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复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

第五章 复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后题部分答案

第三章 1.1>>s=tf('s');G=(s^2+5*s+6)/(((s+1)^2+1)*(s+2)*(s+4))或者G=(s^2+5*s+6)/((s+1)^2+1)/(s+2)/(s+4) 1.2 >> z=tf('z',0.1);H=5*(z-0.2)^2/(z*(z-0.4)*(z-1)*(z-0.9)+0.6) 2.>> den=[1 10 32 32];num=[6 4 2 2];G=tf(num,den) >> zpk(G) 3.A=[-1,1,0; 0,-1,-3; -1,-5,-3];B=[0,0; 1,0; 0,1]; C=[0,-1,0];D=[1,-5];G=ss(A,B,C,D) >> G1=tf(G) 4.den=[1 1 0.16];num=[1 2 ];H=tf(num,den,'Ts',1,'ioDelay',2) 5.>> z=[-1+j,-1-j];p=[0 0 -5 -6 -j j]; >> G=zpk(z,p,8) 5.2 z=tf('z',0.05);q=z^-1;H=((q+3.2)*(q+2.6))/q^5/(q-8.2);zpk(H) 6.>> A=[1 2 3; 4 5 6; 7 8 0];B=[4; 3; 2]; C=[1 2 3];D=zeros(1,1);G=ss(A,B,C,D); >> G1=tf(G) >> zpk(G1) 7.1 s=tf('s');Go=(211.87*s+317.64)/(s+20)/(s+94.34)/(s+0.17); >> Gc=(169.6*s+400)/s/(s+4);H=1/(0.01*s+1); >> G=feedback(Go*Gc,H) >> G1=ss(G) >> zpk(G) 7.2 z=tf('z',1);q=z^-1;Go=(35786.7*q+108444)/(q+4)/(q+20)/(q+74);Gc=1/(q-1);H=1/(0.5*q-1);feedb ack(Go*Gc,H) >> G1=ss(G) >> G2=zpk(G) 7.3 syms Km J B Kr Lq Rq Kv s >> G=Km*J/(J*s^2+B*s+Kr);Gc=Lq/(Lq*s+Rq),H=Kv*s; Gc = Lq/(Rq + Lq*s) feedback(G*Gc,H) ans = 1/(Kv*s) - 1/(Kv*s*((J*Km*Kv*Lq*s)/((Rq + Lq*s)*(J*s^2 + B*s + Kr)) + 1)) 8. s=tf('s');G=10/(s+1)^3;Gpid=0.48*(1+1/(1.814*s)+0.4353*s/(1+0.04353*s)); >> G0=feedback(Gpid*G,1) ss(G0) G2=minreal(G1) zpk(G0) 9.>>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 B=[4 6 ;2 4; 2 2;0 2];C=[0 0 0 1;0 2 0 2];D=zeros(2,2); >> G1=ss(A,B,C,D)

05第五章辅助控制系统

A 组织教学学生考勤填写日志 B 课前提问 C 导入新课 第五章辅助控制系统 第一节点火控制和爆震控制: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的点火系统为电子控制式。电子控制点火系统主要由蓄电池、分电器、高压线、火花塞和ECM/PCM等组成。点火系统的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模块ICM(内置防噪音电容器)均装合在分电器内。另外气缸位置(CYP)传感器也安装在分电器内。 (一)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电路图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点火系统的电路如图11-72所示。 (二)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检查并视情调整发动机怠速。 (2)从前乘客席侧仪表板下的插头支架上拔出2芯维修检查插头(绿/黑及红/白导线),然后接上专用工具SCS短路插头(T/N O7PAZ-0010100)。 (3) 起动发动机,并让发动机在300Or/min下进行无负荷运转(换档操纵手柄置于N或P位置),直到发动机达正常工作温度(即散热器风扇运转)为止,然后将发动机转速降至怠速。 (4)将正时灯连接到第1缸分缸高压线上,然后将灯光对准同步带下罩上的检查标记。在前大灯、鼓风机、后窗除雾器和空调器等用电器均不工作的情况下,检查点火正时。 (5) 如果图11-73所示曲轴皮带轮上的上止点前(BTDC)标记与同步带下罩上的检查标记对正,则表示点火正时值正确,其值为上止点前12°±2°。 (6) 如果上述正时标记末对正,则应松开分电器固定螺栓(图11-74),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分电器壳体以推迟(或提前)点火正时。 (7) 拧紧分电器固定螺栓,再次检查点火正时。 (8)拆下SCS短路插头。 (三)火花塞的检查与安装 (1)检查火花塞电极脏污、磨损与烧蚀情况以及陶瓷绝缘柱上是否有裂纹(图11-75)。如其中心电极已磨圆(图11-76),则应更换火花塞。火花塞型号为:NGK:ZFR5F-11、ZFR6F-11(KA、KV、KY);DENSO:KJ16CR-L11、KJ20CR-L11(KS、KV、KY)。电极烧损与磨损的可能原因为:点火正时提前、火花塞松旷、火花塞热值过高或火花塞冷却不充分等。火花塞脏污的可能原因为:点火正时迟缓、燃烧室存有油污、火花塞电极间隙不符合要求、发动机怠速过高或过低、空气滤清器堵塞、点火线圈或导线老化等。 (2)检查火花塞电极间隙。用塞尺检查火花塞电极间隙,其值应为1.0-1.lmm。如不符合要求,可扳动侧电极进行调整。 (3) 安装火花塞。将少量密封胶涂抹在火花塞的螺纹部分,并用手将其拧入火花塞孔,然后将其以l8N.m的拧紧力矩拧紧。 (四)分缸高压线的检查 (1)拉下橡皮套,小心地拆下分缸高压线。注意:切勿弯曲分缸高压线,否则可能会将导线内部折断。 (2)外观检查分缸高压线有无锈蚀、弯曲(两端头)和破裂现象,并视情予以更换。 D 总结

