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镍讲义

化学镍讲义

化学镍讲义
化学镍讲义

化学镀镍

一、化学镀的定义及相应工作条件:

1、定义:

化学镀:是利用合适的还原剂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选择地在经催化剂活化的表面上还原析出金属镀层的一种处理方法。

电镀:当具有导电表面的制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作为阴极时,在外电流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镀覆层。(适应基体为钢铁、铜制件等)

阳极氧化:当具有导电表面的制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作为阳极时,在外电流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与基体牢固结合的氧化膜。(适应基体为铝制件)

2、化学镀溶液的组成及相应工作条件:

a、只限在具有催化作用的制件表面进行,且溶液自身不应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否则镀液会自然分解,造成溶液失调)。

b、要求被镀的金属本身是催化剂,则化学镀的过程就具有自动催化作用,使反应不间断进行并使镀层增加(不具自动催化表面的制件,需经特殊的预处理,使其表面活化而具催化作用。如:塑料、玻璃等)。

还原剂的种类:次磷酸盐、甲醛、硼氢化物、二甲基胺硼烷、肼等。

具自动催化作用的金属:镍、钴、钯、铑等。

二、化学镀特点:

1、无需外加电源。

2、化学镀镍层致密、孔隙少、化学稳定性高。

3、能获得均匀的镀层,深度能力好(如孔、槽)。

4、能在金属、非金属、半导体等各种基材表面施镀。

5、硬度高、可焊性好。

6、溶液的稳定性差,管理困难,溶液的再生能力差,成本浪费高。

三、Ni-P合金镀层的组成和特性:

1、Ni-P合金镀层的组成:

Ni-P合金镀层是利用硫酸镍做主原(Ni具催化作用),次磷酸盐做还原剂获得的。其含磷量约1~12%(1~4%属低磷;5~8%属中磷;9~12%属高磷)。

如果采用硼氢化物或胺基硼烷作还原剂得到的镀层含硼0.2~5%的镍硼合金;采用肼作还原剂得到镀层为纯镀层,含Ni量可99.5%以上。

镀层的含磷量主要取决于PH值,随着PH值降低,磷含量增大。常规的酸性化学镀镍层含磷量约为7~12%(目前市场上一般采用酸性化学镀),碱性化学镀镍层含磷量为4~7%

2、Ni-P合金镀层的特性:

a、硬度:

化学镀镍层比电镀镍层硬度高、耐磨性好。电镀Ni硬度一般为HV160~180,而化学镍层一般可达到HV300~500。化学镍镀层属非金型的无定型结构,热处理后(BK处理)则转变为金型组织,大大提高化学镀层的硬度,可达HV900~1100。热处理温度一般380~400℃,保温1小时(为防止镀层氧化变色应采用保护气氛或真空热处理)。

b、磁性能:

化学镀层的磁性能决定于含磷量的高低和热处理温度,含磷量超过8%为弱磁性,含磷量达11.4%以上完全没有磁性。含磷量低于8%时才具有磁性。但它的磁性比电镀镍层要小,经热处理后磁性会有显著提高。

c、电阻率:

化学镀镍层的电阻率与含磷量有关,一般含磷量越高电阻率约大。酸性化学镀其镀镍层约为51~58 u??cm,碱性为28~34 u??cm。经热处理化学镀镍层电阻率可明显下降,如:含磷量为7%的化学镀镍层经600?C热处理后电阻率可从72将至20 u??cm。

d、密度和热膨胀系数:

化学镀镍层的热膨胀系数约为13*10-6?C-1

四、化学镀镍的一般工艺流程及溶液的组成和工艺条件的影响:

1、有的分类和定义:

a、分类:皂化类、不皂化类。

b、定义:

油脂(皂化类):凡从动植物体制备得来的不溶于水而密度值较水为小的油腻物质。这类油脂与碱起作用而分解为溶于水的脂肪酸盐和甘油,这个反应叫皂化反应。

矿物油(非皂化类):是石蜡属烃及环氧属烃等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这类油不溶于水,与碱不起皂化作用。

2、工艺流程及溶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影响:

以兴光电镀厂工艺流程为例说明:

利用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的特点油污和杂质除去,一般有

煤油、汽油、三氯乙烯

当超声波设备往液体中发射超声波时,则会在某一瞬间产

生减压力,然后产生增压力,如此反复作用。在产生减压

时溶液中会出现瞬时真空空穴,溶液中溶解的气体会进入

其中产生气泡。然后压缩力作用下压破气泡,发生飞散而

产生冲击波。而利用这种冲击波的作用将油污除去。

利用碱性溶液对皂化性油脂的皂化作用和对非皂化性油脂的

乳化作用进行除油。

同前。

前处理

:电解除油:又叫电化学除油,是在电流作用下将零件作为

阴极或阳极,至于碱性溶液中电解而除油。电解除油除了有

化学除油的皂化和乳化作用外,还在电流作用下,使零件表

面析出氢气(阴极除油)或氧气(阳极除油)。它们的气泡

逐渐变大,将油膜从内部撕裂带到液面。其比化学除油更有

效。

作用:若除油槽出来直接进冷水,则会使皂化产物粘在零件表面

不易除去,影响结合力(导致镀层脱落)

