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比比谁会快速地填出正确的结果.

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2、估算48×52时,可以把48看作(),把52看作(),再用()×()=(),所以48×52≈().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位数,最多是()位数.

4、除数是18,商是25,被除数是().

5、小明坚持每天写l6个毛笔字,7月份共写了()个毛笔字.

6、15×400的积的末尾有()个0.

7、1头奶牛平均1天产奶16千克.9头奶牛15天共产奶( )千克.

8、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是2,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数字多3,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上数字调换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这个新的两位数是(),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是().

9、22个14是().

10、在○里填上“﹤、﹥或﹦”.

23×32○23×30 17×50○15×70 25×4○2×50

50×24○25×48 81×17○79×13 53×27○15×70

11、试一试、填一填.

48×()≈500 63×()≈1200 ()×37≈1600

()×32≈900 ()×71≈3500 89×()≈4500

()×()=1000 ()×()=4000

二、我会辨.对的打“√”,错的打“×”.

1、24×50的积的末尾有1个0.()

2、在计算32×14时,可以先算32×10,再算32×4,最后把两次的乘积起来.()

3、402×50≈20000.()

4、两个数相乘的积为120,如果这两个因数都乘上5,积不变.()

5、58×32的估算结果是1800.()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最接近3000的是().

A、42×37

B、41×81

C、51×60

2、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有3个0的算式是().

A、40×50

B、50×70

C、20×80

3、4□54≈4000,□中最大能填().

A、4

B、5

C、9

4、39×12﹦39×10+().

A、39×12

B、30×12

C、39×2

6、25×42,用因数十位上的4乘25,得().

A、10

B、100

C、1000

7、59×()﹤420,括号里最大能填().

A、6

B、7

C、8

8、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不可能是()位数.

A、两

B、三

C、四

四、我会算.

1、口算.

30×20﹦ 40×40﹦ 90×30﹦ 70×70﹦50×40﹦ 80×60﹦ 60×50﹦ 45×20﹦2、估算.

26×32≈ 57×62≈ 35×87≈ 98×11≈21×49≈ 92×48≈ 52×28≈ 81×28≈3、竖式计算.

21×32﹦ 65×14﹦ 55×27﹦ 81×33﹦59×48﹦ 74×18﹦ 65×24﹦ 99×29﹦

4、递等式计算.

300-25×8 40×22-80 235+48×3 (204+36)×5

5、只列式不计算.

(1)130的15倍是多少?

(2)5减2的差除9,商是多少?

(3)125的4倍比362多多少?

(4)一个数除以5,商37余3,这个数是多少?

五、认真计算,把下表填写完整.

1. 认真算一算: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橘子?

2、

3、小华家2012年2月平均每天的生活费45元,算一算2012年2月份的生活费共多少元?

4、甲、乙两城相距10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出发,每小时行驶85千米,行驶12小时能到达乙城吗?

5、同学们乘船参加“爱科学”夏令营活动,都住四等舱,二楼住了12个房间,三楼住 了9人.

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动?

6、王爷爷沿着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水池跑了8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两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分钟大约白白流掉水98克,1小时大约要浪费多少克水?

7、看图列式并解答.

七、智慧屋

小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乘数13个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比实际多了115,实际结果应该是多少?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

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 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四舍五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第三单元《统计》

(完整)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

竖式计算 43×12=34×26=60×45=70×42=19×77= 44×21=76×48=90×34=37×25=75×52= 23×23=45×66=22×36=36×47=39×23= 105×5=72×42=18×45=18×90=60×54= 43×22=85×25=89×44=32×65=23×19= 34×11=46×65=35×15=50×27=95×12= 11×65=13×70=27×23=14×25=508÷8= 43×12=34×26=60×45=70×42=19×77= 44×21=76×48=90×34=37×25=75×52= 23×23=45×66=22×36=36×47=39×23= 105×5=72×42=18×45=18×90=60×54= 43×22=85×25=89×44=32×65=23×19= 34×11=46×65=35×15=50×27=95×12= 11×65=13×70=27×23=14×25=508÷8=

