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精度磁测对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特殊作用

高精度磁测对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特殊作用

高精度磁测对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特殊作用
高精度磁测对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特殊作用

高精度磁测对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特殊作用

摘要矽卡岩型矿床多产在中酸性侵入体和碳酸盐类等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高精度磁测能够很好区分中酸性侵入体和碳酸盐类等岩石的磁场特征,并确定两者接触带位置为寻找矽卡岩型矿床提供有利靶区。

关键词矽卡岩;大理岩;花岗闪长岩;接触带

1 矽卡岩型矿床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中酸性侵入体和碳酸盐类等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由含矿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热液矿床称为接触交代矿床。在接触交代矿床中一般都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而且矿床在成因和空间上都与矽卡岩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这类矿床又称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是一套蚀变岩组合、具有粗粒结构、主要由多种硅酸盐矿物和部分氧化物矿物组成的岩石,按成分可把矽卡岩分成钙矽卡岩和镁矽卡岩两类:钙矽卡岩是指热液在接触带交代石灰岩时主要形成石榴子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主要为透辉石-钙铁辉石),有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符山石、硅灰石、方柱石以及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等。矽卡岩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从世界范围看,这类矿床是世界钨的最主要来源,是铜、铁、钼、锌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钴、金、银、铅、铋、锡、铍、稀土、硼等相对次要的来源。这类矿床在中国也占有特殊地位,如矽卡岩型铜矿占中国铜矿储量的第三位(16.4%),占富铜矿储量的第二位;铁矿占富矿储量的第一位(38.0%)。矽卡岩型矿床中经常伴生镍、铋、硒、碲、金、银等稀有、分散和贵金属元素,有的含量较高,可综合回收利用。

2 高精度磁测的目的与任务

黑龙江省逊克县宝山区有碳酸盐类岩石大理岩与中酸性侵入体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形成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化点,为了在该区找矿工作能够有新的突破,2006年在该区开展了高精度磁测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区分大理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磁性与磁场特征,寻找两者的接触带,为寻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提供有利靶区。

矽卡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矽卡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一)矿体的产状、形态与规模 矽卡岩型矿床大多产于中酸性岩浆岩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并多产于外接触带,一般距接触面100~200m 范围内(图6-6)。 由于矿床形成明显地受岩浆分异冷凝、围岩性质、接触带构造以及交代作用强度的影响,故矿体的产状、形状均比较复杂,矿体连续性也差。常呈似层状、透镜状、巢状、柱状、脉状等。规模大小不一,有直径数米的小矿体,也有长数公里、延深达千米以上的巨大矿体。一般为中等规模,厚10~30m ,沿走向长200~500m 。除有的钨、钼、锡、铁、铜等类矿床可达大型外,多数矿床为中小型。 (二)矿石特征 矿石物质成分复杂, 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 子石、辉石及其他钙、 镁,铁,铝的硅酸盐矿 物(如镁橄榄石、硅镁 石、符山石,方柱石、 蛇纹石、透闪石、阳起 石、绿泥石、绿帘石、 金云母等)。此外,还有 石英、萤石、黄玉及含 镁、铁的碳酸盐矿物。金属矿物以氧化物和硫 化物为主,如磁铁矿、赤铁矿、锡石、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硼及铍矿物次之,如硼镁铁矿、硼镁石.硅钙硼石、日光榴石、香花石、硅铍石等。 由于矿物成分复杂,形成的温度范围也广,所以矿石的结构构造也多种多样,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晶洞构造等。又由于成矿温度较高,有挥发性组分的参与,因而矿石一般多为粗粒结构。 (三)矿床的分带性 矽卡岩型矿床常具分带性,尤其是矽卡岩的矿物种类繁多,往往呈不同的矿物组合产出,在空间上常具带状分布,特别是在侵入接触带附近,这种分带现象尤为明显。按出露位置,矽卡岩可分内带和外带2个带:内带是指交代岩浆岩形成的矽卡岩带,外带是指交代碳酸盐岩等围岩形成的矽卡岩带。内带主要由较高温矿物组成,如石榴子石、辉石等,次要矿物有符山石、方柱石等。外带主要由高-中温矿物组成,如石榴子石、辉石,角闪石、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等,次要矿物有硅钙硼石等。距接触带较远的围岩中,温度降低,广泛发育有石英、方解石,有时有萤石、重晶石。 与矽卡岩分带特点对应,金属矿化也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金属氧化物(磁铁矿、赤铁矿等)主要分布在靠近岩体一侧的接触带上,和内矽卡岩带共生,很少产于远离接触带处。金属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主要分布在靠近围岩一侧的外接触带上,和外矽卡岩带共生,少数可直接产于碳酸盐类围岩中。此外,金属矿化往往还和某些特定的 图6-6 矽卡岩型矿床的产出位置示意图 (转引自袁见齐等,1985)

