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与水接触后表现出的有关性质,即与水分贮容和运移有关的性质称作岩石的水理性质。它包括岩石的

容水性、给水性、持水性、透水性

1.容水性

容水性是在常压下岩石空隙中能够容纳若干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以容水度来衡量。容水度W n为岩石空隙能够容纳水量的体积V n与岩石体积(V)之比,表达式为:W n=V n/V,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从定义可知,如果岩石的全部空隙被水所充满,则容水度在数值上与空隙度相等。但实际上由于岩石中可能存在一些密闭空隙,或当岩石充水时,有的空气不能逸出,形成气泡,所以一般容水度的值小于空隙度。但是对于具有膨胀性的粘上来说,因充水后体积扩大,容水度可以大于空隙度。

2.持水性

在分子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岩石空隙中能够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持水性。持水性在数量上用持水度来衡量。持水度W r为饱和岩石经重力排水后所保持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即W r=V r/V。所保持的水不受重力支配,多为结合水和悬挂毛细水。

岩石的持水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岩石的颗粒直径和空隙直径的大小,即岩石颗粒越细,空隙越小,持水度越大。

3.给水性

饱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若干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给水性。在数量上用给水度来衡量。给水度μ是饱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排出水的体积V g 与岩石总体积(V)之比,μ=V g/V,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从以上定义中可知,岩石的持水度与给水度之和等于容水度(或孔隙度),即:

W n=W r+μ或n= W r+μ

岩石的给水度与岩石的颗粒大小、形态、排列方式以及压实程度等有关。均匀沙的给水度可达30%以上,但大多数冲积含水层的给水度在10%~20%。给水度是水文地质计算和水资源评价中很重要的参数,下表给出了几种常见松散岩石的给水度。如图

存在于坚硬岩石裂隙和溶隙中的地下水,结合水及毛细水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岩石的给水度可看作分别等于它们的容水度或空隙度。

常见松散岩石的给水度(据C.W.Fetter,Jr.)

4.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的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用渗透系数(K)表示,渗透系数具有与渗透速度相同的量纲,即(m/d)或(cm/s)。岩石的渗透系数越大,渗透性能越好。

松散岩石渗透系数参考值(据王大纯等)

此表为一般经验值,仅供参考。

岩石透水性能主要取决于岩石空隙的大小和连通程度。设想一个理想圆管状的纵断面。空隙的边缘上分布着一般条件下不能运动的结合水,其余为重力水。

由于空隙壁上不运动的结合水对于重力水存在着摩擦阻力,以及重力水质点之间存在着摩擦阻力,最靠边部的重力水,流速趋于0,中心部位流速最大。所以,流速大小与空隙直径有关,空隙直径愈小,结合水所占的无效空间比例愈大,实际渗透断面就愈小,重力水所能达到的最大流速便愈小;当空隙直径小于两倍结合水厚度时,一般条件下,岩石则不能透水。一般说来岩石的给水性越好,持水性越差,则岩石的透水性能就越好。

渗透系数不仅与岩石的性质有关,还与渗透液体的粘滞性、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由于水的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可以忽略,因此,可把渗透系数看成单纯说明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

渗透性好的岩层,不一定都能形成含水层,那些只能透水而含不住水的岩层称为透水层。在野外常见到有的岩层空隙大,连通性好,透水性强,具有很大的泄水能力,但因下部没有托水的隔水层或水平方向缺乏隔水边界,岩层中却很少含有地下水。这种岩层称作透水层。透水层与隔水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是用岩石的渗透系数来区分,将K≥0.01m/d的岩石划为透水层,K<0.01m/d的岩石归入隔水层。

常用岩土材料参数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一览表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21(3ν-= E K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 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3 /4G K 1 m += ν f 'k k γ= 其中,' 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 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见1.7节流动与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在无流动情况下,饱和体积模量为: n K K K f u + = (7.5) 不排水的泊松比为:

岩石学课后思考题全解

答案不全,望请大家用红色补充答案 思考题 第一章: 1、什么叫矿物?什么叫造岩矿物? 矿物:就是岩石的基本组成单元,它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无机固体物质, 造岩矿物: 2、地壳中的造岩元素通常是指哪8种元素?含量最高的是元素是什么元素? O、Si、Al、Fe、Ca、Mg、Na、K。含量最高的:O 3、常见主要造岩矿物有那些?肉眼如何鉴别? 石英:柱状晶型;高硬度;无解理;断口具有油脂光泽等 钾长石:常见肉红色;卡式双晶;两组完全解理夹角90度;硬度高等 斜长石:常见白色或灰白色;常具有聚片双晶;两组完全解理不正交;硬度高等 普通角闪石:常见浅、深绿色或黑色;长柱状;两组解理夹角近56度;断口近菱形等 普通辉石:常见黑绿色或黑色;短柱状或粒状;两组解理夹角近90度,硬度高等 橄榄石:常见橄榄绿色;粒状;常见贝壳状断口;硬度高等 黑云母:常见黑色、褐黑色、绿黑色;片状;极完全解理;薄片具弹性等 白云母:常见无色;片状;极完全解理;薄片具弹性等 方解石:常见白色;菱形体解理;硬度3;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等 白云石:常见白色或灰白色;菱形解理;晶面常完全呈马鞍形;块体遇冷稀盐酸不起泡,但其粉末遇冷稀盐酸起泡等 4、什么叫岩石?什么叫岩石学? 岩石是由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岩石学是地质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地壳、地幔及其他星体产出的岩石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及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5、野外如何区分三大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6、如何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互相转化关系?(比较多,挑自己喜欢的背哈)

