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个案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个案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个案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个案分析模板

初中数学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个案分析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许芬英

一、概况

2006年,初中数学着重分析了在农村中学走上讲台、在农村学校的数学课堂中起步和逐步成长的优秀教师的个案。

二、个案启示

在农村学校起步和逐步成长的教师的个案,描述了他们从事初中数学教学、教育和成长的历程,记录了他们的数学教学特色,事迹感人。分析他们的成长规律和各自的教学特色,发现以下几方面是他们共有的,值得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学习借鉴。

1.热爱数学教学事业,踏踏实实工作、积极进取。

这些老师走上初中数学教学岗位后,都能兢兢业业地在讲台上默默耕耘,并且不甘落后,在课改中积极争取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努力理解新课程理念,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2.在同伴帮助和专家引领下,积极反思,勇于创新。

这些老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本校教师、教研组长,以及县、市教研员的关心、指导,他们都深刻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谐团体的威力。在同伴和专家的帮助、指导下,他们能积极反思、总结、实践,在反思中成长、在实践中创新,逐渐成熟并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3.重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喜欢数学。

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都非常重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他们能依据新课程的理念,认识到数学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有更为宽广的内涵: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从事“数学地思考”。因此他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常常能选择学生身边的问题来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发探究欲望。然后放手让学生实践和探索,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自主探索中获得经验和数学感悟,从而提高

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推荐个案

1.教海扬帆正当年开化县马金镇一中程明祥

2.新课程下,让我们携手共进湖州长兴实验初中江卫华

3.且行且成长衢州市兴华中学刘芳

教海扬帆正当年

——开化县马金镇一中程明祥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十四年艰辛的磨砺,凭着执着的追求,我成了开化教育战线上的知名教师。

1970年9月,我出生于一个教师之家,父亲是一位初中数学教师。严父的言传身教,使我从小对数学充满热爱和向往。1992年7月,杭州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马金镇二中任教。1995年9月,学校安排我担任教导主任工作。1996年8月,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0年9月,通过公开竞聘,我在100多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走上了马金镇二中校长岗位。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2002年9月,调任马金镇中心学校校长兼马金镇一中校长工作岗位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教导主任6年,校长6年,先后被评为开化县第五届“育才奖”,开化县优秀教师,开化县优秀共产党员,开化县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衢州市第七届“十佳”青年校长,衢州市优秀教育工会之友,衢州市中数会理事,浙江省第十九届“春蚕奖”获得者。

成长关键词:实干

实干是进步的基础

1992年8月,我被分配到马金镇二中,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开学报到后,学校安排我任教初一(3)、(4)班的数学、初三(3)班的英语兼班主任、数学教研组

长。跨学科、超负荷的工作量,我一干就是两年。对此,我毫无怨言,我觉得这是学校对我的信任、培养,更是一种考验。

凭借“累并快乐着”的信念,我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一学年下来,我任教两个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全镇的期末联考中,位居全镇第一。英语虽不是我的专业,但我边教边学,当年所带毕业班的英语成绩在中考中也名列全县前茅。

1995年9月,工作的第四年,学校任命我担任教导主任,负责全校的教学工作。在担任教导主任的同时,我仍承担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一直到2000年9月,走上学校校长工作岗位后,才不再兼任班主任工作。自走上校长工作岗位以来,不管工作有多忙,我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身先士卒,坚持任教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我深深懂得,所有优秀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地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因此,在承担艰苦、繁重的工作的同时,我能够做到苦中有乐,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一旦我走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教学之中,其他一切便都忘记了。

长期、扎实的教学实践为我成长为开化教育战线上的知名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9年11月,在开化县初中数学教师说课比赛中,我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开化县参加衢州市的初中数学说课交流,获得市教研员及数学同行的一致好评。99年12月,在开化县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评比中,我又荣获一等奖。04年9月开化县进行新课改后,我做为校长,身先士卒,认真探索新课改,于05年4月在县城上了一堂课题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校长公开示范课,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05年9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获得衢州市新课改数学教学设计二等奖,并于11月代表开化县在江山市上了一堂新课改的展示课,获得江山市二百多位教师的高度评价。这堂课还被江山教仪站制作成光盘发行。06年10月,浙江省新课改“携手行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暨“同一节课”新生代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在开化县二中举行,我代表欠发达县农村教师,与两位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的名师上了一节《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该堂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获得省、市教研员的一致好评。

艰苦、繁重的教学实践更为我今后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9

月,马金镇政府任命我担任马金镇二中教导主任。上任后,我积极配合校长,狠抓日常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迅速转变学风。马金镇二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从此开始日益提高,彻底转变了家长以往对学校的一些成见,从原先的好生外流转变为大量外乡生转入。从1995年至2000年,历经三任校长,我工作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受到了前后三位校长的高度评价。2000年,通过竞聘,我担任了马金镇二中校长。制度建设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只有制度健全,才能有章可依,有制可循,达到规范治校的目的。因此,我“新官上任,点了第一把火”,着手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2年中考,马金镇二中上重高线12人(此前马金镇二中上重高线最高记录只有4人),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2002年8月底,县教育局任命我担任马金镇中心学校校长兼马金镇一中校长。2003、2004、2005、2006四年马金镇一中上重高线人数分别为23、31、31、33人,上线率稳居全县乡镇初中第一,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成长关键词:学习

学习是创新的源泉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深深体会到,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是造就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因此我给自己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

抱着这样一种信念,1997年12月,我虽然担任学校教导处工作,毕业班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工作极其繁重。但我毅然报名参加了浙江省第二轮高师数学本科自考。

