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始佛法的真实面目

原始佛法的真实面目

原始佛法的真实面目
原始佛法的真实面目

原始佛法的真实面目

了解原始佛法的真实面目,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把握佛教修持的真实含义,现在,大乘佛法流行,对所谓小乘的东西,相反很多人不太重视,视之为不了义的说法,其实,所谓大乘也好,秘密乘也好,离开小乘都是不可想象的事,佛法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佛陀的说法,都是三乘归一乘,应机而说,活活泼泼,生动可信,了解真实的佛法,对我们的人生有真实的启发。

一、从传布的时间上看

释迦牟尼佛世尊创立的佛教,据学术划分,在印度一般有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四世纪中叶。这一时期为释迦牟尼佛创教及与弟子传教时期,称为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法。

第二个时期: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公元一世纪。因为对佛陀的教义和戒律的理解的不同,佛教分裂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部,称为根本两部,后来又演变成为十八部或二十部,是为部派佛教。原始佛法和部派佛教现在都称为小乘佛教。

第三个时期:佛陀涅磐后500年,大乘佛教出现,即是龙树菩萨开创的中观学派,被称为空宗;其后,瑜迦学派产生,被称为有宗。

第四个时期:公元七世纪——:公元九世纪,大乘佛教部分教派融原印度婆罗门教的一些东西,而出现密教。

自公元十一世纪——十三世纪,印度受到外来势力侵略,佛教在印度基本灭亡。

二、从传布的路线上看

南传的大多数是上座部,以斯里兰卡为中心;

北传的大乘为主,大小乘兼有,以中国汉地为中心;

西藏的以金刚乘为主,以中国西藏、蒙古等地为中心;

中国现在只有云南的傣族地区弘传上座部(原始佛教)

三、从三藏经典文字传布上看

巴利语系佛教属于南传上座部;

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同属于大乘为主,,大小乘兼有。

成、住、坏、空是小乘乃至大乘共同认可的基本教义,研究界所认可的原始佛教是指从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起,直到佛涅磐的百余年间的时期,据北传佛教记载,部派佛教分裂的时期是佛灭116年,也就是阿育王在位的时期,这之前都是原始佛教时期,现在有学者认为部派分裂后,佛教虽然有些变革,但其基本教义和戒律,都还保存了佛陀在世时的风貌,所以都应该称原始佛教。

四、佛教兴起之背景

1、佛教的产生,学术界大体上公认是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从现在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地入侵印度。印度原来的土著居民是达罗毗荼人,他们在雅利安人的侵略中成为奴隶或身份比较低的人,当时印度有四种种性:婆罗门、刹帝

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印度古老的宗教,起源于所谓“印度河文化”。雅利安人的到来,与原来婆罗门教的融合,出现了《吠陀》、《奥义书》经典,其思想大致以宇宙之本体“梵”与个体“我”的融合为主旨,主张修行达到“梵我如一”即是终究的目的。

2、六师外道

佛教当时所指的外道是把婆罗门和婆罗门教以外的沙门学派称为“外道”,并非含有贬义。六师外道和他们的主张分别是:

(1)富兰那.迦叶。据说他与佛陀辩论失败后投水而死。他主张“善恶无报论”;

(2)末伽犁翟舍利。他主张“无因论”和“宿命论”;

(3)阿耆多.次舍钦罗。他主张“诸根归空”,实际上是一种断灭论。

(4)婆浮陀.伽旃那。他主张人是要素组成,要素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创造其他东西。因此,用刀杀人,杀的是要素,后来被称为邪命外道;

(5)珊耶.毗罗尼子。原来是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的老师。他主张“不可知论”,认为经过八万劫的时间,自然可以达到精神的解脱境界。

(6)尼乾陀.若提子。是印度耆那教创始人,被称为“大雄”,他在世时间大致与佛陀相同。其主张是所谓“七支论法”和“七谛说”。他认为构成世界的原素有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两种,认为众生受的苦乐是由宿业决定,由各种因素会合而成,由命运决定。如果要超越,应该修

苦行,还要守五戒,只有恶业都不造作,就可以解脱。

五、释迦牟尼佛的家族

1、释迦牟尼佛名称的由来。释迦牟尼佛原名叫悉达多,族姓乔达摩。出身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天的尼泊尔王国南部)。释迦是族名,牟尼是明珠,比喻为圣人之意,佛陀是人间的圣人。佛是佛陀的简称,是觉悟者或智慧者的简称。

依《长阿含经》、《佛本行集经》,释迦牟尼佛属于翟昙种——《楼炭经》有大善生王,言为释迦族的七世祖——《长阿含经》卷13之《阿摩昼经》、《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2,大善生王有子声摩王,为释迦族的始祖——《佛本行集经》,声摩立贤善为妃生一子长寿,王又纳第二妃,生4子,贤善为立自己的儿子为王,使王流放其余4子,4子在雪山之南建国,立姓为释迦——3子死后,一王子尼拘罗生子拘罗——再传其子翟拘卢——传子师子颊——传子阅头檀即净饭王,是释迦牟尼佛的父亲。

2、释迦牟尼佛的诞生。中国夏历4月初8。太子诞生后第7天,其母摩耶夫人弃世,由姨母摩诃波提抚养长大。后来,摩诃波提被净饭王立为妃子。据研究说,佛陀本人性格受其后母影响非常大。

3、太子的王宫生活

学习五明——语文学的声明,技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逻辑)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

学习婆罗门教经典——《犁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印度最古老的“四吠陀”经典。

除以上,还学习了武术,兵法和各种经论,从现在的佛教经典上看,太子武艺超群,能力敌大象,绝非文弱书生。

六、释迦牟尼的成佛

1、游四门的感悟。佛典记载,太子游东门,见老人,观人生如梦,转眼既逝;游南门,见病人,知人生痛苦,不得自由;游西门、北门,见出殡,了生死无常。

2、出家修道经历。带领5个随从,向阿罗逻伽蓝学习持戒、忍辱、禅定——向郁陀罗摩子学习禅修——在尼连禅河边修6年苦行——停止苦行,接受牧女供养的牛奶,独自一人到伽耶城外的毕钵罗树下入金刚定7天7夜(有的说是49天),彻悟人生宇宙真理而成道。