岩石裂隙渗流特性试验研究的新进展_蒋宇静

第27卷 第12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27 No.12 2008年12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Dec .,2008 收稿日期:2008–08–07;修回日期:2008–09–16 作者简介:蒋宇静(1962–),男,博士,1982 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现任教授,主要从事岩石力学和土木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 :jiang@civil.nagasaki-u.ac.jp 岩石裂隙渗流特性试验研究的新进展 蒋宇静1, 2,李 博1,王 刚2,李术才3 (1. 长崎大学 工学部,日本 长崎 852–8521;2.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10; 3. 山东大学 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61) 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岩体裂隙渗流特性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讨论。分析表明:试验研究在岩体裂隙渗流特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研究者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相应的经验公式,但关于岩石裂隙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研究的计算公式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分析结论也为今后的岩体裂隙渗流特性的试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向。 关键词:岩石力学;岩石裂隙;试验研究;力学开度;水力等效开度;应力渗流耦合;综述 中图分类号:T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8)12–2377–10 NEW ADV ANCES I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FRACTURES JIANG Yujing 1, 2,LI Bo 1,WANG Gang 2,LI Shucai 3 (1. Faculty of Engineering ,Nagasaki University ,Nagasaki 852–8521,Japan ; 2.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510,China ; 3. Research Center of Geotechnica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61,China ) Abstract :The researches on seepage characteristic of rock joints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stud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researching on hydr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of rock joints. Many researchers bring forward the experiential computation form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but there are not consistent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m. The availabl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hydr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d rock masses. Key words :rock mechanics ;rock fractures ;experimental study ;mechanical aperture ;hydraulic equivalent aperture ;stress-fluid coupling ;review 1 引 言 裂隙岩体中空隙的尺寸和连通程度一般都远小于岩体中节理裂隙,而且裂隙的水力传导系数远大于完整岩石中孔隙的渗透系数,因此节理裂隙是岩体中水运动的主要通道[1 ,2] 。裂隙岩体中存在的节 理裂隙等缺陷严重影响着岩体的渗透特性。岩体渗流特性的研究在各种地质工程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水利水电工程、采矿和石油工程、核废料储存工程。法国Malpasset 拱坝(1959)在初次蓄水时 发生溃坝,意大利的瓦依昂边坡失稳(1963)等事故引起了人们对裂隙岩体渗流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当前日益增长的环境控制条件下,流入开挖区域水量的估计和污染矿水的排泄程序都是地下工程的发展和运营时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核废料储存工程中,地下水的辐射污染也需要特别注意和预防。 裂隙岩体的渗流场受应力环境的影响,而渗流场的变化反过来又对应力场产生影响,这种相互影响称之为应力渗流耦合。渗流场与应力场相互耦合是岩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在岩体工程实践中,节理变形影响节理开度及其渗流性质,从而使

