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业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业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业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业发展史》选修课论文

从历史看中国的农业与水利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国际班

姓名:fellyx

学号: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五谷丰登乐太平”农业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丰富的水利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发达的农业,它体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与制度、畜牧业及作物生产、水利的发展等几方面。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农业具有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炬得以长明不灭。

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进入阶级社会,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开始从原始农业向逐渐向传统农业过渡,精耕细作农业体系开始萌芽。这一时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铜器时代,农业生产工具自然是以青铜器为主,但在早期耒耜农具仍然广泛使用。从夏代起耕作制度由撂荒制经营向休闲制和轮作制过渡;商代由撂荒变为连作制和休闲制并存,再到连作制,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而西周时期连作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休闲制仍有一定地位,撂荒制经营则存在于边缘地区。受涝灾的影响,人们发明了垄作技术,促使栽培技术的进步。与当时的井田制农业相适应,在井田上的小型灌排渠道──沟洫,是这一时期农田水利的代表型式。所谓的沟洫,就是从田间小沟——畎开始,以下依次叫遂、沟、洫、浍,纵横交错,逐级加宽加深,最后通于河川。与沟洫系统相配合的有相应的道路系统。于是,沟洫和道路把田野划分为一块块面积百亩的方田,传说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禹治水时已经发明沟洫,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很大发展。至周代,农田沟洫逐渐形成系统并趋完善。据《周礼》的描述,当时的沟洫大致可按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大小,分为浍、洫、沟、遂、畎、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制。

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已发明了马匹去势术牲畜。内外科病症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经验。

在林业方面,西周时注重用养结合,设有“虞人”专司护林工作并对树木采伐年龄及采伐季节作了规定。

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商鞅变法使农业发生变革,下令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可以私有,~可以买卖;提倡个体经济,凡是父子兄弟同家,不得共财,即一家之内如果两个以上男丁全劳动力,必须分开,各立门户,否则加倍赋税;奖励增产,非农业生产者尽量转入农业生产,不得“不作而食”。在农业上(耕)和家庭副业(织)上取得增产的,可以免服徭役。

铁器的应用和推广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井灌提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应运而兴。冶铁业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农业生产领域中铁农具的普及和畜力耕作的初步发展,大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相继兴建,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一时期,人们对土壤和农作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五谷”的概念已经形成并注意到了开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们认识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给庄稼施肥可增加产量,种庄稼要深耕、熟耰(碎土)、易耨(除草)才能获得好的收成。周时的起亩作垄技术至战国时因犁耕有了发展,形成“畎亩法”,即在高燥田里将庄稼种于垄沟以防旱,在低温田中将庄稼种在

垄青以防涝。实现了耨作制度上的重大转变。

这一时期,园艺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周以前虽然也有蔬菜和果树栽培,但多作为农业的补充而存在。春秋战国时,农圃已经分工。当时栽培果树有20种以上食用蔬菜有4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者十余种,独立的园艺业初步建立。

三、秦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秦灭六国后,结束了诸侯纷争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和文字,大规模移民西北和五岭,修筑地方,疏浚河道,这一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重农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食性轻徭薄赋、垦荒时边、兴修水利、奖励力田、劝业农桑等一系列重农政策,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汉武帝对水利事业的重视,汉代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关中灌区兴建了漕渠、六辅渠、龙首渠、成国渠等水利工程;西北灌区兴建河套、河西、河湟、西域工程;江淮流域灌区有汉水流域、淮河流域、江南地区。

由于冶铁业的迅速发展和冶铁工艺水平的提高,此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大为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农具已完全铁器化。北方防旱保墒耕作技术涵盖适时耕作、因时耕作和因土耕作、及时摩压、积雪保墒,使得耕作更有效率。秦汉时期的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搜粟都尉赵过在山西关中推行“代田法”时用的就是“二牛三人”的牛耕。铁犁的广泛应用和牛耕的大力推广是汉代农业发展的两项重大措施,对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秦汉时期的耕作技术方面改进垄作法,畜牧业方面相蓄术、畜禽良种的选育、牲畜杂交和杂交优势的利用,已经畜禽的饲养管理均有一定进步。

总之,秦汉时期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无论从经营思想、农学理论,还是技术体系均已基本形成。

