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目前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20140530

公司目前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20140530

公司目前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20140530
公司目前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20140530

目前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一、目前现状分析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涵盖了整个变配电领域的所有产品:测控仪表、保护装置、漏电、防雷、综合自动化系统(含保护屏体)、高低压柜、配电箱、箱变等等,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公司的组织架构已经十分健全。但是公司现状的生产流程还存在很多问题。

1、研发流程控制薄弱:标准化也就是刚刚起步开始,研发选型时对后期批量生产考虑不够全面,研发人员之间沟通不够深入,每天研发类采购耗去了采购部的大部分时间,造成采购人员精力不够;中试部对研发控制不到位,产品做完实验发现还有问题,造成产品经常升级,对生产和采购造成很大麻烦;且研发和中式投产没有一个限度,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要报废很多产品,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2、商务投产无序:交期均七天,没有真正分清急要合同和非急要合同,七天的交货期已经是压缩的最短的时间了,都是靠前期预投产库存,预投成品对了就可以七天,预投不对,不但无法保证七天,还会形成库存的积压,造成极大的浪费。

3、工控事业部与商务部管理交叉混乱:工控事业部目前是和商务部有公用的业务员,但是有自己的技术员人,有自己的设计人员和业务人员,工控事业部签合同是在商务部签,签完合同后商务部也基本就不过问了,而工控事业部也没有专门的负责人。

工控事业部内部管理也十分混乱,设计没有规范,没有标准的流程,内部没有监督考核,图纸更改随意性很大,就没有一个规范标准,或者是有但是没有灌输到实际行动当中。

4、库房仓储管理混乱:屏箱柜体类生产物料与原件类生产物料混在一个库房,库房摆放差乱无章,很多物料都堆积在库房外门口,无专业物料配套员,合同生产物料配套时间过长,缺件预警不够及时,造成很多物料到用时才发现缺货,严重影响生产周期。

成品库房现在存放的都是合同产品,按照正常理念,库房应该是空的,但是目前成品库房积压合同很多,最长的有将近两年,由于产品更新换代,有可能就会成为废品,造成公司人力、物理浪费。所以商务要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客户要的咱们才去生产,否则就是浪费。

5、供应链控制不力:对供货商管理不到位,采购不能只关心价格和交期,还应该注重供货商的生产能力、所供产品的质量保证等,每种物料都应该有不低于两家的合格供货商,才能保证公司的采购正常供货。

另外,产品种类很多(保护、表、防雷、漏电、操显、温湿度、漏电、温度变送器、消谐、系统、一次二次等等),造成了庞大的物料种类,也使供货商数量增多,而采购人员就三个人,

明显人手不足。

6、质控部员工交叉复用,造成混乱:质控部不仅有一次、二次屏体调试、系统调试和单装置调试、售后服务工作、产品维修工作,还有测试工装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而且都是人员混合使用,特别是售后高峰期和供货高峰期冲突时,就会造成生产混乱,天天加班现象。生产混乱,加班生产,就会造成产品质量不高,售后现象增多,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公司发展不利。以前公司的调试和售后在一起,是因为公司的业务量决定的,现在随着公司产值的增长,调试和售后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7、生产流程繁杂:公司主要的生产流程分为屏类产品和元件产品,屏类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元件类生产流程如图,从《屏体类产品生产流程图》可以看出,不管是屏类的生产,还是元件类产品的生产,流程都不是一条直线,过程复杂,各个环节出现重复交互现象频繁,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屏体类产品生产流程

元件类产品生产流程

8、团队意识不强,不能形成有效拉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负责人都缺乏团队意识,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思想,出现问题只是一味的推诿上道工序或是下道工序,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完全没有站在负责人的高度看待问题。

二、改进建议

1、研发人员在研发新产品的时候不要一个人做一种产品,每种产品都应该几个人参与,相互进行沟通与交流,不能等到一个人做出样机后再一起评审,这个时候从原料选型,到产品外观,基本都已定型,很难改动了;还有尽量使用通用物料,在研发物料选型时,一定要对供货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对后期的批量生产有安全的保障!

2、业务人员不能一直强调“七天”交货期,一定要给用户灌输思想,让用户提前订货,这样就能给家里面足够的生产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能够保证质量,出现突发事件也能来得及处理,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里的生产也不紧张了,用户也能达到满意了。

3、工控事业部主要负责的业务是高低压、开关柜、配电箱等一次产品合同,而这些合同金额、规模较大,所以每个一次的项目都要有一个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为负责公司与用户之间的相关事宜沟通,着重点在货物交期配合和合同款催收。

从辅助工控事业部拟作为子公司独立运营的角度出发,工控事业部负责本部门合同的全部执行(例如:催款、发货、商务沟通、技术支持等),商务部仅按照工控事业部的要求和公司制度协助完成流程、单据。

4、库房需要一个专职的物料配套人员(可以兼职做其他的,但是第一职责是配料),负责所有的物料发放工作,包括消耗的辅材、说明书、宣传手册等,要与采购核对物料的采购周期、

物料不足的预警;一次物料库与元件物料分开,避免混乱。

成品库房目前存放的全部是合同货物,在理想状态下应该是空的,生产出来就应该发给客户,但是实际情况是成品库房堆积如山。这样就造成积压浪费,特别是存放时间比较长的,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可能成为废品。

5、采购人员要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包括供货周期与产品质量,不定期对重要供货商进行考察,对采购回来物料的入库和来料检查要要落实分清,对外购物料检查必须经检查人员对来料进行抽检或全检方可入库。

