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道德学习

第九章 道德学习

第五篇育人的心理

如果只传授学生的知识,不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给教育与人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内伤。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①其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容易将人异化为机器,将教育过程视作是生产高智能的机器人的过程。这或许就是时下经常听到的人们对教育的批评:传授给学生一些小智(仅有聪明才智),却让学生丢了大慧(即真正的智慧)。为了纠正教育中存在的这种偏差,让人清楚地认识到智慧的实质以及物慧与德慧的联系和区别,体现本书所讲的促进人的身心健全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就专设一篇探讨育人的心理(狭义的)。不过,读者于此千万别误解,以为育人就不需要“开智”,就不需要“知识”,事实上,假若一种教育只重道德学习,只重情感的培养,只重动机的激发,而不去开民智的话,那么,与专重知识传授的教育相比也仅是半斤对八两,都是不健全的教育。因此,从广义的育人心理看,上篇所讲的育智的心理也是育人的心理的一部分。

第九章道德学习

【内容摘要】

本章对品德与道德的内涵及其联系与区别、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品德培育路径、育德方法、品德测量、品行不端的防治和道德学习的迁移过程等与道德学习有关的几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与已往同类著作相比,本章的第一个亮点是,对品德的内化机制提出了新看法,主张品德的内化机制包括模仿尤其是象征性模仿、同化与顺应和评价等三个阶段。第二个亮点是在弘扬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对品德培育的路径、育德的方法、品德的测量、品德不端的防治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看法。第三个亮点是通过理论阐释与初步验证研究表明良心新论是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的理论。

【核心概念】

广义道德、狭义道德、品德、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内化、良心、道德自我、羞耻心、品行不端

【思考题】

1.什么是道德绝对主义?什么是道德相对主义?你对它们的看法是怎样的?

2.请简要谈谈道德学习与知识学习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

3.请你谈谈自己对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的看法。

4.请谈谈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看法。

5.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育德方法的看法。

6.宜采取哪些方法进行品德考评?品德考评中宜注意什么问题?

7.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品行不端的防治的看法。

8.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道德学习迁移的看法。

假若一个人连做人都做不好,他的智力再发达,能力再超群,对社会、对他人都是有害无益的;尤有甚者,一个品德恶劣的才能越高,对社会对他人所带来的危害会越大。所以“做

①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93

405

人”教育是当务之急的教育。在“做人”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塑造良好的个性和品德。本章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论述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和规律(有些内容在第三章已有论述,这里不多讲),阐明某些具体教育措施和方法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品德及其结构与培育路径

一、品德与道德的界定

日常生活中人们并没有特别地对品德与道德进行区分,往往将品德与道德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不过,在科学研究中,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在谈论道德教育或品德的学习之前必须先对“品德”与道德的含义作一番考察,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如柯尔伯格所主张的那样,必须先考虑道德的定义和实质,然后再探讨道德形成的机制,不能不管道德的定义而直接来谈道德教育,对于这后一种做法柯尔伯格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说:“人们一般认为,只要心理学告诉我们道德教育和学习的恰当方法就可以促进道德教育……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较为温和。在一些父母问我‘该怎样帮助我们的孩子获得美德’时,我不得不像苏搭拉底那样回答:‘你一定认为,我知道美德是如何获得的。事实是,在我们还根本不知道美德是否可以被教之前,我还不知道美德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我不能说明美德的定义或道德教育的目的,我还能对教授美德的手段提供什么建议吗?看起来,似乎我们必须对道德教育完全保持沉默,否则就必须对美德的性质一言不发。”①(一)什么是品德

何谓品德?200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品质道德。如品德高尚。”②此种解释太简单了。还不如1999年版《辞海》的解释好: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中国又称德行或品行、操行,它指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意识和行为中的体现,因而是个人道德面貌的标志。③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品德与性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某些性格既是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也包含一个人有关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行为倾向,因此,性格与品德有重叠的部分;但品德与性格又有区别,品德只属于同道德伦理有关系的范围。当人们谈论有道德价值或处理是非、好坏和善恶的问题时,如说某人有说谎、欺诈和偷窃的行为,这时说的是品德,不是性格特征;当人们从一个人对人对事的专断和顺从、内向和外倾等一类品质评价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时,这时说的是性格。

从现代心理学对于品德的这一界定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德”的界定至今仍有意义。何谓德(悳)?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心部·悳》里的注是:“内得于己,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俗字假德为之,德者升也。古字或假得为之。”这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多数学者都认可从两个层面来界定品德:一是从内化的层面看,主张品德包含一种内化的过程:“内化”指个体将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素质的过程,也就是“内得于己,身心所自得也”,它强调的是一种个人的内心修养,认为一种道德规范只有被个体内化才能变成个体的品德,才能让个体真正有的“收获”,从而于内心中真正产生出一种幸福感(内在强化)。另一是从外化的层面看,主张品德也包含一种外化的过程:“外化”指将内化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用行为展现出来的过程,也就是“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它强调的是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主张已被个体内化的品德还需外推于人(德行)并使

①Kohlberg,L. . Education for justice: A modern statement of the platonic view. In : Sizer N , Sizer T ,ed. Moral Education: Five Lectur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57~58.

②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371

③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01

406

他人也“得到”,从而不但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获得外在的“印证”,也使自己的做人方式真正得到他人的认同,这有利于自己产生真正的归属感(外在强化)。这一观点可概括为“德得论”。稍加比较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对德的此种定义相当于现代教育心理学中讲的品德一词的涵义,并且其中有明显的德福一致的思想。同时,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品德的这一界定中还可看出其中蕴含有既利己也利人的互惠互利思想,中国文化对“品德”的这一界定与今天强调“人本”德育的思想是相通的,从而容易为人们所亲近和认同。

(二)什么是道德

在汉语里,先有“道”与“德”二字,然后才有“道德”一词。“德”在甲骨文里已出现;并且,在殷代,“德”字一般写作“”,①其内无“心”符,暗示“德”字在产生之初并没有善恶之类的道德意蕴;②从一定意义上说,具伦理道德意蕴的“德”字是西周人新创的字,体现在字形上,西周初期的金文德字已写作“”,加了“心”符。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主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③“道”与“德”紧接在一起使用,可追溯到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④这句话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万物从“道”那里获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者,亦称为“德”。⑤“道”与“德”的连用始于荀子的《劝学》:“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⑥在西方,“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与习惯(详见“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章)。这与荀子所讲“道德”的含义有相通之处,因为“礼”也是约定俗成的。正如《管子·心术上》所说:“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故礼出乎理,理出乎义,义因乎宜者也。”⑦据《朱子语类》卷四十二记载,朱熹也说:?所以礼谓之‘天理之节文’者,盖天下皆有当然之理。今复礼,便是天理。但此理无形无影,故作此礼文,画出一个天理与人看,教有规矩可以凭据,故谓之‘天理之节文’。?⑧

这是说,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以便达到和谐共存,人在与万物(其内自然也包含“人”,尤其是“他人”)相处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矩,以便规范和约束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其中,抽象的规矩就是“天理”,将“天理”具体化,就是“礼”。所以,“天理”与“礼”的关系实是一里一表的关系,二者本是息息相通的。正因为如此,早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里就声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将“礼”的存在以及人们依礼而行视作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见,一旦能正确做到“以礼待人”,不但能正确做到“以人情待人”,而且实是在“以德待人”。

由于道德与习俗紧密相联,因此,“道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道德指一套依靠社会舆论、习俗制定与传承,并为传承此种社会舆论、习俗的人群所普遍认可的行为应当如何的规范,⑨用以规范人的心理与行为,调节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何谓“狭义道德”?在一切人为因素中,凡是有益于绝大多数人(包括自己与他人)、仁爱且正义的社会

①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353

②张持平,吴震.殷周宗教观的逻辑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5(6):78

③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334

④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261

⑤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334

⑥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12

⑦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4.770

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三).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1079

⑨王海明.道德哲学原理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407

和自然界健康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的规范,都是道德或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或不道德的。①

既然有广义的道德,就需简要探讨一下“道德是相对还是绝对”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所有道德都是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换言之,存在判断伦理道德问题的绝对标准,它不受时代、社会与个人的影响。正如《汉书·董仲舒传》所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德绝对主义的优点是:突出道德的权威性及判断善恶标准的统一性,从而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道德绝对主义的缺点至少有二:①道德的合法性不容置疑,导致某些吃人道德长期存在;②优势文化所倡导的道德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弱势文化所倡导的道德若与它矛盾,则无生存的空间,结果,扼杀了多元道德观产生的可能性。另一种观点认为,所有道德都是相对的,每种道德只适用于某种特定文化,不存在判断伦理道德问题的绝对标准。道德相对主义的优点至少有三:①为各种道德观的生存留下了生存空间,促进了多元道德观的产生;②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③可以减少吃人道德的存在。道德相对主义的缺点至少有二:①它导致道德的权威性下降,进而导致道德对人心理与行为的约束力下降;②它助长了多元道德观的存在,导致道德标准多样,于是,一些人无法正确选择。那么,“道德是相对还是绝对的”?对于此难题,正确的回答是:有些道德是绝对的,也有些道德是相对的。那么,如何筛选?从理论上讲,主要有两种做法:①从实然角度出发:提取最大公约数。具体做法是:通过深入分析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存在的伦理道德观,从中提取出最大公约数,它们就是绝对道德;余下的则是相对道德。它的优点是思路明确,且易操作。它的缺点是可能有重大遗漏,即某种道德观可能极其重要,但在现行道德观中却找不到;并且,工作量极大。②从应然角度出发:重新建构。具体做法是: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重新建构出绝对道德与相对道德的思想体系。它的优点是易建构得非常圆满;缺点是不易操作,且易脱离实际。

(三)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由上述定义可看出,品德与道德关系密切。

品德与道德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同时,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第二,品德的形成不是由遗传获得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条件中,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用中国先人的话说,品德指个体心中所得到的“道”,即个体闻道(德)而心有所得谓之(品)德,将品德视为个体的内在品质。如《朱子语类》卷第三十四说:“道者,人之所共由,如臣之忠,子之孝,只是统举理而言。德者,己之所独得,如能忠,能孝,则是就做处言也。”“道,是日用常行合做底。德,是真个有得于己。”第三,个人品德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但是它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事实上社会道德本身就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特别是一些优秀代表人物的品德,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典范,往往能超越个体的存在,外化为社会道德,常常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品德虽与道德关系密切,但品德又不等同道德。