那段“艰苦岁月”,如今还记忆犹新。那时,白天忙着上课、备课、批改,处理班级事务,安排学校教学工作,根本没多少时间可挤。每天,往往都要等作业批改完了,学生就寝了,然后洗把冷水脸,开始“一夜的工作”。每晚往往自学到深夜一、两点钟。困了,到操场上猛跑几圈;饿了,泡包方便面,填填肚子,接着看。

最后四门自考课程,也刚好是我和学生迎接中考,最后冲刺的阶段。一边是教学的压力,一边是自考的压力。我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自学计划,并且每天加强营养。

就是这样,通过加夜班、开夜车,我利用两年多的时间,自考完了高师数学本科自考的所有课程。2000年7月,在为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我取得了高师数学本科文凭。

取得本科文凭后,我并没有松懈,2002年7月又参加了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主干课程学习。2004年7月取得学业证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的今天,随着对教育的深层次理解,我更是加倍努力,吸取多方面的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利用工作之余,我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书籍,学习了建构理论、多元智力等理论,并且坚持勤做读书笔记。

学习的经历,尽管让我尝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辛劳,但衣带渐宽终不悔,因为我终于有了进入王国维所说的治学三境界的欲望,终于知道了做学问,应该如何地沉下去!

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为我的教书育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将一些教育理论付诸实施。在班级管理中,我依据理论想点子,制定班级的整体目标,使学生的成长有一个系统的安排和构想并与班集体达成一

致目标。我经常告诫学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我带的班级班风好,学风正,凝聚力强,任何时候,都起着榜样的作用。

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为我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探求课堂教学和谐互动的科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课堂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经历、思想、情感乃至人格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与碰撞的过程。这应是一个精彩的灵动的过程,就像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溪而决不是一潭死水。为了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我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场所,使学生能在这种生活中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我认为,建立在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不仅是促进课堂和谐交流与互动的前提,更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有效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应当追求师生情感交流、思维沟通、生命对话的和谐互动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我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望,点燃思维的火把。通过引导,我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分享思考、经验、知识,以达到课堂充满灵动气息的效果。

成长关键词:反思

反思是超越的翼翅

当教坛上崭露头角后,我便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听课、学习。于是我开始睁大眼睛看外面的世界:我看到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看到了自己理论水平的匮乏,看到了教育研究的领域原来是如此宽广无边。于是,我开始广泛阅读,多方吸收,潜心研究名师的优秀案例。

2003年,我有幸参加了省新课程通识培训班。在学习期间,我沉下心静静地读书、思考。回来后,我把自己前期的一些课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我开始努力认识自己,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长处和不少短处:性格的、气质的、能力的、学识的等等。我开始整理自己,试图在课堂上找到真实的自己。上公开课时,我开始培养自己的情感气质,并学会尽情地用课表达自己,那种酣畅淋漓的美妙感受,简直妙不可言。于是,《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1直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等一系列公开课先后得到了省、市教研员的好评。于是,我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审视自己,在一次次对自己的严厉审视中,我努力寻找属于自

己的课堂感受、课堂状态。我渐渐地走向自己、走向成熟了,尽管我知道离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课堂还很远很远,但我特别珍惜现在的感受,因为我知道,只有找到了自己,才能找到明天!

通过反思,再把经验与同学科组的数学教师交流、探讨,促进了学科组成员之间的共同发展。马金镇一中、马金镇二中这些年来数学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有了提高,历届中考数学成绩均局全县前列。

伴随着一步一步走进新课程,我更是用新课程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应该把握好的几点:1、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2、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恰到好处。有些课没有必要,就无需创设情境,画蛇添足,而应开门见山,直奔主题。3、数学课堂不宜过分讲求合作学习,要认识数学的本质。事实上,独立思考能力更为重要。4、探究活动应视具体问题而定,有些简单的问题不必设问探究。还有一些过于复杂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课堂中解决的问题,也不应设置探究。要防止这两种倾向,适度有效地设置探究活动。

5、数学课堂还是要以落实、完成教学目标为首要任务。教师应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6、适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力求突出重点,讲究技术,简洁明了。

7、课内还需注重师生交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一些偶发事件处理得当,会冒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会因此而精彩。

8、每堂课都应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反思会使教师超越自我,反思是教师创新的翼翅。

反思,能让我拒绝平庸;反思,能使我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反思,使我吐故纳新;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反思曾让我身陷沉思、迷惘困惑;反思曾让我辗转难眠、挑灯夜战;然而我发现:反思使我的教学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它一定能让我超越自我,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回顾14年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开化县知名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校长的经历,我有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耀眼的光环,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生命的质量,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但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孤立的,一定与领导的关怀、团队的奋力拼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愿意将自己经历的一切与更多的人分享与感悟。我为自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把昨天打进记忆的背包,今天我抖擞精神,又起锚远航,既然选择了明天,就风雨兼程,破浪远航。”

新课程下,让我们携手共进

湖州长兴实验初中江卫华

一、我的成长:

2000年8月我走上了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同时我也实现了我高中时一次演讲比赛时许下的承诺——做一名人民的优秀教师,因此我始终充满着无比的激情去做好每一件事。

在新塘中学工作第二年即2001年,县教研中心举行了师徒结对活动,因为这次结对活动,让我有了许多机会直接向有经验的名师进行请教与取经,由于他们多次指点与个人不断努力,很快在校内、外开设了多节公开课,在这一年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2002年,长兴县举行初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武。经过解题、现场设计教案、基本功比武及说课等几个环节的竞争,最后获得一等奖,于同年11月代表长兴县参加了湖州市初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中的第一名。老实说:这一年让我多了几份自信!