矽卡岩认知

一、夕卡岩概念及相关问题 1、夕卡岩定义 夕卡岩(矽卡岩),英文名为Skarn,原为瑞典中部的矿工用来称谓那些与矿石伴生的深色钙质硅酸盐岩石。此后经Tornebohm(1875)正式提出,并为Lingren(1902)及广大研究者接受与沿用。 目前地学界公认的夕卡岩定义为:产于火成侵入岩体接触带及附近,由岩浆热及各类流体与碳酸质岩石交代变质而形成的蚀变岩,属于接触变质交代岩(Contact Metasomatic Rock)。夕卡岩由各类钙-镁-铁-锰-铝硅酸盐矿物所组成,以石榴子石与辉石(透辉石)为主,次为硅灰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电气石、方柱石、符山石、金云母等。 2、夕卡岩分类 1)按产出部位分为: 外夕卡岩(Exsoskarn):产于侵入岩体接触带靠沉积岩一侧的夕卡岩; 内夕卡岩(Endoskarn):产于侵入岩体接触带靠岩体一侧的夕卡岩; 远夕卡岩(Distal skarn):产于远离岩体接触带的沉积岩中。这类夕卡岩常以断裂或岩脉与主岩体相连; 接触夕卡岩(Contact skarn):产于侵入接触带内外的夕卡岩。 2)按夕卡岩成分划分为: 钙夕卡岩:系交代灰岩而形成的以钙硅酸盐(钙铝-钙铁榴石、透辉石-钙铁辉石)为主的夕卡岩,有时伴有相当数量的符山石、硅灰石、方柱石及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等,富含铁铜钨锡钼矿等; 镁夕卡岩:系交代白云质岩石形成的以镁硅酸盐(镁铝榴石)为主的夕卡岩,常由镁橄榄石、透辉石、尖晶石、硅镁石、蛇纹石、金云母等组成,富含铁矿镁矿硼矿等; 锰夕卡岩:系交代含锰碳酸可形成的以含锰硅酸盐(锰铝榴石、含锰辉

石)为主的夕卡岩,富铅锌银矿。 3、相似岩石 1)钙硅角岩Calc-silicate hornfels:由不纯的碳酸盐岩如泥质灰岩和钙质页岩经等化学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细粒钙硅酸盐岩。 类夕卡岩(skarn like rock,skarnoid,似夕卡岩):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或热变质而成的以石榴子石、辉石等无水硅酸盐矿物所组成的细粒贫铁层状变质岩,与夕卡岩组成极为类似,但矿物组合相对简单。介于纯变质角岩与纯交代粗粒夕卡岩之间。 此两类与夕卡岩相似的岩石,可由区域变质、深埋藏变质等作用形成,通常为无矿或贫矿,应严格地与夕卡岩区别开来。 4、矿物组成 组成夕卡岩的矿物可达百余种,但主要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如石榴子石簇、辉石簇、角闪石簇、绿帘石簇、云母簇、次为符山石、方柱石、石英、碳酸盐类矿物。 矿石矿物有:金属氧化物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镜铁矿Fe2O3,锡石SnO2,白钨矿CaWO4;金属硫化物黄铜矿CuFeS2,黄铁矿FeS2,磁黄铁矿Fe1-xS,辉钼矿MoS2,辉铋矿BiS3,方铅矿PbS,闪锌矿ZnS,毒砂FeAsS;硼矿物:硼镁铁矿,硅钙硼石,硼镁石;铍矿物:日光榴石,金绿宝石,硅铍石等。 5、夕卡岩形成过程 早期远变质形成的角岩、反应夕卡岩和似夕卡岩;晚期近交代形成相当粗的含矿夕卡岩。因岩浆侵入急增的地温梯度和大的流体循环单元。循环的各类流体通过简单碳酸盐原岩裂隙时,可发生多个不同的反应,岩体周围急剧的地热梯度产生复杂的变质晕,反应夕卡岩和似夕卡岩可全部转变为小规模的交代岩-夕卡岩。 更复杂的交代流体可能加入岩浆组分如Fe, Si, Cu等,于纯变质与纯交代之间形成一个连续变化的交代变质岩。早期的变质和交代温度高(可达> 1200 ℃),尔后因温度降低而退变质蚀变。 6、夕卡岩形成深度

浅谈矽卡岩和矽卡岩矿床一般特征

矽卡岩和矽卡岩矿床一般认识 一、摘要 对矽卡岩成分构成,掌握其矿床的一般特征,对卡房矿田大白岩矿段的地质勘查、找矿,揭示其成矿规律有指导意义。 二、关键词: 矽卡岩、矽卡岩矿床

一、前言 矽卡岩矿床的识别和分类是以其矿物成分为基础。虽然许多矽卡岩矿物是典型的造岩矿物,但是有些并不多见,并且大多数矿物成分有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获得有关矽卡岩形成环境的重要信息。 矽卡岩:产在火成岩体(主要为中性火成岩及酸性火成岩)与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及火山-沉积岩系接触带或其附近的一种接触交代变质的岩石。主要矿物成分有石榴子石、辉石、透辉石、绿帘石,其次为硅灰石、电气石、阳起石、绿泥石、石·英等。这种岩石是找寻矽卡岩矿床的重要标志,与它有关的矿产是铁、铜、铅、锌、钨、锡、铍、硼等。 矽卡岩矿床的识别和分类是以其矿物成分为基础。对矽卡岩分类和勘查最有用的矿物是那些出现显示出明显的成分变化的矿物,如石榴石、辉石和角闪石。例如,含锰辉石即钙锰辉石几乎只产于锌矽卡岩。只要有它存在,即使没有进一步的证明资料,也可以确定这种矽卡岩类型。如果可以获得成分信息,则可用矿物的摩尔百分比来表示一种矿物的成分,如在许多矽卡岩系统中,铁含量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参数,因此,许多矿物可简单地用矿物铁的端员来描述。 在大多数矽卡岩中,矽卡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上存在一种近端石榴子石、远端辉石和符山石的情况,另外,在较大分带型式中,矽卡岩各个矿物可以显示出颜色或成分的规律性变化。例如,与大理岩近端产出的石榴子石通常显暗红褐色,较远处产出的石榴石变为浅褐色,而大理岩前缘附近的石榴石则呈淡绿色,辉石颜色变化不太明显,

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流程

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流 程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目录 第一章出队前的准备 第一节野外用品准备 在接到出队任务时,磁测小组成员必须将出队所需的仪器、材料,测量物性标本的工具(标本架、电子称、钢尺、罗盘、记录本等)准备好,对野外安全措施物品等物资进行清点,发现所缺应立即上报负责人进行购买。当确定生产工具配备齐全后,小组成员须共同检查仪器及配套工具的完好程度,经检查一切正常