简单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 §5.1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简单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受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机构(控制阀)所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一、被控变量的选择 被控变量选择方法 方法一:选择能直接反映生产过程中产品产量和质量又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直接参数法。 方法二:选择那些能间接反映产品产量和质量又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对应关系、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间接参数法。 选择被控变量的原则 1. 选择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为被控变量。 2. 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时,可选择一个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并满足如下条件的间接参数为被控变量。 ⑴满足工艺的合理性 ⑵具有尽可能大的灵敏度且线形好 ⑶测量变送装置的滞后小。 二、操纵变量的选择 选择操纵变量,就是从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参数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变量影响显著而且可控性良好的输入参数,作为操纵变量,而其余未被选中的所有输入量则视为系统的干扰。 1. 对象静态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KO应适当大些。 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 f越小越好。Kf小表示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小,系统可控性好。 小结:选择操纵变量构成控制系统时,从静态角度考虑,在工艺合理性的前提下,扰动通道的放大倍数Kf越小越好,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希望适当大些,以使控制通道灵敏些。 2. 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对象的动态特性一般可由时间常数T和纯滞后τ来描述。 设扰动通道时间常数为Tf,纯滞后为τf;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为To,纯滞后为τo。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⑴对扰动通道特性的影响 Tf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过程控制系统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 1.基本练习题 (1)过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般应怎样选择被控参数? 答: 1)主要内容有:熟悉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控制方案;根据系统的动态和静态特性进行分析与综合;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安装;控制器参数整定。 2)被控参数的选择: 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应尽可能选取对产品质量和产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以及环境保护等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进行测量的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参数。 当难以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时,应选取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的所谓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 当采用间接参数时,该参数对产品质量应该具有足够高的控制灵敏度,否则难以保证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效果。 被控参数的选择还应考虑工艺上的合理性和所用测量仪表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 (2)控制通道0/T τ的大小是怎样反映控制难易程度的?举例说明控制参数的选择 方法? 答: 1)一般认为,当/0.3o T τ ≤时,系统比较容易控制;而当/0.5o T τ>时,则较难 控制,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如当τ难以减小时,可设法增加o T 以减小/o T τ的比值,否则 很难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2)控制参数的选择方法: 选择结果应使控制通道的静态增益o K 尽可能大,时间常数o T 选择适当。 控制通道的纯时延时间o τ应尽可能小,o τ与o T 的比值一般应小于03。 干扰通道的静态增益f K 应尽可能小;时间常数f T 应尽可能大,其个数尽可能多;扰动进入系统的位置应尽可能远离被控参数而靠近调节阀(执行器)。 当广义被控过程(包括被控过程、调节阀和测量变送环节)由几个一阶惯性环节串联而成时,应尽量设法使几个时间常数中的最大与最小的比值尽可能大,以便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可控性。 在确定控制参数时,还应考虑工艺操作的合理性、可行性与经济性等因素。 (3)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定义是什么?在方案设计中应怎样确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11规则 最新 轮机自动化 第七章 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考试题库