2003年,下半年,经县教研中心高兴发老师、张红老师的选拔与推荐,将由我十分有幸的作为长兴县初中数学教师的代表参加2004年4月湖州市优秀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期间,受邀于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参加该校的第四届教研节,同时开设一堂教研课,并一致受到好评。

同年4月,我在德清钟管中心学校举行的湖州市优秀课堂教学评比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以较大的优势,成为湖州市的唯一代表参加浙江省优秀课堂教学评比大赛。

5月,在县教研中心组织的初一数学新课程精品展示周中,上了一堂新课程展示课。受到了广大初中教师的认可。

2004年9月15日,在湖州南浔举行的浙江省优秀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了评比一等奖中的第一名,并将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那一刻,我打了许多个电话和发了许多短信,因为我学会了感恩与分享!

在兴奋的同时,我知道前面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我。

紧接着是无数次修改教案设计、反复的交流、争论、倾听、还有经常性的熬夜。那时每天到凌晨一点是常有的事。所以这一个半月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苦心志,饿体肤,空乏其身”。当然,如果没有许多前辈的支持我想我一定不会代表长兴去领那张沉甸甸的奖状的。

2004年11月2日,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在福建省的福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优秀代表经过激烈的竞争,由于自己在教学设计、教学风格、说课艺术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国一等奖。那一刻,我反而没有太激动,那一刻,我才体会到过程的经历是最大的财富!而结果未必重要!在比赛结束后,我回想整个过程,发现个人的努力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两个“环境”和一个“平台”。

2003年是我县全面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一年,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县教育局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在教研中心正确的领导、统筹安排下,全县教师进行了“师资培训”、“专题报告”、“学科培训”、“案例分析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模式,来保证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学、有序、高效地展开,青年教师经过多层面的培训最大收获就是增强自己对新课改的重视与教育观念的转变,能够接受新课程中所提到的理念,并尝试着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县教育局为我们广大教师营造良好大环境下,一线教师在课堂中不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想个人的一点成绩,首先应取决于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这是一个大前提。

第二个“小环境”就是我的成长离不开我原来的工作过的新塘中心学校,哪儿是摇篮,是学校一次次地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施展自己的才华,虽然我们学校是一所只有8个班规模的农村中学,但新课改的氛围十分浓厚。平时,经常统一组织“三同课”课改教研活动,定期的召开新课改交流会及个别谈心等一系列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多形式活动,来充实我们教师的新课程理论知识和教学艺术,而且我觉得在我们这个小环境中,不同个性教师都得到了很好发展,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教学风格。这有利于建设合作的教师文化,促使教师积极地参与课程改革,培养了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在参与改革的教师之间形成了“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实现了共同的教师专业成长。不管在教学工作中,还是在其他各个环节中,都有着一个良好氛围,我想这是我取得一点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是一个平台,我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县教研中心给我们年青教师创设一个发展平台,就没有我的成绩,从2001年的师徒结对到2004年的全国比赛,整个过程从县教研中心的沈明、高兴发主任和初中数学教研员张红老师及全体中心组成员都给予我巨大的指导与帮助,能够使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得到很快的进步,真的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下来的,其中最让我感受深的一点是:“团队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在倡导学生不断进行合作交流的同时县教研中心也不断的以各种形式来加强甚至渗透给我们年轻教师一种合作、共享、团队的意识。我则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说学校对我是一个粗加工的过程的话,那么教研中心全体的老师对我是一个精加工的过程,能使我在新课程这个宽广的舞台上全力发挥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为新课改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然,一切将从新开始,从零开始。我深深地体会到整个过程的积累,是一份无价的财富,无数次与同事交流、争论,还有自己经常的熬夜拼搏,无数次与专家、前辈的学习取径,这个过程给我太多太多。

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经历了这个过程,来体验自己真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我的收获有二,其一是扎实了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艺术,其二的意义远远地超过了其一的价值,那就是通过比赛,发现了自己各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与缺陷,讲得通俗一点,整个过程就是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许多以前并未认识到的不足,我想下一阶段我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去改进自己发现问题,使自己不断完善,能为整个长兴教育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二、教育叙事:

谈到新课改,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一线青年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设计

理念的更新、师生关系的新定位等方面要求都努力的在一线进行实践着。在21世纪“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感召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怎么样去面对数学——这个充满挑战的学科,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学生——这些未来的世纪之才,我们怎么样去对待课堂——老师生命力价值所在地,这些是值得去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这几年的课改实践谈谈我对新课标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学数学应当给学生带来什么?

众所周知,数学能够使人精细,能够让人更聪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做过100道数学题的学生就比只做过90道数学题的学生聪明。事实上“数学能够使人聪明”的意义主要在于对学生一般能力的提高,在于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帮助,所以对每一个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作为一个未来公民所必须获得的整体发展是这一阶段数学教学的最基本目的。正如“标准”所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数学教学时应基于这个出发点,把教学目标放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提高能力方面。

教学叙述:

在七上的“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中,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是个难点。我出示问题:“如何比较-2与-8的大小,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很好的说明吗?”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下面是一些学生回答:

生1:“考试的时候,被老师扣2分比被老师扣8分的分数要高,所以-2>-8。”

生2:“-2℃C比-8℃热,所以-2>-8。”

生3:“从同一高度上下降2米比下降8米所处的位置要高,所以-2>-8。”

生4:“比如欠钱,欠2元的总比欠8元的好,所以-2>-8。”

生5:“离原点近的数比离原点远的数大,因此-2>-8。”

生6:“打球的时候,输2个球的球队比输8个球的球队打的好,我想-2>-8。”

生7:“在我看来,如果不看这两个数前面的符号,-2的‘数’小,-8的‘数’大,所以-2>-8。”

生8:“修公路时,误差2米比误差8米的误差小,质量好,由此可以得出,-2>-8。”……

反思:

学生们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但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理由,都得出了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正确结果(虽然同学们所表达的理由存在着不严谨,不科学等问题),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地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对他们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

新课标制定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新的数学课程应该具备现代数学课程的新理念:数学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不再是只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有更为宽广的内涵: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从事“数学地思考”。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1)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案例背景】 1、英国学者贺斯曾说:“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一切教学法的基础”。所以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不在于教学的更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所教内容的数学本质是什么! 而数学本质是什么呢?众说纷纭,比较被大家认可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的提法:本质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本质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本质三、对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的感悟;本质四、对数学美的鉴赏;本质五、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和探究精神)的追求。基于此,我们就开始反思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行为:过于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淡化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待揭示的数学本质没有得到凸显,过程没有得到合理的证明,结论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现在,在追“新”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和深入地思考课堂中暴露的一些问题,逐步走向成熟,使数学课堂得到了理性地回归,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学内容的泛化回归实效、教学活动的外化回归内化、教学层次的低下回归高效,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学生学得扎实,获得真正的发展。以上就是我们实验中学教育共同体在本次赛课研讨时所达成的共识。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本质呢?我们殚精竭虑,反复思考、争吵,最后在新课程标准里找到了答案。 (1)针对具体的数学知识,知道知识本源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深入挖掘教材,教材的编排蕴含了知识的本源和思想方法。 (2)在实践中怎样以数学知识本源与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展开教学设计。 总之,知识是基础,方法是中介,思想才是本源。有了思想,知识与方法才能上升为智慧。数学是能够增长学生智慧的学科,我们只要抓住数学本质,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凸显数学本色!这样做本身就是使数学课回归数学味,找回数学教学的灵魂! 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是教学中的疑难课时,教材处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在研究教材的时候,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精神、抽丝剥茧,一点一点的理出本节课应该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了体现这一点就应该要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和简洁性。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上册第101页例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析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才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以及找出相等关系。 2.难点:把全部工作看作1。

3.关键:建立等量关系。 评析:目标的制定上从形式上体现了三维目标,但每一项目标都是空洞的,没有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目标显得假、空、大。本课时的目标应为: 1.掌握与工程问题有关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2.能根据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形成等式进而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4.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本课的难点应该是:从具体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这是因为:在小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中,题目中没明确问题的工作量时,都是将工作量视为单位1处理的,只要小学基础在中等水平的学生,都能自觉地将工作量看作单位1,这就体现该知识点不可能成为难点。而题目中所蕴藏的等量关是隐蔽的,学生不易发现,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要发现并用文字表述等量关系是有困难的,为此找出问题中等量关系并用文字表述才是该课时的难点也是关键所在。如果要说难点是: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我认为也应该是:为

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光阴时间,岁月如梭,四年前的我还是憧憬着教育事业的师范生,如今,自己已成为300多名学生的老师,每每看着他们青春飞扬的笑脸,听着那声声“老师好”,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幸福。回首这三年多的成长足迹,有种“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现在的自己说不上优秀,但对将来的教育 事业却充满着信心和动力。以下请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1.深入课堂,大胆尝试教学研究。 教师立足自身,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把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提高课堂教学绩效为出发点,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归宿,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即教师的教学研究。 2.把握教研信息,参与教研活动。 英国课程理论家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参与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多样化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参与校本科研积极性。观 摩各类研究课,通过观摩、比较和个人实践,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或从他人 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促进自我不断成长。 3.向名师学习,感悟成功的轨迹。 借助学校组织的新老教师“拜师结对”活动,聆听专家报告,以及“导师制”、外出教研等形式,向名师学习,从名师的成长足迹中体悟成功的经验。 4.自学、学历进修。 随着学科专业知识发展与更新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因此,教师应主动阅读一些专业书籍,进行专业提升。还可以利用学校和教培 研中心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拓展视野,更新观念。但是,教师业务进 修和专业提高应把握以下几点,即首先要立足一个“新”,因为教师是一个面

向未来的职业;其次要着眼一个“宽”,教师要注意不断拓宽知识面,满足教学的需要;再次适当注意一个“专”,应适当加强专业的深度,做到居高临下;最后,落实一个“用”,即加强理论与知识的应用,增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5.同伴互助,借助网络与同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网络教研,实现学科课程资源共享,实现教学经验的分享。 6.积极参加教科研,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科研的支撑,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是教师在新课程中成长有效途径,通过参加教科研,不仅加强了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使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 7.制定发展规划,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终生、全面、持续的过程。有效整合各种因素,科学而有计划的规划个人发展规划,可以使教师职业发展道路将更为顺畅,成长的机会将更大。工作要有目标,要有理想,不能毫无目地的走哪算哪。要结合自身实际为自己的发展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应注意以下几点:充分认识自我并评估时间与空间环境;分析相关资料,审视发展机会;确立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按目标逐步执行;评价发展计划。 我一直信奉一位哲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不能肯定努力了一定成功,但有一点我能肯定,那就是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 前路漫漫,相信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更自信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书写人生的美丽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经典记录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探索平行线 一、案例主例分析与设计 本案例是探讨华东师大版第四章第八节内容: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和图形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以学生看的到、感受得到的基本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式,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的学习精神。 二、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 题。 2、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 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 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

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案例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景,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空中架设的高压线 ②音乐书里的五线谱 2、师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平 行线的条件吗? 3、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生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生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 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 课题§4.8探索平行线性质(板书) ㈡数形结合,探索性质

教师成长记录表

旬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个人成长记录表 (2013——2017) 姓名: 工作单位: 任教学段学科: 任教年级: 填表时间:年月日 旬邑县教育局校本研修项目办印制