七、最初说法

释迦牟尼佛成佛后,说了些什么呢?从小乘经典可以知道,主要是讲了因果的东西,说人之所以有种种烦恼,归根到底是因为情爱,人受情欲本能的驱动就产生了贪爱的想法,于是有了无明(不明白道理),就会在生死轮回中漂流,不能解脱;欲解脱,必须用中道的方法才有可能达到。太苦了,会干扰人的精神,太安逸了,不愿意出离,应该舍弃苦与乐这两种偏执,采取中道的方法——全部包含在原始佛法中的“四圣谛”、“十二

因缘”、“八正道”里面——才可以解脱。

“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知道了苦,就应断集(苦集合在一起),怎么去断,要依靠实践,欲证必修即是道,修道就是这样来的。佛陀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明(明见)和觉(觉悟)。

原始佛教最基本的精神体现在“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协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的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戒,所以佛陀涅磐时告诉弟子阿难,应以戒为师。我们学习佛法,这个根本不能忘记。

八、原始佛法的经典——《阿含经》

佛陀入灭后,由500比丘举行了结集,以佛陀也许弟子大迦叶为首,优婆离诵律,阿难诵经。大迦叶询问律、经之由来、起源、意义等等,全体人员一致认可方才能够决定下来。所以,《阿含经》是由佛陀亲口说,而由其弟子口口相传下来的,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和现在有不少国家地区只承认小乘的东西是佛法,对大乘的经典采取排斥甚至是不承认的原因。阿含经典是佛亲口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四阿含经》——即《长阿含经》、《阿含经中》、《阿含

经杂》、《增一阿含经》。阿含翻译过来有“传承的言教”之意,是故名阿含。《阿含经》开始应该是口口相传,自从结集后,各部派都有自己传承的《阿含经》,但因为地区和理解以及传布的缘故,

它们之间尽管大体相同,但还是有一点差别。

九、原始佛法的基本理论

一、四圣谛说

苦圣谛——人生是痛苦。

集圣谛——痛苦之因是因为有贪、嗔、痴。

灭圣谛——超越一切痛苦的境界。

道圣谛——超越的方法——修习戒、定、慧三学。

苦——常见的有八苦的说法——谓之“生、老、病、死、怨憎会苦(越是冤家越聚头,最讨厌的人恰巧是你的同事等等,生活现实中我们有时候往往能够原谅伤害过我的人,但不能宽容那些对自己有妨碍或是有潜在威胁的人,然往往这类人又总是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圈子里,欲躲避几乎不可能,所以这是学佛人最难透过去的地方)、爱别离苦(因战争等原因妻离子散,最爱的人离你而去)、求不得苦(想升官、发财、出人头地,一样都求不到)、五蕴炽盛苦,五蕴是指人的身心——色(肉体)、受(感受)、想(思维活动)、行(意识活动,名意)、识(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所谓烦恼啊。你看,这八苦,我们谁能够免掉?

集——贪(渴求,凡向内都可以说是贪)、嗔(恨,此恨最难除灭)、痴(不懂得道理)。集谛说主要讲了十二因缘说——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具体关系是:

无明缘行——由于无知,所以产生种种世俗的意志活动。

行缘识——是投胎时的心识和精神的活动。因为意志活动(业力)的牵引,识(不是灵魂)就投了胎。

识缘名色——名是指心、精神,色是指肉体。名色就是指胎中的精神和形体。这是说的在胎中身心的发育情况。

名色缘六入——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指胎儿身心发育成各种不同器官。

六入缘触——触是触觉,胎儿出生后,用六种器官去感知外界。

触缘受——缘是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识渐开,受外界刺激产生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受缘爱——有了感受就有了贪爱,麻烦就来了。

爱缘取——追求执着。

取缘有——有指业,就是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其实是习惯,我们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就是这个习惯在害我们呐。

有缘生——生指下一世之生。因为前面的善恶业的造作,必定要产生果报,从而导致来生的实现,所以轮回是由不得我们作主的。

生缘老死——有生必定有老,有老必

定会死,试问谁见过不死之人?

以上十二因缘,循环不断,所以称为因;互为条件,因此称为缘。

十、佛的世界观

可以说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唯有佛陀是不以非人天神自居的导师。

佛陀住世时从来都没有说自己是什么化现,而是反复说自己是纯粹的人,只是证悟了诸法实相,他成道后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可见我们学佛不能执着,不能起分别。佛证得了,所以是普天之下最胜者,《四分律》中说:“一切无上智,一切欲爱解。自然得解悟,云何从人学?我亦无有师,亦复无等侣。世间唯一佛,谵然常安稳。我是世无着,我是世间最。诸天与世人,无有与我等。我们看佛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解脱自在。在《增一阿含经——等见品》中,他告诉比丘们,“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各种宗教学派对宇宙人生问题产生过种种认识和修行方法,翻译《密勒日巴尊者传》的张澄基先生将它们归纳成为4大类16个问题:

一类:世界:

(1)是永恒的?

(2)是非永恒的?

(3)是既永恒又非永恒的?

(4)是非永恒又非不永恒的?

二类:世界:

(1)是有限的?

(2)是无限的?

(3)是既有限又无限的?

(4)是非无限又非无限的?

三类:如来“死去”以后:

(1)是存在的?

(2)是不存在的?

(3)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

(4)是非存在又非不存在的?

四类:心灵与肉体:

(1)是一?(2)是异?(3)是既一又异?(4)是非一非异?

上面四类问题,几乎包括了古今中外一切哲学大问题,也是人们最为关切的东西。当时,很多学者和修行人都想与释迦牟尼佛探讨这个问题,想知道大觉悟者如何认识这些问题,但令他们失望的是佛陀住世时,从来都没有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佛典里面讲的“十四无记”。

佛陀为什么不回答这些问题,在《中阿含经》里有记载,佛说关于这些问题都是对我们的解脱毫无意义的,它像迷宫,使人进去后就出不来了,徒增加人们的困惑、痛苦和烦恼,不能导向寂静、智慧和解脱。

当时有外道追问,您既然拒绝回答这些问题,是否有自己的哲学主张?佛告诉他,如来不受任何东西的约束,他已经从一切理论中超越解脱了。外道又问,已解脱的圣者到哪里去了呢?佛就批评他说,这些问题本身就问得不对,譬如前面有一团燃烧的火,如果把燃料撒去或者燃烧尽了,火就会熄灭。假设有人问,火是向东灭去,还是向西、北、南方灭去?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因为问题问得没有道

