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实用教程答案(第三版)董健全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实用教程答案(第三版)董健全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实用教程答案(第三版)董健全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实用教程答案(第三版)董健全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实用教程答案(第三版).doc

第1、2章

1.1 名词解释:

◆ DB: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好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 数据模型: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 概念数据模型:它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 结构数据模型:它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 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

◆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 逻辑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要进行修改(如增加记录类型或增加数据项),那么外模式/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外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概念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

◆ 宿主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的语言(即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在数据库技术中称为宿主语言(host language),简称主语言。

◆ DDL: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用于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映象,定义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

◆ DML: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用于让用户或程序员使用,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基本的数据操作分成两类四种:检索(查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DML分成交互型DML和嵌入型DML两类。依据语言的级别,DML又可分成过程性DML和非过程性DML两种。

◆ 交互型DML:这类DML自成系统,可在终端上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 嵌入型DML:这类DML是嵌入在主语言中使用。此时主语言是经过扩充能处理DML语句的语言。

◆ 过程性DML:用户编程时,不仅需要指出“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还需要指出“怎么做”(怎么获得数据)。层状、网状的DML属于过程性语言。

◆ 非过程性DML:用户编程时,只需要指出“做什么”,不需要指出“怎么做”。关系型DML属于非过程性语言。

◆ DD: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通常DD还存放数据库运行时的统计信息)

◆ DD系统:管理DD的实用程序称为“DD系统”。

1.2 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答: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3)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1.3 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特点?

答:有五方面的特征:

(1)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2)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3)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

(4)系统提供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的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是安全的、正确的、可靠的。

(5)对数据的操作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也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1.4 你怎样理解实体、属性、记录、字段这些概念的类型和值的差别?试举例说明。

答:实体(entity):是指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可以是具体的对象,如:一个男学生,一辆汽车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如:一次借书、一声场球赛等。

属性(attribute):实体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每个属性有一个值域,其类型可以是整数型、实数型、字符串型。如:学生(实体)有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属性,相应值域为字符、字符串、整数和字符串型。

字段(field):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它是可以命名的最小信息单位,所以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初等项。字段的命名往往和属性相同,如:学生有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字段。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一般用一个记录描述一个实体,所以记录又可以定义为能完整地描述一个实体的字段集。如:一个学生记录,由有序的字段集(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组成。

2.2 逻辑记录与物理记录,逻辑文件与物理文件有些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数据描述有两形式: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

物理数据描述是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物理数据是实际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物理记录、物理文件(还有物理联系、物理结构等术语),都是用来描述存储数据的细节。

逻辑数据描述是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

逻辑记录、逻辑文件(还有逻辑联系、逻辑结构等术语),都是用户观点的数据描述。

2.3 为某百货公司设计一个ER模型。

百货管辖若干个连锁商店,每家商店经营若干商品,每家商店有若干职工,但每个职工只能服务于一家商店。

实体类型“商店”的属性有:商店编号,店号,店址,店经理。实体类型“商品”的属性有: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实体类型“职工”的属性有: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在联系中应反映出职工参加某商店工作的开始时间,商店销售商品的有销售量。

试画出反映商店、商品、职工实体类型及联系类型的ER图,并将其转换成关系模式集。

答:实体:商店(商店编号,店号,店址,店经理)

商品(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

职工(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

联系:P1-商店销售商品的有销售量间

P2-职工参加某商店工作的开始时

ER图:

关系模式集:商店模式(商店编号,店号,店址,店经理)

商品模式(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

职工模式(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

P1模式(商店编号,商品编号,月销售量)

P2模式(商店编号,职工编号,开始时间)

2.4 试述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主要特点。

答:ER模型的主要特点:(1)接近于人的思维,容易理解;(2)与计算机无关,用户容易接受。

层次模型的特点: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实现,查询效率较高。

网状模型的特点:记录之间联系通过指针实现,M:N联系也容易实现(每个M:N联系可拆成两个1:N联系),查询效率较高。

关系模型的特点:用关鍵码而不是用指针导航数据,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编程时并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

2.7 试述概念模式在数据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答:概念模式(定义)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数据按外模式的描述提供给用户,按内模式的描述存储在磁盘中,而概念模式提供了连接这两级的相对稳定的中间观点,并使得两级的任何一级的改变都不受另一级的牵制。

2.9 数据独立性与数据联系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答: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数据联系是指同一记录内部各字段间的联系,以及记录之间的联系。

2.11 试述DBMS的主要功能。

答:DBMS的主要功能有:

(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2)数据库的操纵功能

(3)数据库的保护功能

(4)数据库的存储管理

(5)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6)数据字典

2.12 试叙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功能。

答: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实现:

(1)数据库的恢复。

(2)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3)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4)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

2.13 试叙DBMS对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答:DBMS中主要有四个实用程序提供给数据库管理员运行数据库系统时使用,起着数据库维护的功能:

(1)数据装载程序(loading)

(2)备份程序(backup)

(3)文件重组织程序

(4)性能监控程序

2.14 从模块结构看,DBMS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从模块结构看,DBMS由两大部分组成: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1)查询处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DDL编译器,DML编译器,嵌入型DML的预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2)存储管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2.15 DBS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DBS由四部分组成:数据库、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

2.17 什么样的人是DBA?DBA应具有什么素质?DBA的职责是什么?

答:DBA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人,负责DBS的正常运行。DBA可以是一个人,在大型系统中也可以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

DBA应具有下列素质:

(1)熟悉企业全部数据的性质和用途;

(2)对用户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

(3)对系统的性能非常熟悉。

DBA的主要职责有五点:

(1)概念模式定义

(2)内模式定义

(3)根据要求修改数据库的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4)对数据库访问的授权

(5)完整性约束的说明

2.19 使用DBS的用户有哪几类?

答:使用DBS的用户有四类:

1)DBA

2)专业用户

3)应用程序员

4)最终用户

3.1 名词解释: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实际上就是记录类型。它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名以及模式的主键。关系模式仅是对数据特性的描述。

?关系实例:就是一个关系,即一张二维表格。

?属性:在关系模型中,字段称为属性。

?域:在关系中,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

?元组:在关系中,记录称为元组。

?超键:在一个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

?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

?主键: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候选键为主键。

?外键:某个关系的主键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此时该主键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键,如有两个关系S和SC,其中S#是关系S的主键,相应的属性S#在关系SC中也出现,此时S#就是关系SC的外键。

?实体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如果出现空值,那么主键值就起不了唯一标识元组的作用。

?参照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其形式定义如下:如果属性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R2的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或者为空值,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

?这条规则在使用时有三点应注意:

?1)外键和相应的主键可以不同名,只要定义在相同值域上即可。

?2)R1和R2也可以是同一个关系模式,表示了属性之间的联系。

?3)外键值是否允许空应视具体问题而定。

?过程性语言:在编程时必须给出获得结果的操作步骤,即“干什么”和“怎么干”。如Pascal和C语言等。

?非过程性语言:编程时只须指出需要什么信息,不必组出具体的操作步骤的语言,各种关系查询语言均属于非过程性语言。

3.2 为什么关系中的元组没有先后顺序?

