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第一章:

1.教育学:概括地说,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者规定。

3.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4.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

5.个体社会化:个体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的个性的过程。

6.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7.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

三、简答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

答:(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2)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影响的依据。

2.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答:(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3.简述教育目标的分类:

答:(1)认知领域:包括有关学科的知识、定理、定律等;(2)能力领域:包括一般的智能、各学科的特殊能力、思想品德能力、审美能力、体育运动能力技术技能等;(3)包括观点、信念、情趣、态度、价值观、适应性等。

4.简述教育适应个人发展的规律

答:(1)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简述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答:(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事业的质量;(2)教育对人口的作用: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手段之一;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人口”观;教育可以调整社会人才构成与流动。

6.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答:(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是教育内容的源泉,文化越发展,教育内容越丰富;文化对育人具有深刻的影响;社会文化水平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2)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教育是传承延续文化的主要手段;教育是选择与更新文化教育的主力军;教育是普及和提高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根本途径

7.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答:(1)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2)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定;教育通过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社会政治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8.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

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1)教育是一种由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

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10.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答:(1)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背离我国教育的目的和基础教育的性转移的,也是违反的成长规律的。(2)中小学生可也负担过重。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不断加大习题量和使用各种辅导教材;二是不断增加课时,拉长授课时间。(3)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我国中学教育中,毕业班时期的分化是最严重的分化。

1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四种:(1)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生物特点,也就是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2)环境,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3)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点是对年轻一代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

12.简述远古、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远古教育的主要特征:1、非独立性;2、贫乏性;3、无阶级性;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1、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2、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3、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4、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

四、论述题

1.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答:(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性知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化,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它还包括生产工作、设备、程序等。(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科学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其次,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第三,科学可以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中去。(2)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科学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科学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时,教育也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技术的成果。

2.论述“经济发展,教育要先行”。

答:(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并引发了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正是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现代生活广泛渗透了科技的成分,具备现代科技素养是时代对人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使得现代科技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3)科技进步改变了教育技术。教育的技术基础和社会的科技进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中叶以来,在现代科技技术基础上,教学中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使整个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变。

3.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

答:(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注意人才以下的这样几个方面: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想;崇高理想

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综合。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入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是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

2.教师:是受社会的委托,在教育机构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专门人员。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

答:教师的劳动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1)特殊的复杂性;(2)强烈的示范性;(3)独特的创造性;(4)显效的长期性;(5)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发生;(7)劳动量的隐含性;(8)劳动的协作性。

2.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答: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基础。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下列三个组成部分:(1)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备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3.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

答:教师所具有多重角色身份表明其教育职能的多样性,因而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的能力。(1)教育预见性 (2)教育传到能力(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4.教师行为规范与模式包括哪些方面?

答:(1)教师的“教员”角色;(2)教师的“领导者”角色(3)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4)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5)教师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6)教师的“父母”角色(7)教师的“榜样”角色(8)教师作为“被攻击对象”的角色 (9)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10)学校管理者角色 (11)教师角色冲突 (12)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四、论述题

1.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它的意义是: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状态;有利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的具体内容是:(1)理解学生;(2)与学生和谐相处;(3)积极的自我意识;(4)教育的期待。

1.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师生之间除了在学校组织中所发生的关系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个人交往,组织行为学称之为非正式交往。

2.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

三、简答题

1.简述气质差异的教育。

答: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于做好教育工作,使学生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人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2)教师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4)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行为修养面对于搞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

答:(1)性格有好坏之分:性格特征具有社会文化的价值;性格特征具有道德评价意义;性格特征与个人潜能发挥、心身健康密切相关(2)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3)良好性格是可以自我塑造的: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不断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在困难中磨练自己。

3.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主要表现哪些?

答:(1)身心失衡带来困扰;(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的冲突;(4)自我探索中的迷惑;(5)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

4.简述师生关系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1)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2)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3)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4)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5)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5.简述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

答:(1)婴儿期和托儿期(又称先学前期,出生3岁);(2)幼儿期(又称学前期,3、5,6岁);(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岁11、12岁);(4)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1、12岁14、15岁);(5)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14、15岁17、18岁);以后还有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两个阶段。

6.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1)学生是人:是一个能动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以学习为主要的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四、论述题