第七章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 第二节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1. 当控制器接通柴油模式DO时,斜坡函数加温期间温度控制指示LED灯“TT"( )。 A 定发亮B,闪烁C.熄灭 D.无法判断 2 控制器EPC-50B包括( )。①操作面板②电源③主控制板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3 控制系统能否对“柴油—重油J/转换阀进行自动控制? A.能B,不能C.无法判断D,视情况决定 4 如果没有故障、错误或警告,数码管用不闪烁的符号指示程序状态,如电源开用“( )”,正在扔始化硬件用“( )"等。 A,一,,+.B.一,,0,C.+.,0,D.0.,一. 5 粘度传感器的如果发生多个故障,高级别的故障( )改写较低级别的故障。A,可以B.不可以C.有时可以D.无法判断是否可以 6 黏度信号保持在最大值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接头损坏B.EVT-20故C.空气夹杂在燃油系统中 D.起动期间燃油温度太低 7控制器内置具有( )控制规律的软件,可以对重油的粘度或温度进行定值控制。A.比例积分微分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以上都不对 8 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2个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的燃油进行加热。原因是:( )。 A.提供足够的加热量,确保燃油盲6够得到加热 B.可以方便地控制加热速度的快慢,需要快速加热时,两个可同时满额工作、C.两个加热器可互为备用,保障了加热器的安全使用 D.以上都正确 9如果调节过程中出现偏差过大,燃油黏度控制系统都会给出报警信号吗?( )。A.黏度偏差过大会报警,温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B.温度偏差过大会报警,黏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C,黏度、温度偏差过大都不会报警 D,黏度、温度偏差过大都会报警 10在系统新安装后或工作条件改变时,要对系统运行的( ) 进行重新设定和修改,以适应新的需要。A.系数B.整数C,大小 D.参数 11 当控制器接通柴;模式DO时,当燃油温度在达到温度设置Pr35的3℃内后,温升斜坡停止,正常温度控制运行。“TT“LED灯( )。 A.稳定发亮B.闪烁C.熄灭D,无法判断 12 一旦从DO转换为HFO,则EPC—50的控制器可检测到粘度增加,表明重油已经进入系统,那么重油将被开始加热。当温度已经低于重油温度设置值( )℃,控制器自动转到粘度调节控制。 A. 2 B. 3 C, 4 D. 5 1 3 在系统投入工作之前,要先( )。 A.观察比较测量值与实际值有无异常情况 B.手动检测各电磁阀或电动切换阀是否正常、灵活 c-检查燃油和加热系统有没有漏泄或损坏的情况 D.观察EPC-50主扳和粘度检测电路板指示是否正常 14 重油改变时,哪些参数是必须改变的?()o ①密度参数Pr23 ②重油温度设置点参数Pr30;③HFO低温限制值Pr32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 15 发生了多个故障后,需要读取历史报警列表,EPC-50B中的CPU存储了最后的()次报警。A.16 B.32 C.48 D.64 16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 ) 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A.1个B.2,1,。C.3个D,4个 17如果调节过程出现振荡,则需要增加参数Fa25或Fa27,Fa26或Fa28,这些参数的增加会使得系统反映( ), 消除静差能力( )。 A.变慢,减小B,变慢,加强C.加快,减小D.加陕,加强第三节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l如果分油机因故障报警,那么在分油机的EPC—50控制单元土,相应的警报指 示灯就会发出( ) 并不停的闪烁,机舱内同时伴有警报声。 A,黄光B.绿光c,红光D,蓝光 2 如果中间发生故障或需要停止分油时,可通过按下“SEPARATION/STOP” 按钮;实现停止控制。分离设备停止序列对应的( )LE叫吾开始闪烁。启动排 渣,排渣完成后,停止序1lLED等变为稳定的绿色,而分离系统运行对应的绿 色LED将熄灭。显示Stop(停止)‘ A.绿色B.红色c.黄色D.蓝色 3 开启水管的供应阀SV15 出现泄漏情况或相应的控制回路故障,造成排渣口 打开,应( )。A.及时校正该泄漏情况B.检查该阀的控制线路 C.检查补偿水系统D.A 或B 4补偿水系统中没有水,应当( )‘ A.检查补偿水系统B.确保任何供应阀均处于开启状态 C.清洁滤网D.A + B 5. 正常“排渣”后,EPC—50根据有关置换水的参数是否人为修改过,来确定 程序是进入水流量枝准Ti59进行参数校正,还是准备再次分油,直接进入分离 筒“密封”操作Ti62。至Ti75后,系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A.Ti59, Ti64, Ti75 B.Ti59, Ti62, Tj73 C.Ti59, Ti62, Ti75 D.Ti59, Ti67/Ti75 6 测量电阻R是测量电桥的一个桥臂,它是安装在所要检测的管路中,离测量 电桥较远。为补偿环境温度变化所产生日獭逞误差,在实际测量电路中往往( )。 A.把“两线制”接法改为“四±虽制” B.把“两线制”接法改为“三线制” C.把“三线制”接法改为“两2兰制” D.把“三线制”接法改为“四线制” 7PT100温度传感器属于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金属材料电阻值随 温度升高而( ),在检测范围内它们之间保持( ) 。 A.增大,线性关系B.减小,线性关系 C.增大,非线性关系D,减小,非线性关系 8 为了使更多的油在排渣前从分油机内被赶出,以减少油的损失,当出油口压 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达到( ) 时,打开出油阀,待分离简内的待分油 已全部被水置换,净油出口中检测到水分时。 A.0. 5ba B.1 . 0bar C.1. 5bar D.0. 