答:因为关系是一个集合,因此不考虑元组间的顺序,即没有行序。

3.3 为什么关系中不允许有重复元组?

答:如果关系中有重复元组,那么就无法用键来标识唯一的元组。因此在关系模型中对关系作了限制。

3.4 关系与普通的表格、文件有什么区别?

答:总而言之,关系是一种规范化了的二维表格,在关系模型中,对关系作了下列规范性限制:

1)关系中每一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分解的。

2)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没有重复元组)。

3)由于关系是一个集合,因此不考虑元组间的顺序,即没有行序。

4)元组中,属性在理论上也是无序的,但在使用时按习惯考虑列的顺序。

3.5 笛卡尔积、等值联接、自然联接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笛卡尔积对两个关系R和S进行操作,产生的关系中元组个数为两个关系中元组个数之积。等值联接则是在笛卡尔积的结果上再进行选择操作,挑选关系第i个分量与第(r+j)个分量值相等的元组;自然连接则是在等值联接(以公共属性值相等为条件)的基础上再行投影操作,去掉S中的公共属性列,当两个关系没有公共属性时,自然连接就转化笛卡尔积。

3.8 假设R和S分别是三元和二元关系,试把表达式π

1,5(σ

2=4∨3=4

(R×S))

转换成等价的:(1)汉语查询句子;(2)元组表达式;(3)域表达式。

解:(1)汉语表达式:选择R×S关系中元组第2分量或第3分量与第4分量值相等的元组并取第1列与第5列组成的新关系。

(2)元组表达式:{t|(u)(

v)(R(u)∧S(v)∧(u[2]=v[4]∨u[3]=v[4])∧t[1]=u[1]∧t[2]=v[2])}

(3)域表达式:{xv|(y)(z)(u)(R(xyz)∧S(uv)∧(y=u∨z=u))}

3.10 试把域表达式{ab|R(ab)∧R(ba)}转换成等价的:(1)汉语查询句子;

(2)关系代数表达式;(3)元组表达式。

解:(1)汉语查询句子:选择R中元组第1分量值与第2分量值互换后仍存在于R中的元组。

(2)关系代数表达式:π

1,2(σ

1=4∧2=3

(R×R));

(3)元组表达式:{t|(u)(R(t)∧R(u)∧t[1]=u[2]∧t[2]=u[1])}

3.11

设有两个关系R(A,B,C)和S(D,E,F),试把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转换成等价的元组表达式:

(1)π

A (R);(2)σ

B='17'

(R);(3)R×S;(4)π

A,F

C=D

(R×S))

解:(1){t|(u)(R(t)∧R(u)∧t[1]=u[1])}

(2){t|R(t)∧t[2]='17')}

(3){t|(u)(

v)(R(u)∧S(v)∧t[1]=u[1]∧t[2]=u[2]∧t[3]=u[3]∧t[4]=v[1]∧t[5]=v[2]∧t[6]=v[3])}

(4){t|(u)(v)((R(u)∧S(v)∧u[3]=v[4]∧t[1]∧u[1]∧t[2]=v[3])}

3.12 设有三个关系:

S(S#,SNAME,AGE,SEX)

SC(S#,C#,GRADE)

C(C#,CNAME,TEACHER)

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语句。

3.13 试用元组表达式表示上题中各个查询语句。

解:上两题一并作答:(前者为关系代数表达式,后者为元组表达式。) ?(1)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

?πC#,CNAME(σTEACHER='LIU'(C))

?{t|(u)(C(u)∧t[3]='LIU'∧t[1]=u[1]∧t[2]=u[3])}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与姓名。

?πS#,SNAME(σAGE>'23'∧SEX='男'(S))

?{t|(u)(S(u)∧u[AGE]>'23'∧u[SEX]='男

'∧t[1]=u[S#]∧t[2]=u[SNAME])} (这里分量用属性表示,当然也可用数字)

?检索学号为S3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与任课教师名。

?πCNAME,TEACHER(σS#='S3'∧SC.C#=C.C#(SC×C)) (也可将两个关系自然连接后选择、投影)

?{t|(u)(v)(

w)(S(u)∧SC(v)∧C(w)∧u[1]='S3'∧v[1]=u[1]∧v[2]=w[1]∧t[1]=w[2 ]∧t[2]=w[3])}

?检索至少选修LIU老师所授课程中一门课程的女学生的姓名。

?πSNAME(σSEX='女'∧TEACHER='LIU'(S|X|SC|X|C))

?{t|(u)(v)(w)(S(u)∧SC(v)∧C(w)∧u[SEX]='女

'∧v[S#]=u[S#]∧v[C#]=w[C#]∧w[TEACHER]='LIU'∧t[1]=u[SNAME])}

?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号。

?πC#(SC)-πC#(σSNAME='WANG'∧S.S#=SC.S#(S×SC))

?{t|(u)(

v)(S(u)∧SC(v)∧u[SNAME]='WANG'∧u[S#]≠v[S#]∧t[1]=v[C#])}

?(前一式用全部课程号减去WANG同学所学的课程号,后一句则是直接选择SNAME='WANG'的元组并且WANG没有相应课程号的元组。)

?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πS#(σ1=4∧2≠5(SC×SC)) (SC自乘之后,同一个学号下两个课程号不同的元组)

?{t|(u)(

v)(SC(u)∧SC(v)∧u[S#]=v[S#]∧u[C#]≠v[C#])∧t[1]=u[S#]}

?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学生学号。

?πC#,S#(SC|X|(πS#,C#(SC)÷πS#(S))) (涉及到全部值时,应用除法,“除数”是全部量。)

?{t|(u)(v)(

w)(SC(u)∧S(v)∧C(w)∧u[S#]=v[S#]∧u[C#]=w[C#]∧t[1]=u[C#]∧t[2 ]=v[S#])}

?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课程的学生学号。

?πS#(σTEACHER='LIU'(S|X|SC|X|C))

?{t|(u)(v)(

w)(S(u)∧SC(v)∧C(w)∧u[1]=v[1]∧v[2]=w[1]∧w[3]='LIU'∧t[1]=u[ 1])}

3.15

在教学数据库S、SC、C中,用户有一查询语句:检索女同学选修课程的课程名和任课教师名。(1)试写出该查询的关系代数表达式;(2)试写出查询优化的关系代数表达式。

解:(1)π

CNAME,TEACHER (σ

SEX='女'

(S|X|SC|X|C))

(2)优化为:π

CNAME,TEACHER (π

CNAME,TEACHER

(C)|X|(π

S#,C#

(SC)|X|π

S#

SEX='女'

(S))))

第4章结构化查询语言

4.1 名词解释:

◆ SQL模式:基本表的集合定义为SQL模式。一个SQL模式(即"数据库模式")由模式名和模式拥有者的用户名或账号来确定,并包含模式中每一个元素(基本表、视图、索引等)的定义。

◆ SQL数据库: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即‘结构式查询语言’,采用英语单词表示和结构式的语法规则。一个SQL数据库是表的汇集,它用一个或多个SQL模式定义。

