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大修文件资料包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大修文件资料包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大修文件资料包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大修文件资料包

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

编号:QW/05.23.12.06.04-2009

300MW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检修文件包

设备名称:# 6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批准:

审定:

审核:

初审:

编写:

2009年7月20日

文件包目录

1 目录 (1)

2 概述 (2)

3 设备检修申请页 (4)

4 设备检修准备页 (5)

4.1 所需工作人员准备情况 (5)

4.2 所需备品材料准备情况 (5)

4.3 所需工器具准备情况 (5)

4.4 图纸资料准备情况 (6)

5 设备检修质量控制实施计划 (7)

6 检修过程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 (8)

7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8)

8 设备检修区域隔离措施 (8)

9 设备检修工序及质检点 (9)

9.1 开工前准备工作确认 (9)

9.2 检修工序 (9)

10 设备检修数据记录 (13)

11 检修报告 (24)

12 协调控制系统大修文件包附录目录 (25)

13 设备异动申请单 (26)

14 设备异动竣工报告单 (27)

15 不合格报告单 (28)

16 设备品质再报告单 (29)

17 设备功能再鉴定单 (30)

概述

为认真贯彻执行《华电国际电力股份发电设备检修管理办法(试行)》、《发电厂检修规程》和“预防为主,计划检修”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检修管理工作,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确保设备检修质量,实现设备检修的闭环管理,特制定设备检修文件包,来指导设备检修管理工作。

1. 编制说明

1.1 本文件包包容了“设备检修申请页、设备检修准备、设备检修质量控制实施计划、检修过程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设备检修工序及质检点以及设备检修数据记录、缺陷报告、不符合项报告”等容,为设备实现全过程检修、质量监督提供软件支持。

1.2本文件包适用于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标准大修及类似于大修性质的临修。1.3 本文件包的计划消耗材料根据《发电设备标准大修材料消耗》编制。

1.4 本文件包的危险点分析及防措施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现场安全规程》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编制而成。

1.5 本文件包的设备检修工序及质检点根据《热控检修工艺规程》、《十里泉电厂检修管理标准》及《发电企业检修导则》编制而成。

1.6 本文件包的不合格报告,按厂颁《事故、事件、不符合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1.7 本文件包需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由总工批准后方可使用。

2.编制目的

2.1 规检修行为、程序化管理,实行检修全过程监督,确保协调控制系统修后符合要求。

2.2 为检修提供安全、质量、组织、管理程序。

2.3 为各级质量验收、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3.确保目标

3.1 确保协调控制系统全过程检修无不安全因素发生。

3.2 确保协调控制系统检修项目的验收率、合格率为100%,质量评价为“优”。

3.3 实现协调控制系统修后一次性启动成功,达到180天无临修。

3.4 确保协调控制系统修后技术参数达到设计值。

4.协调控制系统概述

协调控制系统(CCS)是整个单元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锅炉-汽轮发电机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回路协调锅炉与汽轮机组在自动

状态的工作,给锅炉、汽轮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尽最大可能发挥机组调频、调峰的能力。协调控制系统是一总称,它包括主控制系统,锅炉的燃料控制系统、风量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和汽温控制系统,汽机方面另有数字功频电液控制(DEH)。在正常运行时,锅炉和汽机控制系统接受来自主控制系统的负荷指令。主控制系统是协调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有时把主控制系统直接称为协调控制系统。

协调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1、选择外部负荷指令转换为适合于机、炉运行状态的负荷要求指令。

2、负荷指令变化率的限制。

3、最高负荷限制。

4、甩负荷保护。

5、根据机组运行状态,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

6、进行机组实际出力运算,具有增闭锁、减闭锁、迫升、迫降和保持的功能。

设备检修申请页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在单元制机组的不断发展,协调控制系统作为单元制机组的控制核心,已然成为电厂自动化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组成单元。随着机组类型的不同,各个机组的参数也越来越高,容量也在逐渐增进,机组的动态特征和控制难度也随机组型号的不同而改动,因此不同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设计协调控制系统时,应该综合考虑所研究机组的动态特征和生产流程,针对不同类型机组的进行相应的方略。在火电厂现场中,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强耦合、大时滞、大迟延、非线性等特征的一个多变量系统。所以,这些复杂的动态特征,使得创建单元机组的非线性动态模型成为一个难点,而且使协调控制及其参数整定变得复杂起来,往往使调节品质下降,不能得到令人中意的控制品质。 本文首先阐述了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机组的动态特征和负荷指令管理系统进行了描述。然后以一个300MW机组为研究对象,由分析得出该机组的模型结构,再对辨识出的协调系统的对象进行静态解耦控制,用工程正定法对解耦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并用Matlab软件做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解耦后的协调控制系统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品质和效果。 关键词:协调控制;解耦控制;Matlab仿真;PID整定;300MW机组