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却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第二,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特别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第三,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

①汪凤炎,郑红.荣耻心的心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2-54

408

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德是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何谓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结构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教育心理学界尤其是德育界有不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固然与品德本身的复杂性有关,可能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也有密切联系。笔者以为,要准确剖析品德结构先需弄清5对关系:1.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从内部与外部的关系角度看,过去既有学者主张从品德的内部去研究品德的结构,也有学者主张从品德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入手去研究品德的结构。毫无疑问,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外部的客观环境。但是,在本书看来,将外部环境纳入品德的结构中,这实际上混淆了“系统”与“结构”之间的区别。在我们看来,称得上是某个事物的“结构”的东西,一定是这个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为”地从外面加上去的,“人为”地加上去的东西不能称作“结构”;同时,“结构”是隐含在事物的内部的,而不可能是展现在事物的外部的。展现在事物的表面的东西只能称作事物的“款式”或“形状”,在探讨事物的结构时不能混淆“内部结构”与“外在形状”之间的关系,错将“款式”当作“结构”。例如,不同的桌子可能有不同的形状,但只要称作“桌子”,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内部结构。为什么人们不会将桌子看成椅子呢?就是因为二者之间的基本结构不同。同理,在探讨品德的结构时,严格意义上说,只能将品德的内在的东西视作品德的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品德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其结构也就是一种心理结构,这样,“品德的结构”与“品德的心理结构”实际上是同义词组,为行文简洁,本书就多用前一个词组。也正由于品德的结构是内在的,从严格意义上说,在探讨品德的结构时,是不宜将外显的“道德行为”作为品德的结构的。但是,品德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像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不具有形体性,限于科技发展水平,至今人们仍不能直接将它直接呈现在面前进行研究,而只能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进行间接研究;并且,品德作为一个内隐的东西,也只有通过一个人的外显行为进行间接的评断。基于品德的这一独特之处,在探讨品德的结构时,可以权将“道德行为”作为品德的结构之一。但是,“系统”就不同,它既可以指一个事物与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也可以指一个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其内部各子成份之间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就前者而言,任何一个事物若想在这个世界上存在,都必然会与其周围环境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就后者而言,任何一个事物内部各子成份之间都组成一个有机的内部系统。这样,如果是研究品德的系统,就可以将品德赖以生存的内外部环境加以综合考虑。

2.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角度看,“结构”有基本结构与具体结构之分。一类事物所共同拥有的结构可以称作这类事物的基本结构;在一类事物中某个具体事物所独有的结构可以称作是这个具体事物的具体结构。从逻辑上说,事物的具体结构可能是千差万别的,正由于此,才构成了客观世界中事物的丰富多样性;但是,一类事物的基本结构却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多种。犹如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但人的基本生理结构却只有一个,不可能是一个人就有一个独特的基本生理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品德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内部也只能有一种基本结构,不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基本结构。研究品德的结构重点也宜放在研究品德的基本结构上面,不宜放在研究某一个人的品德的具体结构上面。因为不同的人可能其品德的具体结构是不一样的。当然,对于品德的这一基本结构的构成到底是怎样的,不同时代的人由于研究的水平与视角不同,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多种看法只表明人们对品德的基本结构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不够准确,并不表明品德真的就有多种基本结构。

409

3.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从静态与动态的关系角度看,过去既有学者主张从静态角度来研究品德的结构,也有学者主张从动态角度来研究品德的结构。笔者以为,虽然从理论上讲,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样,从学理上说,研究品德的结构也要考虑静态与动态的关系,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品德同时拥有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等两个结构,品德的基本结构只有一个,而且起初是静止的,只有当一个活生生的人拥有品德时,才能激活品德的静止结构,使其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这时运动着的已是品德的“机能”,而不再是品德的结构本身,品德的结构本身只是品德发挥其机能的“载体”而已。一个人如果认为品德有静态与动态两个结构,就有将“结构”与“机能”相混淆之嫌。例如,不能说死人有一个基本生理结构,活人有另外一个基本生理结构,死人与活人的基本生理结构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死人的基本生理结构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没有相应的“机能”,而活人的基本生理结构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发挥着相应的生理机能。

4.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角度看,过去既有学者主张从形式的角度来研究品德的结构,也有学者主张从内容角度来研究品德的结构。笔者以为,品德的结构不同于品德内容,品德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文化差异性,且具有较强的发展性,从品德的内容去研究品德的结构容易将品德的结构看成是具有时代差异性和文化相对性的东西,这不利于对品德结构的认识。这样,从形式的角度来研究品德的结构可能更稳妥些。

5.持久与短暂的关系

从持久与短暂的关系角度看,“结构”有持久结构与临时结构之分。一类事物长时间之内拥有的结构可以称作这类事物的持久结构。一类事物临时、短时或阶段性地拥有的结构可以称作这类事物的临时结构或短暂结构。以青蛙的身体结构为例,其临时结构是生命处于蝌蚪阶段时拥有的结构,其持久结构是蝌蚪变成青蛙后拥有的结构。对于青蛙而言,蝌蚪拥有的结构之所以是临时结构,是因为此结构只具“过渡性质”,迟早会被真正的青蛙结构所取代。青蛙之所以叫青蛙,是因为其拥有青蛙的结构,而不是因为其拥有蝌蚪的结构。这样,从学理上说,研究品德的结构也要考虑持久与短暂的关系,毕竟任何一个人的品德发展都会经历一个逐渐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这二种结构拥有同等的重要性。在研究品德的结构时,虽然也要研究个体处于年幼时期的品德结构,但更应将重点放在研究正常成人所持久拥有的品德结构上。理由至少有二:一是后一种结构不但是前一种结构成长的自然归宿,而且在人的一生中持续的时间更长,发挥的作用更大。二是只有像青蛙之类的事物才在其成长的阶段拥有两种或多种截然不同的结构,人不是青蛙,无论是人的基本生理结构还是人的基本心理结构,虽然在年少时与年长时其成熟度有所不同,但却是“异质同构”的:年幼者的基本生理结构与年长者的基本生理结构是大致相同的,不同的是二者的质量与机能有差异而已;年幼者的基本心理结构与年长者的基本心理结构也是大致相同的,不同的也只是二者的质量有差异而已。

根据上述分析,本书认为,品德的结构是指品德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品德的结构体。道德品质的结构作为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而言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不为时代、民族或阶级所决定。

(二)品德心理结构观

1.几种具代表性的品德心理结构观

到目前为止,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观点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结论,具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三要素论:西方学人的品德心理结构观

该观点将品德看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道德认识,指个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原则、规范和道德活动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道德命题和道德规则的

410

掌握,道德信念的产生,道德评价与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等。①道德情感,亦称“道德感”,指人们对道德行为的一种或好或恶的内心感受。即对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感到满意、愉快,对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感到义愤、内疚。②“道德行为”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应负道德责任。包括有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反之,是不道德的行为。不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没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或不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的行为,称为非道德行为。③“狭义的道德行为”,指“有道德的行为”,即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本书若无特别说明,所用“道德行为”均指“狭义的道德行为”。目前国际流行的心理学文献大都采用三要素论,正如美国品德心理学著作所写的那样,“纵观品德的研究,一般都是将它分成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美国传统的品德心理学和前苏联的品德心理学基本上都持这样的观点。三要素论认为道德情感是发动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没有为别人着想的关怀,不具有体谅、理解他人的情感,就不可能产生有道德的判断和有道德的行动;道德行动是德育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关键是要把发展道德情感与发展道德判断力以及引导做出有道德的行为这三者统一起来。

(2)品德的心理结构:中国学人的观点

对于品德的心理结构,中国心理学界同仁的看法不一,主要有3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二要素论,认为品德的基本结构是“知”与“行”,即任何道德品质都包含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倾向。二是三要素论。受西方品德心理学的深刻影响,西方的三要素论也得到中国教育心理学界一些同仁的认同。如潘菽在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就明确主张,任何一种品德结构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成分,将道德意志包括在道德行为的训练中。三是四要素论。这是中国学界的典型观点。他们认为完整的品德心理结构应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指人们在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顽强坚持精神。作为构成个体道德品质的因素之一,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道德品质转化的关键。④包括道德动机斗争、做出道德判断与选择、按照道德选择去行动等3种成份)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四要素论不仅反映了中国心理学家对“意志”、“行为”和“习惯”等心理现象的见解,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心理学家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继承。早在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将道德品质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并将其形成看作是一个过程。孔子是提出关于品德结构及其发展思想的先驱。

2.知情意行心:融会中西的新品德心理结构观

在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包括德育界,对品德心理结构的主流观点是四要素论,这种品德心理结构观虽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两个不足:一是未妥善处理好品德各心理成份之间的关系。即受西方分析思维的影响,在将品德的心理成份细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同时,没有看到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是未突显道德自我(或叫良心)在品德心理结构中的核心价值,从而易使人机械地理解和使用道德规范、易让人丢失自己的道德自我。为了弥补这两大不足,在品德的心理结构问题上,本书主张“五因素论”,即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中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与道德自我(良心)5种成份。这5种成份中,前4种成份的含义与上文“四要素论”中的4种成份的含义是相通的,第5种成份指良心,类似于现代教育心理学中所讲的道德自我(moral self,其含义详见下文)。“五要素论”坚信品德各心理成份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即强调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

①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01

②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01

③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01

④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01

411

间的统一关系、道德情感与道德智慧之间的统一关系和品德与理智之间的统一关系;在此基础上,又主张道德自我对其他4种心理成份具有调节与统摄作用。

三、品德的培养路径

西方心理学家在研究品德形成的过程时往往采用分别研究的方法,就品德构成的几个要素——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形成过程分别进行探讨,这样的思路有助于揭示品德形成的几个成分各自的学习规律,有助于指导教育实践。在具体路径上,西方学人多力倡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遵循的路径是:知→情→行。依此路径德育过程一般是: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与此不同的是,在具体路径上中国先人提出了与西方学人小同而大异的观点,主张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宜遵循的路径是:行→知→情(含意)→心→行;依此路径德育过程一般是:训练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培育道德自我、自觉践履道德行为。假若将中国先人这方面思想的精髓做现代诠释,对于纠正当代中国德育中存在的知行脱节的弊病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下面就主要以中国传统的育德路径为主体,适当借鉴西方育德思想的精髓,简要谈谈笔者对品德培养路径的看法。

