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三章_天气与气候单元目标检测(新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三章_天气与气候单元目标检测(新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三章_天气与气候单元目标检测(新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三章_天气与气候单元目标检测(新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检测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叙述中,有关天气的是()。

A.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B.昆明四季如春

C.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

D.华北地区气温将下降,并有霜冻

2.天气和气候的差异是()。

A.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B.气候是经常变化的,天气是相对稳定的

C.天气天天变,气候永远不变

D.天气和气候是一样的

3.中国天气网2012年1月26日讯受雪、冻雨等天气影响,兰海高速,沪昆高速,国道210、214、219、320、326等道路的局部路段通行受到影响。此事说明()。

A.天气影响生产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D.天气影响战争

4.大家约好明天去郊游,可天气怎样呢?小明同学说他刚看过电视,小明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形,请你说出天气状况()。

A.阴转小雨,西北风四级B.多云转晴,东南风六级

C.晴转阴,东北风四级D.阴转晴,西南风四级

下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上标注的10 ℃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应该是()。

A.13 ℃B.12 ℃

C.11 ℃ D.9 ℃

6.在改正之后的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高温中心B.乙地是高温中心

C.丙地是高温中心D.丁地是低温中心

7.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

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

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

8.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和最寒冷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非洲B.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D.南美洲、南极洲

9.在海拔为1 000米,气温为15 ℃的某山区,出现降雪的地方海拔至少要达到()。

A.2 200米B.2 500米

C.3 000米D.3 500米

2004年、2008年、2012年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雅典、北京、伦敦举行,下图是上述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读下图,完成第10~11题。

10.读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雅典终年温和湿润②伦敦各月降水比较均匀,降水量季节变化小③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④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雅典正值高温多雨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对于上述三城市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雅典属于地中海气候D.伦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2.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

C.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D.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13.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14.有“足球城”和“服装城”之称的大连市,被评为十大“宜居城市”,同时它还是我国著名的夏季避暑胜地。大连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D.洋流

15.根据下面“气候资料图”,判断其气候特点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终年炎热多雨

C.终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6.下图中小男孩居住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17.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

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

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18.下列哪些人类活动对气候能产生不利影响?()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作为能源②大力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③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④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9.某地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终年常绿,此地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20.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热带B.北温带

C.南温带D.寒带

21.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B.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降水多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联合国坎昆气候会议在墨西哥坎昆召开,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代表参加了峰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制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方案。据此完成第22题。

22.以下符合节能减排的措施是()。

A.购置大排量汽车上下班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超市恢复免费提供一次性购物塑料袋

D.开“白昼灯”“长明灯”

23.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东南亚的房屋多平顶,墙壁厚、窗子小

B.长春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

C.雨衣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销量很好

D.印度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看球赛

24.下列对图中气候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B.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降水稀少

C.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我国的山东半岛

D.丁——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25.“北京国际中学生地理夏令营”开始了,几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一起谈论自己家乡的气候。请根据他们的谈话,判断哪位学生可能来自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区?()。

A.尼克:我们那里一年到头都热,几乎天天下雨

B.齐亚:我们那里一年到头都热,却极少下雨

C.汤姆:我们那里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每月都会下雨

D.依依:我们那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二、综合题(共50分)

26.(8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为两组进行课外活动。第一组测定该中学某一天的气温,图1为该组一天中的4次观测记录;第二组模仿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天气状况,图2是该组从气象部门获得的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请你根据两小组获取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中学这一天的平均气温约为____℃。

(2)根据天气预报资料,说出下列城市未来一天的天气状况:

开罗:________;莫斯科:________。

(3)气候与天气是有区别的。请你写一个(句)描述气候的词语或句子:________。

分)下表是某城市的各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阅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于________半球(南、北)。

(2)该地气候特点是()。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8.(12分)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________(纬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在________洲。

(2)A地与B地都处在北回归线附近,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B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3)C、D、E分别处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其中降水较少的是________地,导致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9.(20分)读四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位于热带的有________,亚热带的有________。