Design of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for Unit Abstract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nit system,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as a unit system control core, has become the power plant automation system, the most critical component. With the different types of units, the parameters of each unit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capacity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t and the difficulty of control are also different types of change, so different units of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is different. Therefore, in the design of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should consider the selected units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units for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In the field of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unit control system is a multivariable system with strong coupling, time variability, large delay and non-linearity. Therefore, these complex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the unit unit become a difficult point, and make the coordination control and its parameter setting become complicated, and the adjustment quality is often reduced, and the satisfactory control effect can not be obtained.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unit control system are described,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load comm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unit are described. Then, a 300MW unit is take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odel structure of the unit is obtained. The decoupling control of the identified coordinate system is carried out. The parameters of the decoupling controller are set by engineering positive definite method. Software to do the system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control quality and effect. Keywords:Coordination control system;Decoupling control;Matlab simulation;PID tuning ;300MW unit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第一节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容量机组的汽轮发电机和锅炉都是采用单元制运行方式。所谓单元制就是由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台锅炉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单元制运行方式与以往的母管制运行方式相比,机组的热力系统得到了简化,而且使蒸汽经过中间再热处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一、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的特点 随着大容量机组在电网中的比例不断增大,以及因电网用电结构变化引起的负荷峰谷差逐步加大,大容量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过去常常只带固定负荷的大机组,现在也需求根据电网中心调度所的负荷需求指令和电网的频率偏差参与电网的调峰、调频,甚至在机组的某些主要辅机局部故障的情况下,仍然维持机组的运行。 在单元制运行方式中,锅炉和汽轮发电机既要共同保障外部负荷要求,也要共同维持内部运行参数(主要是主蒸汽压力)稳定。单元机组输出的实际电功率与负荷要求是否一致,反映了机组与外部电网之间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而主蒸汽压力则反映了机组内部锅炉与汽轮发电机之间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然而,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的动态特性存在着很大差异,即汽轮发电机对负荷请求响应快,锅炉对负荷请求的响应慢,所以单元机组内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相互间受到制约,外部负荷响应性能与内部运行参数稳定性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这是单元机组负荷控制中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特点。 二、协调控制系统及其任务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n简称CCS)是根据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为解决负荷控制中的内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系统。从广义上讲,这是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系统。它把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使其同时按照电网负荷需求指令和内部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要求协调运行,即保证单元机组对外具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维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

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 一绪论...................................................................................................................................... 二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2.1燃烧过程控制任务 2.2燃烧过程调节量 2.3燃烧过程控制特点 三燃料控制系统 ........................................................................................................................ 3.1燃料调节系统...................................................................................................................... 3.2燃料调节——测量系统...................................................................................................... 3.3给煤机指令.......................................................................................................................... 四600MW火电机组DCS系统设计 4.1 电源部分 4.2 通信部分 4.3 系统接地 4.4 软件部分 五结论................................................................................................................................... 参考文献...................................................................................................................................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解析

1引言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任务是快速跟踪电网负荷的需要和保持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当电网负荷变动时,从汽轮机侧看,只要改变汽机调速汽门的开度,就能迅速改变进汽量,从而能立即适应负荷的需要。但锅炉即使马上调整燃料量和给水量,由于锅炉固有的惯性及迟延,不可能立即使提供给汽轮机的蒸汽量发生变化。如果汽轮机调汽门开度已改变,流入汽机的蒸汽量相应发生变化,那么此时只能利用主汽压力的改变来弥补或储蓄这个蒸汽量供需差额,此时,主汽压力将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提高机组负荷适应能力与保持主要参数稳定存在一定的矛盾。协调控制系统设计时将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锅炉、汽机同时响应负荷要求,协调锅炉及其辅机与汽机的运行,以迅速、准确、稳定地响应负荷要求。 协调控制系统保证机组出力适应电网的负荷变化要求、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具体地说就是对外保证单元机组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有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协调控制系统是协调地控制锅炉燃料量、送风量、给水量等,以及汽机调节阀门开度,使机组既能适应电网负荷指令的要求,又能保持单元机组在额定参数下安全、经济地运行。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可认为是一种二级递阶控制系统。处于上位级的机炉协调级,也叫作单元机组主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处于局部控制级的子系统包括锅炉以及汽机子控制系统。

2 协调控制系统任务与作用 2.1 协调控制系统 协调控制系统作用:保证机组出力适应电网的负荷变化要求、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具体地说就是对外保证单元机组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有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协调控制系统任务:是协调地控制锅炉燃料量、送风量、给水量等,以及汽机调节阀门开度,使机组既能适应电网负荷指令的要求,又能保持单元机组在额定参数下安全、经济地运行 在单元机组中,锅炉和汽轮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设备,从机组负荷控制角度来看,单元机组是一个存在相互关联的多变量控制对象,经适当假设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的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的互相关联的被控对象,其方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对象原理方框图 μT- 通汽阀开度μB- 燃烧率水平NE-实发功率PT-主蒸汽压力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可认为是一种二级递阶控制系统。处于上位级的机炉协调级,也叫作单元机组主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处于局部控制级的子系统包括锅炉以及汽机子控制系统。子控制系统作用于负荷被控对象,如图2.2所示。 图2.2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简图

