题在于基本的收入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成本。但从根本上讲,“逃离北上广”与“逃回北上广”

的纠结,反映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面临着相当大的生活压力。

刘忠良:年轻人,你是来北上广深做下脚料吗?

前些天收到短信,一位高中同学换手机号了,原因是毕业后奔赴深圳工作去了。近日接到农村老家里来电,刚毕业的,比我小一些,说是要来北京工作,问我来北京需要准备多少钱。我不好意告诉他,由于我来北京时不知北京生活成本那么高,严重低估,被迫好多天是在吃干方便面。

进入7月,2012年的毕业生想必绝大多数都已经毕业离校了,他们已经、或正在、或即将奔赴所期望的城市或者说要去工作的城市。对于一直向往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的同学,我想跟他们说,“生活压力大,选择需谨慎”。

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由于房价高物价高竞争激烈压力大,有人就把这些大城市比作为“绞肉机”。这个比喻很精辟,但更准确的说,大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口绞肉机”。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在农村,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18,而北京不足0.71,上海不足0.74,全国倒数前两名。如果有分城市人口数据,估计广州和深圳生育率也是特低。这说明什么问题?大城市压力太大了,所以生育率特别低。

按照1.2左右的生育率,全国人口每过一代减少45%。按照北京上海0.7

的生育率,如果未来没有新的外来人口移入,北京上海将每过一代减少近70%,未来人口疯狂崩溃的减少!当然,实际上不会这样,因为还有年轻人源源不断的流入。但年轻人一旦到了这些特大城市,也进入生育率特低状态。这时,就有一个巨大的危险——大城市成了中国人口、中华民族的“人口绞肉机”——这样的大城市无疑要摧毁中华民族的未来!

如果说跟年轻人谈民族与国家未来问题,可能太大了,那就谈谈个人问题吧。

是的,大城市机会多,但同时,你的竞争对手也多。比如我刚来北京时,第一份工资不到我小学毕业到南方打工同学的一半,而且还比他多了房租。高度竞

争之后,只能是少数是胜利者,绝大多数还是默默无闻。特别是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板结化、越来越拼爹的今天,外来年轻人在特别不占优势,尤其是没钱又没关系的普通民二代和更不幸的穷二代、农二代。

北京工资全国第一,当然,这是平均。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包括我再内,都是给北京平均工资拖后腿的。我一下火车看到“北京欢迎你”,但不知欢迎不欢迎给北京平均工资拖后腿的和要求北京公平待遇的人,因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直嫌弃外来人口涌入太多。

对于从小地方特别是从农村出来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工作,是有一股优越感,回到家里也可以说说你是在帝都、在东方明珠、在南方明珠工作,然后再谈谈高楼大厦、发生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名人。但这种光彩,有意义吗?背后是更大的压力。如果混的不成功,这对你来说是“金玉在老家,败絮在外地”。

以北京为例,看着西单、王府井那么繁华,但对大多数外来青年人来说,也只能看看,区别仅是在电视上看还是路过了看。北京机会是很多,但成功者只能是少数,多数人是陪衬、是成功者的垫脚石、是激烈竞争的下脚料、是高物价高房价的牺牲品。对多外来年轻人来说,你的收入对比北京的房价、对比北京的物价、对比在北京的女孩对你的要求,你太惨了、太悲催了、活得太累了!

在我们农村,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其中有一个标准是不是能够娶妻生子。如果你是光棍,如果你连孩子都养不起,显然你是失败者。可惜,北京物价高,你的女朋友可能对你的收入要求更高;北京房价高,如果你的女朋友要求你有房子,在中国性别比失衡危机即将大规模显现的今天,也许你就会在北京加入光棍大军。如果你一直在底层,可能在北京混注定是一辈子光棍。即便娶了老婆,还要考虑养孩子成本那么高又怎么办。

以我们农村娶妻生子的成功标准,你越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混,对多数外来年轻人来说,成为失败者的概率越高。大城市也许就是高机会高风险外加高失败率。比如我,最怕的就是给爸妈打电话时,妈妈一直催问我找女朋友没有。或许原因之一是别人的孩子许多已经娶妻生子了,我还不见影子。我小学毕业的同学妈妈对我妈说:“你家忠良比我家XX多上十年学,如果在北京混不好,还不如我家XX,我家XX房子老婆孩子都有了。”

压力大啊,太悲催了,房子老婆孩子都没有影。如果再过几年还混不出老婆孩子,回到老家我真是个失败者,那时真的是不敢回家见家乡父老了,至少我连我的小学同学都好意思再见到了。如果他/她的孩子会跑着喊你叔叔了,还问你

的小孩在哪里,你还有没有娶到老婆,你怎么回答?那就丢人丢到连小朋友都不敢见了,包括自己父母的脸也丢光了,到了爷爷奶奶的坟前我也成了“不肖子孙”!

作为一个农二代穷二代,自小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过从现在社会看来,我是个疯子,或者患有精神病:当这金钱和权力成为这个社会最高信仰时,我选择的上帝却是伟大与真理;当他人都为自己奋斗时,我给自己定的使命却是“肩负祖国的未来,托起民族的希望,承载人民的期待”,完成这个使命而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创建先进思想,培育先进制度,塑造先进文化”。嗨,连自己都没有救了,几年后就可能面临失败到“无颜见江东父老”,还整天想着改变民族命运,真的疯了。

嗨,没办法,一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和任务太大,找女朋友也不能找弱的;二是我是穷二代、农二代、没好学历、没好工作,或许更重要的是我没有票子房子车子。这样的土鳖,还要找个天上飞的厉害的,或许不少人该说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尽管在上帝面前,应该是上帝可以器重的一类人,但这个社会已经太俗了,还有多少人瞧得起寒酸的思想者、心怀天下者?有时候还真的想过,是否是应该请上帝的人间使者——神父——帮忙。面对上帝,我丢人了,我过去一直认为应该做上帝不能来到人间做的事,做一个顶一万个的最根本的事,但这样的制度这样的社会让我一个也没做了,就想请上帝帮忙了,无颜面对上帝。