1.论述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育。

答:(1)针对初中生处在生理发育的激变期,发育快、不平衡的特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要防止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正常的体育锻炼,也要防止因运动量过大而影响健康。(2)针对学生进入性成熟的过渡期带来的特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理知识和性的教育,减少初中生对自己身心变化不良的好奇心或心理上的混乱与恐慌,帮助懂得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和友谊、同时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和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积极向上的兴趣,帮助他们将精力放在学习、工作上,在健康的生活中度过这一阶段。(3)针对初中生渴望有独立性而又自控能力差的的特点,教师应该协同家长创设有利于相互理解的教育环境和关系,应该用亲切关怀、启发引导代替限制。(4)针对他们钦佩和向往英雄模范人物,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的特点,教师应善于组织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竞赛活动,使学生这种荣誉感得到满足的发展和巩固。

2.联系自身实际,分析师生关系的改善。

答:(一)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1)对立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师生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独立思维受阻,师生交往呈明显单向型,已发

生冲突,教学效果差;(2)依赖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感情平稳,吴冲突。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明显缺乏学生的主动性。从知识掌握看,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差;(3)自由放任型师生关系: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各行其是;教师能够解答学生的问题,但不能给予及时地正确指导,不认真检查学习效果。教学效果明显下降;(4)民主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教学效果良好。

(二)教师的人格态型:从每一个从业的教师,都有一个稳定的倾向性的职业人格态型,它决定多样的教学风格,影响这多种教育行为方式的选择。它构成教师具体行为的组织机理,还直接产生着教学效益。(1)父母态:父母态人格结构,往往有明显的权威感和优越感,通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以及权威似的色彩。

(2)成人态:成人态人格结构,则有客观理智的特征,体现健康成熟的成人人格。其教学行为大多数具有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自我广延的能力;与他人热情相处的能力;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表现具有现实性知觉;具有自我客体化的表现;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3)儿童态:儿童态人格结构的人常常像因而那样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其教学行为是:无甚主见,不善于临场决策,感情用事;一味做学生的兄弟或姐姐,忽视师生间的角色差别,处理问题情绪化;按兴趣选择教学内容,教学随意性答,教学方式多变;不能控制自己,易冲动、好激动、喜欢诙谐。很少有肯定的意见。

(三)教师的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和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教师人际知觉,指教师对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教师与学生关系知觉表现为两种:教师与所教班级集体的关系知觉;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的知觉。

教师在与某个具体学生的知觉中,不管教师想法如何,他们的行为必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教师就建立正确的学生的知觉观,了解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才能在处理与学生相互关系上得心应手。

教师人际知觉在当前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学生知觉失真。这种情况容易出现摩擦和矛盾交往的情境里。

教师对学生的知觉失真还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知觉偏见,即以己度人,以自己的情绪和品质来判断别人也有类似的情绪和品质。教师的知觉偏见将对职业行为带来极大的危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互相尊重,提倡并主义培养儿童积极性主动精神,尊重儿童的人格和个体特长,反对用专职的方法来强迫儿童学习,反对用各种死板、教条的模式限制儿童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

第四章:

1.校风:是一个学校社会气氛,即校风,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

2.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公共一致的文化。它拥有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行为系统,明显的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一定的经济体系,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以及某种价值观念。它有力地约束着社区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教育和人的发展方向有着潜在的影响。

3.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以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

4.花盆效应:花盆效应会造成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学生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风浪,难获得社会成就;

5.同伴影响:学生同伴群体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6.服务功能:是指社区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和自我意识,把教育的发展真正当成与社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

三简答题

1.简述微观环境的影响。

答:学校还有影响学生个体成长的一些微观环境:(1)同伴影响:学生同伴群体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2)花盆效应:花盆效应会造成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学生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风浪,难获得社会成就;(3)教师的期待效应:教师对差生的期望传递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家庭的教育功能表现在哪个方面?

答:(1)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的作用;(2)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也起重要作用;(3)家庭在知道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的作用;(5)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

3.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家庭的教育影响不久带来广泛性,色热切具有特殊性,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组织、教育机构而言有着它特别优越的有利条件:(1)家庭教育影响具有显著性;(2)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4)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4.家庭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答:(1)由于家长在职业类别上的不同,使得家庭教育和家生活都受到不同影响;(2)家庭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和道德面貌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3)家庭极端贫困,经济水准在温饱以下,就不能为其子女提供正常或必要的学习条件;(4)家庭结构在其完整性上,可区分为常态家庭和非常态家庭;(5)家庭的气氛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非自然的主管因素;(6)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对学生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

5.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良好的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父母的表率作用;(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3)父母的文化修养;(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6.简述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