第7章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高8万字)

第七章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第一节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容量机组的汽轮发电机和锅炉都是采用单元制运行方式。所谓单元制就是由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台锅炉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单元制运行方式和以往的母管制运行方式相比,机组的热力系统得到了简化,而且使蒸汽经过中间再热处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一、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的特点 随着大容量机组在电网中的比例不断增大,以及因电网用电结构变化引起的负荷峰谷差逐步加大,大容量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过去常常只带固定负荷的大机组,现在也需求根据电网中心调度所的负荷需求指令和电网的频率偏差参和电网的调峰、调频,甚至在机组的某些主要辅机局部故障的情况下,仍然维持机组的运行。 在单元制运行方式中,锅炉和汽轮发电机既要共同保障外部负荷要求,也要共同维持内部运行参数(主要是主蒸汽压力)稳定。单元机组输出的实际电功率和负荷要求是否一致,反映了机组和外部电网之间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而主蒸汽压力则反映了机组内部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之间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然而,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的动态特性存在着很大差异,即汽轮发电机对负荷请求响应快,锅炉对负荷请求的响应慢,所以单元机组内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相互间受到制约,外部负荷响应性能和内部运行参数稳定性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这是单元机组负荷控制中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特点。 二、协调控制系统及其任务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n简称CCS)是根据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为解决负荷控制中的内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系统。从广义上讲,这是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系统。它把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使其同时按照电网负荷需求指令和内部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要求协调运行,即保证单元机组对外具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维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讲稿)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概述 定义:锅炉和汽机相互配合接受外部负荷指令,共同适应电网对负荷的需求,并保 证机组本身安全运行的控制系统。 协调控制系统(CCS 是整个单元机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CS 与 FSSS DEH 等的联系如图所示:其组成如下。 手设 动 定 ADS 行政管理中心 逋 监视保护 系统 汽包水位 汽水取样 连续分析 I 示记录仪表音 亍响灯光报警 锅炉 及给水 控制 操 作 中 心 汽轮 发电机 控制 CCS PASS SSS TIS DEH MEH MARC 「级管理计算机 火焰 BTG CRT 控制室 机房

组成:主控制系统 锅炉的燃料控制系统 风量控制系统 给水控制系统和汽温控制系统汽机侧的数字功频电液控制 正常运行时,锅炉和汽机控制系统接受来自主控制系统的负荷指令。主控制系统是协调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有时把主控制系统直接称为协调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下: 主控系统 图1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方框图 一、主控系统的组成 1、任务:(1)产生负荷控制指令 (2 )选择机组负荷控制方式 2、组成:负荷(功率)指令处理装置 机炉主控制器 二、负荷指令处理装置 (一)负荷指令运算回路 输入信号:机组值班员手动给定的负荷指令 ADS △ f 输出信号:机组负荷指令NN 负荷指令处理回路实例图 工作过程:运行人员输入T负荷率限止T上下限限止T机组负荷出力。

增减 (出力变化率限止) 图2负荷指令处理回路实例 (二) 机组最大可能出力运算回路 定义:考虑各种辅机的运行状况而计算出的机组出力。 机组最大可能出力运算回路原理图 (三) 机组的允许最大负荷运算回路 定义:考虑锅炉燃烧器等不可测故障时,使锅炉的实际出力达不到机组功率指令 N o 的要求,而设置的机组负荷运算回路,简称返航回路。 返航回路的工作过程: (1) 正常运行:N 允许=N 最大,4接通6 (2) 大于5%勺燃烧率,积分器 2的输出为机组允许最大负荷信号。运算过程示意图如 下: 运行人 员要求 负荷指 令 减 增 I I-PR-I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班级: 题目: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指导老师: 2010年 12 月 23 日

