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快粮食物流园区建设

加快粮食物流园区建设

加快粮食物流园区建设
加快粮食物流园区建设

加快粮食物流园区建设

随着粮食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粮食流通环境明显改善,流通速度明显加快。为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节拍,壮大粮食经济规模,提升粮食经济运行质量,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已成为粮食部门的全新课题和必然选择。

建设粮食物流园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粮食物流业是粮食收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而粮食物流园区则是以粮食收购、仓储、加工、批发贸易等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粮食物流载体。随着粮食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统一、竞争、有序的大粮食、大流通、大市场正在形成。在新的形势下,建设粮食物流园区意义十分重大。

1.建设粮食物流园区是粮食产销市场化运作的客观要求。粮食购销市场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大调整,同时也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市场化。农民种什么、种多少,不再是计划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从大的范围看,经济发达地区重点调整粮经比例,发展创汇农业,粮食主产区则按照调优、调专、调大、调强的思路,大力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实行种植品种优质化、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粮食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必须形成省内区域间、国内省市间以及国际市场的大流通。这种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必然要求改变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分散、落后、低效、高耗粮食物流形态,建立安全、快捷、低耗、高效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可以说,构建现代粮食物流有利于促进粮食的产销结合,使粮食生产和物流良性发展,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搭建粮食流通的快速通道,在运输上做到统筹安排,科学调度,使运输更加顺畅,效率大大提高,有效解决主产区卖粮、储粮难问题,使粮食生产和流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2.建立粮食物流园区是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的必由之路。入世后,我国的各类市场全面与国际接轨,粮食产业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粮食物流是粮食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安全、快捷、及时、经济的粮食物流配送既是实现粮食使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整体效益、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根本措施之一。按照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企业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粮食物流中心,不仅能够实现粮食资产的优化整合,而且能够提高粮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快粮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建设粮食物流园区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目前,粮食企业的现状还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需要。由于投入少、设施差、实力不强、规模不大、服务功能不完善,特别是运输工具、运输方式相对滞后,由此容易造成粮食流动途中的损耗、变质和浪费,不符合现代粮食物流准确、安全、快捷的要求,缺乏市场竞争力。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采取强力推动措施,通过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收缩过长战线,重点发展粮食物流事业,培植发展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有利于催生大型现代化粮食企业,促进粮食企业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打造有实力参与国际粮食商战的巨人,占领国际粮食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建设宿迁粮食物流园区的几点思考

宿迁粮食物流园区位于市经济开发区大道南侧、京杭大运河西岸、徐淮路以东,项目占地面积400亩。投资总额1.84亿元,这是目前全市范围内最大的一个综合性粮食发展项目。因此,项目建设应本着“整体规划,分块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具体应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科学定位

从粮食物流的本质要求和宿迁粮食产区的特殊性来看,宿迁粮食物流园区应包含以下八种功能:

1.储存功能。园区内将建设1亿公斤规模的现代化粮食仓房18幢,分别存储中央、省、市储备粮,并为园区内粮食加工企业提供原粮仓房中转服务。一方面缓解宿迁农民卖粮难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国家、地方政府确保粮食安全提供载体。2.加工功能。园区内将引进年加工25万吨小麦、10万吨稻谷的粮食加工厂和若干个粮食精深加工项目,既使宿迁的粮食就地加工增值,又增加了本地劳动力就业和政府税收。

3.中转功能。园区将建设2000吨级专用码头,一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粮食企业提供中转服务,既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4.贸易功能。园区内建有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通过粮食储备、加工,吸纳四面八方的原粮流入,同时粮食轮换、加工又把成品粮和深加工产品向外辐射。这些无疑会使粮食市场贸易兴旺起来,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5.配送功能。根据客户对不同粮食及制成品品种的需求,将园区内粮食及食品进行分类,集中配货、配送。

6.检测功能。为减少园区内企业重复投资,同时也确保粮食质量,园区将建专门的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对进出粮食全程跟踪检测。

7.信息功能。园区将建立信息网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园区企业乃至其它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8.服务功能。园区将建生活、后勤服务中心,为园区及各类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解决园区内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多方筹资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园区建设将根据不同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筹资方式。总的筹资思路是“市区共建、苏宿联建、企业参建、招商引建、老库置换、政策扶持”。市区共建,即由市里和区里共同出资建设;苏宿联建,即是抓住苏州、宿迁南北挂钩机遇,以经济为纽带,邀请苏州的企业家与宿迁联合投资建设;企业参建,即是通过宣传,在自愿的前提下,吸收全市粮食企业投资参建;招商引建,主要是米面加工和食品加工,通过招商引资,由外地客商投资兴建;老库置换,即按“退城进郊”方式,把现有粮食储备库整体搬迁到园区,置换收入全部用于建设新库;政策扶持,即积极争取省以上政策扶持。