6、建议售后服务、产品维修同调试分开,调试岗位固定(建议人员也固定),使生产保持流程畅通,售后人员到一个地方出差,可以顺带上这个地方技术支持、对客户进行产品宣传,技术交流与回访等。现有元件类产品均可在装配前单板灌程序,但单板灌程序的工序在质控部,货物部门间来回移动造成浪费;计划把单板下程序这个环节转移到装配组,避免流程等待。

7、生产流程改进,如图:

屏体类类产品生产流程

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

8、对公司各部门班组长以上人员加强培训和考核,强化责任感,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出现问题了不能把问题归结到别人身上,要先考虑就现有的问题,自己能否做进一步的改进,使问题最小化,甚至消失。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有关的所有持续改进活动。 3、职责 3.1 公司各部门均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等主题,不断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3.2 质检部负责持续改进的归口办理。 3.3 技术部和生产部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的协调和验证工作。 4、管理内容 4.1 公司应全面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在全公司各项与产品、工艺、服务和成本有关的日常活动中不断地深入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4.2 技术部有计划地向公司全员贯彻持续改进并鼓励每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安排时间作相关持续改进技术的培训。 4.3 根据公司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内审结果,管理评审及公司业务计划中提出的要求每年年初由质检部负责制定年度持续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往各部门。 4.4 公司员工均随时有提出持续改进建议的权利和义务,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技术部按照所提建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做分析和评估,纳入年度改进计划中并组织实施。 4.5 持续改进的项目内容 4.5.1 产品改进 技术部针对具体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对照同类产品的设计和结构,结合生产实际中曾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具体产品的现状,找出差距,制定持续改进的计划,利用相关持续改进技术,如试验设计(DOE)、FMEA、价值分析(VA)、防错技术和8D问题解决法等,持续不断的实施产品改进。技术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改进项目进行跟踪、验证。 4.5.2 工艺改进 技术部应对生产部提供的工序能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其对产品的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特殊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监控,可采用控制图、工序能力指数、设备总效率和8D问题解决法等改进技术,具体可参照SPC手册。按照统计过程控制的数据输出,采

有效改进措施合理化建议

有效改进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通过对本项目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在深入分析招标文 件并进行现场踏勘后,结合我公司以往在同类工程项目的 施工经验,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1、为了维护成都市“模范城市”的荣誉成果,使施工现场邻舍规范化、合理化,减少施工现场扬尘,增强安全文明施工效果;建议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邻舍进行统一规划和搭建。 2、每天一次的施工安全会签制度,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3、地方性材料准备情况及供货渠道应充足,并考察供货能力;各种预制构件,半成品提前落实生产厂家,各方共同考察其产品的生产质量及供货能力,结合施工进度,制定供货计划,逐一落实。 4、充分利用竞争机制,择优选择工程承(分)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是保证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投资的一项重要措施。 5、已完工程项目如遇汛期、暴雨天气及时进行巡视检查,如有问题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解决。 6、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有可靠的保证体系。 7、将组织协调纳入合同管理 由于本工程专业性强,势必涉及到较多的施工单位参加。

由于各施工单位的分工任务不同和相互的利益制约关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交叉施工作业时,难免发生分歧和纠纷。业主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从工程整体利益出发,如何减少或避免在各施工单位片面追求自己的局部利益、不顾全大局的现象发生,如何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对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此,建议业主除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组织协调之外,在施工合同中将“服从整体工程建设需要”作为施工单位应尽的义务,并明确规定违约责任,将组织协调纳入合同管理的范畴来,确保整个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8、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参建各方踊跃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满足工程质量及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参建各方踊跃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因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业主采纳,导致工程投资的节约和工期的缩短,建议业主给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方以适当奖励。该项内容可以用合同条款的形式加以明确,形成制度,形成一个参建各方积极参与工程建设,为达到业主的既定目标而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 9、工程开展过程中,可能因一方原因造成工期的延误,为明确责任,建议业主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因某方原因影响工程进度的惩罚力度。 10、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可能因为停电等外在原因造成费用及工期的索赔,合同中可约定承包人准备能满足施工要求

公司现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公司现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自本月21日入职以来一周的时间,通过几天日常工作及培训期间情况的认真观察及了解,个人认为,公司现在需要改善在于三大方面:1、公司文化、规章制度的建设,提高员工的执行力。2、明确岗位职责,工作的流程化和标准化。3、提升公司的凝聚力,团队建设。 其中周五下午、周六上午培训工作中发现了个别部门负责人及员工工作松懈、部分员工对公司制度缺乏必要的认识,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有意无意违反着公司制度,例如:考勤、请假、会议纪律、工作态度及计划等现象。 公司制度的不完善、员工无视公司制度的存在,在于公司文化的建设和员工执行力的提高;部门沟通不畅、脱节及布置工作任务偏差、工作效率不高,在于工作岗位职责的明确,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 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在于公司凝聚力的打造。 以上种种,依赖于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再辅以贴心的公司文化凝聚人心,打造高效率的团队。执行并持续改善公司的内部管理,应该是制度化的硬性管理和人性化的柔性政策相结合,约束和激励双管齐下,解决人心的问题。 首先,我就看到的几个方面说出自己的看法。 一、公司文化、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是什么?其制定的目的、意义何在?如何去执行公司制度,工作流程?这些问题员工间可能会回答上来,也会懂得之间的道理,但实际执行确很差。公司的“制度”和“执行力”的关系,如同是战场上“战术”和“战斗力”的关系。有好的战术,没有战斗力,那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有好的战斗力,没有好的战术,必然头破血流,一败涂地。我想目前公司的大多数员工会持消极负面的心态来看待,员工工作不积极,说一点做一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心态,执行力差。 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有: 1、规章制度本身的不合理、不完善,导致员工执行不到位。 2、个别员工个人综合素质差,工作态度差,持消极负面的工作心态。 3、部门负责人管理懈怠,责任心不强,不重视。 4、对于制度理解无人解读引导和传承。 二、部门职责、员工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流程没有标准化。 在一周的工作中发现,员工对岗位职责的不明确,甚至员工连个人的岗位职责是什么都