8 bar 9 ( ) 把高速旋转的浦体流动能转变成位能(压力能),这种改进使能耗降至 最低。A.只有向心泵能B,只有向心管能 C.向心泵和向心管都能D.向心泵和向心管都不能 10 s型分油机进出油管结构由原来的( ),改为下部有一个具有向心功能的固 定不动的( )。A.双向心泵,向心泵B.向心泵,双向心泵 C.双向心泵,双向心泵D.向心泵,向心泵 第四节自清洗滤器的自动控制 l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的控制系统中,当进出口的油压差在o,08MPa时( )。 A.电磁阀S1通电,控制活塞被抬起 B.电磁阀S1通电,控制活塞被压下 C.电磁阀S1断电,控制活塞被压下 D.控制电磁阎可能是通电的,也有可青目是断电的 2 自清洗式滤器是根据( ) 决定自动清洗工作的。 A.滤器进出口间的压差B,油的清洁程度C.滤器的使用时间D.油压大小 3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的控制系统中,当滤器进出口的滑油压差超过( )时 自动进行冲冼工作。 A.0. 12 MPa B.0.05MPa C.0. 09 MPa D,0.9MPa 4 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中,当滤器进出口的油压差低于( )时,停止冲洗。 A.0.9MPa B.0. 03 MPa C.0. 3MPa D.0. 09 MPa 5. 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在进行冲洗时,其冲洗方向是:( )。 A.滤筒轴向B.与工作时滑油的流动方向相反 C.与工作时滑油的流动方向相同D.滤简径向 6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的清洗过程中,继续进行过滤作用的滤简个数和进行 清洗的滤筒个数分肄Uo( )。 A,0个,4个B.2个,2个C.1个,0个D.3个,1个 7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中,当滑油进出压差很小时停止清洗,这时进行滑油 过滤的滤器个数是( )。 A.4个B.2个C,3个D.1个 8 空气反冲式自请洗滤器在压差大于0.09JIIPa后开始冲洗,此后( )。 A.轮番冲洗各滤筒至压差小于0.09MPa B.各滤筒轮番冲洗—遍后停止冲洗 C.轮番冲洗各滤筒至压差小于0.03MPa D,反复冲洗各滤简至按停止冲洗按钮 9当自清洗滤器正常工作时可清洗( )个滤简。 A. 1 B. 2 C. 3 D. 4 10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的控制系统在刚上电时,将会出现( )。 A.马达转至下一滤筒冲洗B.等到厶P超过设定值时立即进行冲洗 C.立即进行一次冲洗D.等延时时间到再冲洗 11. 合上电源主开关s,对一个滤简进行清洗。冲洗()左右时间,停止清洗。 A.5 min[ B,2 min C.3 mm D.l min 12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的控制系统中,当谓油滤器进出口滑油压差超 过。.09HPa时,电磁阀sl¥哪空制活塞的状态是( )。 A.电磁阀S1通电,控制活塞被抬起B.电磁阀S1断电,控制活塞禳抬超 C.电磁阀S1断电,控制活塞被压下D.电磁阀S1通电,控制活塞被压下 13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的控制系统中,当电机带动旋转本体$专动期间( )。 A,电磁阀S1通电,控制活塞处下位B.电磁阀S1通电,控制活塞处上位 C.电磁阀S1断电,控制活塞处上位D.电磁阀S1断电,控制活塞处下位 14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控制回路中,手动冲洗按钮PB按下即松开,可冲洗 滤筒的个数是( )。A.1个B.3个C.2个D.4个 15 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当进出口压差大于0.09MPa开 始自动冲洗后,其压差( )。A.可能下降B.可能上升C.不变D. A或B 16 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滤筒在清洗过程中电源突然断 电,重新通电后,系统会( )。 A.马达转动,清洗下一个滤筒B.保持断电前状态,但重新计时 C.保持断电前状态,连续计时D.马达不转,停止清洗 17 在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控制电路中,包括( )。 ①控制电机转动的继电器②控制清洗时间的延时继电器③电机转动的限位开关 ④手动清洗;⑤产生尖峰脉冲的微分电路;6用于起延时作用的R电路。 A.③④⑤6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18 空气反冲式自清洗滤器由()滤筒、一个旋转本体及驱动电机等鄗分组成, 滤筒中装有滤网等滤请元件。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19 自清洗滤器对每一个滤筒的清洗时间大约是( )‘ A.1分钟B.2分钟C.3分钟D.4分钟 第五节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 l对于泵站中有蓄能器酌,一般( )检查一次蓄能器的气压,当压力不足时必须 及时补气。 A..每一年B.每半年C.每两年D.每四年 2 清洗油最好能预先加热至( ), A..45~50℃B.45~70℃C.45~60℃D.45~80℃ 3 在阀位指示器上装有( ) 微动开关。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4清洗管路时,清洗油最好能预先加热至( ),从而降低清洗油的粘度,改善 流动状态,还可使杂质溶解在清洗油内。 A.65~80℃B.55~70℃C.35~50℃D.45~60℃ 5.选用管路清洗泵时应当注意,尽量( )原系统中的油泵作为清洗油泵,选用排 量比系统中油泵( )的油泵进行清洗 A.用,大B.不用,大C.不用,小D,用,小 6对于泵站中有蓄能器的,一般每( ) 检查一次蓄能器的气压,当压力不足时 必须及时补气。A.半年B.一年C.三个月D.两年 7能分别测出艏、艉和左右吃水并单独算出纵倾和横倾,还能直接观察到船体的 中拱或中垂现象的是( )。 A,二点吃水测量B.三点吃水测量C.四点吃水测量D.以上都不是 轮机自动化(人民交通考试题库第七章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第1页共2页

