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的配制实验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实验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实验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实验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名称: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的配制及步骤。

2、熟悉仪器的使用。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大小相同的同种(质量相同)的纸片

药品:氯化钠粉末一瓶、蒸馏水一瓶

教学过程:

一、让各小组将相关溶液配制的实验方案上交并说出方案的可行性及优缺点。

二、让大家相互交流得出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让学生指出实验室所需仪器。

对实验所需仪器、药品逐一检查,并向实验监督员报告

四、实行实验,教师实行指导,记录各组的试验不足。

第一步:计算。(确定配制溶液浓度5%,计算并填写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氯化钠5克,水95克)

第二步:称取氯化钠质量。(托盘天平归零并调节平衡,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取下氯化钠瓶塞、倒放瓶塞,用药匙取出氯化钠、即时盖塞。用镊子把砝码或游码固定质量5克、称量、读数、倒入待测烧杯待溶。砝码游码分别归位。)

第三步:量取水的体积。(取盛水瓶塞并倒放瓶塞,标签贴手心,

向量筒内倾倒水,并倾斜量筒,倒到快到95的刻度线,立即停这时候要用胶头滴管,因为胶头滴管和量筒是配套使用的。先捏瘪胶头滴管的胶头,然后放入水中,松开后拿出水面,逐量滴加水至定量。为了防止拿胶头滴管的手抖动,采用拿毛笔的方法拿滴管:中指和无名之夹住滴管,大拇指和和食指挤压胶头。水平放置量筒,平视量筒读数。倒入装有氯化钠的烧杯。)

第四步:溶解(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氯化钠与水的混合物至完全溶解,防止溶液溅出,或搅拌用力过猛损坏仪器。)

第五步:保存(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存放、贴上标签。)第六步:清洗仪器、整理、复位(清洗烧杯、玻璃棒)

第七步:填写实验记录(配制的质量分数为5% 氯化钠的质量5克水的体积95毫升)

五、实行讨论,让同学们指出不准确的实验操作导致的后果。

液体配制及实验方法

(一)液体配制 1.完全培养基 DMEM+10%FBS+1%双抗+(1%HAPS液) 若放置时间长于2周加1%谷氨酰胺 2.PBS 1000ml去离子水中溶解8.0gNaCl、0.2gKCl、2.89gNa2HPO4、0.26gNaH2PO4 3.胰酶 用之前调节PH值至7.6 4.CaCl2 将0.165gCaCl2粉末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50X的溶液 每5ml胶原酶中加入100μl CaCl2溶液(终浓度3μmol/L)用于激活胶原酶的活性 5.双抗 终浓度:青霉素100万U/100ml 链霉素100万U/100ml 青霉素0.6μg为1个单位链霉素 1.2195μg为一个单位 称取青、链霉素粉末各0.6、1.2195g溶于10mlPBS中再定容至100ml 6.两性霉素B 100mg两性霉素B粉末溶于40mlPBS中,制成浓度为2.5mg/ml(1000X)的浓缩液 每100ml完全培养基中加入100μl 浓缩液,稀释为终浓度2.5μg/ml 7.细胞冻存液 20%DMSO+80%FBS(1mlDMSO+4mlFBS) 8STZ溶液 STZ溶于柠檬酸和柠檬酸三钠的盐溶液中 称取柠檬酸0.105g溶于5mlPBS 称取柠檬酸三钠0.145g溶于5mlPBS中混合两者制成10毫升的溶解液. 再将100mgSTZ粉末溶于该溶解液中制成浓度1%的STZ溶液,调节PH值至4.5,4°避光保存,由于STZ水溶性不稳定,溶液最好在半小时内使用完毕. 9油红O 原液:油红O 0.6g溶于异丙醇(99% )100ml 。 稀释液:油红O 原液20ml ,蒸馏水20ml ,过滤后使用。 10茜素红 称取0.1g茜素红粉溶于100mlPBS,调节PH值到7.2,过滤后使用.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单元课时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容量瓶上不作标记的是() A.刻度线 B.容量规格 C.温度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l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 mol硫酸 B.1L溶液中含1 molH+ C.将98g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 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 3.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 mol·L-1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于500mL水中B.溶于1L水中 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 4.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的是() A.40gNaOH溶于1L水中 B.58.5g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 C.28gKOH溶于水制成1L溶液 D.1L2%的NaOH溶液 5.配制500mL0.2mol·L-1Na2SO4溶液,需要硫酸钠的质量是() A.9.8g B.14.2g C.16g D.32.2g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L-1的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2 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 B.500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4 mol·L-1 C.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 mol·L-1 D.500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0.2N A