红层的岩石学特征在工程上的应用

红层概述 红层为红色的陆相碎屑沉积物,形成于古盆地和湖泊环境,主要形成于炎热、干燥的地质时期。红层岩石组成多为砂岩和砾岩,并夹粉砂岩、页岩、泥岩、灰岩、石膏及岩盐等,红层的沉积结构和构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红层是地壳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不只是中新生代的产物,在古生代也有红层发育与分布。中国的红层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华中及西北的广大地区。山于各地区红层的岩性、构造运动、气候条件和时间因素不同,红层中发育了多种地貌,如方山、丘陵、高原、丹霞地貌等。红层地貌与丹霞地貌应严格区分开来。 红层的界定 曾昭璇等认为“红层是从中生代,特别是从侏罗纪到早第三纪的陆相红色岩系”,是丹霞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至于它形成于什么时代,没有必要在定义中加以限制,因为在中生代以前和晚第三纪也有红层堆积;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和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红层的颜色可能变化于棕黄、褐黄、紫红、褐红、灰紫等偏红色调;红层是一种岩性复杂的陆相沉积,这与相对均质、致密的海相沉积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应该允许有过渡相和交互相夹层;说红层是碎屑岩系主要用以区别陆相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作者对红层提出了一个界定依据:①颜色是偏红色调;②是陆相沉积环境;③是碎屑沉积。因此认为,红层是一种红色的陆相碎屑岩系。 红层这个名称在中国最早由李四光提出,红层主要指侏罗系、白奎系及少量三叠系及早第三系形成的,己经成岩的,主色调为红色的泥岩、粉砂岩、砂岩等岩性的一套陆相及浅水湖相沉积物,但红层并非只是中生代及以后的产物,在北美一俄罗斯古陆以及我国的山西及塔里木盆地等部在古生代就有陆相“老红层”沉积。 红层的物质组成 根据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红层碎屑的颗粒组成差异很大,有洪积泥砾、短促河床砾石层、河床相砂砾、较长途搬运的具有砂波结构的河床砂、河流三角洲前缘相的砂质层和以泥质为主的湖盆相粉砂质或淤泥质沉积等。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古山前拗陷中的红层巨砾可达数十厘米,而许多红层盆地中部多由泥质岩构成。碎屑的砾石组成一般与其外围山地的物源一致,岩屑、砾屑是其外围物源地岩石碎屑的混合。其砂质主要是石英,含部分长石;胶结物以泥、砂为主,化学胶结物主要为硅质、钙质和铁质。湖南岌山的碳酸钙含量随外围接触地层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在接触碳酸盐岩源地的地方,碳酸钙含量可达25%以上。 红层的结构和构造 红层一般发育在内陆盆地和湖泊环境,所以其沉积特征在粒度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红层盆地边缘往往堆积巨厚的洪积相混杂泥砾,往中心渐变为洪、冲积砾岩、砂砾岩,砂岩与河、湖积细砂、粉沙岩或泥质岩。这是因为形成红层的物质来源于古盆地或古湖盆周围的高地,所以边缘地带最先接受沉积,粒度较大,而粒度较小的物质可以被搬运到盆中。但在垂直剖面上,盆地外围的洪积扇前缘粗碎屑堆积区,岩石粒级的变化很大,常常表现为互层状。即砾岩、砂砾岩交互成层,夹砂岩;或砂砾岩、砂岩为主夹砾岩或夹薄层粉砂岩、泥质岩。而接近湖盆中心的细碎屑堆积区,岩性的垂直变化一般较小。相对说来,河流淡水沉积、泥砂胶结或硅质、铁质胶结的砾岩和砂砾岩比较坚硬;而盆地中心沉积的粉砂岩、泥质岩所含的可溶性物质较多,透水性较差、含水较多,因而比较软弱。 大部分的粗碎屑红层以厚层或巨厚层甚至块状构造为主;接近盆地中心的湖积相或河漫滩相细碎屑红层一般以薄层构造为主;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河床相和三角洲相堆积则较为复杂,比

高等岩石力学读书报告

高等岩石力学 读书报告 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专业:地质工程 姓名:曾敏 学号:2006201071 高等岩石力学读书报告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外界因素(如荷载、水流、温度变化等)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破坏、稳定性及加固的学科。又称岩体力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水利、土木工程等建设中的岩石工程问题。它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的基础学科。对于岩石力学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这里推荐一种较广义、较严格的定义:“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科学,同时也是应用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岩石对于各种物理环境的力场所产生的效应。”这个定义既概括了岩石力学所研究的破碎与稳定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也概括了岩石受到一切力场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力学效应。岩石力学的理论基础相当广泛,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数学、弹塑性理论、工程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并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 岩石力学主要理论基础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岩石力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基础学科。它的理论基础相当广泛,涉及到很多基础及应用学科。岩石力学的力学分支基础 1、固体力学 固体力学是力学中形成较早、理论性较强、应用较广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可变形固体在外界因素(如载荷、温度、湿度等)作用下,其内部各个质点所产生的位移、运动、应力、应变以及破坏等的规律。在采矿工程中用到的固体力学主要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如把采场上覆岩层看作是梁或板结构用的就是结构力学理论;采用弹性力学研究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 2、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流体力学中研究得最多的流体是水和空气。对于地下采矿工程来说,其研究对象就是地下水与瓦斯等矿井气体。 3、爆炸力学 爆炸力学主要研究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利用和防护。它从力学角度研究爆炸能量突然释放或急剧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冲击波(又称激波)、高速流动、大变形和破坏、抛掷等效应。同时爆炸力学是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物理学、化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地下开采中的巷道掘进,露天开采中的采剥都要进行爆破。 4、计算力学 计算力学是综合力学、计算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以计算机为工具研究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方法,以及编制软件的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在力学的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工程技术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它已成为力学除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外的第3种手段。常见的计算力学方法并已广泛用到数值模拟计算中的有: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法、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热传导和热应力有限元法、弹性动力学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无网格法、有限差分法、非连续变形分析等。以计算力学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方法在采矿工程中的研究应用也正广泛地开展起来。