教师成长记录袋的管理说明 1、教师成长记录袋由学校统一分发和收集,材料由教师各自整理,学校负责指导工作,平时由教师自己保管,期末统一缴到学校,期初由学校分发到各个教师手中。 2、县局每学期采取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等形式对教师的成长记录袋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相关考核项目中。 3、学校对教师成长记录袋统一建档,要有专人负责,要建立全体教师成长记录电子库,做到定期(一学期)更新,五年为一周期,文本卡由教师本人保管。对各校的建档情况年终县局要进行考核和评估。 4、教师成长记录袋作为教师成长经历的主要材料之一,将纳入个人档案并随个人工作变动而调动。

姓 名 性 别 2寸近期正面 免冠彩色照片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参加工作 时 间 教 龄 任教学段 学 历 任教学科 兼任学科 毕业时间 毕业学校 及专 业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联系手机 工 作 经 历 及 培 训 经 历 自何年月 至何年月 在何地、何学校学习或何单位 任何职(按时间顺序填写) 证明人

一、个人基本信息表 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表( 年 月~ 年 月) 1、总体发展目标 职称目标 A 一级教师 B 高级教师 C. D. 师德目标 A 校先进德育 工作者 B 县先进德育 工作者 C 市先进德育工作者 D 省先进德 育工作者 教学能力目标 A 校级教师能手 B 县级教师能 手、学科带头人 C 市级教师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 D 省级教师能手、学科带头人、 教学名师 班主任 能力目标 A.校优秀班主任 B 县优秀班主任 C 市优秀班主任 D 省优秀班主任 2、专业理论学习目标(可以多选) 自学理论书籍 共 册 A.教育理论 册 B.学科知识 册 教师专业培训 A.职务培训 B.专业培训 C.校本培训 D.其它 3、教育教学发展目标(可以多选) 公开教学 A.校 级 B.县 级 C.市 级 D.省 级 教学评赛 A.获校级奖 B.获县级奖 C.获市级奖 D.获省级奖 指导学生竞赛 A.获校级奖 B.获县级奖 C.获市级奖 D.获省级奖 指导培养教师 A.见习教师 B.初级教师 C.中级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 A.0门 B.1门 C.2门 D.3门 学生满意度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信息技术 A.网络应用 B.Offic 和 Excel 应用 C.个人网页 D.建资源库 教科研论文或 案例 篇 A.校级 B.县级 C.市级 D.省级或CN 、 国家级 教科研成果 项 A.校级 B.县 级 C.市级 D.省级或国家级 4、阶段目标及考核结果 20 -20 学年度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许广民2010年3月24日 我仅从四个方面,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这四个方面是: 1.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 3.对数学习题课的思考; 4.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首先,结合《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案例1:《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4幅图形和表格):观察、计算各图中正方形A、B、C的面积,完成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表中可以看出A、B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正方形C 的面积。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A、B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正方形C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上面的结

果,可以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面积法”也为后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教师给各小组奋发制作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先分组拼图探究,在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新的能力(试图发现拼图和证明的规律:同一个图形面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展示略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证明方法,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右图):右图是由两个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能否剪拼为一个面积不变的新 的正方形,若能,看谁剪的次数最少。 生(出示右图):可以剪拼成一个面积 不变的新的正方形,设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 边长分别是a、b,那么它们的面积和就是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 1. 习旧引新 ⑴ 在 ⊙O 上 , 任到三个点 A 、 B 、 C, 然后顺次连接 , 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 这个 图形与 ⊙O 有什么关系 ? ⑵ 由圆内接三角形的概念 , 能否得出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呢 ( 类比 )? 2. 概念学习 ⑴ 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 ? ⑵ 如图 1, 说明四边形 ABCD 与 ⊙O 的关系。 3. 探讨性质 ⑴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类特殊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 , 矩形 , 菱形 , 正方形 , 等 腰梯形的性质 , 那么要探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 一般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 ⑵ 打开《几 何画板》 , 让学生动手任意画 ⊙O 和 ⊙O 的内接四边形 ABCD 。 ( 教师适当指导 ) ⑶ 量出可试题的所有值 ( 圆的半径和四边形的边 , 内角 , 对角线 , 周长 , 面积 ), 并观察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⑷ 改变圆的半径大小 , 这些量有无变化 ? 由 (3) 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 ⑸ 移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 , 这些量有无变化 ? 由 (3) 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 移动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呢 ? 移动三个顶点呢 ? ⑹ 如何用命题的形式表述刚才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呢 ?( 让学生回答 ) 4. 性质的证明及巩固练习 ⑴ 证明猜想 已 知 : 如 图 1, 四 边 形 ABCD 内 接 于 ⊙O 。 求 证 :∠BAD+∠BCD=180°,∠ABC+∠ADC=180° 。 ⑵ 完善性质 ① 若将线段 BC 延长到 E( 如图 2), 那么 ,∠DCE 与 ∠BAD 又有什么关系呢 ? ②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 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 于它的内对角。 ⑶ 练习 ① 已知 : 在圆内接四边形 ABCD 中 , 已知 ∠A=50°,∠D-∠B=40°, 求 ∠B,∠C,∠D 的 度数。 ② 已知 : 如图 3, 以等腰 △ ABC 的底边 BC 为直径的 ⊙O 分别交两腰 AB,AC 于点 E,D, 连结 DE,