(2)①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位于________半球,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是典型的________气候。

(3)②图属于____________气候。

(4)③图所示气候终年________,是典型的________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附近。

(5)请你说出一个既符合图④气候类型又位于我国的城市: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天气是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气候是多年天气平均状况,是相对稳定的。A、B、C三项都是描述气候的。

2.A 解析:天气是大气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而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是相对稳定的。

3.B 解析:由题干可知受雪和冻雨影响,道路通行受到影响,主要与交通有关,所以答案为B项。

4.D 解析:本题考查简易天气符号的识记。做题时注意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的

判断,在杆上任找一点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即可判读风向,如“”判断风向为西南风。

5.B

6.B 解析:第5题,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一定的,从图中能看出,温差为4 ℃。第6题,等温线闭合,越向里温度越低,是低温中心,如图中的甲;越向里温度越高,是高温中心,如图中的乙。

7.C 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气温的分布由北向南逐渐增高,由北边的0℃向南逐渐过渡为10 ℃和20 ℃,由此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所以B、D两项错误。一般情况下,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通过读等温线图,可知A点气温大于10 ℃,而B点低于10 ℃,B点气温低,海拔比A点要高。

8.C 解析: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它绝大部分处于热带;最寒冷的大洲是被冰雪覆盖的南极洲。

9.D 解析:只有气温下降到0 ℃以下,才有可能降雪。根据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的规律,需要海拔上升到3 500米以上。

10.C 11.C 解析:第10题,从气温和降水图上能够看出,雅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伦敦一年内降水均匀。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第11题,根据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能够判断,雅典属于地中海气候,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2.B 解析: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影响,降水差异很大,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13.D 解析: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没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只有地中海气候符合条件。

14.B 解析:大连位于中纬度的沿海,海陆分布对降水影响很大,对气温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夏季,海洋及沿海要比内陆气温低。

15.C 解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研究气候特点的重要资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温曲线最高值为7月(夏季),约20 ℃,最低值为1月(冬季),约3 ℃,由此得出气温特点是终年温和;而从降水柱状图可知,全年各月降水分配均匀。故选C项。

16.B 解析:本题是通过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符合终年炎热干燥气候特点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17.D 解析: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18.A

19.C

20.C 解析:从图中看出,7月份是一年中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由于温差较大,四季变化明显,因此判断是南温带。

21.B 解析: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气温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22.B 解析:使用太阳能等新型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大排量汽车和一次性购物袋都会增加资源的消耗。

23.B 解析:东南亚位于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房屋应为尖顶,墙体薄,窗子大,便于雨水排泄和通风散热。新疆深居内陆,雨水稀少,所以雨衣销量不会很好。印度位于热带地

区,气温较高,不需穿厚厚的羽绒服。

24.A 解析:图甲为地中海气候,其特征是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突出特点是雨热不同期,因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泛而得名;图乙是降水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丙为热带季风气候,山东半岛属温带季风气候;图丁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25.A 解析:图中阴影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

26.解析:本题考查了气温的测量和计算,还有天气符号的辨认。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是天气反映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答案:(1)10 ℃

(2)晴阴

(3)四季如春(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7.解析:由表可知,该地气温最高值在7月,为19 ℃;最低值在1月,为9 ℃,所以气温年较差是10 ℃。根据气温最高值在7月,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从该地的降水可知: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所以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1)7 1 10 ℃北(2)D

28.解析:该题考查了世界降水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答案:(1)赤道南极

(2)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3)D 海陆位置

29.解析:本题考查了气温和降水图的判读,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图能够判断所在的温度带和半球,结合降水柱状图能够分析气候特点和气候类型。