电冰箱的控制系统方案

第四章电冰箱的机械控制系统 电冰箱以电为能源,靠电动机来驱动压缩机,一般还要配上启动继电器才能工作。为了避免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超负荷现象造成电机烧毁,都装有过载保护器。此外,为了控制箱内温度,还要用机械式温度控制器,有时它还兼有控制化霜功能。电冰箱的控制系统依据系统中所采用温控器的不同分为“机械温控系统”和“电子温控系统”。本章主要介绍机械温控原理及机械式温度控制器。 第一节常见机械温控系统 一.机械温控系统组成 常见机械式冰箱温控系统: 图4-1 冰箱电气原理图

表4-1 机械式电冰箱温控系统部件 二.机械式温控器 1.温控器的类型与作用 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是一种能自动控制器具的温度,使其保持在两个特定值之间,并且可以由使用者设定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中,以下为列表: 表4-2 常用温控器类型 本教材中温控器均为冰箱用温控器的技术参数、要求等,主要介绍温感压力式

温度控制器,以下简称“温控器”。 温控器属于温度控制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的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控制压缩机压缩机开、停时间,以保持电冰箱内的温度在确定的范围内。 常见的温度控制器有温感压力式、热敏电阻式和风门温度调节器等。 2.温感压力式温度控制器 由感温组件、温度设定主体组件、执行开闭的微动开关或自动风门等三部分组成。是通过密闭的内充感温工质的温包和毛细管,把被控温度的变化转变为密闭空间压力或容积的变化,以达到温度设定值时,通过弹性元件和快速瞬动机构,自动开闭触点或风门,以达到自动控制温度。 表4-3 温感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分类及用途