《岩石学》试题库

岩石学试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岛状硅酸盐矿物的是() A石榴石B辉石C橄榄石D石英 2、常见暗色矿物有() A橄榄石B辉石C普通角闪石D黑云母 3、下列哪类岩石的斜长石含量最多() A.超基性岩 B.基性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 4、火山碎屑岩常见的结构() A.集块结构 B.火山角砾结构 C.凝灰结构 D.煌斑结构 5、碎屑物质被搬运后的沉积分异取决于() A.碎屑物自身的密度、体积和形态 B. 流体的流速和动能大小 C. 流体的化学性质 D.碎屑物的化学性质 6、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到细而逐渐变化的结构称为()。 A交错层理B单斜层理C递变层理D粒序层理 7、岩石中成分、颜色或粒度不同的矿物分别集中,形成平行相间的条带,称为() A片状构造B斑状构造C眼球状构造D条带状构造 8、变质岩主要分布在()。 A大陆前寒武纪的基底B造山带C大陆裂谷D大洋中脊 9、以下物质属于岩石的是() A.大理石 B. 石油 C. 混凝土 D. 汞 10、下面属于斜方晶系的有() A.十字石 B.石膏 C.正长石 D.钠长石 11、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花岗岩是中性侵入岩 B.玄武岩是基性喷出岩 C.辉长岩是中性喷出岩 D.橄榄岩是超基性侵入岩 12、火成岩中常见的暗色造岩矿物有() A.辉石 B.角闪石 C.黑云母 D.橄榄石 13、以下的反应形式为化学风化的有() A.水化和水解 B. 去硅和硅化 C. 酸的作用 D.阳离子交换. 14、接触热变质作用是指在火成侵入体侵入到围岩时由于岩浆的高温对围岩烘烤的影响而使岩石发生的()作用。 A变形B破碎C重结晶和变质结晶D熔融 15、交错层理的特征是纹层向不同方向倾斜呈交错状,指示的沉积环境意义是() A静水B微弱水流C水介质波状运动D水流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不断变化 16、岩石中含大量片、柱状矿物且均呈平行排列是以下哪种构造的特点() A板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片状构造D条带状构造

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水有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液体与固体的主要区别是液体容易流动,液体与气体的主要区别是液体体积不易压缩。() 2、水温升高 10℃,单位体积的水需要的热量,称为比热容。() 3、水的比热容比其他液体的比热容都要小。() 4、单位体积的水由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汽化热。() 5、纯净的水当温度下降到 4℃时,开始凝结成冰。() 6、液体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重量称为密度。() 7、液体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容重。() 8、水结成冰,由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水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因而体积随之减小。() 9、处于流动状态的水不易结冰。因此,为不使水带内的水冻结成冰,在冬季火场上,当消防队员需要转移阵地时不要关闭水枪。() 10、粘滞性在液体流动时是不显示作用的。() 11、水在管道或水带内流动要客服内摩擦力,因此,会产生水头损失。() 12、水的体积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质称为水的压缩性。() 13、水的体积随水温升高而增大的性质称为水的膨胀性。() 14、水中含有杂质越多,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大。() 15、水取用方便,分布广泛,同时由于水在化学上呈中性,无毒,且冷却效果非常好,因此,它是最常用、最主要的灭火剂。() 16、水与锌粉、镁铝粉等金属粉末接触,在火场高温情况下不会助长火势扩大和火灾蔓延。() 17、锂、钾、钠、锶、钾钠合金等活泼金属与水化合时,夺取水中的氧原子,放出氢气和大量的热量,使释放出的来的氢气与空气中氧气相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发生自燃或爆炸。() 18、水与硅化镁、硅化铁等接触,会释放出自燃物四氢化硅,四氢化硅易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发生闪燃。()