1选题背景 1.1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好的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实际,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随着单元机组的发展,必须将汽轮机和锅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而机、炉的调节特性有相当大的差别,锅炉是一个热惯性大、反应很慢的调节对象,而汽轮机相对是一个惯性小、反应快的调节对象。因此要用协调控制系统,保证在满足负荷要求的同时,保持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 1.2设计内容和要求 (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 输入参数:外部负荷要求指令(就地指令,中调指令ADS,电网频率变化所要求负荷指令)。 输出参数: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锅炉负荷指令。 负荷指令限制回路: a、最大/最小允许负荷限制回路 b、负荷返回回路(RB) 常用辅机: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发电机失磁、备用、规定返回速率 c、迫升/迫降回路(RUN UP/DOWN) d、闭锁增/减回路(BLOCK INCERASE/DECREASE) e、负荷快速切断回路(Fast Cut Back) 负荷操作: LMCC(负荷管理中心)面板:增、减负荷按钮:中、高、低速选择;速度限制(速率整定在3%-5%) (2)机炉负荷控制部分: 输入参数:第一级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机前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机前压力定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锅炉负荷指令、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频率偏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发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输出参数:锅炉指令、至DEH的负荷指令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2007-08-23 11:43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1、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在气动控制系统中,气动发生装置一般为空气压缩机,它将原动机供给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的压力能;气动执行元件则将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完成规定动作;在这两部分之间,根据机械或设备工作循环运动的需求、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控制元件(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和逻辑元件)、传感元件和气动辅件连接起来。 设计程序有关事项 2.1设计程序 2.1.1调研主机工作要求,明确设计依据。 A.了解主机结构、循环动作过程、执行元件操作力、运动速度及调整范围、运动平稳性、定位精度、传感器元件安装位置、信号转换、联锁要求、紧急停车、操作距离和自动化程度等。 B.工作环境,如温度及变化范围、湿度、振动、冲击、灰尘、腐蚀、防爆要求等。 C.是否要和电气、液压系统相配合,如需要须了解相应的安装位置等。 D.其他要求,如气控装置的重量、外形尺寸、价格要求等要求。 2.1.2气动回路设计 A.由执行元件数目、工作要求和循环动作过程,拟出执行元件的工作程序图。根据工作速度要求确定每一个气缸在一分钟内的动作次数。 B.根据元件的工作程序,参考各种气动基本回路,按程序控制回路设计方法,设计气动回路。 为了得到最合理的气动回路,设计时可做几种法案比较,如气控制,气-----电控制,射流控制方案等进行选择,绘出气动回路图,使用电磁阀的场合,同时还绘出电气回路图。 2.1.3执行元件选择和计算 气动执行元件的类型一般应与主机相协调,即直线往复运动应选择气缸,回转运动应选择气动马达,往复摆动应选择摆动缸。 2.1.4控制元件选择 根据系统或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和通过阀的最大流量,选用各生产厂制造的阀和气动元件。选择各种控制阀或逻辑元件时应考虑的特性有: 1工作压力 2额定流量 3响应速度 4使用温度范围 5最低工作压力和最低控制压力 6使用寿命 7空气泄漏量 8尺寸及联接形式 9电气特性等 选择控制阀时除了根据最大流量外,还应考虑最小稳定流量,以保证气缸稳定工作。

单元机组课后习题答案

1、 什么是单元机组? 锅炉直接向与其联系的汽轮机供汽,发电机与变压器直接联系,这种独立单元系统的机组称单元机组。 2、 单元机组运行的原则是什么?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3、 什么是单元机组的启动和停运? 单元机组的启动是指从锅炉点火开始,经历升温升压、暖管,当锅炉出口蒸汽参数达到要求值时,对汽轮机冲转,将汽轮机转子由静止状态升速到额定转速,发电机并网并接带负荷的全部过程。停运过程要经历减负荷、降温降压、机组解列、锅炉熄火、汽轮机降速直至停转等全部过程。 4、 单元机组启动分类方式有哪些?各如何分类? ⑴按冲转时进汽方式分类①高中压缸启动②中压缸启动⑵按控制进汽量的阀门分类 ①用调节阀启动②用自动主汽阀或电动主闸阀的启动③用自动主汽阀或电动主闸阀的旁路阀启动⑶按启动前金属温度或停运时间分类 ①冷态启动②温态启动③热态启动④极热态启动⑷按蒸汽参数分类 ①额定参数启动②滑参数启动 5、 什么是额定参数启动?有何特点?机组从冲转到满负荷,自动主气门前的蒸汽参数保持不变的启动。特点:冲转参数高、热冲击大、节流损失大、对空排气。 6、 什么是滑参数启动?有何特点?滑参数启动方式有哪几种? 主气门前的蒸汽参数随机组的转速、负荷的升高而滑升。特点:工质和热量损失小、部件热冲击小、加热均匀。 ①真空法滑参数启动②压力法滑参数启动。 7、 单元机组滑参数冷态启动过程分几步完成? 启动前的准备和辅助设备及系统投运、锅炉点火升温升压和暖管、汽轮机冲转和升速、机组并网和接带负荷至负荷升至额定值。 8、 盘车预暖汽轮机有何优点? ⑴可避免转子材料的翠性断裂⑵可以缩短或取消中速暖机⑶盘车预暖汽轮机可在锅炉点火前用辅助气源进行,缩短机组启动时间,节约资源。 9、 在启动过程中如何保护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⑴均匀、对称地投入燃烧器,各燃烧器定期轮换运行;加强水冷壁下联箱放水;下联箱采用蒸汽加热以强化循环。⑵控制过热器入口烟温;限制燃烧;调整火焰中心;喷水减温。再热器通过高