(一)“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训练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一个人的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它主要是通过练习或实践掌握行动技能与养成习惯的途径而形成起来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不是一对一的简单关系。为了实现某种动机,一个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行为。①品德的培养只靠动机教育与行动方式的指导还不够,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是个体将其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外化为一定的道德行为,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难点所在。因此,道德行为的训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道德行动方法的掌握,二是道德意志的培养,三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②因道德意志的培养在下文予以阐述,这里只论余下的两个问题。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良好的道德应该是道德动机与行为方式的统一,但在实际中并不尽然。有些学生虽然有良好的的愿望和热情,甚至也有决心和毅力,但由于不善于分析具体情况,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没有掌握适当的行为方式,有时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甚至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出现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不一致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当在肯定学生道德动机的同时,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行为的方式、方法。苏联心理学家斯拉文娜的研究表明,对儿童进行行为方式的指导很有必要。比如让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一套方块玩具,只选择那些愿意接受这项社会委托,即具有做好事的社会动机的学生当被试。研究者交待清楚任务之后就让学生回家制作并要求分期分批地效出成品。这时将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只告诉他们交出的日期;第二组还指导他们如何安排时间和如何组织自己的行为方式。结果在五次共制作100块方块的任务中,第一组只完成了51%,第二组完成了76%。同样的实验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进行时,第一组只完成36%,而第二组完成75%。实验结果表明,在要求学生完成有道德意义的任务时,光有动机教育是不够的,而必须进行为为方式的指导,学生的年龄越小,这种行为方式的指导就越是必要的。

2.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道德行为的训练仅仅停留在掌握行为方式的水平还不够,教育者还应当让学生通过行为方式的不断练习,养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经常化;尤其重要的是,达到在习惯化的道德情境中仍能主动地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存放在神经系统

①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58~159

②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71~172

412

中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人的一生都会享受它的利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通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和习惯则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①总之,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某种品德的关键因素。在教育中一般主要采取下列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一是从小时做起,持之以恒。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个体小时候做起,切实贯彻“蒙以养正”的原则。因为对于年幼儿童而言,向他们灌输一些做人的大道理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因为他们不能予以理会,不如结合儿童的日常生活来训练他们的道德行为来得实在。这正如《朱子语类》卷第七所说:“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于是,德育的开始点应是训练个体的日常生活习惯,从此入手来训练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强调要根据个体的不同身心发展水平采取相应的行为训练方式,将践履视作德育的起点与终点,有终身教育的思想,以使德育贯穿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始终,经过这样的反复强化提高育德的效果。也许有人会说,“知”是德育的起点,因为德育是从知到行、知行合一的过程。这种观点值得商確。儿童依“告知”的指令去做某事,此时的“知”并非是“真知”,而是一种机械、盲目的“知”;只有明白(或理解)了“告知”的指令的真正内涵之后,再按此指令去做,才是真知,这种“真知”只有通过“行”之后才可获得,所以,在德育中,是行在先,而非知在先。“行→知→意→心→行”的育德模式符合人类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规律。二是行为重复。创设道德情境和良好条件下让良好行为经常重复发生,不过,也要注意杜绝不良行为重复发生的机会。三是行为模仿。提供良好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不过,但要注意不让学生模仿不良的行为。四是有意练习。组织各种有益活动,让学生进行之为练习,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不间断地坚持下去;还要让学生了解练习的效果或成绩,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五是与坏习惯作斗争。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的某些不良习气,不仅使之养成坏习惯;对已经形成的坏习惯,要及时克服。这一切不仅靠教师本人的努力,而且要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才能顺利实现。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行为训练还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二)“若讲得道理明时,自是事亲不得不孝”:形成道德认识

个体只有知道了该如何行动和了解到为何要这样行动,才有可能自觉地做出相应的行为。正如孔子所说:“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即个体只有在认识与掌握道德规范之后,其言行才不致被外物所迷惑。《朱熹语类》卷第九说:“若讲得道理明时,自是事亲不得不孝,事兄不得不弟,交朋友不得不信。”同时,个体若掌握了丰富的道德知识,也可自觉地为自己的言行定下一定的规矩,而不必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来迫使个体产生道德的行为。这正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教条》里所说:“苟知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持循哉?”所以,在大学阶段(16~17岁起)的德育中,中国先哲非常重视道德认识的形成在品德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产生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和树立一定的道德信念,因为掌握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一个前提条件;道德评价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其道德认知逐渐形成的主要标志;道德信念是系统化了的、深化了的道德知识,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个体道德生活的指南。可见,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是道德认知的三个基本环节。

1.道德概念的掌握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常常以掌握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道德概念反映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它是对具体道德现象的抽象概括。掌握道德概念是形成道德认识的必要前提。道德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理性化过程,即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儿童最初的是非、

①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00

413

善恶、美丑等道德概念是与具体的道德现象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从大量日常的、具体的道德现象中获得丰富感性知识,并从成人、教师那里获得有关评价,从而形成初级的道德概念。此时教育者向青少年提供大量的,典型的、能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的具体道德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感性知识的丰富,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就会通过抽象、概括,逐渐达到对社会道德现象及道德规范的本质特征的理解。他们开始能比较抽象的道德规范来评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并能在类似的道德情境中发生迁移。此时,教师不仅应当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具体事例,而且要运用变或规律,突出道德现象中蕴含的本质特征,恰当地给道德现象下定义,从而准确把握道德概念的实质。

在掌握道德概念的过程有两种倾向应当注意:一是注意克服“意义障碍”。在某些情况下,学生虽然领会了某些道德要求,但并不一定立刻接受它们,甚至于拒绝这些要求。他们有时表现出“忽视”,有时表现出“对立情绪”,严重时甚至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即所谓“逆反心理”。研究表明,这是在学生身上出现了某种“意义障碍”。意义障碍指学生头脑中所存在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道德要求、道德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向自己的需要。“意义障碍”产生的原因是:①道德要求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②教师提出要求比较频繁而又不严格检查执行;③由于学生经验局限,对道德要求的实质产生误解;④教师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方式,触犯了学生的自尊心;⑤学生感到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公正或没有起到表率、示范作用等等。另一是防止错误概念产生。学生在掌握道德概念的过程中由于产生客观的种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或糊涂的道德概念。例如一些中小学生把尊敬老师误认为是“逢迎”、“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某同学的错误行为说成是“出卖同学”;把不守纪律当作“英雄行为”等等。①有人对中国大学生关于“道德”概念掌握的情况调查发现,答案不正确的很多,例如,把“道德”理解为“孝敬父母”,“对朋友真诚”,“尊重法律”,“人的政治思想觉悟、科学文化知识”,“是通过各种方式和社会的一种联系”等等。②研究表明,当这些不正确的道德概念和观念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获得或是许多同伴共同见解时,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教育者要千方百计防止这些错误观念的产生,一旦产生要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加以纠正。

2.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

道德评价能力是指学生应用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自己或别人行为的是非、善恶等进行评价的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就非常重视道德评价,例如孔子就经常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以促进、巩固和纠正学生的道德行为。孔子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循循善诱地使学生自觉地发扬自己道德上的优点,纠正缺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四:一是从“纪律”到自律。儿童从仿效别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地评价。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只能模仿、重复成人,教师的评价。他们往往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凡是成人夸奖或要求的就容易认为是好的,凡是受成人惩罚的就容易认为是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逐渐学会独立地进行道德评价。二是从“效果”到“动机”。儿童的道德评价是从注重行为的效果的评价转向重视行为动机的评价。一般说来低年级儿童最初比较注重对行为效果的评价,以直接后果如何来衡理行为的是非好坏。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他们逐渐开始注重对动机的分析。到了高年级他们能够逐渐地把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三是从“对人”到“对已”。儿童的道德评价是从评价他人发展到评价自己的。一般说来,低年级儿童往往注重对别人的评价,但不会评价自己。比如有些儿童批评其他同上课搞小动作,吃零食,可是就在他批评别人不久自己也犯了相同的错误。但随着年龄增长,年级的增高,他们开始从评价别人中学会评价自己,不仅能够评价自己的行为,而且逐渐学

①潘薮.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64

②徐长松,黄成惠.大学生心理概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91

414

会关心自己的内心活动。但总的说来,少年学生对别人的评价比较深刻而且严格,对自己的评价确比较笼统、模糊。真正的自我评价能力要到青年初期才能比较自觉地发展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四是从“片面”到“全面”。儿童的道德评价是从带有较大片面性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全面地进行评价。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评价带有较大片面性,他们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一好百好,一坏百坏。他们的评价容易受个人的情绪影响,尖锐、直率,具有不稳定性和情境性。进入青年初期以后,学生逐渐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他们逐渐学会区分主要与次要,并能将一贯与偶然、动机与效果、成绩与错误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同时还能适当考虑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和方法。