答案:(1)③①④

(2)南冬地中海

(3)温带海洋性

(4)高温多雨热带雨林赤道

(5)上海

初一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2019年4月10日,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下图是EHT(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黑洞照片是由EHT拍摄的,EHT是由遍布世界各地的八个望远镜组成。对比八个望远镜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a位于大西洋中岛屿上B.b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 C.c位于非洲大陆上D.d位于南半球 2.由于EHT此次观测的波段容易受地球水汽的干扰,因此望远镜多分布在 ①暖湿的平原地区②海拔较高的地区 ③寒冷的极地地区④干旱的沙漠地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8年中国召开首届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下图为进博会12个主宾国示意图。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12个主宾国 A.有3个国家濒临北冰洋B.多数国家位于东半球 C.多数国家位于热带地区D.地跨世界七个大洲 4.位于欧洲西部的国家是 A.英国、埃及B.德国、俄罗斯C.英国、德国D.埃及、俄罗斯2019年2月19日,“超级月亮”陪国人共度元宵佳节。“超级月亮”是指当月球绕地球公转至近地点时,此时的月亮看起来最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欣赏“超级月亮”的最佳天气状况是 A.B.C.D. 北京某中学组织学生到玉渊潭公园进行物候观测。下图为玉渊潭公园导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图为物候观测当日手机中天气预报截图。当天天气状况是 A.晴B.小雨C.阴D.多云 大豆是一种经济作物。目前,巴西是我国进口大豆的国家之一。 7.同为“金砖国家”的成员国,我国和巴西的合作属于 A.南南合作B.东西合作C.南北对话D.东西对话 牛仔裤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服装。如图为某品牌牛仔裤的“生命过程”:美国(a)本土的总公司进行决策和设计,以哈萨克斯坦(b)的棉花为原料,经土耳其(c)纺成棉线,在中国(d)的台湾省染色,在波兰(e)织成粗棉布,在菲律宾(f)缝制,最后在希腊(g)加工为成品。牛仔裤的“生命过程”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例。读图,完成下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相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七年级上册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做七年级地理练习题是像一座藏满宝藏的大山,但是需要勤奋才能开辟通向山顶的道路;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地理练习题,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上册地理练习题 1.世界上居住在城市的人有( ) A. 少数 B.大多数 C.约有一半左右 2.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B.地形平坦 C.自然资源丰富 D.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畔) 3.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 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高山地区 C.荒原地区 D.冰缘地区 4.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 B.乡村的居民就是从事放牧 C.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D.乡村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5.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和乡村景观没有差别 B.城市里有很多池塘,种了很多果树 C.乡村里有很多车辆、商店、学校,道路纵横交错

D.城市里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医院、学校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 6.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 ) A.山谷里和河流两岸 B.土壤肥沃,适于耕作的地形平坦的地区 C.十分炎热的森林里 D.交通闭塞的地方 7.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8.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 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木同,建筑材料相同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 9.有关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聚落随着历史的前进,聚落没有发展 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D.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聚落占地面积越来越小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地理,建立初步的世界 地理基础知识为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作好必须的准备。 本节教材位居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了正 确的地理位置观。 作为新课程培训课例,面对的是没有学过地理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组织教学应尽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应学生 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 峡概念的理解。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 位置与分布,大洲、 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 决难题。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1)、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

