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莘松中学春申校区吴娟连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认识平面镜和进一步学习其它光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光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光的反射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培养多种能力。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2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科学中了解了一些光的现象,学习了一些关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知识,但较浅,不系统,加上相隔时间较长,所以学生知道的光学知识很有限。初二的学生刚学物理虽然还没有较好的掌握探究物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但也初步具有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结论的能力,也曾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三、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四、程序设计:

1.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演示平面镜反射激光引入反射现象.引入反射后,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

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引导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

3.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把入射光线沿学生实验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发现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以学生自学为主)

5.课堂上基本练习.

压强说课稿

基地附中连巧玲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压强是上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物理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四、说课堂教学设计

㈠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㈡讲授新课

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

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

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c、设计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

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

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3、什么叫压强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帕),且1并说明1帕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㈢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㈣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设计“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

莘光学校李欣

说课的题目是《阿基米德原理》,下面从四个方面谈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对本节教材的理解

这节课是“浮力”这一章的核心内容,又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

阿基米德原理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浮力规律,所以这节课又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各种能力的好素材。所以,确定这节课的目标如下: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分析,体验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猜想——设计——验证——结论”。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选择的教法

1、将被动观察改为主动探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

2、探究模式采用与物理研究方法相同的模式,猜想——设计——验证——分析归纳——评估。

三、学法的指导

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教学设计

1 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块小石头浸在水中,如何测浮力?

从而复习弹簧秤法测浮力。接着出现画面,一块大石头浸在水中,怎样测浮力?由于学生知识有限,激起认知冲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出问题,进入课题。从作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力求浮力的大小(称重法)。

2、猜想

利用课件演示石块浸入水中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水上升,同时弹簧秤示数减小,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影响浮力?培养学生直觉猜想能力。

3、设计

这个实验难度较大,涉及的器材多,步骤繁琐,学生思维负担重。所以,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重中之重。根据猜想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讨论下列几个问题:

(1)、浮力大小如何测?

(2)、为什么要收集溢出的水?怎样使收集的水恰为排开的水?从而明确溢水杯的作用。

(3)、没有溢水杯怎么办?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锻炼学生用身边物品做实验。

(4)、用什么样的容器接水?如何测水重?是否可以用塑料袋代替小桶?从而降低实验难度,减轻思维负担。

通过讨论,要达到的目的有三点,第一,设计、讨论实验的可行性,发展思维水平,培养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第三、学习拟定简单的实验方案。

4、实验、评估

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学习交流、合作。提高人文素质。

5、深化理解

有两项内容,一是纠正前科学概念,例如:物体浸入水中越深,浮力是否越大?二是深化认识,漂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

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吗?体现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从而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这两项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解决。

6、总结

主要是总结知识、能力、态度,尤其是使物理方法显性化。

本节课的设计主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学习过程、物理方法的学习和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精神。

《惯性》教学说课

一、学生分析、教材分析

我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属于中等,因此在新课教学中不能贪多贪快,尤其对于一些难懂的概念,要通过实验,在体验过程中获取知识。

惯性是一个比较重要而难懂的概念。老教材中先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再引出惯性概念,增加了建立惯性概念的难度,容易使学生将惯性和惯性定律混为一谈。新教材在顺序上的改变是合理的,在惯性之后再引出牛顿第一定律显得顺理成章,即正是由于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才导致有牛顿第一定律中描述的规律。并且,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

其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和惯性知识有关的体验,但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现象,学生是不清楚的。如何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及一些错误的认识转变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是我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a、理解惯性的概念。

b、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c、能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一些惯性现象。

2、过程和方法:a、通过实验建立惯性概念。

b、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用科学方法解释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a、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器具有所思考地“玩”,尝试将所学的知识寓于“玩”中,锻炼学生在“玩”中获得规律性的知识。从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b、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认识惯性对交通的影响,感悟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惯性,并理解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难点:惯性现象的科学解释。

四、教学设计

因为中学物理课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本节课建立在学生生活体验之上,又通过所学知识反馈于生活,解释生活现象。因此,本节课我突出在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说明了学生对物理实验有天生的好奇心,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判断生熟鸡蛋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惯性这一内容有了学习的欲望,再让学生讲讲他所知的关于惯性的知识。自然过渡到惯性概念引人,在此过程中,我设计了小车木块实验,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体验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更深入理解惯性概念,使之更易于得到迁移和应用,在实质上提高了概念教学的效率。

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这一教学环节中,也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动手玩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不仅仅是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惯性,并且静止有保持静止的惯性,运动有保持运动的惯性,让学生走进了一个活生生的物理世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对于惯性现象的科学解释,要在最开始描述小车木块实验时,教师就要规范好学生语言的科学性,让学生清楚:原来整体的状态是什么→突然发生什么情况→出现什么现象;在获得惯性的概念后,能进一步分析:原来整体的状态是什么→突然发生什么情况→由于惯性,某部分要保持什么状态→出现什么现象。通过这种渐进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用科学语言分析惯性现象。之后再反馈到生活现象,完成活动卡人乘公交车时的各种情况,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作业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调查:司机从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还要运动多长距离?这段距离的长短与那些因素有关,根据你的调查结果,你有什么建议?通过这道题,我将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并且可以使同学们在调查中丰富和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并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五、教学流程示意:

本节课教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的认识和惯性现象的解释。至于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和突出的惯性应用实例放到第二课时中进行教学。

当然,无论准备得多么详细,没有任何教学程序能够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教育任务都是为了使迁移最大化。