3.道德信念的确立

当人们坚信某种道德观念的正确性并将其当成个人行动准则,无论是自己执行或看见别人执行时都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体验时,道德观念就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动表现出来坚定性与一贯性,从而成为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个体的道德信念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交往与学习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概括地说可以分为几个具体阶段,即无道德信念阶段、初步道德信念阶段和自觉稳定道德信念阶段。无道德信念阶段是指小学低年级学生,此时他们尚不能明确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和自觉履行职责。他们做出的许多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是由于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本身的兴趣。初步道德信念阶段是指在小学的中、高年级产生的认真完成学业和保持良好纪律的愿望。但这些愿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均处于较低水平。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阶段是指小学高年级或中不学阶段开始出现的自觉的,稳定的对事业、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行为准则。中学时期是道德信念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①与道德信念密切联系的是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道德面貌的稳定追求。道德理想来自自己的道德信念,人们对道德理想的持续追求又会进一步坚定道德信念。道德理想与道德信念一样,包含对所追求道德目标深刻的情感体验,它也是一种高级的道德动机,对道德行为的产生具有定向作用,并对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贯性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一般说来,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着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概括性理想等三种水平。小学生只具有一些比较模糊的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还未树立道德理想。初中低年级或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具备具体形象理想。此时学生把某些具体人物形象作为自己道德理想的目标。在成人和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开始把某些英雄人物奉为楷模(榜样),并在言谈举止中加以模仿。这些英雄人物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历史上或文艺作品之中的。这样发展下去,到了初中高年级高中低年级时,学生便于开始进入综合形象理想的水平。此时学生已能够将许多英雄人物或理想人物的形象和特点加以综合,并以这些综合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再发展下去,到了高中高年级学生的道德理想就进入概括性理想阶段。此时学生不仅能把理想人物的概括形象作为自己道德理想的目标,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人物形象的影响,面以抽象的道德规范的理论观点支配自己的道德理想,以此进行道德评价,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②一些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关键时期,教育者应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信念,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尤其应当注意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丰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力量。道德情感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分类。在道德情感的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在道德情感的形式

①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246-247

②东六省一市教育学院编.教育心理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114

415

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直觉的道德感是由具体情境而引起的,以迅速产生为特点,对道德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例如,人们常由于莫明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羞辱感迅速制止和做出某种举动,而事后才意识到这种举动的是非曲直。形象性的道德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通过形象思维发生作用的一种道德情感。如儿童看一本小说或一部电影后,小说或电影中的人物会引起儿童情感共鸣。伦理性的道德感是在道德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概括性的道德情感,它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是最高形式的道德情感。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就属于这一类形式,它是和爱父母、爱家乡、爱母校、爱国旗、爱祖国的文化历史和山川地理、爱党、爱人民,对敌人的仇恨,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情感。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品德形成中具有两大作用:一是激发、引导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激发作用,促使一个人积极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并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的这种激发作用常常是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并且,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引导作用。个体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之前总带有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促使个体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拒绝另一些道德概念或准则。这种对道德认识的倾向性是已有道德情感所起的引导作用的表现。另一是调节、控制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是通过情感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实现的。情感通过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一个人可以通过他人的情绪、情感表现,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求,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并推动自己采取相应的道德行动。个体对自己和他人道德情感的知觉和理解也有重要意义。个体对他人的道德情感的认识水平明显地影响着个体的道德行为。一些研究发现,那些能精确地分辨别人有什么感情的小学生更能与他人合作。有关研究还发现,罪犯的道德情感认识能力低于普通人。在道德情感中有一种移情现象,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只有当个体能从受困扰的人的角度看待其所处的情境,他才能明确当事人的情绪所表达的意义,从而产生与此相应的情感体验,在这种移情作用下,个体更易于做出利他的道德行为。为了丰富个体的道德情感,许多学人又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如顺导性情法等,这些方法留待下文再详细论述。

(四)“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磨练道德意志

人的道德面貌是以行为举止来表现、来说明的,也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的。一般说来道德动机和行动效果是统一的。但有时由于个体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动,也可能产生两者的不一致。个体具有一定的道德动机与懂得道德行动方式之后,有时也往往不能立即或坚持执行决定,甚至还会产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动。在此种情况下,道德意志起着特别显著的作用:一是,它促使人们在遇到道德动机冲突时能按照道德规范要求,以道德的动机战胜非道德动机,自觉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另一是,它能积极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使人自觉抗拒来自内外部的各种诱惑,排除各种内部外国难,执行决定,实现既已确定的道德目标。

道德意志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决心。下决心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经历不同的动机斗争,以道德动机战胜非道德的动机;确定行为目的,选择方法。第二阶段是信心。人们在下决心后还要树立信心。树立信心也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共同作用下,特别是根据自己一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坚信行为目的正确性,并预计到这个目的的完全把握实现,这就树立了信念。第三阶段是恒心。有了决心和信心之后,能否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坚持执行下去要靠恒心。人们要形成良好的品德就必须有长期努力,持之以恒的精神准备,既要抗拒那些足以将自己的品德引向歧途的各种诱惑,又要克服那些来自主客观的各种障碍和困难。为了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必须当行则行,当止必止,以顽强的毅力将道德行为坚持到底。道德意志过程的三个阶段是互相促进的。一般说来,决心越大,信心越足,恒心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按照意志的基本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

416

相对于西方学者而言,中国人更为注重磨练意志在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三种具体的方法:一是艰苦环境磨练法。即利用艰苦环境来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如《孟子·告子下》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二是追求高级需要法。即当有两个或两个以的欲望在心中同时产生时,要努力克制低级的需要,而去追求高级的需要,以此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关于这点,《孟子·告子上》中有一段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名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三是保持恒心法。中国人多相信有恒心是有意志的一种表现,力倡通过保持恒心来磨练道德意志。如《荀子·劝学》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五)培育“良心”:培育道德自我

在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看法上,中国人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有意或无意地阐述了品德形成的四个过程:道德行为的训练、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且向前迈进了一步,突出了培育“良心”――培育道德自我――的重要性。正如陆九渊在《与郭邦瑞》的书信中所说:“良心正性,人所均有,不失其心,不乖其性,谁非正人。纵有乖失,思而复之,何远之有?不然,是自味其心,自误其身耳。”在中国人看来,培育道德自我既是形成和发展品德的重要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修心育德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培育个体的良知呢?这方面的内容在拙著《良心新论》里有详细探讨①,这里不多讲,下面只探讨其中的两种。

1.通过建立良好管理制度与道德习俗来保护人的良知

若综合中国大儒孟子与王阳明、西方哲学家休谟和康德以及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与马斯洛等人的研究成果,便可推知,犹如人的视觉能力是先天的(即与生俱来的)而视觉经验是后天获得的一样,人的良知良能(知善知恶的能力)也是先天的,但人的道德经验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假若后天的环境或习俗(如当年在延安等解放区盛行的优良革命作风)有利于人的先天道德能力的展现,人就会逐渐生出对他人的道德敏感性,慢慢变得越来越有良知。反之,如果后天的环境或习俗——如“文革”中出现的一些不人道行为;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南京彭宇案”(时间:2006年11月20日)与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时间:2011年10月13日)等——不利于人的先天道德能力的展现,甚至到处充斥着丧尽天良的行为(如当年纳粹德国的党卫军用极其残忍的手段迫害和大肆屠杀犹太人),人就会逐渐丧失对他人的道德敏感性,慢慢变得麻木不仁,即变得道德冷漠。

同时,如第三章所论,道德习俗有好坏之分。并且,无论是好的道德习俗还是恶的道德习俗,都是经由一些人反复去做,使之成为一种普遍发生的行为后才逐渐“沉淀”下来的。这意味着,某个个体偶然发生的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均不能算作习俗,也无法成为习俗;不过,多个个体多次做出的偶发行为就可能成为一种习俗。所以,多次偶发的“好人有好报”现象,就可能演化成一种人人乐做善事的习俗;多次偶发的道德冷漠现象,就可能演化成道德冷漠的习俗。

有鉴于此,就要想方设法妥善保护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尤其是要建立良好管理制度与道德习俗,以激发每个人的良知良能,才能使每个人逐渐都变得越来越有良知。

2.“致良知”

怎样高效率地让人将自己心中的良知彰显出来呢?王守仁给出的答案是:致良知。一个人若肯通过“致良知”,刮去蒙在“良知”上面的私蔽,便能为圣人。何谓“致良知”?王守仁说:

①汪凤炎,郑红.良心新论——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380-420

417

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①知其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则必实致其温清之功,而后吾之知始至;知其如何而为奉养之宜,则必实致其奉养之力,而后吾之知始至。如是乃可以为致知耳。若但空然知之为如何温清奉养,而遂谓之致知,则孰非致知者耶?《易》曰?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孔门不易之教,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②

可见,王守仁主要是以“至之”解释“致”,在王守仁看来,“致”的含义有二:一是“扩充”之义,即人应扩充自己的良知,使之达到最大限度。这主要是从内在心理层面要人加强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此时,“致良知”意味着自己对自己良知的发现、体验或觉醒。二是“行”之义,即将良知所知实实在在地付诸自己的行动。这主要是从外在行为层面要人加强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③此时,“致良知”意味着一个人依自己的良知去行动。王守仁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里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合心与理而为一,则凡区区前之所云,与朱子晚年之论,皆可以不言而喻矣。”合言之,王守仁所讲的“致良知”包含知与行两个方面,“知”是要人自己去体验、去发现自己心中的良知;“行”要人将“良知”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去,不能知行分离。换言之,按王守仁的观点,“致良知”是主张一个人要在日常生活里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时时反观本心,事事反观本心,随时做到将蒙蔽了的良知找回来。可见,王守仁所讲的致良知,并不仅仅是要人静心克欲,不管外事,否则就要流入佛老了,后者常教人“出世”以修行;相反,王守仁积极要求人们要在事上磨炼,体现出儒家的入世精神。④

第二节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理论解释

个体的品德是怎样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在当代西方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的理论解释,这就是以皮亚杰与柯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和以艾里克森为代表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这些理论观点在前文都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多讲。中国文化一向重视道德教育,再加上中国学人对人性的看法不一,导致中国文化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内求说;二是外铄说;三是顺应自然说。

(一)内求说

内求说的主要代表是孟子及其信徒,其核心观点是:将成善的依据置于人心之中,人只须内求本心,就可不断发展自己的品德。这种观点将成善的路径指向人心,可以将它们概括为内求说。内求说由孟子明确提出。孟子持人心本具善端说,认为人善的根源在于人心,只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人才走向恶的。换句话说,人善的根源在于人性,是先天就有的、内在的,恶的根源在于环境,是外在的、后天的。一个人要修善,要成德,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后天长期不懈的心性修养过程,发展人心中固有的善端,将人心中的四个善端变成现实的品德就可以了,不是从外面向人性中加“善”。这样,修心即修德,修德亦即修心,二者之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孟子认为将人心本具的善端发扬光大的途径主要有二:

①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下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71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册).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77-278