我来北京,是因为首都在北京。我需要首都,就是不知首都需不需要我这样老是想改变国家的人。如果首都在我们河南了,我就不来北京了。或者首都迁到我们河南某个城市,我也跟着过去。嗨,实际上,你到了首都又怎么样?你也见不到决策者,这跟在其他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许多人来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一半是主动选择的,另一半就是无奈的。农村没有多少施展的空间,小县城小城市也缺乏机会。比如说你学的计算机方面的,可能就被迫去北京、上海、深圳。以网站为例,中国最大的网站新浪、搜狐、凤凰、百度总部在北京,腾讯在深圳,网易在广州,如果你想在大型网站工作,北京机会最多,广州深圳次之,你老家农村或县城根本没有什么可以选择。

年轻的无奈,很多是中国的发展不均衡造成的,比如城乡的不均衡,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首先是权力影响的结果,接着又随着市场力量继续持续下去——在低生育率、年轻人口迅速减少和发展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中国的城市只能是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比如北京,有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众多著名高校、众多研究机构和许多大企业的总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什么?再如我们河南郑州,有人说是铁路拉起来的城市,其实这不对,更重要的是因为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如果说郑州是铁路拉起来的城市,那湖南株洲怎么不超越长沙呢?原本河南大学早期很厉害的,但由于省会迁出了,结果就跌落下去了,曾经的和清华一样的三大留学基地之一,至今连211工程大学都不是。

有人说,深圳既不是直辖市,也不是省会,那跟权力主导有什么联系?错了。如果当年中国齐头并进所有地方同时改革开放,没有给深圳率先开放和自由的“特权”(这是每一个城市都应该平等拥有的权利,但那个年代就是“特权”了),让深圳率先积聚起发展势能,然后深圳依靠市场经济下的马太效应和后续的特别权利继续高速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特权”会有今天的深圳吗?包括大连、青岛、苏州、宁波等,道理也是一样的。

在以权力为中心的国家,少数城市依靠权力积聚了绝大多数发展资源,优先长大。到了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无情的马太效应下,大的更大,小的相对更小。由于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等导致中国低生育率过早过严重的到来了,在年轻人迅速减少的情况下,户籍年轻人口急剧下滑的大城市对外来年轻人产生强烈的需求,同时集中过多资源、权利和机会的大城市也源源不断的吸引着年轻人,而中小城市特别是城镇和农村渐渐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因为年轻人跑了。这样的结果,大中小城市和城乡发展更加不均衡,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又无奈的跑向压力更大的大城市。这不仅是年轻的悲哀,也是民族和国家的悲哀。

既然这个悲哀已经拉开序幕,为了减少这个悲剧继续恶性循环,一是我希望政府能够让向中小城市更多的政策倾斜,不要让国家发展的太不均衡;二是我希望年轻人不要一窝蜂的跑向大城市,这是有代价的;三是希望大城市不要再摊大饼式的发展,向卫星城发展,或者干脆吸收其他中小城市当做卫星城;四是如果可以,把市政府和一些资源迁出中心城市,首都也不妨迁出北京,比如迁到我们河南;五是通过改变城市规划、交通方式、增加民生投入等,降低大城市化的负面作用。

最后还是再嘱咐一句,选择大城市是机会多,听起来也让人荣耀,但同时别忘了,大城市压力更大,成功者只能是少数,你既要做好面对激烈竞争的准备,也要做好可能成为下脚料的准备。

调查材料

?李雪 80后现居北京家乡温州公司职工

“付出跟回报成正比,大城市更能承载年轻人的梦想”

《两会·好声音》:你为什么会选择在北京工作?目前在北京工作几年了?

李雪:在北京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成长速度更快,努力跟付出能够成正比,还能接触到最潮流的文化。大学就在北京读的,对北京也比较熟悉和习惯,很多同学朋友的在这边。毕业工作快两年了。

《两会·好声音》:你觉得在北京生活压力大吗?房价、物价能承受吗?

李雪:压力挺大的,北京的生活节奏挺快的。房价是挺高的,不过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不便宜,浙江那边的也很高。买房的话,肯定要靠父母了,靠自己肯定买不起。物价还好,跟家乡(温州)比,没差多少。工资5千吧,够自己花了,省着用还能攒点。

《两会·好声音》:很多人都在逃离北上广,你想过回家乡吗?

李雪:想过,不过回家那边找工作也不好找,很多初中、高中同学跟着父母经商,或者父母帮着进事业单位,觉得那种生活挺无趣的。在北京靠自己的努力能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付出和能力跟回报是成正比的。北京应该算是年轻人能实现梦想的地方吧,不过就是太难了。趁着年轻还是应该多出去走走,现在挺适应北京的生活的,除了空气太差、人太多。

?

?刘娇 80后现居河北工作:国企职员

“小城市的安全感比奋斗的激情更吸引人”

《两会·好声音》:你对目前的生活满意吗?有想过去北上广一线城市吗?

刘娇:挺好的,工资3千多,福利待遇也挺好的,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偶尔忙吧,整体还是挺清闲的。没想过去一线城市,那些城市压力太大,日子过得太没有安全感,我觉得安全感比奋斗的激情更吸引人。

《两会·好声音》:你怎么看很多人逃离北上广?

刘娇:我们那儿挺多人是从北京回来的,大多都是漂了一两年就回来了,有些是觉得太艰苦了自己回来了,有几个是在北京过的挺好迫于父母压力回来了。

大部分都是内部子弟吧,进退都能行的。其实,我觉得还是回家好,能过得更舒服一些。

《两会·好声音》:你们那儿有逃回北上广的吗?

刘娇:有,不过很少,觉得我们的日子过得太清闲,干了很短的时间就走了。

小城市毕竟不如一线城市信息发达,整体上都很保守,讲究传统和论资排辈。

出去奋斗有奋斗的好,可是挺难的吧,到处都要拼爹、拼关系,而且一线城市

的房价那么高,买不起房,以后结婚、孩子上学都成问题。不过我挺佩服那些去北上广闯荡的人。

?

?张娇 80后现居天津工作:公司职员

“给人希望的政府,才能培养出有梦想的年轻人”

《两会·好声音》:你为啥从北京回了天津?

张娇:北京压力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工作机会虽然多,可也没有很好的。一个月4千除了吃穿住行,根本都剩不下,只能当月光族,让人觉得看不到希望。

而且很累,还要经常加班,没有个人的自由时间,每天的日子都在重复,那种日子特别让人绝望。

《两会·好声音》:你满足现在天津的日子吗?