理,火依靠燃料而燃烧,燃料没有了一定会熄灭,而不是向东、南、西、北任何方向灭去。与此同理,悟道的圣者如来,涅磐后,身心俱寂,远离有无一切戏论,问他存在与否,都无实际意义。其实世间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如此。还是看《中阿含经》之《箭喻经》记载,一位弟子有一天修习禅定,忽然心生一念去找佛陀请教这16个问题,他想要是佛还不说,说明佛并非一切智,那我就向其他人学习。他见到佛后提出了这些问题,佛告诉他,我为什么不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我不知道,好比一个人被涂满毒药的箭射中,亲戚替他请了个医生,病人却说,我不要把箭拔出来,我要查清是谁射中了我,是武士,还是婆罗门,是长得高的,还是长得矮的人?我还要搞清楚射我的箭是什么东西做的?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当那个人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以前就会死掉。所以,佛不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它们对修行解脱关系不大,不能导致厌离、无欲、止息、寂静、神通、无上智慧和涅磐解脱。反观我们现在,有些人习惯搞所谓法义辩论,诽谤他人,说有争无,其实对学习佛法帮助不大,如《箭喻经》所比喻,我们人的生命太短暂,智慧太有限,如果想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以有限智慧和生命很难达到,既然佛和很多高僧大德善知识已经告诉了我们方法,何必要把什么问题的根源都弄清楚呢?况且要采取什么法义辩论的方法,显然非智者所为,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因此,佛法的传播离不开语言文字,但佛法的修炼则要脱离语言文字障碍,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法,重实证,不重语言文字。哪怕是所谓了义说法,如果执着语言文字本身也是不了义的,这应该是佛陀的世界观对我们最好的启发。

宗教文化与商业化

宗教文化与商业 关键词:宗教文化商业人性平衡价值 ①在中国知网搜索“宗教文化与商业”,以“主题”为搜索目标搜索,得到的搜索结果为1000.4条,且浏览发现所有相关文献和论文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对某一宗教文化内容的研究;二、只是把宗教文化当作一类能带来效益资源使用。没有关于怎样尊重这个文化的主体价值,最多会在规划使用宗教文化这一资源时在论文内会提醒注意保护。 在1992年中国开始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后,人们的生活面貌开始发生与以前有着巨大差别的变化,不只是是物质方面,整个社会的心里的东西也开始发生变化。对一实物的评判很难在当时就做出,在一个时间内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做出的评判一般都是有范围。 在后来我国有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在当时那个衣服为蓝色海洋,吃的是馒头咸菜的年代或许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一直单一的只是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以经济的思想去考虑,这个社会势必会出现问题。或许在当时显现的不明显,但是在当下确实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很多事物的本质本不是经济,由于在权利或是金钱的作用下强把其作为ATM机去使用,便会失去很多人性的单纯的东西。所以在今后宗教文化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尊重文化,尊重信仰。文化不会像人一样的去告诉那些开发和规划者哪里做错了,她只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其实那些是旅游者对这些做法的反映,旅游者首先做为个人,他更想别开商业的味道,只是把这些旅行社或是其他当作服务的东西,帮着他去实现人性的释放。 宗教的文化功能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广义上讲,宗教本身就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宗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教徒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丰富了传统历史文化宝库。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作者:伍思源 一、态度消极、悲观、颓废,认为人生就是苦海,否定了人世间的一切正面价值,使人不思进取。其实,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放入糖,它就是甜的,你放入盐,它就是咸的,这取决于你的心态:看你如何懂得发现人生的乐趣、善于忘记或坦然面对痛苦。如果一个人,总是盯着不开心的事情,求悲求苦求死,那么,他一辈子就真的是一个悲剧。 佛教的可恶之处就是一开始就教人认定了人生是一个悲剧(反正人都是要病、要死的,这是常识,很容易切入人的心理),然后以此为基调引人“觉悟”,其实所谓“觉悟”就是看破生死,什么事情也不干,逆来顺受(人生短暂,反正都是要死的啦,干什么最后都是死,还干来做甚?挣来做甚?吃多少穿多少都是注定的,还要进取何用?),去信佛、去念经、去成佛。成佛后就可以得“永生”、不用干活就有吃有喝还有人供养崇拜:这可是一笔人生的大买卖,须知道秦始皇求长生不死还要病死在路上,而念经成佛就可以(脱离佛教设定的轮回框架)得永生,十分划算啊。 入国破国:一个群体里面的人大都信佛,不思进取,终日礼佛念经静修、混吃等死,那么政治经济、国防建设(特别强调这点:没有战意、逆来顺受、坐等对方报应。尚武成风的华夏龙变成了弱质彬彬的素食兔子)、百姓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是无从谈起的,所以佛教流行的国家,都是落后愚昧、多灾多难的,后来都会很快被消灭(注:日本明治维新后已经灭佛,推崇本土的神道教;韩国现在是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国家)。中华民族,自佛教引入流行以来(晋末,古称胡教,五胡囧乱华之后始流行),就被外族灭了两次国: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更多关于佛教的祸国说明请参阅《活着是为了什么》一文。 入家破家:抛弃妻子出家做和尚、做尼姑的故事多了去了,我就不再赘述矣(身边就有出家的朋友,父母不瞻养,老婆也被劝说出家) 入身破身(身体):比如朝拜,一步一磕头,头破血流,越是受伤越是认为虔诚;自焚的,燃顶、燃指、燃臂甚至是燃身供佛的(《梵囧网菩萨戒经》、《法华经》等号称大乘佛法的经书都有明确的记载);绝食(诵经)的;素食的(不吃肉何来力气干活?不过话说回来,和尚只需念经,也不需要干什么体力活);打坐的(腿部长期静止弯曲、不运动,导致静脉曲张、各种隐疾,容易坐坏腿),凡此种种,多不胜数。越是自虐,越是认为虔诚:肉体只是累赘、痛苦的根源,精神才是永恒的(印度发源的教派大都如此)——须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入身破身(精神):有次和一佛教徒辩论,说新闻上看到的先天性疾病患儿都是前世的报应云云,然后我又问,那么汶川地震又是什么报应啊(地震当日还是农历四月初八,佛祖显世降生之日)?对方不语,次日尼泊尔八级大地震,不知道这个号称最正宗最传统佛国的子民作了什么恶要遭受如此报应?(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借口:尼泊尔的人已经改信印度教居多了,并且杀牛太多,同时蓝毗尼没有倒掉:一座距离加德满都差不多四百公里的一层建筑。注:这边一天宰猪还超过100万头呢,佛教诞生地的子民居然改信其它教...)只能说,世事无常,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合,而佛教徒就真的是人性扭曲、淡薄,甚至泯灭了。