三、创新体制

在园区管理上拟采取股份制经营、企业化运作模式,即园区基础设施、仓储区、粮食批发交易区、综合服务区成立专门的经济实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经营实体由各投资主体组成股东会,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总经理。粮食加工区内各企业则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作者系市粮食局副局长)

物流园区经营模式与市场分析

以市场为导向的物流园区规划 物流园区是指多个物流中心在某一空间的聚集体,提供综合物流及其他配套服务的场所,物流园区集约了多种物流设施,是物流线路的交汇地,具有集约、调节、转运、集中库存、信息枢纽等综合功能,紧临港口、机场、铁路编组站等交通枢纽,地价较低,适当设置远离市中心区,并要足够的发展空间,为工业企业的发展留有余地。可见,物流园区是、企业物流部门通过规模化,实现资本、设施、人员、政府服务及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当前,供应链管理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物流园区作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地,是供应链上核心环节与战略节点。 从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及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有几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物流外包将逐步成为趋势。这将推动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并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当中,成为全球化、一体化、高效率的物流产业集中地,发挥物流增值的作用,物流园区的战略地位将更加彰显。国外特别是德国与日本的物流园区开发经验表明,物流园区开发确实在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大的作用。

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中国物流园区开发都将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一大热点。但既然是热点,由于利益的驱动,就会产生诸多非理性的行为。而科学的、客观的前期调研、需求分析、功能定位、商业模式设计等对一个物流园区的成功开发,降低投资风险至关重要。以市场为导向的物流园区规划,是物流园区产生良好社会及经济效益,走上持续发展之路的保证。 一、需求分析 物流园区开发的首要工作对物流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情报分析,深刻把握客户的需求,敏锐洞察市场走向,为后期市场定位、功能设置、商业模式设计等提供决策依据。市场调研是对开发单位本身、政府部门、物流需求方及潜在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及分析。最重要的是对物流需求方的调研,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对该项目物流配套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对服务围及水平的需求、对成本费用的接受水平、对附加服务的需求、需求方的货物流向/处理量/出入口量/涉及金额、需求方的合作意向等。通过上述调研,在获得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统计学预测方法、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定性方面主要是分析目标客户在哪里、客户的需求有哪些、市场空缺有多大、本项目的资源及能力情况等。定量方面主要是分析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精品

大连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方案 大连港鸟瞰图 大连港 团队负责人:崔林林 小组成员:李霞、倪贺、杨亚、蔡鹏、崔林林

简介: 大连港是中国大连的港口,建于清末1898年,是一个天然不冻的良港,亦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和重要国际贸易港口之一。在国际贸易和国内物资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连现有7个专业装卸作业区,共48个泊位,最大水深为17.5米。大连港口水域310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4.7平方公里,仓库40座,面积27,000平方米,货场86,000平方米。自开港以来,几经扩建改造,容纳船只通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目前,大连港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其港口吞吐量迅速增长,由1980年的3200多万吨,到2008年的2.5亿多吨。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物流业发展已成为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国家各有关部门及省市对物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地区依据自有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将物流业列为支柱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处在辽宁最南端的大

连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加快发展了物流园区这一建设。 一、大连港物流园区物流现状: 置身于东北亚经济圈内,大连港是东北腹地走向东南沿海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其良好的自身优势,旺盛的航运市场需求和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促使大连港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加快发展,为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大连港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大连港自1899年建港以来,先后建成了大连湾港、大窑港湾、鲇鱼湾油港、大连湾渔港、和尚岛煤

某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某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阅读摘要:(三)建立综合运输服务系统 •;依托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各种运输方式能协调运作的运输调度中心;•;加快对现有城市配送资源和政策的整合,建立集中配送组织系统; •;在园