后,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磁法仪器的分配,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提醒工作人员在野外的生产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各操作员接到仪器后要妥善保管、不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野外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二节工期的确定及资金的准备 项目负责人应提前收集工区的地形、地质及物化探资料,编写工作设计。根据收集来的地质资料,分析工区的地质、地形难易程度,再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确定出完成野外工作区任务的大体时间,然后上报给单位负责人审批。审批完成后从财务借野外生产备用资金。 第二章野外操作步骤 第一节踏勘 踏勘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工区概况,以确定方法的有效性。 踏勘工作的工程布置图可根据收集来的地质及物化探资料初步布设,以测线垂直探测对象或已知异常的走向为原则,踏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核对地质情况及研究程度、了解可供利用的山地工程、测绘标志、以前的物化探测网及异常标志等; b 了解可布测区范围、测线方向和长度; c 了解工区地形、地貌、通视和交通运输等工作条件; d 收集(测定)主要岩矿(包括第四纪盖层)石的磁化率和剩磁参数; e 了解地质和人文干扰因素的种类、强度及分布等情况; f 采集少量矿样及高磁性的岩石进行物性测试,每个测点不少于5块标本,以提高代表性,初步了解有用矿产的种类、矿石富集程度及与磁性参数的关系。 第二节测网布设 根据委托人和设计要求,采用相关工作比例尺,基线采用中海达RTKV8进行布设,实地点位误差小于设计要求。测点布设采用手持GPS与磁测工作同时进行,工作前GPS需进行参数校正。 如需设计测网,首先确定测线方向,应以垂直探测对象或已知异常的走向为原则进行布设。这是因为垂直地质体走向上的磁场变化最大,测线沿此方向可以最小距离控制异常范围,而且垂直于走向的磁场变化特征最明显,有利于异常研究。测线的方向必须垂直于基线,并尽量把基线布置在邻近主要探测对象的地带或在测区中部,以减少主要异常部分的定点误差。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基线布置于通视条件好的地段,如山脊或山谷以便于联测工作的进行。

高精度磁测资料解释的基本方法

高精度磁测资料解释的基本方法 高精度, 资料, 解释 磁测的最后成果是等值线异常平面图和平面剖面图,资料在进行解释前,要先对磁测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人为因素对磁测成果的影响和异常的歪曲程度,以便在异常解释中加以注意或设法消除,常用方法有异常的圆滑和插值。磁异常处理的目的在于消除一些非目标地质因素对异常的干扰,并尽可能把它从叠加异常中分离出来,以满足异常解释的需要。常用方法有图解法、高阶导数法以及向上、向下延拓法。 (一)磁资料的整理:主要有日变改正、正常场改正(梯度改正)、温度改正、零点改正。 (二)磁异常的定性解释: (1)首先判断引起磁异常的地质原因,先将磁异常图和地质图加以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意与矿体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关系。如异常位于成矿有利地段,且磁性资料表明该处矿体的磁性很强,该异常属矿体引起的可能性较大,当磁异常出现在具有一定磁性的岩浆岩和火成岩地区,也不能一概而论是岩体引起的,而应深入分析异常特征,注意探寻磁性岩层下有无强磁性体存在。 (2)判断地质体的形状与走向,根据磁异常的平面特征,一般可以将异常分为狭长异常和等轴异常两类。当异常长度大于平均宽度的三倍或三倍以上时,则称为狭长异常,否则为等轴异常。通过用二分之一极大值等值线来衡量异常的长和宽。狭长异常是具有明显走向的地质体,(如板块体、水平圆柱体等二度体以及磁性岩层接触带)引起。通常认为异常的走向即为地质体的走向。若异常对称,两侧无负值出现,可认为是顺层磁化无限延伸板状体引起;如只在异常一侧出现负值,一般认为是斜交磁化(磁化强度方向与板的侧面相交)无限延伸板状体引起。若异常两侧均出现负值,则是由向下延伸有限的二度体,如水平圆柱体或有限延伸的板状体引起。等轴状异常一般由无明显走向的球体、直立圆柱体等地质体引起,或有埋藏深度较大的有明显走向的地质体引起。当周围无负值或只在一侧出现负值时,可认为是顺轴磁化向下延伸较大的柱体或沿走向不长的斜交磁化无限延伸板状体引起。如正异常周围出现负值,且北面出现负的极小值,则认为是球体或其他形状

矽卡岩矿床

矽卡岩矿床 Skarn Deposits 1、定义: 有使用“skarn”一词的许多定义。矽卡岩可以形成于区域的或接触变质作用影响,也可以由各种交代作用形成,包括岩浆的、变质的、流星的或许有海洋成因的热液交代。它们出现于深成岩体(pluton)邻近,沿断层和主要的剪切带(shear zones)内,在浅地热体系中,在海床(seafloor)底部,在深埋变质域的地壳深部。连结近些不同环境和定义一种岩石为矽卡岩的是矿物学。该矿物学上,包含钙质硅酸盐的广泛变种和伴生矿物,然而通常是石榴石(garnet)和辉石(pyroxene)佔优势。 根据若干标准矽卡岩可以细分。外矽卡岩(exoskarn)和内矽卡岩(endoskarn)是用来特指沉积的或火成原岩(igneous- protolith)的术语。镁质的和钙质的矽卡岩(magnesian and calcic skarn)可以用来描述原岩及其导致的矽卡岩矿物的主要成分。这些术语可以结合使用,如在由白云岩形成橄榄石-透辉石(forsterite-diopside)矽卡岩时可以使用镁质外矽卡岩。 钙硅酸盐质角页岩(calc-silicate hornfels)是经常用于描述相关细粒钙硅酸盐的术语,这些岩石是不纯碳酸岩单元,像泥质(silty)灰岩和钙质页岩变质的结果。 反应矽卡岩(reaction skarn)可以由页岩和碳酸盐岩稀疏交互地层的等化学变质(isochernical metamorphism)。在那里,邻近岩性间,