教师个人成长案例

教师个人成长典型案例 在什么环境下学习不是最重要的,做一个有梦想,有思想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成长与工作环境无关,这是我从教近十年的工作感想。 2010年9月通过特岗招聘考到家乡的一个偏僻的教学点任教,开启了我的任教生涯,在那里我带了人生的第一个班,是一个毕业班,全班只有12个学生,担任数学教学兼任班主任。第一次走上讲台的那份紧张和羞涩、茫然不知所措的眼神至今记忆犹新,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学生的淳朴单纯和强烈的求知欲。在这里让找到了身为人师的快乐与价值。 2012年9月,我调到镇里中心学校,换了新环境,面对新的学生,新的学情,新的问题,也有让我有不知所措的时候。在这里我学会了分析学生,反思教学,总结经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新的思考。每当遇到纷繁复杂的问题,我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解决方法,课余和同事们交流自己的心得,阅读优秀教学书籍,积极争取学习的机会,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一步一步成长。 2016年9月我来到现在的学校——乌当区场镇中心小学,又一次面对新的环境,面临新的问题。在这里得益于能享受到优质丰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让我迅速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一次次的学习培训,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自

己,开阔了的教学视野,增长了教育见识,拓展了教育思维。 回顾从教生涯中的一次次选择,一次次改变,一次次成长。让我从中感悟到了成长的秘诀:对教育多一点执着,对教学多一点追求,对学生多一点爱心。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多用一点时间,提高自身修养,只有我们课余大量阅读有关的教育刊物,汲取营养,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在专家和同行的帮助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也会随之升华。 其次,以反思促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进行反思,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预见性,解决不同学生所生成的不同问题。 最后,保持最专业的情怀——激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份职业怀着一种激情,我们才能正视一切困难和挫折,才能承受一切委屈和压力,才能在这条平凡而伟大的人生道路上走的坚定和从容。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始终怀着激情地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建阳二中蒋剑虹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应当包括:总体教学思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习素材的搜集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步骤;检测和评估;教学对象(即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下面我就结合张长文老师的这堂片断教学课,来谈一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如何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一些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教学思路设计,二是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思路设计是指:对所教内容的认识(课标要求、这段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的作用、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基础,学生以往的活动经验等),对整堂课设计的思考(教学目标,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与措施,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分散难点等)。 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但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努力追求教学思路设计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教学思路,才能科学地指导教学活动。 我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新课程教学总体思路设计:一要把学生“学”数学放在教师“教”之前,“导”学是教学之重点。二要把组织学生自主数学学习活动作为老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并要担任起活动的指导者。三要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想,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数学能力的训练不能放松。五要实施差异教学,使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下面看一看张长文老师关于“平行线的性质”这节课教学设计思路。 《平行线的性质》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是按照“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形成认识——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为了让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首先利用大屏幕出示了学生所感兴趣实际问题---汽车在赛道上行驶拐弯的拐角问题,然后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抽象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平行线性质的几何模型,针对这个几何模型,利用学生手中的学案,精心设计四个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在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之上,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效果,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平行线的性质,形成了认识,加深了印象,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发现、创造的乐趣,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从推理能力来说, “说理”对于七学生来讲还较为陌生,不知应该说什么,根据什么,得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性质1对性质2、3进行说理、论证。为了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还精心编排了一些填空题。对于例题的安排,目的在于想让学生再次体会如何抽象出隐含在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体现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探究题的安排,是希望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力争“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具体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 【案例简述】 案例呈现问题情境: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以每股27元的价格买进某股票1000股。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星期一二三四五 -6 -2.5 -1 +4 +4.5每股涨跌 师:星期四收盘时,每股多少元? 提问生1、2:(疑惑不解状)。 生3:27-2.5=25.5(元)。 师:星期四收盘价实际上就是求有理数的和,应该为:(元)。 师:周二收盘价最高为35.5元;周五最低为26元。 师:已知该股民买进股票时付出了3‰的交易税,卖出股票时需付成效额3‰的手续费和2‰的交易税,如果该股民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提问生4、5(困惑状)。 生6:买入:27×1000×(1+3‰)= 27081(元); 卖出:26×1000×(1+3‰+2‰)=26130(元); 收益:26130-27081=-951(元)。 师:生6的解答错了,正确解答为: 买入股票所化费的资金总额为:27×1000×(1+3‰)= 27081(元); 卖出股票时所得资金总额为:26×1000×(1-3‰-2‰)=25870(元);

上周交易的收益为:25870-27081=-1211(元),实际亏损了1211元。 师:请听明白的同学举手。 此时课堂上约有三、四个学生举起了手,绝大部分学生眼中闪烁着疑惑之意。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学生轻声道:“老师,我听不懂!”……少部分学生烦燥之意露于言表。 【案例分析】 1、《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关注学生的体验,要求问题的创设揭示数 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深感兴趣。本案例教师力图贯彻新课程理念,试图联系生活,尝试在提出问题时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但实际上是“东施效颦”,形式上的一串串问题及解答让新课程理念远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教师虽对本题求解准确,但学生的接受与沟通的效率低下,仅仅是教师用了自己在生活实践经验体会去审视数学问题。教师感觉容易理解,而事实恰好相反,教师的讲述没有激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些在教师眼里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改变教学内容机械化的呈现方式,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求,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组织者和引导者。 的困惑”视界“、案例中学生数学2. 学生没有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股票买进卖出,对教师在处理数学信息时认为“自然”和“显然”的合情合理的推断存在的“症结”如下: 〈1〉表格中有理数正负号的实际意义如:+4表示每股涨了4元;-1表示每股跌了1元。教师没有交待分析,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2〉周四收盘时的股价是(元),如何理解27元的概念?为什么不能理解为:27-2.5=24.5(元),周四的股票与前三天的股票涨跌存在什么关系? 〈3〉股票卖出时的26元数据是哪里来的? 〈4〉买入交易时交易税是付出3‰,卖出时付出的成交额的3‰和手续费2‰,同是“付出了”,为什么理解的数学意义截然相反? 〈5〉如何理解一周股票收益的-1211元的实际意义? 3、案例启示 (1)关注课堂,走近学生 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照本宣科,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数学思维方

