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 906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 906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 906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 906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906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一门面向应用的技术基础课,涉及单片机基本知识和技术应用。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实用性强、理论和实践结合、软硬件结合等特点。因此以之作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考察考生对微机原理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对微机原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的考试。考试范围包括对微机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编程、接口电路设计等内容,突出对基本概念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三、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例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一般程序的编制方法。了解单片机系统的一般扩展及常用接口的扩展。具体要求参见“考试内容”的各章纲要。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试卷满分100分。

五、考试内容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二) 课程内容

数制与编码;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组成。

(三) 考核知识点

微机中常用的数制及数制转换、BCD编码、ASCII编码;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方法。

(四) 考核要求

(1)识记:常用数制和编码。

(2)理解:编码原理;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方法。

(3)运用:会计算常用数制转换;会写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MCS-51单片机的功能结构及内部组成,掌握单片机并行I/O口特点,掌握片内数据存储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组织特点,掌握单片机的工作方式和典型的CPU时序。

(二) 课程内容

(1)MCS-51单片机总体结构。

(2)MCS-51存储结构及位处理器。

(3)MCS-51工作方式。

(4)MCS-51工作时序。

(三) 考核知识点

MCS-51总体结构,MCS-51引脚功能,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单片机工作方式,单片机时序。

(四) 考核要求

(1)识记:8051单片机内部主要功能部件及其功能,熟记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各位的定义,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的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并行I/O口特点,MC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的特点及访问方式,位处理器的特点,MCS-51单片机的取指/执行时序。

(3)运用:MCS-51单片机的工作方式和时序。

第3章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及编程举例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MCS-51单片机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学会基本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二) 课程内容

(1)指令系统简介。

(2)寻址方式。

(3)指令系统。

(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三) 考核知识点

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类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位操作类指令,程序设计步骤及技术。

(四) 考核要求

(1)识记: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汇编语言指令格式,MCS-51指令系统的7种寻址方式,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类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位操作类指令。

(3)运用:

能够正确书写指令;

能够熟练使用指令进行程序设计,能够正确写出指令的执行结果;

能够编写汇编语言的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

掌握子程序的编制和调用方法;

能够正确运用指令设计简单的程序(包括数据传送、算术逻辑运算、码制转换、查表程序);

能正确分析给出程序的功能并得到程序执行结果。

第4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中断是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的基础。了解中断的概念,掌握8051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结构及中断控制,学会应用和设计中断。

(二) 课程内容

(1)中断的概念。

(2)8051中断系统结构及中断控制。

中断源和中断请求,中断允许控制,中断优先级控制,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响应时间,中断响应后中断请求的撤除。

(3)中断系统应用实例。

(4)中断程序举例。

(三) 考核知识点

中断源,中断嵌套,中断请求标志,中断允许控制,中断优先级控制,中断处理,中断撤除。

(四) 考核要求

(1)识记:中断的概念,5个中断源及其自然优先级顺序。

(2)理解:8051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结构图,中断请求标志的控制寄存器,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及优先原则,中断响应过程,中断撤除。

(3)运用:掌握中断程序的设计。

第5章 MCS-51单片机内部定时器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MCS-51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 课程内容

(1)定时器/计数器简介。

(2)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字。

(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模式。

(4)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实例。

(三) 考核知识点

定时器/计数器的概念,定时器/计数器的相关寄存器,工作模式0,工作模式1,工作模式2,工作模式3,应用实例。

(四) 考核要求

(1)识记:定时器/计数器的概念,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的各位定义。

(2)理解: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理解四种工作模式的特点和区别。

(3)运用:

会计算四种工作模式的定时时间,编写定时器的初始化程序;

掌握四种模式的应用(编写方波输出的程序等)。

第6章 单片机串行口及应用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及术语,掌握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控制方法、工作方式及应用。

(二) 课程内容

(1)MCS-51单片机串行接口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串行口结构,串行口控制。

(2)串行口工作方式及波特率设置

(3)串行口应用及实例。

(三) 考核知识点

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串行通信的制式,波特率和发送/接收时钟,奇偶校验,串行口结构,串行口控制,串行口工作方式,波特率设置,串行口方式0的应用,双机通信,多机通信。

(四) 考核要求

(1)识记:串行通信,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的特点及比较,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传送方式,波特率,发送/接收时钟,奇偶校验,MCS-51单片机串行口结构,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各位定义,多机通信原理。

(2)理解:串行口工作方式及波特率设置。

(3)运用:

会设置四种工作方式下的波特率;

能够设计双机通信系统的串行口发送、接收一组字符的程序。

第7章 单片机的系统扩展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MCS-51单片机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扩展。

(二) 课程内容

(1)MCS-51单片机最小系统。

(2)扩展总线的产生。

(3)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4)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5)I/0端口的扩展。

(三) 考核知识点

常用的程序存储器,程序存储器扩展,常用的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扩展,并行I/O 口扩展,8155可编程多功能接口的扩展。

(四) 考核要求

(1)识记:MCS-51单片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常用程序存储器,常用的数据存储器,并行接口芯片8155的内部逻辑结构特点及工作方式。

(2)理解:程序存储器扩展方法,数据存储器扩展方法,并行I/O口的扩展。

(3)运用:

会画出典型存储器芯片2716、2732、2764、6116、6264等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会画出用74LS273、74LS377、74LS244、74LS245扩展并行I/O口的连接图;