常用术语: ●接通点(ON)温控器触点闭路时的温度; ●断开点(OFF)温控器触点开路时的温度; ●调节范围温控器的调节机构给定的最大和最小接通点或断开点之间的温差; ●差动值(DIFF)调节机构整定于某一温度位置时的接通点和断开点之间的温度差; ●感温部件把控制对象的温度变换为充入工质(气体或液体)压力的部分; ●毛细管把感温部分的压力变化传递到波纹管或膜盒的细管。对于充注饱和蒸气●工作的温控器,起毛细管本身亦是感温部分。通常以其端头150mm长作为感温部 分; ●主体除去感温部分和毛细管,其内装调温机构和触点开闭机构等部分; ●冷点(C)温控器调温机构整定在调温范围最低温度值的位置; ●中点/正常点(N)温控器调温机构整定在调温范围中间温度值的位置; ●暖点(W)温控器调温机构整定在调温范围最高温度值的位置; ●调整点温控器动作温度校准的位置,通常作为产品温度动作特性的主要考核●点。它可以是中点或暖点。 3.工作原理 国内常用的压力式温控器有鹭宫型和兰柯型两大类别,其结构不尽相同,但均由三部分组成: 1)感温组件:感温包、毛细管、波纹管(或膜盒)焊接密封而成,内充感温工质。2)带有调节设定温度的主体部分 3)执行机构:由微动开关盒组件或可动风门构成 温控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在家用电冰箱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原理

第五章 简单控制系统

第五章简单控制系统 教学要求: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 掌握被控变量的选择方法及原则 掌握操纵变量的选择方法及原则,学会分析对象静态、动态特性对控制质量的 影响。 了解系统设计中的测量变送问题 掌握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 了解简单控制系统的投运过程及参数整定方法 通过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实例讲解,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重点:被控变量、操纵变量的选择 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 难点:操纵变量的选择 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 §5.1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简单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受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机构(控制阀)所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一、被控变量的选择 被控变量选择方法 方法一:选择能直接反映生产过程中产品产量和质量又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直接参数法。 方法二:选择那些能间接反映产品产量和质量又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对应关系、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间接参数法。 选择被控变量的原则 1. 选择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为被控变量。 2. 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时,可选择一个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并满足如下条件的间接参数为被控变量。 ⑴满足工艺的合理性 ⑵具有尽可能大的灵敏度且线形好

⑶测量变送装置的滞后小。 二、操纵变量的选择 选择操纵变量,就是从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参数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变量影响显著而且可控性良好的输入参数,作为操纵变量,而其余未被选中的所有输入量则视为系统的干扰。 1. 对象静态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应适当大些。 K O 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 f越小越好。Kf小表示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小,系统可控性好。 小结:选择操纵变量构成控制系统时,从静态角度考虑,在工艺合理性的前提下,扰动 希望适当大些,以使控制通道灵敏些。通道的放大倍数Kf越小越好,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 O 2. 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对象的动态特性一般可由时间常数T和纯滞后τ来描述。 设扰动通道时间常数为Tf,纯滞后为τf;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为To,纯滞后为τo。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⑴对扰动通道特性的影响 Tf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纯滞后τf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⑵对控制通道的影响 在选择操纵变量构成控制系统时,应使对象控制通道中τ0适当小些,设法减小τ0。 3. 操纵变量的选择原则 ⑴要构成的控制系统,其控制通道特性应具有足够大的放大系数,比较小的时间常数及尽可能小的纯滞后时间。 ⑵系统主要扰动通道特性应该具有尽可能大的时间常数和尽可能小的放大系数。 ⑶考虑工艺上的合理性。如生产负荷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就不宜选为操纵变量。 例:乳化物干燥塔操纵变量的选择 三、系统设计中的测量变送问题 1. 纯滞后 2. 测量滞后 3. 传送滞后 传送滞后------信号传送过程中引起的滞后。主要指的是气信号的传送,对于电信号这种传送滞后可以忽略不计。 四、控制器对控制规律及正反作用的选择 1. 控制器对控制规律的选择 复习基本控制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控制规律选择的原则是: 1. 对于一些对象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要求又不太高的控制系统,可选用比例控制器。象贮罐的液面,以及不太重要的蒸汽压力等控制系统。 2. 对象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但不允许有余差的情况,可选用比例积分控制器。例如流量、管道压力等控制系统往往采用PI控制器。 3. 当对象滞后较大,如温度、PH值等控制系统则需引入微分作用。一般在对象滞后