公司及采购部持续改进建议

公司及采购部持续改进建议 这几个月以来,慢慢的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渐渐了解公司一些作业流程、>规章制度,慢慢融入了天龙这个大家庭。一直喜欢用家来形容公司,或许有家的感觉是比较>温暖,而个人又容易对家产生依恋和赋于责任感。特别适合引用一句话 “天龙是我家,成功靠大家”。公司是一个团队,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公司的各项制度才能得以实施,从而走向更高的境界。在这几个月所接触的工作中,发现了很多优点和弊端,如: 一、ISO的推行过于形式化 很多人把ISO当做一种应付,认为只要拿到一纸证书便万事大吉。而事实,这是一种极端的想法,ISO是一个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满足顾客需求。先前公司形成书面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亦不少,但是大多徒于形式,并未真正执行。尚没有有效利用。而导致在产品追溯时无依据可查,对后续所发生的异常状况亦无相应之应急措施,造成恶性循环。针对这些现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才能真正实施ISO,发挥ISO的有效功能。 二、年度管理层未制定有效、可量测的品质目标 工作和人生一样,在执行的时候都会朝着一个方向,而最终达到一定的目标。就像管理的目标是人,管理的目的是事。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相信每个部门针对自己部门的业绩不明确,是否达到公司所要求的标准无从查证,更谈不上改善措施。 三、计划执行力度不够,造成等待浪费 由于生产原料供应中断、作业不平衡和生产计划安排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无事可做的等待,被称为等待的浪费。生产线上不同品种之间的切换,事先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势必造成等待的浪费;每天的工作量变动幅度过大,有时很忙,有时造成人员、设备闲置不用。 四、物料未能得到有效管理 原材料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经常性的无单领料、补料或未经办理入库便直接领用,导致库存帐物卡不符,物料确认不准确,该申购的材料未申购,不该用的材料申购一大堆,恶性循环。造成库存积压,生产断线。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增加太多呆滞产品,给库存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 采购部工作计划(一) 接手采购部工作,保证服务生产需要,控制采购成本,提供高性价比物资材料为已任。针对本部门所负责采购工作的目前状态做出相应的计划: 一、供应商的选择。 首先采购部做到多开发物料资源,调查价格,做到货比三家,控制价格审核供货流程,让采购部的工作透明化,并且建立完整的采购部供应商档案及物料申购档案。做为公司合格供应商必需要能做到准时,保质

合理化建议持续改进创新管理办法

合理化建议持续改进创新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启发全体员工的想像力、创造力,倡导参与管理,集结员工的智慧与经验,提出有利于本公司业务、管理及技术的发展,以便达到降低成本、改善工艺、提高质量、完善内部管理、激励同仁士气、提升经营绩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某某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含分公司、办事处)。 三、合理化建议: 1.合理化建议主要是针对公司或其他部门在经营、管理、技术、销售、文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或改进的方向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方法)。 2.公司指定人力资源部为合理化建议接收窗口。 3.提出人,应填写规定的合理化建议提报表(如附表一),必要时附加书面或图表说明,将填写完毕的合理化建议提报表交人力资源部。提交时需按指定格式填写,并同时提供书面档和电子档提案。所有合理化建议均为署名建议。 4.合理化建议提报表内应列的主要项目如下: 4.1建议事由:简要说明提出建议缘由的具体事项。 4.2原有缺失:详细说明在建议未提出前,原有情形之未尽妥善处以及应予兴革意见。 4.3改进意见或办法:详细说明建议改善之具体办法,包括方法、程序、步骤等项。 4.4预期效果:应详细说明该建议经采纳后,可能获得的成效,包括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简化作业、增加销售、创造利润或节省开支等项目。

5.合理化建议评定流程: 四、持续改进: 1.持续改进主要是针对本部门、本岗位职责范围内或现有工作中在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存在的不足、缺陷提出客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级指定的工作改进不计持续改进。 2.公司指定人力资源部为持续改进项接收窗口。 3.提出人,应填写规定的持续改进提报表(如附表二),必要时附加书面或图表说明,将填写完毕的持续改进提报表交人力资源部。提交时需按指定格式填写,并同时提供书面档和电子档提案。 4.持续改进应围绕自身工作或本部门工作进行,对自身工作或本部门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有所提升。

工作计划、保证措施、合理化建议(1)

