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斯小学奥数四年级下册含答案第20讲_复杂抽屉原理

高斯小学奥数四年级下册含答案第20讲_复杂抽屉原理

高斯小学奥数四年级下册含答案第20讲_复杂抽屉原理
高斯小学奥数四年级下册含答案第20讲_复杂抽屉原理

第二十讲复杂抽屉原理

在《简单抽屉原理》中,我们学习了运用抽屉原理处理一些简单问题,以及最不利原则的一些简单应用.

抽屉原理:

把m个苹果放入n个抽屉(m大于n),结果有两种可能:

(1)如果m n

÷”个苹果;

÷没有余数,那么一定有抽屉至少放了“m n

(2)如果m n

÷的商再加1”个苹果.÷有余数,那么一定有抽屉至少放了“m n

例题1

(1)口袋里有四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足够多,一次至少要取几个球,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颜色相同?

(2)口袋里有四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足够多,一次至少要取几个球,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四个颜色相同?

「分析」第(1)题中,好好思考一下,如果要想取出的球颜色都不相同,那么最多可以取出多少个球呢?

练习1

箱子里有12种形状不同的积木,每种都足够多,一次至少要取几个,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三个形状相同?

本讲,我们要学习抽屉原理在计数、数字、表格、图形等具体问题中较复杂的应用.要能根据已知条件合理地选取和设计“抽屉”与“苹果”,有时还要构造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例子.

例题2

盒子里有四色球各100个,每次从中摸出2个球,请问:至少要摸几次,才能保证其中有三次摸出球的颜色情况是相同的?

「分析」从盒子中取出2个球,颜色情况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呢?

练习2

小高把一副围棋混装在一个盒子里,然后每次从盒子中摸出4枚棋子,请问:他至少要摸几次,才能保证其中有三次摸出棋子的颜色情况是相同的?(围棋子有黑、白两种颜色)

例题3

将下图3行7列的方格纸的每格染成红色、黄色或绿色,要求每列的三个方格所染的颜色互不相同.请说明不管怎么染,至少有两列染色方式是一样的.

「分析」题目要求我们说明有两列的染色方法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先考虑每列能够怎么染

色.方格纸一共有5列,根据抽屉原理,只要每列染色的方法少于5种,就会有两列染色方式一样.那每列有哪些不同的染色方式呢?

练习3

将2行5列的方格纸每一格染成黑色或白色,请说明不管怎么染,至少有两列染色方式是一样的.

有很多抽屉原理的题目是与数字结合的,运用数字相关的一些知识来构造抽屉,这也是我们本讲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例题4

1至30这30个自然数中,至少取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等于31?至少取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差等于3?

「分析」第(1)要求取出的数中,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个数和为31,那么我们应该首先考虑一下,要想使得任意两数之和都不等于31,我们最多可以取出多少数呢?

练习4

1至20这20个自然数中,至少取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等于21?至少取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差等于5?

除了利用与数字相关的知识来构造抽屉之外,还有一些与图形周长、面积相关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需要根据图形特点进行分割,从而构造出抽屉.

例题5

(1)在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里随意放入3个点,这3个点所能连出的三角形面积最大是多少?

(2)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中随意放入9个点,这9个点中任何三点不共线,请说明:这9个点中一定有3个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不超过2.(本题中的点都可以放在正方形的边界上)「分析」(1)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放入3个点,我们比较容易想到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三个顶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那能否说明放在任意位置三角形面积都不超过2呢?

(2)由(1)的结论,正方形内3个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不超过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应该如何来构造抽屉呢?

例题6

试说明:任意六个人中,一定可以找到三个互相认识的人,或者三个互不认识的人.「分析」我们不妨画个图来分析一下六个人之间的关系,用实线表示认识,用虚线表示不认识.思考一下,根据抽屉原理,你会发现其中的一个人“甲”与其他5个人的关系可能会是什么情况呢?

课堂内外

狄利克雷

狄利克雷(Dirichilet,Peter Gustay Lejeune)德国数学家,1805年2月13日生于德国迪伦,1859年5月5日卒于格丁根.