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 合联系。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1)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 (2)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 是协同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1)学生习惯于看以“东半球、西半球”形式出现的海陆分布图,以“南半球、北 半球”形式出现的图形。学生不易看懂分清。可引导学生多看立体的地球仪,则能克服这种平面图形与立体实物间的转换障碍。 (2)学生在读以局部地点出现的大洲、大洋地图时,难以在脑海 中想象形成大洲、 大洋的整体分布图形。应加强培养学生在读图时能从图形的局部延伸到整体,或从整体图形回到局部的能力。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挂图; 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 (一)地球?水球? 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1)、录相: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 、 、 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 、 。 ⑶影响:天气对 、 、 、 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的内容: 卫星云图: 表示海洋、 表示陆地、白色表示 。 不同地区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 ,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1~50 优 二级 51~100 良 三级 100~200 轻度污染 四级 200~300 中度污染 五级 >300 重度污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二章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形状的认识 (1)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其他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海边看归船,先看船帆,再看船身;月食;登高望远等。 4、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两极除外)。 ③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 5、纬度 (1)度数范围: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2)南北纬的划分: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3)纬度分布规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6、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形。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3)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一条东经,一条西经,度数和为180°) 7、经度 (1)度数范围: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2)东西经的划分: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3)经度分布规律:东经越往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往西,度数越大。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8、经纬网定位 (1)原理: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就能确定唯一的一个点,而反之,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位置,都可以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2)作用: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9、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地轴(3)周期:24小时(一天)。(4)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5)地理现象: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太阳 (3)周期:一年(4)方向:自西向东 (5)地理现象:①季节的变化②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11、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类型: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3)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①一般定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正北方向,判断方向时可采用指向标平移法。 ③经纬网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4)比例尺的大小 ①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②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小,反映的内容比较详细。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反映的内容比较简略。 (5)选择适用的地图(课本19页) 12、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七年级地理上册综合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A.查看卫星云图 B.听天气预报 C.流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3.2003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4-5题。 4.表示阴天的是() 5.表示台风的是() 6.下列符号表示北风8级的是() 7.天空中经常有云,当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时,表示()。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D.雾 8.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某天气预报中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A.晴天 B.可能有雨 C.无雨 D.肯定有雨 9.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A.海洋 B.陆地 C.云区 D.天空 10.在天气预报中,污染指数为101~200,表示空气质量状况() A.优 B.中度污染 C.良 D.轻度污染 11.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的影响() A.气压高低 B.风力大小 C.沙漠远近 D.人类活动 12.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A.昆明四季如春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D.黄河下游地区明天大风降温 13.根据下面的等温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图 B.表示的是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 D.表示的是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14.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 A.30℃ B.18℃ C.20℃ D.25℃ 15.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6.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17.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18.“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19.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低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20.下面表达天气的用语是() A.风和日丽,雨过天晴 B.冬冷夏热,春旱秋涝 C.昆明四季如春 D.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1.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22.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23.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24.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67515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卷 (满分:50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风车、郁金香与下列哪个国家有关() A、日本 B、荷兰 C、西班牙 D、巴西 2、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刚果盆地 D、吐鲁番盆地 4、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6、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中的原因有() A、利于观察夜景 B、降水少,屋顶是平的,方便住宿且晚上较凉爽 C、气温高,这样凉爽 D、为了避免大型野生动物的侵袭 7、世界上分布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 8、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海南岛 9、南北极圈位于() A、高纬度 B、中纬度 C、低纬度 D、中、高纬度分界线 10、放暑假时,下列描述符合你家乡实际的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全是白天 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D、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3、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4、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极昼、极夜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 15、下列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拉丁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16、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的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等高线的数值越大,表示海拔越低 C、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表示的是山顶 D、等高线相交的地方表示的是鞍部 17、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广阔平坦的只有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只有山地 C、高原和丘陵相对高度都比较小,但海拔差异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18、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一定导致人口的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总量一定大 19、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 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3.了解上海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教学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 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教学说明]: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学生也较为熟悉。为此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近期天气资料、与天气变化有关照片在课堂中交流信息,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讲到天气与人类的关系时援引了一些新闻图片,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由于预备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特点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中引用两段视频片段,一段是近期的天气预报,让学生看了以后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过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播报天气,熟练掌握各种天气符号。另一段录象是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的宣传片花,旨在使学生认识天气灾害的严重后果,由于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设计一些防灾问题,以图解答,向学生介绍应对措施,增强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 板书课题:多变的天气二.新课讲授 (一).天气及其影响什么是天气? ①天气 的概念②出示一组天气图片,说出表示的天气状况,还有哪些天气? ③举一反三:说说下列词语哪些表示天气? 电闪雷鸣四季如春冬长 夏短风和日丽天气与人类①学生交流:a.介绍最近一周来的天气 预报(表格罗列数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变化图) b.介绍最近这 段时间来天气变化给校内外带来的影响(学生照相机拍下的照片) ② 出示一组天气与各行各业相关的图片,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天气影响生 产的例子. ③小结过渡: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时它起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分析复习专题无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读图复习 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1.写出A 、B 、C 、D 的地理坐标: A : B : C : D : 2.A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B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 3.A 、B 、C 、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 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 4.A 、B 、C 、D 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属于低纬度的是 ,属于中纬度的是 ,属于高纬度的是 。 二、看图填空 (1)在下图中,标出各经度的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的符号。并用红笔描出赤道和20°W 的经线。 图中A 点的位置是经度 纬度 。 B 点的位置是经度 ,纬度 。 A 点在东西半球的 半球,在南北半球的 半球。 B 点在东西半球的 半球。 (2)根据下面C 、D 两点的经纬度,在右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C :西经40°、南纬20° D :东经60°北纬40° (3)从A 点出发沿纬线一直向东走,最后可到达 。从C 点出发沿经线一直向北走,最后可到达 。 三.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右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_______; 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 _米;图中的等高距为 米。 ⑶AB 一线和CD 一线和E 处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米。 (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 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 C D