7.实验中需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8.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NH4Cl溶液 C.25 mL 2 mol·L-1的KCl溶液 D.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 9.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1的NaCl溶液0.5L,需要用的仪器是①坩埚②分液漏斗③容量瓶④烧杯⑤胶头滴管⑥烧瓶⑦玻璃棒⑧托盘天平⑨药匙()A.③④⑤⑦⑨B.①②⑤⑥⑧C.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 10.现有一瓶500mL的矿泉水,其水质成分表中标示其“Ca2+”含量为 4 mg·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1×10-4mol·L-1B.2×10-4mol·L-1 C.0.5×10-4mol·L-1D.1×10-3mol·L-1 11.分别用0.20mol·L-1的AgNO3溶液10mL与相同体积的下列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KCl B.MgCl2 C.BaCl2 D.AlCl3 二、填空题 12.在400 mL2 mol·L-1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此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3.用CuSO4·5H2O配制500mL0.2 mol·L-1CuSO4溶液,在下列空格中填写所用仪器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需要的主要仪器名称是:; (2)经计算需要CuSO4·5H2O:克; (3)用取CuSO4·5H2O放入中,加入适量水,用搅拌; (4)把所得溶液沿注入容积为的中,并用适量水洗涤和

实验室用液体配制

抗体稀释液 牛血清白蛋白1g NaN3 0.08g 30% Triton 1ml(PBS) 定容PBS(1x)100ml 驴血清封闭液 血清5-10ml NaN3 0.05g 30% Triton 0.5ml(PBS) 定容PBS(1x)100m 抗原稀释液 A 18ml+ B 82 ml5 双蒸水1000ml ,PH=6 封片液 Na2CO3 0.689g NaHCO3 1.554g 溶于50ml 双蒸水 50ml 甘油加热混合 抗原修复液 A:柠檬酸2.1g----100ml ddH2O B:二水柠檬酸三钠14.7g-----500ml A 18ml+ B 82ml+900mlddH2O--------1L(PH=6.0) Neurobasal Media glutamine, 1%penicillin/streptomycin, 10 ng/mL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10 ng/mL FGF, and 2% B27 BRDU BrdU is a brominated analog of thymidine. STABILITY / STORAGE AS SUPPLIED: BrdU should be stored at -0°C and desiccated. If properly stored, it will have a shelf-life of two years. SOLUBILITY / SOLUTION STABILITY: Sigma routinely tests the solubility at 50 mg/mL in 1 M ammonium hydroxide yielding a clear colorless solution. It can be dissolved in water at a concentration of up to 10 mg/mL. It is also soluble in DMF, DMSO and water (with heat) at 50-100 mg/mL. Solutions at neutral pH should be stable for at least 6 months when stored frozen at -20°C. APPLICATIONS: BrdU is selectively incorporated into cell DNA at the S phase of cell cycle. The use of BrdU as a thymidine analog has made possible the identification of DNA synthesis in suspensions of cells, cell smears and tissue sections. The incorporation of BrdU into DNA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实验一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 1. 掌握几种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液体、固体试剂的取用方法。 2.熟悉量筒、容量瓶、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溶液配制的一般原则。 【实验原理】 溶液浓度有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等。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体积; 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 质量摩尔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 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体积分数=液体溶质的体积/溶液体积。 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首先要弄清楚是配制哪种类型浓度的溶液(根据浓度的单位判断),再根据所需配制溶液的浓度、体积与溶质的量三者的关系,计算出溶质的量。如果求出的是溶质的质量,则用天平称取溶质;如果求出的是溶质的体积,则用量筒量取溶质的体积。最后加水至所要求的溶液的质量或体积即可。 配制溶液还包括稀释溶液: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首先利用稀释公式(如:c1V1=c2V2)计算出浓溶液的体积,然后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再加蒸馏水稀至所需配制的稀溶液的体积,混合摇匀即可。 配制一般溶液(即溶液浓度准确度要求不高的溶液),可以用量筒、托盘天平等仪器进行配制;但如果要配制标准溶液(即溶液浓度准确度要求高的溶液),则应采用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精密仪器进行配制。 【仪器与试剂】