作用:除去除油过程中的碱性物质和杂质。

原理:应用硫酸或盐酸,铁的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

盐类,同时析出氢气。

前处理

作用:除去油污和杂质及酸液,防止带入镀槽影响镀液稳定性。

纯水杂质含量少可缓解基材表面氧化生锈,影响结合力。此阶段时间应尽可能短。

化学镀镍

机理:因钢铁材质电位比镍要负,经活化后的钢铁与溶液接触时将发生置换反应且在基材表面形成接触镍,然后利用镍的自催化作用产生反应并使镀层加后。

作用:防止上工序槽液带入下工序,去除污物防止黑点。

作用:在镀层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起防腐作用。Cr 6+含有。

后处理

作用:去除钝化液及污物防止黑点。

作用:加速产品表面水分蒸发防止生锈,去除污物防止黑点。

作用:加速产品表面水分蒸发防止生锈。

五、产品检验和判定:

1、 外观:表面应均匀,不应有麻点、黑点、白膜、裂纹、起泡、分层等,方法:目视。

2、 耐蚀性:

检测方法有:中性盐雾试验(NSS )、醋酸盐雾试验(ASS )、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 )。一般采用NSS

试验。

中性盐雾试验标准:

判定方法:耐腐蚀情况R=3(2-log

A

3、 结合力:

机理:利用锉磨过程中镀层与基体受到不同机械作用力及热膨胀性的不同,使两者界面上产生分力使镀层与基体分离。

a 、 弯曲试验:将试样沿一最小直径为Ф12轴弯曲180o或来回90o折弯,然后在4倍放大镜下观察弯曲部位。如镀层不起皮、脱落为合格。

b 、 热震试验:将试样放进加热炉保温一小时,然后投入室温的冷水中冷却,若镀层不起皮或脱落为合格。

c 、 锉刀试验:用锉刀自基体向镀层作单方向锉削,锉刀与镀层表面成45o角,若镀层不起皮、脱落为合

格。

化学中常用符号

化学中常用符号

————————————————————————————————作者:————————————————————————————————日期: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备注 相对原子质量Ar一1 相对分子质量Mr一1 分子或其他基本单 元数 N一1 物质的量n摩[尔]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A每摩[尔]mol-1 摩尔质量M千克每摩[尔]kg/mol中学化学一般用g /mol 摩尔体积V m立方米每摩[尔]m3/mol中学化学一般用 L/mol B的物质的量浓度或B的浓度c B摩[尔]每立方米或 摩[尔]每升 mol/m3mol/L中学化学一般用 mol/L B的化学计量数n B一1 B的质量分数w B一1 B的摩尔分数x B一1 长度l或L米m中学化学还常用 cm、nm等质量m千克(公斤)kg中学化学还常用 g、t 体积V立方米m3中学化学还常用 mL、L、cm3时间t秒s中学化学还常用 min、h、d 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3中学化学一般用 g/cm3或g/L 压力、压强P帕[斯卡]Pa中学化学还常用 kPa 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 反应热△H焦[耳]每摩[尔]J/mol中学化学还常用 kJ/mol 按:昨天教科院唐主任来我校“推门听课”,第一个就是听我的课,课后指 出我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如符号的规范书写、表述的准确等。第四节恰好是我们 集体备课,唐主任也高兴地参加了,议题便是讨论第三次统考试题,试题中恰好

有一个化学用语规范表述的试题,我笑着说,“此题不是考学生,更是考我们老师!”因为我们很多老师平时都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从对学生终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这还真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他们今后将会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意义深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唐主任用邮件的形式给我发来此文,一则教育本人,二来以正视听。 一、物理量符号 1、一般物理量的符号只有一个字母构成,但也有由几个字母构成的。不管由几个字母构成,不论大写还是小写,一律用斜体字母表示。只有pH例外,用正体。 物理量质量密度摩尔质 量体积质量数质子数溶液酸 度 正确 写法 mρM V A Z pH 错误 写法 m ρMV A Z pH2、物理量符号的下标。下标一般用正体,大小写与原符号相同。 物理量相对分子 质量阿伏加德罗 常数 摩尔体 积 半期水的离子 积 反应热 正确写法M r N A V m T 1/2 K w ?H1 错误写法M r N A V m T 1/2 K w ?H 1 3、物理量符号不是纯数,不应将物理量符号作纯数使用。也不应将化学元素符号作为物理量符号使用。 物理量物质的量温度差MnO 2 的含量碳氢原子个数 比氢气与氧气体积比 正确写法物质的量为 n t-10 ℃ω(MnO 2 ) = 20% N(C)∶N (H) = 1∶2 V (H 2 )∶V(O2)

化学中常用符号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 号 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备注 相对原子质 量 A r一 1 相对分子质 量 M r一 1 分子或其他 基本单元数 N一 1 物质的量n摩[尔]mol 阿伏加德罗 常数 N A每摩[尔]mol-1 摩尔质量M千克每摩 [尔]kg/mol 中学化学 一般用 g/mol 摩尔体积V m立方米每 摩[尔]m3/mol 中学化学 一般用 L/mol B的物质的量浓度或B 的浓度c B摩[尔]每 立方米或 摩[尔]每 升 mol/m3 mol/L 中学化学 一般用 mol/L