初一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3、纬线和经线(P6中的图1.6、1.9)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⑹特殊的经、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越向西越大 越向东越大 赤道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3中的图1.18)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4.产生的现象: ①五带的划分;②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季节的变化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⑺四季的划分(以北 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8月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次年2月是冬半年。 3、地球的五带(P14中的图1.19)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数字式: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线段式: └—┴—┴—┴—┚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24中的图1.34)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36)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⑵海陆分布大势: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 特 点 经 线 纬 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 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 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0° 10201801020 180本 初 子午线0° 101020 2090 90(北 纬 )(南纬 )愈向 北愈大愈向南愈大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题训练湘教版.doc

2019-2020 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题训练湘教版 1.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 、 1: 1000 B 、 1/ 4000000 C 、 030千米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 千米2.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A 、北极点上 B 、南极点上 C 赤道和 0°经线的交叉点上 D 赤道和 180°经线的交叉点上3.甲地海拔800 米,乙地海拔200 米,则甲乙两地相对高度:() A、 400 米 B 、 200 米C、600米D、4000米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则是() A 、山谷B、陡崖C、山脊D、山顶 5.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是陆地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是海洋 6.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 A 、大洋洲、北冰洋B、大洋洲、印度洋 C 、欧洲、印度 D 、南美洲、印度详 7.世界最高的山峰是() A 、珠穆朗玛峰B、勃朗峰C、汉科乌马山峰D、腾格里峰 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 、大陆内部 D 、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带 9.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A、板块内部 B 、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C、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 、岩层褶皱、断裂地带10.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 、亚洲B、非洲C、大洋洲 D 、北美洲 11. 某气象观测站一日 2 时、 8 时、 14 时、 20 时测得当地气温依次是22℃、24℃、 35℃、27℃,则该地当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分别为() A.24 ℃和13℃ B.35 ℃和13℃ C.35 ℃和22℃ D.27 ℃和13℃ 12.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 、大洋洲 1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 14.分布在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地理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用处。 2.了解我们生活重充满着地理知识,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地理现象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最棒) 自学课本1—6页,做下列习题。(10分钟) 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 2.在我们生活的之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妙。 3.“地理”一词的来源:中国最早出现在著作里,西方最早出现在。 4.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知道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可提高对生活的。 5.东北地区的儿童溜冰,南方地区的孩子喜欢游泳,这与有关。 6.生产活动受到的影响和制约。 7.“低地之国”荷兰就是靠来维持国土的,因此定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六为。 8.地理景观在呈现千姿百态的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多样的语言与,各具特色的,,。 二、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与合作,勇于展示) 结合教材及学习资料分组讨论学习(15分钟) 1.地理之谜:地理研究的是什么内容? 2.地理知识与应:○1地理与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2地理与生产建设及风俗人情有什么关系。 3.结合课本第6页阅读,思考讨论阿拉伯人为何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 三、学习提升,类题突破(5分钟) 1.下列不属于地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A 四季的变化 B 人口的分布 C 地形的分布 D 人的思想 2.以下不能反映地理与生产建设关系的是() A 广西来宾主要种植的粮食是水稻 B 我国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是小麦 C 服装厂可靠近城镇 D 非洲传统舞蹈 3.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风土人情。(可口头表达,也可板书) 四、问题答疑(10分钟) 学生之间思考提出自己疑惑不解的问题(问题可由学生问学生或学生问教师),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全体同学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五、检测学习(相信自己一定顺利通过) 1.下列日常活动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是() A 在家玩游戏 B 去电影院看电影 C 去邮局买邮票 D 去超市买水果时看其产地 2.下列哪个工厂最好建在城镇附近() A 啤酒厂B水泥厂 C 化工厂 D 钢铁厂 3.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干旱,当地居民的传统服饰是() A西装,衬衣B长袍,头巾C中山装D和服 4.荷兰人把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 A环保日B人口日C土地日D风车日 5.我国的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最适合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 纺织业 B 石油业 C 有色金属冶炼 D 煤炭业 六、小结与反思(2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及评价。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 标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三章知识结构 本章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气候和气候各要素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教材编写优势 ?1、课本第一节通过一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请入第二节的内容,比如:你会收看天气预报吗?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课本还通过一些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这是非常好的。 ?3、课本还通过一些小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总结知识,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界的气候》四节的内容,每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材分析 制作:谢英英曾华娟 一、新课标(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组成 1、本节内容可划分为三个教学因子: ①气温与生活 ②气温的分布 ③气温的变化 二、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并说出其分布规律,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2、技能目标:通过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本节重难点及教学方案