③陈来.宋明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277-278

④何怀宏.良心与正义的探求.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4

418

一是“扩而充之”的路径,这是从正面说的。人心既本具善端,一个人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将本心中固有的善端发扬光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率性而行的过程;说得明白点,仁义礼智是理想人格的基本规定,而这种规定一开始就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于每一个主体之中,并成为主体自我实现的内在根据,所谓“成人”,无非就是这种先天潜能的展开。假若一个人不能完成这一过程,就是对先天潜能的自我否定(自贼)。潜能之于人,犹如源泉之于水流,它为理想人格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源头。用孟子的原话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另一是“求其放心”的路径,这是从反面说的。人本有的善良之心一旦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却或丢失,就应将它找回来。孟子在《告子上》中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需要说明的是,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一种求于“外”的途径,实则不然。理由主要有二:(1)就“心”的来源看,孟子认为它是人生而就有的,仍是在于“内”的,只是个体由于多欲等缘由,暂时将此心给遗忘了。(2)在孟子看来,求放心的主要方法是下面将讲的“思考”和“寡欲”,这实际上都是内求的方法。指明了这两条路径之后,接下来的具体做法有二:一是思考。孟子在《告子上》里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关于这点,在后文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多讲。另一是寡欲。指个体要节制自己的情欲。孟子在《尽心下》里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可见,孟子的德育心理学思想较为重视“知耻”、“改过迁善”,要求人们努力恢复本善的人性;在道德修养的方法上偏重于存心养性、寡欲、自反等,注重内省。依孟子的观点,社会上之所以会有坏人,是某些本具善端的人不能扩充本心、存心养性、求放心和寡欲的结果。孟子的上述观点为其后中国历代多数学者尤其是宋明学者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派观点。

内求说的理论基础是人心本具善端说,该观点的最大特色与长处在于较注重启发个体的自觉之“心”,以使个体自觉地将本心中固有的、先验的德端作自我扩充,张扬了主体性在品德心理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引导与推动人们提升品德境界,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该观点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过于强调内求,必然忽视外铄在修德中的作用。另外,以孟子为代表的唯悟论虽重思,但他们讲的思主要是一种直觉思维,不是逻辑思维,这与西方唯理论者(柏拉图和康德等)重视逻辑思维不一样。强调直觉思维在修德中的作用是内求本心说的一大优点,但忽视逻辑思维在修德中的作用是内求说的一大缺点。

(二)外铄说

外铄说主要包括以荀子为代表的性伪说、以墨子为代表的慎染说和以王廷相为代表的学习说等3种观点。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成善的依据置于环境与教化,主张个体必须通过选择或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培育自己的品德。因这3种观点将成善的路径指向外部的环境与教育,相对于内求说而言,可以将它们概括为外铄说。

1.“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伪说

性伪说以荀子为代表。荀子持人性只具恶端说,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是恶的。人的本性只具恶端,人要成善就需要来自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换句话说,人恶的根源在于人性,是先天就有的、内在的,善的根源在于环境和教育,是外在的、后天的。既然人的善心与善行主要是通过“伪”而习得的,一个人要修善,要成德,要化“本然的我”为“理想的我”,最好的办法就是改造本然之性。《荀子·性恶》说:“故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指人为,个体只有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善性与善行,才能达到化恶为善的目的。在荀子看来,认识和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并将之内化为个体自己的主观意愿为必要之事,这一过程就是一个积与习的过程。于是,荀子重视学习,突出后天教育、习染对人性的改造之功效。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

419

在《性恶》篇中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由于道德知识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因此,荀子主张人要好学才能“化性起伪”,积礼而成德,而不能任性而行,停留于恶,甚至走向更恶。《荀子·儒效》说:“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荀子讲的积、习过程,也就是个体不断与自己的本恶之性作斗争、克己自制、积伪成善的过程,此之中也隐含有“知识即美德”的思想,认为知识与美德是成正比的,知识越多,道德水平就越高。①为了让人们准确理解“化性起伪”观点和“既然人性本恶,那人为什么又可为善”?荀子还对“性”与“伪”作了明确的区分。《荀子·性恶》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认为“性”只是一种原始的材料,“伪”是经过礼义加工的“成品”。荀子将人先天的本性(“性”)与后天的习性(“伪”)作出区分,这是难能可贵的。至于性与伪的关系,《荀子·礼论》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认为人先天的生性(性)是后天的习性(伪)形成的基础,后天的习性是在先天的生性基础上通过习而形成的,只有“性伪合”,人然后才可成为人格完善的圣人。既看到了人的生性是人形成个性心理的自然前提,又强调了教育的作用,此观点与现代心理学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相通之处。

性伪说的实质是:改造人本性中固有的恶端,重新塑造出人的善心与善行。此观点与孟子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孟荀之争实际上是善恶的内外之争。在中国思想史上,性伪说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主张人的善心善行乃“由外入者,假学以成性者也。虽性可学成,然要当内有其质,若无主于中,则无以藏圣道也。”②事实上,像孟子之类持善端说的人在批驳荀子之类持恶端说或告子之类持性无善无不善说的人时往往会说,假若人心中本没有善端,那么,即使给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后天育德环境,也是不能使其内心生出高尚的品德来的。打一个通俗的比方,即便甲像孔夫子那样善教,并且甲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甲也不可能将一头猪教成道德高尚的猪。这一批驳颇有道理。用心理学的眼光看,若人性中本无“善良的种子”,无论后来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确无法将人培育成有道德的人。犹如人体内本没有“生出翅膀的基因”,无论一个人后天在“明师”的指点下如何努力练习用翅膀进行飞翔,都不可能让其长出翅膀并飞上蓝天的。正由于此,即便是荀子,他实也承认遗传的作用,相信只有“性伪合”,人然后才可成为人格完善的圣人(详见上文)。这个道理在近现代心理学界其实也被许多大家所认可。即,虽然至今心理学研究者仍未找到一种能够记载心理遗传信息的诸如DNA之类的物质,不过,通过对抱养子女与其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的关系的研究、通过对某些心理疾病的家谱学研究等研究都已证明,人的某些心理的确是可以遗传的。这样,即便是极力主张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家,虽然可能会以种种方式反对在心理学上使用诸如“本能”之类的概念,但在其实际建构出来的理论体系中,仍不得不以“改头换面”的方式(如巴甫洛夫用“无条件反射”、皮亚杰用“图式”)来承认“本能”的存在。所以,人之所以能够接受道德教育,能够进行道德学习,并逐渐使之成长为一位有道德的人,重要前提之一便是人心之内要有像孟子等人所主张的“善端”。正由于人心有与生俱来的善端,再加上后天的良好道德教育或道德学习,一个自然人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之人。

2.“染不可不慎”:慎染说

何谓“染”?从心理学角度看,《正字通》的解释颇具代表性。《正字通·木部》说:“染,

①王易.论荀子的“性恶”伦理思想.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1998(1):47

② [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298

420

习俗积渐曰染。”用通俗的话说,个体所处的日常生活环境对个体品性的熏陶或潜移默化就是染。慎染,即小心熏染。慎染说,指谨慎对待环境和教化对个体品性的影响的一种观点。在中国思想史上慎染说几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换句话说,虽然大家对“人是否天生具有德性”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同,但大家多赞成慎染说。如以主张人心本具善端说闻名于世的孟子在《告子上》中就认为环境对个体品性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巨大:“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朱熹在《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中说:“富岁,丰年也。赖,藉也。丰年衣食饶足,故有所顾藉而为善;凶年衣食不足,故有以陷溺其心而为暴。”可见,在孟子看来,尽管人人都具有共同的善端,但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其所形成的品德也会有所不同。说得具体点,孟子认为物产丰富的年代,人们易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故易养成善的品质;物产贫乏的荒年,由贫困所迫,人们往往易铤而走险①。这表明孟子已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品德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德育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为个体创造一个较理想的育德环境。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本具恶端说,但他也赞成慎染说。《荀子·劝学》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这段话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既然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品性,一个有德的君子就应主动为自己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不善说,依告子的观点,某些人之所以为善人,另有一些人会成为恶人,全是后天习染的结果,通俗地讲,一个人是为善还是为恶,全赖自己的道德修养工夫所定,这表明告子实也赞成慎染说。在诸多见解中,尤以墨子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墨子基于人心无善无不善观,在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上主张慎染说。据《墨子·所染》记载:“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既然个体所处环境的好坏与其品行的发展息息相关,好的环境易使人养成好的品行,而坏的环境易使人养成坏的品行,那么,个体就应善待环境和教化,以便利用好的环境和教化来塑造出良好的品行。

3.“诸凡万物万事之知,皆因习、因悟、因过、因疑而然”:学习说

学习说以王廷相为代表,他在《雅述上篇》里说:“婴儿在胎中自能饮食,出胞时便能视听,此天性之知,神化不容已者。自余因习而知,因悟而知,因过而知,因疑而知,皆人道之知也。父母兄弟之亲,亦积习稔熟然耳。何以故?使父母生之孩提,而乞诸他人养之,老而惟知所养者为亲耳。涂而遇诸父母,视之则常人焉耳,可以侮,可以詈也。此可谓天性之知乎!由父子之亲观之,则诸凡万物万事之知,皆因习、因悟、因过、因疑而然,人也,非天也。”可见,王廷相虽主张人心本具善端说,也赞成仁义礼智由人心所生,但是,在人“心”的来源上,他与孟子等唯心主义学者的看法截然不同:前者主张人心“皆人之知觉运动为之而后成也”,即人的心理(包括人的品德)都是后天通过学习形成的,一个人知爱其父母兄弟,亦是“积习稔熟”而已,不是天生的;后者则反是,力倡人的心理是天生的,将“知爱其亲”之类的知看作是不学而能的“知”。

①也有学者释“赖”为“懒”。“富岁,子弟多赖”,意即丰收的年代,少年子弟多半懒惰(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261)。不过,考虑到孔子有富而后教的思想,以及中国向有“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警句,我们以为朱熹的注释较为合理,所以,此处采用了朱熹的观点。