◆ 基本表: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称为基本表(Base Table),基本表是本身独立的表,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基本表。

◆ 存储文件: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存储模式称为存储文件(Stored File)。

◆ 视图: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子模式称为视图(View),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导出的表。

◆ 行: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元组称为行(row)。

◆ 列:在SQL中,把传统的关系模型中的属性称为列(coloumn)。

◆ 实表:基本表就被称为实表,它是实际存放在数据库中的表。

◆ 虚表:视图就被称为虚表,因为在数据库中只存储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所对应的数据。

◆ 相关子查询:在嵌套查询中,内层查询称为‘相关子查询’,子查询中查询条件依赖于外层查询中的某个值,所以子查询的处理不只一次,要反复求值,以供外层查询使用。

◆ 联接查询:查询时先对表进行笛卡尔积操作,然后再做等值联接、选择、投影等操作。联接查询的效率比嵌套查询低。

◆ 交互式SQL:在终端交互方式下使用的SQL语言称为交互式SQL。

◆ 嵌入式SQL:嵌入在高级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的SQL语言称为嵌入式SQL。

◆ 共享变量:在嵌入的SQL语句中引用宿主语言的程序变量称为共享变量。

◆ 游标:游标是与某一查询结果相联系的符号名,用于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

◆ 卷游标:卷游标在推进时不但能沿查询结果中元组顺序从头到尾一行行推进,也能一行行返回(而游标是不能返回的)。

4.2 对于教学数据库的三个基本表

学生 S(S#,SNAME,AGE,SEX)

学习 SC(S#,C#,GRADE)

课程 C(C#,CNAME,TEACHER)

试用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

(1)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SELECT C#,CNAME

FROM C

WHERE TEACHER=‘LIU’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AGE>23) AND (SEX=‘M’)

(3)检索至少选修LIU老师所授课程中一门课程的女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SEX=‘F’ AND S#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 IN

(SELECT C#

FROM C

WHERE TEACHER=‘LIU’)

(4)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SELECT C#

FROM C

WHERE C# NOT IN

(SELECT C#

FROM SC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

WHERE SNAME='WANG'))

(5)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S#

FROM SC

HAVING COUNT(C#)>=2

(6)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

SELECT C#,CNAME

FROM C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C.S#=S.S# AND SC.C#=C.C#)) (7)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课的学生学号。

SELECT S#

FROM S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S.S#=SC.S# AND C# IN

(SELECT C#

FROM C

WHERE TEACHER='LIU'))

(请讨论一下,本题是否可如此:SELECT DISTINGCT

S# FROM SC WHERE EXISTS (SELECT C# FROM C WHERE TEACHER='LIU'))

4.3 设有两个基本表R(A,B,C)和S(D,E,F),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

(1)πA(R) (2)σB='17'(R) (3)R×S

(4))πA,F(σC=D(R×S)

(1)SELECT A FROM R

(2)SELECT * FROM R WHERE B='17'

(3)SELECT A,B,C,D,E,F FROM R,S

(4)SELECT A,F FROM R,S WHERE R.C=S.D

4.4 设有两个基本表R(A,B,C)和S(A,B,C)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

(1)R∪S(2)R∩S(3)R-S (4)πA,B(R)|X|πB,C(S)

(1)SELECT A,B,C

FROM R,S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A,B,C

FROM R,S

WHERE R.A=S.A AND R.B=S.B AND R.C=S.C)

(2)SELECT A,B,C

FROM R,S

WHERE R.A=S.A AND R.B=S.B AND R.C=S.C

(3)SELECT A,B,C

FROM R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A,B,C

FROM S

WHERE R.A=S.A AND R.B=S.B AND R.C=S.C)

(4)SELECT R.A,R.B,S.C

FROM R,S

WHERE R.B=S.B

4.5 试叙述SQL语言的关系代数特点和元组演算特点。

答:SQL语言是介乎关系代数和元组演算之间的一种语言:...

4.6 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对教学数据库中三个基本表S、SC、C的查询:

(1)统计有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

SELECT COUNT(DISTINCT C#) FROM SC

(2)求选修C4课程的学生的平均年龄。

SELECT AVG(AGE)

FROM S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C4')

(3)求LIU老师所授课程的每门课程的学生平均成绩。

SELECT AVG(GRADE)

FROM SC

WHERE C# IN

(SELECT C#

FROM C

WHERE TEACHER='LIU')

(4)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超过10人的课程才统计)。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列,若人数相同,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SELECT DISTINCT C#,COUNT(S#)

FROM SC

GROUP BY C#

HAVING COUNT(S#)>10

ORDER BY 2,C# DESC

(5)检索学号比WANG同学大,而年龄比他小的学生姓名。

SELCET SNAME

FROM S AS X

WHERE X.S#>SOME

(SELECT S#

FROM S AS Y

WHERE Y.SNAME='WANG' AND X.AGE (6)检索姓名以WANG打头的所有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AGE

FROM S

WHERE SNAME LIKE 'WANG%'

(7)在SC中检索成绩为空值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

SELECT S#,C#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8)求年龄大于女同学平均年龄的男学生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AGE

FROM S AS X

WHERE X.SEX='M' AND X.AGE>(SELECT

AVG(AGE) FROM S AS Y WHERE Y.SEX='F')

(9)求年龄大于所有女同学年龄的男学生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AGE

FROM S AS X

WHERE X.SEX='M' AND X.AGE>ALL (SELECT

AGE FROM S AS Y WHERE Y.SEX='F')

4.7 试用SQL更新语句表达对教学数据库中三个基本表S、SC、C的各个更新操作:

(1)往基本表S中插入一个学生元组(‘S9’,‘WU’,18)。

INSERT INTO S(S#,SNAME,AGE) VALUES('59','WU',18)

(2)在基本表S中检索每一门课程成绩都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性别,并把检索到的值送往另一个已存在的基本表STUDENT(S#,SANME,SEX)。

INSERT INTO STUDENT(S#,SNAME,SEX)

SELECT S#,SNAME,SEX

FROM S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GRADE>80)

(3)在基本表SC中删除尚无成绩的选课元组。

DELETE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4)把WANG同学的学习选课和成绩全部删去。

DELETE FROM SC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

WHERE NAME='WANG')

(5)把选修MATHS课不及格的成绩全改为空值。

UPDATE SC

SET GRADE=NULL

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C

WHERE CNAME='MATHS') AND SC.GRADE<60

(6)把低于总平均成绩的女同学成绩提高5%。

UPDATE SC

SET GRADE=GRADE*1.05

WHERE GRADE<(SELECT AVG(GRADE) FROM SC)

AND S# IN (SELECT S# FROM S WHERE SEX='F')

(7)在基本表SC中修改C4课程的成绩,若成绩小于等于75分时提高5%,若成绩大于75分时提高4%(用两个UPDATE语句实现)。

UPDATE SC

SET GRADE=GRADE*1.05

WHERE C#='C4' AND GRADE<=75

UPDATE SC

SET GRADE=GRADE*1.04

WHERE C#='C4' AND GRADE>75

4.8 “仓库管理”关系模型有五个关系模式:

零件PART(P#,PNAME,COLOR,WEIGHT)

项目PROJECT(J#,JNAME,DATE)

供应商SUPPLIER(S#,SNAME,SADDR)

供应P_P(J#,P#,TOTOAL)

采购P_S(P#,S#,QUANTITY)

(1)试用SQL DDL语句定义上述五个基本表,并说明主键和外键。

CREATE TABLE PART(P# CHAR(4) NOT NULL,PNAME CHAR(10) NOT NULL,COLOR CHAR(10),WEIGHT REAL,PRIMARY KEY(P#,PNAME))

CREATE TABLE PROJECT(J# CHAR(4) NOT NULL,JNAME CHAR(10) NOT NULL,DATE DATE,PRIMARY KEY(J#))

CREATE TABLE SUPLIER(S# CHAR(4) NOT NULL,SNAME

CHAR(10),SADDR VARCHAR(10),PRIMARY KEY(S#)

CREATE TABLE P_P(J# CHAR(4),P# CHAR(4),TOTAL

INTEGER,FOREIGN KEY(J#,P#))

CREATE TABLE P_S(P# CHAR(4),S# CHAR(4),QUANTITY

INTEGER,FOREIGN KEY(S#,P#))

(2)试将PROGECT、P_P、PART三个基本表的自然联接定义为一个视图VIEW1,PART、P_S、SUPPLIER三个基本表的自然联接定义为一个视图VIEW2。

CREATE VIEW

VIEW1(P#,PNAME,COLOR,WEIGHT,J#,JNAME,DATE,TOTAL)

AS SELECT

PART.P#,PNAME,COLOR,WEIGHT,PROJECT,PROJECT.J#,JNAME,DATE,TOTAL

FROM PART,PROJECT,P_P

WHERE PART.P#=P_P.P# AND P_P.J#=PROJECT.J#

CREATE VIEW

VIEW2(P#,PNAME,COLOR,WEIGHT,S#,SNAME,SADDR,QUANTITY)

AS SELECT

PART.P#,PNAME,COLOR,WEIGHT,SUPPLIER.S#,SNAME,SADDR,QUANTITY

FROM PART,P_S,SUPPLIER)

WHERE PART.P#=P_S.P# AND P_P.S#=SUPPLIER.S#

(3)试在上述两个视图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查询:

1)检索上海的供应商所供应的零件的编号和名字。

SELECT P#,PNAME

FROM VIEW2 WHERE SADDR='SHANGHAI'

2)检索项目J4所用零件的供应高编号和名字。

SELECT S#,SNAME

FROM VIEW2 WHERE P# IN(SELECT P# FROM VIEW1 WHERE J#='J4')

4.9 对于教学数据库中基本表SC,已建立下列视图:

CREATE VIEW S_GRADE(S#,C_NUM,AVG_GRADE)

AS SELECT S#,COUNT(C#),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

试判断下列查询和更新是否允许执行。若允许,写出转换到基本表SC上的相应操作。

(1) SELECT * FROM S_GRADE

允许:SELECT S#,COUNT(C#),AVG(GRADE) FROM SC

(2) SELECT S#,C_NUM

FROM S_GRADE

WHERE AVG_GRADE>80

允许:SELECT S#,COUNT(C#) FROM SC WHERE AVG(GRADE)>80

数据库笔试题 - 答案

XXXX感谢您对本套试题的回答,首先请您填写上您的姓名(____________),本套试题将作为XXXX入职的参考,多谢您的重视。本套试题分三部分:填空题(10分)、选择题(20分),SQL 基础题(30)、简答题(20)、综合题(30)。时间60分钟,满分110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索引字段值不唯一,应该使用的索引类型为( 普通索引 ) 2. 只有满足联接条件的记录才包含在查询结果中,这种联接为( 内联接) 3. E-R模型的组成包括那些元素( 实体 )( 属性)( 关系) 4. 事务所具有的特性有( 原子性)( 一致性)( 隔离性)( 持久性) 5、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二、选择提(每题1分,共20分) 1、在删除整表数据,同时保留表结构时,采用( C )的效率比( A )要高; A. delete B. drop table C. truncate Table 2、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能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插入/修改/删除的功能称为(C); A.数据定义功能 B.数据管理功能 C.数据操作功能 D.数据控制功能 3、2 4、在关系模型中,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是通过(B)。 A:候选键B:主键C:外键D:超键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S是( D); A.信息管理的应用软件 B.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 C.管理中的数据库 D.管理数据的软件 5、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B)。 A、实体完整性规 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D、值域 6、设有部门和职员两个实体,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部门与职员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B)。 A、m:n B、1:m C、m:1 D、1:1 7、设有课程和学生两个实体,每个学生可以选修多个课程,一个课程可以有多名学生选修,则课程与学生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 A )。 A、m:n B、1:m C、m:1 D、1:1 8、如果一个班只能有一个班长,而且一个班长不能同时担任其它班的班长,班级和班长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属于(D)。 A、m:n B、1:m C、m:1 D、1:1 9、索引字段值不唯一,应该选择的索引类型为( B )。 A:主索引 B:普通索引C:候选索引D:唯一索引 10、如果指定参照完整性的删除规则为"级联",则当删除父表中的记录时( C )。 A:系统自动备份父表中被删除记录到一个新表中 B:若子表中有相关记录,则禁止删除父表中记录 C:会自动删除子表中所有相关记录

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一、建立数据库 ACCESS数据库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其扩展名为.MDB。它所包含的对象:表(Table) 、查询(Query) 、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模块等。 一个数据库可以拥有多个表、多个查询及多个其它对象,而表是整个数据库的基础。 创建数据库的二种方式: 1.启动Access 2002时创建数据库 “开始,程序,Microsoft access”→“空access 数据库”→指定保存位置和文件名 2.进入Access 2002后创建数据库 “文件,新建”→“常用”选项卡上选择“数据库”→指定保存位置和文件名→“创建” 二、建立表 创建表的三种方式: 1. 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结构 2. 使用“表向导”(利用示例表)创建表结构 3. 通过输入数据直接创建表结构和记录

重点掌握:使用表设计器 创建表的步骤: 1、设计表结构 数据库窗口“表”面板→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打开“设计视图”→设计表结构→“关闭”设计视图→输入表名。 2、输入表记录 双击表名打开“数据表视图”→输入表记录→“关闭”数据表视图。 关于表的说明: 1)表的三要素:表名、记录(行)、字段(列) 2)表的定义项:表名、字段名、字段数据类型、字段属性和表的主关键字。表的可选定义项:字段说明、表的属性。 3)表的命名:字母、汉字、数字、空格和除了句号、叹号、方括号等字符以外字符的任何组合。(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表名不能重复) 关于字段的说明: 1)字段名:每一个字段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名字。 ①字段名长度不超过64个字符。 ②字段名可以包含字母、汉字、数字、空格(但空格不能为首字符), 还可以包含大部分标点符号。 ③字段名不能出现句号(。)、叹号(!)、方括号([ ])。 ④在同一张表中,字段名不能重复使用。