答:(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基础(5)协调功能

7.简述社区教育功能。

答:(1)社区环境对儿童请少年乃至成人来说,是最直接、最具有可感、生动形象的社会氛围,它简介地反馈整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信息,它对人影响往往超过整个社会或国际社会;(2)生长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沿海的城市社会与内地的城市有别,城市社

区与一般农村社区又有差异;(3)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意味着我国不同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目标、方向等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8.简述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

答:(1)相互访问(2)通讯联系(3)召开家长会(4)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

答:(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2)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3)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联系和保持经常性的关系:安排学生到公共文化机构进行活动;请这些部门的通知帮助把关,引导学生不要去接触一些不适宜接触的东西,把在公共场所有不良现象的学生即使反映给学校;(4)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5)学校有选择的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

2.教育为什么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答:(1)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连接: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青少年的整个生活。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出现断层。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空白。都将使对青少年的各种教育无法有效地衔接起来,使青少年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放任自流,失去控制,从而为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趁机深入提供了机会。因此,搞好上述三种教育的衔接和协同,是整体化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

(2)有利于保证增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之间,除了在失控上不能出现断层外,还有一个在方向上能否保持一致的问题。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在基本方向上不能保持高度的一致,那么,它们各自的作用不仅会相互抵消,还会给学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混论。(3)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不仅在时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点。在家庭教育中,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一层血缘关系,因此,在教育中常常伴随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和信任气氛。

总之,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种教育是各有特色的,它们之间很难互相代替,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协调一致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整体教育效益。

第五章:

1.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2.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秩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3.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科学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科学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

4.广域的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如把物理、化学、生态、生理、实用技术综合成“综合自然学科”。

5.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者无意地传递给学校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6.核心课程:亦称“问题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者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旨在把独立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精密结合。

7.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哥们学科,以及有目的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8.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9.教学计划:指的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

10.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有了教学大纲就能选择具体教材和编写教科书。

11.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12.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13.相关课程:亦称“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同时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如语言与历史,历史与地理,数学与物理等既保持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又在各科课程标准中确定了相关科目的科际联系点,使各科教材之间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

一、简答题

1.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2.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

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科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3.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答:(1)在内容上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同意;(2)在教材的编辑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

5.简述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答:(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

培养和个性发展;(4)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总和技术教育;(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

6.简述教学设计的步骤。

答:(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试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7.简述隐性课程的结构及特征。

答:隐性课程的结构:1)物质—空间灯类;2)组织—制度类:3)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的特征:1)潜在性;2)非预期性;3)多样性。

8.简述隐性课程的功能

答:1)陶冶功能;2)育美功能;3)益智功能;4)健体功能。

9.简述隐性课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答: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明确隐性课程的目标;3)发挥教师在实施隐性课程中的作用;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5)克服隐性课程中的消极因素。

四、论述题

1.论述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答: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四个板块组成的。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为了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课。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必修课的比重。必修课所占比例多大,原则上是要保证学生掌握普通教育的共同基础。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一般说来,选修课的内容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制定选修课,即把有关选修课分为几组,规定学生必修选修其中一组或在各组中选择一二门;另一种是任意选修课,即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允许学生跨年级选修。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途径之一。它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精神,培养兴趣特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形成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社会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培养了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主要是由四个方面构成的。就一般而言,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主要应该以必修课为主,侧重于普通教育的共同基础。同时又顾全到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并把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也纳入课程计划中来。这样有利于系统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应付敷衍。因为这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2.论述教学目标的叙写中明确的行为目标要求。

答: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从广义讲,包括终极目标,即国家的教育宗旨;中程目标,即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短期目标,每科每课的教学目标,即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当前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叙写上有三类情况。第一。用教育目标代替;第二,含糊的教学目标;第三,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行为目标,首先包含行为主体。指的是学习者。行为目标描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

其次包含行为动向。行为动向是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分为含糊的与明确

再次包含情境或条件。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①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或者不允许使用,②提供信息的提示,③使用工作和特殊设备,或者不用,④完成行为的情景。

最后包含表现水平和标准,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标准的说明可以使定量的或定性的,也可以二者都有。一般行为为标准分三类:完成行为的实践限制;准确性;成功的特征。

教学设计拥有具体明确的行为目标,可以为教师提供明显的教学方向,提供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教具的依据,也提供了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但有些教学目标是不能测量学习的结果的,也需要加以重视。教学中不可忽视目标所未提及的其他人物,未预料的教学活动也可能引出更有价值的结果。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依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6.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主题,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8.现代教育技术:是指教学中是哟个的传递信息的媒体和进行教学的技术手段,它的作用使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个别化,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9.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群体的价值以及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教师行为决定了课堂气氛,而这种气氛又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整体的教学效果。