《力学复习课》说课稿

莘光学校高剑英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力学知识运用广泛,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力学内容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中所占比例50%,本节课的内容按照中考对知识点的要求,把力的基础知识结合重力、压力、浮力、摩擦力等知识来展开复习的。这一节课是力学内容复习的基础和关键,把力学内容横向联系最后过渡到二力平衡知识、运动学、简单机械、功、压强等知识的复习奠定了基础。力学的基础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实际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较好,当然,学生中也有一些擅长文科不善于理科的同学,接受能力相对较慢,特别是初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更大些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熟悉高抛的物体要向下落并且速度越来越快、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等有关事例,对重力现象的生活体验丰富。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复习课的地位以及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浮力、压力都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产生的。

2、从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加深对重力、浮力及压力的认识。

3、能正确画重力、压力的图示法及示意图法。

过程与方法:

1、用对比的方法将物理知识横向联系及内化。

2、能将控制变量法应用于实验设计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中的力学的运用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和实践。懂得很多物理规律就蕴涵在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

2、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会复习而且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四、设计思想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用生活中重力现象图片来创设情景,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角度分析实例,引入重力,分析重力产生的

原因。通过学生观察、动手实验、思考、分析、归纳等方法学习重力三要素。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有: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方法是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测量,让学生都能熟悉这个简单的探究过程与方法。对于所记录测量数据,直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通过图象处理,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重力的方向。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通过观察较多的现象:不同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的运动轨迹;观察分别置于水平、倾斜面上的重垂线方向等,从而自主得出结论。

通过《科学》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知道了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等知识,因此这节我的设计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重力产生的原因、初步学习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要求学生“三会”:能根据探究影响重力因素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会用弹簧测力计对力的测量,会用G-m图像方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G=mg的结论。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在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上放有适量水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将一重物放入水中,不碰到杯底,观察天平的平衡。同时使学生感悟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

(二)新课教学分析

通过知识的梳理,学生已经掌握了力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同学的交流,可以拓宽视野应用知识也是活学活用的体现。

接下来,1、请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或生活经验说明什么是力?2、请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或生活经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3、请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或生活经验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通过实验加深力的基础知识的认识。

我们目前学过的有重力、压力、浮力、摩擦力等力,提问:1、地球上所受的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吗?2、你能用实验证明或说明重力的作用效果吗?3、请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或生活经验说明重力的方向。加深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问: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把一重为1.96牛的物体轻轻放入一装有适量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是多少?

引导提问学生设计实验说明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定性分析)

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设计

莘光学校黄映晓

教材分析:

惯性定律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即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基础,也是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平衡力和惯性内容之后,继续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我认为编者意图有二:一是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注重学会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通过理想化实验的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蕴涵着从已知世界探究未知世界的理念;二是让学生明确惯性定律是研究力和运动之间的一种关系。重点是学会科学探究、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到,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难点是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知识的应用和迁移。由此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学会表达与物理内容有关的科学见解。

过程与方法:

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包括控制变量法、设计表格、数据分析得结论);

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感受通过理想化的实验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即“实验+推理”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再研究过程得到自己发现的喜悦;学会分工和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感悟认识是不断深入的,感悟实验对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属于中等偏上的班级,但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好的同学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在教学中应注重针对性提问,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

学生在学习了平衡力和惯性两部分的知识后,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些错误认识根深蒂固,不断地对新知识的形成产生干扰。

学生有基本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估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表格设计不完整;实验过程中小车的初始高度选择不当,造成小车在两种表面的滑行均滑至木板底部。

教学策略:

激化矛盾:以生活问题入手,抓住学生的关注力。例如:推车车动,力撤车停,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简单认识进行讨论,发现矛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适时讨论:

进行表格设计时进行适时讨论和交流,使表格内容逐渐显现,明确实验中记录各项内容的目的;

实验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或三种表面小车均运行到木板的底部,此时请能力较强的组进行交流,即有助于较弱的学生将实验进行下去,又能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实验探究:这一阶段教师仅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推论,并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引导:

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过程,对比以前的实验结论的得出过程,引发学生其思考研究过程的不同之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出的。应学会如何从已知的世界去推测未知的世界。

展示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论述,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感悟认识的逐步深入,感悟实验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对比:“平衡力下的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和“不受外力的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寻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产生相同之处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实验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

演示如图所示实验:用力弹出硬纸片, 观察硬纸片和硬币的运动状况并进行描述; 列举纸片弹出前后整个过程中所牵涉的物理知识;

猜测:假设纸片弹出后硬纸片和硬币均不受重力的作用,二者将如何运动? 问题研究:猜测

当物体原处于静止时,不受力将仍保持静止; 当物体原处于运动时,不受力将仍以此速度运动下去。 设计研究方案:

如何利用实验证实你的猜想?需要什么?一个运动的物体,并使它不受力。

介绍实验装置并指明:研究小车在三种不同的表面水平面上的运动状况并进行 分析。

讨论实验条件:为使小车滑至水平面具有相同的速度,应满足同一小车沿同一斜面从同一高度下滑。 实验表格:

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结论:教师指导推理的层次要清晰

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不同小车运动路程不同小车的速度减小的快慢不同。

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小车运动路程越短小车的速度减小的快慢越快。

教师引导学生:若找到的表面越光滑,小车的运动状况会怎样?若使用的表面绝对光滑,则小车的运动状况会如何?

实验结论: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将如何呢?