脱式计算 45+4×45 103—8×12 45×5÷9 43×4+90 95×12+243 78×80—1000 67×14—205 58×13—187 35—168÷7 940÷2—256 543—360÷5 201-69+31 (73—54)×32 24×(81—68)18×(537—488)303—(73—49)249÷3×7 165÷(92—89)72×(63+21)615÷(15÷3)321—816÷8 54×(71-33)30×9+1 45+60÷5 153-(53+38)80÷2+2 326-25×8 173-(15+83)258-(58+29)200-80÷4 258-58-29 (200-80)÷4 420+80÷5 46×28+750 480÷(75-67)(78+18)÷6 (830-242)÷7 68+35×14 (75-28)×90 88÷8×44 脱式计算 45+4×45 103—8×12 45×5÷9 43×4+90 95×12+243 78×80—1000 67×14—205 58×13—187 35—168÷7 940÷2—256 543—360÷5 201-69+31 (73—54)×32 24×(81—68)18×(537—488)303—(73—49)249÷3×7 165÷(92—89)72×(63+21)615÷(15÷3)321—816÷8 54×(71-33)30×9+1 45+60÷5 153-(53+38)80÷2+2 326-25×8 173-(15+83)258-(58+29)200-80÷4 258-58-29 (200-80)÷4 420+80÷5 46×28+750 480÷(75-67)(78+18)÷6 (830-242)÷7 68+35×14 (75-28)×90 88÷8×44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2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2.1张50元人民币的面积约100( ). 足球场占地面积约7200( ) 教室门的面积大约2( ) 黑板的面积为418( ) 3.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2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0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 ニ、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1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2.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周长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不相等。 4.用10分米长的铁丝围成正方形,它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 ) 5.用3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瓷砖的面积是( )。 A.32分米 B.64分米 C.32平方分米 D.64平方分米 2.一块边长为200米的正方形稻田,面积有( )平方米 A.400 B.4 C.40 D.40000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它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 )。

A.3倍 B.9倍 C.12倍 D.18倍 4.一个长方形的宽是5厘米,长是宽的6倍,它的面积是( ) A.30平方厘米 B.22平方厘米 C.150平方厘米 D.240平方厘米 四、按要求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15分) 1.计算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 2.比较右边甲、乙两块面积的大小,再比较周长的长短。

五、填表。(12分) 六、实践操作。(12分) 用4个边长都是5分米的正方形。 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以上拼成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27分) 1.一块印花玻璃长20分米,宽15分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这种印花玻璃每平方米30元,买一块这种玻璃需要多少元?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500题(可直接打印)

35×12= 359÷3= 567+284= 602-394= 32×35= 46×22= 606-208= 603÷7= 198+303= 204÷2= 426÷4= 23×37= 46×58= 326×5= 21×15 482÷8= 370÷7= 784-685= 76×15=13×22 486÷2= 607÷5= 915÷3= 900-807= 25×12

560÷4= 458+542= 423÷3= 87×19= 56×34 362÷6= 525÷3=254÷5=192÷4=55×22 602÷7=839÷9=726÷6=51×16= 744÷6 78×22=416÷4=823÷8=63×43= 33-18= 367÷4= 795÷5= 42×53= 15×82= 41×20=

79×97= 28×32=54×25= 48×61=20+34= 39×42=168÷8= 370÷5= 640÷7= 57+33= 19×64= 470÷9= 522÷6= 312÷7= 7×900= 570÷8= 810÷9= 660÷5= 804÷7= 646÷8 462÷3=780÷4=729÷9=624÷6=16.4-7.8=

2500+300=156-97= 386+479= 321×12=543+458 125×23=18×250=52×49= 34×54= 348÷3= 106×51=48×34=82×16= 45×93=45×25 66×65= 55×18= 75×26= 816÷8=702÷9= 79×29= 43×36= 62×71= 38×44= 646÷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精品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数学课本长25() (2)教室门的面积约200() (3)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4)一块橡皮表面的面积大约是4() 2.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4平方米=()平方分米 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2平方米=()平方分米 80分米=()厘米 5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一块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鼠标垫的面积是()平方分米。5.下面的图形的面积各是几个?