会用8155扩展单片机并画出其硬件逻辑图,会写8155的初始化程序,掌握8155的工作方式。

第8章 单片机系统的接口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单片机系统人机交互的接口(键盘、LED和LCD、A/D和D/A等)的原理和应用。

(二) 课程内容

(1)键盘及接口电路。

(2)显示及显示器接口。

(3)A/D、D/A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

(4)应用实例。

(三) 考核知识点

键盘工作原理,键盘结构及扫描子程序,键盘接口扩展设计,LED状态显示,LED数码显示,键盘和显示器综合设计,D/A转换器,A/D转换器。

(四) 考核要求

(1)识记:矩阵键盘的连接形式,LED状态显示的接口形式,D/A转换器功能及其主要参数,DAC0832引脚功能,A/D转换器功能及其主要参数,ADC0809引脚功能。 (2)理解: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七段LED数码管显示接口及原理(静态和动态显示),D/A转换原理,A/D转换原理。

(3)运用:

会编写矩阵键盘的键扫描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

会写七段LED数码管显示程序,掌握键盘和显示器综合设计;

能够设计或分析DAC0832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能编写输出波形的程序(方波、三角波);

能够设计或分析ADC0809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查询采集方式、定时采集方式),能编写连续采集模拟通道数据的采集程序(查询采集方式、定时采集方式)。

六、考试题型

填空:10分

选择:20分

简答:20分

程序阅读:20分

程序设计:20分

系统设计(画图):10分

七、参考书目

刘瑞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

计算机接口技术复习题(含答案)

1. 在8086CPU 中,当M/ ——IO = 0,——RD = 1,—— WR = 0时,CPU 完成的操作是( D )。 (A )存储器读 (B )I/O 读 (C )存储器写 (D )I/O 写 2. 在标志寄存器中,用于说明计算结果为0的标志是( C ) (A )C 标志 (B )A 标志 (C )Z 标志 (D )S 标志 3. 两片8259A 采用主从级连方式,最多能接收( B ) (A )8级中断 (B )15级中断 (C )16级中断 (D )级中断 4. 异步通信所采用的数据格式中,停止位的位数错误的是( D ) (A )1位 (B )1.5位 (C )2位 (D )2.5位 5. 下面哪一条语句是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的( B ) (A )MOV AX ,BX (B )MOV AL ,[BX] (C )MOV AX ,20 (D )MOV AX ,BUF 6. 计算机系统总线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 A ) (A )控制总线 (B )同步总线 (C )信号总线 (D )中断总线 7. 在PC/XT 机中,NMI 的中断向量在中断向量表中的位置是 ( C ) (A )由程序指定的 (B )由DOS 自动分配的 (C )固定在0008H 开始的4个字节中 (D )固定在中断向量表首 8. 在两片8259A 级联的中断系统中,从片的INT 端接到主片的IR4端,则初始化主、从片ICW3的数据格式分别是( B ) (A )01H 和40H (B )10H 和04H (C )10H 和40H (D )01H 和04H 9. CPU 与输入/输出端口是通过哪些指令来完成信息交换( C ) (A )MOV (B )MOVSB (C )IN 或OUT (D )STOSB 10. 在标志寄存器中,符号标志是( S ) (A )C 标志 (B )A 标志 (C )Z 标志 (D )S 标志 11. CPU 与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是通过端口寄存器进行信息交换,这些端口寄存器包括了状态端口、控制端口和( B ) (A )信息端口 (B )数据端口 (C )存储器端口 (D )命令端口 12. 8088微处理器可寻址访问的最大I/O 空间为( B ) (A) 1KB (B) 64KB (C) 640KB (D) 1MB 13. CPU 与输入/输出端口是通过哪些指令来完成信息交换( C ) (A )MOV (B )MOVSB (C )IN 或OUT (D )STOSB 14. 在标志寄存器中,用于说明计算结果为0的标志是( C ) (A )C 标志 (B )A 标志 (C )Z 标志 (D )S 标志 15. 下面哪一个命题是正确的( C ) (A )负数的反码与其真值数相同 (B ) 负数的补码与其真值数相同 (C )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与其真值数相同 (D )[+0]反码 =11111111B 16. 在实模式下进行编写汇编程序,每一个逻辑段的大小不能超过( B ) (A )32KB (B )64KB

专升本招生考试大纲-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年春季专科起点本科生入学考试 《高等数学》复习大纲 一、考试性质: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专起点本科生的招生入学考试 二、(1)考试方式:机考 (2)考试用时:60分种 (3)卷面分数:100分 (4)题 型:单选题、判断题两种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函数、极限、连续 第一节:函数 (1)函数概念 ①函数定义, ②函数符号运算, ③函数定义域, ④函数值域, ⑤分段函数, ⑥复合函数; (2)函数的简单性质 ①单调性, ②奇偶性, ③周期; (3)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以及它们图象的特点。 第二节:极限 (1)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2)函数在某点有定义与此点极限值的关系, (3)用 1sin lim 0=→x x x 的结论求极限, (4)用 或e x x x =+∞→)11(lim e x x x =+→10)1(lim 的结论求极限, (5)无穷小与无穷大的概念,它们的性质,它们相互关系。 第三节:连续 (1)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 (2)连续函数的性质, ①零点定理, ②最值定理。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第一节:导数与微分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曲线的切线方程, (3)函数在一点处有定义、连续、有极限和该点导数存在的关系, (4)利用导数四则运算法则求导数,