举例:放在桌面上的物体或静止在地面的足球,不受外力作用时,它们将永远保持静止。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历史回顾:展示几个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它运动时间就越长。若物体所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法国笛卡儿: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学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对一切物体而言:条件没受到外力;结论:原来静止的仍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定律的得出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得科学推理得到的。

<<杠杆>>复习课(一)说课

莘光徐军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平行班,学生总体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运用能力比较差,而且杠杆这一节是初二第二学期学习的,相隔时间也比较长,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遗忘的所剩无几。杠杆在每年中考试卷上总有2、3分的基础分出现。

二教材分析

杠杆及杠杆平衡条件是属于B级水平,杠杆这一节是前面力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滑轮的准备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平衡条件的验证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杠杆力臂和杠杆平衡条件,内容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也较容易遗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杠杆及杠杆平衡的条件。知道杠杆的支点,理解力臂,能正确的画出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能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有关计算。

学会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学会在同侧力、异侧力、力的方向不同等情况下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技能,记录、处理数据,最后归纳结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提问等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复习杠杆的五要素,感受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2)经历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来复习杠杆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提问、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这是一节复习课,且前面力的基本知识已经复习,学生对力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杠杆的力臂、杠杆的实验,学生难于接受,根据学生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杠杆五要素及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及杠杆平衡条件运用

四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我预先布置学生去整理杠杆的概念,并找出生活中的杠杆;在本节教学中,一开始让同学观察桌上的杠杆,指出杠杆的五要素,接着出示一张图片,一个人用一根木棒撬动一块石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

(1)木棒撬动过程中有何特点?

(2)木棒能否换成其他的?

由学生讨论、质疑来回顾杠杆的定义及五要素,强调杠杆必须是硬棒且能绕固定点转动。

在回顾杠杆五要素时,强调力臂的规范作图,解决的办法(1)通过实例观察、学生回忆、复习力臂概念,强调注意点;(2)通过学生练习,正确画出力臂;已知力,画力臂,运用“三角尺推移法”,而已知力臂画力,则遵循三步曲;第一步:过端点画垂线(虚线)与杠杆有一交点;第二步:根据已知力的方向,确定所求力的方向;第三步:运用“三角尺推移法”检验所求力的准确性。通过力臂的作图练习,能迁移到生活中杠杆的力臂运用。

接着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刻度的横杆,钩码,弹簧秤等

结论: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 ×L2 或F1 /F2 =L2 / L1

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1)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是学生实验操作考试之一;(2)此实验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对部分比较好的学生有一定拓展的空间。

解决的方法:

(1)通过具体事例如一根横杆倾斜静止和水平静止介绍杠杆平衡的概念,区分杠杆平衡和杠杆水平平衡;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3)通过实验(斜拉弹簧秤水平平衡),指导学生用刻度尺测拉力的力臂,并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加以验证,从而加深对力臂的认识。

(4)通过例题,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具体问题。

最后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具阐述三类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如天平,撬棒,筷子等

通过“提出问题————知识回顾梳理————实验验证————练习运用”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回顾,对物理实验进行探究、验证,通过练习的巩固,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作业: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杠杆,画出其力臂,并进行归类。

例题

有一轻质杠杆OAB能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杆长OB为40厘米,在距O点30厘米B处挂质量100克的钩码,问在B点竖直向上作用多大的力,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若钩码位置不变,力的作用点移在杠杆中点,问这个力应多大?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

莘松中学王春蕾

教材

教材分析

本章是光学部分的重点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以知识为载体,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过程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处处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教师仅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探究者,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能力。主要教法有:提问法、谈话法、实验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法等。

学法

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教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确定本节学生主要学法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

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

问题:(1)平面镜成像的性质是什么?

发现并提出问题

凸透镜能成像吗?生活中你有过体验吗?如果有,你看到怎样的像?实验桌上有一个凸透镜不妨试一下。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观察。

提出猜想

从观察知道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时放大,有时缩小,有时正立,有时倒立。再引导学生猜想,这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

在探究活动的分组上,全班分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分3个小组,每个大组分一个独立的任务,分别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像,缩小的像,倒立的像,正立的像,不管用什么方法。每个组命名为放大组、缩小组、倒立组、正立组。

教师出示光具座并加以介绍,同时说明本实验中用点燃的蜡烛作物体,告知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并适时将物距u和像距v的概念加以介绍,熟悉如何测量物距和像距。

教师出示数据记录表格:

f=_________cm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点蜡烛,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观察。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教师指导读数,选取几组同学的数据输入表格。(各组完成本组探究任务后,时间允许可以进行其它组的探究,然而正立组同学始终无法在光屏上得到正立的像。)

教师要求其他三组同学也来试一试,无法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无法在光屏上得到正立的像,把光屏拿掉,通过透镜看,会看到什么情况呢?

学生拿掉光屏观察,以此引出虚像、实像的分析讨论。

5.分析与认证

(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距、像距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

(2)各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并阐述自己的思路。

(3)师生共同探计分析各组的结论,不断补充整合,最终总结出凸透镜在u>2f、f

各组互相交流实验数据,是否符合我们总结的规律?还存在什么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7.交流与合作

分析得出这些规律后,启发学生思考:

如果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处,即u=2f处会是怎样的像?放在u=f处呢?先猜后试。

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是怎样变化的?像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像距与焦距之间有什么关系?

物体放在u=2f的外侧、内侧,成像有什么区别?放在u=f的外侧、内侧,成像又有什么区别?

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像,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8.布置作业(略)。

《重力》说课稿

上海实验学校西校宣爱东

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物理第三章第四节《重力》。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说明,以及教学程序设计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

. 一:教材分析

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定义。通过牛顿提出“引力”概念的故事,养成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习惯。

(2)知道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垂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知道重心。

(3)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其质量的关系及其公式G=mg,知道比例系数g的数值、含义和单位,能利用此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重力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及时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演示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程序设计

由于初二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力的,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这幅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二)新课教学分析

1.什么叫重力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学能力。

2.重力的大小

这个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完成《学习活动卡》的步骤,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猜想,积极参与,共同协作的良好品质,并渗透了实践第一的观点。通过归纳总结出重力计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悬挂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掌握重锤线的应用。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图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演示找粉笔重心)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5、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对《重力》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力求达到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也会学了知识。

《浮力》复习课说课

李俭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浮力》为九年级第六章《压力与压强》的第四节,本章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浮力》则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细线、水、大烧杯、食盐、鸡蛋、金属块等

