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简而言之,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2. 正强化:所谓正强化指一个行为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的刺激,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3. 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青少年时期实际上应该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因此,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4. 复演说:该理论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重复着人类种族进化的过程,胎儿在胎内发展重复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

5. 负强化:是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的出现伴随着令人讨厌的刺激。这个刺激一旦排除,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6. 学习障碍:又称学习困难或学习无能,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发展障碍。

7. 图式:是指个体已有的对环境做出某种反应的心理机能组织形式。认知的发展的实质就是认知图式的不断的建构过程。

8. 溶血症:母亲通常是RH阴性,而孩子的父亲与胎儿自己都是RH阳性。胎儿的RH阳性细胞从胎儿的循环系统中逸出后进入母体,刺激母亲产生抗体。当抗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的血红细胞破坏或凝集,从而造成胎儿严重异常或死亡。

9. 抓握反射:当物体接触到新生儿手掌时,立即被紧紧抓住不放,如果被抓物体是小棒,他甚至可以将自己的身体悬挂片刻,这个反射在出生后第五周达到最强,3—4个月时消失。

10. 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指行为的反应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

11. 观察学习: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即观察学习。是人类社会行为学习的普遍方式。

12. 多动症: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症,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活动过度等特点,其本质特征在于注意障碍。

二、填空题

1. 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头到尾)、(从中心向周围)、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2. (弗洛依德)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

3.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

4.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主要包括(认知或智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5. 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研究儿童心理的著作是普莱尔于( 1882 )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

6. 艾里克森认为,7-12岁也就是学龄期儿童所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勤奋)和(自卑)。

7.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一个是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8. 婴儿刚出生时脑重是成人的( 25% ),36个月时脑重已大约是成人的( 90% ),可见整个婴儿期是人一生中脑发育最快,最重要的时期。

9. 托马斯-切斯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

10. 美国心理学家(贺林沃斯)最早提出要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将儿童心理学发展成毕生

发展心理学,并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个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期,5弗洛依德根据力比多的发展,将个体的心理分为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潜伏期和(青春期)。

12. 胎儿生长的阶段包括(胚种)阶段,(胚胎)阶段和胎儿阶段。

13. 班杜拉认为,强化是行为产生的原因,但他强调,强化既包括直接强化,也包括(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14. 婴儿真正的言语发生的时间大约在(9 )月与(11 )月之间。

15.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16. 发展心理学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时,必须结合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二是(认知)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社会性)的发展。

17. 研究种系和个体心里发生和发展的科学,被称为 (比较心理学);研究个体发展心理的科学被称为 ( 毕生发展心理学)。

18.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这成为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件。

19. 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卵细胞通常能存活(24)小时左右,精细胞能存活(48)小时左右。

20. 在怀孕的前七周的损伤最容易导致胎儿(主要结构)的异常;七周以后直至出生则主要导致(器官和身体某些部位)的异常。

21. 作为欧美老年心理学研究的先驱,(霍尔)于1922年出版了(老年期)一书。

22. 个体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没有策略);第二阶段个体不能主动应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第三阶段(个体能主动自觉地采用策略)。

23. 研究表明,儿童的(机械)记忆到9岁左右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意义)记忆则在不断发展之中。

24. 7—10岁儿童一般情况下能持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25)分钟左右,而12岁以上儿童则可以达到30分钟左右。

25. 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出生第一年),第二个加速期为(青春期)。

26. 一般可以将元记忆大致区分为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自我监控)和(元认知调节)。

27. 青年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04年美国克拉克大学心理学家(霍尔)(G.Stanley Hall)正式出版(《青年期》)。

28. 成年初期个体的思维从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29. 老年人的思维的衰退主要表现为(流体智力)衰退的倾向,老年人记忆的减退主要表现为(回忆能力)的减退。

三、选择题

1. D.斯腾

2. A.吉布森

3. D.斯腾

4. B.6-7到11-12岁

5. C.斯金纳

6. A.勒纳伯格

7. C.8岁

8. B.2-4月

9. D.本我

道德判断10. 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 B.6-12岁

12. D.思维的可逆性

13. A.高尔顿

14. C.8岁

15. A.吉布森

16. B.2-4月

17. D.勒纳伯格

18. D.12-18岁

19. C.斯金纳

20. C.卢梭

21. B.弗洛伊德

22. D.1—2月

23. A.3岁

24. C.3—4年级

25. B.2—4月

26. A.8

27. C.卢梭

28. D.洛克

29. B.同化

30. B.前运算阶段

31. A.超我

32. C.胚胎阶段

33. B.婴儿期

四、判断题

1. 所有的心理变化都称为发展。(×)

2. 心理学家可以提出一个有意义的假说,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有权利去验证这个假说。(√)

