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心得:新时代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运维思考(最新)

工作心得:新时代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运维思考(最新)

工作心得:新时代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运维思考(最新)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八次提到了互联网相关内容,他表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他进一步强调了网络强国的基本内涵,明确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任务,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论述已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舆论场。

一、细密渗透,网络信息全面进入百姓生活

目前,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也正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全国有300多万网络主播,400万个网站,1.2亿微博和2000万个官方微信,每天有400亿条信息在我们上空飞舞,各类信息铺天盖地,让人应接不暇。

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新时代,人们都离不开手机,很多人的生活都是这样: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机,看看时间和天气之后,就开始躺在床上看微

信、发信息、读新闻、刷朋友圈;一到办公室上班,各种工作群就“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汇总材料、工作总结、统计报表、视频会议等等;朋友聚会吃饭的时候,菜肴上桌第一件事是先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逛街、购物、买菜、打车等,不再需要钱包、银行卡,掏出手机扫一扫,微信支付、支付宝、翼支付等立马解决问题;晚上睡觉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情,也是躺在床上看微信、刷微博、逛淘宝、灌心灵鸡汤。

所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网络信息和智能手机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信也不知不觉的成为了新媒体中的佼佼者,甚至有人五分钟朋友圈没人点赞和回复就感觉被世界隔绝了。新媒体宣传紧紧抓住微信受众这个庞大的群体和微信十分贴近受众生活的特点,开展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官微)宣传,发布权威信息,传递各类资讯,传播正能量,网罗天下新鲜事。

二、大势所趋,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

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检察微信公众号管理暂行办法》,将检察微信公众号明确划分为各级检察机关所属机构登记注册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检察人员以公开职业身份信息登记注册的检察人员微信公众号两类。

检察官微的功能主要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阳光检务,加强检察宣传,深化便民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检察机关的公信力,促进构建良性互动的检察公共关系。从2013年开始到2016年全面规范,祖国大地的检察官微遍地开花,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3000多家检察院全覆盖。

三、举步维艰,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生存现状

在每期的清博指数微信公众号政务分类总榜排名中,前100名远远看不到检察机关官微的影子,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由于其自身职能的关系,内容相对比较专业且具备相当的严肃性,所以被受众的关注程度也不高,在总阅读数、最高阅读数、平均阅读数、总点赞数等方面的数据十分不理想,WCI指数往往只有三四百甚至更低。

如2018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官微排名第一的“最高人民检察院”WCI指数仅为783.29,而全国政务类官微排名第一的“中国政府网”是1496.85,全国微信公号总榜排名第一的“人民日报”则是1736.18,检察官微望尘莫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