四、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在剧烈的社会动乱中曲折前进,黄河流域旱作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更加完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技术也有提高。

农作制的发展和选种技术是广泛采用禾谷类和豆科轮作,并往往在轮作中加入绿肥作物,形成用地养地结合、灵活多样的轮作体系。

在植物保护方面, 农业防治增加了作物抗虫品种的选育及轮作防病等新内容。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并总结了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经验, 开创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新篇章。

在园艺方面,南方栽培果树有显著增加,如柚、枇杷、频婆子(又名凤眼果)、韶子(又名毛荔枝)、海枣、古度树、枸橡等,而且出现了一些大面积果园。栽培的蔬菜种类也从东汉时期的20多种增加到30多种。蔬菜栽培技术发展了留“本母子瓜’作种、大蒜“条中子”及促使莲子早发芽等方法。窖藏鲜菜的技术较汉代进一步完善。

畜牧业和畜牧兽在畜牧兽医方面,因征战、驿传及农副业生产的需求旺盛 促使养马业蓬勃发展,家畜远缘杂交产生了骡子,相马术已有成套标准,相牛、相猪也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家畜的阉割和兽医内外科均有一定进步。

这一时期我国蚕桑业生产在农业中仍占较大比重。敦煌为丝绸商业交易之地,南方蚕丝业发展更为迅速,其品种也大大增多,如地桑、荆桑、鲁桑等。

五、隋唐五代(公元581~年960年)

隋唐五代时期,隋唐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和平的环境;中唐以后,南方农业生产已稳定地超过北方。

在农田水利方面,关中水利的恢复和改造,如六门堰、升原渠、三白渠、将军翣等。引洛引黄灌溉工程的成功。南方修建太湖流域塘埔圩田系统它在低洼区筑堤作圩,防洪排水,在高仰处深浚塘浦,引水灌溉。唐代前期制订的《水部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水利法规,其中对农田灌溉用水制度、灌溉管理的行政组织以及处理灌溉、航运、水利机械和城市供水之间的用水矛盾等,都作了规定。除全国性法规外,各灌区还有各自的管理制度。

在农具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南方水田耕作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增加了犁评,可调节深浅,犁壁与犁铧的面不连续,可以起到碎土和翻土的作用。中国犁自此基本定型。曲辕犁的出现和耖耙的推广促进了耕作技术的发展。经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技术体系。这一时期,随水田冬作的发展,一年两熟制在南方初步发展。

在园艺方面,此时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不少果树和蔬菜品种,新的果树种类如海枣、扁桃、油橄榄、猕猴桃、岑参,蔬菜种类如莴苣、菠菜、西瓜。嫁接理论与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创造了蜡封果蒂的保鲜贮藏技术,开始了食用菌的人工培养。茶叶生产及茶叶栽培技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在畜牧业方面,相畜术进一步发展。创立了马籍和马印制度,引进了大宛马、康居马和波斯马等国外优良畜种。在兽医方面,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兽医教育机构,仅太仆寺中就有600余位专职兽医。解剖、针灸、脏腑学说及兽医外科等方面均有进展。

隋唐时期,我国蚕桑业也相当发达,生产中心也从黄河流域移至南方。

六、宋(公元960年~1278年)、元(公元1279年~1368年)

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南方农业突飞猛进,农业生产水平已远远超过北方。北方农业在这期间基本上处在停滞状态,但某些地方也有一定进步。

南方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发展。宋代人口高峰时全国人口约1亿。因耕地不足,出现与山争地、与水争田的现象 导致梯田、圩田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芜湖万春圩田40万亩 江东络官圩80万亩。

宋元时期农具的发展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主要表现在新农具的大量涌现和农具所具备的各种特点上。可以说,传统农具到这时已基本完备且趋于定型。

农业方面,多熟制迅速发展,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三季稻。此期土壤肥料的理论与技术也有一定突破,创立了“地力常新”论。肥源进一步扩大,肥料积制方法不断改进 施肥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蔬菜有菘(白菜)、萝卜、胡萝卜、莴苣、菠菜、竹笋、茭白、食用菌;花卉有牡丹、芍药、菊花、梅花、兰花等。