狄利克雷生活的时代,德国的数学正经历着以高斯为前导的、由落后逐渐转为兴旺发达的时期.狄利克雷以其出色的数学教学才能,以及在数论、分析和数学物理等领域的杰出成果,称为高斯之后与C.G.J.雅强比(Jacobi)齐名的德国数学界的一位核心人物.狄利克雷出身于行政官员家庭,他父亲是一名邮政局长.狄利克雷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据说他在12岁前就自己攒零钱购买数学图书.1987年入波恩的一所中学,除数学外,他对近代史有特殊爱好,人们称道他是个能专心致志又品行优良的学生.两年后,他遵照父母的意愿转学到科隆的一所教会学校,在那里曾师从物理学家欧姆,学到了必要的物理学基础知识.

16岁通过中学毕业考试后,父母希望他攻读法律,但狄利克雷已选定数学为其终身职业.当时的德国数学界,除高斯一人名噪欧洲外,普遍水平较低;又因高斯不喜好教学,于是狄利克雷决定到数学中心巴黎上大学,那里有一批灿如明星的数学家.

1822年5月,狄利克雷到达巴黎,选定在法兰西学院和巴黎理学院攻读.1825年,狄利克雷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1826年,狄利克雷在为振兴德国自然科学研究而奔走的A.洪堡的影响下,返回德国,在布雷斯劳大学获讲师资格,后升任编外教授.1828年,狄利克雷又经洪堡的帮助来到学术氛围较浓厚的柏林,任教于柏林军事学

院.同年,他又被聘为柏林大学编外教授,开始了他在柏林长达27年的教学与研究生涯.由于他讲课清晰,思想深邃,为人谦逊,淳淳善诱,培养了一批优秀数学家,对德国成为19世纪后期国际上又一个数学中心产生了巨大影响.1831年,狄利克雷称为柏林科学院院士.1855年高斯去世,狄利克雷被选定作为高斯的继任到格丁根大学任教.1858年夏,他去瑞士蒙特勒开会,做纪念高斯的演讲,突发心脏病.他安全返回了格丁根,但在病中遭夫人中风身亡的打击,病情加重,于1859年春与世长辞.

作业

1. 箱子里有5种颜色相同的积木,每种都足够多,那么一次至少要取多少个,才能保证一

定有5个颜色相同?

2. 小高把一副围棋棋子混装在一个盒子里,然后每次从盒子里左右手各摸出1枚棋子,那

么他至少要摸多少次,才能保证其中有三次摸出棋子的颜色情况是相同的?(围棋子有黑、白两种颜色)

3. 从1至50中,至少取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奇数?

4. 能否在4行4列的方格表的每个空格中分别填上1、2、3这三个数之一,而使大正方形

的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各个数之和互不相同?

5.任意写一个由数字1,2,3组成的十一位数,从这个十一位数中任意截取相邻两位,可得一个两位数,请证明:在从各个不同位置上截得的所有两位数中,至少有两个相等.

第二十讲复杂抽屉原理

1.例题1

答案:5;13

详解:

(1)利用最不利原则,最倒霉的情况是:取的所有的球中,每种颜色都有且仅有1个,再任意取一个就可以满足要求.所以至少要取415

+=个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个颜色相同.

(2)利用最不利原则,最倒霉的情况是:取的所有的球中,每种颜色都有且仅有3个,再任取一个就可以满足要求.所以至少要取43113

?+=个才能保证一定有四个颜色相同.

2.例题2

答案:21

详解:摸出两个球,颜色共有10种可能(枚举可得),即10个抽屉.利用最不利原则,最倒霉的情况是,摸出的所有球中,每一种颜色情况都出现了2次,再任意取一次就可以满足要求.所以至少要取102121

?+=次才能保证一定有三次摸出球的颜色情况是相同的.

3.例题3

答案:证明略

详解:

每一列三个方格染色情况共有3

33216

A=??=种可能.一共有7列,7611

÷=L L,所以一定至少有两列染色方式是一样的.

4.例题4

答案:16个;16个

详解:

(1)把1~30这30个数分为如下15组——(1,30)、(2,29)、(3,28)、……、(15,16),每一组的两个数之和都是31,而且不是同组的两个数之和一定不等于31.利用最不利原则,最倒霉的情况是,所取的所有数恰好是每组中各一个,那么再任意取一个即可满足要求,所以至少要取出15116

+=个数,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个数的和等于31.

(2)把1~30这30个数进行如下分组:

(1,4,7,10,13,16,19,22,25,28)

(2,5,8,11,14,17,20,23,26,29)

(3,6,9,12,15,18,21,24,27,30)

共3组,每组有10个数,连续两个数的差都是3,不连续的3个数的差都不为3,而且不同组的两个数之差一定不是3.