岩石力学留学申请导师指南

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原创) 离天天翻腾全球各大高校的网站,选择导师的那个苦逼时候已经有段时间了,趁等签证的空隙,总结一下自己以前物色学校的经历和经验,分享出来供以后的欲出国读博的学弟学妹们借鉴。由于自己喜欢的方向主要偏向岩石边坡工程和岩石地下工程,因此在申请的时候主要关注了全球在此方向有研究的高校。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方向相关的申请参考资料较少,希望本文能对欲从事和已经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并有意向出国深造的童鞋们在找外导的时候有所帮助。不足或者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但请手下留情。 1. 英国 提到对岩石力学的贡献就不得不提到英国。而提到英国就不得不提到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当今全球岩石力学领域的大牛可以说一大部分都曾在帝国理工学院工作或者学习过,像E.T. Hoek和E. Brown,Hoek曾经担任过帝国理工学院的教授,Brown在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后并任教。也正是那时,两个人合作提出了著名的Hoek-Brown强度准则。此外像提出Q分类系统的N. Barton,和E. Hoek合作编写过Rock Slope Engineering 的John Bray,前任过国际岩石力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J.A. Hudson,现任国际岩石力学协会副主席的Jian Zhao (赵坚),岩石结构面研究的S.D. Priest,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Brady B.H.G(和Brown合作编写过Rock mechanics for underground mining一书)等都曾博士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的Rock Mechanics Group。可以说上世纪70、80甚至90年代,帝国理工学院都是岩石力学的天下,创造了国际岩石力学领域近半数的研究成果。然而现在这些国际大牛中的一大部分要么转投他校,要么退休在家养老,帝国理工学院在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势头和研究的密集程度已远不如当年。仅留的部分教授现在都在搞数值方面的研究,唯一剩下从事工程岩石力学研究的J. Harrison教授也于2010年去了多伦多大学(Harrison曾与Hudson 合编过著名的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一书,这位也将是我未来的老板)。瘦死的骆驼终归比马大,现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Engineering的主编依然是帝国理工学院的Robert Zimmerman教授。 利兹大学的Prof. Steve Hencher,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的副主编,不过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香港,即使申请到他的博士,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时间带。 此外诺丁汉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等都有相关领域的学者,但是由于规模和人数比较少,不再列举,感兴趣的可以搜索其网站。 英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读博的话只需要三年,而且雅思成绩要求也不高,像帝国理工学院这样的牛校,雅思也只要求6.5,其他大部分学校6分就够了。对于雅思暂时考的不是很理想,而且想赶紧博士毕业了去工作的,英国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 2. 北欧 本人对北欧国家没有太多的关注,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北欧大部分高校的英文网站信息不全,这里只简单的介绍几个。德国的话可以关注下慕尼黑工业大学。想去荷兰的同学可以关注下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世界上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并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的话可以看下瑞典皇家工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的Lanru Jing(井兰如)教授,研究方向偏向岩石水力学,曾经跟中国地质大学的潘别桐教授合作过,也算是此领域的大牛。此外挪威的挪威科技大学、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GI)等都是地质工程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 3. 瑞士 瑞士最有名的应该算是苏黎世联邦理工(ETH)和洛桑联邦理工(EPFL),瑞士以其极高的可研水平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的青睐。苏黎世联邦理工的在全球排名应该可以进前十,Simon L?w教授有一帮非常庞大的科研团队,主要集中在岩石边坡和隧道工程的研究。还有一位忘了名字的教授,主要偏向隧道工程方面的研究。想去瑞士留学的同学都可以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第2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地球的内圈层构造,知道地球的外圈层。 2.? 了解地质作用。 3.理解矿物(晶体)的形态,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解理及断口等物理性质,理解主要硅酸氧化物造岩矿物的室内鉴定特征。 4.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代表性岩石的特征。了解岩浆岩5.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其力学性质指标,掌握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 【学习重点】 1、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对地壳改造的作用。 2、常见造岩矿物的主要形态及其主要的物理性质。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结构、构造。 4、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 2.1 地球的总体特性 地球是一个不标准的旋转椭球体,赤道半径(a)6378.14km,两极半径(b)6356.779km ,地球的扁平率()为 附近稍微凸出,极区稍微扁平,赤道与极地半径相差22km。 1、地球的圈层构造 地球具有一定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通常分为地核。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大洋地壳厚度较;地下、古登堡面以上部分,厚度约2900km,是地球的主体部分,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地球内古登堡面以分,厚度为3500km。 2、地质作用 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根据地质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由地球内部能如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放射热能等产生的地质应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即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下深处进行,并可波及地表。内动力地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岩浆岩、变质岩等便是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由地球范围以外阳得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外力作用水、大气、生物以外部能为能源,改造雕塑地壳(主要是地壳表面)的过程,外力作用的主要类型有: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2.2 造岩矿物 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他构成了地球的固体部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由于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所以要认识岩石,分析岩石在各种自然条进而对岩石及其组成的周围环境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就必须首先了解矿物。 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相对均一和固定,一般为结晶质。自然都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随后并因经受各种地质作用而不断的发生变化。每一种矿物只是在一定的物下才是相对稳定的,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后,矿物原来的成分、内部构造和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 1、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矿物的形态和矿物的物理性质决定于其化学成分和晶体格架的特点。因此,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1)指矿物单体及同种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取决于单体的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集合体按矿物晶肉然可辨认晶体颗粒的显晶矿物集合体和肉眼不能辨认的隐晶质或非晶质矿物集合体。显晶矿物集合体有规则

岩石学三大岩代表性岩石

岩石学代表性岩石 火成岩 超基性岩类: 侵入岩: 纯橄榄岩: 颜色:深绿、黄绿、褐绿色。 结构构造: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组成: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副矿物多为铬铁矿、尖晶石和磁铁矿。 其它:新鲜的纯橄岩少见,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若部分蛇纹石化,称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若全部蛇纹石化,则叫蛇纹岩。 橄榄岩: 结构:具细粒-粗粒结构,常呈包含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明显它形的金属矿物,胶结了自形较高的橄榄石和辉石)。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40~90%)和辉石构成,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斜长石。副矿物常为铬铁矿、磁铁矿。 其它特点:如果岩石中角闪石较多,则可形成角闪橄榄岩。橄榄岩也易遭受次生变化,其中橄榄石变为蛇纹石,辉石和角闪石变为绿泥石等。 辉石岩: 颜色:浅褐色、暗黑色或灰绿色。 结构:全自形粒状结构,也可有包含结构或海绵陨铁结构。 矿物组成:主要由辉石组成,可含少量橄榄石、角闪石及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 角闪石岩: 颜色:黑色或墨绿色。 矿物组成:主要由角闪石组成(>90%),有时含少量辉石、橄榄石和磁铁矿。其它:常呈脉状产出,穿插于其他超基性岩体中。 喷出岩: 苦橄岩: 颜色:呈淡绿色至黑色。 结构构造: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气孔或杏仁构造。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50~70%)和辉石(<40%)组成,可含少量基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副矿物有钛铁矿、磁铁矿、磷灰石等。