二、说教法

通过设置情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活动,把浮力知识有机地进行归纳,串联起来。得出解决浮力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知识系统整理归纳和提炼的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采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及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创设“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诱发探索欲望,引入复习课。采用多媒体,生动活泼,交互性好,能调动学生全部感官,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2、实验质疑,合作探究

(1)建立浮力概念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浮力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问题1:如何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的研究和探索欲望。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并由多媒体展现实验过程,得到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复习了浮力的概念,突出了重点。

(2)探究浮力的大小

首先利用多媒体简单回顾阿基米德原理,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教师出示问题2:小东的爸爸买了一个玉制实心工艺品,小东想知道它的密度,他利用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和一盘清水,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此题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密度,通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体现学生探究意识,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既复习了实验,又突破了难点。裁

(3)探究浮沉的条件

教师出示问题3:鸡蛋放在清水中会怎样?怎样使鸡蛋上浮?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会主动参与,从而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这一问题要运用力、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4)浮力的应用

教师出示问题4: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钢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钢铁制造的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呢?设置这一问题,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边分析边利用多媒体展示: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密度计。这部分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潜水艇及飞艇的技术问题不必纠缠。

(5)浮力知识小结

学习了浮力知识后,你有哪些收获?请把你的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回顾交流来复习浮力主要知识点,可以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补充,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了学生。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浮力知识点,让学生对浮力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3、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设计了三个典型习题,其中一道计算题,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浮力进行简单的计算,理清解题思路,一道有关吹泡泡的问题,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一道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浮力装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采用内容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一目了然,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浮力的大小(注意:浸没和部分浸入)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方向

适用条件液体和气体

从力的角度从密度角度(实心)

F浮>G 上浮ρ物 < ρ液

浮力浮沉的条件 F浮=G 悬浮ρ物=ρ液

F浮 ρ液

轮船、密度计(漂浮)称重法:F浮=G物-F

应用潜水艇计算排液法:F浮=G排=ρ液gV排

气球和飞艇平衡法:F 浮=G物(漂浮或悬浮)

六、说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内容多,概念性强,学生复习时,有一定的难度。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探究,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阿基米德原理是一条重要规律,虽然实验简单,但对初中生的思维难度较大,复习演示,对提高潜能生、优秀生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浸入”、“露出”、“上浮”、“漂浮”等词的认识模糊,对物理状态不知道就急于下结论,我通过习题澄清认识,释疑解惑。课堂上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附:例题和习题

例题:

(1)质量为1000千克,体积为800分米3的鱼雷,在水中上浮还是下沉?

(2)一艘轮船从海面驶入到河面上,它所的受的浮力怎么变化?

它从海面驶入河面船身是浮起来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

习题:

(1)质量为250克的物体静止在水中,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它的密度是多少?(2)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小朋友用吸管吹泡泡,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

(3)将弹簧测力计改造成一个可以直接测浮力大小的装置。

电功率说课稿

莘松中学春申校区潘红梅

本说课稿共包括了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及说明、和教学体会三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㈠、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电功率》在初中物理中是属于理解级的内容,它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在理解电功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一概念---电功率,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如本节中的功);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所讲的电功率就是如此。所以无论从大纲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节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㈡、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记住电功率的单位(瓦、千瓦)。

(2)、理解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原理。

(3)、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含义,会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知道灯的亮暗是由实际功率的大小决定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设计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2)、通过电功率概念的建立和测小灯泡功率的活动,使学生领悟可以用类比、实验等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设置的“失败”实验及讨论、探究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学习,使学生感悟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作为一节概念课,从概念的建立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大纲对电功率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层次,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要求会的级别,所以把电功的概念和公式,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作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另外以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很难独立地设计出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必须通过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完成,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也是学习物理至今第一次碰到,所以把实验探索过程、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㈢[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学磁性示教板、活动记录卡、(小灯泡、电源、电键、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1套。

二、教学过程及说明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提出问题)老师办公室有两个空调,这几天,要让办公室暖起来程度相同的话,大、小空调分别开,都调28℃谁较快?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电流做功有快有慢

(创设情景)演示两只不同规格的电灯发光亮度情况

(学生思考)两只不同规格的电灯发光亮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两只不同规格的电灯发光亮度不同,又说明电流做功有快有慢。

(教师讲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上用电功率来表示。

2、新课教学

⑴电功率概念

(复习检查)八年级学过的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什么?(功率)功率是怎样定义的?

(提出问题)你能试着用类比的方法为电功率下一个定义吗?(播放功率的含义和定义)

(学生回答)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电功率。

(教师讲述)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和决定式。

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提出问题)从电功率的公式P=UI可知,当知道了U和I的数值就可以算出电功率了。你能试着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测小灯泡

功率的实验方案吗?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电路图(如图1)

(师生互动)两位学生在黑板上连接电路。

其余学生与老师一起边复习连接线路的要点及注意点,边在屏幕上连线。(如图2)

图 1 图2

(学生观察)当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后,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小灯耀眼的亮一下后,马上熄灭)

(小组讨论)寻找小灯亮一下后熄灭的原因:电源电压太高。

(教师设问)小灯两端的电压太高,以致于小灯烧毁,那么,要使小灯正常工作应需要多大的电压呢?

(教师讲述)对于这个问题产品制造商在制造产品时,将一些重要的参数已经标在产品的铭牌上了,其中就有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值。

(学生观察)电吹风的铭牌

(教师讲述)额定电压:用电器上标着用电器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值。

额定功率:用电器上标着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值。

(学生活动)观察白炽灯上所标值: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观察小灯泡上所标值。

测小灯泡功率

(提出问题)小灯泡上只标有额定电压值,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吗?