一、B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物流园区建设的目的在于构建现代物流系统,因此,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园区的建设应将具体项目的规划和相关企业的引进及实施与物流功能的合理布局及开发相配合,促进和带动C市现代物流系统的发展。 (一)建立完善且功能齐全的服务系统 •;建设功能配置、整体布局和规模合理的各类物流中心,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服务系统; •;建设功能配置、整体布局和规模合理的各类配送中心,并能有效支持物流中心的运作和建立城市高效的商品、企业生产零配件等的配送系统: •;通过引进物流企业和工业及商业企业进驻园区,建立门类齐全的物流经营和物流管理系统。 (二)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与监控系统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提供高质量的物流信息服务中心(包括EDI系统、城域网、INTERNET网等); •;积极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建立科学的物流服务统计与市场分析机制; •;建立物流服务信息交易中心,为社会车辆进入园区进行运输服务提供信息和交易服务; •;建立物流信息平台为基础的物流监控中心(GPS、GIS),为在园区内利用信息平台内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企业提供货物运输、配送动态和仓库信息管理支持。 (三)建立综合运输服务系统 •;依托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各种运输方式能协调运作的运输调度中心;•;加快对现有城市配送资源和政策的整合,建立集中配送组织系统; •;在园区引入网络化运输企业,建立以C物流园区为区域去六节点的城间物流集散运输系统; •;发挥物流园区在地理布局上位于交通运输枢纽的优势,建立能提高各种运输方式效率的多式联运系统。 (四)建立园区仓储服务系统 •;利用物流园区物流设施相对集中的优势,合理布局仓库设施,建立储存、中转系统,以及企业产品与原材料库存管理系统: •;建立依托各类仓储设施的产品包装、流通加工系统。⑤完善园区物流及社区生活配套服务系统 •;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电子支付与清算服务系统; •;引进保险与公证机构,建立完善和方便的经营管理配套支持系统; •;引进和组建园区物流相关设备生产与维修企业,提供运输、仓储和流通加工所需的设施设备生产保障服务;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合理考虑园区的社区服务设施的完善和配套工作,设立适应各个层次需要的布局合理的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系统 (五)物流信息平台是C市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也是实施《C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主要有: 1、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功能 ①政府信息服务功能 信息平台是政府与企业间的联系桥梁,从政府组织和支持信息平台建设的角度,从国家及地方正在启动政府上网工程的角度,物流信息平台应具有发布政府有关政策信息和宏观经

物流仓储园区建设简述

物流仓储园区建设简述 物流园区的基础建设投资较大、需求较强;园区内物流业态的发展需要引进物流管理水平较强的优秀团队。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在未来5年将会不断上升。 一、定义和要素 1、定义: 物流园区规划,指的是对物流园区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物流园区规划有别于国家与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又不同于工业与房地产业园区的规划。物流园区规划更偏重于在较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土地布局与功能布局结合的科学性,更偏重于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规划,更突出物流产业的特点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协调等要素规划。 2、要素: 物流园区规划的要素主要包括: (1)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背景(如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现状、发展规划等); (2)所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现状(如资源分布、物流量及其分布、市场需求等); (3)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选址论证;

(5)定位分析; (6)功能设计; (7)布局规划; (8)交通规划; (9)信息系统规划; (10)支持保障体系规划; (11)建设发展实施方案。 二、物流园区规划现状 《2006年以来中国物流园区专项调查报告》分析:大部分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对园区建成后为谁服务、怎么服务、市场规模、潜在服务对象等类似问题,园区的规划者们大多回答不明晰。很多物流园区只是提出要建成某某区域最大、辐射最强、带动新最高等等模糊和不具有操作性的目标,结果带来极大的盲目性。 北方交通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王耀球说,现在许多地方政府都把物流园区作城市向现代都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规划,但却对本地的经济、市场、产业布局没有深入研究。现代物流是市场高度发展、产业布局调整升级后自然形成的,但许多地方并不具备这种经济发展的水平,企业也只能是负债经营,无法开展业务。 三、物流园区规划类型 1、按内容性质分,有总体物流园区规划和专业物流园区规划。 2、按管辖范围分,有全国发展物流园区规划、区域物流园区规划、企事业单位物流园区规划。 3、按时间分,有远景物流园区规划和短期物流园区规划。 四、物流园区规划的功能定位 现代物流园区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功能区,其主要作用是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物流园区的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即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

2016年物流园区运营项目统计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一、前言 继2013年《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出台之后,2014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将物流园区工程列为12项重点工程之一,明确提出开展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创建工程。为了解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状况,配合示范园区创建工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园区专委会自2013年起已连续两年开展了优秀物流园区评价工作,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2015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物流园区示范工作的通知》,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具体组织评选示范物流园区工作。为使业界了解我国物流园区运行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制定园区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园区运营单位与入驻企业提供行业坐标,为示范物流园区评选工作提供技术数据参照,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在连续两年按照优秀物流园区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先期从参评上千家报送的基础资料园区中甄选出100家园区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本报告。 其中,本报告按照2011年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四大地区,即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

建、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本次统计分析工作,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坚持了以下原则:①高标准、严要求,严把统计分析质量关。②要求各个园区填报数据必须真实、可信、完整。③在统计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力求客观公正。 本次统计分析由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组织,借助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力量,经过策划研讨,指标体系优化与设计,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数据整理、统计与校核,电话回访与网络调查,综合比选与分析六个阶段。统计调查对象遴选范围为全国各地物流园区(基地、中心、公路港、物流港、无水港、物流聚集区),要求园区运营满1年且具有法人资格,占地面积01平方公里(150亩)及以上,拥有多家入驻企业。从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运营效率及社会贡献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形成了本报告。 二、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物流园区开发经营五种模式