产状:往往产出于玄武岩的底部或与超基性侵入岩伴生 金伯利岩: 颜色:多呈黑、暗绿、绿、灰等,而以绿色常见 结构构造:常见斑状结构和角砾状构造。 矿物成分:在斑状结构中斑晶成分主要是橄榄石、金云母。在角砾状构造中,角砾成分十分复杂,有早期形成的金伯利岩、橄榄岩、辉石岩破碎而成的岩块,也有来自围岩的岩块,角砾之间的胶结物为金伯利岩浆物质。 蛇绿岩: 大洋岩石圈向大陆消减时,洋壳下的上地幔随洋壳物质一起俯冲、拼贴到大陆边缘的构造岩片,因此常与岩壳物质相共生,总称为蛇绿岩或蛇绿岩套。 是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又称蛇绿岩套。ophiolite一词,由法国A·T·布龙尼亚于1827年提出,它的希腊文含义是蛇纹状岩石 基性岩类: 侵入岩: 辉绿岩: 颜色:暗绿色,黑绿色 矿物成分:与辉长岩相似,含斑晶时,称为辉绿玢岩 结构:辉绿结构,斑状结构 辉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近,但是自形程度不同,自形程度好的斜长石呈板状,搭成三角形孔隙,其中充填它形的辉石颗粒。可与辉长结构过渡,称辉长辉绿结构。 蚀变特征: 斜长石——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集合体。 辉石——角闪石,绿泥石 辉长岩: 颜色:黑色,灰黑色,深灰色 结构:中-粗粒半自形粒状结构——※辉长结构:指基性斜长石和辉石自形程度相同,都呈半自形或他形颗粒,是从岩浆同时析出的结果。是基性深成岩相的典型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也有条带状构造或韵律构造 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斜长石+辉石(1:1) 次要矿物: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 副矿物: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

赣东北地区晚元古代钾玄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

赣东北地区晚元古代钾玄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① 廖群安 薛重生 李昌年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 Sm2N d同位素测龄研究表明,赣东北广丰地区桃源组火山岩的Sm2N d等时线年龄为(1100±168)M a,形成时代应归属晚元古代,与扬子、华夏两板块在晋宁期对接造山作用的时间一致。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表明,该组火山岩富碱、K2O,A l2O3,LREE及地幔不相容元素,属碱性系列中的钾玄岩系列;低Εt(N d)(-4.5±1.9),I t(Sr)为017048~017131,变化范围很大,具壳幔混合成因的Sm2N d、Rb2Sr同位素组成。笔者研究认为,桃源组钾玄岩系列火山岩是晋宁期岛弧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赣东北 晚元古代 钾玄岩系列 岛弧火山岩 分类号 P58811 1 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年龄 研究区位于江绍断裂带赣东北段的广丰—上饶地区,上元古界桃源组火山岩分布于受江绍断裂带和赣东北断裂带夹持的环玉山地体内,构成N EE 走向的普塘—官田坞—三家村—桃源火山岩带。火山岩与下伏中元古界田里岩群(变质年龄为120514 M a〔1〕)和上覆下震旦统听门组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本次研究对广丰桃源剖面的粗面玄武岩、粗安岩等5个样品进行了Sm2N d等时线测年,所获得的Sm2N d等时线年龄值为(1100±168)M a,较本区前人做的R b2Sr等时线年龄(736165M a)、锆石U2Pb 年龄〔(82112±912)M a〔2〕〕偏老,但与江南造山带蛇绿岩套的年龄(1000~1100M a〔3,4〕)及该带向东到浙江的西裘细碧—角斑岩的Sm2N d等时线年龄〔(1 012±28)M a〕相近,形成时代应归属晚元古代。 2 岩石化学特征 211 火山岩系列划分、岩石化学分类 桃源组火山岩属碱性系列(图1)。用TA S图解(图2),结合N a2O,K2O的相对含量,定名为钾质粗面玄武岩、钾玄岩(橄榄安粗岩)、安粗岩和高钾流纹岩,为钾玄岩系列的岩石组合。 岩石均为斑状结构, 橄榄安粗岩中斜长石具钾 图1 火山岩的Si O22A lk图解Fig.1 Si O22A lk diagram of volcanic rocks 图2 火山岩的TA S分类图Fig.2 TA S classification diagram of volcanic 第18卷 第2期1999年 6月 地质科技情报 Geo logic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Info rm ati on Vol118 No12 Jun1 1999 ①国家计委和原地矿部“八五”地勘专项“上饶地区1∶5万区域遥感地质调查项目”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廖群安,男,1959年4月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岩浆岩岩石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收稿日期:1998207202 编辑:曲梅兰