B的化学计 量数 n B一 1 B的质量分 数 w B一 1 B的摩尔分 数 x B一 1 长度l或L米m 中学化学 还常用 cm、nm 等 质量m千克(公 斤)kg 中学化学 还常用g、 t 体积V立方米m3中学化学 还常用 mL、L、 cm3 时间t秒s 中学化学 还常用 min、h、d 密度ρ千克每立kg/m3中学化学

方米一般用 g/cm3或 g/L 压力、压强P帕[斯卡]Pa 中学化学 还常用 kPa 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 反应热△H焦[耳]每 摩[尔]J/mol 中学化学 还常用 kJ/mol 按:昨天教科院唐主任来我校“推门听课”,第一个就是听我的课,课后指出我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如符号的规范书写、表述的准确等。第四节恰好是我们集体备课,唐主任也高兴地参加了,议题便是讨论第三次统考试题,试题中恰好有一个化学用语规范表述的试题,我笑着说,“此题不是考学生,更是考我们老师!”因为我们很多老师平时都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从对学生终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这还真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他们今后将会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意义深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唐主任用

常见化学符号

常见化学符号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氢气碳氮气氧气磷硫氯气(非金属单质) H2CN2O2PSCl2 钠镁铝钾钙铁锌铜钡钨汞(金属单质)NaMgAlKCaFeZnCuBaWHg 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化钠二氧化氮二氧化硅 H2OCOCO2P2O5Na2ONO2SiO2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钡氧化亚铜 SO2SO3NOMgOCuOBaOCu2O 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铁红)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钨FeOFe2O3Fe3O4Al2O3WO3 氧化银氧化铅二氧化锰(常见氧化物) Ag2OPbOMnO2 氯化钾氯化钠(食盐)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氯化铝KClNaClMgCl2CaCl2CuCl2ZnCl2BaCl2AlCl3 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氯化物/盐酸盐) FeCl2FeCl3AgCl 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硫化氢溴化氢碳酸(常见的酸) H2SO4HClHNO3H3PO4H2SHBrH2CO3 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 CuSO4BaSO4CaSO4KSO4MgSO4FeSO4Fe2(SO4)3

硫酸铝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亚硫酸钠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 NaHSO4KHSO4NaSO3NaNO3KNO3AgNO3 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钙亚硝酸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 MgNO3Ca(NO3)2NaNO3CaCO3MgCO3 碳酸钾(常见的盐) K2CO3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钾氢氧化铝 NaOHMg(OH)2KOH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甲烷乙炔甲醇乙醇乙酸(常见有机物) CH4C2H2CH3OHC2H5OH 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常见化肥) CO(NH2)2NH4NO3(NH4)2SO4NH4HCO3KH2PO4氧气O2氢气H2氮气N2氯气Cl2氧化镁MgO二氧化碳CO2氯化氢HCl 氢氧化钠NaOH碳酸钙CaCO3硫酸铜CuSO4硝酸银AgNO3氯化钠NaCl 氯化铝AlCl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铵NH4HCO3高锰酸钾KMnO4 二氧化锰MnO2甲烷CH4乙醇/酒精C2H5OH水H2O铁Fe碳酸钠Na2CO3 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H2O2铜Cu钨W

化学常见符号大全

. 化学文档中常见符号集锦 说明:将符号复制、粘贴到需要得文档就可。 一、数字顺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二、罗马数字: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IX 三、物理量: 焓 ?H 平均值 -M 平均摩尔质量 -r M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r A 摩尔质量 M () 相对分子质量 M r 相对原子质量 A r 速率v 计量系数ν 密度 ρ 转化率 α 体积分数 ? 物质的量分数 x 质量分数 w () 四、常见符号 NH 3·H 2O 黑点 ● " ′ ° 加热 △ ℃ ≥ ≤ > < 比号 : ÷ × Ω ?η ü ℃ 单键 — 双键= 三键 ≡ ~ 五、希腊字母 φ σ ρ π v μ λ ε ? δ γ β α 六、上下标 七、转移电子 4HCl +MnO 2 = MnCl 2+Cl 2↑+2H 2O 2e - MnO 2+4HCl = MnCl 2+Cl 2↑+2H 2O 2e - 22↑+2H 2O 得2e - ,升2价,被还原 八、反应符号: △ 电解 △ 2 2 光 △ 点燃 高温 放电 电解 Cu 催化剂 催化剂△ 浓硫酸 浓硫酸△浓硫酸 140 ℃ 浓硫酸 170 ℃ △ 乙醇 一定条件

. 光 △ 高温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充电 放电 + OH - 垐?噲? 九、其它反应符号 常温 熔融 ℃~25 2 电解 36 微热 微热或不加热 浓硫酸 NaOH 平衡时 常温 灼烧 沸水 熔融 高温煅烧 灼热的Cu 水浴加热 微生物 光合作用 水化 酸化 稀盐酸 盐酸酸化 硝酸酸化 浓硝酸 澄清石灰水 石灰乳 稀氨水 NaOH 溶液 Br 2的CCl 4 溶液 AgNO 3溶液 Na 2SO 3溶液 氯水 Fe 、水 稀H 2SO 4 △ NaOH △ Cu(OH)2 OH - H HCl NaOH O 2 Cl 2 I 2 2 Cl - Br - I - S - Ⅰ Ⅱ 常温 沸水 浓硫酸 催化剂△ V 2O 5 催化剂 T 12