张娇:还行吧,工资不如北京高,但整体上也是月光族。不过加班少了,能有时间看看书、看看电影、跟同学逛逛街了。不过在哪儿都是漂着,没关系、没钱,日子都很不容易吧。读完大学(南开)也没觉得能改变命运,还是觉得考家乡的公务员比较好,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

《两会·好声音》:你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有梦想、幸福吗?

张娇:每个人都活得很累,对“北上广”不管是逃离还是逃回,融入城市的门槛都很高。扎根城市缺乏归属感,白手起家式创业又困难重重。逃来逃去这种生存状态,需要制度性突围:政府应该科学地配置社会资源,加强市场的公平建设,人力资源的流动才会回归正常的轨道。给人希望的政府,才能培养出有梦想的年轻人。

我国大中小城市分类

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1)超大城市:200万人口以上;(2)特大城市:100至200万人口;(3)大城市:50至100万人口;(4)中等城市:20至50万人口;(5)小城市:20万以下人口。 以下是全国城市户籍人口排名 1 北京1067.00 2 上海1270.22 3 重庆999.05 4 武汉768.10 5 天津752.21 6 广州583.89 7 西安497.38 8 沈阳488.66 9 南京480.35 10 成都439.79 11 杭州387.01 12 佛山338.98 13 济南327.55 14 哈尔滨311.77 15 长春303.94 16 唐山292.75 17 大连273.23 18 淄博271.84 19 淮安266.58 20 太原245.65 21 青岛241.74 22 郑州236.71 23 昆明220.04 24 襄樊217.67 25 无锡215.92 26 常州214.63 27 苏州212.40 28 枣庄206.16 29 石家庄204.96 30 宁波203.41 31 莆田200.81 32 贵阳194.92 33 兰州191.70 34 长沙188.98 35 临沂187.22

37 阜阳181.77 38 南昌180.99 39 吉林178.90 40 六安175.56 41 烟台168.45 42 乌鲁木齐167.74 43 贵港167.58 44 南阳167.57 45 随州165.71 46 徐州164.55 47 福州157.64 48 泰安157.17 49 东莞156.19 50 商丘151.91 51 洛阳147.81 52 合肥146.50 53 鞍山145.54 54 台州145.00 55 齐齐哈尔143.85 56 遂宁143.18 57 湛江143.14 58 淮南140.84 59 包头140.71 60 南宁140.39 61 宿州140.10 62 亳州139.99 63 深圳139.45 64 抚顺138.98 65 泸州138.64 66 内江137.88 67 大同137.73 68 厦门137.16 69 邯郸137.10 70 潍坊136.42 71 信阳136.33 72 中山136.03 73 常德135.77 74 菏泽133.61 75 温州132.06 76 江门131.53 77 益阳127.03

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英语辩论(参考模板)

Today we will be talk about whether After graduation young people should stay in big cities like Beijing,Shanghai. Each have their own views.on the affirmative side we have A B C ,and on the negative side we have D E.we will make a free debate ,so we have no referee,now ,can we begin our debate? The prime debater states your opinion, please. 正方A:hello everyone!I believe that the graduates should be left in large cities.because Big city is beneficial to people's career development ! 我相信毕业生应该留在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有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 反方A:we should have a open vision,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young people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我们应该有更开放的视野,在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市中,年轻人会有更多的机会 正方B: I think big cities usually have more job opportunities than small cities, therefore they are beneficial to our career development. 我认为在通常情况下大城市比小城市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因此大城市更适合我们的职业的发展。 反方B: as we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needs of young people, in small cities, young people will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正如我们知道的小城市的发展需要年轻人,在小城市,年轻人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正反C:In my opinion, big cities such as Beijing,and Shanghai can provide us with a better stage to develop and improve our abilities in working, and most headquarters(总部) of multinational(跨国的) corporations are located in big cities. 依我看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去发展和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而且大部分跨国公司的总部都坐落大城市。 反方B: from a higher perspective, perhaps, a small city can prove the ability of young people to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and realize their own dreams. 从更高的角度说,也许,小城市可以证明年轻人的能力,发掘自己潜力,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 正方B:in shorts As we all know, the pressures can be changed into drives for us to learn and to improve ourselves. Thus, when we are working in big cities, the pressures are good for our further career development. 众所周知,压力可以转化为驱使我们学习和提高的动力。因此,当我们在大城市工作的时候,压力对我们以后的事业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正方A: Whether the medical building, education facilities, recreation and leisure, and getting information,the big cities have the perfect 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 and public service system。Meanwhile,with it`s unique open and inclusive,which let the human make the new ideas and creating the new word. 无论是医疗建设,以及教育设施,娱乐休闲以及过去信息,大城市拥有完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同时它独特的开放和包容让人们创造新的观点和创造新的世界。 反方A:As for me, I think I will choose a small city to work rather than a big city. Undoubtedly, big cities offer more opportunities. However, people have to bear more pressures. In my view, as a human being,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enjoy life, instead of undertaking pressures.

大城市人小城市人.

大城市人小城市人 2008-04-22 在我的记忆中,城里人大多数是看不起乡下人的,大城市人大多数是看不起小城市人的。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身居城里,身居大城市里,是何等的荣耀。于是,他们便居高临下,便怀着轻蔑的心情去看待乡下人和小城市人,便觉得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是理所当然的。 大城市人不屑一顾地说:“我们是‘大’城市人,是‘大’。你们是 ‘小’城市里的,谁愿意和你们打交道。”大城市人转过头轻蔑地说道:“还有你们这些乡巴佬,打扮得令人想吐;穿得差、吃得又差,真可怜呀!我们,整天是吃山珍海味。什么燕窝、鱼翅、鲍鱼啦,通通不在‘肚’下。我们是大人物,大人物,是人人都想当的大人物。哈哈哈!” 小城市人辩解道:“谁说你们是‘大人物’?啊?依我们的解释,‘大人物’是指有修养、有文化、有气质的人。而你们是吗?我们从你们的`‘口’中认识到,你们只是暴发户而已,并不懂得如何尊重人。不懂得如何尊重人的 ‘人’并不能称为‘人’,只能叫做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罢了。”小城市人回头瞄了一眼乡下人,接着说:“还有,你们说乡下人,为什么把我们城里人扯到一块儿?乡下人是不能和我们城里人相提并论的。嘻嘻嘻!” 乡下人义愤填膺地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评价俺们。俺们这儿的空气比那儿的空气好。俺们并不是没有钱,只是不愿搬到你们那儿吵吵闹闹的地方。俺们也是很有文化的,很多清华、北大学生都是农村人呢!是农村人又怎么了嘛,生活可能比你们过得还幸福、快乐呢!听俺们这么说,你们肯定羡慕死俺们了吧!呵呵呵!” ------ 争论还在持续着,可还没有结果。 大地爷爷实在忍不住了,大吼了一声:“不要吵了!”大城市人、小城市人和乡下人立即停下了争论,都想听听大地爷爷支持哪一方。 大地爷爷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怎么能这样互相批评呢?你们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你们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不要因为生活的区域来给一个人的地位下定义。一个人没钱、没文化、没修养等等,都不能说明那个 人地位低下。地位是可怕的,你们应该不要把