烧杯、洗瓶、容量瓶(100mL、250mL、1000mL各一个)、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量筒(100mL)、电子天平。 NaCl固体(AR),95%酒精、40%甲醛溶液、碘、碘化钾、重铬酸钾固体(AR)、浓硫酸-重铬酸钾洗液、蒸馏水、NaOH固体(AR)。 【实验步骤】 一、移液管的洗涤 移液管和刻度吸量管一般采用橡皮吸耳球吸取铬酸洗涤液洗涤,沥尽洗涤液后,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具体步骤详见“实验四十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二、容量瓶的准备与洗涤 1. 容量瓶的准备 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检查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盖好瓶塞,瓶外水珠用布或滤纸擦拭干净,左手按住瓶塞,右手拿住瓶底,将瓶倒立2 min,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不漏水,将瓶直立,将瓶塞转动约180°后,再倒立试一次。 2. 容量瓶的洗涤 容量瓶一般不用刷子机械地刷洗,其内壁的污渍最好用浓硫酸-重铬酸钾洗液来清洗,小容量瓶可装满洗液浸泡一定时间;容量大的容量瓶则不必装满,注入约1/3体积洗液,塞紧瓶塞,摇动片刻,隔一些时间再摇动几次即可洗净。然后用水冲洗掉洗液,对着光亮检查一下是否已被洗净,内壁水膜是否均匀。如果发现仍有水珠,则应再用洗液浸泡后再检查,直到彻底洗净为止。最后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去自来水。去离子水每次用量约为被洗仪器体积的1/3,一般洗2~3次。 三、溶液的配制 1. 配制250mL生理盐水(9g/L的NaCl溶液) (1)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0.25×9=2.25克。 (2)称量:在天平上称量约2.25克NaCl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3)溶解:在盛有NaCl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教学设计扬州郭金花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教版化学1) 郭金花省中学 1.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版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本节教材的编写既巩固了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的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定量实验,是化学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是确定物质的组成、揭示化学反应规律的重要依据。因此,这节容蕴含着实验观、应用观、价值观等化学学科观念。学生已经建立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这两个概念并能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同时也具备了称量、溶解、引流等实验基本技能,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和误差分析;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感受化学知识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并服务于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容量瓶的设计,培养比较、联想、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的分析,促进学生建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产生活问题,体验化学定量实验对生产生活、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体会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价值。 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对“一定体积”的理解和确定;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建构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实验室常规试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实验室溶液的配制 一.蛋白试验 (1)4%的硼酸吸收液:分析纯硼酸,4g溶于50ml水,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再用蒸馏水标至100ml。 (2)40%的氢氧化钠:分析纯氢氧化钠,40g溶于100ml水。 (4)0.1mol/L盐酸标准溶液:量取9ml盐酸(GB622,分析纯),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摇匀。 标定:在电子天平上准确称取5份烘干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每份0.2g左右,记下所称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的质量m,将5份基准无水碳酸钠分别置于5个250ml锥形瓶中(提前标号),加入50ml水,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然后用待标定的0.1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灰红色,记下消耗的盐酸标准液的体积Vo,然后将滴定完的锥形瓶在电炉上烧至沸腾,然后转小火保持沸腾2分钟,溶液中的二氧化碳被赶出后溶液又变为蓝绿色,冷却,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灰红色,记下消耗的盐酸标准液体积Vi,两次滴定之和即为消耗的盐酸标准液体积。平行滴定5份基准无水碳酸钠,记录好 每份的数据。计算公式:C(Hcl)=m/(V o+Vi)×0.05299,五次结果的平均值即为盐酸标准液的浓度,将盐酸标准液转入1000ml容量瓶保存即可。贴上标签标明配制时间,配制人,溶液浓度。 注:测凯氏定氮仪漏气不漏气的方法——取分析纯硫酸铵0.2g左右做蛋白试验,测其氮含量,作3个平行试验,测得硫酸铵含氮量为21.19%±0.2%,否则应检查加减,蒸馏,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 二.钙的测定 (1)10%o淀粉溶液的配制:10g淀粉溶于水,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2)1/1三乙醇胺溶液(即50%溶液):取100ml三乙醇胺溶于100ml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基础化学)