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

常用化学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铬Cr铌Nb铅Pb 镍Ni钽Ta铋Bi 硅Si氢H锕Ac 锰Mn碳C铈Ce 铝Al氧O铍Be 磷P钠Na铯Se 钨W镁Mg锆Zr 钼Mo硫S镧La 钒V氯Cl钡Ba 钛T钾K汞Hg 铜Cu锌Zn钙Ca 铁Fe银Ag碘I 硼B锡Sn溴Br 钴Co锑Sb氟F 氮N金Au烯土Re 常用分子式 氮气:N2氢气:H2甲烷:CH4氧气:O2 氨:NH3水:H2O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 硫:S 二氧化硫:SO2硫代硫酸钠:Na2S2O3 铁:Fe 二价铁离子:Fe2+三价铁离子:Fe3+硫酸钠:Na2SO4 磷酸三钠:Na3PO4碳酸钠:Na2CO3 碳酸钙:CaCO3碳酸氢钠:NaHCO3氢氧化钠:NaOH 盐酸:HCL 碳酸氢铵:NH4HCO3硝酸:HNO3 硫酸:H2SO4尿素:CO(NH2) 碳酸:H2CO3 化学需氧量:COD 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 缩二尿:NH2CONHCONH2硝酸银:AgNO3硫酸铜:CuSO4 碳酸丙稀脂(碳丙液):C3H6CO3甲醇:CH3OH 乙醇:CH3CH2OH 甲醛:HCHO 一甲氨:NH2CH3二甲氨:NH(CH3)2 三甲氨:N(CH3)3 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 氧化铜:CuO 氯化钠:NaCL 一、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三、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初中化学常见符号

一、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0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0)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0)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0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0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02):干冰 7、氢氯酸(HCI):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矶,胆矶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三、物质的除杂 1、CO2 (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 (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 (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 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力卩入足量的铁粉 8、NaCI(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 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 aOH ( 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化学符号及常用缩写

化学符号及常用缩写 1 1 Hydrogen 氢 H ['haidrid??n] 2 Helium 氦 He ['hi:li?m] 3 Lithium 锂Li ['liζi?m] 4 Beryllium 铍 Be [be'rili?m] 5 Boron 硼 B ['b?:r?n] 6 Carbon 碳 C ['kɑrb?n] 7 Nitrogen 氮 N ['naitr?d??n] 8 Oxygen 氧 O ['?ksid??n] 9 Fluorine 氟 F ['flu?ri:n] 10 Neon 氖 Ne ['ni:?n] 11 Sodium 钠 Na ['s?udi?m] 12 Magnesium 镁 Mg [m?g'ni:zi?m] 13 Aluminium 铝 Al [?lju'mini?m] 14 Silicon 硅 Si ['silik?n] 15 Phosphorus 磷 P ['f?sf?r?s] 16 Sulfur 硫 S ['s?lf?] 17 Chlorine 氯 Cl ['kl?uri:n]

18 Argon 氩 Ar ['ɑ:g?n] 19 Potassium 钾 K [p?'t?si?m] 20 Calcium 钙 Ca ['k?lsi?m] 第 01 号元素: 氢 [化学符号]H, 读“轻”, [英文名 称]Hydrogen 第 02 号元素: 氦 [化学符号]He, 读“亥”, [英文名称]Helium 第 03 号元素: 锂 [化学符号]Li, 读“里”, [英文名称]Lithium 第 04 号元素: 铍 [化学符号]Be, 读“皮”, [英文名称]Beryllium 第 05 号元素: 硼 [化学符号]B, 读“朋”, [英文名称]Boron 第 06 号元素: 碳 [化学符号]C, 读“炭”, [英文名称]Carbon 第 07 号元素: 氮 [化学符号]N, 读“淡”, [英文名称]Nitrogen 第 08 号元素: 氧[化学符号]O, 读“养”, [英文名称]Oxygen 第 09 号元素: 氟 [化学符号]F, 读“弗”, [英文名称]Fluorine 第 10 号元素: 氖 [化学符号]Ne, 读“乃”, [英文名称]Neon 第 11 号元素: 钠 [化学符号]Na, 读“纳”, [英文名称]Sodium 2 第 12 号元素: 镁 [化学符号]Mg, 读“美”, [英文名称]Magnesium 第 1 3 号元素: 铝 [化学符号]Al, 读“吕”, [英文名称]Aluminum 第 1 4 号元素: 硅 [化学符号]Si, 读“归”, [英文名称]Silicon 第 1 5 号元素: 磷 [化学符号]P, 读“邻”, [英文名称]Phosphorus 第 1 6 号元素: 硫 [化学符号]S, 读“流”, [英文名称]Sulfur 第 1 7 号元素: 氯 [化学符号]Cl, 读“绿”, [英文名称]Chlorine 第 1 8 号元素: 氩[化学符号]Ar,A, 读“亚”, [英文名称]Argon 第 1 9 号元素:

常见化学符号

常见化学符号 氢气碳氮气氧气磷硫氯气(非金属单质) H2 C N2 O2 P S Cl2 钠镁铝钾钙铁锌铜钡钨汞(金属单质) Na Mg Al K Ca Fe Zn Cu Ba W Hg 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化钠二氧化氮二氧化硅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钡氧化亚铜 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 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铁红)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钨 FeO Fe2O3 Fe3O4 Al2O3 WO3 氧化银氧化铅二氧化锰 (常见氧化物) Ag2O PbO MnO2 氯化钾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氯化物/盐酸盐) FeCl2 FeCl3 AgCl 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硫化氢溴化氢碳酸(常见的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 CuSO4 BaSO4 CaSO4 K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铝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亚硫酸钠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钙亚硝酸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常见的盐) K2CO3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钾氢氧化铝 NaOH Ca(OH)2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Fe(OH)3Fe(OH)2 甲烷乙炔甲醇乙醇乙酸 (常见有机物)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常见化肥)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氧气 O2 氢气 H2 氮气 N2 氯气 Cl2 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 CO2 氯化 氢 HCl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钙 CaCO3 硫酸铜 CuSO4 硝酸银 AgNO3 氯化钠 NaCl 氯化铝 AlCl3 碳酸氢钠 NaHCO3 碳酸氢铵 NH4HCO3 高锰酸钾 KMnO4 二氧化锰 MnO2 甲烷 CH4 乙醇 /酒精 C2H5OH 水 H2O 铁Fe 碳酸 钠Na2CO3 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H2O2 铜Cu 钨W 碳酸根(CO3)硫酸根(SO4)硝酸根(NO3)氢氧根(OH)铵(ǎn)根 (NH4)

常见化学符号

常见化学符号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氢气碳氮气氧气磷硫氯气(非金属单质) H2CN2O2PSCl2 钠镁铝钾钙铁锌铜钡钨汞(金属单质)NaMgAlKCaFeZnCuBaWHg 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化钠二氧化氮二氧化硅 H2OCOCO2P2O5Na2ONO2SiO2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钡氧化亚铜 SO2SO3NOMgOCuOBaOCu2O 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铁红)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钨FeOFe2O3Fe3O4Al2O3WO3 氧化银氧化铅二氧化锰(常见氧化物) Ag2OPbOMnO2 氯化钾氯化钠(食盐)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氯化铝KClNaClMgCl2CaCl2CuCl2ZnCl2BaCl2AlCl3 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氯化物/盐酸盐) FeCl2FeCl3AgCl 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硫化氢溴化氢碳酸(常见的酸) H2SO4HClHNO3H3PO4H2SHBrH2CO3 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 CuSO4BaSO4CaSO4KSO4MgSO4FeSO4Fe2(SO4)3 硫酸铝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亚硫酸钠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NaHSO4KHSO4NaSO3NaNO3KNO3AgNO3 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钙亚硝酸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 MgNO3Ca(NO3)2NaNO3CaCO3MgCO3 碳酸钾(常见的盐)

K2CO3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钾氢氧化铝 NaOHMg(OH)2KOH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甲烷乙炔甲醇乙醇乙酸(常见有机物) CH4C2H2CH3OHC2H5OH 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常见化肥) CO(NH2)2NH4NO3(NH4)2SO4NH4HCO3KH2PO4氧气O2氢气H2氮气N2氯气Cl2氧化镁MgO二氧化碳CO2氯化氢HCl 氢氧化钠NaOH碳酸钙CaCO3硫酸铜CuSO4硝酸银AgNO3氯化钠NaCl 氯化铝AlCl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铵NH4HCO3高锰酸钾KMnO4 二氧化锰MnO2甲烷CH4乙醇/酒精C2H5OH水H2O铁Fe碳酸钠Na2CO3 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H2O2铜Cu钨W 碳酸根(CO3)硫酸根(SO4)硝酸根(NO3)氢氧根(OH)铵(ǎn)根(NH4)

化学中常用符号

按:昨天教科院唐主任来我校“推门听课”,第一个就是听我的课,课后指出我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如符号的规书写、表述的准确等。第四节恰好是我们集体备课,唐主任也高兴地参加了,议题便是讨论第三次统考试题,试题中恰好

有一个化学用语规表述的试题,我笑着说,“此题不是考学生,更是考我们老师!”因为我们很多老师平时都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从对学生终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这还真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他们今后将会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意义深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唐主任用的形式给我发来此文,一则教育本人,二来以正视听。 一、物理量符号 1、一般物理量的符号只有一个字母构成,但也有由几个字母构成的。不管由几个字母构成,不论大写还是小写,一律用斜体字母表示。只有pH例外,用正体。 2、物理量符号的下标。下标一般用正体,大小写与原符号相同。 3、物理量符号不是纯数,不应将物理量符号作纯数使用。也不应将化学元素符号作为物理量符号使用。

4、用具体物质的化学符号作下标时,将化学符号置于与主符号齐线的括号中。 5、物理量符号的组合与运算 1.5.1同类物理量可以相加减,不同物理量不能相加减。 例如:m = m1 + m2V = V1 + V2 1.5.2不同类物理量可以相乘除。 6、物理量的表示法 1.6.1 物理量值的表示 数值在前,单位在后,数值与单位之间留有空隙(半个字的距离)。十进制法定单位表示物理量值时,一个物理量值只能有一个单位;非十进制法定单位表示物理量值时,一个物理量值单位可多于一个;表示量纲为一的物理量值时,单位1不必写出,可只用数值表示,或用实际上等于1的单位表示。 1.6.2物理量的和或差的表示