第四章 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第四章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水有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液体与固体的主要区别是液体容易流动,液体与气体的主要区别是液体体积不易压缩。(√) 2.水温升高10℃,单体体积的水需要的热量,称为水的比热容。(×) 3.水的比热容比替他液体的比热容小。(×) 4.单位体积的水由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汽化热。(√) 5.纯净的水当温度下降到4℃时,开始凝结成冰。(×) 6.液体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重量称为密度。(×) 7.液体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容重。(×) 8.水结成冰,由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水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因而体积随之减小。(×) 9.处于流动状态的水不易结冰。因此为了不使水带内的水结成冰,在冬季火场上,当消防队员需要转移阵地时不要关闭水枪。(√) 10.粘滞性的液体流动时是不显示作用的。(×) 11.水在管道或水带内流动要客服内摩擦力,因此,会长生水头流失。(√) 12.水的体积随压力增大而增加的性质成为水的压缩性(×)

13.谁的体积随水温升高而增大的性质称为水的膨胀性。(√) 14.水中含有杂志越多,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大。(×) 15.水取用方便,分布广泛,同时由于水在化学上呈中性,无毒,且冷却效果非常好,因此,它是最常用,最主要的灭火剂。(√) 16.水与锌粉、美铝粉等金属粉末接触,在火场高温情况下不会助长火势扩大和火灾蔓延。(×) 17.锂、钾、钠、锶、钾钠合金等活泼金属与水化合时,多去水中的氧原子,放出氢气和大量的热量,使释放出来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相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发生自然或爆炸。(√) 18.水与硅化镁、硅化铁等接触,会释放出自燃物四氢化硅,四氢化硅易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发生闪燃。(×) 19.不纯净的电石与水接触,能释放出乙炔气。在火场上,乙炔有助长火势扩大和火灾蔓延的可能。(√) 20.凡与水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严禁用水扑救。(√) 21.消防射流是指灭火时消防射水器具喷射出来的高速水流。(√) 22.消防射水器具包括消防水枪和消防水炮等灭火器具。(√) 二.选择题(四选一) 1.

岩石的水理性质(教学参考)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与水接触后表现出的有关性质,即与水分贮容和运移有关的性质称作岩石的水理性质。它包括岩石的 容水性、给水性、持水性、透水性 1.容水性 容水性是在常压下岩石空隙中能够容纳若干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以容水度 来衡量。容水度W n 为岩石空隙能够容纳水量的体积V n 与岩石体积(V)之比,表 达式为:W n =V n /V,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从定义可知,如果岩石的全部空隙被水所充满,则容水度在数值上与空隙度相 等。但实际上由于岩石中可能存在一些密闭空隙,或当岩石充水时,有的空气不能逸出,形成气泡,所以一般容水度的值小于空隙度。但是对于具有膨胀性的粘上来说,因充水后体积扩大,容水度可以大于空隙度。 2.持水性 在分子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岩石空隙中能够保持一定水量的性 能,称为岩石的持水性。持水性在数量上用持水度来衡量。持水度W r 为饱和岩 石经重力排水后所保持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即W r =V r /V。所保持的水不受 重力支配,多为结合水和悬挂毛细水。

岩石的持水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岩石的颗粒直径和空隙直径的大小,即岩石颗粒 越细,空隙越小,持水度越大。 3.给水性 饱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若干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给水性。在 数量上用给水度来衡量。给水度μ是饱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排出水的体积V g 与岩石总体积(V)之比,μ=V g /V,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从以上定义中可知,岩石的持水度与给水度之和等于容水度(或孔隙度),即: W n =W r +μ 或n= W r +μ 岩石的给水度与岩石的颗粒大小、形态、排列方式以及压实程度等有关。均匀沙的给水度可达30%以上,但大多数冲积含水层的给水度在10%~20%。给水度是水文地质计算和水资源评价中很重要的参数,下表给出了几种常见松散岩石的给水度。如图 存在于坚硬岩石裂隙和溶隙中的地下水,结合水及毛细水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岩石的给水度可看作分别等于它们的容水度或空隙度。 常见松散岩石的给水度(据C.W.Fetter,Jr.) 岩石名称粘土粉沙细沙中沙粗沙细砾中砾粗砾