(学生活动)重新设计实验电路图(如图3),并交流设计的思想(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进一步理解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图3 图4

(教师讲述)实验的目的。

(学生实验)按要求连接线路如图4(大屏幕上有提示),并完成记录卡上相关的内容。

小灯泡的规格“2.5V”

(学生交流)按记录卡上的要求进行交流。

(实验结论) (1)当U实小于(或大于)U额时,P实小于(或大于)P额。

(2)灯泡的亮度是由它实际消耗的功率决定

(3)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但由于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常常不等于额定电压,所以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常不等于额定功率。

3、小结(略)

4、作业

两、三道基本运算题;布置一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观察并记录家用电器(如照明灯、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音响、空调器、淋浴器等)的铭牌,了解并分析其含义,

[教学过程说明]

在教学中,首先用空调的生活实际说明做同样多的功有快有慢,再进一步做演示两只不同规格小灯泡发光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做功有多有少的,也是电流做功有快有慢,引入电功率,也为后面的实验提供基础,然后利用学生已建立的功率概念,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正确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注意引导学生对P=w/t和P=UI两公式进行比较后指出:P=w/t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称为定义式,而P=UI只适合于电功率的计算,它称为电功率的决定式。在这里可重点强调,什么叫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就是功除以时间,也就是采用了“控制时间相等”这个特殊的控制变量法。为了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可强调指出电功率的单位和机械功率的单位是一样的,写出1瓦=1焦/秒=1伏·安。结合课本中列出的一些电器设备的电功率值,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电功率的大小及分别说出其含义,并由教师补充说明它们也分别表示在每秒钟所消耗电能的多少。在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计算用电器的功率用P=UI比P=w/t方便。

而对于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这一难点的突破,故意设置一个“失败”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寻找“失败”的原因中领悟到,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电压。同时也为后面正确设计测小灯泡功率埋下伏笔。

其中的实验——测小灯泡功率,所用器材较多,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也较高,做好这个实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练正确使用电学的基本仪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小灯泡的工作情况,同时加深对所学新知理解。因此在教学上分三步做:第一步学生的演示实验解决操作中基本问题(线路的连接顺序、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要求等),第二步在学生初步理解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选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第三步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深化学生对灯泡的实际功率与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内化了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概念。

作业布置让学生初步运用电功率的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在计算中可结合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分析,因此具有较高的运算要求,因此,真正做计算题必须要有例题铺垫,最好分专题,进行分层教学,不可一步到位。家庭作业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比实际用的东西更能刺激学习欲望了。

三、教学体会:

《力》教学设计说课稿

明星学校胡浩勋

一、课题:

所用教材: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三章第3节第69~70页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研究方法的基础。这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能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是关于力的初步概念的形成及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等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要求是B级。这些内容既是对前面学习的“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知识的延续和跃迁,又为后面“二力平衡、重力”乃至初三的压强、浮力等内容进行铺垫。可以说本节内容是构建整个初中物理力学体系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理解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4)知道力的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3)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

(4)体会物理就在身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重、难点

重点:1、力的概念;2、力的三要素。

难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本节重视力的基本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伴随的科学方法,以大量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及情景作为知识背景,通过归纳和简单的分析、推理,从而引出概念和规律。

因此,教学中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边活动(举例、讨论、实验、阅读等)、边分析、边归纳,层层深入,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设计时注重:情景设置生动、设问方向明确、互动目标鲜明、演示实验清晰等教学环节,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维引导。主要表现在:演示实验,给学生带来震撼:手指轻压桌面,能使桌面凹陷下去?通过精心设计的“微小形变演示仪”将现象放大,使学生惊讶的同时对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有了直观认识;再通过分组实验加深印象。

分析归纳,注重拓展学生思维:老师通过设问、安排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大量的实际现象中进行提炼,得出初步结论,使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体会学习的经历。

关注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验、阅读、设计等活动,不仅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互助意识,同时也能独立进行探究、创新。

四、课堂教学分析:

五、板书设计: 力的初步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说课《阿基米德原理》 古美学校 朱新林

本节课《阿基米德原理》内容,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物理》第六章“压强和压力”的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它是初中物理理解级的内容。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学习难点。目前学生具备的知识主要有力、密度、测量质量和力的方法和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等,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一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让学生初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及尊重事实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2.学会使用弹簧秤测量浮力。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活动,关注实验现象,发现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2. 通过探究实验,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收集、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从而验证假设的过程。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活动,激发研究物理问题的兴趣,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形成大胆猜想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感悟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探索F 浮与G 排大小的关系。

本节课需准备的器具有:演示用弹簧秤、学生实验用弹簧秤、铁架台、玻璃桶、玻璃缸、溢水杯、烧杯、泡沫塑料块、砂桶、钩码、铜块、铝块、水、浓盐水及多媒体课件“阿基米德原理”(包括:图片、演示实验录像等)

本课设计内容为“阿基米德原理”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设计的思路是:以游泳运动员视频情景和小实验认识浮力。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思考,形成浮力大小可能等于排开液体重力的假设,探索F 浮与G 排的大小关系。然后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验证假设,在对照科学家的实验方法后,归纳形成阿基米德原理。

本节课教学过程主要是:第一步是通过视频“游泳”,使学生回忆自己在入水的时候的感受。通过实验:在水面上放一块泡沫塑料块, 学生们用手将它慢慢向下压入水中直到全部浸没,体验浮力的存在及大小的变化,知道浮力的定义。然后教师演示用弹簧秤测量重物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学生将观察到现象,记录在学习活动卡上。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探索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之间的关系,从而引起学生的猜想和假设。第二步是学生实验,先分组讨论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在交流实验方案后,利用实验验证假设。 完成实验后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小组实验结论,并进行简单的评估与交流。完成阿基米德原理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本设计注重直觉思维方式,以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来创设情景,最大程度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兴趣。设置直接进行F 浮与G 排定量的思索,让学生通过观察,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并分析一系列具体的数值,从而自己“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探索F浮与G排大小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然后,在学生提出假设的基础上,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相互评估来获取新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尝试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此来突破难点。需注意的是,在实验操作方面,教师加强巡视,及时指导学生的实验。第三步是巩固训练,通过例题和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第四步是作业布置:九年级物理练习部分阿基米德原理基础训练1、2、3、4。这四道题都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可以加深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物理说课———《欧姆定律》