孔庆广:物流园区开发经营五种模式 根据国内外与物流园区功能相同或相当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经验,我国未来物流园区在发展模式上有五种选择:政府主导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发展模式是指由地方政府做出物流园区规划并组成开发机构,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来开发建设物流园区。由于物流园区具有物流组织管理和经济发展双重功能,因此,建立在经济开发区模式基础之上的物流园区项目,实际上就是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突出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趋势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大多数物流园区都是按这种模式在开发。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也称为大型物流企业主导开发模式。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从物流资源和产业合理有效配置的角度,由大型物流企业开发建设物流园区并率先在园区开展经营,带动和引导其它物流企业或相关企业入园经营,逐步实现物流产业的聚集。 政企联合开发模式

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物流企业共同开发模式。即政府相关部门从总体上对物流园区做出规划,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由相关企业负责具体项目的开发,共同完成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 产业地产开发模式 产业地产开发模式是指将物流园区作为产业地产项目,通过给予开发者适合产业项目开发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优惠的市政配套等相关政策,由产业地产商主持进行物流园区的道路、仓库和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物流园区相关设施的经营和管理。 作为类似于产业地产开发模式,日本的东京、神户和德国的不莱梅等城市,也有政府投资进行物流园区的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然后委托给一个或多个物流设施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由其在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的框架下进行经营管理。 综合运作发展模式 综合运作发展模式是指对上述各种模式的混合运用。由于物流园区项目一般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和涉及经营范围较广的特点,既要求在土地、税收等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也需要在投资方面能跟上开发建设的步伐,还要求具备园区的专业经营运作能力,因此,单纯采用一种开发模式,往往很难达到使园区建设能顺利推进的目的。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及设计研究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及设计研究 1 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 1.1 规划原则 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规划是开发信息平台系统的前期基础。信息平台规划是从物流园区发展战略的角度,全面分析物流园区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市场需求趋势、物流园区内各类企业的商务模式和潜力,具备的条件以及发展的计划,规划出物流园区在一定时期内,所需开发的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并依此提出应用系统方案、网络基础设施、系统集成方案、系统成本与投资预算,以及可行性分析等。由于物流园区信息平台是一个涉及到园区内的专业市场、物流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各部门的一个多方共同使用的平台,因此,平台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跨行业、跨地域性。物流信息在专业市场、物流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流动,因而具有跨行业、跨地域的特点。各类组织的商务运作模式,信息资源需求,信息格式和传递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因此,规划过程中各类用户的积极参与,得到用户对规划方案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经过反复地审定和调整。 2)扩充性。指对原有系统的兼容性及对未来发展的适应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首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与现有的企业级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其次要能适应新的应用功能要求,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更新;第三,由于信息技术变化发展速度极快,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评价和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技术进步影响的因素。 3)开放性。物流园区信息与商务平台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必须通过接口与其它平台相连接,在平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与外界信息系统交换的需求分析,保证既能满足基本功能的需要,又具有与外界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与处理的能力。 4)合作性。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信息平台开发商等多方参与信息平台的开发、维护和使用,需要参与各方统一规则、通力合作、积极参与,才会取得良好的效益。 1.2 规划的设想 物流园区的参与主体主要有园区管理中心、物流企业、客户和政府管理机构等。 1)区管理中心。负责园区的日常事务管理,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与各管理部门电子信息系统对接,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监督物流市场营运情况,制定规章制度,规划园区发展战略。

物流园区等级及建设要求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物流领域有了很大发展,各行各业都认识到了物流对于企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物流业,重视物流服务,不仅成为企业,也成为政府一时关注的焦点。于是,物流业的发展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物流园区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很多经济中心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物流园区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优势,积极规划和开发建设物流园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和贷款的倾斜,促进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吸引物流企业的进驻。如深圳市将物流业确定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规划建设八大物流园区,上海和天津规划建设五大物流园区,南京规划建设六大物流园区。在宏观的物流规划之后,紧接着就是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时期。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资金,如果不对物流园区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和评价就盲目进行投资建设,其风险是十分巨大的。 2003年初,零点研究集团就国内物流园区的建设及物流企业的需求等问题对全国31个省市的制造、商贸、运输及物流服务共304家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经研究发现:当前物流园区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突出表现为部分物流规划单位,尤其是地方政府,单纯地为物流而物流,盲目发展物流园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部分园区规划缺乏明确目标定位,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园区建成后要为谁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个市场有多大,潜在的服务对象有些什么需求,类似这样的问题园区的规划者很多有没有进行辩证分析。很多物流园区只是提出要“建成地区最大、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有影响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而在功能定位和目标客户锁定上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正是由于部分物流园区在前期市场研究、分析上的不充分,导致项目在功能和目标客户定位上的不清,从而引发物流资源的浪费。 二、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大而全 据零点公司的此次调查,在全国已经建成和在建的一百多家物流园区中,投资较大的如北京物流港,投资总额超过110亿元人民币;武汉的“万商云集”商贸园,投资额也在100亿元左右。在这些物流园区中,占地动辄数千亩,如北京物流港占地7000亩;多则上万亩,如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占地63000亩。 一些物流园区在规划时未能充分考虑周边的物流需求及应有的规模标准,只是简单地为物流而物流,盲目求大求全而忽视经济性原则的要求,是物流园区建设中出现泡沫成分的重要原因。