(5)求含一个中间变量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6)求二阶导数, (7)微分概念、微分与导数的关系, (8)会求函数的微分。 第二节:导数的应用 (1)用洛必达法则求 ]00 [、][∞ ∞ 两种未定式的极限, (2)函数的单调性、单调区间, (3)函数的极值及最值, (4)曲线的凹凸弧、曲线的拐点。 第三章 不定积分 第一节: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1)原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不定积分定义与性质(加、减、数乘微分、求导的运算法则) (3)原函数与不定积分关系。 第二节:换元积分法 (1)凑微分法, (2)第二换元法(仅限简单的根式代换)。 第三节:分部积分法 求下面常见三种类型的积分 ?,dx x n 指数函数?,dx x n 三角函数?,dx x n 对数函数)2(≤n 第四章 定积分 第一节: 定积分概念 (1)定义 (2)几何意义 (3)基本性质:①??-=a b b a dx x f dx x f )()( ②???+=c b b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 ③?-=a a dx 0奇函数 ④?-=a a dx 2偶函数? a dx 0偶函数 第二节:变上限函数的导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第三节:用凑微分法,等二换元法。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它们的要求和不定积分相同) 求简单的有理函数的定积分。 第四节:定积分应用 (1)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2)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封闭图形绕x 轴旋转所生成的旋转体的体积。 四、复习用书 因考试内容比一般教科书都少,所以复习时可找任何一本微积分教材,根据复习大纲

华南理工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题及问题详解

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打√或×) 1.只读存储器ROM部信息停电后会丢失。(×) 2.堆栈操作是按“后进先出”的原则存取数据。(√) 3.8051单片机访问存储器时,同一地址对应惟一的存储单元。(×) 4.数据寄存器指针DPTR由DPH和DPL组成。(√) 5.程序计数器PC总是指向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 6.汇编语言程序中的注释可以缺省。(√) 7.指令中操作码助记符项可有可无。(×) 8.计算机寻址方式越多,计算机的功能超强,灵活性亦越大。(√) 9.若累加器A中“1”的个数为偶数,则奇偶标志位P为1。(×) 10.作算术运算时,若有进位则一定有溢出。(×) 11.8051每个中断源相应地在芯片上都有其中断请求输入引脚( × ) 12.程序计数器PC不能对它进行读写操作.( √ ) 13.8051单片机的栈底单元是不能利用的,因此,它是一个闲置单元( × ) 14.8051单片机对最高优先权的中断响应是无条件的( × ) 15.中断初始化时,对中断控制器的状态设置,只可使用位操作指令,而不能使用字节操作 指令( × ) 16.在一般情况8051单片机允许同级中断嵌套( × ) 17.80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数和数据存储器扩展的最大围都是一样的(√ ) 18.RC A为循环左移指令( × ) 19.MOV A,30H为立即寻址方式( × ) 20.如果发生除法溢出错误,则PSW标志位P置1 ( × ) 21.如JC rel发生跳转时,目标地址为当前地址加上偏移量rel ( × ) 22.MOV A,A+DPTR是一条查询指令.( √ ) 23.MUL AB的执行结果是高8位在A中,低8 位在B中( × ) 24.CPU对部RAM和外部RAM的读写速度一样快( × ) 25.对于8051单片机,当CPU对部程序存储器寻址超过4K时,系统会自动在外部程序存 储器中寻址.( √ ) 26.外加晶振频率越高,系统运算速度也就越快,系统性能也就越好( × ) 27.单片机按键手动复位又可以分为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两种。(√) 28.单片机程序运行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时,为摆脱困境,也需要按复位键 重新启动单片机。(√) 29.计算机如果有好的硬件电路,即使没有任何软件支持,也能正常工作。(×) 30.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任何高级语言指令。(×)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__第四版____刘乐善

习题一 2、为什么要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 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主要有4个原因: (1)CPU与外设二者的信号不兼容,包括信号线的功能定义、逻辑定义和时序关系 (2)CPU与外设的速度不匹配,CPU的速度快,外设的速度慢 (3)若不通过接口,而由CPU直接对外设的操作实施控制,会使CPU处于穷于应付与外设打交道之中,大大降低CPU的效率 (4)若外设直接由CPU控制,会使外设的硬件结构依赖于CPU,对外设本身的发展不利。 3、微型计算机的接口一般应具备那些功能? 微机的接口一般有如下的几个功能: (1)执行CPU命令的功能:CPU将对外设的控制命令发到接口电路中的命令寄存器(命令口)中,在经分析去控制外设 (2)返回外设状态的功能:通过状态寄存器(状态口)完成,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3)数据缓冲的功能:接口电路中的数据寄存器(数据口)对CPU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进行中转 (4)设备寻址的功能:CPU某个时刻只能和一台外设交换数据,CPU发出的地址信号经过接口电路中的地址译码电路来选中I/O设备 (5)信号转换的功能:当CPU与外设的信号功能定义、逻辑关系、电平高低及工作时序不兼容时接口电路要完成信号的转换功能 (6)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的功能:由于CPU处理的数据都是并行的,当外设采用串行传送方式时,接口电路就要完成串、并之间的转换,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8、CPU与接口之间有哪几种传送数据的方式?它们各应用在什么场合? CPU与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主要有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1)查询方式:主要用于CPU不太忙且传送速度不高的情况下。无条件传送方式作为查询方式的一个特例,主要用于对简单I/O设备的控制或CPU 明确知道外设所处状态的情况下。 (2)中断方式:主要用于CPU的任务比较忙的情况下,尤其适合实时控制和紧急事件的处理 (3)DMA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主要用于高速外设进行大批量数据传送的场合。 9、分析和设计接口电路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分析和设计接口电路通常采用两侧分析法和硬软件结合法相结合: (1)两侧分析法:CPU一侧,主要是了解CPU的类型、它提供的数据线的宽度、地址线的宽度、控制线的逻辑定义、时序关系的特点;外设一侧,主要是了解被连接外设的外部特性及被控外设的工作过程 (2)硬软件结合法:硬件设计主要是合理选用外围接口芯片、有针对性地设计附加电路;软件设计可以采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直接对低层硬件编程,也可以采用DOS系统功能调用和BIOS调用编程。 习题二