成分的交代转移可能在小规模(也许几公分)尺度上发生。类矽卡岩(skarnoid)是用于描述相对细粒贫铁的钙质硅酸盐岩石的术语,它起码是局部受原岩成分控制的反映。类矽卡岩是纯变质角页岩与纯交代的粗粒矽卡岩间的过渡体。 对于所有先前这些术语来说,原岩的成分和结构趋向于控制形成矽卡岩的成分和结构。比较而言,多数有经济价值的重要矽卡岩矿床是大规模交代迁移的结果。这里液体的成分控制由此而产生的矽卡岩及其矿石矿物。 2、矽卡岩的矿物学。 正像矿物学是认可和定义矽卡岩的一把钥匙一样,它也是在理解其成因方面,和在经济意义上判定重要矿床的准则。矽卡岩矿物作为围绕潜在矿床的广泛蚀变圈(“alteration envelope”),在野外可以填图。由于多数矽卡岩矿床是分带的,在勘查阶段早期识别最终蚀变特征可能是至关重要的。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和分带性细节可以用于制定专门的矿床探测模型,也可以用于服务农业发展和区域综合发展的更一般勘查模型。 尽管许多矽卡岩矿物是典型的造岩矿物,某些矿物是很少的。然而,多具有成分变异,可以为其形成环境提供重要信息。 某些矿物,如石英和方解石,出现在差不多所有矽卡岩中。另一矿物,如硅镁石(humite)、方镁石(periclase)、金云母(phlogopite)、滑石(talc)、蛇纹石(serpentine)和羟镁石(brucite)是镁矽卡岩的典型矿物,而且不出现于其它类型的矽卡岩中。另外,有许多含锡、

萤石矿控矿因素

(一)矿床的时空分布 中国萤石矿床,从大地构造位置看,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和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我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地带,即扬子钱塘准褶皱带以南,江南古陆以东和以南地区。产于各种沉积岩(除产于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以上构造以北和以西地区,如产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热水沉积和交代矿床分布于我国北部中蒙交界的两大板块地缝合线的边缘和西南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区。产于沉积碳酸盐地区交代矿床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北碳酸盐岩发育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华中、华南、华东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萤石矿床,其次是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如甘肃、新疆等地)。其中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其余类型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 中国萤石矿床赋矿岩层从太古宇、元古宇至中生界都有,但比较集中于古生代的奥陶系、二叠系和中生界。从矿床成因考虑,萤石矿床(除沉积萤石矿床外)多在成岩以后,由热液活动引起。因此,即使矿床赋存于古老变质岩地层,其成矿时代也比较晚。经统计可知,我国萤石矿床的90%与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有关。同时在燕山期内,又以燕山晚期成矿最为有利。那些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及其内、外接触带的矿床,多数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生成联系,

只有少数萤石矿床与印支期或海西期花岗岩有关。这种趋向于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现象,不但从总体上看,而且从某一局部地区看也存在这一规律。广西资源县双渭江萤石矿床,矿床所在区域内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时期花岗岩出露,但矿床却明显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山东蓬莱巨山河萤石矿区,燕山期有三次岩浆侵入活动和一次脉岩侵入,但与萤石矿有关的是第二次以后的岩浆侵入活动及晚期脉岩。至于那些产于中生代火山岩和潜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更是较新的地质年代中地质作用的产物。 (二) 矿床的控矿因素 同其他种类矿床一样,控制萤石成矿作用的主要是岩石类型和构造。适宜的岩相和岩性往往是萤石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基础,一定褶皱和断裂,为成矿溶液提供通道和有利的容矿空间。在这些因素中,对不同类型矿床而言,各自所起作用程度也不同。 (1)岩石类型的控矿作用岩浆岩类型对萤石矿化的影响因矿床类型而异。对于产在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内、外接触带的矿床,特别是那些成矿物质来自岩浆岩本身的矿床,总的来讲,对围岩的选择性不强,而往往岩体本身的性质对能否构成萤石矿化或矿床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与萤石矿化有关的岩浆岩多为酸性或中性,很少与基性岩浆有关,以酸性花岗岩(包括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某些中酸性岩石(如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富sio2的钙碱性岩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一)物理化学条件 1.形成温度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温度范围由900~200℃左右,为气化至热液阶段的产物,是一类特殊的热液矿床。据实验所知: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形成温度在900~500℃之间,金属氧化物的形成温度一般在600~350℃之间,而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温度大致在450~200℃之间。 2.形成压力与深度 接触交代过程中,CaCO3分解生成CaO+CO2,这对形成矽卡岩具有重要意义,如: CaCO3+MgCO3+2SiO2→CaMgSi2O6(透辉石)+2CO2 如果接触交代作用的形成部位过深,所处压力过大,上式中的CO2就难以从CaCO3中分出,从而不利于矽卡岩的形成。据Einaudi等(1981)对130个研究较好的矽卡岩型矿床的统计,其形成压力为3×107~3×108Pa。因此,矽卡岩型矿床可形成于从浅成到中深成的环境。 3.其他物理化学条件 除温度、压力外,成矿热液的氧逸度、pH值、二氧化碳逸度和硫逸度等也是影响矽卡岩矿物成分、矿物组合特征和制约矿床形成过程的重要参数,例如,在高氧逸度条件下形成的矽卡岩型钨矿床中含钼较高,而在低氧逸度条件下形成矽卡岩型钨矿床中含锡较高。 (二)岩浆岩条件 由于矽卡岩型矿床是岩浆气水热液交代围岩的结果,所以岩浆岩的成分、形成深度、形态、规模等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有关的侵入岩类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按岩性又可分为2个系列: (1)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 (2)碱性系列:碱性正长岩-花岗正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岩。 侵入岩的类型对矽卡岩型矿床具明显的成矿专属性,铁矿床往往和石英闪长岩、闪长岩有关;铜矿床、铅锌矿床大多和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有关,钨、锡、钼矿床主要和花岗岩类有关。 和矽卡岩型矿床有关的侵入体大多属于中深成相到中浅成相,岩石常具细粒结构和斑状结构,斜长石斑晶中有时可见到环带结构,角闪石中有时有辉石残余及反应边结构。部分成矿的浅成相岩体和火山岩关系密切,属次火山岩相,成分以中性岩居多。 成矿侵入体的规模以小型为主,个别规模小的出露仅为几平方公里。侵入体的产状以岩株、岩瘤较为常见。规模巨大的岩基状侵入体,除了由它分出的小型岩枝外,一般不形成矽卡岩型矿床。 侵入体的产状对矽卡岩和矿体的分布有较大影响。一般情况下,矽卡岩和矿体大多分布在侵入体的上盘接触带,层状侵入体或多层侵入体可形成多层矿化,但以上盘接触带为主。 侵入体的形态对矽卡岩和矿体的形成和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凹凸不平的接触面较平整的接触面有利于形成矽卡岩和矿体。据已有资料统计,岩体的凹入部位要较凸出部位更有利于成矿(图6-1)。侵入体表面的这些奇特形态多数是由于围岩中存在裂隙以及岩浆的多期活动造成的。由于这些裂隙为后期含矿溶液的运移和交代作用创造了条件,所以常常影