实验一ACCESS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可编辑可修改 实验一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_6_学时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 时间:2013年月日课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 节教学周次:第________ 周 实验分室:_______________ 实验台号:__________ 实验员: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及其它简单操作 2.熟练掌握数据表建立、数据表维护、数据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 2.数据表的创建: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之间关系、数据的输入 3.数据表维护:打开表、关闭表、调整表外观、修改表结构、编辑表内容 4?数据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数据库 1.创建空数据库 要求:建立“教学管理.accdb ”数据库,并将建好的数据库文件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操作步骤:

IS 1 丿小? e 叮亍 Micrtilitil ftfdwvi 口 可审业 a 站 j-t 4审时 OffiCfLC WF gm ■ *陆 (2)单击険'I 按钮,在打开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的保存位置,在“ 件夹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1-2所示。 (3)这时返回到access 启动界面,显示将要创建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保存位置,如果用户未提供文件 扩展名,access 将自动添加上。 (4 )在右侧窗格下面,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如图 1-1所示。 (5)这时开始创建空白数据库,自动创建了一个名称为表 1的数据表,并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这 个表1,如图1-3所示。 J 曰归 图1-1 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1 )在Access 2010启动窗口中,在中间窗格的上方,单击“空数据库” ,在右侧窗格的文件名文本 框中,给出一个默认的文件名“” 。把它修改为“教学管理”如图 1-1所示。 实验一”文

数据库试题

1.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b )。 A)每个数据文件中有且只有一个主数据文件 B)日志文件可以存在于任意文件组中 C)主数据文件默认为 primary 文件组 D) 文件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数据库文件组织 2.S QL server 数据库文件有三类,其中日志文件的后缀为(b )。 A).ndf B).ldf C).mdf D) .idf 3.SQL Server 2005是一个( c )的数据库系统。 A)网状型B)层次型C)关系型D)以上都不是 4.SQL Server 2005 采用的身份验证模式有( d )。 A).仅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B)仅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 C)仅混合模式D) .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模式 5. SQL Server 2005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工具和实用程序,其中负责启动、暂停和停止SQL Server的4种服务的是( d )。 A)查询分析器B)导入和导出数据C)事件探查器D) 配置管理器 6.SQL Server 2005中的数据以页为基本存储单位,页的大小为( a )。 A)8kb B)16kb C)32kb D) 64kb 7.下面哪一个不是SQL Server2005的基本数据类型 ( a )。 A).VARIANT B)VARCHAR C)VARBINARY D) NVARCHAR 8.SQL Server的字符型系统数据类型主要包括( b )。 A)Int、money、char B)char、varchar、text C) datetime、binary、int D) char、varchar、int 9.SELECT语句中与HAVING子句通常同时使用的是( c )子句。 A)ORDER BY B)WHERE C)GROUP BY D) 无需配合 10.假如有两个表的连接是这样的: table_a inner join table_b 其中table_a和table_b 是两个具有公共属性的表,这种连接会生成哪种结果集?( d )。 A)包括table_a中的所有行,不包括table_b的不匹配行 B)包括table_b中的所有行,不包括table_a的不匹配行 C)包括和两个表的所有行 D) 只包括table_a和table_b满足条件的行 1.SQL server 2005是B/S 结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3.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网状和关系。 4.常用的关系操作有两类:传统的集合操作,如并、交、差和广义笛卡尔积;专门关系操作,如选择、连接、投影和除等。 5.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类。 6.SQL server 2005提供的系统数据库类型有二进制数据、字符型数据、日期和时间数据、数值型数据双字节型数据、 和货币数据,也可以使用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SQL server 2005的数据库包含3类文件:主数据文件、辅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包含4个系统数据库 master 、 model 、 tempdb 和msdb数据库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试题与答案(1)

第1题: 委托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技术人员与企业的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对 第2题: 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中心的信息管理强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量数据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不对 第3题: 根据信息技术扩散模型,在集成阶段,企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开始认识到运用系统的方法,从总体出发,全面规划,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不对 第4题: 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建立了不同的模型。比较著名的模型有两个,一个是世界银行报告中提出的信息技术的扩散模型,另一个是诺兰模型。对 第5题: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企业过程/数据类矩阵的分析得到的。不对第6题: 生命周期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整个开发过程工程化。对 第7题: 原型法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工具很快形成原型。一方面,将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三个阶段融为一体,缩短了开发周期。对 第8题: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过程中,通过制作业务过程和数据的U/C矩阵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划分系统逻辑功能(即: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对 第9题: 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只存在有无的问题,并无优劣之分。不对 第10题: 管理信息系统纯粹是一个技术系统,人的作用只是微乎其微。不对 第11题: 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对 第12题: 管理信息系统从概念上看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对 第13题: 管理信息系统能提供信息,具有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记录功能。对 第14题: 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不对 第15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必须通过传统物流服务方式才能实现信息传递。不对 第16题: 在信息管理中, 信息和数据是两个在概念上有所区别的术语,所以任何时候针对任何对象,信息和数据都是绝对而言的,不能混淆。不对 第17题: 在对这些信息的加工中,按处理功能的高低可把加工分为预加工、综合分析和决策处理。对 第18题: 许多企业都能从记录到的客户销售数据中经过仔细分析得到潜在的客户需求并极力追求进一步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了信息系统可以改进企业的生产销售方式。对 第19题: 管理信息系统是仅仅服务于管理控制层的信息系统,所以从广义上,MIS对各个子系统具有管理、控制、计划的功能。不对 第20题: 根据诺兰模型,在信息管理阶段,信息系统面向企业整个管理层次,从低层的事务处理到高层的预测与决策都能提供信息支持。对 第21题: 划分时应同时遵循两点原则:沿对角线一个接一个地画小方块,即不能重叠,又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和过程;小方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但必须将所有的“C”元素都包含在小方块内。对 第22题: 对于有关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在定义企业过程时应收集有关资料,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讨论、分析、研究,确定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控制方面的过程。不对 第23题: 由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时,如两实体间是1:n联系,应把一方实体的关键字纳入另一方实体的关系中,同时把联系的属性也一并纳入另一方的关系中。不对 第24题: 项目质量管理是指为使项目能达到用户满意的预先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与控制工作。包括进行质量规划,安排质量保证措施,设定质量控制点,对每项活动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等。对 第25题: CIO是从企业的全局和整体需要出发,直接领导与主持全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CIO产生于信息管理发展的竞争情报阶段。对 第26题: 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要考虑信息系统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更应该重视将输入数据转换成输出信息的信息处理部分。对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第三版)习题及答案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 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系统?答:数据库(database)是存放数据的仓库,严格的讲,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s),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2.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

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组织、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的维护和通信。 3. 说出几种常用的数据模型。 答: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4. 什么是关系模型? 答: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5.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答: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建立和测试、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第2章 SQL 语言简介 1. 什么是SQL语言?SQL语言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答:SQL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