2020年计算机接口技术第二次作业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计算机接口技术第二次作业 一.简答题 1.为什么在长途串行通讯中需要加入Modem,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答:二进制数据信号频带很宽,而通信线路往往使用公用电话线,电话线带宽有限,这会导致接收端信号严重失真。为此发送端必须加入Modem进行调制,接收端进行解调。调制方法有:调幅、调频、调相。 2.串行传送与并行传送有何区别?各适用什么场合? 答:串行传送用一条线按位传送,线路成本低,但速度慢;适合远距离传送;并行传送多位同时传送,有多少位就要多少条线,线路成本高,但速度快。适合近距离快速传送。更多作业+V(yaoyao9894) 3.异步串行传送与同步串行传送有何区别?各适用什么场合? 答:异步串行传送以字符为传送信息的单位,按约定配上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传送效率低,但传送线路要求也相对低;同步串行传送是以数据块为单位,在同一时钟控制下传送,速度快,效率高,但传送线路要求也相对高。 4. 用异步串行传输方式发送十六进制数41H,数据位为8位,奇校验位一位,停止位一位,请画出传输波形图。 5.某串行异步通信接口传送标准ASCII字符,约定采用1位奇校验位1位终止

位。请回答: (1)如果在接收端收到的数据波形如下图,则所传送字符代码是什么(十六进制表示)? (2)如果传输的波特率为19200波特,问每秒钟最多可传送多少个字符? 答:(1)所传送字符代码是45 (2)每秒钟最多可传送1920个字符 二.综合题 1.图示电路是PC /XT 系统板上的接口控制电路的端口地址译码电路。写出8259,8253,8255,8237的端口地址范围。 DMACS (8237)INTRCS (8259)T/CCS (8253)PIOCS (8255)WRTDMAPG 寄存器)WRTNMIREG 寄存器) 答: 8259的端口地址范围:20H~3FH 8253的端口地址范围:40H~5FH 8255的端口地址范围:60H~7FH 8237的端口地址范围:00H~1FH

计算机接口技术

1:当用 8259A中断控制器时,其中断服务程序执行EOI命令的作用是()。 2.清除该中断服务寄存器中的对应位,以允许同级或低级的中断能被响应 2:4KB容量的存储器系统,若首地址为A4000H,则末地址为 ( )。 2.A5000H 3:当CPU不使用总线时进行DMA操作,这种占用总线的方式是 ( )。 3.周期窃取方式 4:ADC 0809采用的转换原理是( )。 1.逐次逼近式 5:8255A使用了( )个端口地址。 4.4 6:在异步串行输入/输出接口中,实现并行数据与串行数据的转换 的主要功能部件是( )。 1.发送和接收移位寄存器 7:某一SRAM芯片的容量是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线外,该芯片 的其他引脚最少应为( ) 根。 4.19 8:设某存储器系统ROM容量为2KB,末地址为27FFH,已知其地址 是连续的,则该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首地址为( )。 3.2000H 9:属于辅助操作接口的是( )。 2.RAM接口 10:既然是在数据传输率相同的情况下,那么,又说同步字符传输速度要高于异步字符传输其原因是()。 2.附加位信息总量少 11:异步串行通信的主要特点是( )。 1.传送的每个字符 是独立发送的 12:在微型机中,主存是由( )组成。 4.RAM和ROM

14:8086对下列中断优先级响应最高的请求是( )。 3.内部软件中断 15:在存储器连线时,线片控制采用( )方式时,不存在( )的问题,即所分配的地址是连续的。 4.全译码;地 址浮动 16: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 ),CPU 的效率最高。 3.DMA 方式 17:总线握手的作用是( )。 3.控制每个总线操作周期中数 据传送的开始和结束 19:对于开关型设备的控制,适合采用的I/O 传送方式是( ) 。 1.无条件 20:8259A 全嵌套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 1.中断优先级 固定 21:针式点阵打印机的主要缺点是( )。 3.噪音大 22:设异步串行通信的波特率为2400波特,若传送1KB 的数据,每帧信息占10个数据位,则传送所需的时间为( )秒。 2.4.3 23:在Intel 8255A 中可以进行按位置位/复位的端口是( ) 。 3.端口C 25:采用SDLC/HDLC 方式时,标志场信息为( )。 1.01111110 26:在某一存储器系统中,设有只读存储器10KB ,随机存储器54KB ,使用16位地址来寻址,其中,只读存储器位于低地址段,其地址范围为( )。 1.0000 ~ 27FFH 27:I/O 口与主机信息的交换采用中断方式的特点是( )。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 951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基础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951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 考试目的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作为全日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的专业课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习所要求的化学知识。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该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能力的考试,考试范围包括考生应具备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有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2. 熟悉化学问题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设计 四、考试形式 该考试为闭卷考试 五、考试内容(或知识点) 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顺反及对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与构象。 3.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效应、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及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 4.主要官能团(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5.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丙二酸酯、β-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 6.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 7.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与亲核取代,碳碳重键的亲电、自由基及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链的氧化、烯炔臭氧化及Cannizzaro反应),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的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羟醛缩合、Claisen缩合、Caisen-Schmidt缩合、Perkin缩合),降级反应(Hofmann 降解,脱羧),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Hofmann 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8.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的生成与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能够从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 无机化学