6.把3000平方厘米、20平方分米、9平方米、20平方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2.边长是10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3.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1平方米和1米一样大。() 5.一台液晶电视机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5平方米。()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一张信纸的面积是500()。 A.平方米B.平方分米C.平方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为原来的()。 A.3倍B.6倍C.9倍 3.如右图,正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乙的面积、周长都相等 B.甲与乙的面积相等 C.甲与乙的周长相等 4.用4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A.4平方厘米B.8厘米C.4厘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

825÷25= 9864÷48= 900÷22= 57×307= 358÷25= 538÷33= 986÷29= 13320÷70= 786÷94= 689÷21= 783÷58= 45×368= 4800÷600= 2700÷300= 986÷29= 25×480= 99007÷45= 7403÷68= 864÷57= 562+865=

602-394= 46×22= 606-208= 603÷7= 326×5=482÷8=370÷7= 784-685= 915÷3=560÷4= 458+542= 423÷3= 192÷4=602÷7=839÷9=726÷6=63×43=367÷4=795÷5=42×53= 865÷5=984÷8=437÷3=4137÷9=

5.5-4.7= 6.6+2.6= 6.4-2.8= 1-0.5= 8+2.18= 2.7+2.3= 10.8-2.8= 7.2-3.2= 14.6+16.74= 10.7-2.8= 15.15-8.8= 1-0.3= 81×47=505÷5=35×92=412÷4= 18×79=101×9191×75=102÷6= 14.25+7.3= 5.75+2.7= 18.23-6.35=

4.82-2.65= 31.3+28.7= 3.4-1.9=5.60-3.20= 8.60-2.40= 7.30-1.65= 62×13÷24 576÷16×28 936÷12×22 75+16×12 (785-462)÷12 15×63÷9 (67-39)×35 36×(32+14)51×23÷3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33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跑道长200() 舞台的面积约80()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乒乓球台的面积是418() 小芳家阳台的面积大约是8()数学课本封面大小约4()。 3.换算。 1500平方分米=()平方米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平方米=()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000平方分米=()平方米90000平方厘米=()平方米 4.在()里填上“>”“<”或“=”。 5平方米()50000平方厘米2平方米()250平方厘米 84000平方分米()84平方米600平方厘米()6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9平方米80平方分米()8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长是6分米,宽是()分米。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7.一幅十字绣长28厘米,宽20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8.王叔叔每天早上绕着一个边长是30米的正方形草坪慢走5圈。王叔叔每天慢走()米,这块正方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面积填入( )里。 600平方厘米5平方米8平方分米900平方分米 ( )<( )<( )<( ) 二、判断。(10分) 1.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2.长度单位比面积单位小。() 3.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倍,它的面积也增加2倍。( ) 4.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周长公式是长+宽×2。( ) 5.两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三、选一选。(10分) 1.如右图,甲、乙两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2.18厘米和18平方厘米相比较,()。 A.18厘米大 B. 18平方厘米大 C. 无法比较 3.王红沿着长是300米、宽是20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一圈,王红跑了()。 A. 400平方米 B. 500米 C. 1000米 4.用24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一定相等。 A. 长和宽 B. 周长 C. 面积 5.一块桌布长3米,宽40分米,这副窗帘的面积是()平方米。 A. 120 B. 12 C. 10 四、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单位:分米)。(12分) 1.算一算 (1)(4分)(2)(4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 北。东南与西北相对, 西南与东北相对。 2、地图上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的。如太阳在东,影子在西。 ③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不在正头顶,而是在头顶 偏南方一些(我国的情况是这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刮风时树朝风向相反的 方向弯,如刮北风时,树叶朝南方摆动) ⑤树叶茂密情况:南茂盛北稀疏。 树木年轮:南疏北密。(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太阳升起 到落下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偏南方一些,所以通常一棵树的南面 比北面接受阳光要多些,南面的树叶就长得比较好(茂盛),树径生长较快,年轮就较宽(稀疏),北面接受阳光相对较少,树叶长得稀疏,而树径生长较慢,年轮就较窄(密))。 ⑥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⑦ 大雁每年秋天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 4、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5、谁在谁的什么方向,以第二个谁为观察点或中心点来进行判 断。 如图,小华在小海的()面,以小海为中心画个“十”字 架来判断。 小海在小华的()面,以小华为中心画个“十”字架来判断。 谁的什么方向是谁,就是以第一个谁为中心点来进行判断。如图,小红的()方是小海,()方是小明,都是以小红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 (2)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 (3)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任何数乘以1或除以1都得任何数本身; (6)0不能作除数。 2、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 1 / 1 竖式计算 43×12= 34×26= 60×45= 70×42= 19×77= 44×21= 76×48= 90×34= 37×25= 75×52= 23×23= 45×66= 22×36= 36×47= 39×23= 105×5= 72×42= 18×45= 18×90= 60×54= 43×22= 85×25= 89×44= 32×65= 23×19= 34×11= 46×65= 35×15= 50×27= 95×12= 11×65= 13×70= 27×23= 14×25= 508÷8= 43×12= 34×26= 60×45= 70×42= 19×77= 44×21= 76×48= 90×34= 37×25= 75×52= 23×23= 45×66= 22×36= 36×47= 39×23= 105×5= 72×42= 18×45= 18×90= 60×54= 43×22= 85×25= 89×44= 32×65= 23×19= 34×11= 46×65= 35×15= 50×27= 95×12= 11×65= 13×70= 27×23= 14×25= 508÷8= 脱式计算 45+4×45 103—8×12 45×5÷9 43×4+90 95×12+243 78×80-1000 67×14-205 58×13—187 35—168÷7 940÷2—256 543—360÷5 201-69+31 (73-54)×32 24×(81—68) 18×(537-488) 303—(73—49) 249÷3×7 165÷(92—89) 72×(63+21) 615÷(15÷3) 321—816÷8 54×(71-33) 30×9+1 45+60÷5 153-(53+38) 80÷2+2 326-25×8 173-(15+83) 258-(58+29) 200-80÷4 258-58-29 (200-80)÷4 420+80÷5 46×28+750 480÷(75-67) (78+18)÷6 (830-242)÷7 68+35×14 (75-28)×90 88÷8×44 脱式计算 45+4×45 103—8×12 45×5÷9 43×4+90 95×12+243 78×80-1000 67×14—205 58×13—187 35-168÷7 940÷2—256 543—360÷5 201-69+31 (73-54)×32 24×(81—68) 18×(537—488) 303-(73—49) 249÷3×7 165÷(92-89) 72×(63+21) 615÷(15÷3) 321-816÷8 54×(71-33) 30×9+1 45+60÷5 153-(53+38) 80÷2+2 326-25×8 173-(15+83) 258-(58+29) 200-80÷4 258-58-29 (200-80)÷4 420+80÷5 46×28+750 480÷(75-67) (78+18)÷6 (830-242)÷7 68+35×14 (75-28)×90 88÷8×44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数学第五单元试卷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21个14的和是();24的32倍是()。 2、14乘63的积是();16个45相加,和是多少?最简便列 式是(),结果是()。 3、小明在计算完3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 ()×()来进行检验。 4、52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与18的积是()。 5、365加上()正好是75的14倍。 6、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工作14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8 × 1 4 7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1 8………………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2 5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7、如果口算35×19,可以先口算35×20=(),然后再减去()个35。 8、一盒彩色胶卷最多能拍36张照片,照这样计算,15盒胶卷最多 可以拍()张照片。 9、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的乘坐载重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填:没超载或超载)