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服务体系

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服务体系 孔庆广 物流园区定位于服务于物流企业的平台运营,而不仅仅是一个平台开发和空间提供,后期更不是简单地提供物业管理,而是通过系统地提供“资源整合、规范管理、服务提升”来创造价值。因此,搭建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一体化整合服务,为入驻物流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是物流园区成功的根本。 支撑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的公共服务体系除了为入驻企业提供基础物业管理服务外,还要在营业手续办理、仓储配送、信息发布、人才培训等方面,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得入驻物流企业日常经营安心,开拓市场欢心,公司管理顺心,政府办事省心,从而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般来说,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服务涵盖专业性物业服务、一体化行政服务、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管理服务和物流金融服务等5大方面: 1、专业性物业服务。 包括基础物业管理服务、车辆作业和仓储管理以及防火防盗管理服务。物流园区的建筑形态及服务功能满足物流业务作业特点,管理入驻物流企业货物摆放位置,协调进出场车辆次序,同时提供24小时安保服务和清洁卫生服务,物业设施随时随地维修服务。 2、一体化行政服务 引进相关政府办事机构,设立行政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公共秘书服务,即接受、受理、办结及对外业务管理事项的申请,形成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新机制,解决入驻企业来回奔波、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工商注册、税务代办及统一开具发票、从业资质审批手续等办理。 3、物流信息服务 通过对信息的管理,实现对于物流业务的及时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操作,建立信息交换与传递,建立相应的功能连接,从而实现业务的统筹运作与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入驻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包括车辆管理系统、仓储配送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和结算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4、企业管理服务 物流园区要充分考虑入驻企业的不同经营特点,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自身体量小、人员规模不大、组

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国外研究现状 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进展为全球性经济的进展带来了繁荣。然而,目前国际上 关于物流园区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文献中通常将物流园区定义为“物 流中心”或“物流节点”。在已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方面单独、专门对物 流园区功能定位探讨的文献不是专门多,多与园区的整体规划与建设或具体地区实 证研究相结合,其研究现状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学者EiichiT’ ani罗ehi和 MichihikoNoritake(1995)

对物流园区的整体功 能进行了研究,提出物流园区具有缓解交通堵塞、节约能源、降低劳动成本和环 保等重要功能,并使用排队论和非线性理论确定物流园区的理想区位。 英国的EstomiliM峨 in(1995)对物流园区设施选择和设施布局进行研究,分 析了园区功能与设施布局间的相互关系。 Bates.J.M和Granger.Cw.J.(1997)年首次提出用组合预测法对物流需求量进 行预测,并运用整到物流园区功能定位和体规划中。要紧从物流需求结构和需求 量两方面对园区物流需求进行分析。 shafl七 r(1998)从生产企业和供应链治理角度给出了建设物流园区的必要性, 并为其功能进展和运营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德国数学家Dubois和 Prade(1999)采纳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物流园区功 能定位进行评价计算,克服了德尔菲法(Delphi)或专家咨询法主

观随意性较大的 缺点,开拓了物流园区功能定位评价的新思路,为现在广为应用的评价方法。 BrianSlack(2000)从系统角度提出物流园区功能定位的概念及其阻碍因素,包括物流市场需求、交通设施、劳动力成本、社会、自然等多方面。 3.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各地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蓬勃兴起,对物流园区相关问题的研究 逐渐深入。国内许多都市的政府部门差不多意识到物流园区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在积极规划和开发物流园区的同时,大力推进对物流园区的理论研究。国内 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开发模式、选址等方面进行了较 多的研究,并发表了许多相关文章或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涉及的内容能够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l)分析中心都市建设物流园区的重要性,对传统的物流节点进行整合以及