实验一溶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常用仪器的认知。 2.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3.掌握练习吸量管、容量瓶正确使用方法,练习电子天平的使用。 4.掌握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浓度的表示方法 (一)用固体配置(ω) 1、质量分数(ω) ω=m质/m液m质=(ω*V剂)/(1-ω) 2 质量摩尔浓度(b) b=n质/m剂b= (m质/M质) /ρV剂m质= M质b V剂 3、物质的量浓度(c) c= n 质/ V 液 =(m 质 /M 质 ) /V 液 m 质 = c V 液 M 质 (二) 用液体或浓溶液配置 1、质量分数(十字交叉法) (1)混合两种已知浓度的溶液,配置所需浓度溶液的计算方法。 例:由85%和40%的溶液遏制60%的溶液,则 85 20 需用20份85%的溶液和25份40%的溶液。 60 40 25 (2)用溶剂稀释原理配置成所需溶液浓度 35 20 需用20份35%的溶液和15份0%的溶液。 20 0 15 2、物质的量浓度 (1)由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 c= n 质/ V 液 n=cV V 原 =(c 新 V 新 )/c 原 三、实验用品 1、仪器:电子天平、烧杯、量筒、容量瓶、吸量管、洗耳球、移液管、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2、药品:固体药品CaCl2 液体药品- H2SO4(浓)

四、实验步骤 (二)溶液配制 1.粗配溶液 (1)配制50 mol 0.5mol·L-1的CaCl2溶液 算出配制此溶液所需的固体氯化钙和水各为几克,将水量换算成体积。用干燥小烧杯(100mL),用台式天平迅速称出所需氯化钙,用量筒将所需蒸馏水的大部分加到烧杯中,搅拌溶解,冷至室温,用量筒量取剩余部分蒸馏水倒入烧杯即可。 2. 准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 (2)准确配制1.0mol/L H2SO4溶液50mL 计算配制 1.0mol/L H2SO4溶液所需浓H2SO4溶液体积,用吸量管吸取浓H2SO4溶液转入到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六、思考题 1.稀释浓硫酸应如何操作,为什么? 2.用移液管时,哪只手拿洗耳球,哪只手拿移液管?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学习目标: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应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相关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操作及误差分析) 知识点回顾: 1.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溶液浓度 (1)0.9%的生理盐水 (2)98%的浓硫酸 (3)37%的盐酸 (4)3%的双氧水 (5)75%的酒精 (6)50度白酒 (7)8度的啤酒 (8)地球的大气,主要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它气体和杂质。 2.生活中最常见的浓度表示方式——质量分数(W) W=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W=S/(100+S)*100% 你能说出两个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 3.练习 (1)某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5克,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 (2)50%的氯化钠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50%的氯化钠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A:等于25% B :小于25% C :大于25% D:不能确定 (3)60%的氯化钠溶液与40%的氯化钠溶液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60%的氯化钠溶液与40%的氯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60%的氨水溶液与40%的氨水溶液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60%的氨水溶液与40%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A:等于50% B :小于50% C :大于50% D:不能确定 (2)(3)题分析总结: 学习内容: 1.物质的量浓度(mol/l )的定义 数学表达式: 文字表述: 2.练习 (1)58.5克氯化钠加水溶解,加水稀释至1升,求 C (Na+) (2)0.5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C (Na+) C (Cl-) (3)0.1mol/l 的硫酸铝溶液中,C (Al3+) C (SO42-) (4)1L2mol/l 的硫酸钠溶液中取出10毫升,该溶液 C (Na2SO4) 加水稀释至1L 该溶液 ,该溶 液C (Na2SO4) C (Na+) (5)1L2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与1L1mol/l 的氯化铝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C (Na+) C (Al3+) C (Cl-) (4)(5)题分析总结:

实验室常用溶液配制示例

实验室常用溶液配制示例 氢氧化钠滴定液(1、0.5或0.1mol/L) NaOH=40.00 40.00g→1000mL 20.00g→ 1000mL 4.000g→1000mL 【配制】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28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3g,照上法标定。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当于102.1m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g,照上法标定。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如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5、0.02或0.01mol/L)时,可取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加新沸过的冷水稀释制成。必要时,可用盐酸滴定液(0.05、0.02或0.01mol/L)标定浓度。 【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盐酸滴定液(1、0.5、0.2或0.1mol/L) HCl=36.46 36.46g→1000mL;18.23g→ 1000mL 7.292g→1000mL;3.646g→1000mL 【配制】盐酸滴定液(1mol/L):取盐酸90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 盐酸滴定液(0.5、0.2或0.1mol/L):照上法配制,但盐酸的取用量分别为45、18或9.0mL。【标定】盐酸滴定液(1mol/L)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 的盐酸滴定液(1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盐酸滴定液(0.5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8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26.50mL的无水碳酸钠。 盐酸滴定液(0.2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3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2mol/L)相当于10.60mg的无水碳酸钠。

溶液配制与滴定操作实验报告

溶液配制与滴定操作实验报告 (文章一):实验报告_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目的 1.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滴定法定量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熟悉滴定管、移液管的准备、使用及滴定操作。 3. 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确定。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一般能与酸或碱直接(或间接)发生酸碱反应的物质大多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他们的浓度。按酸碱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酸与碱完全中和时的pH值称为化学计量点,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满足如下基本关系:cA V A ?cBVB ?A?B 式中,cA、V A、?A分别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cB、VB、?B分别为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其中,酸、碱的化学计量系数由酸碱反应方程式决定。由于酸、碱的强弱程度不同,因此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在pH=7处。通常,酸碱溶液为无色,酸碱中和是否完全,需用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指示剂往往是一些有机的弱酸或弱碱,它们在不同pH值条件下颜色不同。用作指示剂时,其变色点(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称为滴定终点。选用指示剂要注意:①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一致;②颜色变化明显;③指示剂用量适当。酸碱滴定中常用HCl和NaOH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但由于浓HCl容易

挥发,NaOH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直接配成的溶液其浓度不能达到标准溶液的精度,只能用标定法加以标定。基准物质H2C2O4的分子式确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脱水或吸水,可以准确称量,所以,本实验采用(H2C2O4·2H2O,摩尔质量为12 6.07g·mol-1)为基准物质,配成H2C2O4标准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2C2O4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标定后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从而得到HCl标准溶液。仪器与试剂电子天平,酸式滴定管(50 mL),碱式滴定管(50 mL),容量瓶(250 mL),移液管(25 mL),吸耳球,锥形瓶(250 mL),试剂瓶,量筒,洗瓶,滴定台,蝴蝶夹,烧杯,玻棒,滴瓶,滴管。H2C2O4标准溶液(约0.05 mol·L-1,学生通过直接法[1]自行配制),HCl溶液(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酚酞(1%),甲基橙(0.1%)。实验内容 1. 准备用自来水冲洗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备用。用去污粉洗涤锥形瓶、量筒、烧杯,依次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洗净。 2. 0.1 mol·L-1 HCl溶液和0.1 mol·L-1 NaOH溶液的配制(实验室备好)HCl溶液的配制:用洁净的量筒量取浓盐酸4~ 4.5 mL,倒入洁净的试剂瓶中,用水稀释至500 mL,盖上玻璃塞,摇匀,贴上标签备用。NaOH溶液的配制:通过计算求出配制1 L NaOH溶液所需固体NaOH数量,在电子天平上用小烧杯称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然后将溶液倾入洁净的试剂瓶中,用水稀释至1 L,以橡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知识点和习题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一.溶液的组成定量表示方法 1.用质量分数来表示。(属于质量浓度) (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2)a%=m(溶质)/m(溶液)×100% (3)单位: 2.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2)公式: 注意:V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水的体积.nB为溶质的物质的量。(属于体积浓度) 二.关于物质的量溶液的配制例:配制0.2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mL 1.所需仪器天平或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容量瓶的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①.容量瓶为细颈磨口梨形平底瓶,带有与磨口吻合的玻璃塞或塑料塞 ②.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体积和温度(一般为20℃) ③.体积有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等多种,配制溶液时应与之相匹配 ④.容量瓶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溶液,不能加热,更不能用来做反应容器。 2.步骤 (1)计算: (2)称量或量取:固体用托盘天平(易潮解物质如何称量?),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 (3)溶解或稀释 (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