10.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任务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1.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使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

12.讲授法:亦称“口头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13.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14.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材料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15.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

1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7.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简答题

1. 简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方法。

(1)课堂播放教学法;(2)远距离播放教学法;(3)程序教学法;(4)机器考察分析法。

2.简述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1)了解学生的需要;(2)建立积极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室常规。

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答:(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2)学生的定型期望;(3)班集体的特点;(4)教师的行为方式:强制性的因素;亲和性的因素;操作性的因素。

5.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内容。

答:(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2)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3)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

6.简述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答:教学的辅助形式主要有:作业;辅导;讲座;参观等。

6.简述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

答: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评价。

7.简述现代教学技术功能。

答:(1)他不能受时空、微观和宏观的控制,将教学内容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实物特征的变化和发展,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2)它能提供代替的经验,是抽象概念半具体化;(3)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水平不同。(4)能增进教学效率;(5)能提高信息的增值率,扩大教学规模。

8.简述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答:一般教学方法的实施都要具有五个步骤:

(1)引起动机;(2)呈现教材;(3)举例说明;(4)归纳概括;(5)布置作业

9.简述教学过程的要素。

答:(1)引起学生注意;(2)提出教学目标;(3)唤起已有经验;(4)提供教材内容;(5)指导学生学习;(6)注意学习表现;(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

10.良好课堂气氛的标准是什么?

答:教师要创造一个好的教室气氛必须要有下列行为:

(1)加纳感受。接纳学生所表达的感受,包括正面和负面的;(2)赞赏或鼓励;(3)加纳意见;(4)善于发问。

1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

12.简述教学过程中的规律。

答:(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2)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3)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13.教学方法的种类有哪些?

答:(1)讲授法;(2)谈活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5)演示法;(6)参观法;(7)实验实习法;(8)练习法;(9)发现法;(10)情景教学法。

14.简述数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答:(1)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2)选择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治理问题和情趣问题;(4)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5)维持课堂纪律使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15.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三、论述题

1.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综合运用各项教学原则。

答:(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因材施教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8)可接受性原则。

2.论述课堂教学中“中性力量”的处理。

答:课堂中有三类力量的影响:积极力量,指增进学生学习的行为;中性力量,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消极力量,即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中性力量的表现形式有:①不在听课,但静坐在作为上的学生;②张开双眼出神地望别处;③既不吸引别人也不是其他人分心的乱涂乱画;④两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交换意见;⑤在桌上睡觉但无鼾声。在这些中性力量个别出现时,可以带来对老师一种课堂情绪的影响。但也可以在不扰乱主要工作的条件下,接受学生的这些中性现实,让其他学生照常进行学习,入中断教学

逐个处理会引起分心时间,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思路。中性里力量需要教师的诱导,从而转为积极力量。

第七章:

1.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

2.学习量:是学生所学习的一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总和。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

答:(1)学习条件的最优化;(2)学习过程中的最优化;(3)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2.学习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答:(1)学生的能力;(2)过去的经验;(3)学习的准备;(4)保持和遗忘;(5)练习;(6)理解关系;(7)技能的相似;(8)概念的重要性;(9)发现;(10)学科内容;(11)评价和态度;(12)动机;(13)知道自己有进步;(14)自信心;(15)学习的自由。

3.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答: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可以把学习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等;(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是指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训练;(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4.知识学习的过程有那四个阶段。

答:从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对一类事物的实际知识过程出发,可以将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选择阶段;(2)领会阶段;(3)保持阶段;(4)应用阶段。

5.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答:(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性;(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和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6.学习方法指导包括哪几个过程?

答:(1)了解学情;(2)制定计划,做好准备;(3)实施指导;(4)反馈控制。

7.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和方式。

答:(1)学习指导的途径主要有:通过教师的指导来进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来进行;通过家长或者其他人员来进行;(2)学习指导的主要方式在:系统传授式;专题讨论式;学科渗透式;学习诊断式;经验交流式。

8.有哪几种主要学习方法的指导?

答:(1)指导学生学会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2)指导学生学会阅读;(3)指导学生学会观察;(4)指导学生学会忙记忆;(5)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6)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7)指导学生学会排除学习干扰。

9.技能学习的过程有哪些阶段?