论汉魏六朝时期佛教的地狱思想

#研究生论坛# 论汉魏六朝时期佛教的地狱思想 侯慧明赵改萍 提要:佛教地狱思想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南北朝时期基本完善并趋于复杂化。佛教的地狱思想具有内容丰富、系统复杂、传播迅速、影响巨大等特点,对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生死观、道德观以及中国本土宗教、社会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侯慧明,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赵改萍,山西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主题词:佛教汉魏两晋南北朝地狱思想 佛教大约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地狱思想也随之而来。汉魏六朝时期,地狱思想的传播可分为汉魏初传和两晋南北朝盛传两个阶段。初传阶段,/地狱0一词就大量散见于经典之中,但专述地狱的经品较少,/大抵初期译事所以不振,全由口笔分歧不能通会01,仅东汉桓、灵之世安世高译5佛说十八泥犁经6、5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6o;支娄迦谶译5道行般若经#泥犁品6;三国吴支谦译5大明度经#地狱品6;维祇难等译5法句经#地狱品6等。这些经典虽冠名专述地狱,但实际上只有安世高所译5佛说十八泥犁经6较为系统。六朝盛传阶段,专述地狱的经品大为增多,有西晋法立、法炬译5大楼炭经#泥犁品6;竺法护译5修行道地经#地狱品6、5方等般泥洹经#度地狱品6;无罗叉译5放光般若经#泥犁品6;东晋竺昙无兰译5佛说四泥犁经6、5佛说铁城泥犁经6、5佛说泥犁经6;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5长阿含经#世记经地狱品6;鸠摩罗什译5小品般若波罗蜜经#泥犁品6;陈真谛译5佛说立世阿毘昙论#地狱品6。这些经品对/地狱0的阐述较汉魏时期大为细致,特别是元魏般若流支译5正法念处经#地狱品6,以十一品的大幅篇章不仅详述地狱的情状而且与地狱业报融合为一体进行阐说,特别是对地狱存在的依据和功能的论述更为完善化。 佛教地狱思想随着佛经的渐次翻译趋于丰富化、完善化,另一方面,佛教的地狱思想在与儒道思想碰撞交融中,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浸染中华文化色彩,并渐次被国人接受,对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中国本土宗教、社会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一、关于佛教/地狱0概念 地狱,梵文为N ir aya(泥犁)或N araka(那洛迦),意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汉魏时期的译经将梵文N ir aya译为/泥犁0、/地狱0、/太山0、/太山地狱0、/泥犁太山地狱0或/太山狱0。/地狱0是最为流行和最普遍的翻译,其次是/泥犁0,再次是附加/太山0或直接译为/太山0,甚至译作/泥犁太山地狱0。最早出者极可能为/泥犁0,三国吴维祇难等译5法句经#地狱品6用地狱来解释泥犁,/地狱品者,道泥梨事作恶受恶罪牵不置0?。泥梨为音译,但/翻译之事,遣辞既不易,定名尤最难。全采原音,则几同不译0?,故N iray a(泥犁)另有多种意译。地狱一词应出泥犁之后。太山亦指地狱,整个汉魏六朝时期以地狱附粘太山,以太山指代地狱的情况大量存在,隋唐以后/太山0之名仍出现于佛经之中,但意义已经大不同于前世,一者/太山0之意用以比喻/气势宏大0或/坚不可摧0,/如太山崩五体投地忏悔诸罪由入佛塔观像毫相忏悔因缘0?,再者/太山0不再与地狱连用,出现了/太山府君0的称谓,如/次可请太山府君,是王住宅0?等等。/太山府君0为地狱之主,已是受道教影响的结果。?/那洛迦0的译法较为晚出,唐代玄奘译5瑜伽师地论6中才出现,玄奘认为/地狱0一词翻译不准,未能精确表达佛教/地狱0的本意,故而用/那洛迦0代替。唐道世也认为/旧翻地狱名狭处,局不摄地空。今依新翻经论,梵本正音名那落迦,或云捺落迦。0à隋唐时期不仅出现了玄奘、道世试图修正地狱一词的情况,而且这一时期佛经译论中附会/魂入太山0之说的情况少之又少,说明佛教已有巨大发展,佛教意义的地狱观念已经深入社会思想中,不必再刻意附会中国的冥界思想。 关于地狱的含义,南朝陈真谛译5佛说立世阿毘昙论#云何品6卷六曰:/云何地狱名泥犁耶?无戏乐故;无喜戏乐故;无行出故;无福德故;因不除离业故于中

佛教与心理学

佛教与心理学 星云 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心理学是观察意识形态的心理作用及行为模式,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佛教能对人类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并提供对治方法。如《华严经》云:“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譬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足见佛教心理学凌驾于西方心理学之上。 一.佛教对心的看法 “心理学”一词,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

具现代心理学色彩。唯识学是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法”。 佛教讲心含八识,表示心并非单一元素,而是各种因的聚集,这些因来自眼、耳、鼻、舌、身、意人体六根的作为,又以末那识紧持“我”的意识,须臾不断,因此收集各种心识种子的阿赖耶识,便伴随着众生生死轮回不已。所以佛教说此刻的“我”是从过去累积至今而成的,而“我”未来的发展,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在我们的心里不过是八识所变现的假相而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分别、执着外在环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依个人的判断力差别,而有真假认识,并逐渐建构出自我理解的宇宙人生。其实,万物成、住、坏、空不断异动,心念生、住、异、灭刹那生死,那有常住不变的宇宙人生呢?世界都在我们的心里呀!这个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仓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缘,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熏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为的心理动机。 由于过去无明烦恼的影响,造成我们情绪与判断力的偏差,更因为贪、瞋念头的兴起,使我们生出妄识妄心,错看世间的一切。如同植物种子的生长,没有阳光、雨水的因缘,也不会开花结果。因此,人类心灵深处虽然存在着各种爱恨