2018年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规划方案

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规划方案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第1章平台建设背景 1.1现代物流园区的发展趋势 1、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理念是集群 集群是由相互密切联系的企业、材料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相关产业公司,以及其他有关机构在特定领域组成的有机整体。集群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相互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物流园区集群理念的发展在德国催生了像DGG这样的物流园区联盟。DGG现有23个成员,是作为独立的公司成立的。DGG作为物流园区的代表,与政府进行沟通协商,联合园区企业,解决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且集合多方面的力量,协调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规划。 2、产业物流与物流园区发展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物流园区是产业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物流园区的发展也是可以促进产业物流发展。不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农业,只有在其产业物流达到一定规模,在同一区域内,物流企业到达一定数量时,物流园区作为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集中场所才会应运而生。 3、基于物流信息化平台运营的物流园区创新赢利模式

以物流信息化平台为核心运营纽带和依托,基于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支撑构建物流园区新的运营服务体系,通过整合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提供增值服务、创新业务模式而挖掘多项赢利点,如会员服务、管理输出、承接大企业物流项目分包给园区入驻企业服务等赢利点,从而形成园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4、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核心竞争力,就是在本行业内能够掌握、配置核心资源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综合联动的信息系统;三是在关键的物流节点有竞争力。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八大关系:一是政府指导与企业运作的关系;二是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关系;三是产业发展与物流服务的关系;四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五是物流节点、网络间的关系;六是物流人才开发和物流振兴的关系;七是信息化建设与物流转型的关系;八是处理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物流发展的关系。 为了适应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地都非常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鼓励发展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物流信息服务和物流的交易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传统物流园区服务模式的变革。 1.2智慧型物流园区的建设思路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探讨 摘要:物流信息平台提供统一的沟通界面,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分析城市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主要功能,探讨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提出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机制和建设策略。 物流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地方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物流建设的重点是硬件基础设施,如码头、货场、泊位及其配套机械设施,而对于软件如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功能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从而制约了物流的发展。建立高效集成的物流信息平台能为物流参与主体提供统一高效的沟通界面,从而优化物流系统的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正在形成一个充满数字化特征的“数字城市”。逐渐建立网络政府的“政府上网”工程正是其建设的基本内容。目前,在许多城市政府信息化工程正在全面实施应用,为建设现代物流业所必需的公用信息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构建物流信息平台,能使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信息平台的支持下实现互动,从而能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物流服务。而作为单一的物流企业,自行建立一个物流信息系统所耗费的资源是巨大的、昂贵的,中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利用公共平台整合物流资源,能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发挥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势,从根本上改善物流发展的现状。这也可以避免各企业对于物流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和功能重叠,防止资源浪费。 城市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城市物流资源,加强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环节的联系,打破物流管理条块分割带来的不利影响。 专业物流企业可与多个物流代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当代理提出物流请求时,可迅速建立起供应链连接,提供相关物流服务。这有利于提高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也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平稳过渡。 大规模联合作业降低了系统整体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系统对单个节点的依赖性,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二、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实现企业间的大量的实时信息交换,确保企业间协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为实现实时化,需要解决数据实时采集,数据实时通信,实时定位,电子数据交换和数据库技术等关键技术。这实际涵盖了众多领域,并且许多技术是跨学科的前沿技术。这些物流信息关

物流园区运作模式分析

物流园区运作模式分析 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运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规划、交通、土地、商业、外贸、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同时,它又是投资庞大的工程,包括征地、拆迁、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等,所需资金十分巨大,而且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单靠政府投资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在确定物流园区的地理位置、功能定位及内部布局等之后,还应对其运作方式进行总体的规划。综合对国外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园区赢利模式的分析。 一、国外物流园区运作模式分析(一)、国外政府建设物流园区的措施 各国政府为了推进物流园区的发展,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下面以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物流团地和德国货运中心来说明。 1、日本的物流团地日本的物流团地建设是政府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为解决城市功能紊乱,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轻环境压力,顺应物流业发展趋势,实现“货畅其流”,在郊区或城乡边缘带主要交通干道附近专辟用地,通过逐步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在此聚集,使其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减轻大型配送中心在市中心分布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日本物流团地建设与运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一是政府牵头确定市政规划,在城市的市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未来交通设施配套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团地。二是将基地内的地块分别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和建造物流设施,若资金不足政府可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三是政府对已确定的物流团地积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在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促使物流团地的地价和房产升值,使投资者得到回报。四是商业银行出资参与物流团地和基地的建设,成为物流团地的出资方和股东。五是政府出资设立物流公司,出资兴建物流团地,待运营正常后再卖给私

全国物流园区运营分析报告

全国物流园区运营分析报告(2015)

格,占地面积0.1平方公里(150亩)及以上,拥有多家入驻企业。从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运营效率及社会贡献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形成了本报告。 二、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一一为了能够对我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本报告从投资规模、占地规模以及交通便利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1.投资规模 一一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有关单位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出的总量,分规划投资和实际投资。 一一(1)规划投资规模情况 一一物流园区平均规划投资额为20.1亿元。其中,投资1亿~10亿元的物流园区占51%;10亿~30亿元的物流园区占27%。如图1所示。 图1物流园区规划投资规模分布 (2)实际投资额完成情况 一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平均实际投资额为10.9亿元,规划投资额完成率在71%~