青年教师成长案例

青年教师成长案例 每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可以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最能挖掘自己潜能、展示自己能力的工作环境。而在上大附中,有开明的领导班子,每个教职工都积极上进,努力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营造出附中所特有的和谐氛围。学校领导尤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尽一切可能为我们创造条件、搭建舞台,锻炼我们,培养我们,使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好自己教学人生的每一步。 作为青年教师中的一员,我经历了头三年的“萝卜干饭”;经历了挥泪送走自己的第一届毕业生;经历了班主任之初体验;经历了第一次参加教学大奖赛;经历了……。从经历每一个第一次到如今,再回头看看这八年自己在附中成长的足迹,心中颇有感慨。 一、成功转型是站住三尺讲台的必修课 对于一名青年教师,在踏上三尺讲台之后,首先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角色的转换,如何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正确的角色转换可以帮助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所谓一位成功的教师应该是让学生又畏敬又爱戴的,只有具备了适当的距离和师严,才可以保证你顺利的实施教学计划,保证你取得良好的课堂效率。因此,一名青年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学生时代的稚气,显示出作为一名教师的自信和威严,这样他即能取得成绩,又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而且作为青年教师,无论是在年龄、情感或是经历上,和学生的差距是最小的。因此在和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上是最容易、最贴近的。学生也常常愿意把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告诉我,我想这样的情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能充分借助这样的情感,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受益匪浅。曾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他和学生建立起来的情感是让学生觉得如果学习不好,首先对不起的是这位老师,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学习的态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由于本身教学和处事经验的不足,在处理和学生关系时,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既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同样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和自信,只有这样才是出色的教师。 二、教学业务是站稳三尺讲台的必修课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配合,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青年教师自身的

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

彭原镇草滩小学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认识 一、什么是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用于有目的地搜集记录学生在一个特定区域、特定阶段内的学习、进步,或达到的成就。关于成长记录袋,有以下几个代表性的定义: “成长记录袋是学习的记录,主要包括学生的作品,以及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反省。这些材料由学生与工作组成员一起来收集,集中反映学生向预期目标进步的过程。” 成长记录袋是“学生作品的有意收集,以反映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或成就。它必须包括内容选择过程中的学生参与、选择的指南、评分的标准,以及学生自我反省的证据”。 “成长记录袋不只是由学生制作、由教师保存的一些材料的堆砌,应是学生材料的系统收集,由学区内大多数甚至全体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在整个课程内容领域使用。” “成长记录袋不只是装满材料的容器,它系统、有组织地收集相关证据,以监控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中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发展。” “成长记录袋作为评价的工具,由学生和教师系统地收集相关材料,以检查学生的努力、进步、过程和成就,并对很多正式测验的结果作出相应解释。” 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特点 学生成长记录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记录袋中材料的收集和和选择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是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它不只是简单汇集学生作品,而是有意义、有目的地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材料。 二是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但同时也包括对学生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或记录,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以作品的评价。

三是学生应是选定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甚至主要决策者。四是记录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反省,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其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三、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作用 成长记录袋可以用来展现学生最好的作品,尤其是当这些作品涉及的是解决较复杂的任务时,收集学生最好的作品是有益的。这是因为学生面对复杂的任务时所表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不一致的。成长记录袋也可以用来显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进步,不同时期的作品能生动地说明学生以前不能做什么,而现在能做什么。当然成长记录袋也可以包含一些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要求学生收集的资料、问题等,但它们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些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工具,而没有评 价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成长记录袋,从细微处及平时的点滴中了解学生,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它所采取的形式,就像专业人士如艺术家、建筑师或广告设计者那样把他们精心挑选出的作品放入一个大皮夹中,从各个方面展示他们的才华。这个集合的组织结构和它的内容都会影响人们对其专业水平的评价。 四、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类型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类型有哪些? ⑴以不同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和课堂型五种 类型构成目的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x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一、教学设计: 1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 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 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 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 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 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 置。 2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 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 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 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 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 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 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 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幼儿教师个人成长案例

幼儿教师个人成长案例 写幼师的成长故事案例的作用是发现个人优势。累计的“能力总结”,将会呈现出你个人的能力结构,以及最能做好什么样的事情。幼儿教师个人成长案例童年的我,就非常的喜欢老师,立志要成为一位人民教师。长大后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记得第一次在实习单位里我真正接触到了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天真无邪、纯洁快乐打动了我,从此我对这份职业也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毕业后选择了离家较近的省城太原,成功应聘到杏花楼区一所正规公办幼儿园执教,一干就是六年直到自己结婚生子。一年的时间闲赋在家带宝宝们(双胞胎),初为人母的慌乱和无措让曾经充满抱负和理想的心灵越来越空虚和彷徨,我还要继续当幼儿老师吗?好多姐妹们转行,可我心中还是舍不得,我依然爱着这份职业。机会很好,编制考试来临了,我非常用心,也花了无数的精力,白天带宝宝晚上复习充电,顶着自己带给自己的压力,加上六年累积的教学经验,终于好运降临在头上,20xx年的2月,我被正式录取了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的编制教师,幸福和喜悦,把这六年的过往心酸和苦辣都交杂在一起。我暗下一份决心,决定把握住这个好机会,把成功的喜悦全化作了工作的动力,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好好做出一些成绩来。 清楚记得第一次报到见到和蔼可亲的申园长和王主任