英语的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对比

大城市优点: 1、就业机会多,发展机会多,相对健全。 More jobs, more opportunities,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latively sound. 2、政治文明程度较高,对权力有了一定程度的约束,公民权利相对更有保障。 High degree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for power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restraint, the rights of citizens is relatively more secure. 3、信息比较多,也比较到位。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ay more,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is in place. 4、信息发达、文化发达、经济发达 Information, culture, developed economy developed 5、公权欺压的事情最容易小地方。 Public rights oppress the people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a small place. 6、对于住房、医疗、教育的经济压力,乡下比城市 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乡下的经济收入相对更低,更难有发展机会。 For housing, health care, education, economic pressure, in the country than the city. Because of the country's income is relatively

三四线小城市创业项目

三四线小城市创业项目 三线城市没有大城市那么多的机会,但商机也并不少,想要赚钱 创业不愁没有项目。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三四线小城市创业项目,一起来看看吧! 三四线小城市创业项目1 :摩托车维修店当今,摩托车作为一个基本的交通工具,已经走进了普通的百姓家庭中。但是现在很多乡村还没有摩托车维修店,农民的摩托车一旦出现故障,就要跑离自己很远的乡镇或者县城,不但费时、费工,而且还十分不便。所以,能在人流和车流集中,而且交通便利的中心村庄开个兼卖零配件的摩托车修理店,生意一定会很好的。 三四线小城市创业项目2 :特色面条馆常言说:“生意做遍,不如开家饮食店”。民以食为天,一日有三餐,谁能少得了营养彩面新奇的特色面条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只有特色,才会赚钱,只有特色才会有卖点。 根据市场的情况来看,面馆是餐饮项目中,非常赚钱的一个小项目,其投资不大(3-6万)利润咼(每碗最少2到3兀的利润每年的收入的5万以上),而且比较好打理,也不用请太多的人,更重要的是,营养彩面增加了面馆的特色和卖点,会让你在竞争激烈的行业,有足够的资源去进军这个市场,赚得比别人更多的钱。 三四线小城市创业项目3 :缝纫店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缝缝补补的生活已经生疏,一些人对于衣服坏了拉链、裂开了小口等一些小毛病而

发愁。而且,现在服装市场上,老年人的服装、过胖或者过瘦人的服装,大多都穿上不合身。所以,在农村开一家能为农民量体裁衣或者做些缝缝补补的活的裁缝店,生意应该会红火。 三四线小城市创业项目4 :低热量零食店低热量食品主打健康、方便路线,以多元化零食为优势,甚至有“带餐”的作用。小店主要经营品种有糙米饼、糙米卷、素肉干、绿茶饼、膳食纤维、水果片、胶原蛋白粉、带餐汤等零食,以适合不同口味的人群。广州的余小姐在当地家乐福超市开了一家低热量食品店。开业初期,余小姐联合超市搞促销活动,凭购物小票可以打折优惠。由于余小姐小店零食品齐全,加之热情服务,一段时间后,余小姐的店月盈利可达8000元。 三四线小城市创业项目5 :球迷精品店看准投资的项目,才会赚到更多的钱,全国内,各项赛事的球迷日益增长,球迷用品市场,现在呈现市场空白的情况,,投资开一家球迷用品店,针对了无数的体育迷,发烧友,球迷爱好者的突现,大大提高了球迷用品,纪念品的需求量,大家可以开一家投资少,风险小的球迷用品店,和爱好一起创业。一起赚钱。了解顾客的需求才是开店的关键,你的目的就是赚钱。 三四线小城市创业项目6:特色小吃部如果你有吃苦城耐劳的好品格,手中拥有一万元资金,可以考虑在城里闹市或乡镇政府所在地开一家特色小吃部,经营的花色品种要符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例如开个粥店、糊辣汤店、馄饨店、羊汤店、饼丝店、烧烤店、杂粮店,以早餐、晚餐、便餐为主,以特色、快捷、实惠、风味取胜,让食客花上两三元钱就能吃饱吃好。店铺租金、流动资金、购置桌椅及餐具厨具各项投资

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小城市的一套房

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小城市的一套房——艾力 2015年1月26日18:31 阅读5034 选择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小城市的一套房?几年前《新周刊》等主流媒体探讨过“逃 离北上广”的话题。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永远是个难题,对我来说这个选择更为极端,可以说,是排除万难留在北京。 三年来,一千多个日夜,无论头天工作到几点,第二天都坚持7点前发微博帮大家养成早起习惯,每年自费三四万元送礼物予以鼓励,即使在工作之初收入微薄时也坚持;从180斤的胖子减到140斤——用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严格要求自己并尽我所能帮助他人。 陌生人也许会心存疑虑:这人是不是装逼,为什么这么无私?一个人为什么自控力可以变得如此之强?熟悉的朋友则关心: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放弃可以在家乡新疆当公务员的安逸生活,毅然决然北漂至今。 真实的原因我其实并不愿意轻易示人,我的价值观里,男人要独立自强,自己扛下所有困难,对所遭受的一切保持沉默。至今忘不了的一个画面:父亲去世后,我在卫生间听到亲戚们劝母亲让我留在家乡留在她身边,而母亲坚持让我追求梦想。那一刻,心如刀割。 2011年6月15日,我从北大毕业前夕,父亲下乡扶贫时在深夜帮村民安装太阳能路灯,被摩托车撞倒。凌晨一点接到电话,三点我就赶到了机场。途中,得知父亲去世。飞机上,我没哭——我在仔细地筹划着葬礼要如何去办,这个家,要如何去养。妈妈没有工作,妹妹还在读中学,而我在北京无所依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我自己。 7月6日,毕业典礼,其他同学有父母陪伴。我却一点都笑不出来,不但永远失去了父亲,母亲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来参加毕业典礼。一如大一那年,为了逞能,我拒绝了父母的陪伴,孤身一人来北大报到。不同的是,那时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踌躇满志。而这一次,在以后的漫长岁月,我都将一个人面对所有的挑战,还将担负更大的责任。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我明白生命的短暂;明白一个人应该真正地活好生命的每一分钟,生命的价值应该是帮助他人获得更大的成功;明白我愿意和父亲一样,停下来,建立路灯,点亮更多人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我综合整理了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帮助更多人早起、健身、读书、学英语,让他们的生活和我一样,在点滴的努力中改变。 由于父亲因公殉职,我有机会可以回家乡当公务员。一份体制内稳定、体面的工作是这个时代不少人的首选。可我知道,父亲花了那么大努力让我走出去,并不是要我过那种简单的、大多数人眼中的幸福的生活。我要的不是OK的生活,而是有梦有激情能改变世界的生活,而这一切,家乡在当时无法满足我。我记得一句话,“做小决定的时候听从大脑,