华工20秋计算机接口技术作业

《计算机接口技术》习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 1.I/O端口 答:每个连接到I/O总线上的设备都有自己的I/O地址集,即所谓的I/O端口(I/O port)。 2. 中断向量 答:中断向量是指早期的微机系统中将由硬件产生的中断标识码(中断源的识别标志,可用来形成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或存放中断服务程序的首地址)。 3. 独立编址 答:独立编址(专用的I/O端口编址)----存储器和I/O端口在两个独立的地址空间中。 4. 可编程 答:可编程一般指的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ble Controller)简称PC或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操作的电百子系统,专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5. 模/数转换 答:模/数转换,或叫数字化,是将现实世界中连续变化的波形转变成可以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在8253计数器/定时器的6种式作方式中,方式2和方式3各输出何种波形?它们有何种特点? 答:方式2输出连续负脉冲,脉冲宽度同CLK周期;方式3 输出连续方波;计数初值为偶数时输出对称方波,为奇数时输出非对称方波,既能高电平启动,也能上跳沿启动 2.为什么在长途串行通讯中需要加入Modem,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答:二进制数据信号频带很宽,而通信线路往往使用公用电话线,电话线带宽有限,这会导致接收端信号严重失真。为此发送端必须加入Modem进行调制,接收端进行解调。调制方法有:调幅、调频、调相。 3.简述即插即用功能。 答“即插即用”是指为微机系统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功能:只要将扩展卡插入微机的扩展槽中时,微机系统会自动进行扩展卡的配置工作,保证系统资源空间的合理分配,以免发生系统资源占用的冲突。这一切都是开机后由系统自动进行的,而无需操作人员的干预。为达到“即插即用”完全一致的要求,应该变PC系统的4个主要部分,即基于ROM的BIOS、操作系统、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PCI所采用的技术非常完善,为用户提供真正的即插即用功能。真正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的接口是USB。 4.比较中断方式与DMA方式的主要异同,并指出它们各自应用在什么性质的场合。 答:相同点:这两种方式下,主机和I/O设备都是并行工作。 不同点:中断方式在CPU响应了I/O设备的中断请求后,要暂停现行程序的执行,转为I/O设备服务。DMA 方式直接依靠硬件实现主存与I/O设备之间的数据直传,传送期间不需要CPU程序干预,CPU可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CPU效率比中断方式。DMA 方式适用场合:高速、批量数据的简单传送。中断方式适用场合:处理复杂随机事件、控制中低速1/O设备。 三.综合题 1.采用8253实现秒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CLK0接基准时钟,OUT0接CLK1,OUT1产生秒定时信号。接口的初始化程序如下: MOV DX, 控制口地址;计数通道0初始化, MOV AL, 35H OUT DX, AL MOV AX, 5000H ;计数通道0写入计数初值 MOV DX, 通道0地址; OUT DX, AL

计算机接口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页 共7页 计算机接口技术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8255A 端口B 可工作在_________0____、_____1________方式下 注:A 口工作在0、1、2方式下 2)中断分为两大类____内部中断_________和____外部中断_________。 3)CPU 与外设之间有交换的信息有_____状态信息________、_____控制信息________和数据信息。 4)8253定时/计数芯片中,CLK 和GATE 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_计数脉冲 ________和_____ 用于定时/计时的启动/停止,允许/禁止 ________。 5)控制微型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有4种方式,分别是程序控制方式、__DMA 控制__________方式、___中断控制方式__________方式、I/O 通道方式。 ????6)8255的A1和A0引脚分别连接在地址总线的A1和A0,当命令端口的地址为317H 时,则A 口、B 口、C 口的口地址分别为___314h__________、____315h_________、______316h_______。 7)1个中断类型号为01CH 的中断服务程序存放在0100H :3600H 开始的内存中,则中断向量存储在地址为 0070h 至 0073h 的四个内存单元中。 注: 一个中断类型号为01CH 的中断处理程序存放在0100H :3800H 开始的内存中,中断向量存储在地址为____0070H_____至___0073H_____的___4___个字节中 二、 单项选择题