二.选择题。 1.69×51的积是() ①三位数②四位数③五位数 2.99×19的积() ①大于2000 ②等于2000 ③小于2000 3.89×90比80×89多() ① 10 ② 89 ③890 三、口算下面各题 (1)你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8×40 = 43×0 = 100-40= 3×190= 40×9 = 270×3= 150×6= 4×28= (2)直接写得数。 11×20 70×20 40×30 30×21 30×13 60×20 40×12 11×50 25×10 12×40 (3)先口算,再熟记这些口算答案。 25×4= 125×8= 25×6= 125×2= 250×4= 1250×8= 25×8= 125×4= 四、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 33×22= 83×26= 26×4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进率100: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②进率10000: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③进率1000000: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汇总重点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姓名: 知识点和常考点: 1.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 确定一个方向,能判断出其他方向的方法:按照顺时针方向 “东—南—西—北” 4.以一个物体为中心来判断另一个物体在什么方向:如“学校在小明在的( )方向”,这时候要以小明家为中心。 5. 学会描述路线:从( 开始地点 )出发,往( )方向,经过( ),到达(目的地 )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 (1)小刚出门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最后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小明出门后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 帮小动物找家 学校 小红家 小刚家 小明家 60米 50米 100米 40米 70米 北

小鸡的家 小狗的家小鸭的家小猪的家 小猫的家 (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面。 二、选择题 1.早上太阳从()方升起,傍晚在()方落下。 A.东 B. 西 C. 南 D. 北 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面走。 A.东 B. 西 C. 南 D. 北 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面。 A.东 B. 西 C. 南 D. 北 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李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李伟的座位的()方向。 A.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5. 西南与()相对。 A.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三、一起去逛街 下面是公交车线路图 我从新华路乘公交车向()方向坐()站地到公园,再向()方向坐()站地到书店,最后向()方向坐()站地就到火车站了。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竖式计算题300道