园艺方面,原来主要在岭南种植的橙、橘、香蕉、荔枝、龙眼等,在宋元时分别向闽、浙、赣、川、苏等地推移,扩大了种植区域。

畜牧业在宋代北方汉族地区远不如汉唐,但元代有一定发展。南方畜牧多养牛、羊、猪、鸡 并以猪、鸡最多。此期 优良品种“湖羊”培育成功 淡水养鱼业也有较快发展。

七、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鸦片战争前)

明清是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人口过速的增长使原已紧张的人地矛盾加剧,因而明清时期的山区开发与边疆垦殖的力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在广大平原地区,因可供耕垦的荒地已经告罄,而围湖造田又加剧水患之害人们不得不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充分利用土地和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因而农业经营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其主要措施之一是大力推行多熟种植,努力提高复种指数。这一时期北方黄河流域普遍形成了二年三熟或三年四熟制,多种形式的一年二熟在长江流域渐居主导地位,双季稻栽培由华南扩展至华中、珠江和闽江流域部分地区发展了三季稻栽培。耕作制度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促使田间作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安排与配合更为紧密,也促进了栽培、灌溉、施肥和病虫防治等技术的发展。

套犁深耕、浅耕灭茬、沙田栽培、亲田法、看苗施肥、小麦移栽等技术多形成或完善于这一

时期。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土地,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甚至创造了集多种经营为一体的人工生态农业,如太湖地区农、牧、桑、渔的互养关中地区粮、草、畜的结合及珠江三角洲农、牧、鱼、副结合的桑基鱼塘,其充分利用水陆空间和自然资源,使动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常处在一种良性循环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明清时期,由于纺织、酿造和制烟制糖等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城镇的日渐繁荣,对农产品的需求日增,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上海、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了一些专业性棉区。其他经济作物如茶叶、甘蔗、芝麻、油菜、果树、花卉、香料、桐漆等种植也发展迅速。明清农业的另一重大成就是新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如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和甜菜等。因这些作物大多具有高产、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对缓解我国粮食供应不足的矛盾及提高边际土地的利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玉米在北方,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作物自19世纪已部分取代黍、稷等传统作物,为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的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清时期,我国畜牧业和林业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培育出了很多著名的畜种,植树育林被广为提倡,对经济林木直播与插条嫁接及育苗技术的研究更加深入。

总之,明清时期,因种种原因我国农业未能向近代农业过渡,而是沿着原来的道路向纵深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趋于定型。但它的潜力已尽,若想有更大的发展,必须来一次新的农业革命。

纵观农业发展历史,古人用他们叹为观止的智慧建造出了发达的水利工程,发明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古人的智慧,并运用于现代。

参考文献:

[1] 课程ppt《全书内容简单概括》.