421

(三)顺应自然说

顺应自然说主要是指以老子为代表的人法自然说与李贽的童心失说等两种观点。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内求式修德或是外铄式修德都是一种“人为”,不合自然之道,于是,他们主张个体若想修养道德,既无需内求,也无需外铄,他(或她)只要能顺应自然,就至善至美了。如《庄子·缮性》说:“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李贽在《焚书·童心说》里说:“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易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认为用世俗的学问来修心养性,以求复归到本初的“童心”;用世俗的思想来迷乱情欲,以求获得明达,这种人是愚人。老、庄的这种观点既不属内求说,也不属外铄说,而是一种“第三力量”。

二、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

真正的品德既包括内化也包括外化,相应地,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机制也包括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内化是外部物质动作向内部精神(即心理)动作转化的过程。涂尔干最早提出“内化”概念。就品德而言,内化的实质是将外在的道德行为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外化是指个体将已经内化了的道德品质自主地转化为外在道德行为的过程。不过,鉴于真正内化了的品德一定会外化,学者对品德的内化机制的探讨更为关注。

(一)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机制

关于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西方学者观点不一。如,皮亚杰虽未明确而系统地探讨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但从他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中很容易推导出这样一种观点:与人的知识的形成与丰富的过程相类似,人的品德也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而由主体自己建构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主张用模仿——内化说来解释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等等,其中,尤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 C. Kelman)于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观点最有代表性。在凯尔曼看来,态度改变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依从阶段。指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特点是:①态度或言行的改变是想获得某种奖励,或者是为了逃避某种惩罚受。②表面顺从他人,但内心并不相信他。

③顺从行为常常是不稳定的,有人监督就规规矩矩、“绝对服从”,没有人监督就可能不顺从。第二阶段是认同阶段。指个体既不是因屈从于社会压力,也不是出于不自觉的模仿,而是为了与他人或团体形成一种满意的一致性关系(self-defining relationship),从而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与行为相接近。他人或团体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对个体是否有吸引力,是个体能否产生认同的重要条件;而认同又是内化的前提,是形成与转变个体的信念和态度的重要环节。第三阶段是内化阶段。指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这意味着把外部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行为归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成为自己态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化阶段是人们的态度真正形成或彻底转化的阶段,也是人的态度最稳定、最持久、较为系统的阶段。①根据凯尔曼的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进行推论,个体的品德的改变也经历依从、认同和同化三个阶段。这意味,个体品德的改变也是从依从开始的,从被迫服从到逐渐形成习惯,就转化为自觉服从。当然,品德的改变除开始于强制顺从之外,也可能从不知

①Kelman, H. C. (1958).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three processes of attitude change.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 ol.2, No.1, Studies on attitudes and communication(Mar., 1958), pp.51-60.

422

不觉地模仿他人的态度开始。社会生活实践表明:许多人的态度、品德的形成和转变,并不一定受外界强制力量的影响,常常是从无意识地模仿父母、教师、成人及自己崇拜的对象的态度、言行开始的。这是形成和改变自己态度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关于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中国学术界常见的观点主要有三:第一种观点主张,品德不是天生的,它是儿童在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中通过模仿、顺从、认同和内部化接受外界的某些行为规范,产生道德观念,并在它的支配下出现特定的行为;经舆论或自我强化,逐渐建立占优势的道德观念动机和行为方式之间的稳定联系或形成道德习惯的结果。①这一观点从总体上看是有道理的,不过,它太概括、太抽象,既不便于具体操作,也没有真正揭示出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所具有的阶段性特点。第二种观点主张,品德的形成是个体自身与环境(包括社会舆论和教育等)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与社会交往中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由被动到主动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而不是道德规范从内部自然展现的过程,也不是被动接受外部灌输的结果。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心理准备、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意志力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等几个阶段。②这一主张中,强调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个体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强调个体品德的形成既“不是道德规范从内部自然展现的过程,也不是被动接受外部灌输的结果”;强调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个体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建构论”、“反内部自然展现论”、“反灌输论”和“习惯论”的观点与我们的主张是一致的;不过,在这一主张中,将个体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分为“心理准备、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意志力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等几个阶段”,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没有真正揭示出个体品德的内化过程。第三种观点主张,态度与品德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构成,所以在学习的机制上有相同之处,通过对态度学习机制的分析有助于认识道德学习与培养机制,进而认为,态度与道德学习的一般过程都可以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的变化经历依从、认同和同化三个阶段——予以解释。③我们认为,“通过对态度学习机制的分析有助于认识道德学习与培养机制”,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从这里作进一步引申,以为可以用“依从、认同和内化”这三个阶段来解释道德学习的内化过程,毕竟,在心理学上,态度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④态度和品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称的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现象。一句话,本书不完全赞成现有的关于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的看法。

在借鉴前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的思考,本书认为,道德内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图9-1所示。

②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00

③丁家永编.现代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2

④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8

423

424

调 控

图9-1 品德的内化过程示意图

根据图9-1所示,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分别如下:

1.模仿尤其是象征性模仿阶段

道德内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模仿尤其是象征性模仿。道德品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个体通过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 )或综合模仿(synthesized modeling )得到的至多只是某种道德行为,而不是道德品质。个体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其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象征模仿(symbolic modeling )其所处社会所认可的道德人物的言行逐渐建构起来的。依班杜拉

(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见解,所谓象征模仿,指学习者对楷模人物所模仿的,不是他的具体行为,而是其性格或行为所代表的意义。个体正是通过反复、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道德楷模人物的言行,从而逐渐地获得这一道德行为背后所隐含的道德品质。这就是为什么中西大哲在阐述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时大都注重践履在其中所起重要作用的缘由。

2.“同化”或“顺应”阶段

道德内化的第二阶段主要是“同化”或“顺应”。依皮亚杰的观点,所谓“同化”(assimilation),是指这样一个过程: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使机体适应环境。所谓顺应(accommodation ),是指这样一个过程:机体的原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机体适应环境。虽然皮亚杰在运用同化与顺应这两个概念时,主要是用来解释个体的认知发展现象;同时,虽然我们一再强调知识学习与道德学习是两种性质

有较大差异的学习①,但是,我们仍然相信,只要将皮亚杰的同化与顺应这两个概念稍加调

整,去除其中较浓厚的生物学与认知色彩,赋予其道德意蕴,仍能较合理地用来解释道德学习,因为在我们看来,在“认知结构上”,知识与品德大致存在类似的结构。依这种理解,我们将道德学习中的同化(assimilation )界定为:外界道德规范因素纳入个体已有的品德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个体的品德结构,引起个体品德结构的量的变化,使个体适应环境。将道德学习中的顺应(accommodation )界定为:个体心中原有的品德结构不能有效地同化某种道德规范,必须建立新的品德结构或调整原有的品德结构,引起品德结构的质的变化,使个体适应环境。这样,个体主要通过象征模仿获得的某种道德品质,一定要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方式,才能将之纳入自己的原有的品德结构中,从而使原有的品德结构或在量上、或在质上不断得到提升。

3.评价阶段

道德内化的第三阶段主要是评价阶段。个体通过对上述两个阶段所发生的事情做一番评价,评价的结果一般是两种情况:认可或否认。

(1)认可先前的同化或顺应过程

假若评价的结果是认可上述的同化或顺应过程,那么,就会使个体产生新的品德结构(量上的新或质上的新),个体的品德也会在新的水平上重新获得平衡(equilibration )。此时,依个体品德结构变化的性质的不同,个体一般会产生四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与相应的做人方式,而若引进“量”的概念,那么,这四种不同性质的品德结构及其相应量上的不同增减的多种排列组合,更是能生出无穷的变式:

①如果个体认为原有品德结构在性质上已是善的,只不过是小善(从数量上而言)或是初级的善(从发展水平而言),而同化或顺应的结果是在善的方向继续扩大了善,即,由小善发展出中善或大善,或者,由初级的善发展出中级或高级的善,那么,个体内心就会体验

① 汪凤炎等.德化的生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6~

283

我身边的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我身边的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每一个道德模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我市树立了一批被人民认可的道德典型,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平凡得就如身边的你我他。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在他们平凡的人生中,对待自己的工作鞠躬尽瘁,对周围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无私奉献。他们把平凡谱写成了不平凡,从平民英雄上升到我们心中的道德楷模。 故事汇上,王三乐的同事康孝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王三乐30余年来,潜心钻研医术,热心为乡亲看病;放弃自己的诊所,专心关心下一代;乐于助学助教,资助贫困学生;先后被评为“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和“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 电视专题片“铁血警察常献忠”,用纪实的手法讲述了巩义市公安局副局长常献忠勇抓歹徒、英勇负伤;一心为公,热爱群众;被评为“中国好人”的动人故事。 家住竹林镇被评为“中国孝老敬亲之星”的张粉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孝敬公婆、照顾家人;帮助邻里,助人为乐的平凡故事,使在场的观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 被评为“中国好人”的巩义市小关镇山怀村村民张芬仙,用山里人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自己三个傻小叔子的感人故事。伴随着她的娓娓讲述,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所

有观众,看着电视片记录的她生活的点点滴滴,现场的观众无不潸然泪下。 刘绪通是郑州市首届道德模范,也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成长起来的远近闻名的企业家,是巩义市北山口镇水地河村村委主任。他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为群众办福利;支助贫困学生,捐资建敬老院,出资为群众办好事的事迹,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位观众的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传人尚继业和他的徒弟,用河洛大鼓说唱的方式,热情赞颂了被评为“中国好人”的巩义市站街镇巴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可山一心为民,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还原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高大形象。 吴新军、武劲风、刘红刚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群体,电视专题片用纪实的手法,真实记录了英雄群体勇救落水青年、英雄吴新军至今下落不明的英勇事迹和吴新军家人不向组织伸手的高风亮节,他们的英勇事迹,为全市人民树立了楷模。 看完以后,我深深地被这些道德文明模范人物朴实亲切、生动感人的先进事迹所打动,在今后的工作里,我会积极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广泛宣传学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从身边小事做起,多做好事、多行善举,用道德力量共同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坚持不懈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人的文明素质,为