3. 替代强化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

4. 马斯洛认为,社会和教育的实践不应该用来控制儿童或使儿童适应。(√)

5. 婴儿和幼儿最需要的人是他的母亲,父亲在早期并不重要。(×)

6. 有些药物对胎儿有影响,有些药物对胎儿影响不大。(×)

7. 童年时代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儿童不存在什么问题。(×)

8. 破裂家庭或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注定没有好的性格。(×)

9. 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来源于个体社会学习的经验。(√)

10. 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直线增长的。(×)

11. 听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发达,以后就随年龄的发展不断下降。(√)

12. 在6岁以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发展的高级阶段。(×)

五、简答题

1. 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

答: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机能有两类,一类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感知觉、无意注意、动作思维等低级的机能;另一类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观察、有意注意、抽象思维等高级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物,受社会规律所指派,特别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制约。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的转化过程。在这种转化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是促进转化的主要的,根本的原因,语言和思维是转化的重要手段(工具)。

他还认为,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促进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儿童心理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经验的主要工具,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和一定的年龄相联系的。它包括最佳期限和最晚期限。

2.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是怎样的

答: 婴儿动作的发展就如同生理发展的指向性一样,遵循着首尾原则和近远原则的规律性,同时还遵循大小原则。

(1)首尾原则:指的是婴儿动作发展是从头到脚的发展方向,即从上到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2)近远原则:也叫中心外周指向。即发展的方向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婴儿的发展都是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越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越迟。

(3)大小原则:也叫粗细原则。即从大的活动向特殊活动发展,从大肌肉运动向精细动作发展。婴儿都是先学会大肌肉,大动作,然后才是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3. 举例说明什么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答: 有些研究者根据动物的印刻现象提出了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获得某种特定反应的好时机就是某种行为形成的关键年龄或关键期。在发展心理学中,尤其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早期,人们探讨了许多行为的关键期。例如,资料证明,学前阶段是口语学习的关键期,过了这个时期口语学习就非常困难了。但是,更多的研究者认为,个体心理发展中并不存在所谓“关键期”的问题,在生命早期,许多能力并不是错过了某个时期就无法获得,因此,要比较谨慎地运用“关键期”的概念,而更应该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由于个体生理发展存在加速现象,个体活动在某个阶段常常有质的变化,因此,在某个时期个体的某种能力的形成比其它任何时期都更快更容易。许多研究发现,个体简单口语学习的敏感期是2-4岁;数概念的敏感期是5-5岁半;4岁是智力发展的敏感期;意志品质的敏感期是4-5岁;2岁的孩子对分离焦虑比较敏感,因此此时开始上幼儿园是不合适的。

总之,关键期或敏感期的概念给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让人们关注到了心理发展的质变时期的意义。但实际上,具体的关键期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资料来证明和积累,因此,也要防止对关键期的过分夸大。事实上,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在早期的心理能力的获得,有相当大的弥补性,也就是说,即使错过了所谓的关键期,也仍然可以有发展的可能性。只是在关键期内这些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

4.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不同机能、系统与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中都表现出不同步发展的不平衡性。洛文格(Loevinger,1969)指出了四种不平衡的模式:第一种是诸如骨骼、动作的发展,它们是在同一发展起点,但发展速度各不相同,最后会在不同时期达到同一发展水平;第二种是诸如智力的发展,它们是在同一起点开始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同,在同一时期可能达到不同水平;第三种是诸如语言、知识等的发展,它们是在同一发展起点,相似的发展速度,但最后达到的水平可能不同;第四种是诸如流体智力等的发展,它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一般是先

快后慢,最后甚至可能会停滞或者下降。这四种模式只是为我们描述了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复杂性,是为了说明发展不是千篇一律的,刻板统一的过程,而是多种多样的模式组成的系统。因此,我们需要从多角度思维来看个体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历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 简述皮亚杰关于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的思想

答: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动作图式来认识外部世界,个体的认知离不开动作。这是人类智慧的萌芽阶段。

前运算阶段(2-7):由于语言的掌握,儿童可以利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进行表现思维。虽然这一阶段儿童在形式上有明确的逻辑过程,但因为他们无法摆脱自我中心,因此思维具有刻板性和不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这一阶段的儿童可以进行完整的逻辑思维活动,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仅限于比较具体的问题,还不能对假设进行思维。思维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也叫做逻辑运算阶段。此时个体已经能对事物进行非常抽象的系统的和稳定的逻辑思维。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已经具备。是与成人一致的思维形式。

6. 简述小学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具体表现

答:小学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可以表现在各个学习领域和活动领域,主要有:

(1)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创造力发展:小学语文学习中儿童创造力是向前发展的,进行创造性教学可以加速其发展进程。

(2)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创造力发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练习自编应用题,并随着年级的递增不断提高难度的方法,可以发展儿童运算思维的创造性。

(3)创造性活动与创造发明:课外活动尤其是创造性科技发明活动是小学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场所。

7. 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因素有以下几个。

第一是生理成熟。主要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这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条件。它是个体认知发展的生物前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是环境因素。主要是外界的刺激和个体对这些刺激的经验,以及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这是影响个人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促进或延缓个体认知发展的时间,对个体的认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是平衡调节。是来自个体主体内部的影响因素,皮亚杰认为这是影响认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8. 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是怎样的

答:研究表明,小学儿童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基本学习策略。一般认为,小学儿童运用基本学习策略的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8岁左右的儿童处于过渡期,而10岁以上的儿童基本上能自发地运用一定的复述、组织等记忆策略来帮助学习。(2)支持性学习策略。支持性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安排,是一种外部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学习计划与时间的管理、预习与复习、听课与记笔记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儿童已经能初步运用支持性学习策略,主要表现为学习的计划性和自觉性、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3)自我调控策略。小学儿童自我调控策略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其元认知水平的发展相联系的。由于元认知水平的局限,小学儿童自我调控策略的运用尚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其监控和改变具体学习活动自觉性较差。

9. 简述艾里克森关于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的理论观点

答:埃里克森(E.H.Erikson)认为,青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的时期。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时期发展的核心任务。埃里克森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着一种“危

机”(或矛盾)。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示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同时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一个消极的解决办法。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折。顺利地度过危机是一种积极的解决,反之,是一种消极的解决。积极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消极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力量,阻“同否则就出现,“自我同一性”青年就获得了危机解决好了,。“同一性危机”青年期的危机是碍个人适应环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性混乱”。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个复杂的概念,应从不同角度加以探讨。概括地说,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个人对自身的本质、信仰和一生前后比较一致的比较完善的意识。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与个人的早年经历之间有密切关系。埃里克森认为当青年不能取得同一性时,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扩散)。表现为权威性混乱、时间混乱、两性混乱、角色混乱、工作混乱、观念混乱、自我混乱等。

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青少年时期实际上应该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因此,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10. 什么是广义的心理发展与狭义的心理发展

答:发展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关于心理发展的问题,一般是从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来研究的。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广义的心理的发展包含三个方面:一个是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一个是指作为同一种类的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也叫民族心理的发展;一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也叫个体心理发展。前两者又可以统称为比较心理学。从狭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心理学。也就是研究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的特点、阶段和规律的,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指个体发展心理学。

11. 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是怎样的

答: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婴儿动作发展是在脑和神经中枢,神经,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婴儿动作的发展与婴儿身体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动作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活动,动作发展为心理发展创造条件,心理产生于活动,并表现在活动中。婴儿身体的发展有先后顺序,动作的发展也表现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可以说早期的动作发展水平标志着心理发展的水平,在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中,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发展是检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动作发育过迟,意味着将来智力发展可能存在障碍。此外,动作发展对儿童的个性形成也有很大关系。一定数量的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儿童独立自由的活动,摆脱成人的束缚,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动作发展较好的儿童也容易更好的与同伴交往,易受到好评,增强自信心。通过动作,儿童与客观世界建立了直接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建立了自我和客体概念,并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最初的主客体的分化。总之,动作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既有诱导作用,又有促进作用。

12.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答: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说话能力的缺陷,也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口吃主要表现为说话迟缓、发音延长或停顿、不自觉地阻断或语塞、间歇地重复一个字或一个词,从而失去正常的说话节律,呈现出特殊的断续性语言。

遗尿症是指儿童在5岁后夜间(伴或不伴白天)不自主的排尿行为。遗尿症又可分为功能性遗尿和器质性遗尿两种,儿童的遗尿症多属功能性遗尿。

吮手指和咬指甲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理运动功能障碍,是儿童一种内心紧张、压抑、忧虑、自卑的情绪表现。主要表现为只要手里、口里没东西,几乎整天吮手指或咬指甲;并常固定吸吮或啃咬某一手指,以致该手指浮肿、变细、变尖。

儿童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饮食障碍,是胃肠神经症的一种类型,以厌食和体重减轻为主要特征。该病症的主要表现是长期对食物不感兴趣,缺乏食欲,吃的极少,经常回避或拒绝进食;如果强迫进食,立刻会引起呕吐。

六、论述题

试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答: 艾里克森通过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及大量的病例分析,提出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理论。艾里克森认为遗传的生物因素决定了人生各个阶段的时间,但社会环境决定了与各个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得到积极的解决,因此,艾里克森提议把8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以区别于强调生物因素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