化学常见符号大全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化学文档中常见符号集锦 说明:将符号复制、粘贴到需要得文档就可。 一、数字顺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二、罗马数字: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IX 三、物理量: 焓 ?H 平均值 -M 平均摩尔质量 -r M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r A 摩尔质量 M () 相对分子质量 M r 相对原子质量 A r 速率v 计量系数ν 密度 ρ 转化率 α 体积分数 ? 物质的量分数 x 质量分数 w () 四、常见符号 NH 3·H 2O 黑点 ● " ′ ° 加热 △ ℃ ≥ ≤ > < 比号 : ÷ × Ω ?η ü ℃ 单键 — 双键= 三键 ≡ ~ 五、希腊字母 φ σ ρ π v μ λ ε ? δ γ β α 六、上下标 七、转移电子 4HCl +MnO 2 = MnCl 2+Cl 2↑+2H 2O 2e - MnO 2+4HCl = MnCl 2+Cl 2↑+2H 2O 2e - 22↑+2H 2O 得2e - ,升2价,被还原 八、反应符号: △ 电解 △ 2 2 光 △ 点燃 高温 放电 电解 Cu 催化剂 催化剂△ 浓硫酸 浓硫酸△浓硫酸 140 ℃ 浓硫酸 170 ℃ △ 乙醇 一定条件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光 △ 高温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充电 放电 + OH - 九、其它反应符号 常温 熔融 ℃~25 2 电解 36 微热 微热或不加热 浓硫酸 NaOH 平衡时 常温 灼烧 沸水 熔融 高温煅烧 灼热的Cu 水浴加热 微生物 光合作用 水化 酸化 稀盐酸 盐酸酸化 硝酸酸化 浓硝酸 澄清石灰水 石灰乳 稀氨水 NaOH 溶液 Br 2的CCl 4 溶液 AgNO 3溶液 Na 2SO 3溶液 氯水 Fe 、水 稀H 2SO 4 △ △ NaOH △ Cu(OH)2 OH - H + HCl NaOH O 2 Cl 2 I 2 2 Cl - Br - I - S - Ⅰ Ⅱ 常温 沸水 浓硫酸 催化剂△ V 2O 5 催化剂 T 12

常用化学符号及化学式

常用化学符号: 1 1H 氢 2 5B 硼6C 碳7N 氮8O 氧9F 氟10Ne 氖 3 11Na 钠12Mg 镁13Al 铝14Si 硅15P 磷16S 硫17Cl 氯18Ar 氩 4 19K 钾20Ca 钙... 氧气O 2 氢气H2 水H2O 氧化汞HgO 氯酸钾KClO3 二氧化锰(MnO2 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 盐酸(HCL 硫酸(H2SO4 五氧化二磷P2O5 四氧化三铁Fe3O4 SO2(二氧化硫)、 氧化钠(NaO2 铁Fe 铜的化学符号是Cu 铝Al 钙化学符号是Ca 氯化钡BaCl2 氯化钠NaCl 氯化银AgCl 氯化亚铁FeCl2 氯化钙CaCl2 氯化钾KCl HCl 氯化氢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铜Cu(OH)2 硫酸铜CuSO4 硫酸钠Na2SO4 硫酸钡BaSO4 硫酸亚铁FeSO4 碳酸钠Na2CO3 碳酸钙CaCO3 碳酸铝Al2(CO3)3 碳酸钾K2CO3 硝酸铵NH4NO3 硝酸银AgNO3 硝酸铜Cu(NO3)2 常用方程式: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化学常用公式符号

300-400 [Fe(H 2O)6]3+ [Fe(CN)6]4- CN - Fe 3+ Fe(OH)3↓ Al 3+ ???→?-22,O H OH Al(OH)4- Al(OH)3 ↓ Cr 3+ CrO 42- ??→?Cl NH 4 CrO 42- 分离鉴定:Ag +,Hg 2+,Zn 2+。 ( 6分 ) Ag + AgCl ↓(白)??→?3NH Ag(NH 3)2+??→?3HNO AgCl ↓(白) Hg 2+???→?)(aq HCl Hg 2+????→?+S H HCl 23.0HgS ↓(黑)??→?王水[HgCl 42-]??→?2 SnCl Hg Zn 2+ Zn 2+ Zn 2+ ()[]????→?-24scn H g Zn[Hg (SCN )4]↓(白) 2NaCl (l ) 2Na (l ) + Cl 2(g ) 4Na+ O 2 2 Na 2O 2 Na 2O 2 (2分) 2 Na 2O + O 2 m r H ?= [(-283.7)-(-110.5)] kJ·mol -1= -173.2 kJ·mol -1 m r S ?= (127.0-2×130.6-197.9) J·mol -1·K -1 = -332.1 J·mol -1·K -1 m r G ?= (-173.2+332.1×10-3×298) kJ·mol -1 = -74.2 kJ·mol -1 m f G ? (ICl ,g)= m f H ?(CH 3OH ,l)=-283.7kJ·mol -1, m S (CO ,g) = 197.9 J·mol -1·K -1, m S (H 2,g) = 130.6 J·mol -1·K -1, m S (CH 3OH ,l ) = 127.0 J·mol -1·K -1; φ ln(K 2?/K 1?) ln K =- m r G ?/RT =74.2×1000/8.31×298=29.96 K =1.03×1013 [φΘ(Pb 2+/Pb)=-0.1263V ,φΘ(Cu 2+/Cu)=0.34V] 0.1mol·L -1 Sr(NO 3)2 , c (Cu 2+)=1.0 mol ?L -1 Fe 3+ [Ar]3d 5 或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 N 2-:[He 2](σ2s )2(σ*2s )2(π2px )2(π2py )2(σ2p )2(π*2px )1 φ ?Θ 180-200℃ 高温