职业道德如何养成学习资料

职业道德如何养成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训练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行为如何养成: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个载体,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即自觉的行为。 “培养”意为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职业道德行为应做到: 1.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指在行为方面的约定促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准则,它告诉人们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凡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例如学生证、干部证、文明监督岗的佩戴,遵守校纪、班纪、宿舍纪律等,在点点滴滴方面按照职高生的各种规范来要求自己。 2.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资本,不好的习惯则是人的一生羁绊。每一位同学要从自我做起,从行为规范

要求入手,从行为习惯训练抓起,持之以恒,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形成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 “训练”意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之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在专业学习中训练职业道德行为的要求是: 1.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求职择业和职业劳动的各种认识的总和,它是职业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职业规范是指某一职业或岗位的准则。包括操作规程和道德规范。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这是未来干好职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2.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 作为职校的老师,对每位同学都要重视技能训练,向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学习,刻苦钻研,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发展、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

学习道德模范展示道德力量(优.选)

《学习道德模范,展示道德力量》主持词 男1: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那是模范的力量。 女1: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那是道德的力量。 女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下午好! 女1:欢迎大家来到太原市55中“道德讲堂”。 女2: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道德是中华瑰宝、是文明之光。 男2:数千年来,它一直是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柱。 男1: 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宣扬高尚的道德品质。 女1:通过我们身边看得见、学的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弘扬道德的力量。 女2: 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个大讲堂,一起聆听道德故事,沐浴道德洗礼,除去我们心灵的浮尘,激发我们崇德向善的动力,品悟道德力量。 男2; 让我们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一起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 男1:本期的道德讲堂有五个环节,唱歌曲、学模范、发善心、诵经典、送吉祥。 女1: 大家闭上双眼,在纯净的背景音乐下静下心来,俯视自己的内心,作一次灵魂的反省自问: 女2:道德讲堂,是长好心的地方,到这里就是来长好心的。长好心做好人,好人有好报,给自己、给家人带来平安、吉祥。 男2:长好心要真心实意,请大家问问自己:我诚实吗?我讲信用吗?遇事时他人愿意相信我吗? 男1:是不是诚心,默默“三问”自己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我们一起做好事做善事得吉祥。 女1: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唱歌曲 男1: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来唱《公民道德歌》,请放音乐。 (唱毕)好,谢谢大家,请坐。 女1:道德,源于教育,贵在实践。 男1:德讲堂就是通过身边的道德故事,传承好人的道德力量。

女1:下面进入第二个个环节---学模范 男1:《感动中国》,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女1:一个故事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个人是我们的一杆路标。 男1:让我们一起回顾火海英雄王锋的感人视频。 播放《感动中国》视频 女1:年度精神史诗镌刻了英雄的名字 男1:年度精神史诗蕴含了道德的力量! 女1:舍己救人,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感动了中国,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男1:助人为乐的品质也常常伴随在我们的身边。下面先初步了解一下蓝天救援队。 (幻灯图片跟随) 女1:接着我们一起观看他们2016年的救援工作总结。 播放蓝天救援队视频。 男1: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蓝天救援的志愿者们来到现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男1:刚才聆听了您们的感人事迹后,都对您肃然起敬,您能给我们大家讲讲您做这些好事时的心得体会吗?” (道德模范谈感受) 男1:感谢和我们分享您们的心路历程。 女1:爱是一种博大、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男1:他们十年如一日,帮扶助困,关爱他人、主动参与救援工作,做好事,行好心。 女1:他们的生活因为有爱而更加精彩! 女1:他们的世界因为有爱而更加伟大! 男1:164班的高伊甫同学也作画一幅,特意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谢谢请入座。 女2:身边的榜样,不一定是十分了不起的人,也不一定要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他一定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传颂。 男2:古曲古韵,铮铮入耳,古诗古词,朗朗吟诵,五千年的中华道德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体会3篇

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体会3篇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长期以来,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

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一.端正态度、时刻以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重心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 二.时时注意、时刻以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 在日常工作中我觉得自己要时时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持向上的事业心,并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让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要“以情动人,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的心去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抓住闪光点进行爱的教育,使他们认为自己能行,让每位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的爱。

道德模范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精选】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道德模范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的,好的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道德模范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道德模范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过认真学习道德模范事迹之后,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我十分感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动于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业务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 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王世举,用仁爱之心和志愿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使我们深深地体味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情实感。身材娇小的赵爱红,在平凡的电访岗位上,用她一个又一个微笑温暖着一个又一个客户的心,用她无限的真情和为客户排忧解难。不善言谈的姚晓印,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一直把职工和领导的满意作为自己最大的人生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性格坚强的苗景辉,面对家庭遭受的一连串打击,凭着对烟草事业的挚爱,在工作岗位上绽放出鲜艳的花朵。“好媳妇”马琳芬,用感人至深的孝心生动地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了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着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憨厚善良的钱玉郎,把自己应得的奖金作为零售客户的奖金,自己垫钱为烟农排忧解难,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动需要帮助的人。企业的好管家王秀云,在企业遭受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为企业排忧解难,始终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他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他们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心得体会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他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们退怯。他们勤奋敬业,不懈追求,平凡的岗位见证了烟草工作者的奉献和忠诚。 我作为一名烟草员工,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

职业道德题库学习资料

职业道德题库

职业道德练习题 一、单选: 1.关于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D )。 A . 道德在职业活动中不起作用 B . 道德在公共生活中几乎不起作用 C . 道德威力巨大,无坚不克 D .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2.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A )。 A . 行业性 B . 规范制定上的任意性 C . 内容上的多变性 D . 形式上的单一性 3.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B )。 A . 文体活动 B . 企业价值观 C . 企业礼俗 D . 员工服饰 4.关于企业品牌,正确的认识是( B )。 A.品牌是依靠大规模广告宣传出来的 B.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本 C.品牌形象树立起来以后,自然会长久维持 D.品牌的建立与员工个人不存在直接关系

5.职业道德与员工技能的关系是( B )。 A.企业选人的标准通常是技能高于职业道德 B.没有职业道德的人,无论技能如何,无法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 C.只要技能上去了,就表明职业道德素质相应地提高了 D.职业道德注重的是员工的内在修养,而不包含职业技能 6.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 D )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A.纪律约束 B.理想目标 C.评价标准 D.内心信念 7.烟草行业愿景是( B )。 A .潜心做事、低调做人 B .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 C .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成就员工 D .宽容开放、改革创新、敬业奉献 8.各种职业集体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总是从本职业的活动和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出发,适应于本职业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这说明职业道德具有( D )的特点。 A.实践性 B.时代性 C.客观性 D.多样性

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模范道德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有感【1】 得到学校通知,我于2号上午在家收看了第四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圆中国梦德耀中华》。典礼进行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这段时间里我被道德模范者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久久不能平静。 助人为乐的何玥、见义勇为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诚实守信的替子还债的吴恒忠、敬业奉献的罗阳、孝老爱亲的罗长姐,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圆中国梦德耀中华,54位道德模范以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质、感人的事迹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对道德的最美诠释,也是我们一代又代人对真善美的无尽追求,更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一种精神传承。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去做个好人,让做个好人成为我们人生的起点和目标,让我们把这种美德传扬的更美、更远! 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有感【2】 魏杰彪冒着生命危险勇跳黄河救人的高尚道德,得到了社会的扬,此为得单位给予两万元奖励,此为得魏杰彪将奖金捐给骨癌女孩,引发爱心大接力,也可谓得然而,还有更多的好人不是高富帅,都是小人物,甚至还在为安身立命而犯愁。如何让有德之人皆有得,是关系到好人之城究竟能走多远的大问题。

一时做好人易,时时做好人难。魏杰彪并非偶然,其与新乡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和德润新乡建设活动是分不开的。当一座城市将宣传和推动好人现象作为常态意识,放大善行德行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必将引发连锁反应,引发更多的爱心故事。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好人做好事的动机绝非是冲着自己有好报有好得。但是,作为社会总体评价机制,我们必须做到让有德者有得。 为让有德者常在,有德者有得,新乡市着眼建立长效机制,从结对帮扶形式、帮扶对象、帮扶标准、帮扶流程、考核办法等方面都有具体措施。该市采取文明单位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建立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对道德好人实施规范化、动态化、长效化帮扶。 让有德者有得,还需要继续探索如何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机制,让好人之城成为好人的坚强后盾,最终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好人模式,让好人作为城市道德标杆带头引领,让标杆真正成为一呼百应的带头人,让标杆的善举真正发挥出规模效应,繁衍出更多人的善举。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真正成为一座温暖之城、道德之城、最美之城。 每一个好人的个体行为,都是一盏引领民心的明灯,感动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当善行成为一座城市的寻常事,文明便有了深深扎根的土壤,爱心便有了不断生长、传递的希望。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3】 最近一段时间,在全国上下掀起了评选道德模范的热潮。社会上树立了一批被人民认可的道德典型,我们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的认识,端正对社会的认识,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学习了这些道德模范的事迹后,我觉得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在今后工作中要时刻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第一、我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更加坚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更加热爱自己从事的本职工作。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以道德模范为楷模。 第二、我会将这些模范的事迹作为自己实际工作的动力。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因此,我深深的体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学习道德模范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美德,真情实意地去尊重他人、关心他

人,关注公益,致力建设我们共同的友善互助的社会生活环境;让我们学习道德模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德,怀着恭敬、严肃的虔诚之心,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积极创业,致力建设我们共同的热心奉献的社会工作环境;让我们学习道德模范充满爱心、尊老爱幼的美德,孝敬父母、敬重长辈,夫妻和睦、互敬互爱,亲子爱子、为国教子,以爱律己、以厚待人,相互礼让、和衷共济,致力建设我们共同的温馨美满的家庭邻里环境。 第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们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能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总之,这些模范的先进事迹,使我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在今后,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绪言 第一节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1.1道德的内涵 人类脱离的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早期原始社会,便生产了道德的萌芽。 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第二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 2.1道路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2.2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从生产、发展来看,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的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规范。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而经过了几十万年以后,社会分裂为统治阶级才产生了法律。任何被统治阶级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法律。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来进行调控的。3、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行行为所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 2.3把道德和法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1、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与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3、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从道德和法律产生发展来看,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有些法律规范就是从原始社会的道德习惯转化来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互相转化的现象更为普遍。 第三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 3.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3.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 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 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 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 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 7、修身为本,严于律已。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 1、从社会性质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服种手段。 2、从所有制来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其主体是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 3、从分配制度上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实行的是以按资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4、从生产目的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自己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也国获得最大利润,但它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即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4.2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 职业道德: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的特征:1、范围上的有限性。2、在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在形式上的多样性。 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影响: 1、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增强了人们的自主道德观念。 2、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增强了人们竞争道德观念。 3、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要求人们义利并重,增强了人们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念。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极为重视科技的经济,要求人们不为更新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4.4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1、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 2、市场经济过分强调金钱价值,容易诱发拜金主义。