??1、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的C口具有位控能力,允许CPU用输出指令单独对C口的某一位写入‘0’或写入‘1’,正确的方法是通过( b )方式写入。 A 写入8255的C数据口 B 写8255的控制寄存器 C 读C口状态后对相应位做“或运算”或者“与运算”后写入C数据口 D 读C口状态后再直接写入8255的C数据口 //2、在串行数据传送中,若工作于异步方式,每个字符传送格式为数据位8位,奇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位,波特率为4800,则每秒钟最多能传输的字符数是(a ) A 480 B 4800 C 436 D 600 3、8255具有3种并行工作方式,当两个CPU通过各自的8255并行连接进行双向数据交换时应当采用( c ) A 方式0 B 方式1 C 方式2 D 三种方式都不行 4、微机系统中要组成32KBX16的存储器,需要选用( a )片规格为2KBX8的芯片 A 32 B 16 C 64 D 8 5、下列芯片是串行接口的是( c ) A 8255 B 0809 C 8251A D 8259 6、下列说法中对半双工通信方式论述正确的是(c ) A 某一时刻通信双方能同时双向传送数据 B 通信双方只能单向传送数据 C 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但可以在不同时候在两个方向传送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7、用8259级连产生64级中断至少需要( b )片8259芯片。 A 8 B 9 C 7 D 10 ???8、下列关于中断说法正确的是(b ) A 软中断是随机发生的 B 硬中断是外部硬件产生的,包括不可屏蔽中断NMI与可屏蔽中断INTR 第2页共7页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习题及答案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习题及答案 1.1、接口技术在微机应用中起什么作用? 答:在微机系统中,微处理器的强大功能必须通过外部设备才能实现,而外设与微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又是靠接口来实现的,所以,接口处于微机总线与设备之间,进行CPU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1.2、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通过接口实现设备与总线的连接;连接起来以后,CPU通过接口对设备进行访问,即操作或控制设备。 1.5、什么是I/O设备接口? 答:设备接口是指I/O设备与本地总线(如ISA总线)之间的连接电路并进行信息(包括数据、地址及状态)交换的中转站。 1.6、I/O设备接口一般应具备哪些功能? 答:微机的接口一般有如下的几个功能: (1)执行CPU命令的功能:CPU将对外设的控制命令发到接口电路中的命令寄存器(命令口)中,在经分析去控制外设;(2)返回外设状态的功能:通过状态寄存器(状态口)完成,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3)数据缓冲的功能:接口电路中的数据寄存器(数据口)对CPU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进行中转;(4)设备寻址的功能:CPU某个时刻只能和一台外设交换数据,CPU发出的地址信号经过接口电路中的地址译码电路来选中I/O设备;(5)信号转换的功能:

当CPU与外设的信号功能定义、逻辑关系、电平高低及工作时序不兼容时接口电路要完成信号的转换功能;(6)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的功能:由于CPU处理的数据都是并行的,当外设采用串行传送方式时,接口电路就要完成串、并之间的转换,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1.8、I/O设备接口与CPU之间交换数据有哪几种方式? 答:1.查询方式;2.中断方式;3.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2.1、什么是总线?总线在微机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答: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总线作用:连接微处理器、存储器、外部设备构成微机系统,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运行程序。它的基本任务是微处理器对外连接和传输数据。具体任务:一是负责总线与总线之间的连接与转换。二是完成设备信息的传递。三是支持即插即用。 2.2、微机总线由哪些信号线组成? 答:微机总线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电源线和地线组成。。 2.4、评价一种总线的性能有哪几个方面的因素要考虑? 答:评价一种总线的性能有以下个方面:1、总线频率;2、总线宽度;

计算机接口技术期末复习资料全

计算机接口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1.简述CPU发展历程? 答:自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产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可以吧计算机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6-1958)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第二个阶段(1958-1964)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第三个阶段(1964-1970)以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到了第四个阶段(1970-今)主要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 2.微机系统有哪些功能部件组成?他们各自具有什么结构?采用什么样的结构? 答: 3.说明程序存储及程序控制的概念。 答: 4.说明微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答:采用程序存储思想,把计算机执行所需要的程序及数据都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进行分析和处理所需要的指令和数据要从存储器中取出。 5.总线规的基本容是什么? 答:物理特性,功能特性,电气特性。 6.根据在微机系统的不同层次上做的总线分类,微机系统中共有哪几类总线? 答:片总线,局部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 7.同步总线传输是如何实现总线控制的?异步总线传送是如何实现总线控制的?半同步总线传送是如何 实现总线控制的?

答: 8.采用标准总线结构组成的微机系统有何优点? 答:小板结构,高度模块化,具有一整套高可靠措施,可长期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结构简单。 9.说明存储器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答:存储容量,存取周期,存取时间,可靠性,性价比。 10.术语“非易失性存储器”是什么意思?PROM和EPROM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答: 11.微机中常用的存储器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何特点?分别适用于那些场所? 答: 12.是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的优缺点。 答:

华工《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单选题)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 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为()。 A. ENIAC B.EDVAC C.EDSAC D.MARK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处理,需要计算机具有的基础条件是()。 A. 存储程序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连网能力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计算机内部用于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编码是()。 A. 十进制码 B. 二进制码 C.ASCII 码 D. 汉字编码 参考答案: B 4.(单选题)保持微型计算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 A. 键盘和鼠标 B. 显示器和打印机 C.键盘和显示器 D.鼠标和扫描仪 参考答案: C 5.(单选题)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 A. 运算器和控制器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运算器和外设 D.运算器和存储器 参考答案: B 6.(单选题)计算机断电后,会使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 A.RAM B.硬盘 C.ROM D. 软盘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 A. 计算速度 B.内存容量 C.外存容量 D.基本字长 参考答案: D 8.(单选题)“同一台计算机,只要安装不同的软件或连接到不同的设备上,就可以完成不同的任 务”是指计算机具有()。 A. 高速运算的能力 B.极强的通用性 C.逻辑判断力 D.很强的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 B 9.(单选题)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 A. 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 C.人工智能 D.过程控制 参考答案: B 10.(单选题)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 A. 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 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A 11.(单选题)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