[2] 姜静波,许海波.我国农业发展史话.吉林农业.2000.01

[3] 王猛. 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39.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题目 1、试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 后的总根源——以政治侵略为例(经济、文化)。 2、浅议租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据点——以法 租界为例(英租界、日租界)。 3、不平等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一条绞索—以 “南京条约”为例(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4、紫荆花下话回归—小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5、关于社会制度腐败导致经济技术落后的几点思考—以近代 中国为例。 6、从《四洲志》到《海国图志》—小议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 习的历程。 7、浅论洪秀全理想天国的破灭—以《天朝田亩制》为例(圣 库制度)。 8、试论腐败是导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9、小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新式学堂的开办为 例(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 10、试论戊戌维新的爱国意义。 11、关于戊戌维新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政治改革意义) 12、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帝 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13、小议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4、试论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思想解放为例。(社会经济、社会风俗) 15、试论“民主”与“科学”乃是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 16、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 为例。 17、浅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8、试论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的极端重要性——读《中国的红 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9、浅论“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以“立三路 线”为例。(秋白路线、王明路线) 20、对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点分析——以“凇沪 会战”为例(忻口、徐州、武汉)。 21、试论抗日民主根据地是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的坚强阵地。 22、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读《〈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23、浅论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4、试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5、试论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积极意义——以“民盟”为例。 26、浅议统一战线是中共克敌制胜的法宝。(武装斗争、根据地 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论文要求 期中论文的形式可以选择“读书笔记”或“主题论文”,其中之一即可。 一、读书笔记 原则上,所选书目必须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以老师在课程PPT或课堂上推荐过的书籍为准。但若自己另有感兴趣的书籍,想撰写相应的读书笔记,则事先一定要与老师商量,在得到赞同之后[因为不是所有书籍都有价值],再行撰写。否则,未经与老师商量,自行撰写的读书笔记,将不被看作是有效的作业,将一律不算作成绩。 读书笔记的形式大致有两种。其一是正规论文的形式,在简述书籍内容与总体思路之后,针对书中的基本观点或材料,在赞同或质疑的基础上,或进行拓展,或进行评议,将自己的感受与反思表述出来;其二是思想片段的形式,无须有正规格式与系统思路,将自己在阅读所选书籍过程之中,深受启发或激起的思想火花,以言之成理的通达形式,记录下来。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此两种形式中自由选择。 具体要求:1、字数在3000字— 3500字之间;2、不能大段摘抄著作原文,尤其是不要以摘抄原文的形式,冒充论文的字数;3、将上课时段(如周五3、4 节或周五5、6节)、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等联系信息,置于文章标题下;4、请尽量以doc格式保存原文;5、请在邮件中留下你的尊姓大名;6、作为期中论文的读书笔记,请在11月8日或之前,提交纸质版,并将电子版发至 wtao@https://www.doczj.com/doc/557898636.html,,逾期提交的论文,也一律不算作成绩。 二、论文 本课程的论文主要是:1、主题论文;2、随堂小论文。主题论文是正式的学术论文,需要有主标题、副标题、内容摘要、关键字、脚注,作者的论点要清楚明确,论证要有层次,论述思路要合乎逻辑。随堂小论文形式灵活,在课堂上完成,题材不限。 主题论文的具体要求:1、切勿抄袭,如若有抄袭行为,哪怕是抄袭一句话,论文也算作废,平时成绩中论文部分为零分;2、字数在3000字—3500字之间;3、不能大段摘抄著作原文,尤其是不要以摘抄著作原文的形式,冒充论文的字数; 4、将上课时段(如周五3、4节或周五 5、6节)、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等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海南近现代史

(一)老街的历史 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海口骑楼老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骑楼。骑楼外表乍看斑驳古拙,仔细欣赏时发现那些建筑上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作为海口主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海口骑楼老街具有文物、经济和审美价值,成功入选首届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1、骑楼的来源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为了生存或生活得更好,东南亚一带出现了不少新的黄色脸孔。在海南人的心里,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回乡建祖屋是必然的,不少足迹停留在“商贾络绎、烟火稠密”的海口,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多出了不少南洋风格的建筑。据说,这些骑楼所用的材料还是从东南亚一船船运回来的。这些南洋骑楼给海口带来别样的风情,也带来别样的浪漫和沧桑。没有海南华侨在海外的奋斗,没有他们在南洋取得的经济成功,海口骑楼街区的建设似乎不可能。因为据有关资料,海口是国内四个沿海城市中依靠侨资发展起来的其中一个,侨资比例达到70%。几乎每一扇门的后面,都隐含着或多或少的南洋故事。海口的南洋史也是海南南洋史的缩影,海口老城的形成凝聚着海南南洋商人的劳动和智慧 海南的气候同样是多雨,多烈日,因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海口,而逐步地形成海口街景的主格局。 2、骑楼的作用 1)挡避风雨的侵袭和烈日的照射,造成凉爽环境。 2)骑楼发端于改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场所,以商业活动为主,出开 放意识和洋为中用的创造性思维 3)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

