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高效完成语文家庭作业的研究》.

《小学生高效完成语文家庭作业的研究》.

《小学生高效完成语文家庭作业的研究》.
《小学生高效完成语文家庭作业的研究》.

《小学生高效完成语文家庭作业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主持人:李淑红

一、课题的提出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人们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一心要成绩的影响,使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作业负担繁重的现象。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作业的设计布置和作业的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更多的属观念性这一层面,缺乏可操作性,究竟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家庭作业的选择和对作业的评价两方面问题。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重大改革。而作业的改革如果仍是仅站在传统的教学理论视野,将很难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新课程论的作业必将成为教学与课程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

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

1、关键词之一“家庭作业”。是指学生在课后所完成的作业,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

2、关键词之一“高效”。是指效率高,在一定时间内确实起到效果并得到更好的作用。

3、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三、研究目标

确定这一课题,旨在通过学习借鉴、探索实践、总结归纳,探求出一条适合我们教学实际的,既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又能减轻学生负担,让老师科学的选择设计家庭作业以及检查家庭作业的好途径好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使学生对待家庭作业有正确的态度和在作业过程中能体验到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四、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情况。

2、在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作业的选择——科学的选择

对家庭作业作出的选择,主要从学习任务的意义、新旧知识的联系、内容与形式、学生的能力水平、可接受的量等五个方面。

(2)作业的评价——多元化评价

在家庭作业评价上,运用等级评价,淡化分数的作用;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等级的评分优劣,以主动、创新、拓展的作业为准;注重全方位评价,让小组长、组员、自己、家长、教师都来参与意见。

五、研究对象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六、课题实施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及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二)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

(三)行动研究法:运用具体的思路方法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研究。

(四)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追踪调查分析,了解作业的方式、内容与效果,便于针对性地研究。

(五)经验总结法:从已有的关于对策的成果中,筛选提炼出规律性的经验,用以指导对策实践,提高研究效果。

七、研究的程序

(一)2008年12月31日前,撰写研究方案;

(二)2009年1~3月,阅读相关书籍,撰写两篇读书笔记;

(三)2009年4~5月,案例、教育故事,各写一篇;

(四)2009年6~8月,写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教育随笔;

(五)2009年9~10,整理资料,撰写结题论文。

八、研究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报告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九、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按照计划完成了课题研究的任务,在实施中得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从实践中证明科学地选择家庭作业并进行多元化评价的探索,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家庭作业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一)通过调查问卷,探讨出我校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在我校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对我校的语文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尽管学校对学生的作业总量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不少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远远突破了规定。学生作业题量大,但作业质量却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作业机械重复的内容多;二是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三是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四是语文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五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这种作业设计,总量过大,质量偏低,巨大的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影响。它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科学选择作业,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

根据我校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从提高语文作业的效能

入手,着力改进语文作业的设计。

1.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了改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拓宽作业空间,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实践空间学语文、用语文。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设计实践性、活动性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如在上完《苹果里的五角星》后,让学生回家做一做类似的实验,看有没有新发现;在上完《变色龙》一课后让学生来观察小动物,然后写下来;在上完《三顾茅庐》、《公仪休拒收礼物》后,让学生演一演;在上完《云雀的心愿》后,让学生调查家乡空气的污染情况,学生在看、问、听、写的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是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常用的作业形式有:(1)自选作业,即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一定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2)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

2.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设计

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

择。这样,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其次是提供不同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或选择一组有层次的课外作业习题,让学生任选其中几道解答。这样的作业,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又体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3.体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据所学课本知识,联系学过的知识,如在教学五下练习中学习诗歌《风》,课下去查找学过的有关风的诗句,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注意对有关诗句分主题进行梳理并能拓展新思路。

4.据学生可接受量设计作业超市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差异性,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数量、形式,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如在学完课文《嫦娥奔月》后,设计布置以下几项作业:A、抄写课文练习中的三句话。B、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C、提供情节,续写故事。D、对文中优美词句进行摘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它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作业时,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形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讨论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多向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

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1、学生自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我们要求学生,用简要的几句话作分析小结自己的作业,写在作业的角上,为学生个性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2、学生互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是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应从小培养相互合作精神,在解决问题中共同交流,共同理解,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集体评议,集体评议一般是采取实物投影或放在教室“展览区”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同学的作业,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评述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另外,还让学生家长参与了评价,如开展“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小栏目,对学生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作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样就能让家长更了解学生,让评价真正的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

(四)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

通过课题实施,我对课题的实施效果又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学生、家长两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2%的家长反映孩子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95%的学生反映,作业改革后,他们做作业的时间明显减少,休息的时间有所上升。

(五)家长的支持率高

家长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了,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95%以上的家长对语文作业持支持态度。

(六)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提高,语文成绩明显上升

1.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使语文作业变为学生喜欢做的作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

2.语文成绩明显上升

其中不少学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我们改革作业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优化语文作业的策略与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3.丰富了学生语言的积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由于教师在设计作业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设计作业有一定的弹性,又为学生留下自主选题,张扬个性的空间,让不同层面、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内需浏览、涉猎、补充、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因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加很多,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手抄报水平越来越高。

(七)研究后的思考

1.通过课题的实施,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愿做一些动手、动脑、生动、活泼、有趣的一些操作性

较强的作业。作业的完成率和作业的质量较高,但是,还可以看出学生对必须掌握的常规性的基础性作业(如写字练习、背诵作业等)兴趣不高,作业质量相对较差。

2、学生家庭条件有限等,让学生选择观察、访谈、查阅文献等多种形式搜集资料,做社会调查,了解沙尘暴天气增多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写出调查报告,此类作业,学生完成起来困难大。这种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又如何去评价?

3.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严重制约课题的研究水平。

如此等等问题,还有待于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通过课题的实施,使小学生能高效完成家庭作业,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此次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研究所得到的结论还不够完善,有待于今后教学中不断的充实,望有关专家能对此提出指正意见,以促进我们更好的成长,课题研究组每位成员的衷心愿望。

读书笔记4篇:《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做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如何做研究》《促进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案例分析4篇:《一次作业设计的反思》《提高家庭作业积极性的小策略》《分层作业设计着眼学生发展》《<变色龙>案例分析》

注:研究后撰写小论文及其余材料见上传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