该去北上广哭,还是回小城市笑

该去北上广哭,还是回小城市笑 文/果仁小姐 来源:青葱白纸(ID:qingcongbaizhi) 1、表妹即将大学毕业,问我这个过来人有什么干货分享。 我说我这么有湿意的人,肚子里哪有什么干货。煲鸡汤也不是我擅长,万一你喝多了不仅没治病,还白长一身肥肉,岂不是要怪我。其实表妹的纠结很简单,她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留在北京,在一家中外合资的公司上班,年薪十几万。 另一个是回到家乡,那个N线城市,有一份公务员的工作等着她,月薪3000+。 单纯从数字上来看,表妹根本不用纠结,必须是选择留在北京啊。至少将来回家的时候父老乡亲问起,都会用羡慕而崇敬的眼光看着你:这女娃娃在北京,一年挣十几个万,不要太多哦! 在大多数人都挣着3000+月薪的情况下,一个年薪十几万的人当然很高大上。 可是这十几万的年薪,究竟能让你在北京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在四环租个一居室,破旧到不能再破旧的小区,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装修,至少也要两千五百块钱。 当你跟父老乡亲说起你几乎用了他们一个月的工资租了一间房子时,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你所住的房子有多小有多破。 当然,年薪会随着你的工作经历而增长,居住条件也会慢慢改善。 2、我认识一个前辈桃姐,博士生,在北京待了六年,换了三份工作,如今年薪已经达到三十万,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把父母也接了过去。 这在我认识的留在北京的人中是混的最好的了,人家有学历也有能力,将来还有发展的潜力,当然值得我们这些后辈膜拜。 可是桃姐在北京的生活也很辛苦。 她的房子是换工作之前买的,离现在的公司非常远,坐半个多小时公交车后才能到达乘坐通勤车的车站,然后还要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驶才能到达公司。 遇上天气恶劣的情况,这个时间就更长了。所以桃姐在冬天的时候,基本上六点多就要出门。 我问她为什么不买车,她苦笑着说,在北京买车要摇号,买了车以后还要限号,一周能开的时间没几天。再说北京有多堵你又不是不知道,与其自己开着车堵在路上直着急,还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 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 一. 概述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2 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 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 (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 区的核心城市; (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 (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 想家园。 3. 规划将城镇等级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大于100万;第二层次:20~50万;第三层 次:5~20万;第四层次:1~5万;第五层次:0.5~1万。 规划期内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城市(柳州市区)、两个县级小城市(鹿寨、融安)、四个县城镇 (三江、柳江、融水、柳城)、11个重点镇(洛满镇、穿山镇、百朋镇、六塘镇、沙埔镇、东泉

大城市与小城市

王传涛:逃回“北上广”悖论中的民生之痛 在大城市,房子贵、交通难、生活烦,票子却不够花,成为逃离“北上广”的理由。原以为在小地方,压力会更小、过得会更舒服,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地方“拼钱”,小地方“拼爹”。回到二、三线城市的“都市人”,感觉又跳进了一个“围城”。(本报今日12版) 人生处处是围城。围城处处是碰壁。用这句话来形容刚刚逃离了“北上广”又选择逃回“北上广”的年轻人再合适不过。这里的碰壁,绝非能用多买了几张火车票来形容;更多的,关于人生的梦想,幸福的追求,以及人生蓝图的实践,都在失败的坎坷中遇到挫折。要知道,给予信心最大打击的不是一次次的失败,而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找不到适合个人发展的环境。 大城市的寂寞,小城市永远不懂;然而,小城市的喧闹,大城市也不解风情。大城市里电影院、文化馆、健身房,可单单为了买房就要付出几十年薪水预支的代价;大城市包容开放,在地铁里都时尚地玩着手机、转着微博,说着流行语。小城市里的房价虽然可以承受,但精神追求与文化享受却往往得不到满足;加之小城市里的行政现状没有大城市发达先进,“拼爹”、“拼关系”等现象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更是找不到起码坐标与定位。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不安分。追求所谓的精神满足,总被长者视之为不安。然而,每一位逃回“北上广”的年轻人,何尝不想过幸福的生活,像海子的诗一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而,面朝大海需要海景房,即便没有海景房,也需要一个能得到充足阳光的、可以种些花花草草的阳台,才能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感觉。只是可惜,这一切在大城市里很像奢望。所以,对于选择逃回“北上广”的人来说,他们的幸福指数未必就能涨上去。显然,无论是选择逃离,还是选择逃回,只能是一种“次劣选择”。 其实,“北上广”也不是不“拼爹”、“拼关系”,但是,因为“北上广”中有更多的不需要靠“拼爹”、“拼关系”就能成功的案例,这里也就有了更多的公平与正义。在相对比较公平正义的环境里,必然催生出属于年轻人的不安分,也必然滋生出小城市市民难有的人生理想。这便是逃回“北上广”的最充分理由———有梦想,就会有幸福。 大城市里有困境;小城市里有迷茫。这是一个逃不出的悖论。真正的幸福在哪里?小城市的问题在于精神的荒凉与特权意识的迷恋,大城市的问题在于基本的收入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成本。但从根本上讲,“逃离北上广”与“逃回北上广”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就业环境分析报告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就业环境分析(一)(2008-12-30 06:30:21) 标签:教育 如果以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大学生就业时在地域上的选择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不包括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一线城市,主要指、、、四地;二线城市,包括各省会城市及、、等经济发达的非省会城市;其余中小城市,如、;基层,包括县级以下的城镇与农村。 现在很多大学生求职时的思路都是尽量去一线城市,实在不行就去二线城市,山穷水尽了再考虑离家较近的中小城市与基层。是不是一线城市比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比其余中小城市必然更适合就业呢?答案固然是否定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对某些大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劣势;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不足,但是它的某些特质可能正好是一些大学生所需要的。 我们不妨将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个简单的对比: 一、工作机会 一般而言,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比中小城市要多得多。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曰行业齐全,二曰企业众多。 有一些行业在一线城市可能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小城市却还没有起步。比如我曾从事过的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业(Service Provider,简称为SP业),当京沪穗深四个地方的SP企业早已发展壮大,部分企业甚至已经登陆了纳斯达克,、等地的小SP才开始起步。又比如一些新兴的职业,诸如婚姻咨询师、会展策划师之类,在大城市已经存在不小的市场需求,而在中小城市恐怕还需假以时日。 就同一个行业的企业数量而言,一线城市往往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就拿房地产来说,现有房地产开发商近4000家,其中真正有开发实力的有近500家。而的1000余家房地产开发商中,能正常进行开发活动的不足百家。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在部分行业领域,受历史因素、自然环境、社会分工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中小城市反而领先于大城市,甚至可能边远地区领先于经济发达地区。比如,的经济水平远不如、,但其电视传媒业却比这些地区发达得多;采矿、畜牧、森林等产业的中心注定在矿山、草原等地,而不可能是在、的某栋写字楼里。 很多人都认为在大城市求职需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同等能力水平的人在中小城市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事业起点。据我所知,这恐怕是一个想当然的思想误区。大城市虽然汇聚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但因为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非常多,求职者找到合适工作的概率反而更高一些。