岩石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

一、名词解释 1、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 失、新矿物形成的一种变质方式, 2、特征变质矿物:是仅稳定存在于很狭窄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矿物。 3、稳定矿物:又称为新生矿物,是指在一定的变质条件下原岩经变质结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 矿物。 4、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 5、变成构造: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 6、变质带是: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在空间上呈规律性的变化, 按变质强度带划分带通常称为变质带, 二、填空 1、根据变晶矿物的相对大小划分:等粒变晶结构;不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 2、根据其颗粒的绝对大小可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中粒变晶结构;细粒变晶结构。 3、变成构造主要有: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眼 球状构造;块状构造。 4、接触变质相包括:钠长绿帘角岩相;普通角闪石角岩相;辉石角岩相;透长石相。 5、根据变质作用产生的地质背景,可以分出七大类型: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洋底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等。 6、变质作用的方式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交代作用、变质 分异作用以及变形作用和碎裂作用等。 7、其中主要是温度、压力、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和时间等因素。 8、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有:板岩类,千枚岩类,片岩类,片麻岩类,长英质粒岩类,角闪质岩类, 麻粒岩类,榴辉岩类,大理岩类。 9、混合岩分为四大类:混合岩化变质岩;注入混合岩类;混合片麻岩类;混合花岗岩类。 10、泥质岩石的递增变质带共划分出六个带:绿泥石带;黑云母带;铁铝榴石带;十字 石带;蓝晶石带;;矽线石带。 三、判断正误 1、错;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错、8错;9、对;10、错。 四、多项选择 1、根据变晶矿物的晶体习性划分:d 2、根据其颗粒的自形程度划分为:d 3、泥质岩石的递增变质带共划分为:c 4、斑点板岩属于 b 5、榴辉岩属于 a 6、蛇纹岩属于 d 7、角闪石片岩属于 a 8、千靡岩属于 c 9、透长石相属于 b 10、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有:b 五、简答 1、用吉布斯相律:P=C十2-f,解释SiO2和CaCO3系统中出现的矿物共生组合。 答:在这两种组分的系统中,组份数为2,可形成石英、方解石及其中间化合物硅灰石。 CaCO3+SiO2==CasiO3+CO, 根据吉布斯相律:当两种矿物共生时,其自由度f=2+2-2=2,如Cc+Wo和Q+Wo共生。当两种矿物共生时,其自由度f=2+2-3=1,如Q十Cc+Wo,故一般不共生。 2、简述片岩与片麻岩的区别 答:片岩主要由片状或柱状矿物和粒状矿物组成,其中片状或柱状矿物至少〉30%,粒状矿物中常以石英为主,长石含量〈25%。岩石表现为显晶质的均粒鳞片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具片状构造。 片麻岩主要由粒状矿物和片状或柱状矿物组成,其中粒状矿物大于50%或更多,且长石多于石英。是指具有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条带状或条痕状构造并含长石较多的岩石, 4、绘图简述双变质带的分布(以日本为例)及成因 答:如图所示:双变质带为两个成对的变质带平行排列,一个是高压低温型的,常位于(高压)大洋的一侧;一个是低压高温型的,常位于高压型内侧靠大陆一边。有时这两个带都包有某些属于中压型的地区。两个带各具有不同的建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包括混合岩化作用和变形作用)的特点。 5、简述灰色片麻岩的基本特征 答:灰色片麻岩又称为变质长英质侵入岩,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和铁镁矿物组成,钾长石含量很少,通常在5%±或更低一些。以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等岩石组成,常称为TTG岩系。 一、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岩石学试卷参考答案

岩石学试题(第6套、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 分, 1.岩浆是由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硅酸盐熔融体 (×) 含量低, 2.基性岩浆的粘度比酸性岩浆的粘度低,主要是由于前者SiO 2 岩浆温度也较高之故 (√) 3.超基性岩类的所有岩石都属于超镁铁岩石 (×) 4.安山岩是与闪长岩成分相当的喷出相岩石,因此其成分完全相同(×) 5.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 (√) 6.由方解石、白云石为主要矿物成分构成的岩石称为碳酸岩(×) 7.内源沉积岩包括铝质岩、铁质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及粘土质岩等(×) 8.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基本是在保持固态状态下进行的(√) 9.接触变质带的发育宽度与围岩性质和岩体空间形态有关 (√) 10.岩石变质后仍可保留原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岩浆岩中按造岩矿物的含量可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等三类,三者在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中所起的作用是不 一样的。 2.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斑晶为高温矿物,而后者基质为显晶质;斑晶为稳定矿 物。

3.岩浆岩按SiO 2百分含量分类为四大类,其含量及类型分别是:SiO 2 ﹤45%, 超基性岩;SiO 245~53%,基性岩;SiO 2 53~65%,中性岩和SiO 2 ﹥65%, 酸性岩。 4.与花岗岩成分相当的喷出岩是流纹岩,与玄武岩成分相当的深成侵入岩称辉长岩。 5.砂岩一般具有砂状结构,主要由石英和长石或岩屑组成。 6.陆源碎屑岩类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类为 1 砾岩、碎屑直径>2mm ; 2 砂岩、碎屑直径 2-0.063mm ; 3 粉砂岩、碎 屑直径 0.063-0.004mm 和 4 泥质岩、<0.004mm 。 7.变质作用因素中压力可分为均向压力、粒间流体压力和应力。 8.糜棱岩是经动力变质作用形成,是韧性剪切带中常见的岩石。 9.斜长角闪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矿物组成的区域变质岩石。 10.识别和恢复变质岩原岩性质,主要依据地质产状及岩石共生组合、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变质岩结构构造、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 特征、副矿物特征。 11.根据下列岩石学特点填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