高兴实验学校韩玮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和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它是电学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打下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认知目标: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技能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3、说重点和难点:

欧姆定律这节课,是通过实验去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得出规律。所以,做好实验,利用数学方法正确得出二个实验结论,理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是本节课重点。

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好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难点。

4、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用(每两人一组):干电池4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3只、导线若干。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

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的形象来支持。

2、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初步学会电压

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学习欧姆定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来学习体验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和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做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符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法指导:本节学法指导主要是教给学生“三会”:会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会用实验进行探索,会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律。

四、说教学程序: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复习: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猜想: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

设疑:同学们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

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1、预备知识: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

2、同桌同学讨论: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们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且,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①明确研究目的。②确定研究方法。③设计合理实验方案。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实验: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

3.2《光的反射》说课稿

3.2《光的反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是八年级物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四章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的知识。本单元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两小节,本节说课我们只谈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接课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节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③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④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②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并且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实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 二、教法 1、教学理念: 多方面,多角度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体现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结合自身的积极探索,用自己的实践去亲自感悟。

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第二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说课稿

2.2《光的反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这节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与过程: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并且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光的反射》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 ②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①难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应用。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说学情 初二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主要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实验、讲解、讨论、探究、小组汇报等多种方法辅助教学。 2、学法: 学生在我所创设的物理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

“会学”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程序)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靶心,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激光笔迅速的击中靶心,(同学们会非常兴奋的拿出激光笔照射黑板上的“靶心”, 你根据什么知识这么迅速击中的啊(光沿直线传播)很好,老师加深难度了,不许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用笔直接照射黑板,请运用你身边的器材仍然用笔击中靶心吧,(同学们会积极的用身边的小镜子把光反射到黑板上)进而教师提问,这又是什么原因那?原来是光遇到镜面后发生了反射把光反射到了黑板上,那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很多不发光的物体如:你我书本等他们本身并不是光源,我们却能看到他们,就是因为光射到他们的身上后反射到人的眼睛人们才看到的,物理学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就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光的反射知识。(板书)这样的设计是通过一个射击的小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光的反射在生活中很常见,谁能来说一说生活中的反射想象都有哪些啊。(学生说出很多,如:光射到书上发生反射后射入人眼,人能看见书。人能看见镜子是因为光射到镜子上后发生了反射射入人眼使人能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等等)通过大家的举例发现都是有光射入物体又有光射出物体的。(教师板书光的入射光线和镜面及反射光线等)从而介绍入射点反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 线入射角反射角及法线等在物理现象中的物理名词。(这样的设计是我个人认为初二的学生接触物理学实验不是很多,而且自主探究能力较弱。为了为后面的探究实验更加顺利进行,降低难度所以老师先明确了各个物理名词)

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潘泽青,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光现象》中第二节《光的反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是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的知识。本单元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两小节,本节说课我们只谈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节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物理:初二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③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④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

4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课,在本节课上我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科学现象入手拓展到生活,最后应用于生活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 ①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②难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3.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反射,知道光的反射也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知道凸镜面和凹镜射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应用。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光的反射的直线传播,培养学生实验中探究,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主要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实验、讲解、讨论、探究、小组汇报等多种方法辅助教学。 2、学法: 学生在我所创设的实验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程序)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第 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老师拿一个靶心,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激光笔迅速的击中靶心, (同学们会非常兴奋的拿出激光笔照射黑板上的“靶心”,你根据什么知识这么迅速击中的啊(光沿直线传播)很好,老师加深难度了,不许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用笔直接照射黑板,请运用你身边的器材仍然用笔击中靶心吧,(同学们会积极的用身边的小镜子把光反射到黑板上)进而教师提问,这又是什么原因那?原来是光遇到镜面后发生了反射把光反射到了黑板上,就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光的反射知识。(板书)这样的设计是通过一个射击的小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光的反射在生活中很常见,谁能来说一说生活中的反射想象都有 哪些啊。(学生说出很多,如:光射到书上发生反射后射入人眼,人能

《光的反射》 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1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有三大特点: ⑴内容重要。光的反射定律是光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认识平面镜和进一步学习其它光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光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光的反射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培养多种能力,所以它又具有较高的能力价值。 ⑵教学要求高。原教学大纲要求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新课程要求学生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既有过程性要求,又有终结性要求。 ⑶教学容量大。本节课不但介绍了光的反射现象,引入了“一点、两角、三线|六个名词,还要区分镜面反射、漫反射,知道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而且仅探究的内容就有三条,教学内容多,任务重。 1.2 学情分析:再加上刚入初二的学生年龄小,经历探究的次数有限,实验时容易被器材吸引,丢弃探究目的,更谈不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所以,怎样巧妙设计教学过程,既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探究,又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这节课的最大着力点。 1.3 本节课的重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引导学生有序进行探究。教学目标: 1.4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反射规律,认识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1.5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反射规律的过程,学习怎样明确探究思路,制定探究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探究。 1.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实验,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2 程序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以下四步进行。 2.1 游戏中形成猜想: 在这个环节上,我们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以游戏为载体,形成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猜想。小学《自然》课中,学生对光的反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这节课我们是从游戏开始的。一上课,教师就出示这个神奇的盒子,并介绍:这是一个方形盒子,上面的盖子上画有正方形的方格。在盖子的中心O’的正下方O处放了一面小镜子。请你把小光珠放在A处,眼睛靠近窗口A’,从小镜子中寻找一下,能看到小光珠吗?为什么能看到小光珠呀?学生看到了这个神奇的盒子,兴趣盎然,争着从A’向小镜观察,并很快找到了小光珠。对于能看见小光珠的原因,绝大多数同学知道是因为光的反射,不少同学还能够说出是因为光珠发出的光线经镜子反射后进入人人眼。这时,教师顺势画出光路图,介绍光的反射现象,并指出镜面、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 接着、教师请同学们把小光珠放在盖子上任意一格,比如B、C、D这三个位置,寻找通过小镜子能看到小光珠的位置,想象光是通过怎样的路径进入人眼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光线被反射到的位置B’、C’、D’,并争相描述他们想象的光路。教师分别展示这几种情况下的光路图。通过上述观察和想象,学生自然的、逐步的勾画出了光反射时的路径,隐约形成了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猜想。 第三步:教师把小光珠放在E点,请学生猜测从E发出的光线会被反射到哪一点?学生往往很容易就猜到了正确位置。教师用惊讶的语气追问:“大家为什么猜得这么准?你是怎样判断出光线会被反射到这个位置的?”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积极思考、相互交流,通过对