100%占园区总数的40%。实际投资超出规划投资的物流园区占园区总数的10%。经分析,规划投资额完成率超过100%的园区规模普遍偏小,平均规划投资额为6亿元,而平均实际投资额为8亿元。与此相反,规划投资额超过70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平均实际投资额为48亿元,完成率为49%,总体尚未完成规划投资目标。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物流园区投资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图2所示。 图2物流园区实际投资占规划投资额的比率分布情况(3)分区域物流园区实际投资情况 一一据调查,我国东部地区物流园区平均实际投资额在全国最高,为14亿元;其次为东北地区13亿元;物流园区投资规模最小的为西部地区,平均实际投资额仅为6亿元。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系统规划框架设计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系统 规划框架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系统规划框架设计 关键词: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 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众多部门、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为了物流园区的高效运营,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把信息平台的建设当作物流园区的一个生产投入要素,大力提高信息利用程度和利用率,减少信息传递环节和流程,力求以最短的流程、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费用,传输高质量的信息。在这里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中的有关理论,对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系统的规划问题做一阐述,权作抛砖引玉。 一、信息平台系统规划目标 A.建立良好的通信基础设施,提供政府相关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基础设施。 B.完善行业管理部门相关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行业管理的信息支撑手段,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C.建立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D.引导相关物流企业信息建设,接入共用信息平台系统。 E.进行财务结算支持系统的基本功能建设,支持电子商务发展。 F.提供货物跟踪及车辆调度计划信息支持功能。

二、信息平台规划框架设计 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关键是确定信息平台的体系框架,进行技术分解,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要求,明确信息组织方案等。根据信息属性和技术可实现的方法,物流信息平台由共用信息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台和作业信息平台三部分组成,共用信息平台是中心。从服务性质上来讲,共用信息平台是广义的,基础信息平台是局部的(园区内物流企业),作业信息平台是针对具体某一物流企业的,共用信息平台服务于基础信息平台和作业信息平台,而基础信息平台和作业信息平台的企业相关数据信息服务于共用信息平台,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信息平台功能构成原理参见图1所示。 图1 信息平台功能构成原理 ? 1.共用信息平台 A.共用信息平台的框架结构

物流园区等级及建设要求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物流领域有了很大发展,各行各业都认识到了物流对于企业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物流业,重视物流服务,不仅成为企业,也成为政府一时关注的焦点。于就是,物流业的发展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物流园区就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很多经济中心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物流园区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优势,积极规划与开发建设物流园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与贷款的倾斜,促进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吸引物流企业的进驻。如深圳市将物流业确定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规划建设八大物流园区,上海与天津规划建设五大物流园区,南京规划建设六大物流园区。在宏观的物流规划之后,紧接着就就是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时期。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与资金,如果不对物流园区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与评价就盲目进行投资建设,其风险就是十分巨大的。 2003年初,零点研究集团就国内物流园区的建设及物流企业的需求等问题对全国31个省市的制造、商贸、运输及物流服务共304家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经研究发现:当前物流园区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突出表现为部分物流规划单位,尤其就是地方政府,单纯地为物流而物流,盲目发展物流园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部分园区规划缺乏明确目标定位,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园区建成后要为谁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个市场有多大,潜在的服务对象有些什么需求,类似这样的问题园区的规划者很多有没有进行辩证分析。很多物流园区只就是提出要“建成地区最大、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有影响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而在功能定位与目标客户锁定上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正就是由于部分物流园区在前期市场研究、分析上的不充分,导致项目在功能与目标客户定位上的不清,从而引发物流资源的浪费。 二、物流园区建设要求大而全 据零点公司的此次调查,在全国已经建成与在建的一百多家物流园区中,投资较大的如北京物流港,投资总额超过110亿元人民币;武汉的“万商云集”商贸园,投资额也在100亿元左右。在这些物流园区中,占地动辄数千亩,如北京物流港占地7000亩;多则上万亩,如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占地63000亩。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意义