你适合大城市打拼还是小城市发展

专家解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010年春节过后,东部沿海地区很多地方出现用工荒,许多企业招不到工人,像等米下锅一样等人开工,而与之形成显明对比的是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对此智联招聘职场专家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除了诸如:高校扩招致使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用工需求错位,大学生就业培训不到位,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我国区域经济及行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以外,大学毕业生陈旧的就业观念,匮乏的就业技能和社会资源也是造成自身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非发达城市不就业 据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希望在发达的大城市就业的比例为32.3%,其次是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比例为30.1%,愿意在县级以下就业的人数仅为0.6%。调查发现越是人才饱和的大城市,前去求职的人数越多,越是急需人才发展的欠发达地区越难吸引人才。对此,智联招聘职场专家认为80后大学毕业生不必一毕业非坚持到大城市就业,因为在大城市有很多优秀人才已经在自己的职位上干了很多年,扎下了根,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和他们相比,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专家建议对于竞争力不强的大学毕业生来讲,可以先去小城市发展,在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如果去中小城市就业,会是当地素质比较高的人群,能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如果一心想在大城市发展,也可以毕业后先到小城市工作几年,积累些工作经验和资金,为以后进入大城市增强竞争力。 非“白领”岗位不就业 与“非发达城市不就业”人群相似的是,还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非白领岗位不接受”。对此智联招聘职场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已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并实施了一系列能够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措施。但是一旦大家拥有同样的求职目标,无论国家怎样调整,都很难提供充足的某种同类工作岗位。专家建议,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要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大学生是“精英”的观念,走入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倘若大学毕业生认不清自己的角色,不能及时调整就业定位,势必遭遇就业难的问题。 工作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 还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被认为动手能力差而被拒之门外。智联招聘职业专家认为大学生本人以及高校不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造成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遭拒的重要因素之一。专家建议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进

你越出色,小城市面目就越可憎——年轻人为什么去大城市!

你越出色,小城市面目就越可憎——年轻人为什么去大城市! 文/叶克飞 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小城市过相对安逸的生活,这是一个近年来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可是,它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吗? 几年前的一天,我去某地开一个无聊的会。入会场前,我顺手在副驾座位上拿了本杂志,其中有一篇刘大任的《柏克莱那几年》。幸有此文,让我不至于选择早退。 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大任从台湾去美国求学,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潮。最终,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了“乌托邦的寻找者”。 尽管刘大任的左翼思维与我并不相投,但不妨碍我被其文字打动。这位如今已垂垂老矣的小说家写道:“也正是直接参与运动的亲身体验,因…柏克莱人?而感染的…寻找乌托邦?旅程,接受了残酷考验,所有事业梦想全部报废,学位自动抛弃,人生大转弯,甚至对人性的本质产生了难以解决的怀疑,然而,直到今天,扪心自问,没有一丝一毫后悔。” 他还写道:“对于今天十八九岁的大孩子,我还是可以问心无愧说这句话:任何机缘,当乌托邦出现在你的人生轨道上,即使玉石俱焚,千万不要放弃。因为,人活着,不为这个,为了什么?”