中国近现代史小论文

“北大之父”蔡元培 北大和蔡元培,一个是成立才一二十年就腐败的不成样子的大学,一个是因为袁世凯死了才敢回国的落魄革命者,本来就很难联系上的两位,碰到了一起,却擦出了最明亮的火花。蔡元培之前的北大,臭气哄哄,进来的人都是为了“升官发财”,把进北大当跳板;蔡元培的北大,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全国学术研究中心,满地走的都是之后被写进历史教科书的人物,一举奠定其作为全国顶尖大学的地位。两相对比就明白,蔡元培不愧为“北大之父”。 蔡元培的北大,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倡导自由思想,致力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重视学生道德教育及附带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首行男女同校,开中国公立大学之先例。支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使北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从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客观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蔡元培的北大,不拘一格聘人才,不仅留任了一批顽固守旧但学有专长的旧派人士如刘师培、辜鸿铭等,而且先后聘用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徐悲鸿和胡适等一批新派人物。值得一提的是胡适并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但蔡元培为了让胡适进入北大不惜帮其伪造学历,“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见其爱才之心。当时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岁;胡适,27岁;刘半农,27岁;刘文典,27岁;林损,27岁;鲁迅,36岁;陈独秀,39岁;朱希祖,39岁;最年轻的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23岁;这足见其对学术的重视和用人的魄力。 蔡元培的北大,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改变了京师大学堂遗留下来的封建衙门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在大学学科建设上废科建系,废年级改选课制,各系设系主任,跨系可以选课,鼓励学生积极研究学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同时加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交流,邀请知名教授来北大讲学,据说蔡元培曾邀请爱因斯坦来北大讲授相对论,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行,双方深以为憾。 蔡元培的北大,把“学堂重地,闲人免进”的牌子扔在了一边,课堂公开,图书馆公开,浴室公开,运动场地公开,食堂公开。正式生,旁听生和偷听生抢座位的场面随处可见,运动场上外校的学生比本校的还多,食堂里吃饭的天南海北,也算的上当时北京城一景。更令人瞩目的是蔡元培在北大办起了校役夜班、为全校工友提供学习的机会,这可是中国开天辟地第一回。一时间,北大呈现出一派自由、开放的现代大学景象。 在北大的蔡元培改革封建教育,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采用沟通文理,废科设系的制度,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实行大学平民化,把北京大学学术化,使北大成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学,奠定了北大以后乃至现在国内顶尖大学的地位,从这个角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

天空之城 可做一页引言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有的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中国农业发展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水平落后。因而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大力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就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一个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 三年困难过后,党中央把农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领导农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发扬战天斗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开展了一场持久的以全面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的群众战争。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用了十五、六年时间,使中国农业生产状况发生了历史的改变 其主要成就是: 1、完成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上控制了水患,变水害为水利 几千年来农业都是靠天吃饭,洪涝和干旱是威胁农业安全的最大的自然灾害。为此,从50年代初,在毛泽东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一系列号召下,就开始对一些水患严重的江河进行治理,并结合兴修水利。至60年代,各地治水规模和投入进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从初中、高中一直延续到了大学,可见《中国近现代史》是决定中国发展的我们必须知晓,甚至必须深刻领会的一段历史。 "知古鉴今"、"以史为镜”,从这段贯穿着屈辱和艰难成长的历史中,我们有了更加清醒头脑,更加深邃的目光。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中国一路走来的艰难更深的了解到我们年轻的一代的身上背负的责任,中国的明天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外国侵略者肆意的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无耻的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犯下种种罪行,破坏中国的主权。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奋斗的过程。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著名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皆出于此,加上后来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运动,他们都是中国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尝试,但是后来都以失败而告终。 1901年的屈辱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之前的几百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一样让人痛心疾首。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于是产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随后“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出台,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这时的中国仿佛看到了强国的希望,但是取得取得巨大成功的辛亥革命仍以失败告终,即使如此,但是民主共和的思想流传广远。 在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从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代的文明,展示了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无论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我们的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为我们中国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让中国走向了落后的道路.因为中国的腐败,落后,西方资本主 义己经产生的情况下,它们的发展使我们古老的中国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整个中国的 生存的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让中国最后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中国的社会阶