操作系统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设备管理 1、试说明设备控制器的组成。P163 答: 设备控制器的组成由设置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I/O逻辑。 2、为了实现CPU与设备控制器间的通信,设备控制器应具备哪些功能?P162-P163答: 基本功能: 接收和识别命令;数据交换;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地址识别;数据缓冲;差错控制。 3、什么是字节多路通道?什么是数组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P164- P165答: 1、"字节多路通道: 这是一种按字节交叉方式工作的通道。它通常都含有许多非分配型子通道,其数量可从几十到数百个,每个子通道连接一台I/O设备,并控制该设备的I/O操作。这些子通道按时间片轮转方式共享主通道。只要字节多路通道扫描每个子通道的速率足够快,而连接到子通道上的设备的速率不是太高时,便不致丢失信息。 2、"数组选择通道: 字节多路通道不适于连接高速设备,这推动了按数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数组选择通道的形成。 3、"数组多路通道: 数组选择通道虽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但它却每次只允许一个设备数据。数组多路通道是将数组选择通道传输速率高和字节多路通道能使各子通道(设

备)分时并行操作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道。它含有多个非分配型子通道,因而这种通道既具有很多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通道利用率。 4、如何解决因通道不足而产生的瓶颈问题?P166 答: 解决“瓶颈”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增加设备到主机间的通路而不增加通道,就是把一个设备连接到多个控制器上,而一个控制器又连接到多个通道上。 多通路方式不仅解决了“瓶颈”问题。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因为个别通道或控制器的故障不会使设备和存储器之间没有通路。 5、试对VESA及PCI两种总线进行比较。P167 答: 1、"VESA该总线的设计思想是以低价位迅速点领市场。VESA总线的带宽为32位,最高传输速率为132Mb/s。VESA总线仍存在较严重的缺点,它所能连接的设备数仅为2—4台,在控制器中无缓冲,故难于适应处理器速度的不断提高,也不能支持后来出现的Pentium微机。 2、"PC随着Pentium系列芯片的推出,PCI在CPU和外设间插入一复杂的管理层,用于协调数据传输和提供一致的接口。在管理层中配有数据缓冲,通过该缓冲可将线路的驱动能力放大,使PCI最多能支持10种外设,并使高时钟频率的CPU能很好地运行,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32Mb/s。 PCI即可连接IS A、EISA等传统型总线,又可支持Pentium的64位系统,是基于奔腾等新一代微处理器而发展的总线。 6、试说明推动I/O控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P167 答:

帕萨特1.8T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论文..

帕萨特1.8T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 原理与检修

论文 摘要 帕萨特1.8T汽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其污染物排放控制达到欧Ⅳ标准。帕萨特1.8T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主要由一个三元催化转化器(TWC)、二次进气喷射装置(EAIR)、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曲轴箱强制通风(PCV)系统和燃油蒸发排放(EV AP)控制系统等组成。论述了帕萨特1.8T汽车排放控制系统各主要元器件的结构原理与检修。[关键词]: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结构原理;检修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概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目录 摘要 (ii) 1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概述 (1) 1.1 排放控制系统与整车的关系: (1) 1.2 减少排污的方法 (1) 1.3 排放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 2曲轴箱强制通风(PCV)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2) 2.1 作用和基本组成 (2) 2.2 工作原理 (3) 2.3 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的检修 (3) 3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4) 3.1 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构成 (4) 3.2 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5) 3.3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 (5) 4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原理和检修 (6) 4.1 废气再循环控制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6) 4.2 废气再循环控制装置的检修 (7) 5三元催化转化器结构原理和检修 (8) 5.1 三元催化转换器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8) 5.2 三元催化转换器装置的检测 (8) 6二次进气喷射装置(EAIR)结构原理和检修 (10) 6.1 二次进气喷射装置(EAIR)结构原理 (10) 6.2 查找二次空气系统故障 (11) 7涡轮增压装置的结构控制原理和检修 (12) 7.1 涡轮增压装置的结构控制原理 (12) 7.2 涡轮增压装置的检修 (13)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汽车辅助控制系统复习