但丁地狱与佛教地狱

《神曲》中的地狱与佛教中地狱的比较 摘要:但丁在《神曲》中幻想的:地狱在北半球,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深渊,从地面通到地心,形状象圆形剧场;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佛教六道轮回之一的地狱是众生受恶业而遭受苦难的所在,在古代印度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了这一个充满黑暗的悲惨世界,这就是“地狱”(梵语niraja直译是泥犁或捺落伽),它暗示的是“众生皆苦”的佛教伦理,同时它在意识领域里更彰显的是另外的一个时空观念。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地狱文化就是从历史的签转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词:但丁《神曲》地狱佛教 一、但丁描述的地狱及意义 在他描述的世界,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炼狱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灵魂在这里忏悔涤罪,山分七层象征着七大罪,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为九层,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灵魂所在,经圣母允许,就能一窥三位一体的上帝。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9层。第一层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在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贪色、饕餮、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暴、欺诈、背叛),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 地狱之门城墙,猫头鹰和蝙蝠 第一圈,地狱的前廊 异教徒的痛苦状态 第二圈:贪色者 灵魂在风中飘荡保罗和弗朗齐丝卡 第三圈:饕餮者,躺在臭雨冰雹下 第四圈:贪婪者 第五圈:愤怒者,在河里相斗 第六圈:信奉邪教者,葬在火棺材里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中以佛教为首.佛教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民地关系上,都远非其他教派可与之比拟地.可以说佛家文化已经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地长河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地一部分.本篇文章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地发展历程,探讨宗教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佛教这一东方大教有一个更深跟全面认识地目地. ,佛法东传,白马西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起源地在今尼泊尔,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后在中国流传,所谓佛法东传,白马西来.关于中国佛教起源地说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古老而最富盛名者,当推汉明帝地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书地记录:初,明帝遇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笔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此一说法被视为中国佛教地起源.汉明帝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到达洛阳,在明帝地首肯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而当时兴建地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寺地雏形.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是一个渐进地过程,可能早在秦始皇时代,借着往来于西域地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一些佛教地事物,至于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应该是从后汉时代开始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时间进入到三国时期,在此期间内,佛教取得了进一步地发展,尤其是北方地魏国和南方地吴国.由于曹魏建都于洛阳,所以说魏国佛教是汉代佛教地延续.在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印度和西域地僧人来华,从事佛经地翻译工作.这些带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华弘法地僧人大都收到了当时统治者地欢迎与支持.上层对佛教事业地肯,定必然会带动民间佛教地发展.在魏朝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本土僧人——朱士行,他也是第一个到西域取经地汉人,作为求佛地先行者,他比玄奘大师早了约四百年,只可惜后来客死西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从中国佛教地发展来看,尚属启蒙阶段,佛教活动主要围绕译经展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地佛教体系.但是,经过这数十年地发展,佛教典籍大量涌入中国内地,佛教地主旨经意也开始逐渐扩散传播,为以后佛事活动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个宗教在一个地区地发展总需要一定地社会基础.佛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一定地气候首先得益于统治者地欢迎与扶持,东汉某年,政治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不满情绪加深.这使统治者有了危机意识,希望能通过某种手段巩固自己地统治.而佛教恰在此时出现了,佛家教义讲究忍受现世,强调因果轮回,一个忍字深深打动了统治者,他们希望自己地百姓都能忍现世之苦,以此减少反抗因素.于是,一场宗教与政治地合作开始了.再者,佛教能在当时打入社会内部,还要得益于中国思想地半真空,当时一度被扶为正统地儒家思想已极为没落,道德沦丧,风纪败坏莫此为甚.由于在乱世生活太痛苦,人们兴起出世地愿望,因此,佛教能“趁虚而入”.在这时,佛学起到地是思想工具,思想寄托地作用,因为当时佛学地不成熟,在民众地心目中其还没有上升到宗教信仰地高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时地佛教仍是天竺西域地佛教,而非中国自己地佛教.佛教在中国地本土化之路,仍前路漫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神通类”高僧——佛图澄 西晋时地佛教活动仍以已经为主,其中最杰出地译经师是竺法护.他长居敦煌,并随师周游西域,通晓三十六种西域语言,他共译出一百五十多部三百多部经典.对佛教地贡献极大,因此被尊称为敦煌菩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东晋时期中国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方为东晋所统治,北方则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建立地十六国统辖.这些北方地统治者,多数来自西域,同时他们也想用佛教来巩固他们地政权.并与以儒道为主流思想地汉族相抗衡.因此,他们往往大力支持佛教地发展.其中后赵地石勒

佛教文化与旅游开发

佛教文化与旅游开发 学院:岭师法政学院姓名:叶锦波 摘要:我国佛教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不少地区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宗教文化底蕴以及大量佛教遗迹、遗物供后人观瞻景仰,也有独特的宗教仪式、宗教节庆、宗教音乐和因之而形成的神秘宗教氛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供游人香客感受、体验。随着宗教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的热点,加大其开发利用程度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已成为必然,然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佛教文化的“神圣性”、“神秘性”、“宗教性”与“商业行为”的关系对于佛教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非常重要。 关键词:佛教资源,佛教文化,旅游开发,少林寺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走出家门,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逐渐多层次化,旅游品味也随之提高,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代旅游业的新潮流、新热点。旅游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而宗教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成为旅游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历史上有许多宗教,其中最主要的是佛教。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在中国化过程中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互互融合,另一方面与中国各地的民族风俗相结合,形成各种风格各异的佛教文化。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对中国百姓的生活有着最广泛的影响。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因此、在我国,佛教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独特佛教文化氛围的景区蓬勃发展起来,如四川乐山大佛景区、河南嵩山少林寺景区、甘肃敦煌莫高窟景区等。 一、我国佛教文化的资源条件 佛教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在将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庞大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世界遗产名录中佛教文化遗产所占的比重很高——目前中国25 处世界文化遗产中,佛教文化遗产就有 5 处,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另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佛教名山有219 座,主要佛教寺庙有736 座,佛教主要的洞窟佛塔有690座”。这些佛教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绚丽多彩、分布区域广泛,成为中国