常见化学符号

氢气碳氮气氧气磷硫氯气(非金属单质) H2 C N2 O2 P S Cl2 钠镁铝钾钙铁锌铜钡钨汞(金属单质) Na Mg Al K Ca Fe Zn Cu Ba W Hg 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化钠二氧化氮二氧化硅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钡氧化亚铜 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 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铁红)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钨 FeO Fe2O3 Fe3O4 Al2O3 WO3 氧化银氧化铅二氧化锰 (常见氧化物) Ag2O PbO MnO2 氯化钾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氯化物/盐酸盐) FeCl2 FeCl3 AgCl 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硫化氢溴化氢碳酸(常见的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 CuSO4 BaSO4 CaSO4 K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铝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亚硫酸钠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钙亚硝酸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常见的盐) K2CO3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钾氢氧化铝 NaOH Ca(OH)2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Fe(OH)3Fe(OH)2 甲烷乙炔甲醇乙醇乙酸 (常见有机物) CH4 C2H2 CH3OH C2H5OH CH3COOH 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常见化肥) CO(NH2)2 NH4NO3 (NH4)2SO4 NH4HCO3 KH2PO4 氧气 O2 氢气 H2 氮气 N2 氯气 Cl2 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 CO2 氯化氢 HCl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钙 CaCO3 硫酸铜 CuSO4 硝酸银 AgNO3 氯化钠 NaCl 氯化铝 AlCl3 碳酸氢钠 NaHCO3 碳酸氢铵 NH4HCO3 高锰酸钾 KMnO4 二氧化锰 MnO2 甲烷 CH4 乙醇 /酒精 C2H5OH 水 H2O 铁Fe 碳酸钠Na2CO3 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H2O2 铜Cu 钨W 碳酸根(CO3)硫酸根(SO4)硝酸根(NO3)氢氧根(OH)铵(ǎn)根 (NH4)

化学中常用符号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备注 相对原子质量A r一1 相对分子质量M r一1 分子或其他基本单 元数 N一1 物质的量n摩[尔]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每摩[尔]mol-1 摩尔质量M千克每摩[尔]kg/mol中学化学一般用 g/mol 摩尔体积V m立方米每摩[尔]m3/mol中学化学一般用 L/mol B的物质的量浓度或B的浓度c B摩[尔]每立方米 或摩[尔]每升 mol/m3 mol/L中学化学一般用 mol/L B的化学计量数n B一1 B的质量分数w B一1 B的摩尔分数x B一1 长度l或L米m中学化学还常用 cm、nm等 质量m千克(公斤)kg中学化学还常用 g、t 体积V立方米m3中学化学还常用 mL、L、cm3时间t秒s中学化学还常用 min、h、d 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3中学化学一般用 g/cm3或g/L 压力、压强P帕[斯卡]Pa中学化学还常用 kPa 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 反应热△H焦[耳]每摩[尔]J/mol中学化学还常用 kJ/mol 按:昨天教科院唐主任来我校“推门听课”,第一个就是听我的课,课后 指出我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如符号的规范书写、表述的准确等。第四节恰好是我 们集体备课,唐主任也高兴地参加了,议题便是讨论第三次统考试题,试题中恰

好有一个化学用语规范表述的试题,我笑着说,“此题不是考学生,更是考我们老师!”因为我们很多老师平时都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从对学生终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这还真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他们今后将会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意义深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唐主任用邮件的形式给我发来此文,一则教育本人,二来以正视听。 一、物理量符号 1、一般物理量的符号只有一个字母构成,但也有由几个字母构成的。不管由几个字母构成,不论大写还是小写,一律用斜体字母表示。只有pH例外,用正体。 物理量质量密度摩尔质 量体积质量数质子数溶液酸 度 正确 写法 mρM V A Z pH 错误 写法 m ρM V A Z pH 2、物理量符号的下标。下标一般用正体,大小写与原符号相同。 物理量相对分子 质量阿伏加德罗 常数 摩尔体 积 半期水的离子 积 反应热 正确写法M r N A V m T 1/2 K w ?H1 错误写法M r N A V m T 1/2 K w ?H 1 3、物理量符号不是纯数,不应将物理量符号作纯数使用。也不应将化学元素符号作为物理量符号使用。 物理量物质的量温度差MnO 2 的含量碳氢原子个数 比氢气与氧气体积比 正确写法物质的量为 n t-10 ℃ω(MnO 2 ) = 20% N(C)∶N (H) = 1∶2 V(H 2 )∶V(O2) = 2∶3