他还提到了有名的《呼伦港宣言》,开篇是那个著名的句子:“我们这一代的人,孕育于至少是相当舒服的环境,安置在各地的大学殿堂里,不安地看着我们继承的世界……” 这多像个预言,如今的中国年轻人,不也是身处一个“至少相当舒服的环境”,但又不安地看着这个世界吗?只是,比起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如今的中国更加物质化,甚至使得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屈从于生活压力。但反过来说,如今这种琐碎的物质化生活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在旧日的风起云涌面前也注定是小儿科。换言之,如果你是一个能为“寻找乌托邦”放弃一切的人,那么“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式的问题根本不值得一提——如果你能听到并听从内心的声音,任何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有显而易见的优缺点:大城市生活丰富,工作机会多,如果是非体制内领域,还相对更注重能力,尤其是在创意产业、科技产业等上年纪的人基本无法进入的新兴领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业务多于重人际(但人际同样重要)的氛围,缺点是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小城市生活成本低,日子相对安逸,但工作机会少,又普遍是人情社会,任何事都得靠关系,又因人际关系复杂,隐私空间常被侵犯。 这些优缺点并非绝对,它往往会随着个体自身的特点而转化。比如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工作主要依靠网络传递,那么小城市的低房价就显得诱惑,但如果他又特别喜欢丰富的生活和多元的资讯,那么大城市的高房价也不会阻挠他。 正如有人所说,世间所有的选择,到最后其实都是五个字——你想要什么? 许多过来人见到这句话,会不屑地说一句“图样图森破”,告诉你这种想法实在太不成熟了,因为许多事情不是想想就能实现的。他们会摆出各种大道理,列出一连串的“反面教材”,告诉你若不循规蹈矩,人生将会如何悲惨……可是,如果你连想想的勇气都没有,你又能实现什么? 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问题上,我的感情一直倾向于前者。当然,我并不是认为大城市一定比小城市好,更不是说年轻人必须要选择大城市,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在这个选择中,天平从一开始就是倾斜的,前者的生存压力更大,也因此更需要勇气去承担。而遵循内心的勇气,不但是我自己缺少的,也是我喜欢并尊重的。 对于逃离大城市的年轻人,我同样尊重,因为他们尝试过。对于选择小城市安逸生活的年轻人,我也并不反感,因为那也未必不是遵循内心的选择。我唯一不能认同的,是某些人对打拼者的嘲笑,以及庸俗化的论调。 我见过不少世俗眼光中的失败者,虽然我并不认为那是失败,但他们无一例外遭遇了嘲笑。比如有人被迫从北上广回到家乡,就有一些这辈子未曾离开家乡的人嘲笑他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当然还少不了“早说过这条路走不通”之类的论调。还有一些人正在大城市里打拼,可逢年过节回到家乡,就会成为七大姑八大姨的谈资以及被训导对象,告诫你生活应该如何安守本分,结婚生子再去考个公务员才是世界上唯一的人生标准。

大城市小城市论据

大学生如此密集地扎堆于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我觉得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大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水平、创业环境都要优越一些,薪酬水平也往往高于中小城市。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在一好一坏之中进行选择时,固然会优先考虑前者。这是再合乎情理不过的事情,就像是某人在两个条件大致相当的女孩子当中选择更为漂亮的那个做女朋友一样,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一些所谓的专家因为大学生不愿意去艰苦地区就业而惊呼当代大学生好逸恶劳、没有吃苦意识,这显然是一项莫须有的罪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之间贫富差距的日益悬殊,才是大学生优先考虑在大城市就业的根本原因。济南市人事局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由于经费紧张,一般乡镇正式工作人员的工资第一年每月200元,第二年、第三年每月300元,第四年600元~800元。在高等教育成本“跨越式增长”的同时,一个接受这种薪资标准的大学生需要多少年才能挣回自己念大学的学费? 二、主观方面,不少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对大城市的迷信心理,将大城市的优势过度放大,而对其缺点却认识不足。按照《南方周末》的说法,“在这些外地找工大学生的意识中,京沪穗深这样的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以往他们的师兄师姐们以就业经验和日常信息,影响着他们产生一颗颗‘都市心’。” 在这种迷信心理的作用下,很多大学生觉得去中小城市发展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不仅在同学面前相形见绌,还会在家人面前无地自容。为了拯救自己最后的尊严,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在大城市里寻求立身之地。 三、虽然国家对大学生去西部或基层就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即使都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也并不能消除真正阻碍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主要障碍。对于大学生坚定的“都市心”而言,这些政策无异于扬汤止沸。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规定:“对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且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学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这看上去确实是一条很有诱惑力的优惠政策,但是,对于偿还助学贷款的能力缺乏信心的大学生能有多少呢?大学生的助学贷款一般不超过三四万元,而这不过是发达地区和艰苦地区两三年下来的收入差罢了。大学生并不傻,这笔帐谁都算得清。 《意见》还规定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面向中西部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毕业后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要严格招生管理,严格执行定向招生协议,保证招生工作公平公正,保证这部分学生完成学业后到协议单位服务。”如果说前面关于助学贷款的政策是软性的“利诱”,这条规定则是硬性的“威逼”。对于那些有家庭背景、能够暗箱操作的学生来说,“定向”不过是早早地确定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可是,其余的定向生不过是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早早地放弃毕业后择业的无限可能。这种政策性的安排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可是,它是不是人性化的?能不能为人才提供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政府积极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去西部或基层就业,其必要性不言自明,其决心之大一目了然。但是,政府的动机不应该只是单纯地缓解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社会压力,而应该通过一些政策性、制度性的努力,尽可能让每一个大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导致大学生求职时扎堆大城市的根本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必定无所作为。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而基于自己的生涯设计来选择求职的地域,这比任何急功近利的政策都要有效得多。 四、一些中小城市的用人单位虽然对毕业生允诺了相当好的待遇条件,但是,不少大学生对此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我原来两个同届的校友签约到湖南衡阳某矿务局,该单位对其工作环境、居住条件等方面都做了信誓旦旦的保证,可是,我这两个校友去了以后却惊呼上当,当初签约时所允诺的各种条件都成为了空头支票。过了一段时间,两人只好辞职去了广州。

大城市小城市,你选的不过是社会地位

文/缪志聪 YouCore产品总监 1 选择大城市,还是回归小城市,这是个永恒的对抗性辩题。每几个月总有几天要被全民拿出来重新讨论一次。 大多留在大城市的人,内心深处,会习惯性看不起生活在小城市的人,认为他们是温水青蛙,不思进取。而小城市的人,则会给大城市的人贴上略带俯视的标签,比如“蜗居”、“加班狂”,或者再加个文艺性的字眼——“孤独”。 但其实,大部分人内心或多或少都会羡慕,或者向往过彼此的另一种生活。 Selena是我太太的大学校友,毕业后去了扬州一所重点小学当老师。今年学校放寒假,便到魔都玩了一阵。恰好住在我家里,于是太太和我便带她到徐家汇和老城区转了一圈。看着白领们出入于高档的写字楼,再加上老弄堂里的砖瓦红墙,楼阁小房,她十分欢喜。前段时间才知道,她回去没多久就把从事了近10年的工作给辞了。所谓,世界太大,我想去看看。 不仅仅是Selena,我们很多人也一样,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时,会纠结到眉毛打结。只不过有人最终迈出那一步,可能最终发现也不错如此;也有人始终没有迈出,活在了自己的“当年”中。 但是,选择大小城市真的是选择不同的人生方式吗? 选择大城市时说: 我每一次呼吸都是梦想的味道; 可以吃最好的日料,穿最时髦的衣服,走路带风地路过北广场; 未来的可能性是,正无穷。 选择小城市时说:

我有时间看书、养花、做饭,然后懒懒地睡个午觉; 早餐吃豆浆油条,处处与人为善,走路也暖暖地慢; 未来的可能性是,做自己。 实际上,无论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是在选择可能性。也就是著名社会学思想家韦伯提出的“生活机会”(life chance):个体可能获得的成就,是以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与其所能得到的资源为基础的。 换句话说,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是在选择社会地位。 2先赋地位or自致地位 无论你承不承认,接不接受,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分层级的。有些人处在较高层级,有些人处在较低层级。处在较高层级的人比处在较低层级的人,拥有更多的社会权利。不过好在我们不是奴隶制,也不是种姓制,社会阶层是可以流动的(只是,比较难而已)。 那怎么才能流动呢? 人的社会地位分为两种: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先赋地位是在我们出生时就决定的,那么,很显然,想要社会阶层流动,必然得通过自致地位的实现。 一谈到自致地位的实现,很多人就认为一定要去大城市。这是个天大的误区。当年的“小渔村“深圳,“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上海浦东,今天房价疯涨的雄安新区,不都是小城市起步吗?拓荒者们同样可以在那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的一个校友,上海本地人,刚毕业就被辉瑞录用了,工作地点在兰州,1万多的工资在兰州过着神仙般的生活,跳槽的时候更是因为辉瑞这个标签,电话被猎头打到爆。

别再宣传大城市好,小城市不好了

1、择一城而终老,无论大与小 关于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纷争始终甚嚣尘上。 普罗大众的观点都倾向于大都市,毕竟大城市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个人的发展,有上升空间,还在于环境氛围更有利于现代生活,接触更高雅的人和事物。 有音乐会,演唱会而不是街边随处可见的地摊烤串KTV。 只是选择大城市的没有必要把自己上升到一个怎样的高度,什么不愿意一辈子呆在一个小地方,不愿意过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的小生活,自己不是一个等闲之辈想要诗和远方啊。 何必呢,这样对小地方存在着这么深的偏见,是小地方的人还是小地方的事让你遭受了多大的罪。 几个零星的大城市让全国数以百计小城市躺枪,让小地方的人情何以堪。 一般这样文章,都会先拿出大城市的艰苦奋斗并成功的买车买房。再拿出来一个小城市的人安逸不思进取天天公公婆婆家长里短来进行对比,就好像对小地方的人报有很深的偏见,什么眼界小,格局小。 仿佛小城市的人都是这样子,而大城市的人又是多么励志打拼。 看了太多爱情方面的虐文,都是基本的套路为了事业为了梦想为了未来,放弃了原本爱你的人,放弃了经营维护多年的感情。 每个人都想爱情事业兼得,都想两全其美,可往往都有那么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到最后一般的依然为了你的梦想貌似不牵无挂的去打拼,人家在老家结婚生子,娶妻生娃,也过得不错。 何必呢,虐完自己拿出来在虐虐大家。 人间不拆,大家都能互相理解。高中毕业大学毕业,毕业即分手,从此天各一方,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但是毕业就领证,毕业就订婚的—“榜样”到处都有。很多人以为早早的结婚就像过早的给自己定位一样,好像结了婚这辈子就这会如此,用一副无药可治的眼光可怜着你。 即使大家普遍认为大城市更好,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依然要回到小城市,有多重原因,因为自身的限制也好,客观原因也罢。 但还有一部分原因,其中这有他们爱的人,有爱他们的人,这不是靠过年回家几千块钱的红包就能解决的。

大城市比小城市更适合青年人的发展辩论材料

小城市: 请问大城市地铁和路上一百个人可能只有几个人是露着笑脸的,行色匆匆,一脸疲惫,或紧皱眉头,或面无表情,而小城市反差明细,打闹调侃,带着微笑走路,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极高,请问连幸福感都没有了还哪来的发展呢? 请问城市可以用大小分类,那青年我们是否可以分类呢?金字塔尖的青年和普通青年谁更能适应在大城市发展呢?普通青年是主流吗? 在大城市可能需要10年才能买房,买车,解决生活问题,而在小城市可能三两年就ok,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充实自己,看书,写作,音乐,摄影,有了更多的时间成本去发展自己,您认同吗? 如今网络通达,斯在小城,进可坐观天下,厚积薄发;退可闲云野鹤,颐养天年。想看书,就躲进书房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买东西足不出户,京东今天下单明天即到。看电影,电影院常常可以自己包场。这种便利不是有利于青年发展么?想看展览,一个多小时高铁到北京。闻达显赫,小城市更多了一份宁静闲适,不是更好么? 大城市: 请问您认同险的选择能力可以体现发展的好坏程度?在大城市发展得不好你还可以退回小城市守个衣食足?而在小城市发展不好你没有退路。 小城市对人最大的考验就是不把人的精神世界当回事,管你是Fiona还是Rebeca,都是张家的二闺女,胸大屁股大好生养,而你只是个动物一样的存在,您愿意选择这样的发展吗? 您认可环境以其强大的趋同性?每一个特别的人,慢慢地万众一心。就像一口千年火锅,原本都是下锅菜,煮着煮着,都成汤料了。这就是小城市人文的、物质的、社交的匮乏。 你有没有想过,曾经有机会留在北京的你,可以1万元买下六环,七环的房子,可是十年后,你的儿子却要花上二十万,三十万,去买河南省高新区的房子,每天做5个小时的地铁去上班? 您认为思维,眼界,习惯等青年的发展重要么?小城市和大城市里成长起来的很多差异,其实就是这些,而且是从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 请问自由、公正、有趣、充满未知的人生,和封闭的、老人式的、一目了然的生活,哪种更有利于青年发展呢?消费水平低,环境好,空气无污染,瓜果蔬菜亲手种,无农药,没化肥,吃得延年益寿,万岁万岁万万岁,简直是过上等生活,享下等情欲,付末等劳力,然而我们是不是从小就告诉过自己,当我长大万万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当你投胎在了中国,并且不是北京中南海,上海某别墅,广州军区大院,四川某煤老板家,恭喜你,你选择的是hard模式。在中国当前大环境下,有本事的人,早就功成名就,早就一步登天了,正是因为你hard模式下的父母,被削弱了种种属性,附加了懒惰,平庸,无能,自卑等等负面情绪,他们没有能耐拼爹,更没有本事拼自己,只能拼“子女”。如果你留在一个小城市,你的最终结果,只能是陷入又一次的恶性循环,您认为这种恶性循话是发展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