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试题(1)

长沙学院2011年下半年期末考试 《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试题(A卷) 考试日期:2011年5月20日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填空题 (每个空2分,共20分) 1. MCS-51单片机是位的单片机。 2. 将二进制数11011.0100111B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 3. 单片机89C51 片内集成了的FLASH ROM,共有个中断源。 4. 在89C51 中,通用寄存器区共分为组,每组8 个工作寄存器,当CPU 复位时,第组寄存器为当前的工作寄存器。 5. 89C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共有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和位寻址。 6. 指令中可以做数据指针的寄存器有R0、和DPTR。 7. 汇编语言中,通知汇编程序结束的汇编的指令是。 8. P0~P3口作为输入使用时,应先向此端口写入。 9. 当单片机接到外设的中断申请时,单片机响应中断,单片机将暂停主程序的执行,转去执行程序,执行完毕,再执行主程序。 10. 如果计数器的脉冲来源于单片机内部的机器周期,我们称为定时器。计数脉冲如果来源于单片机的外部引脚,此时称为。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对号,错误的画叉,每小题 1 分,共10分) 1. 微处理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 2. 单片机中的通用工作寄存器是内部RAM中的一部分。 3. 工作寄存器组是通过置位PSW 中的RS0 和RS1 来切换的。 4. CJNE @R0, #20H 5. CLR R0 6. ADD 40H, #3FH 7. MOV 35H,@R1 8. 指令MOV A,00H 执行后,A的内容一定为00H。

9. 在一个汇编主程序和子程序中可以有几个ORG伪指令,也可以有几个END伪指令。 10. MCS-51 中的基本型89c51 共有五个中断源,这五个中断请求源全部来自外部引脚。 三.请回答下列问题 (每小题 5 分,共20分) 1. 程序状态寄存器PSW的作用是什么?常用标志有哪些位?作用是什么? 2. 请说明为什么使用LED 需要接限流电阻,当高电平为+5V 时,正常点亮一个LED 需要多大阻值的限流电阻(设LED 的正常工作电流为8~mA,导通压降为0.6V),为什么? 3. 简述在使用普通按键的时候,为什么要进行去抖动处理,如何处理? 4. 什么是中断?中断与子程序最本质的区别? 5. 简述51 系列单片机中断响应的条件。 四.计算题 (每小题 10 分,共50分) 1. 初始时(R0)=32H,(A)=48H,(32H)=80H,(40H)=08H,执行以下指令后,(R0)= ,(A)= ,(32H)= ,(40H)= 。 MOV A, @R0 MOV @R0, 40H MOV 40H, A MOV R0, #35H 2. 初始时(A)=34H,(30H)=11H,(34H)=12H,执行以下指令后,(A)= ,(30H)= 。(5分) XCH A, 30H MOV R1, #30H INC R1 XCH A, @R1 3. 设(A)=0FH ,(R0)=30H,内部RAM (30H)=0AH,(31H)=0BH,(32H)=0CH 请写出在执行各条列指令后,所示单元的内容: MOV A, @R0 ;(A)= MOV @R0, 32H ;(30H)= MOV 32H, A ;(32H)= MOV R0, #31H ;(R0)= MOV A, @R0 ;(A)= 4. 在下图上连线,实现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和按键复位电路,其中电源和接地省略。

计算机接口技术..

计算机接口技术 既然是在数据传输率相同的情况下,那么,又说同步字符传输速度要高于 异步字符传输其原因是()。 ? B. 附加位信息总量少 关于EPROM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EPROM 是可改写的,但它不能作为随机读写存储 在异步串行输入/输出接口中,实现并行数据与串行数据的转换的主要功能部件是()。? A. 发送和接收移位寄存器 若同时锁存8254的0通道和1通道的状态和计数值,则其对应的回读命令字为()。? A. 1100 0110 8259中断屏蔽寄存储器的作用是( )。 ? B. 禁止外设向CPU发中断请求 8259中断屏蔽寄存储器的作用是( )。 ? B. 禁止外设向CPU发中断请求 ?在Intel 8255A中可以进行按位置位/复位的端口是()。 ? C. 端口C 在正常EOI方式下, 中断结束命令是清除( )中的某一位。 ? B. ISR 8237DMA控制器不能控制的传送是()。 ? B. 外设与外设之间传送 当多片8259A级联使用时,对于从8259A,级联信号CAS2~CAS0是()。 ? A. 输入信号 在微型机中,主存是由()组成。 ? D. RAM和ROM AD574采用的转换原理是()。

? A. 逐次逼近式 在正常EOI方式下, 中断结束命令是清除( )中的某一位。 ? B. ISR 针式点阵打印机的主要缺点是()。 ? C. 噪音大 当多片8259A级联使用时,对于从8259A,级联信号CAS2~CAS0是()。 ? A. 输入信号 8086对下列中断优先级响应最高的请求是()。 ? C. 内部软件中断 设异步串行通信的波特率为2400波特,若传送1KB的数据,每帧信息占10个数据位,则传送所需的时间为()秒。 ? B. 4.3 对于开关型设备的控制,适合采用的I/O传送方式是( )。 ? A. 无条件 当用 8259A中断控制器时,其中断服务程序执行EOI命令的作用是()。 ? B. 清除该中断服务寄存器中的对应位,以允许同级或低级的中断能被响应波特率是串行通信中的一项重要参数,以下说明中正确的是() ? B.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异步串行通信的收/发双方无需用同一时钟源,只需用同一频率的收发时钟,就能保证可靠的通信。() 答案对 DMA方式的I/O操作与程序查询方式和中断控制式相比,用硬件控制代替了那里的软件控制,且无需经CPU传数,因此数据传送速度明显提高。() 答案对 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内容可以永久性保存。()

华工《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

华工《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

————————————————————————————————作者:————————————————————————————————日期: ?