地面高精度磁测小结

地面高精度磁测小结 一、任务完成情况 我单位立人员于2009年4月27日抵达雅干测区,并且着手开始野外生产工作,野外扫面工作于2009年6月中旬基本结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开始测量标本,9月份以后开始收集资料,进行室内整理。 高精度磁测共完成勘探面积1321.28 km2,设计面积为1400 km2,因为测区紧邻中蒙边界,所以导致边界地区无法进行实地勘测;其中扎尼乌苏幅90.38 km2、好来公幅383.48 km2、阿拉格乌拉幅349 km2、雅干幅329.78 km2、呼和毛日特乌拉幅168.64 km2。实测物理点24604个,检查点751个,检查率3.1%。采集物性标本1500块。 二、质量评述 1.使用捷克产PMG-1型高精度质子磁力仪性能稳定,一致性测试精度为1.8559nT。噪声2503号仪器0.36nT、2504号仪器0.31nT、2505号0.42nT、2512号仪器0.29 nT、8061号仪器0.20 nT、8062号仪器0.15 nT、8063号仪器0.20 nT。 2.基点联测:经长时间连续观测和十字剖面观测,认为基点选择合理,磁场变化稳定,连续观测地磁场平均值变化小于2nT,周围没有干扰。 3.野外测点观测采用GPS定点,每个测点插筷子并有红色标记,每1km 定有木桩并注记,注记清晰,定位准确,定位坐标GPS自动记录,并记录路线轨迹。 4.高精度磁测观测逐点进行,并起闭于校正点,仪器自动记录数据,室内回放计算机进行资料整理,记录精度高、准确、无人为误差,资料整理符合《规范》要求。 5.质量检查随工作进度逐步开展,质量检查率3.1%,精度达±2.2nT,满足《规范》要求。 三、高精度磁测成果 本次地质矿产调查地面高精度磁测的成果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等值线图和延拓图件的基础上的,用原始数据编制的等值线图,除白垩系及二叠系覆盖较厚,

矽卡岩矿床

矽卡岩矿床综述 摘要:矽卡岩矿床是铁、铜、钨、锡、铅、锌和金以及一些非金属矿产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矽卡岩矿床分布十分广泛。近年来的研究在成矿地质环境、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物包裹体、同位素、实验模拟以及矿物相平衡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矽卡岩矿床是所有矿床类型中数量最多和变化性最大的床,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成因特征。本文对矽卡岩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主要类型和矿床地球化学方面做一些总结。 关键词:矽卡岩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地球化学 矽卡岩一词最早源于瑞典,后来广泛应用于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形成的一套蚀变硅酸盐矿物组合。矽卡岩矿床是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由于含矿气水溶液进行交代作用而形成的[1]。目前,除贵州省和台湾省外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均有矽卡岩矿床分布[2]。矽卡岩矿床是金属矿床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对象[3]。接触交代带流体存在两个系统,它们代表不同来源,一种是岩浆来源,一种是天水循环来源,还存在地层水(建造水)加入的可能性。环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巨型矽卡岩矿床成矿带,不仅矿床数量多、品位富、类型复杂,而且许多矽卡岩矿床的储量在世界金属矿床总量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4]。 一、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主要产于地台活化区和摺皱带的拗陷区,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5]。矽卡岩矿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常成群成带沿一定大地构造单元的有利构造岩浆活动带(区)产出。关于矽卡岩矿床成矿带(区)的划分,欧阳自远(1958)曾作过研究[6]。 矿体分布在侵入岩及其周围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以产于外接触带的蚀变碳酸盐岩中为多,少数产于内接触带的蚀变侵入体中。由于矿床形成明显受岩浆分异冷凝、围岩性质、接触带构造以及交代作用强度的影响,所以矿体的产状、形状均比较复杂,矿体连续性也差,常呈似层状、凸镜状。 矿床常具有分带性,一般靠近岩浆岩一侧形成的内矽卡岩,称为内带,主要由较高温的矿物组成,如磁铁矿、赤铁矿、石榴子石、辉石等,靠近围岩一侧形成外矽卡岩,称为外带,主要由高-中温矿物组成,如石榴石、辉石、角闪石、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等。 越来越多的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表明,深部构造和矽卡岩矿床的分布以及矿化组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有些区域性深断裂带明显地控制着矽卡岩矿床的分布。矽卡岩的含矿性同与之有关的火成岩组合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大洋岛弧环境中的偏基性火成岩类产有较高的铜、钴和金含量的富铁(磁铁矿)矽卡岩,大陆边缘的中到酸性的钙一碱性岩浆,在中等深度环境下,产生含钨矽卡岩和少量的含锌矽卡岩,在浅成环境下产有含铁、铜、铝和