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 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 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 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 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 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 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 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 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 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观《建国大业》有感 姓名:沈勇专业:环规(规划)10—4班学号:20105040 摘要: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同时也是辛亥革一百周年。《建国大业》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光阴荏苒,一路走来,共产党人为了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人民幸福不断前行。 关键词:建国发展领土完整南海问题 《建国大业》一部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力作!该片主要讲述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历史,围绕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 影片中对一些重大战略决策都简单带过了,比如说关于延安是否要死守的问题,毛泽东讲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较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这正是当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用几个幽默的场景,几个历史片段也一笔带过。对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经济还是有所侧重的:社会贫富悬殊极大。四大家族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普通百姓一贫如洗,社会矛盾激化;国民党的经济金融政策严重失败,当时全国经济片混乱。蒋经国到上海戡乱整治,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想法也未能实现。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 一.摘要: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关键词: 三.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2006年)。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思想形成,是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讲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发展也作了比较,也例举了很多例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经济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差距,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不断的学习与创新。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国是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现在我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我们也有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继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担负着建设审计署的历史重任,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牢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作为大学生,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扩大我们的视野,不仅要学好知识文化,而且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于是我们必需要了角色中国的基本国情,每天都会有新的资讯新的动态,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细心留意我们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我们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论文

……大学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论文 题目:读《论十大关系》有感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之前早就听过《论十大关系》,主要是由于它的作者,致使一听到,就有种如雷贯耳的感觉。还曾一度以为这是一本很厚的书,这次终于在老师布置要看政治书做作业的情况下,上网上找了个电子版的读了一下,一万多字,也就算是一篇稍长的文章吧。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共产主义的中国指明了方向。它是一篇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极为重要的著作。《论十大关系》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建设思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适当地安排国民经济,提出按“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提出我国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文章讨论了沿海工业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提出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不能离开经济建设来片面地强调国防建设。 首先我知道了这“论十大关系”都论的是哪“十大关系”: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也从中了解这《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2月后,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的汇报。也就是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几次讨论,继而集中概括出来的。这“十大关系”也算是“十大矛盾”,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对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3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经验教训为戒鉴,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当然以上这是官方的解说,百度出来的读后感也都是这样成筐成筐的。我看过之后有两大不解,第一就是在1956年做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报告与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题目:晚清风云人物李鸿章姓名:杨婷 班级:生物工程(2) 学号:1209034228

晚清风云人物李鸿章 【摘要】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每当揭开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作为晚清政坛的肱骨之臣为维护清廷的统治,致力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办近代工矿与交通运输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创办学堂,培养人才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然李鸿章也代表清廷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李鸿章终其一生受到政敌的谩骂与围攻。今天,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风云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李鸿章晚清洋务运动 (一)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二)李鸿章与太平军 李鸿章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维护了封建统治,在他的人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污点,被后世史家和百姓骂成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然而从现在看来,此运动的局限性更加明显,综观历史,农民起义,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只是以武力实现了改朝换代。它并不能直接地推动文化和文明的进步,也不能引导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更不能派生出伟大的学说和先进的理论。它只能以一个新政权,取代一个旧政权。正是因为大清帝国有像李鸿章这样的臣子拼命保驾,有像李鸿章这样的才学超人之士运筹帷幄,太平天国才没有完成他们消灭大清的志向,洪秀全才会兵败如山。 (三)近代化思想引导下的洋务实践 李鸿章不仅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他主持的洋务事业涉及到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实践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实践 论文 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的评价及教训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国民党简介 中国国民党(中华革命委员会)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政党。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当中日甲午战况紧急关头,孙中山先生以先知先觉者之睿智与远识,桌渡千里重洋,赴檀香山号召华侨亲友,创立"兴中会" 革命救国组织,是为中国国民党之诞生。 1905年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几个重要革命团体,组成同盟会于日本东京;1912年年8月,同盟会又联合数个政党组成国民党于北京;1914年7月份,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于日本东京;1919年,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至1924年年1月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改组完成,进入中国国民党阶段,迄今一共举行过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统治时期 政治 在南京政府建立之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十分有限的,在很大程度上,省主席的任命,不是出自中央政府宏观管理的需要,而是出自对各地实力派无可奈何的认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成了国民政府的一大难题。南京政府成立之初,为了有效地控制省,规定省政府实行“合议制”,即由中央直接任命省府的厅长(各省一般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四厅,秘书、保安二处),用厅长来牵制省长。县级政府也采用同样手法,由省厅直接主管县政府下设的各局。但这种体制,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于是,随着中央对各地的渗透,30年代中期,在省政府推行了“合署办公”,在县政府推行了“裁局改科”(1934年),以求地方政府的统一。从1927年到1939年,国民党还广泛推广“新县制”,在县以下确立区、乡(镇)、保、甲四级组织,以加强向县以下基层社会的渗透。但是,在省一级,对中央的离心倾向始终未能根除;在县一级,地方政权一直被豪绅把持。因此,在整个30年代,国民党政府的地方政策,可以说成效甚微。 另外,从中央来讲,国民党实行“以党统政”的模式,但从地方来讲,国民党的组织形同虚设。而且在体制上,省以下的党政机构完全分开,省党部对于地方政府没有支配权力,国民党成了“中央党”,使其党治模式的社会效果大受影响. 经济 南京政府成立之初,为了取得上海工商界的财力支持,政府给上海工商界的头面人物让出了一席之地,请钱新之担任了财政次长,荣宗敬担任了工商部参议,王晓籁担任了财政部特税处副处长。在上海的地方政权中,特别市参议会的12名参议员全部是工商界人士。到1928年10月,南京政权开始站住脚跟了,也就