智能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智能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03T10:24:09.4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作者:顾昊沈玉杰 [导读] 缺乏信息的协同处理,且面对突发情况处理能力较弱。本文针对智能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研究,对未来智能一体化交通控制有着一定的意义。 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私家车日益增多,交通堵车,尤其是高峰时段的堵车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在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城市的交通,能否使交通快速、安全、有序地运行是交通的头等问题。本文基于智能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智能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伴随着现代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和人均汽车拥有量的激增,道路拥堵现象越来越成为急需面对的问题。传统的交通控制方法通过使用交通信号灯、交通路况广播等形式进行交通控制,缺乏信息的协同处理,且面对突发情况处理能力较弱。本文针对智能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研究,对未来智能一体化交通控制有着一定的意义。 1设计目标 面向大规模车流量的智能交通控制网络策略方案的设计关键是必须具有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拓展性的特点(1)可用性:智能交通控制网络终端需要部署在各种交通路段,可以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将交通信灯、视频监控系统等一系列系统进行组网。(2)可靠性:所设计的控制网络必须具有一定的突发处理的能力,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有效保障系统可靠的运行。系统设计应具有较强鲁棒性,来保证智能交通控制网络可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3)可扩展性:智能交通控制网络策略必须具有面向未来的拓展能力。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和功能性,可以灵活的进行配置。同时,系统还可以适应未来大规模交通流量的控制需求。 2系统设计 2.1功能设计 研究中在全面剖析了用户的直接需求后指出,本次设计主要包括路段的设置和最短路径的寻找功能。基于此,对比参照了其它道路规划系统,同时又探究总结了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因而设计开发了系统的如下重点功能:路段的增除删改、路段连线的添加和取消、拥堵路段的查看、计算路段的距离和路径的规划。系统功能架构。 2.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可表述为:数据共享性、数据独立性、数据的完整性、灵活性,可在短时间内回答用户的复杂、且灵活多样的查询问题、安全性与保密性,对数据指定保护级别和安全控制。在智能交通管控平台的设计中,数据库中会进行各类信息存储,由于不同的管理系统对管理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所以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管理的信息内容进行考虑,数据库的设计是实现信息获取有效性的一种必要手段,通过利用数据库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与及时更新,充分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时效性,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交通管理,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交通规划的决策力,从而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拥挤这一情况[3]。目前数据库设计中主要是包含了车辆基本信息表、阅读器记录表、车辆登记表、检测点交通流量表、路段交通流量信息表这些内容,而这些信息资料将就会被作为交通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具体的设计内容如下:(1)车辆公司在该系统中,系统会对不同的车辆信息建设独立编号,在车辆公司进行信息填写时,系统会将该编号作为用户名,通过信息比对导出该公司的评级(level)、运营状态(status)、所属区域(area)等信息,对于评级属性,设置为枚举类型,运营状态为数据类型,可以选择为0和1,其中1代表停止运营。(2)车辆信息管理部门该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可选内容为车辆牌照类型、车辆类型,需要填写的内容为车辆所有人或所属企业。(3)渣土车和混凝土罐车在该数据库的设计中,需要能够表述各类信息,由通行证申请者进行填写,根据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审批结果显示。(4)校车和公交车这两种车辆的主要信息为车辆的行进路线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涵盖车辆所有者和驾驶者信息。 2.3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在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核心设计内容与上文相似,在系统中都应用以上编程语言,让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但是这些不同种类的车辆,对信息管理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渣土车和混凝土罐车来说,Controller类需要添加的功能为通行证申请的进度查询,Service类添加的功能为通行证申请。对于校车和公交车来说,由于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进,并要有报警功能,所以Controller类的功能为实时处理用户的报警信息,而Service类的功能为进行车辆实际轨迹与规定轨迹间的比对工作。 2.4概念设计 实体-联系图(EntityRelationshipDiagram,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图是表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式,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其中,实体型(Entity)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属性(Attribute)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联系(Relationship)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根据交通流的概念,研究可得本系统节点表的E-R图。 3系统实现 3.1操作运行步骤 打开本系统,在用户点击载入地图后,将会进行地图的初始化。一般情况下,地图加载都是先加载界面的布局,而后则是地图和定位信息的初始化,对节点信息进行查找和添加,此后再进行图层的初始化。用户可在地图上选择出发地和目的地,当用户点击后,通过接口把程序发送到服务器或用户主机上。进行分析判断,结合拥堵状况后,返回结果。在输出设备上显示最优路径的规划结果。 3.2车辆数据分析 利用电子车牌识别法统计经过车辆数,选取近66天九路口经过车辆进行数据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学计算周围八路口对中心路口车辆数