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莘松中学春申校区吴娟连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认识平面镜和进一步学习其它光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光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光的反射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培养多种能力。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2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科学中了解了一些光的现象,学习了一些关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知识,但较浅,不系统,加上相隔时间较长,所以学生知道的光学知识很有限。初二的学生刚学物理虽然还没有较好的掌握探究物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但也初步具有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结论的能力,也曾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三、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四、程序设计:

《光的反射》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光的反射》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二、实验器材 分组实验器材:激光笔、小镜子、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 教师演示器材:自制光路演示箱,有关光的反射课件。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 1、在照亮目标的三个活动中,用手电筒去照课本时由于光线 问题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在这我做了实验改进——用激光笔代替了手电筒,效果良好。 2、为使学生形象而直观的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反射光也是 直线传播的实验原理。我使用了自制教具-光路演示箱,在一个半封闭的塑料盒中点上蚊香盖上盖子。当烟雾充满盒 内有激光笔照射可清晰的看到光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 果。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从生活情境中引入,让学生发现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五、实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六、实验教学内容 本课是上一节课《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不同的是这节课研究的是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本课内容分为“照亮目标”和“运用光的反射”两个部分。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问:玩过这样的游戏吗?说说看光的反射现象学生是熟悉的。学生们经常玩这种游戏,用一块小镜子或者金属的文具盒在太阳下活动,把反射光投射到天花板上或其他物体上。 二、实验探究、学习新课 1、研究光的反射——照亮目标

《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认识平面镜和进一步学习其它光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光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光的反射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培养多种能力。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2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科学中了解了一些光的现象,学习了一些关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知识,但较浅,不系统,加上相隔时间较长,所以学生知道的光学知识很有限。初二的学生刚学物理虽然还没有较好的掌握探究物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但也初步具有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结论的能力,也曾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三、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四、程序设计: 1.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演示平面镜反射激光引入反射现象.引入反射后,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

光的反射说课稿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说课稿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teaching of light reflection

光的反射说课稿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 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 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 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 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 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光的折射》说课稿与教案 ————xxx中学胡科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第一节,光的 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 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 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 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 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

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42光的反射定律教学案例

4.2 光的反射定律 1.我们为什么能看到太阳、灯等物体? 2.我们为什么还能看到教室、人、书本等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3.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那些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 1.法线(ON) 与镜面垂直的线ON叫做法线。 2.入射光线(AO)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 3.反射光线(OB)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4.入射点(O) 5.入射角(i): 6.反射角(r): 一点、两角、三线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猜一猜:三线有何关系?两角有何关系? 让纸板的右半面绕法线ON缓缓向后转,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结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增在而增大。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共面、两线两边、两角相等) 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 1.法线的双重作用: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 2.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射角减小,反射角减小;反射角和入射角总是始终相等。作图题类型 注意法线的数学性质:既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成角的角平分线,又是反射面的垂线。 1.找反射光线。 2.找入射光线。 3.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4.特殊的入射光线(垂直入射)。 问题:如果让反射光线逆着入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平面镜上,我们会看到什么? 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应用:潜望镜、自行车尾灯 例:已知图中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光的反射作图方法: 1、画出法线(虚线); 2、量出入射角大小; 3、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反射光线(标箭头)。 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可是,同是反射,为什么玻璃看起来很亮,而木头较暗?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玻璃上后,反射光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木头上后,反射光线会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镜面反射特点: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平行光反射,只能从某个方向看到反射光,且比较耀眼。 漫反射特点:反射面凹凸不平;平行光入射反射光线却向各个方向射出,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反射光,且不耀眼。 现在,我知道了,当我们感到不发光的物体非常亮时,是因为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全部都进入我们的眼睛。 当我们感到物体比较暗时,是因为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有一部分进入我们的眼睛。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小学科学五年级《光的反射》说课稿

《光的反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 《科学》 第二部分 “光” 的第四小节 《光的反射》 。 b5E2RGbCAP 一、 说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分为“照亮目标”和“运用光的反射”两个部分。《光的反射》是上一节课《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延续,同样是研 究光的传播特点。不同的是这节课研究的是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p1EanqFDPw 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强调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教材在第一部分便安排了照亮目标这一活动,让学生去 经历实验过程,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储存知识,而贵在运用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教材第二部分运用光的反 射又把学生带领到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和神奇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了。DXDiTa9E3d 二、 说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我了解到:科学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五年级学生对科学世界怀着无限的 向往与幻想,对科学的学习充满了热情。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具体的学情分析,我对这节课制定了如下目标:RTCrpUDGiT 科学概念 ● ●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光的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科学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 中不仅要发现问题、理解概念、学到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并且能够应用于日后的科学学习中去。)
5PCzVD7HxA
● ●
通过探究照亮目标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 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只要这个规律被人类所了解、所掌握,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它应用于日常的生活、生产和工 作中,帮助人类解决更多的难题),从而激发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jLBHrnAILg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 说教法、学法 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里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而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可见 学生自己的经历与体验是何等重要。因此,我采用了“引导——探究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由于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探究过程困难较大,所以我还应用了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倾听组员的意见,这样 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索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 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xHAQX74J0X 四、 说教具、学具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手电筒、小镜子、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 教师演示:有关光的反射图片和课件。 五、 说教学程序 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与灵魂,围绕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课伊始 趣即生 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问:光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以外,还有什么特性呢?抬头看看教室里的日光灯为什么 要装上灯罩呢?汽车装上反光镜又是为什么呢?教室里的墙壁为什么要粉刷成白色呢?这都是和光有关的问题,该怎样解释 呢?这节课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照亮目标”。LDAYtRyKfE