答:定向;分解;定位;熟练。

10.加涅将问题解决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

四、论述题

1.论述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1)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要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心理活动的统一。(2)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要保证不年龄的学生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合理设计各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量;合理安排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3)劳逸安排的节奏性。

第八章:

1.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瑰丽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2.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道德情感,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

3.道德行为:是人再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它是对人的品德评价的客观依据。

4.道德意志:是再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哪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一种力量。

5.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再内容上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它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常常作为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左右着行为的决策和发动。

6.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7.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8.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9.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一、简答题

1.简述素质教育目标分解有哪些?

答:(1)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及教育;(2)道德素质目标及教育;(3)文化素质目标及教育;(4)胜利素质目标及教育;(5)心理素质目标及教育;(6)审美素质目标及教育;(7)劳动素质目标及教育;(8)交往素质目标及教育

2.人格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答:(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3.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

答:(1)整体性;(2)基础性;(3)内化性;(4)综合性。

4.简述育人的基本规范有哪些原则?

答:(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疏导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简述学生德育的方法有哪些?

答:(1)说服教育;(2)榜样和示范;(3)锻炼;(4)修养;(5)陶冶;(6)评价

二、论述题

1.论依据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答: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进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要用一份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2)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3)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教育学综合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综合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教育先行: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代表人物:涂尔干、孔德等。 3、终身教育:它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星期,70年代产生广泛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朗格郎。终生教育强调教育史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终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的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 4、教师专业性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成为专业人员并在教学中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其中教师职业专业化只能是通过教师教育专业化来实现。 5、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提出的。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心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6、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提出“五育并举”的思想。包括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美感教育亦称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7、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将它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8、《初等教育法》:1870年,英国国会正式颁布“初等教育法”(Elementary也称福斯特法案)。这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 ⑴提出在全国各地5-12岁普及义务教育; ⑵国家仍然保留国民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辅助权,监督权; ⑶将全国分成若干学区,每学区建立可征收税收,地方教育局领导地方教育,承认英国私立教育机构,认为这是国家教育的一种类型; ⑷宗教科目与世俗科目分离。 9、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名词解释题 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9.教育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化的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11.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2.3.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4.文化(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2.5.文化传递: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发展、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2.6.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2.7.文化变迁:文化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容的变化,并非所有的文化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2.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1.儿童的发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3.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 3.3.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而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

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 1、学制: 学制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得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得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得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得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 又称班级授课制,就是将学生按年龄与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得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得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得一种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 亦称狭义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得要求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得一种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与体力得活动。 4、陶冶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创设与利用有教育意义得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等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得一种方法。 5、《学记》: 就是中国古代得教育专著,就是世界上最早得教育理论著作,在世界教育史上影响较大。它仅仅用了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就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教育活动得许多规律,对今天得教育活动仍有巨大得指导作用。 6、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与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得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 得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得一种组织形式。 7、学制 学制就是由国家制定得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得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得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得关系 8、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就是指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得解剖生理方面得特点。 9、讲授法 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得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10、美育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得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艺术与创造美能力得活动。 11、教育目得 教育目得就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得人得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得质量规格。 12、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就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得形式编定得有关学科教学内容得教学指导文件。 13、启发式 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得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得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得积极性与主动性,指导她们自已去学习得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她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14、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就是利用她人得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得思想品德得一种教育方法。 15、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就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得,为大多数人赞同得言论与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得动向与集体成员得言行,成为个人与集体发展得一种力量,就是学生自我教育得主要手段。

教育学专业名词解释收集汇总大全

名词解释收集汇总大全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23、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4、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 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人类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述。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变革现存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是教育领域里的创新。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技术等手段去感知和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教育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研究者为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原因,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研究步骤和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一种方法。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 生物起源论: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 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关于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整理

教师威信—— 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 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教育终生化:与人的生命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应。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的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朝着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教育目的: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人得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特定要求或产生预期的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调节教师工作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 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课程——广义: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学校开设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教育学名词解释总汇

教育学名词解释总汇 教育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的教育。狭义的教育 则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4.教育内容: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 5.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它不仅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使用的一切物质条件。 6.教育科学:是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7.教育规律 8.教育结构:通常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以及不同性质的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 9.教育观念:是教育者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总和 10.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11.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他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他能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2.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他由三部分组成: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根本规则。 13.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育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 14.教育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15.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得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也称强迫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16.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育之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场景来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学生施加影响17.制度化教育: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18.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19.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20.素质教育: 2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他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身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身。 22.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23.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育学名词解释1