控制系统设计

东北大学 研究生考试试卷 评 分 考试科目: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编号:y2014607202 阅卷人:王明顺 考试日期:2015.05.21 姓名:马文彬 学号:1470739 注意事项 1.考前研究生将上述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试卷和题签一起上交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目录 摘要......................................................................................................................................................I 第1章绪论 (1) 1.1SMPT-1000系统介绍 (1) 1.1.1立体流程设备盘台 (2) 1.1.2钢制盘台 (2) 1.2上位机软件 (3) 1.2.1上位机软件SMPTLAB (3) 1.2.2实时仿真引擎软件SMPTRuntime (4) 第2章加热炉工艺流程与燃烧因素分析 (4) 2.1加热炉工艺流程 (5) 2.2燃烧控制要求 (6) 第3章炉膛燃烧控制器系统设计 (7) 3.1设计原理 (7) 3.1.1比值控制系统 (7) 3.1.2开环定比值控制系统 (8) 3.1.3单闭环定比值控制系统 (9) 3.1.4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10) 3.2随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整定 (11) 第4章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整定 (12) 4.1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整定设计实验设计 (12) 4.1.1准备工作 (12) 4.1.2实验步骤 (12) 4.2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整定实验操作 (12) 4.2.1比值控制器K值的确定 (12) 4.2.2主物料控制器PID参数的整定 (14) 4.2.1副物料控制器PID参数的整定 (15)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单元机组主控制系统

思考:主控制系 统、机炉调节系 统、协调控制系 统的相互关系 第十章单元机组主控制系统 The Unit Master Control System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主控制系统、 机炉调节系统、协调控制系统概念及相互关系; 掌握主控系统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掌握单元制机组负荷控制的几种基本方式;掌握前馈控 制的多种应用方案及工作原理;理解滑压运行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案;能分析常见的协调控制 方案;掌握负荷指令处理部分的作用;掌握正常工况或异常工况下对负荷指令采取的处理措 施:掌握几个基本概念:负荷返回、负荷快速切段、负荷闭锁增/减、负荷迫升/迫降;看懂 一个较完整的单元机组主控制系统的实例。 本章重点:1、负荷控制的几种基本方式 2、前馈控制的多种应用方案及工作原理 3、负荷指令处理部分的作用 4、负荷返回、负荷快速切段、负荷闭锁增/减、负荷迫升/迫降的概念 本章难点:1、两种非线性环节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2、分析常见的协调控制方案 3、负荷闭锁增/减、负荷迫升/迫降两种措施的区别 第一节概述 Overview 一、 单元机组主控制系统的概念 大型机组负荷控制的首要任务:保证机组出力适应电网的负荷变化要求、维持机组 稳定运行。 具体地说就是对外保证单元机组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有一定的调频能力,对 内保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主控制系统(The unit master control system )作用: 接受外部负荷要求指令,并发出使机炉调节系统协调动作的指挥信号,称其也称负 荷自动控制系统(the unit load control system )。 主控系统向机炉调节系统发出的指挥信号分别称为汽轮机主控制指令M t 和锅炉主 控制指令I 机、炉主控制指令齔M b 分别代表了汽轮机调门开度(或汽轮机功率)指 令和锅炉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指令。 二、主控系统与机、炉调节系统的关系 主控制系统相省于机炉调节系统的指挥机构,起上位控制作用;机炉调节系统对于 主控制系统相省于伺服机构,起下位控制的作用,是主控制系统的基础,两者构成分层 控制的结构。 协调控制系统:主控制系统和锅炉、汽轮机各自的调节系统的总称。 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0-1所示。 N 0—实际负荷指令(即功率给定值);