艾里克森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着一种“危机”(或矛盾)。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示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同时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一个消极的解决办法。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折。顺利地度过危机是一种积极的解决,反之,是一种消极的解决。积极的解决能够促使个体发展出积极的人格品质,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消极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力量,阻碍个人适应环境。0-2的社会心理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2-4岁的社会心理危机是自主对羞怯,4-6岁的社会心理危机是6-12的社会心理危机是勤奋对自卑,12-18岁的社会心理危机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8-25的社会心理危机是亲密对孤独,25-65岁的社会心理危机是繁衍感对停滞感,65-以上的社会心理危机是完善对绝望。

因为个体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所以,艾里克森还指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个体危机解决的核心的人际环境不同。影响第一阶段的信任危机的核心环境是照顾婴儿的母亲;影响第二阶段自主性危机的是父母亲对幼儿的态度;影响第三阶段主动性危机的环境因素是儿童的家庭;影响第四阶段勤奋感危机的主要环境是学校以及周围的近邻的态度;影响第五阶段同一性危机的人际环境是青少年的同龄人团体的关系;影响第六阶段亲密感形成的关键环境是个体的恋爱与婚姻经验;影响第七阶段繁衍感危机的关键环境是个体所在的文化传统与家庭教养;影响第八阶段人生整合的关键环境是人类社会对生命态度以及亲友的态度。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给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培养个体优良个性品质方面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2. 试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对儿童教育影响

答:弗洛伊德发现,随着出生成长的时间顺序,儿童身体上的最集中产生快感的部位发生有规律的转换。他据此把儿童心理性欲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口唇期(Oral Stage):0-1岁。在这个阶段,如果儿童得到适当的照顾,可以使儿童产生安全感,有助于形成信任别人,自信而不依赖于别人,易于和别人相处的个性特点。如果照顾不当,就可能发生口唇期的固结。

肛门期(Anal Stage):2-3岁。本阶段发展顺利,可形成独立能力的性格,表现为自我决定行动,无过分的羞耻感,心理矛盾较少,容易合作等。如果发生固结,就容易形成肛门性格,表现为整洁,吝啬,固执等。

前生殖器期(Phallic Stage):3-5岁。这一时期是Freud最重视的时期,因为在这一阶段产生所谓的俄底普斯爱恋,这个问题解决的情况对日后的性格乃至神经症有重要的影响。在开始进入这一阶段,男女儿童都会对母亲产生带有性爱色彩的爱。在男孩子,由于爱母亲而又发现母亲属于父亲,于是产生了对于父亲的妒恨,这就是所谓俄底普斯爱恋。但男孩子发现父亲的强大,便会产生阉割焦虑,不得不放弃对母亲的爱恋。这是俄底普斯爱恋的正常解决。如果这种爱恋不是被破坏掉,而是在压力下压抑下来,进入无意识固结下来,就称为俄底普斯情结(Oedipus Complex)。俄底普斯情结对个性有极大影响,而且是日后神经症的根源。。

潜伏期(Latency period):5,6岁-青春期。在这是一个相对平静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心理性欲活动不那么显著,儿童的主要活动转到上学和学习上,但前生殖器期的经验记忆仍然会保持在内部并对将来的人格发展会发生影响。

生殖器期:发生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活动包括性的吸引,社会化,团体活动,结婚成家以及职业发展。这个时期的性和成人的性的性质相同。然而,如果在前生殖器期的某个阶段发生了固结,它们就会在整个成年生活中表现出来,影响这一时期的发展,包括产生神经症和其它心理变态。试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发展过程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答:(一)学前儿童游戏水平的发展

学前儿童游戏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

在游戏的计划性方面,学前初期的儿童游戏往往缺乏计划,想到什么就玩什么,玩得怎样就是怎样。到学前中期,儿童对游戏已初步有所计划,常在游戏前预先设定主题。学前晚期的儿童则不仅能按预定的主题进行游戏,而且制订一定的规则,对角色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在游戏的独立性方面,学前初期的儿童游戏的独立性较差,往往需要成人不断提示、启发和帮助。学前中期儿童游戏的独立性有所增强,能自己构思组织游戏,但出现纠纷时还需依靠成人来解决。学前晚期的儿童更乐于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与同伴一起商定游戏的主题、规则、角色分配等,在遇到纠纷时能初步自行解决。

在游戏的创造性方面,最初儿童的游戏几乎都是对成人动作的模仿和再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能重新改造或组织以往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在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创造性游戏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儿童创造力的不断发展。

(二)学前儿童游戏内容的发展

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所反映的内容逐步丰富、深刻。这主要表现在游戏的主题和情节方面。