线正好相切。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注意:因洗涤是将剩余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以(4)和(5)可合并为一步,称为“转移”。 3.重点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 (3)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填能或不能) (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后才能移液; (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填能或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填能或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 练习:用98%的浓硫酸(=1.84g/cm3)配制250mL10mol/L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mL浓硫酸,把_______缓缓注入到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_后,将溶液沿着玻璃棒移入___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和_______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_________,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___中并贴好标签。 4.实验误差分析:.误差分析原理:c=n/V;①.V不变时,操作使n偏大,则c偏高;反之,偏低。②.n不变时,操作使V偏大,则c偏低;反之,偏高。 练习:.实验过程中的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偏高或偏低) 第一组: 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左偏转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读数 ④把量筒中残留的液体用蒸馏水洗出倒入烧杯中 ⑤把高于20℃的液体转移进容量瓶中 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液体体积偏小)。 第二组: ①称量时,物码倒置,并动用游码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右偏转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④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液没移入容量瓶中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⑥定容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又将超出部分吸出 ⑦使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的小烧杯溶解溶质。 ⑧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实验室常用指示剂的配制

实验室常用得指示剂配制 1 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液 取3份体积百里香酚蓝溶液(1g/L)与2份体积酚酞溶液(1g/L)混合均匀。 2 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 将50mL甲基红溶液(2g/L)与50mL亚甲基蓝溶液(1g/L)混合。 3 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 称取0、1g酸性铬蓝K,0、1g萘酚绿B与20g干燥氯化钾,置于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匀,贮存于棕色广口瓶中。 4 溴百里(香)酚蓝-苯酚红混合指示液 0、08g溴百里酚蓝与0、1g苯酚红溶于20mL乙醇中,加水50mL,用氢氧化钠溶液(4g/L)调至pH为7、5(红紫色),再以水稀释至100mL。 5 溴甲酚绿-甲基橙混合指示液 6份体积溴甲酚绿溶液(1g/L)与1份体积甲基橙溶液(1g/L)混合。 6 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 3份体积溴甲酚绿溶液(1g/L)与1份体积甲基红溶液(1g/L)混合,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 7 1,10-菲罗啉-硫酸亚铁铵混合指示液 称取1、6g1,10-菲罗啉及1g硫酸亚铁铵(或0、7g硫酸亚铁),溶于100mL 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 8 甲基红指示液(1g/L) 称取0、10g甲基红,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9 溴甲酚绿指示液(2g/L)

称取0、20g溴甲酚绿溶解于6mL氢氧化钠溶液(4g/L)与5mL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10 甲基橙指示液(1g/L) 称取0、10g甲基橙,溶于70℃水中,冷却,用水稀释至100mL。 11 酚酞指示液(10g/L) 称取1、0g酚酞,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12 溴(甲)酚蓝指示液(1g/L) 称取0、10g溴酚蓝,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13 钙指示液(钙羧酸指示剂) 称取0、20g钙指示剂〔2-羟基-1-(2-羟基-4-磺酸-1-萘偶氮)-3-萘甲酸〕(C21H14N2O7S)或其钠盐与10g在105℃干燥得氯化钠,置于研钵中研细混匀。贮存于棕色磨口瓶中。 14 铬黑T指示剂 将1、0g铬黑T与100、0g干燥得氯化钠,置于研钵中,研细混匀。贮存于棕色磨口瓶中。 15 铬黑T指示液(5g/L) 称取0、50g铬黑T与4、5g氯化羟胺,溶于乙醇中,用乙醇稀释至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可保持数月不变质。 16 百里香酚蓝指示液(1g/L) 溶解0、10g百里香酚蓝于2、2mL氢氧化钠溶液(4g/L)与5mL乙醇中,稀释至100mL。 17 孔雀绿指示液(1g/L)