数据库系统。 SQL的特点和功能有:查询,操作,定义和控制四个方面,SQL语言具有高度的非过程化,语言简洁,语义明显,语法结构简单,直观易懂的特点。SQL语言即可以作为独立语言使用,用户可以在终端键盘上直接键入SQL命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也可以作为嵌入式语言,嵌入到其他高级语言中。 2. SQL语言包含哪几个部分? 答:SQL语言包含4个部分: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查询语言(DQL-Data Query Language)、数据操纵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DCL-Data Control Language) 3. 在联接查询中,包含哪几类联接?答:联接可分为3类: (1)内部联接(典型的联接运算,使用类似于 = 或 <> 的比较运算符)。内部联接使用比较运算符根据每个表的通用列中的值匹配两个表中的行。内部联接包括同等

Access上机操作题——报表操作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 ——创建报表㈠ 一、使用工具栏中“新对象:自动报表”按钮创建纵栏式报表: ●创建“学生”表的纵栏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表”对象。 ②选择“学生”数据表。 ③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对象:自动报表”按钮,选择“自动报表”选项。 ④保存此报表。 ●窗体转换为报表: 将“教学”数据库中的“学生”窗体转换为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窗体”对象。 ②右击“学生”窗体名,选择“另存为”命令。 ③在“另存为”对话框中的“保存类型”下拉按钮中,选择“报表”选项。 ④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操作训练 ⑴创建“课程”表的纵栏式报表。 ⑵创建“成绩”表的纵栏式报表。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的窗体,然后再将转换为报表。 二、使用向导创建单表报表: 1、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 ⑴根据“学生”表创建纵栏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选择“报表”对象后,再单击“新建”按钮。 ②选择“自动创建报表:纵栏式”选项,并选择数据来源为“学生”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③保存此报表。 注:自动创建表格式报表和数据表式报表的操作方法同此相似。 学生操作训练: ⑵根据“课程”表,分别创建一个纵栏式、表格式报表。 ⑶根据“成绩”表,分别创建一个纵栏式、表格式报表。 2、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⑴使用“报表向导”建立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字段的简单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报表”对象,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选项。 ②在“表/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报表的数据来源——“学生”表,然后选择在报表中要显示的字段名: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③设置分组:确定是否添加分组级别。暂时不添加,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④设置记录的排序次序。暂时不设置排序,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南京理工大学《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60(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在答题纸上涂黑) 1.一个事务中的一组更新操作是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这是事务的:A.原子性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一个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外模式 B.模式 C.存储模式D.模式 3.关于联系的多重性,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多对一的情形。 B.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C.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D.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多对多的情形。 4.考虑学校里的"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联系,该联系的多重性应该是: A. 一对一 B. 多对一 C. 一对多 D. 多对多 5.下面哪种约束要求一组属性在同一实体集任意两个不同实体上的取值不同。 A. 键(key)约束。 B. 单值约束。 C. 参照完整性。 D. 域(domain)约束 6.关系模型要求各元组的每个分量的值必须是原子性的。对原子性,下面哪种解释不正确:A.每个属性都没有部结构。 B.每个属性都不可再分解。 C.各属性值应属于某种基本数据类型。 D.属性值不允许为NULL。 7.对于一个关系的属性(列)集合和元组(行)集合,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改变属性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B.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C.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会改变该关系。 D.关系的模式包括其名称及其属性集合。 8.若R是实体集R1与R2间的一个多对多联系,将其转换为关系R',哪种说法不正确:A.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所有属性。 B.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键属性。 C.R1与R2的键属性共同构成R'的键。 D.R'的属性应包括R自身定义的属性。 9.关于函数依赖的判断,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也一致,则有A → B成立。 B.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不一致,则A → B不成立。 C.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不可能一致,则不管在B上是否一致,有A → B成立。

Access数据库应用教程课后题答案

课后选择题答案 第1章 1.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实体教师和课程间的联系是( D )。 A.1:1联系B.1:m联系C.m:1联系D.m:n联系2.把实体—联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模型中是通过( C )。 A.建立新的属性来实现B.建立新的关键字来实现 C.建立新的关系来实现D.建立新的实体来实现 3.对关系S和关系R进行集合运算,结果中既包含S中元组也包含R中元组,这种集合运算称为( A )。 A.并运算B.交运算C.差运算D.积运算4.在下列关系运算中,不改变关系表中的属性个数但能减少元组个数的是( B )。 A.并B.选择C.投影D.笛卡儿乘积5.关系型数据库中所谓的“关系”是指( B )。 A.各个记录中的数据彼此间有一定的关联B.数据模型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C.某两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D.表中的两个字段有一定的关系6.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7.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C )。 A.DB包含DBS和DBMS B.DBMS包含DB和DBS C.DBS包含DB和DBMS D.没有任何关系 8.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可实现数据共享的是( C )。 A.人工管理阶段B.文件系统阶段

C.数据库系统阶段D.系统管理阶段 9.1970年,美国IBM公司研究员E.F.Codd提出了数据库的( C )。 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关系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 10.设属性A是关系R的主键,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这是( A )。 A.实体完整性规则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D.域完整性规则 11.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E.F.Codd从1970年起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论述的是( C )。 A.层次数据模型B.网状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12.在数据库设计中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结构是( B )。 A.层次结构B.二维表结构 C.网状结构D.封装结构 13.关系数据模型( D )。 A.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1联系B.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n联系 C.只能表示实体间的m:n联系D.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14.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C )。 A.大型、中型和小型B.西文、中文和兼容 C.层次、网状和关系D.数据、图形和多媒体 15.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 C )。 A.数据定义功能B.数据管理功能 C.数据操纵功能D.数据控制功能 16.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是数据库设计的( B )阶段。 A.需求分析B.概念结构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 17.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 )。

数据库上机操作题

Access 上机操作题(共5题,3分/题) 数据库上机操作题 1. 建立学生管理数据库,添加相应数据库表,并建立表间关系 (1)打开Access2010,建立“学生管理”数据库,并添加三个表,分别是Student、Course 和Grade。 Student Grade

(2)在Student表中以“学号”建立主键,在Course表中以“课程号”建立主键 (3)以Student与Grad表按“学号”字段建立关系,以Grad表“课程编号”字段与Course 表中“课程号”字段建立关系。 2. 根据已有学生数据库建立简单查询 (1)按照操作题1中的Student、Course和Grade三个表,建立综合查询,要求包括三个表中无重复的所有字段,并将查询结果存到新表stud中。 (2)按照学号建立参数查询,查询学号是12102105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选课情况。 (3)按照分数的降序排列显示学生所有信息。 (4)将学生成绩表的Grage成绩按80%修改。 3. 基于已有的学生管理数据库,建立高级查询 (1)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询并显示学生的平均分数,所在班级名称。 (2)显示所有分数高于80分的学生姓名所有信息。 (3)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询开课时间在2013年中121021班级学生的选课情况。 (4)在Grade表中添加“等级”字段,将成绩在80分或以上的学生在等级字段中添加“优良”标识。 4. 建立学生基本情况及成绩情况窗体 (1)基于建立的学生管理数据库,按照性别添加照片字段数据(有照片文件夹) (2)利用自动创建窗体,所建窗体命名为“学生基本信息”; (3)利用窗体设计修改窗体,调整窗体位置,添加背景图片(有图片文件) (4)添加4个导航按钮,分别指向“下一项记录”、“前一项记录”、“最后一记录”和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令 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Access数据库应用教程课后题答案