从游戏的主题来看,学前儿童游戏主题的范围从儿童熟悉的家庭或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逐渐扩大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主题的性质由简单、自由到比较复杂、有特定内容;主题的深度由反映具体人物运用物体的外部活动,发展到反映人们在活动中的相互联系,最后发展到反映概括的角色的行为,反映人们的内心情感和道德行为。

从游戏的情节来看,最初儿童游戏的情节往往是零星、片断的,情节发展缺乏明确、系统的线索和有机的联系,后来逐渐发展到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情节,情节的丰富性、创造性也在不断提高。(三)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和参加成员的发展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最初儿童游戏持续的时间很短,对同一个游戏往往只能玩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到学前中期,儿童可以持续做一种游戏达四、五十分钟。后来,儿童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游戏可能会玩得废寝忘食。

学前儿童游戏参加的成员由少到多。最初的游戏多为独自一人,到学前中、晚期,随着游戏内容的丰富,规则的明确,有更多的同伴参与到同一个游戏中,游戏的集体性增强,合作游戏出现的频率更高。

4. 试述莱文森的关于成年期个体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答:莱文森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个体生命结构”,每一稳定时期的基本任务是建构生命结构。他认为这一生命结构是在成人阶段进化成的相对有序的结果,它由一系列交替稳定的结构建构阶段组成。莱文森和他的同事将成人生命过程划分为7个主要阶段:成人早期(20岁-40岁);成人中期(40岁-60岁);成人后期(60岁以上)。在每一阶段内,莱文森又区分为几个时期。

脱离家庭(18岁-22岁)时期,这是青春期和完全进入成人世界之间的转折。这一时期青年人努力使自己从父母的资助和权威中分离出来。同时为生活在成人世界打下基础。

进入成人世界(22岁-28岁),在此,新的生命结构一定要建立。一个年轻人现在就要试图去确定一种职业,建立更成熟的友谊和性联系——包括婚姻。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达到一种认为自己是成人的最初感觉。莱文森及其同事发现,这一时期总有一个良师和一个人的未来成长或他的成功密切相关。

30岁间的转折(28岁-32岁)时期,这一时期,有许多职业、婚姻的变幻,到这一转折的结尾,一个人的思想集中于未来,成人准备阶段也就完成了。

安定(32岁-39岁)阶段,通常十分忠诚于他的工作和家庭。他现在开始攀登职业的阶梯,这个时候,是在社会中寻求合适职位,确立职业,进行工作的时期。

后期安定,成为自己(36岁-41岁)的时期,这时成年人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实现安定的目标。莱文森称之为成年转折。一个新的时期开始进行,岁左右,40大约。多岁时30,岁)45岁-42成年转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个时期的任务是和过去相妥协,为未来做准备,为踏上成人中期铺设台阶。

再建构(45岁-50岁)时期。40多岁时,一个人形成了成年成人的初始生命结构。他们认为随着建构第二成年成人结构,有一个50岁的转折,。

莱文森的“个体生命结构理论”观对于解释个体生存的成人发展模型是很有用的。它赋予我们一种检验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的方法,以此方式,我们可以考虑到自身和世界的相互作用。.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作业以及答案

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试题(20181124,深圳) 拟题人:陆小英学生姓名:18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前的括号中。) ( B )1. 普莱尔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是______。 A.实验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 B )2.最早研究中年心理的心理学家的是______。 A.霍尔 B.荣格 C.普莱尔 D.埃里克森 ( A )3.在相同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研究的设计是______。 A.横断设计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D.双生子设计 ( A )4.埃里克森认为,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______。 A.主动与内疚 B.勤奋与自卑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D.亲密与孤独 ( D )5. 埃里克森认为,在弗洛伊德的两性期儿童应重点解决的发展危机是。 A.信任-不信任 B.勤奋-自卑 C.同一性-同一性混乱 D.亲密-孤独 ( A )6.皮亚杰认为,儿童不能从“我是你姐姐”推知“我是姐姐的妹妹”,这是因为儿童不具备能力。