利用最不利原则,每组都先隔一个取,即各取5个,那么再任意取一个即可满足要求,所以至少要取出53116?+=个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个数的差为3.

5. 例题5

答案:(1)2;(2)证明略

详解:面积最大为正方形的一半,即2222?÷=.此时,其中两个点恰好为某一条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点在该边的对边上.

把边长为4的正方形分成4个22?的小正方形.9个点放进去,9421÷=L L ,那么一定至少有3个点是在同一个小正方形中的.那么这3个点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一定不超过2(即第1问).

6. 例题6

答案:不能

详解:用实线相连表示认识,虚线相连表示不认识,

如图,A 和其他5个人,要么认识,要么不认识,

所以一定有三条线是相同的,假设有3条是实线:

接下来连接B 、C 、D 三个人,每两个人只有两种

连接方法,要么实线、要么虚线.

如果有实线,则这两个人与A 三人互相认识;如果

全是虚线相连,则B 、C 、D 三人互相不认识.

即证.

7. 练习1

答案:25

简答:利用最不利原则,最倒霉的情况是:取的所有的积木中,每种形状都有且仅有2个,再任取一个就可以满足要求.所以至少要取122125?+=个才能保证一定有四个颜色相同.

8. 练习2

答案:11

简答:摸出4枚棋子,颜色共有5种可能(枚举可得),即5个抽屉.利用最不利原则,最倒霉的情况是,摸出的所有棋子中,每一种颜色情况都出现了2次,再任意取一次就可以满足要求.所以至少要取52111?+=次才能保证一定有三次摸出棋子的颜色情况是相同的.

9. 练习3

答案:证明略

简答:每一列两个方格染色情况共有224?=种可能.共5列,5411÷=L L .

10.练习4

答案:11个;11个

简答:(1)把1~20这20个数分为如下10组——(1,20)、(2,19)、(3,18)、……、(10,11),每一组的两个数之和都是21,而且不是同组的两个数之和一定不等于21.利用最不利原则,最倒霉的情况是,所取的所有数恰好是每组中各一个,那么

+=个数,才能保证一定有两再任意取一个即可满足要求,所以至少要取出10111

个数的和等于21.

(2)把1~20这20个数进行如下分组:

(1,6,1,16)

(2,7,12,17)

(3,8,13,18)

(4,9,14,19)

(5,10,15,20)

共5组,每组有4个数,连续两个数的差都是5,不连续的2个数的差都不为5,而且不同组的两个数之差一定不是5.

利用最不利原则,每组都先隔一个取,即各取2个,那么再任意取一个即可满足要

?+=个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个数的差为3.求,所以至少要取出25111

11.作业1

答案:21

简答:应用最不利原则,要保证一定有5个颜色相同,则首先每种颜色都取4个,

?+=个.

再任取1个即可.所以至少要取54121

12.作业2

答案:9

简答:从盒子里左右手各摸出1枚围棋棋子,共有黑黑、黑白、白黑、白白四种可能.要保证有三次摸出棋子颜色情况相同,应用最不利原则,当每种情况都出现了两次时,再随意摸出一次,就一定有三次的颜色情况是相同的,即至少要摸出?+=次.

2419

13.作业3

答案:26

简答:要保证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即要保证一定有两个数奇偶性不同,1至50中,共有25个奇数、25个偶数,所以至少要取出25126

+=个数,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个数奇偶性不同.

14.作业4

答案:不能

简答:44

?的方格表,行和、列和、对角线和共有10个.当把1、2、3填进去时,4个数的和最小为144

?=,最大为3412

?=,共有9种可能,所以行和、列和、对角线和这10个数不可能互不相同.

15.作业5

答案:证明略

简答:由数字1、2、3组成的十一位数,任意截取相邻两位,所得的两位数所包含的十位、个位两个数字只可能是1、2、3,所以这样的两位数一共有339

?=种可能.而从十一位数字中截取的两位数一共会有10个,10911

÷=L L,所以至少有两个所截两位数是相等的.