中国近现代史结课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结课论文 主题: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姓名: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浅析日本近代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 摘要:近代的日本从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也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多次侵犯我中华之领土。全面歼灭中国成为了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他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步骤之明确就是歼灭中华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永久性的占领我国之土地,霸占我国之资源,统治整个东亚。日本一直是有狼子野心的民族,对日本近代侵华战略意图与步骤的研究依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近代日本战略意图步骤 正文: 我们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在明治年间,日本军国主义就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后来全面歼灭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霸占了我国台湾与澎湖列岛,赔偿白银2亿两,从此日本走上了以武力侵略中国的道路。1900年,日本伙同洗西方列强组织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残酷正压义和团革命运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利用西方列强忙于在欧洲厮杀,无暇东顾之机,悍然出兵我国山东,夺去了原德国在山东的帝国主义“权利”;1915年,日本以武力威胁向袁世凯政府提出全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东北三省,其面积是日本本土的十倍之多;在1935年,日本又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分裂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时刻。日本从明治维新后这一系列的侵华行动的意图是什么呢?他们有时采取了怎样的步骤? 我们知道中国地处亚州东部,太平洋西海岸。有着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在鸦片战争之前我国GDP占世界的1/3.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列强所垂涎的对象。而日本却处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上,面积狭隘,资源匮乏,国内的资源很难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而且日本地处太平洋的一个地震带上,常年发生地震,四周是海,随时有海啸发生。日本面临的是他们的土地随时可能被震塌,房屋随时可能被卷走的危险。而近代以后日本和中国一样一直是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但在明治维新后迅速的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通过几年的发展也开始了对外扩张。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前,西方列强已经完成了对非洲,美洲等土地的瓜分,只剩下了东方中国这块肥肉。从地理上讲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侵略中国比远征他国要容易的多;从国力上说中国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力较弱;中国地缘广阔,资源丰富,这恰好弥补了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的状况;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在周围各国中有一定的威望,中国灭亡其他亚洲各国自然而降。 上面对近代中日两国做了详细分析。我们从日本侵华的原因自然可以看出倭寇侵华的意图。我认为日本侵华的意图有如下几点: 一. 永久性的占领中国的广大土地,摆脱那个面积狭小,地震频发,海啸无常的小岛。 日本从长远考录到自身民族的长远利益,要弥补他们的天然不足,那只有移民, 而中国恰好是他们相中的对象;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民族文化类似是日本民众的 首选。 二. 独吞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弥补自己国内自然资源的匮乏。早在三十年代前半 期,日本财阀的贪婪就盯住了中国。1932年8月,满铁调查室长村上钣藏在一次

农业的发展历程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 题目: 姓名: 徐国勇 学院: 农业科技学院 专业: 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栽培与产品加工) 班级: 2014级本科班 学号: 20 年月日 摘要:摘要:农业对中国文明的重要性及影响,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对于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今我们的农业在不断的发展,稳定增长,有力的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让我们看看我国的农业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再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吧。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久不灭?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作出不同的回答。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评论这些解答,只想指出:农业正是形成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这一现象的物质基础。 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社会的存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农业基础的稳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本身农业保持长盛不衰,或能够从外部取得农产品可靠供应的条件下,其文化和历史就难以为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发达的农业,它在农艺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它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不但领先于当时的世界,而且对东亚和西欧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率很高,但耕地种了几千年而地力不衰,外国人叹为奇迹。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农业固有的这种强大生命力,