课后选择题答案 第1章 1.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实体教师与课程间的联系就是( D )。 A.1:1联系 B.1:m联系 C.m:1联系 D.m:n联系 2.把实体—联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模型中就是通过( C )。 A.建立新的属性来实现 B.建立新的关键字来实现 C.建立新的关系来实现 D.建立新的实体来实现 3.对关系S与关系R进行集合运算,结果中既包含S中元组也包含R中元组,这种集合运算称为( A )。 A.并运算 B.交运算 C.差运算 D.积运算 4.在下列关系运算中,不改变关系表中的属性个数但能减少元组个数的就是( B )。 A.并 B.选择 C.投影 D.笛卡儿乘积 5.关系型数据库中所谓的“关系”就是指( B )。 A.各个记录中的数据彼此间有一定的关联 B.数据模型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C.某两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D.表中的两个字段有一定的关系 6.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就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7.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就是( C )。 A.DB包含DBS与DBMS B.DBMS包含DB与DBS C.DBS包含DB与DBMS D.没有任何关系 8.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可实现数据共享的就是( C )。 A.人工管理阶段 B.文件系统阶段

C.数据库系统阶段 D.系统管理阶段 9.1970年,美国IBM公司研究员E、F、Codd提出了数据库的( C )。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10.设属性A就是关系R的主键,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这就是( A )。 A.实体完整性规则 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D.域完整性规则 11.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E、F.Codd从1970年起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论述的就是( C )。 A.层次数据模型 B.网状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 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12.在数据库设计中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结构就是( B )。 A.层次结构 B.二维表结构 C.网状结构 D.封装结构 13.关系数据模型( D )。 A.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1联系 B.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n联系 C.只能表示实体间的m:n联系 D.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 14.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C )。 A.大型、中型与小型 B.西文、中文与兼容 C.层次、网状与关系 D.数据、图形与多媒体 15.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与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 C )。 A.数据定义功能 B.数据管理功能 C.数据操纵功能 D.数据控制功能 16.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就是数据库设计的( B )阶段。 A.需求分析 B.概念结构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17.E-R图就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 )。

数据库基础试题6

精心整理 1.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D). A.实体完整性规则 B.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C.值域 D.参照完整性规则 A.B.C.D.3.4.A.双精度类型 B.浮动数类型 C.整型类型 D.数值类型 5.每一个表只能拥有一个(B)索引.

A.普通 B.主 C.唯一 D.候选 6.顺序执行下列命令后,屏幕所显示的记录号顺序是 7. 的 A. B. C. D." 8. A. B.建立数据表时所在的工作区 C.最后执行SELECT命令所选择的工作区 D.最后执行USE命令所在的工作区 9.已知当前表中有60条记录,当前记录为第6号记录.如果执行命令SKIP3后,则当前为第(D)号记录.

A.3 B.4 C.8 D.9 10.执行SELECT0选择工作区的结果是(A). A. B. C. D. 11. A. B. C. D. 12.在 D.SORT() 13.以下赋值语句正确的是(D). A.X=8,Y=9 B.STORE8,9TOX,Y C.X,Y=8

D.STORE8TOX,Y 14.函数INT(数值表达式)的功能是(A). A.返回数值表达式值的整数部分 B.按四舍五入取数值表达式值的整数部分 C.返回不大于数值表达式的最大整数 D. 15. B. 16.设 17.设 A.CH$′123450′ B.AT(CH,′12345′)=0 C.′123450′$CH D.′123450′=CH 18.以下函数中能返回指定日期是一周中的第几天的是(B).

A.DAY() B.DOW C.YEAR() D.WEEK() 19. 设a="Yang□","b=zhou",□表示一个空格,则a-b的值为(C). B."□ 20 ?X A.5 B.X C.20 D.4 21.设R=2,A="3*R*R",则&A的值应为(A). A.12 B.不存在 C.-12 D.0 22.在FOR…ENDFOR循环结构中,如省略步长则系统默认步长为(D).

Access上机操作题——查询操作说课材料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七 ——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㈠ 在“教学”数据库中的“学生”、“课程”、“成绩”三张表中,完成下列操作: 1、建立表间关系: 根据“学生”表和“成绩”表中“学号”字段建立关系;根据“成绩”表和“课程”表中的“编号”字段建立关系;保存已建立的关系。 2、简单查询的创建: ⑴单表查询: 使用简单查询向导,对“学生”表创建一个名为“学生单表简单查询”,只要显示“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地址”等字段。 ⑵多表查询: 使用简单查询向导,对“学生”、“课程”、“成绩”表创建一个名为“学生多表简单查询”的简单查询,只要显示“学号,姓名,入学成绩,课程,成绩”等字段。 3、交叉表查询: 使用交叉表查询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课程”、“成绩”三张表名为“学生成绩交叉查询”的查询。 ⑴若以上三张表没建立关系,则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 ⑵建立一个包含“学生”表中“姓名”,“课程”表中“课程”,“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简单查询。 ⑶按照书中P56—58页的②—⑤步操作。 4、重复项查询: ⑴使用重复项查询向导,在“学生”表中,查找入学成绩相同的学生。此查询命名为“入学成绩相同学生查询” ⑵使用重复项查询向导,在“学生”表中,查找出生日期相同的学生。此查询命名为“出生日期相同学生查询”。 ⑶使用重复项查询向导,在上面已建立的“学生多表选择查询”中,查找“计算机应用基础”分数相同的学生。此查询命名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分数相同查询”。 5、查找不匹配项查询: 使用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在“学生”和“成绩”表中,查找没有成绩的学生。此查询命名为“缺考学生查询”。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八 ——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㈡ 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的“职工”、“职工家属”、“职工工资”三张表中,完成下列操作: 1、建立表间关系: 根据“职工”表、“职工家属”和“职工工资”三张数据表中的“职工号”字段建立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保存其建立的关系。 2、简单查询的创建: ⑴单表查询: ①使用简单查询向导,对“职工”表创建一个名为“职工工作业绩单表简单查询”,只要显示“职工号,姓名,工作业绩”等字段。 ②使用简单查询向导,对“职工家属”表创建一个名为“职工爱人单表简单查询”,只显示“职工号”和“爱人姓名”字段。 ③使用简单查询向导,对“职工工资”数据表创建一个名为“职工奖金单表简单查询”,显示“职工号,奖金,保险”等字段。 ⑵多表查询: ①使用简单查询向导,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和“职工家属”数据表,名为“职工子女多表查询”,显示“职工号,姓名,婚否,子女”等字段。 ②使用简单查询向导,创建一个基本“职工”和“职工工资”数据表,名为“职工收入多表查询”,显示“职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奖金,保险”等字段。 ③使用简单查询向导,创建一个基本“职工”、“职工家属”和“职工工资”三张数据表,名为“职工情况多表查询”,显示“职工号,职工姓名,爱人姓名,子女,基本工资”等字段。 3、交叉表查询: 使用交叉表查询向导创建一个基于“职工”、“职工工资类别”、“职工工资汇总表”三张表名为“职工工资交叉查询”的查询。 ⑴根据“职工”和“职工工资汇总表”的“职工号”字段,和“职工工资类别”和“职工工资汇总表”的“编号”字段,建立以上三张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⑵建立一个名为“职工工资汇总查询”的简单查询,包含“职工”表中“职工号、姓名”,“职工工资类别”表中“工资类别”,“职工工资汇总表”表中“金额”字段的简单查询。 ⑶根据已建立的“职工工资汇总查询”,创建一个以“姓名”字段为行标题,“工资类别”为列标题,对每位职工工资情况进行汇总的交叉表查询,并将其命名为“职工工资交叉查询”。 4、重复项查询: ⑴使用重复项查询向导,在“职工”数据表中,查找工作业绩相同的职工。此查询命名为“工作业绩相同查询” ⑵使用重复项查询向导,在“职工工资”表中,查找基本工资相同的职工。此查询命名为“基本工资相同查询”。 ⑶使用重复项查询向导,在上面已建立的“职工工资汇总查询”中,查找“奖金”相同的职工。此查询命名为“奖金相同的职工查询”。 5、查找不匹配项查询: 使用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在“职工”和“职工工资”表中,查找两张数据表中不匹配项的职工。此查询命名为“职工不匹配项查询”。