A.可逆 B.守恒 C.象征 D.延迟模仿 ( B )7.在哈洛的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中,证明_______是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重要基础。 A.味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 D )8. 维果斯基提出,个体认知发展的机制是______。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内化 ( C )9.“三山实验”用来论证儿童思维的______。 A.象征性机能 B.守恒能力 C.自我中心 D.观点采择能力 ( C )10. 在动作发展过程中,双生子爬梯说明了______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A.遗传 B.环境 C.成熟 D.同伴 ( C )11.吉布森等人用来研究儿童深度知觉的实验是______。 A.三山实验 B.类包含实验 C.视崖实验 D.照镜子法 ( A )12.“儿童的游戏就是在复制人类祖先的行为”,持该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 A.霍尔 B.彪勒 C.席勒-斯宾塞 D.格罗斯( C )13.小明和小红正在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是一种______。 A.功能性游戏 B.构造性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 A )14.在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可以用社会标准或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这说明其处于阶段。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 三及参考答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 1视觉偏好法: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2视觉悬崖实验:用来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 “视觉悬崖”的装置是一块长方形的玻璃,下方用红白格子布铺设成一边深一边浅的两种平面。把婴儿放在玻璃板的中间,婴儿的母亲则分别诱使婴儿爬过浅的一面或深的一面,以观察婴儿的反应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3、知觉整合能力: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4、幼儿的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人们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忆),幼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 5、感知运动图式: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6、客体概念: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 7、单词句: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因为这个单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因此我们称之为

“单词句” 。 8 、电报句: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这种句子也被称为 “ 电 报句 ” 。 9 、 “ 妈妈语 ” : 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 有许多有趣的特征, 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被称为 “ 妈妈语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6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B纵向研究 二、填空题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3.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4.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5.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6.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等。 7./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8.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 9.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0.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语词。 11.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12.事实证明,许多先天缺陷并不完全决定于遗传,而往往是由于/胎内环境的危害/与/遗传的某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13.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14.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5.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17.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8.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19.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 20.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大约5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会给予新的注意。 21.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 22.7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回忆/。 23年幼的儿童更倾向于/无意识记/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逐步增强 24.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 25.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6.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7.在感动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28./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29.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30.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31./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2019年4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试卷 课程代码:0046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下关于孔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中,体现其学习方法的观点是 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教无类 2.问卷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以下关于问卷法实施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A.问卷中的题目数量不应过多 B.问卷所设计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 C.回答问卷的方式简便 D.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问卷采用开放式形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问卷采用封闭式形式 3.被世人公认的弗洛伊德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癔病研究》 B.《精神分析引论》 C.《梦的解析》 D.《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4.在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中,以下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是 A.守恒性 B.去自我中心主义 C.具体逻辑推理 D.命题推理

5.第一个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关系的是 A.高尔顿 B.孟德尔 C.詹森 D.高德尔得 6.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中间环节是 A.教育措施的提出 B.激发个体新需要的产生 C.知识的领会 D.个体心理发展 7.个体的身高在人的一生中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A.婴幼儿期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8.幼儿游戏的最高级形式是 A.集体游戏 B.创造性游戏 C.教学游戏 D.活动性游戏 9.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相互作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当他们对不同的对象能做出有很大差别的反应时,表明其正处于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 C.特定的依恋阶段 D.目标调整的参与阶段 10.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游戏 B.学校学习 C.体育训练 D.德育训练 11.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指的是

发展心理学,课后答案

发展心理学 课后习题及答案作者:张贵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发展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年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二|、简答与论述。 1、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答: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2、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3、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以下五种智力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真智力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情绪智力理论。 答:(1)多元智力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共计八种智力,分别为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间(社交)、内心的(自知)。 (2)成功智力理论:由斯皮尔博格提出。包括1、分析性智力—用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办法。分析智力解决那些界定清晰、答案与方法唯一的问题;2、创造性智力—用来找对问题。创造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的问题;3、实践性智力—用以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实践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且与日常经验密切相联的问题。 (3)真智力理论:由大卫.帕金斯提出。三个主要成分: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及反省智力. (4)生物生态学理论: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8、9 岁 B. 0 —3 岁 C. 0 —6 岁 D. 0 —13、14 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 A. 横向研究 B. 纵向研究 C. 平行研究 D. 实证研究 3. 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 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 A .横向研究 B .纵向研究 C .平行研究 D .实证研究 4. 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 A.抓握反射 B ?吮吸反射 C ?转向反射 D ?张嘴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 )。 A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 .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 . 出生后一年 C .出生起 D .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D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 .生后1 个月 B .生后2 个月 C .生后3 个月 D .生后4 个月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 )。 A.吉布森和福克 B .皮亚杰C .维果斯基D .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 .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 .再认记忆D .重复记忆 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

A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 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 抽象思维阶段D. 具体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 A )。 A .皮亚杰 B .吉布森和福克 C .维果斯基 D .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 B )进行思考 A.动作B .表象C .语言D .形象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 A.反射练习时期B ?习惯动作时期C ?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 ?感知行动时期 14. 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 A.反射练习时期 B ?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 ?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15.在(A )阶段,儿童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二、判断对错题(每题1 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积累或直观的位置移动。(错) 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对) 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错) 8.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对) 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对) 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对) 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错) 12.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对) 1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对) 14.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的协调才能将各种信 息综合。(错) 15.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对)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3)1、(2)乳儿期,1)新生儿期,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7)青年早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