设计质量保证措施 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做既到符合学校景观设计原则的要求,同时满足建设方设计要求及使用方的功能要求。 1、方案设计质量保证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方案设计,及时组织项目组人员进行方案调整及修改。听取意见,弥补不足,使之更加合理优化,对项目工程设计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最终精准表现此次方案的设计构思及理念。 2、扩初施工图质量保证 按照专家的意见以及甲方的要求,对前期方案进行深化补充。达到扩初施工图的深度要求,为后续施工图做好保障。扩初施工图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审批,签署审核,确保扩初施工图质量要求。 3、施工图质量保证 在满足扩初施工图要求的前提下,对扩初施工图进行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由单项负责人编制。施工图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审批,签署审核。 4、专业技术保证 每个阶段进行相关的技术交流会,参与项目的设计师定期进行现场考察,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与建设方及时沟通讨论,选择最合理解决方案,避免单一性解决方案有增加工程成本的可能性,及时处理各种技术问题。定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各专业进行知识更新,并在项目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保证专业设计水平及质量。 5、现场勘察 现场勘查贯穿在整个设计的各个环节,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前,设计人员应到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勘察,以取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各个阶段的设计质量提供一个可靠的设计保证。 6、设计更改 设计文件交付建设方后,经设计审查提出的设计更改和修改,由设计评审会议决定,按会议审定的意见进行修改。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更改和修改,由项目负责人委派的设计人员现场确定,对确属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负责签署“设计变更单”,确保设计质量。 7、设计审核 在整个设计阶段过程中,应进行严格设计审核,确保设计质量: (1)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完成之后应进行自审和逐级审核。设计文件的一般校审流程如下:各专业自审(互审)—项目组内审—公司内审—核定; (2)各级负责人的审核重点应遵循公司设计生产工作各环节的质量责任制的规定。(3)设计校审工作要严格按公司有关的规定执行; 根据以上严格的质量管理流程,能够满足建设方对项目设计的完备性、合理性、科学性的要求,为甲方和施工方提供高品质的设计服务,奉献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公司发展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公司发展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可增强企业内部活力,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公司发展合理化建议有哪些呢?下面是 的公司发展合理化建议资料,欢迎阅读。 一、倡导全员营销的观念 企业的营销业绩与每个员工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每个员工也应 该有忧患意识。企业效益好了,员工也能得到实惠;反之企业跨了, 大家失去了饭碗,生活就没有了保障。所以建议要大力倡导员工关注营销、参与营销、服务营销的观念,发挥大家的客户关系或营销手段,鼓励大家主动出去推销或宣传公司的产品,想办法拉团购或大客户,在不违反公司规则的情况下,根据业绩可以考虑给予适当提成或奖励,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为企业的销售业绩增长添砖添瓦。 二、提倡开源节流 企业发展大了以后,部门增多,人员增加相关成本也随之上升,尤其办公费用也将水涨船高,建议倡导大家要有节约的意识,不断挖掘企业的开源节流点,节约也是为企业间接创造效益的一种方式。大钱的背后,都是用小钱积累起来的,节约就要从点滴做起,国家也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此具体建议如下: 1、每位员工每月只发一支签字笔,用完后可以换笔芯,但不换笔;一支签字笔售价2.5元,一支笔芯0.7元,总部300多员工每月 按使用两支笔计算,每月可以节约用笔540元,一年可节约6480元。

2、提倡大家使用二次用纸,即日常书写过的纸张积攒起来要二次利用,用于不重要文件的书写和日常办公之用。这样既环保,又降低了办公费用。一箱纸5包90元,一包纸500张,每人每天使用二次用纸10张,300人一天将节约3000张,合108元,一个月就是3240元,一年就是节约38880元。 3、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约束大家要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尤其中午吃饭没人的时候要关灯和关掉电脑显示屏。 三、鼓励不断创新、持续改进 建议公司应设立“合理化建议奖”和“工作创新奖”。 主要目的就是激励员工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提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或技术改进措施,企业采纳后积极进行实践并且为企业能够取得一定管理进步或效益而给予的一种奖励形式。 希望大家工作中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满足现状,追求创新和工作的完美性。不要循规蹈矩,这样企业永远没有发展的空间。应该拓展思维,大胆想象,当然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只有不断改进或创新,企业才能进步,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才会最终走向辉煌。 四、和谐发展、沟通无边界 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公司各部门干工作都是各自为阵,相关联部门缺少沟通,工作中就容易出现漏洞或不和谐的事情,有些事情甚至会影响全局。这些因素都是由于日常相互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我

xx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南化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管理规定 1、总则 1.1南化公司开展持续改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运营转型的长效机制,提升公司绩效,推动公司健康发展,实现管理最优和效益最佳,为公司在运营系统、管理架构、理念与能力方面实现改善提升,达成更高业绩水平和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助力。 1.2持续改进工作是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是公司机关各处室、各中心、各分子公司和运行部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 2、管理机构与职责 2.1公司成立持续改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公司相关职能处室、中心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2.2公司持续改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指导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研究解决持续改进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持续改进工作重大事项进行决议。领导小组下设公司持续改进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3公司持续改进办公室职责: 2.3.1在持续改进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2.3.2对分子公司和运行部的持续改进办公室实行管理,集中力量推动公司持续改进工作;对公司两级持续改进人员定期进行考评,并视情况提出轮换和调整的建议。 —1—