《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单选题)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为( )。? A. ENIAC B.EDVACC.EDSAC D.MARK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 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处理,需要计算机具有的基础条件是()。? A.存储程序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连网能力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 计算机内部用于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编码是()。?A.十进制码 B.二进制 码C.ASCII码D.汉字编码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 保持微型计算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A.键盘和鼠标 B.显示器和打印机?C.键盘和显示器D.鼠标和扫描仪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 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运算器和外设D.运算器和存储器 参考答案:B 6.(单选题)计算机断电后,会使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 )。 A.RAM B.硬盘C.ROM D.软盘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 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 ) A.计算速度 B.内存容量 C.外存容量 D.基本字长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同一台计算机,只要安装不同的软件或连接到不同的设备上,就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是指计算机具有()。 A.高速运算的能力 B.极强的通用性 C.逻辑判断力 D.很强的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B 9.(单选题)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 A.数据处理B.科学计算 C.人工智能 D.过程控制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 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高速度与高精度?C.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A 11.(单选题) 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 A.主机和外设 B.硬件和软件?C.CPU和存储器 D.控制器和运算器 参考答案:B 12.(单选题) 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 )。

计算机接口技术简答题及答案

计算机接口技术简答题及答案 1. 8086/8088的EU与BIU各表示什么含义?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EU是8088/8088微处理器的执行部件,BIU是8088/8088微处理器的总线接口部件。EU的功能是执行指令,BIU的功能是使8086/8088微处理器与片外存储器或I/o接口电路进行数据交换。2.“8086执行了一个总线周期”,是指8086做了哪些可能的操作?基本总线周期如何组成?在一个典型的读存储器总线周期中,地址信号、ALE信号、RD信号、数据信号分别在何时产生? 答:(1)是指8086对片外的存储器或I/O接口进行了一次访问,读写数据或取指令。 (2)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分别记为T1,T2,T3,T4。 (3)地址信号、ALE信号在T1周期内产生,RD信号在T2周期内产生,数据信号一般在T3内产生, 若T3来不及提供数据,可在某Tw内产生有效数据。 3. 简述uP,uc,ucs三者的区别。 uP微处理器一般也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本身具有运算能力和控制功能。uc,微型计算机是由MP、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ucs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软件系统和外部设备而构成的。 4.简述8086/8088引脚信号HOLD、HLDA HOLD为保持请求信号(输入),当外部逻辑把HOLD引脚置为高电平时,8086在完成当前总线周期以后让出总线控制权。 HLDA为保持响应信号(输出),这是CPU对HOLD信号的响应。响应时,使HLDA输出高电平,8086的三态信号线全部处于高阻态。使外部逻辑可以控制总线。 1. 8255A工作于方式2,采用中断传送,CPU如何区分输入中断还是输出中断? [答] OBF高电平无效时,是输出中断。IBF高电平有效时,是输入中断。 2. 对可编程I/O接口进行初始化时,往往通过一个口地址写入几个控制字,如何保证控制字 正确写入?试分别举例说明。 [答]: ①按特征位区分。如8255的控制字 ②按顺序区分。如8259的控制字 3. 试说明8255A在方式1输出时的工作过程。 [答]:输出过程是由CPU响应中断开始,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用OUT指令通过8255A向外设输出数据,发出WR信号;WR的上升沿清除INTR中断请求信号,且使OBF=“L”(有效),通知外设取数;当外设接收数据后,发出ACK应答信号,一方面使OBF=“H”(无效),另一方面在ACK信号的上升沿使INTR=“H”(有效),以此向CPU发出新的中断请求,开始下一轮输出。 4. 简述 8255A在方式1下的输入过程。 [答] 方式1的输入过程如下(A口): 当外设准备好数据,把数据送给8255A的同时,送来一个选通信号ST B。8255A的A口数据锁存器在ST B 下降沿控制下将数据锁存。8255A向外设送出高电平的IBF,表示锁存数据已完成,暂时不要再送数据。如果PC4=1(INTE A=1),这时就会使INTR变成高电平输出,向CPU发出中断请求。CPU响应中断,执行IN指令把数据读走,RD信号的下降沿清除中断请求,而RD结束时的上升沿则使IBF复位到零。外设在检测到IBF为低电平后,可以输入下一个字节。 5. 扼要说明8255A工作于方式0和方式1时的区别。 [答] 8255A工作于方式0是基本I/O方式,无联络线;方式1是选通I/O方式,有固定联络线。 1.为什么在长途串行通讯中需要加入Modem,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答:二进制数据信号频带很宽,而通信线路往往使用公用电话线,电话线带宽有限,这会导致接收端信号严重失真。为此发送端必须加入Modem进行调制,接收端进行解调。调制方法有:调幅、调频、调相。2.串行传送与并行传送有何区别?各适用什么场合? 答:串行传送用一条线按位传送,线路成本低,但速度慢;适合远距离传送;并行传送多位同时传送,有多少位就要多少条线,线路成本高,但速度快。适合近距离快速传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