数据库基础知识测试题

数据库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等构成的人—机系统。 A.数据库管理员B.程序员C.高级程序员D.软件开发商 2.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信息B.数据C.数据结构D.数据模型 3.在下面关于数据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数据库有较高的安全性 B.数据库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被不同的用户共享 D.数据库没有数据冗余 4.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依赖于操作系统。 A.DOS B.Windows C.UNIX D.UCDOS 5.定义某一个字段的默认值的作用是。 A.当数据不符合有效性规则时所显示的信息 B.不允许字段的值超出某个范围 C.在未输入数值之前,系统自动提供数值 D.系统自动把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 6.在下列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不属于关系型的是。 A.Microsoft Access B.SQL Server C.Oracle D.DBTG系统 7.Access是数据管理系统。 A.层状B.网状C.关系型D.树状 8.在Access中,数据库的基础和核心是。 A.表B.查询C.窗体D.宏 9.在下面关于Access数据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为mdb B.所有的对象都存放在同一个数据库文件中 C.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体 D.表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对象,没有表也就没有其他对象 10.在一个单位的人事数据库,字段“简历”的数据类型应当是。 A.文本型B.数字型C.自动编号型D.备注型 11.在一个学生数据库中,字段“学号”应该是。 A.数字型B.文本型C.自动编号型D.备注型 12.在下面关于Access数据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动编号型字段的宽度为4个字节 B.是/否型字段的宽度为1个二进制位 C.OLE对象的长度是不固定的 D.文本型字段的长度为255个字符 13.假定“姓名”是文本型字段,则查找姓“李”的学生应使用表达式。 A.姓名Like″李*″B.姓名Like″[!李]″ C.姓名=″李*″D.姓名= =″李*″ 14.如果字段“成绩”的取值范围为0~100,则错误有有效性规则是。

Access上机操作题——宏的创建与设计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三十二 ——宏的创建与设计㈠ 一、认识Access中的宏: ●宏的定义: 宏是一种以动作为单位的特殊代码,是由一连串动作组成的操作序列的集合,用来自动完成特定任务的操作或操作集。 ●动作的构成: 宏中的每个动作是由其动作名及其参数构成。如,Openform(动作名)表示打开指定的窗体。 ●宏、宏组与条件操作宏: ⑴宏:是一个操作序列的集合。 ⑵宏组:是多个操作序列的集合,即宏的集合。 ⑶条件操作宏:是带有条件的操作序列。 ●宏的功能: ⑴打开、关闭表单、报表,打印报表,执行查询。 ⑵移动窗口,改变窗口大小。 ⑶模拟键盘动作,为对话框或其他等待输入的任务提供字符串输入的功能。 ⑷显示信息框,响铃警告。 ⑸数据的导入、导出。 ⑹执行任意的应用程序模块。 ⑺为控件的属性赋值。 ●宏的设计视图窗口: 宏的设计视图用于宏的创建、编辑与测试,其窗口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宏设计窗口,下半部分为宏参数的操作窗口。 1、宏设计窗口:一般包含宏名、条件、操作、注释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宏名”和“条件”两个部分经常被隐藏,可通过工具栏中的“宏名”和“条件”两个按钮显示出来。 ⑴宏名:是为所创建的宏命名。 ⑵条件:设置当前宏的运行条件。 ⑶操作:包含待执行的宏指令。 ⑷注释:为每一个操作提供注释说明,以帮助用户记忆宏的作用。 2、操作参数:是为当前宏指令设置相关的操作参数。当你选定“操作”栏中的宏指令时,就可在“操作参数”区中设置操作参数值。例如: ⑴当前选定的是“操作”栏中的“OpenForm”项,表示打开一个窗体或报表。 ⑵窗体名称:学生——表示打开的是“学生”窗体。 ⑶视图:窗体——表示在“窗体”视图方式下打开该窗体。 ⑷数据模式:只读——表示用户的操作权限为“只读”。 ⑸窗口模式:普通——表示窗口的显示方式为“普通”模式。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试题答案

啊阿斯蒂芬啊发送地方阿德法按时的发 委托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技术人员与企业的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 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中心的信息管理强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量数据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 根据信息技术扩散模型,在集成阶段,企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开始认识到运用系统的方法,从总体出发,全面规划,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建立了不同的模型。比较著名的模型有两个,一个是世界银行报告中提出的信息技术的扩散模型,另一个是诺兰模型。√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企业过程/数据类矩阵的分析得到的。× 生命周期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整个开发过程工程化。√ 原型法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工具很快形成原型。一方面,将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三个阶段融为一体,缩短了开发周期。√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过程中,通过制作业务过程和数据的U/C矩阵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划分系统逻辑功能(即: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只存在有无的问题,并无优劣之分。× 管理信息系统纯粹是一个技术系统,人的作用只是微乎其微。× 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 管理信息系统从概念上看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管理信息系统能提供信息,具有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记录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必须通过传统物流服务方式才能实现信息传递。× 在信息管理中, 信息和数据是两个在概念上有所区别的术语,所以任何时候针对任何对象,信息和数据都是绝对而言的,不能混淆。× 在对这些信息的加工中,按处理功能的高低可把加工分为预加工、综合分析和决策处理。√ 许多企业都能从记录到的客户销售数据中经过仔细分析得到潜在的客户需求并极力追求进一步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了信息系统可以改进企业的生产销售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是仅仅服务于管理控制层的信息系统,所以从广义上,MIS对各个子系统具有管理、控制、计划的功能。× 根据诺兰模型,在信息管理阶段,信息系统面向企业整个管理层次,从低层的事务处理到高层的预测与决策都能提供信息支持。√ 划分时应同时遵循两点原则:沿对角线一个接一个地画小方块,即不能重叠,又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和过程;小方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但必须将所有的“C”元素都包含在小方块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