2.3.3负责牵头制订并贯彻落实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管理制度,负责对公司专业管理、分子公司和运行部的持续改进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负责推动跨专业、跨部门、跨单位的问题协调和解决。 2.3.4负责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制订持续改进总体工作目标,建立持续改进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3.5负责管理、指导与检查各专业处室、分子公司和运行部持续改进工作,协调相关资源,促进各单位在运营系统、管理架构、理念和能力上持续改善提升,对各单位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月度评价。 2.3.6负责牵头对持续改进项目进行审核与指导、检查与跟踪、评价与激励。负责牵头组织跨部门、跨单位持续改进项目。 2.3.7负责持续改进工作的成果验收和固化,对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复制和推广,为经验传播交流共享提供平台。 2.3.8负责对内训师进行资格评定,组织教材编写,定期开展持续改进骨干的培训工作,并对分子公司和运行部的持续改进培训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及支持。 2.3.9负责持续改进工作的对外沟通、交流和向上级部门汇报。 2.3.10负责公司级运营转型项目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档案的汇总和管理。 2.4机关各部门职责: 负责专业管理方向的持续改进工作,负责管理、指导与支持各单位组织的持续改进项目,负责牵头组织开展本部门的持续改 —2—

持续改进的措施

持续改进程序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持续改进的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服务过程的持续改进。 2 职责 2.1 管理者代表负责持续改进的组织策划,负责组织持续改进的实施和协调。 2.2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归口管理持续改进,编制、实施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项目改进,对持续改进最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2.3 各维保检测室负责完成本检测室的持续改进项目并形成记录。 3 控制程序 3.1持续改进是公司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是公司永恒的主题。公司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开展改进活动,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度。 3.2 确定持续改进项目持续改进是一个过程。公司通过以下活动的实施,实施不断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的服务质量改进,目的是促进维保检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维保检测服务的有效性提高: a)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建立、实施和考核,营造激励维保检测服务的改进机制; b)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服务、过程的趋势和不足,评价顾客不满意的信息; c)通过内部审核不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d)通过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改进; e)通过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采取改进措施。 3.3 持续改进的方法 a) 通过机构调整,优化维护保养检测服务的组织及接口方式; b) 对维保检测服务实现过程进行改进; c) 资源的合理优化和调配; d) 开展维保检测服务质量监督活动;

e) 纠正和预防措施; f) 制定持续改进计划或方案; g)合理化建议。 3.4 持续改进的措实施 3.4.1 重大持续改进关系到公司整体运行机制、过程的重大突破性持续改进,由总经理办公室组织制定具体改进方案,经总经理办公会评价批准(一般以文件形式下发指令)后实施。 3.4.2 一般持续改进项目:指日常渐进的改进并积极寻求改进的机会,以提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由各维保检测室负责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经本检测室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4.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质量监督活动:各维保检测室应积极开展服务质量监督活动。通过开展服务质量监督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改进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过程的能力和维保服务质量。 3.4.4技术、质量负责人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服务项目改进计划,规划持续改进工作程序,并通过实施维保检测项目改进计划,检查完成情况,持续改进维保检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3.5 持续改进的考核技术、质量负责人每年组织公司所属维保检测室对开展的持续改进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对在持续改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维保检测室进行表彰和奖励,包括优秀维保检测服务质量监督活动成果;对未按计划完成持续改进项目的单位进行必要的处罚。 4.0记录 4.1 实施本标准形成以下记录: 持续改进实施记录 质量监督活动成果 持续改进奖惩记录 4.2 本标准形成的所有记录由《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对公司发展的建议和想法3篇

对公司发展的建议和想法3篇 对公司发展的建议和想法(一) 第一、管理理念上的误区。表现在以劳动人事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难以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化企业的人事管理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和可激励性。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寻求“人”与“工作”相互适应的契合点,将“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管理领域这种人性回归思想,是现代化人事管理最突出标志之一。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人事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强调以“工作”为核心,它要求人对工作要具有适应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取决于工作要求,工资分配的标准则取决于工作特征,如职务的大小,级别的高低等。它以“工作”为核心,抑制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而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摆脱事务性管理的模式,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范畴。这种人事管理往往注重事务性操作,而不善于开发人员的潜在能力。 第二、吸引人才方面的误区。一是重学历轻能力。许多企业在用人时,往往只注重学历,而忽视人才素质和实际能力,许多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强,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学历或文凭,因而无法获得提拔和重用。有的企业选拔人才时以学历为条件,要求必须是硕士或博士,结果是博士硕士招了不少,但是实际效果却不一定好,有的学非所用,有的大材小用,造成人才的浪费。