时,心中那份感动和亲切,无比贴心的亲自带我们熟悉幼儿园环境并安排外地教师的落脚处。一进园所“发展孩子-服务家长-成就教师-”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让我又一次重拾了工作的动力,第一次开会申园长的管理理念深深的打动了自己“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无论是园所的文化和理念还是热情的同事们,全园上下的一种人性的魅力打动着我。 一、书香文化 以前我是很喜欢看各类书的,自从有了小宝宝后,就不再有过多的精力放在书本上了。自从上班相处一段时间,又深深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氛围,于是决定把读书好习惯赶紧找回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抽出时间来学习。在申园长的带动下,多读书,读好书,并且积极参与各种论文投稿。因为园长对我们的重视和和培养,经常组织我们去学习先进的幼教理论,鼓励我们参加省、市、区的各种考试,增加我们的理论知识,她经常说再省不能省学习,事实上,在我们实际在执教过程中,有先进且扎实的理论支撑,是真正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方针的行动,这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执教水平都有所提高。 二、谦虚收获帮助 申园长不仅在工作上打动我们,她谦卑的态度也影响着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她教导我们要互相学习每个老师的优点,不知不觉来实幼已经三年了,记得有一年的

中学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模板

所属学校:艾丝凡小学教师姓名:彭建坤 所学专业:小学数学填表日期:2014.3.25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而努力工作,用爱心去浇灌,用真情去感化,用智慧去启迪,用人格去熏陶,用理想去塑造这一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生命。学生是千差万别的,让我们用心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其特长,引知识之泉,叩心灵之门,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与个性和谐统一的发展,让我们在教育中,坚持做人与成才并重,智商与情商并重,知

、我的教育行动(课题研究) 、我的教育行动(教学论文及总结)、我的教育成果一览 、我的教育成果(证书复印件)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籍贯民族党派 最后学历职称职务 教龄年班主任年限年任教年级年级 参加何种 团体 有何特长 取得成就 参加专业 培训情况 自我剖析 明确优点 找出不足

教育理念: 孩子们享受学习的快乐;老师们享受工作的快乐;学校的教育是健康的、是体现教育本质的科学教育;从这里走出的孩子不仅有着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且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健康的思想品格以及健全的身心素质。 教育方法: 和煦的春风滋润了万物,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勃勃生机。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是起到帮助、引导、评价等作用。并指出要在课堂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行动策略: 每一节课都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在快乐,让我们的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于知识的高空,新课程革命放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手脚,还有我们的心情.教师的职责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初中数学 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习水县回龙镇中学王发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 二、主题分析与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五、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⑴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③横格纸中的线。 ⑵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⑶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⑷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过用一元一次方程 来解决实际问题,你还记得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生: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最后答题.师: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一样,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作为反映某些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这一节我们就讨论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问题情境: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 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 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流感。 于是可列方程:1+x+x(1+x)=121 解方程得x1=10,x2=-12(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方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 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 (三).当堂训练及分析 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如果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 多少小分支? 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 则1+x+x2=91,即x2+x-90=0。 解得x1=9,x2=-10(不合题意,舍去) 答:每个支干长出9个小分支。

教师专业成长案例

教师专业成长案例 ——学习实践反思 马成彪在教学生涯中,本人把教师当作职业、当作事业、当作艺术,自我提升、自我追求、自我超越。在课程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探索、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研专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丰厚积淀——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培训是我成长的催化剂。学校充分利用身边的优秀资源,通过“传、帮、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我将在培训中放飞我的希望,实现作“科研型”教师的梦想。学校为我的成长创设了许多优越的学习环境,每一次培训学习是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机遇,学校围绕课程改革,采用专家讲座、合作研讨、案例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等专题培训模式,培养骨干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课题意识,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和研究成果。 科学的教育理论像指路明灯,引导我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目前我的理论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读书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政治学习活动。二是认真学习远程教育,,我每一次听专家报告,都会浮想联翩,脑子当中产生许多美妙的想法,我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专家的理论相比较,常常能引起思想的共鸣。 学校把经验的习得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利用多种平台(主题教导会、示范课、研讨课等),通过言语交流、文本再现、视频回放等方式

亮相教师、学生经验,引导教师从听其他教师的经验中体认自身的经验,从讲自己的经验中丰富自身的经验,从行动实践中生成自身的经验,从思考与自评中感悟自身的经验。通过经验的捕捉、追问和访谈,促进教师、学生对经验的体认、归纳、提炼和表达,使经验有骨有肉、轮廓分明。使经验从封闭、独立的个体感知和占有走向开放,使经验由自然的淡忘、散失转向有意识的收藏。可以说,学校的很多教师的经验都是在这种习得中产生的。事实上,以自身的体验看他人的教学,才能真正地做到旁观者清。捕捉他人经验的影子同时是在激活自身的经验。尽管这种经验有着差异,但正因为差异才显示个性,才形成多种经验互生共长的自然生态。所以,捕捉他人经验的影子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二、实践探索——从不断的思考中蕴育精彩 在专业生活中,课堂便是其展示知识能力、发挥专业影响力的基本场所,当在课堂上教师能力发挥到了较高的效度时,便较好地实现了其专业水平在课堂中的价值。课堂是检验教师知识、能力水平的最好平台,也是见证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最佳视点,许多优秀教师正是立足于课堂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总结,进而获得厚实的教学功底,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独具特点的教育个性、教学风格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张扬,课堂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能成就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是我最为倾力的领域,我结合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深入探讨优质高效生物课堂的营造,研究范围涉及动机激发、情境设置、师生关系、教学策略、内容选择与处理、学法指导、学生思维培养、教学生活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教学艺术、知识迁移等诸多方面。学校教育科研全面关注、认可与欣赏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课堂诊断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克服不良思维定势或思维从众的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