为什么谤佛诽法会下地狱

为什么谤佛诽法会下地狱?是谁让你下的地狱?——澄清世人对佛教的误解 很多人不理解佛教中说的“诽谤佛法会下地狱”的说法,认为和其他一神教一样是“神的惩罚”,其实完全不是。关于“诽谤佛法会下地狱”涉及到最基本的佛学常识,如果不知道这个就乱评佛教,就跟瞎子指着太阳硬说是黑洞一样,会被人嘲笑无知的。 SO,末学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来解释一下吧 你骂佛,佛不高兴了?? 佛菩萨会在意你的毁骂吗?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太小看佛菩萨的深广智慧和悲愿了。佛陀可是完全断除贪欲、嗔恚、愚痴这些无明的圣者。你还没张嘴,他早就看穿你的起心动念了!来龙去脉清清楚楚通通透透的了解到了。你骂他,他听到的不是你的毁骂声,而是看到了你毁骂的起因——无尽的烦恼燃烧,和你毁骂的后果——无尽的苦报轮偿。看到你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苦,佛菩萨都要悲痛的流泪了!还能计较你骂他的行为吗?他可不像凡夫那样目光短浅、心量狭窄的:) 就因为佛菩萨知道众生造恶的原因,更知道作恶的后果,所以看到那些因谤佛法的众生最焦急!救他们出地狱还来不及呢!怎会去因你骂他而让你下地狱?骂佛诽法损不了佛菩萨一丝一毫,损的是毁骂者自己的福德,折的是自己的命运。这叫——“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坋人,尘不污彼,还坋于身。” 上天堂下地狱谁决定?佛菩萨让你下地狱? 谁也没本事逼人去地狱,佛菩萨支配不了!上天堂下地狱的选择权在自己,全凭今生的身、口、意的善恶行。那些下地狱的,是被自己所作的恶业牵引下去的,自作孽不可活啊!说得更深入一点——不管是天界、人道、畜牲道、鬼道、地狱等六道轮回,都是众生心识业力的感召变现。众生的恶业造就了适合自己的地狱!这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众生轮回的去向,是自己的善恶果报决定的,换句话说是由因果规律决定的。佛陀菩萨左右不了因果,更操纵不了众生的命运!佛菩萨自己也是顺应因果规律,老实修福修慧,才修证佛果的。宇宙万物都逃脱不了因果规律的支配。 诽谤佛法为什么会下地狱、落恶道? 个中原因就是因果规律。什么是佛教的因果报应?我敢说一般人对佛教因果的理解95%以上都有误。 因果报应可不是“有一得一”那么简单僵化。因果规律的特点是——一粒芝麻大小的种子落到土里,长出来个参天大树;一个火星,燎起整个草原!一个小窟窿,让这个大坝溃堤水淹

佛教地狱论文佛教地狱伦理思想论文:论佛教的地狱文化和地狱伦理思想

佛教地狱论文佛教地狱伦理思想论文:论佛教的地狱文化和 地狱伦理思想 摘要:佛教六道轮回之一的地狱是众生受恶业而遭受苦难的所在,在古代印度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了这一个充满黑暗的悲惨世界,这就是“地狱”(梵语niraja直译是泥犁或捺落伽),它暗示的是“众生皆苦”的佛教伦理,同时它在意识领域里更彰显的是另外的一个时空观念。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地狱文化就是从历史的签转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佛教地狱文化主要表现在地狱名号、地狱时空、地狱昭示的思想伦理上。从而使佛教地狱文化对佛教伦理约束自我、适应社会的必然性提供论证,使得佛教善德在中国生根,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的必然。 关键词:佛教地狱;地狱文化;地狱寿量;佛教地狱伦理思想 佛教在早期经典里“地狱”一词,梵语原称为niraja 音译为“泥犁”,本义是“无有喜乐”的一个地方。佛教的轮回观点认为,人造恶业死后就落入此地受尽苦难,丝毫没有喜乐可言,故叫做“泥犁”。在中国文化两晋时期以前“地狱”概念是指人死后魂魄归于地下,与佛教所说的“泥犁”稍有差异。两晋以后中国文化里逐渐有了“地狱”是指黑暗而悲惨的环境的意识。到魏晋南北朝时(吴)支谦,(陈)真谛等人在译经时将佛教所说的“泥犁”直接翻译为“地

狱”,开始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佛教地狱文化。到了唐代,玄奘译经时始立“五不翻”的原则,就多不用“泥犁”而用“捺落伽”( naraka)。由此,在中国文化中将这一词一直理解为地狱,意思是造恶之人所受苦厄的地方。 一、佛教典籍中记载的地狱名号 佛教的地狱数目繁多、名称各异,但主要则分为“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增生地狱)”、“孤独地狱(零散地狱)”三大类,或者分为“八寒地狱”、“八热地狱”、“边缘地狱”、“孤独地狱”四大类。佛教中通常所说的地狱主要是指根本地狱。在佛教典籍中讲述地狱情况的经典不胜枚举,但详细介绍地狱名号的主要是《十八泥犁经》《长阿含经世纪经地狱品》和《大智度论》,以及《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和《大乘义章》卷八,《大楼炭经》等《大藏经》经典为最具代表性。在中国文化中“十八层地狱”和“无间地狱”的观念对国人影响最大,不过在佛教典籍中“地狱”却是名目繁多,说法不一。纵观佛教诸多典籍,大体上可以以隋唐为界限,对佛教地狱名号的说法有两大类别,即:在汉至南北朝期间,佛教地狱名号以寒热两大类地狱为主流,隋唐以后佛教地狱名号变得精湛细致了,有时间、空间上的详细描述,而且在说法上出现众多不一的情况。 (一)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地狱名号 在东汉安世高所译的《十八泥犁经》中,讲述了有上下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十分注重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人们常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汉朝:佛教初传中国 佛教初传中国,依附于黄老,当时人们把它看作方术的一种,或者是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后汉书》记载楚王刘英一方面崇尚黄老,另一方面又尊崇佛教,具有道家特点的黄老之学与佛教被人们相同看待。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也不为人们正确理解,灵魂不灭和轮回报应的思想是人们理解的最初的佛教义理。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因而汉代的译经儒化和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汉译佛经的老庄化倾向不仅有利于佛教思想在中土的传播,而且也加深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影响。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玄佛合流的出现,都与此深有关系。汉代译经还十分注意对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迎合。

总之,这时佛教还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熟知,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处于依附于道家或道教的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走出依附的道路 两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这个时期,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随着佛教在三国两晋时的逐渐兴盛,佛道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朗化。佛道之争在南北朝时甚至酿成了流血事件。而佛道之间的争论也从反面促进了双方的进一步发展。 魏晋时期,所译佛经的数量相比以前有了增加,大小乘经典相对完备;佛教的义学有了迅速的发展,佛学正在开始从依附老庄玄学独立出来;汉人对于佛教义理已经有了自觉的需要,开始走出汉地到西方去求得佛经。佛教已经开始从贵族府第走向了社会,在民间流传开来。 三国两晋时期,佛教在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中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社会的分裂与动荡不安,百姓的苦难与被拯救的渴望,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佛教得以赶超中土原有的各种宗教信仰而与传统的儒、道并存并进,为隋唐时期与儒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登上历史的舞台 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与儒道关系全面展开、也是佛教在三教关系中进一步发展的时期。随着佛教的日趋兴盛,佛道儒三教之争,特别是佛道之争也在这个时期突出了出来,“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有两次出现在这个时期,而这两次灭佛事件都