不同比例尺高精度磁测异常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不同比例尺高精度磁测异常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本文通过1:5万航磁异常与1:1万、1:2千地磁异常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举例探讨,分析了其解决地质问题的重点和深度的差异。由于工作方法技术的不同,形成的磁异常特征也不尽相同。 标签:不同比例尺航磁异常地磁异常异常特征应用效果 0引言 高精度磁测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寻找具备磁测前提的矿床、岩体等,是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中广泛应用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在地质勘探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青海省乌图美仁-加日马地区1∶5万航空磁测及地面异常查证”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实际成果资料为题材,通过1:1万高精度地面磁测方法进行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在发现有较大意义的磁异常后,结合地质成矿环境,布设1:2千磁测剖面进行物理反演推断,进一步指导钻探工程验证。 1不同比例尺高精度磁测解决地质目标体的任务 由于不同比例尺、不同网度和精度的磁测工作其解决地质问题的重点和深度不一样,一般应遵循由粗到细、由区域到局部逐渐深入细致的原则。 (1)1:5万航空磁测:其任务以区域地质填图、研究构造和划分成矿远景区为重点;(2)1:1万地面磁测:地质成矿环境较有利的调查区,以寻找具备磁性前提的矿(化)体、圈定侵入岩体等,对获取的磁异常进行详细的推断解释,提供对地质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3)1:2千地面磁测:一般以精细的剖面测量为主,是明确1:1万磁异常基础上的延续工作,定量解释异常的必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地球物理反演结果,为布置深部钻探工程提供依据。 2不同比例尺航磁与地磁异常应用效果对比 2.1青C-2010-141等航磁异常特征 测区内的主要构造及地层走向呈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确定测线方向为南北向,测线间距0.5km,平面定位精度<5m,全区航磁总精度为±2.93nT。 从1:5万航磁△T剩余异常剖面平面图(图1-a)上分析,特征如下:总体看测区北东、中部是近北西走向正负伴生带状分布的狭长异常,西、南部是平静磁场区。青C-2010-141异常:升高变化正磁场区中的局部升高异常,曲线规则、光滑、宽缓;走向北西,正异常极大值为112nT,异常中心飞行高度828m。青C-1975-52异常:强烈升高变化磁场区边缘的局部升高异常,曲线展布规则、光滑、宽缓;走向近北西,极大值为160nT,异常中心飞行高度860m。青C-2010-139异常:平缓变化磁场区中的弱缓升高正异常,曲线光滑、较窄;走向近东西,极