学习道德模范争做文明青年

学习道德模范争做文明青年 徐伟——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人生。他不仅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更是一位舍己救人的道德楷模。 2008年7月24日下午2时我有幸听了全国道德模范徐伟天津市河东区专场报告会。从他的报告中我不只了解了一个作为英雄的徐伟还解了另一个作为和我一样是80后的青年和我一样的普通大学生。 生于安徽省普通农民家庭的徐伟,家境并不富裕,他的哥哥也在上大学,还有一个在读初中的妹妹,兄妹三人的学费成了这个家庭沉重的负担。当徐伟考上天津工业大学后家里东拼西凑的钱只够徐伟来天津的路费。 是国家的助学贷款帮他圆了大学梦,他对社会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在学校中他品学兼优:他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和学校提供的各种设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着刻苦钻研、勇于质疑,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他曾多次获得学校的一等奖学金还有社会工作奖学金,在各种学科竞赛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反而更加重要,在集体中他发挥团队精神,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参加过义务献血,将平时省吃俭用省下的钱捐献给更需要的人。当听到有人落入冰窟的呼救时,他更是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两次进入冰窟,在摇晃的冰面上救下三名儿童。“我仅仅做了一件大学生应该做的事”徐伟如是说。冬天的寒冷也挡不住人心的温暖,徐伟将社会给他的温暖十倍的报答社会。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将这种人性的温暖送到了每个人心中,用他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了当代大学的有秀品质和精神面貌。 刻苦勤奋、舍己为人正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品学兼优的徐伟正是当代优秀大学生的典型代表,是我们每个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少年强则中国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徐伟学习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少年”,那么祖国何愁不强大呢?同时从价值观的角度讲: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即人对社会的贡献,为社会的付出正是在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啊,人生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向徐伟学习,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学生更应该向徐伟哥哥学习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迎接奥运,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未来的主人最好的一面。(郑冬欣)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 Kohlberg,1927-1987)。他继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 该理论源自本世纪初杜威的进步主义德育研究。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并提出道德能力发展阶段的思想。尔后,皮亚杰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儿童道德判断力进行了专门研究,以公正观念发展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但由于太过于理论化而被人忽视。直到50年代,科尔伯格面对战后的学校道德问题,深入进行系统实证研究,并实施不同的德育实验,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科氏出生于美国,早年是一所私立中学的优秀生,战前在一艘运送犹太人难民的船上当副机械师。1952年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后又攻读博士学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皮亚杰20多年前的著作《儿童道德判断》,激起了他致力探讨当时出现的极其尖锐的德育问题的强烈愿望,并立即进行研究。经过5年工作,他以充分的材料再证和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完成了博士论文。但很意外的是,论文评价虽高但外界反映冷淡,这反而激发了他进一步研究的决心。经过约16年的研究,考察比较了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对美国75名儿童进行的近16年的跟踪道德发展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实证材料,同时他又从理论上对以往的学校德育理论进行认真的重新研究和评比,批判了美德袋的文化传递理论只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的方法,肯定了以发展道德认知能力为主体的杜威进步主义德育思想,提出了他的完整理论体系。在尔后的近20年中他继续研究探讨,不断修改完善,直到1981年他把近30年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编辑为《道德发展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时,仍对道德判断力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定义进行修订,反映了他治学严谨和理论体系的深化。在科尔伯格的献身下,道德认知发展论极大促进了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发展,在改革传统德育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世界上各种主要文字出版,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学校的德育研究和教学,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二、主要的理论观点 (一)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他说,我这种理论“之所以称为认知的,是由于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它之所以称为发展的,是因为它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经过各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可以说,认知和发展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其观点可归结为:(1)德性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与成熟有关,但不等同;(2)德性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德性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但两者并不等同,智力发展不等于道德认知发展,后者不可能从前者中自发产生;(3)德性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是在社会激发下原有认知力发展的结果;(4)德性发展在本质上不受文化的限制而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德性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5)德性发展是受其现实文化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并与儿童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科尔伯格认为,由道德困境而激发的道德冲突从而达到一定的道德行为选择是发展道德判断水平的重要条件,儿童不参与社会活动,不参与道德行动,就不可能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过道德模范事迹之后,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一些像李成环、黄久生、何玥、罗玮、龚全珍这样闪光的名字!从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我十分感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动于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我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道德模范李成环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她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勤奋敬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黄久生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怯。黄久生是七百多位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他勤奋敬业,不懈追求,平凡的岗位见证了劳动工作者的奉献和忠诚。 四、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品质。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然而龚全珍的事

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体系——师德学习资料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体系 ——师德学习资料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文件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及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权威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5.“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三、2013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文件 (一)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远大职业理想。 (二)加强师德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三)严格师德考核,促进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四)突出师德激励,促进形成重德养德良好风气。 (五)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失德行为。 (六)规范师德惩处,坚决遏制失德行为蔓延。 (七)注重师德保障,将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范文】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观道德模范事迹有感 0月1日,我观看了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各位道德模范的事迹感动着我,特别是林俊德院士在生命最后关头仍不忘工作、与死神相搏斗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震撼着我的心灵。生命垂危的林院士宁愿放弃治疗也要工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了多工作哪怕是一秒钟,强忍着身体的疼痛不愿躺下来,他怕躺下就再也起不来,再也没法工作了。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多么高尚,多么伟大的人啊!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还是实现个人价值,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恪尽职守,在提高自己职业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祖国。我们应以林俊德院士的精神为镜子,时刻检验自己的内心是否有信心、决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党和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意义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

国和家乡上。他走到人生尽头时,已经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希望我们走到人生尽头时,也有资格这样说一声!向令人尊敬的前辈致敬! “XX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第四届道德模范奖颁奖晚会,心中感想很多。道德模范的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恪尽职守,他们对事业虔诚执著,付出辛苦,倾注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超乎常人的坚韧,铸就无私风向的丰碑。这是操守,是品格,是人生境界。 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过在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公民道德的建设。如果把社会比成一个人,物质生活就是这个人的五官,那么道德就是这个人的文化涵养。试想,你能忍受一个貌美却满口脏话的人吗?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公民的道德建设就包含在这精神文明之中,而且是重中之重的一方面。现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道德是没有约束力的,只有法律才能制止人性中的弊端。过去那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早已被视作愚蠢。古老的礼仪之邦似乎真的已经老去了吗? 道德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重要的行为规则。成为道德模范那是容易的?不容易的!他们是平凡的?不平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 模式是一定事物通过格式化的处置而成为同类事物的典范或定型化的活动方式和操作样式。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 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如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如何增强学生的道德行动力量,是当代学校德育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恰好为解决这类难题提供了思路。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一、认知模式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

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并不取决于他们所做出的道德判断的内容,而是他们理解和解决道德冲突所进行的道德推理过程。 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六个水平。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这一学说的特征有: (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做出道德推理,并付诸行为。同成人一样,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有组织的思维方式,所以,道德教育不是灌输或强制,正确的方法是将儿童看成“道德哲学家”,尊重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 (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儿童不是像

职业道德总结六篇

职业道德总结(一): 首先感谢公司能给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在这次的学习机会里我理解了我们身为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以下是我在这次学习中的体会。 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学习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规范我们从事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提高从安保人员人员素质,加强安保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就务必以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安保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安保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我们既然选取了 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学习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规范我们从事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提高从事安保人员人员素质,加强安保事业的建设发展,因此, 就务必以安保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安保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要从内心地自觉地树立安保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 一、透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事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资料,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我锻炼成为一个具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 二、透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增强了职责感,明了自我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我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强化,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潜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尽管这次园林系统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的职业道德培训课时短,但觉得这次职业道德学习的辅导老师对职业道德学习的资料,从浅引入,讲解深刻,结合实际,生动搞笑,使我深刻领会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学习机会。 三、透过学习,使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搞好本职工作的信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安保建设发展,对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安保人员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使自我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要遵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5篇

学习道德模范心得体会5篇 1观道德模范事迹有感10月1日,我观看了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各位道德模范的事迹感动着我,特别是林俊德院士在生命最后关头仍不忘工作、与死神相搏斗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震撼着我的心灵。生命垂危的林院士宁愿放弃治疗也要工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了多工作哪怕是一秒钟,强忍着身体的疼痛不愿躺下来,他怕躺下就再也起不来,再也没法工作了。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多么高尚,多么伟大的人啊!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还是实现个人价值,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恪尽职守,在提高自己职业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祖国。我们应以林俊德院士的精神为镜子,时刻检验自己的内心是否有信心、决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党和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意义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走到人生尽头时,已经有资格说一声:我对

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希望我们走到人生尽头时,也有资格这样说一声!向令人尊敬的前辈致敬! 2“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观后感今天,我看了第四届道德模范奖颁奖晚会,心中感想很多。道德模范的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恪尽职守,他们对事业虔诚执著,付出辛苦,倾注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超乎常人的坚韧,铸就无私风向的丰碑。这是操守,是品格,是人生境界。 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过在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公民道德的建设。如果把社会比成一个人,物质生活就是这个人的五官,那么道德就是这个人的文化涵养。试想,你能忍受一个貌美却满口脏话的人吗?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公民的道德建设就包含在这精神文明之中,而且是重中之重的一方面。现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道德是没有约束力的,只有法律才能制止人性中的弊端。过去那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早已被视作愚蠢。古老的礼仪之邦似乎真的已经老去了吗? 道德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重要的行为规则。成为道德模范那是容易的?不容易的!他们是平凡的?不平凡的!谁能说得清呢?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既然能成为模范,可见他们有的品质让我们肯定,让我们感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