火电厂协调、AGC试题

协调、AGC控制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调节就是抵消扰动的影响,使调节变量恢复到( B )。 (A)初始值;(B)给定值;(C)恒定值;(D)标准值。 2、在控制过程中手/自动切换时的最基本要求是( B )。 (A)手/自动可互相跟踪;(B)无扰动;(C)切换时的扰动量必须在规定范围内; (D)根据当时运行工况来定。 3、下列( D )自动控制系统在其切手动的情况下协调控制系统仍然可以投自动。 (A)送风控制系统;(B)引风控制系统;(C)燃烧控制系统; (D)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4、在锅炉跟随的控制方式中,功率指令送到( A )调节器,以改变阀门开度,时机组尽快适应电网负荷要求。 (A)汽轮机功率;(B)燃料量;(C)送风量;(D)热量。 5、在燃煤锅炉中,由于进入炉膛的燃料量很难准确测量,所以一般采用(D)信号间接表示进入炉膛的燃料量。 (A)风量;(B)蒸汽流量;(C)给水流量;(D)热量。 6、单元机组负荷增加时,初级阶段里所需的蒸汽量是由锅炉( B )所产生的。 (A)增加燃料量;(B)释放蓄热量;(C)增加给水量;(D)减少给水量。 7、滑压控制方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 A ) (A)减少了蒸汽在调门处的节流损失; (B)提高了汽机本体的热效率; (C)汽包水位控制比较容易; (D)主蒸汽温度容易维持恒定。 8、锅炉燃烧对象是一个(A )调节对象。 (A)多变量; (B)双变量; (C)单变量; (D)三冲量。 9、当需要接受中央调度指令参加电网调频时,单元机组应采用(C)控制方式。 (A)机跟炉;(B)炉跟机;(C)机炉协调;(D)机炉手动。 10、AGC系统是通过( B )作用于单元机组的。 (A)DAS;(B)CCS;(C)FSSS;(D)DEH。 二、判断题:(每题3分) 1、当燃料量指令与实测燃料量的偏差超过允许限值时,应限制机组负荷的进一步变化。(√) 2、火力发电厂的协调控制系统出发点是把汽轮机和发电机作为一个整机来考虑。(×) 3、一次调频是指利用调速器对汽轮机转速进行调节,进而调节频率的过程。(√) 4、负荷指令管理回路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机炉运行状态选择适当的外部负荷,并转换为机炉的负荷给定值。(√) 5、当单元机组发生RB时,表明汽轮发电机运行不正常。(×) 三、填空题:(每空3分) 1、机组控制系统按照AGC指令根据负荷高、低限值和(负荷变化速率)限制对机组实发有功功率进行调节 2、我厂# 3、#4机组协调控制方式下当(主汽压力闭锁减)情况下闭锁机组负荷指令减。 3、当机组控制处于(汽机跟随)方式时不能投入机组一次调频。 4、在直接能量平衡控制(DEB)中采用(汽机能量需求)信号直接作为锅炉指令。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第十三章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第一节 引言 一、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 单元机组的输出电功率与负荷要求是否一致反映了机组与外部电网之间能量供求的平衡关系;主汽压力反映了机组内部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之间能量供求的平衡关系。协调控制系统就是完成这两种平衡关系而设置的。使机组对外保证有较快的负荷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要运行参数(主蒸汽压力)稳定的系统称为协调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 )是将单元机组的锅炉和汽轮机做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控制的系统。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是协调地控制锅炉燃料量、送风量、给水量等,以及汽机调节阀门开度,使机组既能适应电网负荷指令的要求,又能保持单元机组在额定参数下安全、经济地运行。 二、负荷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在单元机组中,锅炉和汽轮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设备,从机组负荷控制角度来看,单元机组是一个存在相互关联的多变量控制对象,经适当假设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的两 13-1所示。 对象的输入量μB 为锅炉燃料量调节机构开度,代表锅炉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 量),μB 的变化将引起机前压力P T 的变化,用W PB (s)描述该通道的特性,在汽机调节阀开 度μT 不变时,W PB (s)具有以下的形式: 式(13-1)是一个简化了的二阶系统,它表明燃料——压力通道具有较大的惯性和迟延。 在燃烧率变化后,在汽机调门开度μT 不变时,P T 的变化也将引起机组实发功率N E ()()() 11312 11 -+= s T K s W PB ()() () 21312 22 -+= s T K s W NB 图 13-1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对象原理方框

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

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合同、信息、组织协调管理制度一、成本控制 主要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控制: 1、规划设计阶段的控制方法有: (1)、挑选适合的规划、设计公司,即价格、实力、诚信等比较好的,然后提出合理的概念和方案设计、建筑物功能控制、大小、平面、层数、层高、标准等方面的建议,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组织、沟通、协调、管理和监督,建立相应机制以应对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的修改和调整; (2)、通过公开或邀请招标方式,挑选合适的价格,最终确定满意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公司; (3)、审核、细化规划和设计合同,包括各种技术指标,如平面指标,建筑周长指标、建筑体积指标、人均指标、户均指标、建筑平方米材料指标、造价指标、面积定额指标等,还包括设计进度、设计修改费用调整、设计工作质量等各有关的内容,此为控制规划设计费用的关键点。 2、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有: (1)、组织招标(公开或邀请)挑选总包以外的承包商,配合预算部审核预算书(或标底),评审承包商的报价书(包括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费用),按照施工进度确认工程进度款,特殊材料、设备价格的询价和确认,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等,最后进行方案、价格、服务等多方比较,选出理想的其它专业承包商; (2)、审核施工合同,对价格及条款进行优化,达到最优最省最有利的目的; (3)、与监理单位一起对承包商的施工方案、工程质量、进度与工期、施工现场等进行监督和管理,调整相应方案以节省成本; (4)、严格审核材料、设备采购的价格。对关键、重要或特殊的材料、设备自行采购或要求承包商在采购前由我方确认,选择最优方案,这是控制成本的重要一环。 二、进度控制 包括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控制: 1、设计阶段做好设计委托书的附件交给设计,做好精确沟通,及时审核施工图确定最终设计方案则可以 控制进度; 2、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方法有: (1)、制定项目总的进度计划包括“横道图”和“网络图”,然后做出季度、月份工程具体进度计划与安排,公司审查其可行性,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实施过程中再要求施工方提供旬进度计划,然后与现场实际核对,如有偏差时及时做对应的纠偏调整方案,以保证工程进度的实现;