二是重能力,轻修养。也有的企业只重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而忽视人才的道德修养,致使一些心术不正的所谓“人才”走上重要岗位甚至领导岗位,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的混乱以致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三是不能将引进或开发有机结合,而是偏重某一面。众所周知,企业获取人才有两种途径:外部引进和内部开发。这两种途径各有其优缺点:注重引进外部人才,可在短期内拥有大量人才并可降低培训费;注重内部人才的开发,可减低人才投资,并能提高使用效率。但只注重外部引进,会挫伤内部职工积极性,只重内部开发,企业会失去活力。因而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人才使用方面的误区。一是企业重视对人才引进和投资,但是忽略施展环境。引进或培养人才也是一种投资,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收益,但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不仅包括生活方面的工资、福利、住房,更重要还在于工作中的权责范围、人际关系等方面,而工作环境和条件是人才发挥效能并带来效益的关键所在。不少企业以高工资房福利来吸引并安置人才,但并没有为人才创造发挥才能的宽松环境,使得不少人才发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身在曹营心在汉”、“跳槽热”等现象即反映出企业在用人方面的问题。人才无法顺利地开展工作,自然也就谈不上为企业带来效益。二是重使用而轻价值。人才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对社会和企业承担的责任以及做出的贡献,也反映出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尊重以及需要的满足。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不能正确看待人才价值,非常重视人才的贡献,却忽视人才个人发展的需要,从而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第四、激励机制方面的误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整合管理研究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40 更新时间:2006-9-27 14:49:59 一、持续改进的整合管理:对当前主流改进实践的一种超越 所谓持续改进的整合管理,就是基于多数企业常常为应付快速变化的超强竞争环境和增强整体竞争实力而同时实施多个改进项目的现实,通过挖掘拟付诸实施的各个改进项目之间的共性和紧密联系,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强化关系,以突破单一改进活动的局限和某些人为分割的束缚,发挥各项持续改进活动的优势与协同效应,最终确保企业持续改进的整体效果最优的动态管理过程。 (一)对企业改进实践的再认识 自进入90年代以来,持续改进已经成为任何谋求发展的企业的永恒主题。与企业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强度的日益加剧相适应,诸如再造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及时管理(JIT)、时间管理、员工授权、标杆管理、精益制造和经济价值分析等有关改进的革新性管理思潮风靡全球,并逐渐成为企业改进实践的主流。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并未因此而获得预期的成功,许多持续改进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在伊丽莎白·凯提恩(ElizabethKeating)等人于1999年所进行的相应研究中又一次得到了证实。那么,究竟是各种改进管理方法本身不科学,还是企业在实施持续改进项目时存在问题?显然,如果是各改进方法自身缺乏效率和效果,人们便很容易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但来自实践的证据却并不支持这种解释。亨得里克(Hendricks K.)等人在1996年所做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荣获质量奖的公司往往具有较高的股东回报率。无独有偶,伊斯顿(Easton)和扎莱尔(Jarrell)于1998年在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众持股公司进行研究时也发现:那些实施了经过较好设计的质量改进项目的公司,在赢利性、股票价格和资产收益率等方面都要明显超过其竞争对手。同时,在企业持续改进的实践中,即使是那些成功地实施某种改进项目的企业也遇到了一系列复杂问题。例如,它们发现:即使仅仅是坚持以前成功实施过的改进项目也并非易事;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成功的改进项目有时竟然会降低组织绩效、诱发裁员、降低士气甚至瓦解致力于持续改进的所有努力。

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最终)

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 一、总则 合理化建议是指任何员工个人对公司生存和发展涉及到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任何环节所提出的、超出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具有可操作性和效益性(显性或隐性)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为了集思广益,调动员工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员工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思考,发掘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提高员工自主管理能力,增强员工在企业的价值观和归属感,在公司内部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建立合理化建议提出、收集、评估、采纳程序,以确保公司的持续改进。为了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以使公司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健康、有序、持久地发展下去,成为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持续改进的强大动力,建立合理化建议奖励基金;同时,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建学习型企业,推动公司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完成集团公司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规范员工合理化建议申报行为及合理化建议评估、奖励规则,特制定本办法。 二、合理化建议范围 涉及以下范围的建议是应鼓励和可接受的: 1、有关公司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建立和完善的建议; 2、有关企业文化建议、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培养的建议; 3、有关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划分的建议; 4、有关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的建议; 5、有关员工培训的建议; 6、有关人才吸纳、选用、晋升及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等人员配备方面的建议; 7、有关广告创意设计、产品定位、营销策划的设想和改进建议; 8、有关市场开发、网络建设、客户管理及销售政策的改进建议; 9、有关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网站建设的建议;

10、有关企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11、有关会务、礼品、生活后勤合理改进的建议。 12、有关管理方法、手段创新的建议; 13、有关改进财务管理的建议; 14、有关税务筹划(降低涉税风险和税务成本等)的建议; 15、有关筹融资(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的建议; 16、在不降低工作(工程、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有关降低费用、降低成 本的建议;或在不显著降低工作(工程、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有关降 低费用、降低成本的建议(此类情况需经严格评估); 17、有关降低法律风险的建议; 18、有关拓展投资项目、遴选投资项目的建议; 19、有关工作计划、费用预算、资金计划(优化支出对象)的建议; 20、有关合理加快工作进度(合理压缩工作周期)的建议; 21、有关选择合同模式及关键合同条款的建议; 22、有关降低安全风险的建议; 23、有关合理提高质量(与投入、收益匹配,符合价值工程理论)的建议; 24、有关选择合作伙伴、合作方式、合作协议的建议; 25、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议; 26、有关节约材料、废物利用、环境保护的建议; 27、有关改进经营、管理思路和方法的建议; 28、有关改善公司外部生存环境、发展环境的建议; 29、有关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等各类资产管理的建议; 30、有关培育公司内部公平环境的建议; 31、有关合理改善公司办公环境的建议; 32、其它涉及提高效率、增加合法收益、利于资产保值增值或开源节流的 建议。 以下建议不纳入合理化建议范围:

合理化建议汇总

十一、合理化建议 1、关于如何提高本项目建筑品质的合理化建议 根据对项目周边区位的分析,本项目应重点体现区域性、生活性、景观性、可持性。应充分了解自身及周围环境特点,发挥原有园林景观优势,强化环境,提高本区的品质,目标将本区规划为健康休闲的园林区,实施中应体现以下几种因素。 (1)本区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水系、公建、绿地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生态化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社区的人性化设计,突出绿化水景与人文康体景观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健康环境,体现绿色健康的特点。空间组织应灵活多样,利用建筑体型的变化造就富于变化的空间形态,营造舒适宜人的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做好绿化水景环境设计,创造高品位的人居环境,使本区成为独具魅力的园林景观花园。 (2)建议停车场不设在住宅楼前,避免噪音及尾气对住户的影响,体现人文关怀设计理念。 (3)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小区、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充分挖掘本项目的商业价值,全面提升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具超前意识,依靠科技含量,提高本区的舒适度,充分体现健康、绿色环境,打造优美舒适的休闲、健身场所。 (5)建议沿湖前河像东西河一样设亲水绿化坡。 2.关于拟定施工投标企业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建议业主在施工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本项目的施工投标企业,在投标的技术文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有起重机械拆装资质的施工企业,必须附有省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的拆装人员名单。 (2)无起重机械拆装资质的施工企业,必须附欲分包拆装单位的相关资料。 (3)针对本工程特点的专项施工方案。例如:模板、深基坑、外挑脚手架等。 (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搭设方案或措施,临时设施规划建设方案。 (5)拟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包括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的注册登记和备案登记手续。 (6)根据建设单位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备的建设工程安全措施费用支付及使用计划而编制施工单位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实施计划和步骤。 (7)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械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方案。 3.关于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1)由于装修及水电安装的原材料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质量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设计、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 (2)对主要的装修工程要求样板先行,样板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现场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相应工程; (3)目前外墙渗漏现象较普遍,为避免由于不同材料之间伸缩率不一样造成的墙体裂缝,建议在砼墙与砼柱及梁接处砂浆粉刷时,加贴200~400㎜宽的铁丝网(两侧各搭接100~200㎜),保证外墙防水效果。 (4)建议建设单位制定质量管理奖惩条例,作为施工承包合同的补充,以强化现场的质量控制管理。 (5)要求施工单位施工前事先绘制结构预留洞、预埋件汇总图,监理审核

生产分析及改善建议

一、企业生产诊断。 生产活动贯穿于企业整体的运作之中,无论是经营决策还是各种职能管理,都围绕着企业的生产活动而进行,生产诊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1、考察企业生产整体能力。 主要考察其生产负荷(是指投产项目某一年度的产品产量与年设计能力之比)的饱和度。包括生产中有没有出现空档的情况;员工、设备、材料是否充分利用等。如出现上述情况则需要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考察企业生产工序能力。 主要考察其生产工序前后匹配的情况。即员工劳动组织是否合理;生产车间班组配备是否均衡等。针对此类问题一定要通过细致的测算,检验生产不匹配达到了何种程度,以确定合适的解决方案。3、考察企业生产作业环境。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的企业都非常重视,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生产环境能够使人心情愉悦,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对作业环境的检查也是企业生产诊断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生产部门的各种设备工具安排是否合理,工作环境是否干净卫生等因素。 二、生产诊断操作 1、生产基本条件诊断。

企业生产基本条件,包括工程管理、工厂布置、机器设备及厂址选择等内容。企业生产的这些基本条件一般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已经具备并完善,且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重大变化。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市场变化,这些条件一旦与生产活动不适应,对生产任务的完成必然会造成直接影响。 2、生产执行工作诊断。 产品质量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企业生产执行过程中,产品的品质管理、产品生产各阶段的检验就成为企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其次,生产工艺流程、工序生产能力的平衡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能力。以上种种因素互为联系不可分割,在企业生产能力诊断中要逐一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因素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改善意见,使企业各项生产执行工作中提高生产能力。 3、生产人员诊断。 对人的诊断正是从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的分析、对生产管理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整体素质的分析中得出企业目前生产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结构的相关信息,并提出改进方法。 4、生产辅助工作诊断。 仅靠生产职能管理部门或者生产车间还不能够全面、顺利地完成企业生产活动,他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配合(如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采购管理、储运管理、生产工具管理等管理工作)才能最终完成生产目标和生产任务。

XX公司持续改进作业程序

XXXXXX有限公司文 件名称持续改进作业程序编号FS – P - 030 版本 B 制订部门标准体系管理中心制订日期2018年07月11日页次1/4一.目的﹕使本公司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包括准时交货)及价格成本等方面作持 续改进﹐使所有的客户﹐供货商及公司受益。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过程﹑范围﹐包括变异的减少﹑物流同步化﹑降低成本及价格﹐减少报废﹑人力﹑设备与空间的有效运用等。 三.权责﹕ 3-1 由标准体系管理中心成立持续改进小组﹐对各部门发生的重大事件及重复发生的问题作为持续改进项目﹐请责任单位答辩﹐共同找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方案。 3-2 持续改进小组小组组长由标准体系管理中心主管担当﹐负责改善项目的具体跟进实施。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改进结果进行审核﹐确保其有效性。 四.定义﹕ 持续改进﹕指产品特性和制造参数对各种目标值的优化。 矫正行动:通过采取措施,减少不合格品,达到零缺点的一切活动。 五.作业内容: 5-1 本公司应为所有的顾客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服务(包括时间安排、交付)和价格﹑内部管理及环境绩效。 5-1-1 应实施各项持续改进手法的训练,并将持续改进的理念全面拓展到本本公司内部各阶层人员。 5-1-2 持续改进必须延伸到应最优先考虑的特殊特性的产品特性上,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产品质量、制程能力﹑价格及环境绩效应是持续改进系统 内的主要指针之一。