汽车辅助控制系统复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汽车排放污染主要来源于________,主要排放物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发动机排出的NOX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 开环控制EGR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4. 废气再循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最好方法就是降低_______________。 6. 废气在循环会使混合气的着火性能和发动机输出功率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发动机启动时,怠速控制阀应该保持( ) A. 全开 B. 全闭 C. 全开与全闭之间 D.上述三项都可以 2. 进入进气歧管的废气量一般控制在( )范围内。 A. 1%~2% B. 2%~5% C. 5%~10% D. 6%~13% 3. 在( )时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不工作。 A. 行驶 B. 怠速 C. 高转速 D. 热车 4. 发动机过热将使( )。 A. EGR系统工作不良 B. 燃油蒸发量急剧增多 C. 三元催化转换器易损坏 D. 曲轴箱窜气增加 5. 在暖机过程中,ECU根据()按内存的存储值控制怠速阀的开度. A. 进气温度 B. 节气门开度 C .冷却液温度 D. 凸轮轴位置 6. 下列哪个工况不是采用开环控制() A. 怠速运转时 B. 发动机起动时 C. 节气门全开或大负荷时 D. 氧传感器起效应时 7. 加速时( )排放量最多,( )排放量最少。 A. NOx HC; B. NOx CO; C. HC CO; D. CO HC 8. 电控系统控制怠速进气量的基本方式有()种 A. 2 B. 3 C. 4 D. 1 9. 三元催化剂中的铑能加速进化()废气 A. NOx B. HC C.CO D.CO2 10.混合器过稀时,下列()有害气体将变多 A. NOx B. HC C.CO D.B和C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气缸内的温度越高,排出的NOX量越多。() 2. 当节气门传感器有故障时,ECU始终接收到节气门开度为50%的信号。()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习题及答案 第5章 辅助控制系统

1.利用进气的惯性效应来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有两种,一是____,二是在进气管中部加设一个大容量的____和相应的控制装置。 装配可变进气歧管长度系统;真空气室 2.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谐波进气增压系统的真空电磁阀____,进气管中的控制阀____。此时,由于____的参与,缩短了压力波传播距离,能得到较好的气动增压效果。 开启;打开;大容量空气室 3.提高充入气缸的空气密度常用的两种方法是____增压和____增压,现代汽车以____为主。 废气涡轮;机械 4.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废气涡轮增压系统最重要的部件,由____、____及中间体三部分组成。 动力涡轮;增压涡轮 5.设置____是调节增压压力最简单而又十分有效的方法。 废气旁通阀; 6.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工作时,若废气旁通阀阀门打开,则通过动力涡轮的废气数量和气压____,动力涡轮转速____,增压涡轮的进气增压压力____。 减小;降低;减小 7.现代汽车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电子控制后,能适时的改变____和____,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汽油发动机的性能。 气门正时;气门升程 8.大众车系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大多采用____控制,在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之间设置一个____,可以上升和下降以调整发动机____的位置。 正时链条;凸轮轴调整器;进气凸轮轴 9.丰田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在进气凸轮轴与传动链轮之间具有____。 油压离合装置; 10.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其主要部件是调整凸轮轴转角的____和对传送的机油压力进行控制的____。 VVT-i控制器;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 11.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可处于____、____或保持这三个不同的工作状态。 提前;滞后 12.VVTL-i与VVT-i的结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____和____,以及能实现两个不同升程量转换的____。 低、中速用凸轮;高速用凸轮;凸轮转换机构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薛定宇版)第三章作业

第三章作业 3.3 假设线性系统由下面的常微分方程给出 ,且2 12()()5() y x t u t u t =-+- 式中有两个输入信号u 1(t)和u 2(t),请在MATLAB 工作空间中表示这个双输入系统模型,并由得出的状态方程模型求出等效的传递模型,并观察其传递函数的形式。 解:源代码如下: >>A=[-1,1,0;-1,0,-3;-1,-5,-3]; B=[0,0;1,0;0,1]; C=[0,-1,0]; D=[1,-5]; G=ss(A,B,C,D) %输入并显示系统状态方程模型 结果:

再求出等效的传递函数模型: 源代码:>>G1=tf(G) 结果: 3.8 假设系统的对象模型为G(s)=10/(s+1)3,并定义一个 PID控制器 10.4353 ()0.48(1) 1.81410.04353 P ID s G s s s =++ +

这个控制器与对象模型进行串联连接,假定整个闭环系统是由单位负反馈构成的,请求出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并求出该模型的各种状态方程的标志型实现和零极点模型。 解:源代码如下: >> s=tf('s'); %先定义Laplace算子s G1=0.48*(1+1/(1.814*s)+0.4353*s/(1+0.04353*s)); G2=10/((s+1)^3); G=feedback(G2*G1,1); %负反馈连接 G0=ss(G) %输入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模型 G1=tf(G0) %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G2=zpk(G0) %系统的零极点模型 结果如下:

3.9 双输入双输出系统的状态方程表示为 2.25 4.25 1.250.25 240001()(),()()0.250.5 1.2512202 21.25 1.75 0.25 0.750 2x t t y t x t --- ????? ???---?? ? ???+= ? ???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