教育学名词解释 1. 广义教育---指一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2. 狭义教育---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3. 人的发展---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4. 遗传素质---是指先天继承下来的、与身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5. 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6. 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7.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 8. 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9.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 10.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11. 智力因素---是在人们的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 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 12. 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 13. 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学校教育活动。 14. 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 15.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16. 教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常采用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不同方式。 17. 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见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班,教师分别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根据统一的教材和要求,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8. 自我教育---指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己教育自己,进行学习和涵养锻炼,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19. 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 20. 教育合力---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21. 观查法---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考察的一种方法。 22.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观察等特定的调查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可靠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达到掌握教育实情、解决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 23. 教育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对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评价,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4. 加权定量评分法---指对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特性或其总体状况进行评分赋值,运用加权求和的公式统计评分结果,以判明其价值的评价方法。 25. 教师的劳动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培育人的劳动。具体包括: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劳动时空范围具有连续性和广延性;劳动过程和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 26. 教师的任务——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任务有:教好功课;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等。 27. 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勇于坚持真理、不断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现代价值取向和现代人思想素养。 28. 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育人观;正确的学生观;现代的教学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29.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忠诚人民教育,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刻苦钻研,虚心求进;团结协作,尊重集体,互勉互进。 30. 教师的知识素养——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比较扎实的教育知识。 31. 教师的能力素养——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思维能力;周密、精细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广泛、活跃的社会交往能力;清晰、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机智的教育应变能力;冷静、沉着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期末重点+真题) 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要素(考研真题)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深入地认识这三个要素,一个方面对“教育”概念认识的一个深化,另一方面也为教育形态的认识提供了概念基础。 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期末重点)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非制度化的教育 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制度化教育 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业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家庭教育 是指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期末重点+考研真题) 是指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依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纪律、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等一系列行为,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适应一定社会或阶段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社会教育 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实验教育学(考研真题)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生物起源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劳动起源论 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第二章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考研真题) 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 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 教育的正功能 是教育在促进社会和人发展上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教育的负功能 是指教育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愿望相反的效果。 教育的本体功能: 指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即教育的职能(教育自身具有的能力或承担的职责)。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期末重点+考研真题) 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教育学中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指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由国家管理教育最高决策层规定的,是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统一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3.发展适宜性:指幼儿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4.综合性原则: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5.启蒙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人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实质是启蒙教育。 6.活动性原则:要求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

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7.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8.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自然的生活中,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考试网 9.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0.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11.课程:课业及其进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或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科目(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12.道尔顿制: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按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

中公学科专项汇总——教育学名词解释一

中公学科专项汇总——教育学名词解释一 1.广义教育---指一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2.狭义教育---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3.人的发展---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4.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 5.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6.遗传素质---是指先天继承下来的、与身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7.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8.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9.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10.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

教育学名词解释(20200524071808)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 各种影响和作用。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作用的反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 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2.正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3.负向功能: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业。 4.显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 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5.隐性功能: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6.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 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 体功能或固有功能。 7.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 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也称工具功能。 8.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 规则。 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 关系。 10.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 统一综合。 1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 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12.教学: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 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13.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 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 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 14.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得教育:从广义上说,凡就是增进人们得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得思想观念得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得教育:就是指以影响人得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得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得就是正规教育,也就就是具有层次结构得、按年龄分级得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得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得知识与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得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就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得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得各种不同类型与层次得学校组合与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就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得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就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得,其核心概念就是“人力资本”,它指得就是人所拥有得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她类似得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得能力,它就是资本得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得一部分。 11、校风:就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得统一体,就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得。 12、个体身心发展:就是指作为复杂整体得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得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得变化过程,特别就是指个体得身心特点向积极得方面变化得过程。 13内发论:就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得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得身心发展得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得内在需要,身心发展得顺序也就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得。 14、外铄论:就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得一种观点,外铄论得基本观点认为,人得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得力量,诸如环境得刺激与要求、她人得影响与学校得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得发展就是个体得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得素质、机体成熟得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得强度、社会发展得水平、个体得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得结果。 16、发展关键期:就是指身体或心理得某一方面机能与能力最适宜于形成得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得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就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得生理解剖上得特点,如机体得结构、形态、感官与神经系统等得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就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得一种状况,指个体得生理与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得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就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得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得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得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按环境得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与小环境。 20、人得价值:就是指人在世界中得地位得到肯定,人得作用得到发挥,人得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得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就是人得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得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23、教育目得:广义得教育目得就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得期望。狭义得教育目得就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得总得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