应用高精度磁测方法直接寻找磁铁矿体

Value Engineering 1地质特征 1.1地层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1J )、 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OT )、上三叠统(T3)及第四系[1] 。 1.2构造普查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北坡—夏日哈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浆弧带,主构造方向为北西向[3]。 1.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出露分散,多数呈岩株产出,岩体分布 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总体分为华力西期和印支—燕山期, 以华力西期为主[2] 。 2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2.11/50万航磁异常特征1975年国家地质总局航空物探大队九0二队开展了1/50万的航空磁测工作,在普查区内北侧圈出了两个航磁异常。 2.21/5万磁异常特征2008年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在向阳沟口—手掌山一带,针对小孤山铁矿点及1/50万航磁异常圈出的两个航磁异常,开展了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出了13个地磁异常,对该区普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磁异常特征 1/1万高精度磁测进一步浓缩了1/5万磁异常,缩小了找矿目标。异常形态与1/5万变化不大。 3.1物性特征为了解普查区的岩矿石的磁性特征,在开展磁测工作的同时,对区内出露的各类岩矿石标本进行了系统采集,并且对采集的矿石标本进行了测定。 ①磁铁矿石磁化率K 平均值为4494×10-6×4π,剩磁强度Jr 平均值525×10-3A/m 。②斜长角闪岩、石英闪长岩、变粒岩等岩石具中 等磁性,且变化范围较大。 ③其它岩石磁性普遍较弱,一般磁化率K 在(30-241.9)×10-6 ×4π之间变化。 3.2异常特征1/1万高磁测量圈定了C1、C2、C3三个磁异常,通过地质物探综合考虑,应对这三个磁异常进行验证。 3.2.1C1地磁异常该地磁异常位于普查北端,异常中心位于1勘探线。磁异常规模比较大,形态规则。等值线形态略呈马蹄形。走向东西向。磁异常宽度300-400m 不等,长度约1.1km ;南正北负,△T 极大值788nT ,△T 极小值为-294nT 。 地磁异常处在石英闪长岩的边缘部位,在露头上发现含有弱磁性的石英砂岩,其余被风尘砂覆盖情况不明。异常区套合有V 岩石异常,因而推测岩体中含有钒钛磁铁矿。推断该异常是由磁铁矿化 岩体引起的,需进一步工作进行验证。 3.2.2C2地磁异常该地磁异常位于C3地磁异常东侧2km 处,异常中心位于3勘探线。磁异常规模比较大,等值线形态马蹄形,走向东西向。磁异常宽度约800m ,长度约1.8km ;该异常分为2个异常,即C2-1和C2-2。 C2-1异常强度大,△T 极大值7314nT ,△T 极小值为-1272nT 。异常梯度陡,南正北负,为一叠加异常。地表为第四系覆盖,通过钻探验证为矿致异常,由磁铁矿引起,并伴生有多金属矿。C2-2相对C2-1异常来说异常强度明显变小,异常面积较大,显示为一低缓异常。异常区地表未见露头,全为风尘沙所覆盖。经钻孔验证,该异常深部为闪长岩体,岩体内可见磁铁矿化,但考虑到该异常面积大,钻孔中也未揭露到接触带,而且岩体中也可见磁铁矿化,故该异常仍需进一步工作。 3.2.3C3地磁异常该地磁异常位于普查区西部,异常中心位置位于5勘探线,走向为近东西,等值线呈椭圆形。异常南正北负,强度高,梯度大,异常长约1200米,宽度约800m , △T 极大值为10925nT ,△T 极小值为-2038nT 。异常曲线圆滑规则,南部场强缓慢—————————————————————— —作者简介:权开珠(1985-),女,青海乐都人,现供职于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第二地质勘查大队,助理工程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地球物理 勘探;权开兄(1983-),女,青海乐都人,现供职于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助理工程师,学士学位,地质灾害评估与地下水研究。 应用高精度磁测方法直接寻找磁铁矿体 Applying High-precision Magnetic Survey to Directly Look for the Magnetite 权开珠①Quan Kaizhu ;权开兄②Quan Kaixiong (①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第二地质勘查大队,西宁810008;②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西宁810008) (①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Bureau of Qinghai Province Seco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rigade , Xining 810008,China ;②Qinghai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Xining 810008,China ) 摘要:通过1/1万的高精度磁法测量,在哈西亚图地区圈出了C1、C2、C3三个异常,从目前成果看,矿致异常的异常特征很明显:异常为南正 北负,正磁异常大于负磁异常,峰值较高,当△T 在3000nT-8000nT 区间时,梯度陡的磁异常区域,磁铁矿体埋藏深度较浅,一般小于20m ,当△T 大于8000nT 时,地表可揭露出磁铁矿(化)体。此次普查工作大致查明C2-1、C3磁异常为矿致异常,含矿岩性为矽卡岩,矿床属似层状矽卡岩型 铁多金属矿床[4] 。 Abstract:Applying 1/10000high -precision magnetic measurements to circle C1,C2,C3three anomaly areas in Ha Seattle.Viewing from the current results,anomaly characteristics of ore-caused anomaly is obvious,south of the anomaly is negative,and north is positive.The positive magnetic anomaly is greater than the negative,the peak is higher,when △T is between 3000nT and 8000nT,in the steep gradient of the magnetic anomaly zone,buried depth of magnetite body is shallower,generally less than 20m;when △T is greater than 8000nT,the surface outcrop magnetite(mineralized)orebody.This survey generally identifies the C2-1and C3are ore-caused anomalies,ore-bearing rock is skarn,type of the deposits are bedded skarn metal deposits of more iron. 关键词:哈西亚图;铁矿床;似层状矽卡岩;高精度磁测Key words:Ha xiyatu ;iron deposit ;bedded skarn ;high-precision magnetic survey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017-02 ·17·

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类型及成矿条件分析

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类型及成矿条件分析 矽卡岩型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众多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均与矽卡岩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对矽卡岩的专题研究颇多,研究方向多以地质特征以及成矿条件分析两个方面为主。笔者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深一步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认识,并对矽卡岩矿床成矿类型进行了重新梳理。 标签:矽卡岩型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 矽卡岩是指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发生一定的反应后产生的一套蚀变岩组合,主要由石榴石、辉石及其他的钙、镁、铁、铝的硅酸盐或铝硅酸盐组成,矽卡岩大多生成于中、浅成条件下。矽卡岩型矿床(体)常出现在中酸性侵入体接触带内、外,形成方式以交代作用为主。 1矽卡岩成矿类型 矽卡岩型矿床是在气水-热液交代作用下产生的。主要类型有:接触交代型、岩浆型以及交代层控型。 1.1接触交代型 传统观点认为矽卡岩属于一套蚀变硅酸盐矿物的组合,该组合是在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的。一些早期的研究专家,如:林格伦便认为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是矽卡岩矿床形成的主要作用,此外还包括岩浆结晶作用以及热液演化产生的交代成矿作用。 1.2岩浆型 岩浆型矽卡岩是一种新的矽卡岩成矿类型,最近几年作为一种成矿理论被提出来。岩浆型矽卡岩成因上与钙矽卡岩或矽卡岩质熔流体的贯入结晶和隐爆固结作用有关。按其成岩方式不同,分为贯入式矽卡岩和隐爆矽卡岩-角砾岩。 岩浆型矽卡岩矿床中贯入式矽卡岩矿体形状主要呈脉状或呈小岩床、不规则岩枝产出;隐爆矽卡岩-角砾岩型矿体呈角砾岩筒产出。岩浆型矽卡岩一般受构造裂隙控制,因此其和富钠闪长岩或碱性辉长(闪长)岩常紧密共生在一起。岩浆型矽卡岩的规模变化幅度较大,与围岩多呈突变或者是不整合接触。 1.3交代层控型 交代层控型作为一种新类型矽卡岩,其与传统接触交代型是不一样的,和中酸性岩之间也没有直接关系。同时又可将交代层控型分为两个类型,即:地下热卤水交代层控矽卡岩型、喷流成因层控矽卡岩型。喷流成因层控矽卡岩的形成和喷流交代以其独特的喷流沉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矿体