【痛苦真相5】:自我即地狱

【痛苦真相5】自我即地狱 2013-10-02lm0288蓝马幸福学 【连载】永断痛苦烦恼,你需要彻底看透这20个真相(5) 自我即地狱 自我是痛苦之根 根据“想法?痛苦”关系公式,我们已经知道,任何痛苦后面,都有错误的想法。只有彻底铲除这些错误想法,才能永久断除相应的痛苦。 可是,错误的想法林林总总,如此之多,难道一个一个去对付吗?有没有更加高效的方法? 有!那就是:顺瓜摸藤,顺藤寻根,在根子上做文章。 任何一个想法,当它引发我们痛苦反应时,如果我们清晰地抓住了它,我们可以紧紧揪住,往下追查,一直追查到根上,你一定会发现: 凡是能引发痛苦的想法,归根结蒂,全都植根于一个“我”字,全都是从“我”出发,全都是“有我之想”。 比如,你对我怎样怎样,他对我怎样怎样,我的什么被怎样怎样,我又怎样怎样,我当然要怎样怎样,必须对我怎样怎样……等等。 任何想法,不管单独地看,它如何如何的好或不好;也不管单独地看,它是有理无理……甚至不管这个想法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像是在为众多他人着想,总之,只要这个想法在根子上,最终植根于有一个“我”,那么,它就是一个“有我之想”,也就必定是一个“痛苦之想”。 存在主义的误导 “他人即地狱”是存在主义的一句名言,它曾经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但它其实并未揭示出事物的真相。 当我们真的达到“无我”状态时,他人怎么会成为我们的地狱呢? 只有当我们处于“有我”状态时,他人,才可能被我们看作是敌对因素,看作是有碍于“我的自由”(其实是“我的自利”)的地狱。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有“我”。 有“我”,“他人”才被当作“地狱”。 无“我”,“他人”也可以是天堂。 所以,存在主义是一种误导。按照存在主义的思路去解决问题,结果肯定是适得其反。因为,病在“自我”这里,却把针药注射在“他人”身上,无论注射再多、再猛,也不可能祛除病痛……

浅谈佛教的起源及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浅谈佛教的起源及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摘要:世界宗教不但传播范围广,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佛教 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对其产生地以及传播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佛教自传入中国,逐渐步入中国各个社会领域,对其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佛教的起源,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Abstract: the world religion spread not only widely, but also directly affect the world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the economy. Buddhism a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religions in the world, and on the produce of the land and the spread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d culture has great influence, and th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nd gradually into China each social areas, its development plays a role.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origin of Buddhism, Buddhism in China and the spread of the course. 关键字:佛教起源传播历程 Key words: Buddhism origin Spread course 1. 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乔答摩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罗门人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然而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

通灵者告知你邪淫真相

通灵者告知你邪淫真相(男女都要看) 以下是一位可以和其他道众生交流的佛教徒的自诉: 晚上,我和往常一样,正准备诵一下佛号,就睡觉休息。正在这时候,一位将军打扮的天人来到我家告诉我说,我是天上的将军,我负责监视人间的鬼魅魔众,我时时关注被鬼魅魔众迷惑的男子,有时我看见一个灯光闪耀的地方,有很多的男女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看上去很开心,可是在我眼中,那些人都有一个青面獠牙的小鬼骑在他们的脖子上,夹着他们的脖子,可是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感觉呢。有时我看见一个男人跟着刚认识的女子身后,满脑都是淫欲和得意,在我看来是非常愚蠢的,殊不知走在他身旁的美女是魔女所化,来引导他堕落而已,他们在同床之时,魔女的魔子魔孙就在一旁虎视眈眈,想食之精血,更有甚者,直接趴伏于男子背上食之元神,吃其血肉,男子却浑然不知,沉浸于爱欲之中。我看众男子,精气神不断流失,身体越来越衰弱,可是仍旧不知悔改,最终死于邪淫爱欲。 将军说到这里就低下头深深的叹气,很惋惜的样子,我就问他,将军,既然魔众这样的猖狂,您们天上不管么?他说,不是我们不管,我们只能惩罚那些到处伤人的鬼魅魔众,如果是自愿跟他们走的,我们想救,也救不了,我们曾经现身来警告那些被迷惑的男子,可是他们并不相信,甚至于让他们的祖先托梦警告,他们也不当一回事。这些人满脑子世智聪辩,自以为知识渊博,迷信科学,不信鬼神,不信因果,不相信有轮回,不听劝告,真是自取其死。 我很好奇的问他,将军怎么跟我说这些呢。刚问完就看见了观世音菩萨,菩萨对我笑,却什么都没有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就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您是要我写出来给别人看么?如果是的话,请亮一盏明灯吧。刚一说完,就有一盏灯亮了起来,菩萨对我说,还会有人来给我资料。说完就不见了。

佛教产业项目计划书

佛教产业项目计划书 (草案) 2015年6月22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第2-3页 二、项目分析---------------------------------------------------第3-7 1、市场现状 2、经营规划 三、项目筹建及实施----------------------------------------第7页 筹建实施流程 四、财务分析------------------------------------------------第7页 五、项目总结--------------------------------------------------第7页

一、项目概述 环境背景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回归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然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 市场背景 1、寺庙:据旅游部门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有超过5亿人次出入过佛教寺庙或相关景区,人均消费100元。 2、养老:中国认定为“老年人”的60岁以上人口达到1.939亿人(2012年底),超过了日本的总人口。今后每年还将增长860万人。目前国内社会性养老机构至少有2000万的床位需求缺口,这个需求同时呈爆发性增长趋,并且需求呈多元化。 3、丧葬:根据民政部2011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并还在随老龄化

佛教中的地狱什么样胆小者勿进!