高中化学 1.2.4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学案 苏教版必修1

第4课时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学习目标定位:1.学会容量瓶的使用。2.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误差分析。 知识点一认识容量瓶 【活动设计】 1.用途:配制一定__________、一定______________的溶液。 2.特点 3.读数:溶液的________正好与刻度线________时即为容量瓶上所标记体积。 4.问题讨论 (1)使用前如何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2)能否用容量瓶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为什么? 5.容量瓶是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1)只用于配制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2)检查漏水程序是: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3)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落到瓶外。 (4)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瓶内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学以致用】 1.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 C.用所配溶液同浓度的溶液润洗过的 D.以上三项都符合的 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知识点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活动设计】 1.主要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筒等。 2.主要步骤 以配制100 mL 0.100 mol·L-1 Na2CO3溶液为例。 (1)计算 配制100 mL 0.100 mol·L-1 Na2CO3溶液所需Na2C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 g。 (2)称量 用______准确称取Na2CO3固体______ g。 (3)溶解 将Na2CO3固体放入100 mL______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恢复到______。 (4)移液 将烧杯中的溶液用________小心地引流到________容量瓶中(注意:不要让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和刻度线以上),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______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____________________中。 (5)定容 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到容量瓶中,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__处,改用________滴加蒸馏水到__________正好与________相切,再将容量瓶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6)存放:将配好的溶液转入洁净的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3.问题讨论 (1)为什么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实验室溶液配制

实验室所需溶液配制 1.费休氏试液,购买; 2.氢氧化钠溶液,C=0.01mol/l。氢氧化钠分子量40.0,准确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0.4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1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3.中性红溶液,C=1%。准确称取中性红固体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 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4.溴百里香酚蓝溶液,C=1%。准确称取溴百里香酚蓝固体1g溶于50ml蒸馏 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5.碘化钾溶液,C=10%。准确称取KI固体50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500ml 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6.硫代硫酸钠溶液,C=0.1mol/l。硫代硫酸钠分子量158.11,准确称取硫代硫 酸钠固体15.811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7.硫酸溶液,C=2mol/l,硫酸分子量98.08,浓度98%时密度约1.84g/ml,准确 量取硫酸液体108.78ml稀释与500ml蒸馏水中,向水中加入硫酸而非向硫酸中加水,冷却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8.淀粉溶液,C=0.5%。准确称取可溶性淀粉0.5g,溶于50ml水中,并在100ml 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9.铬酸钾溶液,C=50g/L。准确称取铬酸钾固体50g,溶于500ml水中,并在 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搅拌下逐滴加入10%的硝酸银溶液,直至溶液出现棕红的悬浮物为止. 静置1昼夜,用干净的滤纸漏斗过滤即可,不一定用饱和硝酸银溶液,用10%硝酸银溶液即可.配制方法:1克硝酸银+10毫升纯水溶解,置于棕色瓶中; 10.氯化钠基准试剂,C=0.1mol/l,氯化钠分子量58.5,准确称取氯化钠固,5.85g 溶于500ml蒸馏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11.硝酸银溶液,C=0.1mol/l,硝酸银分子量169.87,准确称取硝酸银固体8.49g 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5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用前采用基准氯化钠试剂(10)标定,需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实验室溶液配制技巧

实验室溶液配制技巧 液体溶液配制可以说是实验室分析人员最基础的一门技术,也是每天工作中的必选项。液体溶液的配置包括溶质的计算、移液、定容等基础操作,还包括一些混合溶液的前后加入顺序及利用一些试剂自身的化学性质,掌握了溶液配制的技巧,可以大大缩短配置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我们都知道,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溶液是混合物。种类分为:一般溶液和标准溶液。一般溶液只是专指液体溶液。 一般溶液的配制过程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或移液管量取液体体积。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恢复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4.转移: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8.装瓶,贴签。 举例:配制500mL,L碳酸钠溶液步骤及注意事项 所需的仪器: 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量筒 步骤:

第一步: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106=克;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克碳酸钠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误差分析: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用待配液润洗了容量瓶; 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 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仰视、俯视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标准溶液配制过程 标准溶液(standard solution),指的是援引美国加联数据库定义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在滴定分析中常用作滴定剂。在其他的分析方法中用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或作计算标准。 标准溶液包括铁、锰、镍、铜、硅、钒等金属、非金属还有石油类、阴离子、标准样品及标准溶液(单标及混标共100多种)。 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即准确称量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至一定体积;另一种是标定法,即先配制成近似需要的浓度,再用基准物质或用标准溶液来进行标定。

溶液的配制

实验3 溶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了解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熟悉比重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溶液的配制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工作环节之一,根据实验要求不同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粗配和精配即一般浓度的溶液和标准浓度的溶液,粗配借助的称量仪器一般是准确度不高的天平,如台秤或电子秤(分度为0.01g),量器有量筒、带刻度的烧杯或试剂瓶。准确浓度的溶液配制选用至少是分度为0.1mg的分析天平如半自动电光天平或电子天平,量器选用吸量管、移液管、容量瓶。对于易水解物质的溶液配制时,需加一定量的与其阴离子匹配的酸抑制其水解。对于易被氧化的溶液的配制应加相应的还原剂,抑制其氧化。如配制硫酸亚铁溶液需加入稀硫酸和少量铁粉;无论用哪一种配制方法首先要确定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体积。 溶液配制流程:计算取样量-称取或量取-溶解-稀释到刻度(定容) 详细配制步骤: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2)取样: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器量取液体体积。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恢复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 (4)稀释定容:

第一、准确定容: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 ~2cm 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最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润洗好的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第二、粗略定容:溶解后直接在烧杯中加溶剂至刻度或转移到试剂瓶中加水到刻度。 (5)计算依据:溶质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粗配: 1、4%CuSO 4溶液25g ,计算称取CuSO 4·5H 2O 的质量 m=4%×50×249.68159.68 =1.56g (用台秤取样,用量筒加水?) 2、用浓硫酸配制3mol/L 的硫酸50mL 取浓硫酸多少?浓硫酸浓度为在此处键入公式。18mol/L ,V= =8.3(mL) 3、用未知浓度的HAc 溶液配制0.2mol/L 的HAc 溶液50mL ,如何确定取样量,先测定未知液的密度d 后查表确定相对浓度ρ,计算取样量 V x ρd=0.2×50×60×10-3 标准溶液配制: 配制0.1000mol/L 碳酸钠溶液100mL 称样量预算:0.1000×100×105.99×10-3=1.0599g ,然后选择50mL 或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五、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Ampicillin(氨卡青霉素)(100 mg/ml) 组份浓度100 mg/ml Ampicillin 配制量50 ml 配制方法 1.称量5 g Ampicillin置于50 ml离心管中。 2.加入40 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用0.22 μm过滤膜过滤除菌。 4.小份分装(1 ml/份)后,-20℃保存。 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24 mg/ml) 组份浓度24 mg/mL IPTG 配制量50 mL 配制方法 1.称1.2 g IPTG置于50 ml离心管中。 2.加入40 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用0 22 μm过滤膜过滤除菌。 4小份分装(1 ml,份)后,-20℃保存。 X-Gal (20 mg/ml) 组份浓度20 mg/ml X-Gal 配制量50 ml 配制方法 1.称量l g X-Gal置于50 ml离心管中。 2.加入40 ml DMF(二甲基甲酰胺),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小份分装(1 ml/份)后,-20℃避光保存。 LB培养基 组份浓度1%(W/V)Tryptone(胰蛋白胨),0.5%(W/V)Yeast Extract(酵母提取物),1%(W/V)NaCl 配制量 1 L 配制方法 1.称取下列试剂,置于l L烧杯中。 Tryptone 10 g Yeast Extract 5 g NaCl 10 g 2.加入约800 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滴加5 N NaOH(约0.2 m1),调节pH值至7.0。 4.加去离子水将培养基定容至1 L。 5高温高压灭菌后,4。C保存。 LB/Amp培养基 组份浓度 1%(W/V) Tryptone 0.5%(W/V) Yeast Extract 1%(W/V) NaCl 0.1 mg/ml Ampicilli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