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炬得以长明不灭。由此可见农业的重要性,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中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 河北、内蒙古及东北一带北方地区的农业起源与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存在明显的渊源关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新乐文化,距今6000至5000年。 二、原始农业的初步发展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黄河流域及其北部,从新石器早期就发展起了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农业发生虽早,但因人口稀少、生物资源丰富,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 对近代乡村社会的研究,完全立足于社会控制体系方面。这是一项有关清朝统治者在19世纪实施于整个乡村社会控制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和其运行功能的研究。其主要思路是:(1)中国封建帝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居乡村居民的绝对多数。(2)19世纪既是中华帝国的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整个社会政治的转轨(或过渡期),因而,这一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总体框架是:第一部分,乡村的区位状况。第二部分,乡村控制,即警防的保甲体系、赋税的里甲体系、救助的社仓和其他救治组织和意识形态控制体系。第三部分,控制的功能,包括控制乡村的作用、宗族与乡村控制、乡村对控制体系和反作用等。对清朝控制体制的全面研究认为:这一制度对于一个范围广阔在历史上又长期相对稳定的清朝政体,它无疑是

有作用的,但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完全满意的证据可谓从未有过。十九世纪时,整个乡村控制制度不可避免地蜕化为例行公事,甚至演变为准行政腐败。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是学术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半个世纪以前,中国近代史研究在中国历史研究中是不被看重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显学,不仅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对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与革命高潮、中国近代史的学科对象与指导思想等各方面,学术界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有不少分歧意见。总结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中国近代政治文化转型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意义,阐述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总体把握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指导的成败得失和分歧,对于整合和提升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水平,对于指导新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会有积极意义。中国近代史是一门与现实政治和社会关系密切的学科,对中国近代史抱有何种看法,会影响到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看法。全面回顾总结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对于发挥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和历史借鉴作用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太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南开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伯苓班) 考试试卷 [开卷,考查] 学院:化学学院专业:化学(伯苓班)学号:1311219 姓名:孙明康分数: 请谈谈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收获体会,可结合对课上所讲某段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看法来谈(2500-3000字)(5号字A4纸双面打印)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爱国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步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不仅从一个没有主权,没有话语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并且飞速发展的世界强国,并且经历了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脱胎换骨的进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就沿着时间线把这段历史跌宕起伏地讲了出来。然而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显然不只是要讲述这段历史的艰难险巇,还在于要告诉我们历史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问题。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的真相,正确地认识历史,还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的发展阐明社会的进程,进而给我们个人的努力和发展指明方向。在四个伯苓班开设这种“专题讲座”的形式,通过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们各自的讲解,更容易把历史的细节讲清楚,也更容易讲得具有说服力。而本学期在各位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不少分析以及评判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能力。老师们的观点和论述,对我的影响看起来虽然很微不足道,但是却是十分深远的。下面我就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这一部分着手,简要阐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给我的历史观带来了什么样的新观点和新思路。 困难重重的革命道路 1927年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的革命道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内有国民党政府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外有帝国主义愈加强烈的侵略以及对国民党的操控利用。国民党在帝国主义的操控下大批捕杀共产党人。这样艰难的时期,是否应该坚持革命,以及怎样继续革命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在考验面前,共产党人没有放弃革命,而是为了解放中国的共同理想继续凝聚在一起。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不仅仅有众多著名的思想家如郭沫若等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还涌现出了毛泽东这样的极具军事头脑的领导天才。他们一起不仅把中国革命的进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出发点,并且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并且为其在中国能够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历史的潮流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随波逐流,在历史的考验下,中国共产党也没有明哲保身,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在被“置之死地”的险境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也是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解放中国的角色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新道路的勇敢探索 中国共产党为了应对内外重重夹击,在1927年8月7日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也确定了中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寻求新出路”的方针。在前面的几次城市起义中相继失败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决定走一条从来没有被实践过的道路。他们决定从国民党势力比较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出发,发动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法逐步扩大自身的实力与影响力。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毛泽东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也给其他共产党人带来了希望和继续革命下去的信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