文件名称持续改进作业程序编号FS – P - 030 版本 B 制订部门标准体系管理中心制订日期2018年07月11日页次2/4 5-2 推行持续改进的时机 5-2-1客人所有的投诉(包括电话、E-mail等任何方式)及产品功能性不良(如尺寸不符)的退货。 5-2-2 任何可能导致出货延期﹐或重大制程异常、或退货数量为500PCS以上,或客人索赔﹐或客人延后付款超过30天以上,或客人严重不满意等。 5-2-3 所有与质量、服务、成本及环境绩效有关的活动,都是持续改进的对象。 以下情况应列为持续改进的范围,但不仅仅局限于此﹕ 5-2-3-1 计划外停机时间; 5-2-3-2 设备检修时间; 5-2-3-3 过长的作业周期时间; 5-2-3-4 报废、返工及返修; 5-2-3-5 无附加价值的空间使用; 5-2-3-6 产品过大的变差; 5-2-3-7 首批制造能力低于100%合格; 5-2-3-8 制造平均值未集中于目标值; 5-2-3-9 累计结果与试验要求不符; 5-2-3-10 人力、材料的浪费; 5-2-3-11 不良质量的成本; 5-2-3-12 产品难以装配或安装; 5-2-3-13 过多的搬运和储存; 5-2-3-14为优化顾客服务的过程而提出新的目标值;

(完整版)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文件名称:持续改进管理办法页数:第1页共4页 文件编号:编制: 生效日期:审批: 1 目的 为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有关的所有持续改进活动。 3、职责 3.1 公司各部门均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等主题,不断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3.2 质检部负责持续改进的归口办理。 3.3 技术部和生产部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的协调和验证工作。 4、管理内容 4.1 公司应全面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在全公司各项与产品、工艺、服务和成本有关的日常活动中不断地深入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4.2 技术部有计划地向公司全员贯彻持续改进并鼓励每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安排时间作相关持续改进技术的培训。 4.3 根据公司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内审结果,管理评审及公司业务计划中提出的要求每年年初由质检部负责制定年度持续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往各部门。 4.4 公司员工均随时有提出持续改进建议的权利和义务,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技术部按照所提建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做分析和评估,纳入年度改进计划中并组织实施。 4.5 持续改进的项目内容 4.5.1 产品改进 技术部针对具体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对照同类产品的设计和结构,结合生产实际中曾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具体产品的现状,找出差距,制定持续改进的计划,利用相关持续改进技术,如试验设计(DOE)、FMEA、价值分析(VA)、防错技术和8D问题解决法等,持续不断的实施产品改进。技术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改进项目进行跟踪、验证。 4.5.2 工艺改进

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改进

前言 1 范围 2 管理职能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内容 3.2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申报程序 3.3 奖励的标准和方法 3.4 成果奖励的申报程序 3.5 奖励和监督 附录A 合理化建议表 附录B 技术改进、科研成果登记表 附录C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奖励等级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内容、申报程序、奖励标准和方法、成果奖励审批程序等。本标准的实施,将更好发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的综合效益,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房屋设备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房屋设备有限公司质量部负责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上海房屋设备有限公司质量部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审定人: 本标准批准人:

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改进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上海房屋设备有限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管理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和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房屋设备有限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管理。 2 管理职能 质量部是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统计、管理、评比和奖励。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内容 3.1.1 发现和消除电梯设计、生产、安装和调试中存在的重大缺陷,有具体的改进措施,从而保证电梯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3.1.2 对原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经认证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并经上级批准,付诸实施取得预期效果的。 3.1.3 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能源、原材料,改进原来的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 3.1.4 发明或改进生产工具、设备、测试仪器等各种装置,经鉴定有成效者。 3.1.5 在改进生产流程、试验、检验方法和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生产技术、物资运输(储藏)、养护技术和统计、计算等方面取得成果的。 3.1.6 在科技新成果和引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等方面经鉴定取得成果的。 3.1.7 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的改进,并在经营中取得显著效益的。 3.1.8 在营销管理方面,提出改进或提出新的管理办法、营销方式,取得实际成效的。

公司现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公司现存在问题及改进 意见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公司现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自本月21日入职以来一周的时间,通过几天日常工作及培训期间情况的认真观察及了解,个人认为,公司现在需要改善在于三大方面:1、公司文化、规章制度的建设,提高员工的执行力。2、明确岗位职责,工作的流程化和标准化。3、提升公司的凝聚力,团队建设。 其中周五下午、周六上午培训工作中发现了个别部门负责人及员工工作松懈、部分员工对公司制度缺乏必要的认识,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有意无意违反着公司制度,例如:考勤、请假、会议纪律、工作态度及计划等现象。 公司制度的不完善、员工无视公司制度的存在,在于公司文化的建设和员工执行力的提高;部门沟通不畅、脱节及布置工作任务偏差、工作效率不高,在于工作岗位职责的明确,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 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在于公司凝聚力的打造。 以上种种,依赖于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再辅以贴心的公司文化凝聚人心,打造高效率的团队。执行并持续改善公司的内部管理,应该是制度化的硬性管理和人性化的柔性政策相结合,约束和激励双管齐下,解决人心的问题。 首先,我就看到的几个方面说出自己的看法。 一、公司文化、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是什么其制定的目的、意义何在如何去执行公司制度,工作流程这些问题员工间可能会回答上来,也会懂得之间的道理,但实际执行确很差。公司的“制度”和“执行力”的关系,如同是战场上“战术”和“战斗力”的关系。有好的战术,没有战斗力,那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有好的战斗力,没有好的战术,必然头破血流,一败涂地。我想目前公司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