佛教中的地狱什么样?胆小者勿进! 地狱变相图(资料图)众生以贪、瞋、痴造作种种不善的恶业,死亡时,也因粗重不同的恶业,堕落投生在极为痛苦的地方,统称之为恶趣。如果有人常怀瞋恨心,用肢体、语言或其它方式伤害众生,让众生深受痛苦,死亡后,就会堕入地狱道。地狱道众生的数量无量无边,难以计数,像大地的尘土一样。只要一堕入地狱,就会一直受着无比剧烈的苦,无有出期,几乎没有解脱的希望,当然无一丝一毫的快乐可言。地狱可分为: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与孤独地狱,加起来是十八地狱。孤独地狱孤独地狱没有特定的范围,孤独地狱的众生处所不定,“魂附门柱炉灶绳索等,常恒使其受苦孤独狱。”有的众生,死亡后,心识可能夹藏在山谷中,受困在石头里,或是进入水中,冻在冰里,有的进入树干里,或藏在其它器具中,像是扫把、绳子、瓦罐、柱子或门中等等,随所在的地方,受不同的痛苦。投生到柱子里面的,会把柱子当做是自己,很辛苦地撑着房子,在那里受苦;投生在树干里的,当树木被砍伐时,就会感受到身体被肢解的痛苦,心识进入这些地方的众生,就是进入孤独地狱。佛陀曾说,一杯水中有亿万众生,只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也就是说,有很多孤独地狱的众生投生在水里面。转生孤独地狱的故事以前,大成就者唐东吉玻大师,有一天,在一块

大石头上修瑜珈,他对弟子们说:“你们知道这块石头中,有个孤独地狱的众生吗?”大家都不相信。于是,他将石头剖开成两半,里面有一只大青蛙,有无数小虫在它身上啃食,十分痛苦。弟子便问唐东吉玻大师,为何会有这种众生?大师回答说“他是一位受血肉供养的上师的转世。”在佛陀时代,有位屠夫,为了维持生计,白天不得不杀生。他为了想减轻恶业,发誓每天晚上到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前,持不杀生戒。他死后,因为种种业缘,投生到孤独地狱。每当天色开始暗下来时,他的房屋就变成非常华丽的宫殿,宫中有四位美女服侍他,快乐无比。可是到第二天破晓时,整个房屋就变成大火燃烧的铁屋,四位美女则变成四只恶狗不断在咬他,这是因为他誓守夜晚不杀生,但白昼从事杀业之果报。另外,在一间庄严的寺庙里,住着五百位比丘。白天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和谐相处,认真诵经,但是一到中午,击犍椎,聚集僧众,准备吃饭时,他们手上拿的钵和碗,马上会变成兵器,整座寺庙变成燃烧的铁屋,僧人们开始相互打斗。过了午餐时间,又会恢复清净的僧团。佛陀说,这是在迦叶佛时,有一群比丘,在中午用餐时,相互争斗的异熟果。这种一会儿快乐,一会儿痛苦的生活,也是一种孤独地狱的现象。以前,在我们家乡,有一群在水电站工作的人,他们在路上挖掘水道的时候,路中间有一块非常大的石头,他们用炸药去炸。当大石头被炸开时,里面有一个像碗那么大的洞,有一条活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对多数没有佛教信仰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佛教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事实上,佛教和国人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且源远流长。2000年,佛教界举办了“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纪念活动。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年的传播,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佛教和传统文化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 关于佛教传入的时间,早期多认为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其后,学术界经过进一步考证,提出传入时间应为西汉哀帝元昭元年(公元前2年),这也是目前教界一致公认的。 一、佛教与哲学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在春秋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 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如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 思想的影响。般若典籍谈空说无,正是玄学所崇尚的境界。故在南北朝时期,般若经典的翻 译及弘扬成为热潮。而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佛学,如果离开佛学思想,隋唐时期的哲学史 将是一片空白。 早期的儒家思想比较富有生活气息,发展至宋明理学,则将重点落实于心性。关于心性 的内容,是早期中国哲学的薄弱之处。虽然孟子及《易经》有所涉及,但总体较为单薄。而 佛教的大、小乘经论,对心性都有着丰富且深入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佛教对于心性的认 识,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落实于具体修证中。尤其是禅宗,特别重视心性的参悟。因 而也有人说,宋明理学是戴着儒家帽子的和尚,表面为儒家,内涵却是佛家。且不论宋明理 学的兼收并蓄是否成功,其深受佛教之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及至清末民初,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维新人士,以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大 无畏精神从事救亡图存、维新改革,虽然他们的政治改革失败了,但志士们的哲学思想却影 响了数代国人。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源于佛学。谭嗣同的《仁学》是受到华 严及唯识思想的影响,开卷即言“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以为“仁 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康有为的《大同书》则受到佛教无我思想的影响,立 志打破社会各阶级的界限。 纵观中国哲学史,佛教始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胡适先生早年曾撰写《中国哲学史大 纲》,及半便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他不了解佛教。其后,他也开始研究佛教,并收集了很 多禅宗方面的资料,尽管他的考证未必为教界接受,但也从中反映了他对佛教的重视以及佛 教于中国哲学的深远影响。

芒格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及其与投资管理和商业的关系

芒格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及其与投资管理和商业的关系 今天,我想对你们的学习课题做点小小的变动——今天的主题是选股艺术,它是普世智慧艺术的一个小分支。这让我可以从普世智慧谈起——我感兴趣的是更为广泛的普世智慧,因为我觉得现代的教育系统很少传授这种智慧,就算有传授,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所以呢,这次演讲展开的方式将会有点像心理学家所说的“祖母的规矩”——这个规矩来自于祖母的智慧,她说你们必须先吃完胡萝卜,然后才准吃甜点。 这次演讲的胡萝卜部分涉及的是普世智慧的广义课题,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毕竟,现代教育的理论是,你应该先接受一般的教育,再专门钻研某个领域。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在你成为一个伟大的选股人之前,你需要一些基础教育。 这次演讲展开的方式将会有点像心理学家所说的“祖母的规矩”——这个规矩来自于祖母的智慧,她说你们必须先吃完胡萝卜,然后才准吃甜点。 因此,为了强调我有时候会开玩笑地称之为灵丹妙药的普世智慧,我想先来灌输给你们几个基本的概念。 基本的、普世的智慧是什么?嗯,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你们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你们也许已经注意到,有些学生试图死记硬背,以此来应付考试。他们在学校中是失败者,在生活中也是失败者。你必须把经验悬挂在头脑中的一个由许多思维模型组成的框架上。 思维模型是什么呢?这么说吧,第一条规则是,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你将会和一个脊椎按摩师一样——这种医师对现代医学当然是毫无所知的。 那就像谚语所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钉子。”当然,脊椎按摩师也是这样治病的。但这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思考方式,也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处世方式。所以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 这些模型必须来自各个不同的学科——因为你们不可能在一个小小的院系里面发现人世间全部的智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诗歌教授大体上不具备广义上的智慧。他们的头脑里没有足够的思维模型。所以你必须拥有横跨许多学科的模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