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疗法。3、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4、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4)(3)创造性游戏,(2)教学游戏,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建筑性游戏,活动性游戏等几类。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性获得6、 的。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发7、 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8、游戏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动。 (×)9、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使儿童了解社会,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 (√)10、道德情感的发展是一个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移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有了良心和羞愧感,就有可能使儿童自觉地克制不良行为。 四、概念解释: 1、元认知: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2、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3、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4、移情: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映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映,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2019年自学考试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

2019 年自学考试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1) 德国生理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9 世纪后半叶创立了儿童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创立,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揭示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而儿童的动作发展模式、语言获得模式、皮亚杰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脑和神经中枢、神经、肌肉控制下实行的,所以动作的发展与其身体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动作的发展遵循以下三个规律: 1、从上到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2、由近及远。 3、由粗到细。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儿童用手握铅笔自如地一笔一画地写字,往往要到 6-7 岁才能做到。 1、以下不是儿童动作发展所遵循的规律是(D) A.从上到下 B.由近及远 C.由粗到细 D.由前到后2、儿童最早发展的动 作是(A) A. 头部动作B 躯干动作C. 手的动作D. 脚的动作 3、儿童的动作发展是沿着(A) 方向逐步成熟的。 A.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B抬头-爬-站-翻身-坐-行走 C.坐-抬头-翻身-爬-站-行走D翻身-抬头-坐-爬-站-行走 4、儿童用手握铅笔自如地一笔一画地写字,往往要到(C) 岁才能做到。

A.3-4 B 4-5 C 6-7 D 7-8 5、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 A. 夸美纽斯 B 何林渥斯 C 普莱尔 D 冯特 儿童发展心理学自诞生以后发展出了多种理论派别。 如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论。格塞尔的观点源自于他的双生子爬 楼梯研究。他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照其基因规定的 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实行的。他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 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 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 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 - 反应的学习过程。他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 点源于洛克的“白板说”。华生提出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条件反射 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精神分析论则着重对“无意识”的探究。弗洛伊德认为,存有于 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性”的发展, 或称心理性欲的发展。 4、潜伏期 (6-11 岁) 5、青春期 (11、12 岁开始 ) 。 相互作用论者,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天生结构的 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在他看来,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 同影响,这四个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其 中第四个是决定性因素。他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 口唇期 (0-1 岁) 2、 肛门期 (1-3 岁) 3、 性器期 (3-6 岁)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 乳儿期,(3)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 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 记忆。 3、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 知疗法。 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 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 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 模仿范性获得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 看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8、游戏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

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发展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年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二|、简答与论述。 1、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答: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2、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3、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以下五种智力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真智力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情绪智力理论。 答:(1)多元智力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共计八种智力,分别为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间(社交)、内心的(自知)。 (2)成功智力理论:由斯皮尔博格提出。包括1、分析性智力—用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办法。分析智力解决那些界定清晰、答案与方法唯一的问题;2、创造性智力—用来找对问题。创造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的问题;3、实践性智力—用以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实践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且与日常经验密切相联的问题。 (3)真智力理论:由大卫.帕金斯提出。三个主要成分: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及反省智力. (4)生物生态学理论: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