安徽省淮北市王场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安徽省淮北市王场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王场铁矿为隐伏中型铁矿,矿体主要赋存于王场倒转背斜北西翼的围岩与闪长玢岩的接触带上,由11个矿体组成,主矿体产于地层转折部位,围岩蚀变强烈,分带明显,矿石以透辉石磁铁矿石为主,矿体受地层、构造、接触带、闪长玢岩控制,为一接触交代型磁铁矿床。 标签:王场铁矿闪长玢岩倒转背斜接触交代型磁铁矿床 王场铁矿位于淮北市东南约10公里处,为一隐伏矿床,1966通过验证磁异常开始,后续通过开展工作确定为中型矿床。本文初步总结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控矿因素进行探讨。 1矿区地质特征 1.1区域地质背景 王场铁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的徐淮地块淮北断褶带内。处于“淮北坳陷”中部,出露地层有奥陶系下统石灰岩、燕山早、晚期中酸性的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岩等,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岩体成矿作用强烈,是重要的成矿远景区。 矿体主要赋存于王场倒转背斜的北西翼(此段未倒转),萧县组青龙山段及王场段,其次产于接触带上[1-3]。矿体距离接触带20~210米。矿体群出,密集排列,迭加成层,中心向上凸起,边部向下侧伏,形成不对称的穹隆式矿体群。矿体上凸部位与基底闪长玢岩上隆部位往往相对应,见圖1。 1.2 地层 矿区地层除第四系及少量的石炭系外,主要是奥陶系地层。矿区内奥陶系地层自新至老归纳划分为三组五段。三组是奥陶上统阁庄组及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和萧县组。五段是将奥陶系下统岩性自新至老归纳划分为上马家沟组岩性段、下马家沟组岩性段,萧县组青龙山岩性段、萧县组王场岩性段和萧县组团山岩性段。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岩性多为紫色铁铝质页岩;奥陶系中统阁庄组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质纯灰岩互层;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上段以灰岩、斑纹状白云质灰岩为主中部夹泥质条带灰岩,下段以厚层状质纯灰岩为主;萧县组青龙山段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岩互层夹土黄色薄层泥灰岩,王场段两层灰岩与两层角砾状泥质白云质灰岩互层,团山段斑纹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4]。 1.3构造 矿区位于皇藏峪复式背斜和闸河复式向斜的相接部位,构造线方向北东55°左右。矿区褶皱构造有王场倒转背斜,背斜两翼地层裸露。

矽卡岩和矽卡岩型矿床研究方法_张景森

收稿日期:2009-01-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056);河北工程大学博士专项基金 特约专稿作者简介:张景森(1966-),男,山东泗水人,博士,副教授,从事矿床学、岩石学、水文地质及矿山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3-9469(2009)01-0085-05 矽卡岩和矽卡岩型矿床研究方法 张景森,张 静,周俊杰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摘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简述了在矽卡岩和矽卡岩型矿床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遥感解译法、地球物理勘探法、野外地质填图法、岩(矿)相学和矿物学研究、矿物相平衡研究、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稳定同位素方法等,尤其是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如遥感解译方法和矿物相平衡定量计算方法等。文章认为,矽卡岩型矿床的研究应将宏观和微观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并不断地引入新的研究手段以更好地揭示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以及理解其成岩成矿作用机理。 关键词:矽卡岩;矽卡岩型矿床;研究方法;宏观;微观;新进展中图分类号:P588.31+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methods for skarns and skarn deposits ZH ANGJing 2sen ,ZH ANGJing ,ZH OU Jun 2jie (C ollege of Nataural Res ource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 on methods for studying of skarns and skarn deposits both mac 2roscopically and microcosmically ,including rem 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physical geographical prospect 2ing ,field geological mapping ,petrography (or mineralogy )and mineralogy ,mineral phase equilibrium ,fluid inclusion and stable is otope ,the new means developed recently such as rem 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and quantitive calculation for mineral phase equilibrium are introduced especially.The consideration of in 2tegration of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methods and constant introduction of new means in the skarn de 2posit studies have im portant significance in further revealing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karn depos 2its ,and understanding their petrogenic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K ey w ords :skarn ;skarn deposit ;research method ;macroscopy ;microcosmic ;new advances 矽卡岩型矿床在世界各地分布十分广泛,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矿床类型。这类矿床是钨的最主要来源,是铜、铁、钼、锌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钴、金、银、铅、铋、锡、铍、硼、稀土等相对次要的来源。我国是世界上矽卡岩矿床分布最广、采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矽卡岩矿床是我国富铁矿、富铜矿和钨、锡、铋矿的主要矿床类型,是钼、铍、铅锌、金、银等矿床的重要类型以及硼、金云母、透辉石、硅灰石、透闪石等非金属矿产的主要来源。矽卡岩型铜矿占我国铜矿储量的第三位(16.4%),占富铜矿储量的第二位;矽卡岩型铁矿占富矿储量的第一位(38.0%)。矽卡岩矿床因其矿床类型的重要性和岩石矿物组合的特殊性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矿床学界及岩石学界对矽卡岩矿床的研究长盛不衰,尤其近三十年来,在矿物学、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成矿动力学等 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和创新[1-4] 。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受到构造、岩浆岩、围岩及物理化学条件的制约。为了确定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产状、形态与规模、物质来源等特征,对矽卡岩型矿床的研究涉及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本 第26卷 第1期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V ol 126 N o 112009年3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Mar 120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