国外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研究及建设状况 (l)国外物流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 ①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在这个时期,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比较落后,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主要是计算机代替人工对局部数据量大、操作简单的业务进行处理,例如工资结算、单项汇总等。其特点是集中式管理,数据不畅通,数据处理是单机进行的。囚此,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改善特定的物流功能的表现。此时的物资资源配置技术也只限于穿同的以经济定货量为代表的“定货点技术”。 ②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在这个时期有了高速存取和容量较大的外存储器。这时数据被组织存储在磁盘、磁鼓上,有操作系统完成文件和数据的管理,大大简化了人工的工作,实现了数据与程序的分离。这大大促进了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由单项数据处理扩展到了部分物流管理业务的范围或物流管理子系统,人们可应用计算机指定生产计划,并研究多环节的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物资供计划应问题。该阶段的特点为实时处理、数据能局部共享、系统采用主从是体系结构。 ③系统数据处理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管理科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并且有机的结合,从而建立了以制定决策为基础的现代管理理念;集成电路、超大容量存储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性能和价格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是计算机应用更加普遍;条形码技术、电子扫描技术和传输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改善了物流的表现,提高了物流信息的及时可得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物流信息系统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成为可能,Internet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简单、快速的传递提供的便利的条件。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物流管理,提高了物流信息系统对信息获取、处理、分析的能力,可以辅助企业进行计划、生产、经营、销售。应用的主要特点是实时处理、数据在全企业内共享。 ④辅助决策阶段 从90年代至今计算机、通信技术本身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在数据管理方面产生了数据仓库、应用数学、人工智能等研究成果,将之应用于数据挖掘,提出了知识管理。这一切的进步使得计算机辅助管理由计算机管理系统进入到了辅助决策阶段。现在,信息技术不仅应用于企业内部,而且扩展到了企业外部,产生了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等新的经营模式。企业开始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内网Intranet),在企业之间建立企业外部网(Extranet),计算机辅助管理更注重提供辅助决策所需的信息以及辅助决策的过程,系统采用多种体系结构。这时的特点是实时处理、信息能在全企业甚至全球共享。

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方案_0

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为进一步加快泰州市城北物流园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园区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意见》的精神,结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特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继续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村建设,整合农村信息资源,拓展信息发布方式,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各类适农、惠农、助农信息产品,多形式、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综合信息服务,让农民共享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二)总体

目标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121”工程(即围绕一个平台、推进两项工程、培养一支队伍),有组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园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到2014年,率先建成完善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力争达到泰州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村建设标准,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三)工作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整合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和信息化队伍,实现网络互通、资源共享。2.坚持政府引导,需求主导。紧扣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开发应用系统为核心,提高信息化工作的针对性。3.坚持服务三农,讲求实效。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经济实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4.坚持突出重点,试点先行。重点加强应用系统特别是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群众需求比较强烈的村居先行开展,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

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的七大问题

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的七大问题 文/孔庆广 总体上来说,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发展很快,热度不减。但是,无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还是正在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在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各个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各类物流园区数共计754家。 但是按照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全国地级以上城市287个,县级市和县2100个,市辖区852个,合计3239个。 这几年我们跑了很多城市,既有一二线城市,也有三四线城市甚至县级市,各地政府都在大张旗鼓地规划建设甚至不是一个而是若干个物流园区,把物流产业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由各级政府主导的各类工业园区已达上万个。因此,保守估计,我国各类物流园区的数量也应当在几千家! 我国物流园区种类繁多,没有比较统一的规范标准。业内的一般共识是“根据物流园区依托的对象,把物流园区划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四种”。 但是在实际建设和运营中,往往会演化成各种不同具体业态。 比如按照物流园区的规模和功能,广义的物流园区又分为物流园区(狭义的,一般是政府主导,占地从几千亩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物流基地(一般占地在几百亩,吸引其他物流企业入驻)和物流中心(一般占地也就几万平方米,大型物流企业自用为主)三大类。 随着众所周知的房地产调控,地产商开始介入物流园区项目,物流园区的开发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包括政府主导、大型物流企业自用和物流地产开发等。 而且,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也从仓库出租到增值服务,对物流园区的后期运

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物流园区在具体规划、建设和运营时,要重点考虑以下7个方面的问题: 1、深刻把握宏观经济发展环境,项目地的城市产业结构与市场客户需求 在进行物流园区项目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政府政策,也不是投资者的实力,而是市场需求是否支持项目发展。 物流园区项目的宏观把握有三个要点: (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般来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要从三个层面和两条主线来把握。 三个层面:即全国层面、省市(地区)层面、本地层面。 两条主线:即总体经济和物流行业。包括现状,特点,问题,趋势等。 (2)当地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一是了解当地城市主导产业的构成。以及支撑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分布。 二是当地物流产业发展情况。包括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相关优惠政策。 (3)市场需求分析 当地物流需求是产地物流?如果是,那么主要企业是谁?主要产品是什么? 或是销地物流?如果是,那么主要需求企业是谁?需求什么? 还是中转地物流?如果是,本地的相关设施和渠道是否满足物流中转需求? 2、要踏踏实实进行实地市场调研,分析项目周边的可能竞争对手及其相关企业 考察宏观市场需求后,还要实地调研项目周边市场竞争的状态,寻求可供选择的差异化策略。 物流园区项目的实地调研,一般也是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