1 单元机组主控制系统概述

概述 大中小一、单元机组主控制系统的概念 大型汽包炉以及直流炉的机组通常都是以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成单元制运行方式, 单元制运行方式简化了热力系统,也更有利于安全,并做到经济发电。尤其是中间再热机组,由于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管道往返于锅炉和汽轮机之间,各再热机组的再热蒸汽受负荷影响又不可能一致,无法并列运行,只能采用单元制运行方式。 单元机组的自动调节系统主要包括主控制系统和机炉调节系统。这里机炉调节系统指的是燃料量、空气量、汽温、给水流量等调节系统和调速系统(或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等等。 大型机组负荷控制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机组出力适应电网的负荷变化要求、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具体地说就是对外保证单元机组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有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因此大型机组除应具备中小型机组那样的机炉调节系统外,还必须有一个自动调节系统,作用是接受外部负荷要求指令,并发出使机炉调节系统协调动作的指挥信号,称其为主控制系统(UNIT MASTER CONTROL SYSTEM,简称主控系统),也称负荷自动控制系统。主控系统向机炉调节系统发出的指挥信号分别称为汽轮机主控制指令(或汽轮机负荷指令)MT和锅炉主控制指令(或锅炉负荷指令)MB。机、炉主控制指令MT、MB分别代表了汽轮机调门开度(或汽轮机功率)指令和锅炉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指令。 主控系统把锅炉和汽轮机组成一个联合调节对象,即作为一个整体,调节进入锅炉的能量以随时适应汽机负荷的需要。由于锅炉和汽轮机动态特性差异较大,因此,主控系统在考虑适应负荷要求的同时,还须使机炉调节系统协调动作,使燃料量、空气量、给水流量等以及调节汽门开度协调变化,达到既尽快适应负荷变化要求,又使运行稳定的目的。 二、主控系统与机、炉调节系统的关系 主控制系统相当于机炉调节系统的指挥机构,起上位控制作用;机炉调节系统对于主控制系统相当于伺服机构,起下位控制的作用,是主控制系统的基础,两者构成分层控制的结构。主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锅炉和汽轮机各自的调节系统均完备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组织好机炉调节系统,并保证其具备较高控制质量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组织主控制系统,并使之达到要求的控制质量。主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代表了整个机组的自动控制水平。 主控制系统和锅炉、汽轮机各自的调节系统总称为协调控制系统,它担负着生产过程中水、汽、煤、风、烟诸系统的主要过程变量的闭环自动调节及整个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任务。由于习惯原因,有时也称主控制系统为协调控制系统。本文采用前面一种说法。 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0-1所示。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东北电力大学)

目录1.选题背景 1 设计背景 1 设计任务 1 @ 2.方案论证 1 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1 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 2 定压运行方式 2 % 滑压运行方式 2 联合运行方式 2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 3 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3 — 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4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5 3.过程论述 5

负荷指令管理部分 6 【 负荷指令运算回路 6 负荷指令限制回路 7 负荷增/减闭锁BLOCK I/D 10 负荷迫升/迫降 RUN UP/DOWP 11 " 3..2机炉负荷控制部分 12 锅炉主控制器 12 汽轮机主控制器 13 4.结果分析 14 | 5.总结 14 6.心得体会 14 7.参考文献 15 . 1.选题背景

设计背景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容量机组的汽轮发电机和锅炉都是采用单元制运行方式。所谓单元制就是由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台锅炉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单元制运行方式与以往的母管制运行方式相比,机组的热力系统得到了简化,而且使蒸汽经过中间再热处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n简称CCS)是根据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为解决负荷控制中的内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系统。从广义上讲,这是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系统。它把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使其同时按照电网负荷需求指令和内部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要求协调运行,即保证单元机组对外具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维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 设计任务 本设计要求通过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实际生产,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2.方案论证 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现代大型锅炉——汽轮机单元机组属于多变量控制对象。机、炉相互影响,且机、炉的动态特性差异很大。广义的协调控制系统就是把锅炉——汽轮机在过程量调节、逻辑控制、联锁保护等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使锅炉与汽轮机共同承担电网的负荷控制与机前压力的控制任务。通常所说的协调控制系统是只针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