化学常用符号

化学常用符号 ①H+ Na+ Ag+ K+ NH+ 4 Cl- Br- I- OH- NH- 2 NO 2— NO 3— ClO- MnO- 4 ClO- 4 ClO- 3 [Al(OH) 4 ]- HCO- 3 O-2 2 ②27 13Al+31 1 H 2 1 H 12C 1+ H 1- OH 1+ NH 4 2- CO 3 2- SO 4 ③Mg+2 Cu+2 Ba+2 Zn+2 Fe+2 Ca+2 S-2 SO-2 4 CO-2 3 SO-2 3 MnO-2 4 PO-3 4 ④Al+3 Fe+3⑤(OH) 3(OH) 2 (SO 4 ) 3 Fe 3 O 4 Fe 2 O 3 Cl n (NO 3) 3 (NO 3 ) 2 P 2 O 5 O3 CO 2 N 2 O 4 C 2 H 8 N 2 K 2 R 2 O 7 KMnO 4 N2+3H22NH3 铁触媒500oC 20MPa----50MPa Al+3+4 OH-=[Al(OH) 4 ]- Na 2CO 3 NaHCO 3 Fe(NO 3 ) 3 Fe 2 (SO 4 ) 3 NaOH (NH 4 ) 2 SO 4 Ca(ClO) 2 YBa 2Cu 3 O x Ca x F y (PO 4 ) z Ba(OH) 2 Al(OH) 3 1 1 H 2 、2 1 H 2 、3 1 H 2 K 35ClO 3 H37Cl A m B n 4 2 He n212C -2 3 - 2 4 Al 2 H 6 NaOH(aq) 2Al+6HCl===2AlCl 3+3H 2 ↑ 2Al+2NaOH+6H 2 O===2Na [Al(OH) 4 ]+3H 2 ↑ KClO 3+ 6HCl(浓)===KCl + 3Cl 2 ↑+3H 2 O Al 2 O 3 +2NaOH+ 3H 2 O ===2Na [Al(OH) 4 ] 2 Na [Al(OH) 4]+CO2===2Al(OH) 3 ↓+Na 2 CO 3 +H 2 O Al(OH) 3+NaOH=== Na [Al(OH) 4 ] AlCl 3+3Na[Al(OH) 4 ]===4 Al(OH) 3 ↓+3NaCl 2Al+6H+===2Al+3+3H 2 ↑ 2Al+2OH-+6H 2O===2[Al(OH) 4 ]-+3H 2 ↑ Al(OH) 3 + OH-===[Al(OH) 4 ]- Al+3+3[Al(OH) 4]-==4 Al(OH) 3 ↓ Fe+3+3NH 3 ·H 2 O== Fe (OH) 3 ↓+3 NH+ 4 ※§↑↓←↑→?↗↖↘↙????∴∵~≈??±℃ ‖≈≤≥

化学常见符号大全

化学常见符号大全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化学文档中常见符号集锦 说明:将符号复制、粘贴到需要得文档就可。 一、数字顺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二、罗马数字: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IX 三、物理量: 焓 ?H 平均值 -M 平均摩尔质量 -r M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r A 摩尔质量 M () 相对分子质量 M r 相对原子质量 A r 速率v 计量系数ν 密度 ρ 转化率 α 体积分数 ? 物质的量分数 x 质量分数 w () 四、常见符号 NH 3·H 2O 黑点 " ′ ° 加热 △ ℃ ≥ ≤ > < 比号 : ÷ × Ω ?η ü ℃ 单键 — 双键= 三键 ≡ ~ 五、希腊字母 φ σ ρ π v μ λ ε ? δ γ β α 六、上下标 七、转移电子 4HCl +MnO 2 = MnCl 2+Cl 2↑+2H 2O 2e - MnO 2+4HCl = MnCl 2+Cl 2↑+2H 2O 2e - 22↑+2H 2O 得2e - ,升2价,被还原

八、反应符号: △ 高温 放电 电解 催化剂 △ 2 2△ 光 △ 点燃 高温 放电 电解 △ Cu 催化剂 催化剂 △ 浓硫酸 浓硫酸 △ 浓硫酸 140 ℃ 浓硫酸170 ℃ △ 乙醇 一定条件 光 △ 高温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充电 放电 + OH - 九、其它反应符号 常温 沸水 400℃~50025 2 电解 1000 ℃ Na 3AlF 6 点燃或光照 微热 微热或不加热 浓硫酸 NaOH 平衡时 常温灼烧 沸水 熔融 高温煅烧 灼热的Cu 水浴加热 微生物 光合作用 水化 酸化 稀盐酸 盐酸酸化 硝酸酸化 浓硝酸 澄清石灰水 石灰乳 稀氨水 NaOH 溶液 Br 2的CCl 4溶液 AgNO 3溶液 Na 2SO 3 氯水 Fe 、水 稀H 2SO 4 △ △ NaOH △ Cu(OH)2 OH - H HCl NaOH O 2 Cl 2 I 2水 H 2O Cl - Br - I - S Ⅰ Ⅱ 常温 沸水浓硫酸 △ 催化剂V 2O 5 催化剂 T 1T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