(完整版)历年全国自考心理学试题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 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有意识状态 3.强调研究个体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 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 A.随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5.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 A.推理B.习惯C.偏好D.功能固着性 6.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受学习,二是() 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发现学习D.社会学习 7.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之为() 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D.模仿能力 8.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之为() A.信度B.再测信度C.效度D.内容效度 9.“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 A.激情B.心境C.应激D.美感 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 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 11.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同时型D.冲动型 12.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是() A.双生子研究B.社会文化因素研究C.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自然物理因素研究 13.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 A.正性力量B.负性力量C.群体规范D.社会助长 14.学生服从教师,病人服从医生等服从行为,可以用来解释的原因是() A.责任转移B.合法权力C.从众行为D.群体思维 15.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 A.中年人B.老年人C.年轻人D.少年儿童 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 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 1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 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20年代 18.推理通常分为二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 A.演绎推理B.三段论推理C.线性推理D.条件推理 19.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 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 2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8±2个组块D.7±2个组块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简而言之,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2. 正强化:所谓正强化指一个行为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的刺激,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3. 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青少年时期实际上应该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因此,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4. 复演说:该理论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重复着人类种族进化的过程,胎儿在胎内发展重复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 5. 负强化:是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的出现伴随着令人讨厌的刺激。这个刺激一旦排除,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6. 学习障碍:又称学习困难或学习无能,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发展障碍。 7. 图式:是指个体已有的对环境做出某种反应的心理机能组织形式。认知的发展的实质就是认知图式的不断的建构过程。 8. 溶血症:母亲通常是RH阴性,而孩子的父亲与胎儿自己都是RH阳性。胎儿的RH阳性细胞从胎儿的循环系统中逸出后进入母体,刺激母亲产生抗体。当抗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的血红细胞破坏或凝集,从而造成胎儿严重异常或死亡。 9. 抓握反射:当物体接触到新生儿手掌时,立即被紧紧抓住不放,如果被抓物体是小棒,他甚至可以将自己的身体悬挂片刻,这个反射在出生后第五周达到最强,3—4个月时消失。 10. 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指行为的反应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 11. 观察学习: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即观察学习。是人类社会行为学习的普遍方式。 12. 多动症: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症,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活动过度等特点,其本质特征在于注意障碍。 二、填空题 1. 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头到尾)、(从中心向周围)、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2. (弗洛依德)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 3.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 4.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主要包括(认知或智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5. 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研究儿童心理的著作是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 6. 艾里克森认为,7-12岁也就是学龄期儿童所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勤奋)和(自卑)。 7.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一个是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8. 婴儿刚出生时脑重是成人的(25%),36个月时脑重已大约是成人的(90%),可见整个婴儿期是人一生中脑发育最快,最重要的时期。 9. 托马斯-切斯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 10. 美国心理学家(贺林沃斯)最早提出要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将儿童心理学发展成毕生发展心理学,并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三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三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自我中心语言P103答: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2.同伴关系P115答: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3.亲社会行为P121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4.自我中心语言P103 答:同第1 题。 5.依恋答: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6.移情答: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二、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23分) 1.(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P169 2.柯尔伯格采用纵向法提出了他的三个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P129 3安思沃斯发现儿童有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型)(紊乱型)。 4.处于象征期的儿童开始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即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蝌蚪人)。P149 5.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P100 6.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分为(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7岁)、(自律道德阶段)(7—12岁)。P127-P128 7.电视的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体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8.操作性游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无目的游戏)、(功能性游戏)(结构性游戏)三个发展阶段中 9.儿童的社会化语言有(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和(问题与回答)。 10.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P135 11.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P101 12.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P124 13.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14.喜欢的(物体)和(颜色)是儿童评价作品好坏的两个标准。P153 15.自我中心语言分为三个范畴(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P103 16.心理学家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P160 17.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 1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P86 19.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消极词汇)。P101 20.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P107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心理学家Parten是怎样划分游戏种类的? 答:心理学家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2.儿童在音乐世界扮演的角色? 答:儿童在音乐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3.它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P128 答: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有以下五点:(1)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制定的。 (2)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

发展心理学答案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和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1.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创始人,著《儿童心理学》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2.霍尔1904年出版《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意味着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的确定 3.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1927年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论及心理发展阶段说? 人格结构论:1.本我:是原始本能的,人格中最难接近的,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2.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因此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自我能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3.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的和批判性的部分;后者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 心理发展阶段说: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前生殖器期(3-6岁)4.潜伏期(6-11岁)5.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 华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什么? 环境决定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斯金纳关于强化的观点? 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是易于消退的,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积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消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别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思想,及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1.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3.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因此开始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最新1月全国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概括作用,二是() A.归纳作用B.调节作用 C.分化作用D.推理作用 2.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 C.教育D.心理发展 3.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A.霍尔B.华生 C.伍德沃斯D.高尔顿 4.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是() A.需要 B.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 C.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D.个体的实践活动 5.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以下说法与其观点不符 ..的是() A.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而学习则依赖于强化 B.印刻是可逆的,而学习则是不可逆的 C.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D.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 6.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属于()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 C.感觉登记D.长时记忆 7.斯金纳认为,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是() 1

A.强化B.教学 C.学习D.同化 8.主张把“S-R”改为“S-O-R”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托尔曼 C.布鲁纳D.威特罗克 9.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 C.强化D.观察学习 10.在以下观点中,不属于 ...布鲁纳关于发现法作用的观点是() A.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 B.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C.发现法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 D.发现法有利于记忆 11.在下列四种内驱力中,属于稳定的内部动机的是() A.继起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12.在下列强化时程表中,强化效果最好的是() A.连续强化B.定比间隔强化 C.定时间隔强化D.不定时间隔强化 13.在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们列出了下列原因,其中属于积极的归因模式的是 ()A.考试太难了B.我的能力太差 C.我最近太贪玩了D.我正好没有复习到这部分考试内容14.1岁~1岁半的婴儿能够对熟悉的物体作出词的反应,表明这个时期婴儿两种信号系统的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A.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具体刺激—词的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15.婴幼儿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与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是()A.生活活动B.劳动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