光的反射说课稿全面版

二、《光的反射》的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二章《光现象》中的第二节《光的反射》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如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本知识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地位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是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延伸,又是后面理解平面镜、球面镜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在 光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知识点也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 生探究能力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观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四、教法: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学法: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等 五、教具准备:激光灯、平面镜、硬纸板、量角器、三角板等

六、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在白天时,我们很自然的能看到太阳光,在晚上是我们又能看见发光的电灯。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这些发光的物体吗?此时让学生来回答。学生能够很自然的回答出:它们发出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因为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接着继续列举:那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够看见桌子上的书吗?还有在晚上隔着玻璃窗你能看见窗外的人吗?此时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必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 2、新授:接着教师讲解什么是光的反射。然后让两名学生合作做演示实验:把太阳光用一面小镜子引入教室,让其他的学生注意观察,改变小镜子的反射角度后,照射到墙上的光斑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很自然的就能说出来:光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太阳光在反射时是不是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接着也就提出了本节课要探究的课题:光反射时的规律 接着教师用实验时的器材给学生演示:什么是入射光线、什么是反射光线、什么是法线,什么是入射角,什么是反射角。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为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打下基础。再教给学生探究的一般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对于物理问题的探究模式,学生是刚入门的,故此处要教给学生方法,这有利于探究模式的培养,同时也为以后探究物理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程序,下一步 猜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光在发生反射时,光沿什么方向射出?学生的说法各不相同。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探究 设计实验:实验前教师先介绍实验的器材:激光灯、平面镜、白色硬纸板、量角器等及它们的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怎样进行设计实验,一、设计实验的步骤。此处有教师扶着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这样做是为了后面的放手学生自己实验做准备,不但培养了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模式的良好习惯。教师先把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然后让激光灯斜着照射硬纸板,让学生观察光在反射后的位置是怎样的?二、设计实验数据的表格。学生对此处的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数学中的统计部分,告诉他们统计表格的设计方法是一样的,学生会比较容易的就能掌握住。接着提醒学生测出实验数据时别忘了记录在表格中。接着进行下一步 进行试验:教师先给学生演示第一条入射光线,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你能发现哪些

《光的反射》说课稿

《4.2 光的反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现象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是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后的延伸,又是后面学习平面镜和球面镜的基础,也是学习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光的反射规律,并能利用规律进行作图。 2、了解光的可逆性。 3、能理解和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4、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增强学生科学意识;了解光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并利用规律进行简单作图。 2、理解和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难点: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理解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引导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学生速记法、习题训练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2分钟) 在上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中,我们知道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呢?(沿直线传播)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了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反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节光的反射》。 二、目标导学(2分钟) 1、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朗读。 2、教师强调学习重点。 三、新课教学 检查导学案(2分钟) (一)光的反射现象 1、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列举两个生活中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 ①水中倒影②镜中成像 (教师抽查及引导讲授2分钟,学生速记1分钟) (二)光的反射规律 1、法线指经过入射点O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 ,法线用虚线。 2、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光的反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北大学的刘莹,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光的反射》。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首先是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的第二节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不仅是前面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后面学习平面镜、球面镜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在光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内容在光学中处于基础地位,本知识点也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分析完教材,我们再来看一下学习本节课的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学生已经学习过光源的概念及分类、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传播条件。此外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现象、描述现象的学习能力。 接下来是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我们认为光的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正确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对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基于以上的教学重难点,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我将本节的学习目标确定如下: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充分结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本节课整体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合理使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及练习法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下面,继续看一下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可由以下四个模块顺次展开:引入新课光的反射、实验分析定义概念、实验探究总结规律、知识扩展活动启发。在引入新课光的反射中,我将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光的传播的知识,并通过视频欣赏,让学生观察,人不是光源,我们是如何看到人的,进一步通过演示实验1,直观引导学生思考:光沿直线传播到物体表面时,传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引入新课光的反射。在实验分析定义概念中,我将设计演示实验2 和演示实验3,通过两个实验的层层递进,和学生一起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总结得到光的反射现象的定义。然后及时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反射的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讲解法介绍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为下一模块的学习做知识铺垫。在第三模块实验探究总结规律中,首先,我将和学生一起动手实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白屏分别置于同一平面和不同平面,在入射光线存在的条件下,观察白屏上的现象,进而总结出光的反射的前两条规律,即三线共面和二线分居。接下来,由老师操作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不同入射角所对应的反射角,由数据表格总结得到光的反射第三条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发现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最后,通过师生互动实验,将手电筒的光分别射向平面镜和白纸上,让学生感受两次不同情况下所反射得到的光的强弱,自然引出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分析归结两种反射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反射,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特此设置知识扩展活动启发模块。向学生展示潜望镜模型,介绍潜望镜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积极查阅潜望镜的相关知识,并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潜望镜。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由于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探究式教学,因此板书可以做到简洁、直观、明了、大方。 下面进入讲课环节: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反射(说课稿)

新人教8年级上册物理光的反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第二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