?1、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3、方案:主要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并结合情境拟合法、图表教学法、学习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四、本节的内部联系 这三个教学因子的内部联系是:①、②、③的内容既是独立的,同时又是有联系的。 ①强调的是气温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②强调的是气温变化; ③强调的是气温分布的微观变化。 五、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内容与层次 ?地理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很多,按照认识阶段的高低及活动内容的繁简,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1.地理的认知能力 ?2.地理推理能力 ?3.地理应用能力 ?4.地理创新的能力 六、本节的外部联系 由于教学因子可联系的外部知识十分丰富,同时外联的目的全在于提高教学知识的质量。因此,有必要明确选择教学因子外联的原则: 1.与该教学因子相关,有利于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2.与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 3.有利于形成教学知识体系; 4.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本节内容可联系许多天气现象和气候知识; 七、本节的思想教育作用 1、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气温的变化,学会看气温分布图; 3、通过全球气候变暖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危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通过读图,学会叙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

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项练习:地理读图题

一、(1)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1.写出左图A 、B 、C 、D 的地理坐标: A : B : C : D :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B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 、B 、C 、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 、B 、C 、D 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2)读右图,完成有关要求。 (1)图中各点中在高纬度的是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目中各点中位于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 (3)判断图中各点的相互位置:A 点在B 点的________方,c 点在D 点的________方,B 点在C 点的D 点______方,D 点在E 点的______方,E 点在A 点的 方。 (4)赤道穿过的是_________点,该点应该属于_________洋。 (5)图中各点中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 、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 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 现象。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 月 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N 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纬线(填纬线的度数)。这一天是一年中的日(节气) (3)图示的当天,A、B 两点中,_____点将首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_____点将首先进入黑夜。 (4)图示的当天,B、E两点中,首先见到日出的是______点,这两点见到日出的时间相差______ 小时。 三、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 B. ,E. 。 (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用字母表示)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和。(用字母来表示)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和。(用字母表示)(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有极夜现象的是。(用字母表示)(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D和B的分界线是。 四、下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图,内容较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