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竖式计算题300 道 49 X 64= 23 X 78= 42X 45= 25X 52= 23X 48= 23X 64= 78X 45= 24X 36= 41X 67= 43X 54= 25X 92= 43X 73= 67X 54= 92X 73= 36X 73= 94X 54= 62X 42= 50X 25= 94X 37= 36X 94= 62X 50=

94 X73= 54X42= 25X37= 25 X53= 52X36= 48X94= 26 X85= 57X57= 25X22= 48 X26= 57X53= 36X94= 85 X57= 72X48= 54X62= 29 X24= 32X52= 35X93= 72 X54=29X32= 35X48=

62 X24=52X9= 27X64=

24 X78= 46X35= 26X23= 45 X28= 27X24= 46X26= 45 X64= 78X35= 23X28= 52 03= 24X21= 49X34= 34X67= 36X54= 75X92= 93X73= 47X34= 36X75= 93X36= 67X54= 92X73=

21X76= 48X57= 97X45=

65 X29= 74X 37= 21X 48= 97 05= 74X 76= 57X 45= 29 X 37= 65X 83= 82X 36= 25 X 94= 34X 85= 45X 57= 65X 82= 25X 34= 46X 83= 36 X 94= 85X 57= 32 X 43= 54X 52= 92X 24= 32 X 5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 纳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2.估算:想被乘数和乘数最接近或等于哪个整十的两位数,那么所要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二)笔算乘法:注意竖式的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位数,也可能是( 四)位数。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用书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第五单元测试卷(提优卷)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游泳池的面积约是1200()。 (2)教室地面的面积约是50()。 (3)课桌面的面积约是35()。 (4)一块方砖的面积约是800()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0平方分米,宽是50厘米,长是()分米。 3.用两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4.在一堵面积是80平方米的墙上有4个边长都为2米的正方形窗户,如果要粉刷这堵墙,粉刷的面积是()平方米。 5.一张长20厘米、宽14厘米的长方形纸,要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长方形,如果宽增加3厘米,面积就增加24平方厘米,这时刚好是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 二、判断题。 1.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25厘米面积也是25厘米。() 2.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3.贝贝的手掌面积约为1平方厘米。() 4.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里可以平铺放置64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 5.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3米,宽增加2米,面积就增加6平方米。() 三、选择题。1.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周长最长的是(),面积最大的是() A. B. C. 2.一幅窗帘长5米,宽20分米,这幅窗帘的面积是()平方米。 A.100 B.50 C.10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A.3 B.6 C.9 4.用2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一定相等。 A.长和宽 B.周长 C.面积 5.小兔不小心把一张正方形纸撕掉了一部分,这张纸原来的面积是()(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A.40平方厘米 B.64平方厘米 C.32平方厘米 四、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 1/ 18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1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

形象性。因此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发表看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 地图上认识方向…………………………………………………….1课时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页例1和“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方位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3.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题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竖 式计算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计算练习 一、口算。 84÷42= 600-50= 500×3= 0×930= 27×30= 84÷12= 420÷3= 910÷3= 320-180= 30×40= 40+580= 560÷4= 72÷4=8000÷2= 102+20= 4000÷50= 3+= += = 50×0×8= 75+25÷5=32÷47×12= 45+55÷5= 70×(40-32)= 90÷5×3= 10÷10×30= 6×(103-98)= 7+3×0= 51-4×6= 二、列竖式计算。 332×3= 76×24= 55×21= 32×24= -=? +=? -=865÷5= 362÷6= 702÷7=? 三、脱式计算。 326×5-387 488÷8+201 1000-46×22 27+27×10 四、单位换算。 7分=( )元 6分米=( )米 64厘米=( )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元4角2分=( )元 5元7角=( )元 3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65吨=( )千克 5分米6厘米=( )米 10分米=( )米 9分米6厘米=( )米分=( )元( )角( ) 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 8米=( )分米 5000克=( )千克 400厘米=( )米 3吨500千克=( )千 克

3600千米=( )千米( )米 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7008千克=( )吨( )千克 4米7厘米=( )厘米 3千克=( )克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1吨-320千克=( )千克 3日=()小时 48个月=()年35天=()星期 3时20分=()分五月份=()天 5年=()月 3平方米=()平方分米 3厘米=()分米 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38秒=()分( )秒 1元2分=( )元 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公顷9分米=( )米 6.02米=( )米( )分米( )厘米 (写学过的单位以及基本的换算公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