小学奥数:抽屉原理(含答案)

教案 抽屉原理 1、概念解析 把3个苹果任意放到两个抽屉里,可以有哪些放置的方法呢?一个抽屉放一个,另一个抽屉放两个;或3个苹果放在某一个抽屉里.尽管放苹果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总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如果把5个苹果任意放到4个抽屉里,放置的方法更多了,但仍有这样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只要苹果的个数多于抽屉的个数,就一定能保证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道理很简单:如果每个抽屉里的苹果都不到两个(也就是至多有1个),那么所有抽屉里的苹果数的和就比总数少了.由此得到: 抽屉原理:把多于n个的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如果把苹果换成了鸽子,把抽屉换成了笼子,同样有类似的结论,所以有时也把抽屉原理叫做鸽笼原理.不要小看这个“原理”,利用它可以解决一些表面看来似乎很难的数学问题。 比如,我们从街上随便找来13人,就可以断定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属相(指鼠、牛、虎、兔、…等十二种生肖)相同.怎样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呢?只要利用抽屉原理就很容易把道理讲清楚.事实上,由于人数(13)比属相数(12)多,因此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在这里,把13人看成13个“苹果”,把12种属相看成12个“抽屉”)。 应用抽屉原理要注意识别“抽屉”和“苹果”,苹果的数目一定要大于抽屉的个数。 2、例题讲解 例1 有5个小朋友,每人都从装有许多黑白围棋子的布袋中任意摸出3枚棋子.请你证明,这5个人中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摸出的棋子的颜色的配组是一样的。 例2 一副扑克牌(去掉两张王牌),每人随意摸两张牌,至少有多少人才能保证他们当中一定有两人所摸两张牌的花色情况是相同的? 例3 从2、4、6、…、30这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之和是34。

四年级奥数抽屉原理

一、知识点介绍 抽屉原理有时也被称为鸽笼原理,它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首先明确提出来并用来证明一些数论中的问题,因此,也被称为狄利克雷原则.抽屉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数学原理,利用它可以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够起到令人惊奇的作用.许多看起来相当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问题,在利用抽屉原则后,能很快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抽屉原理的定义 (1)举例 桌上有十个苹果,要把这十个苹果放到九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有的抽屉可以放一个,有的可以放两个,有的可以放五个,但最终我们会发现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放两个苹果。抽屉原理有时也被称为鸽巢原理(“如果有五个鸽子笼,养鸽人养了6只鸽子,那么当鸽子飞回笼中后,至少有一个笼子中装有2只鸽子”)。它是组合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 (2)定义 一般情况下,把n +1或多于n +1个苹果放到n 个抽屉里,其中必定至少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果。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抽屉原理。 三、抽屉原理的解题方案 (一)、利用公式进行解题 苹果÷抽屉=商……余数 余数:(1)余数=1, 结论:至少有(商+1)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2)余数=x ()()1 1x n -, 结论:至少有(商+1)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3)余数=0, 结论:至少有“商”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二)、利用最值原理解题 将题目中没有阐明的量进行极限讨论,将复杂的题目变得非常简单,也就是常说的极限思想“任我意”方法、特殊值方法. 四、应用抽屉原理解题的具体步骤 知识框架 抽屉原理 发现不同

第二步:构造抽屉。这是个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就是如何设计抽屉,根据题目的结论,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抓住最基本的数量关系,设计和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苹果”及其个数,为使用抽屉铺平道路。第三步:运用抽屉原理。观察题设条件,结合第二步,恰当运用各个原则或综合几个原则,将问题解决。 例题精讲 【例 1】6只鸽子要飞进5个笼子,每个笼子里都必须有1只,一定有一个笼子里有2只鸽子.对吗? 【巩固】教室里有5名学生正在做作业,现在只有数学、英语、语文、地理四科作业试说明:这5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个人在做同一科作业. 【例 2】向阳小学有730个学生,问:至少有几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 【巩固】人的头发平均有12万根,如果最多不超过20万根,那么13亿中国人中至少有人的头发的根数相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下册奥数题.doc

四年级数学下期尖子生、奥数题(一) 1、小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一个乘数个位上 的数 8 错写成 3,乘得的结果是 2323,实际结果应该是 2828,这两个乘数分别是多少? (2828-2323) ÷-(83)=101 2828 ÷ 101=28 答:这两个乘数分别是101、28。 2、甲、乙、丙、丁四个朋友结伴春游,中午凑钱买了 5 袋蛋糕平均分着吃,甲拿出3 袋蛋糕的钱,乙拿出2 袋蛋糕的钱,丙、丁都没有拿钱,丁想了想,自己和丙应该每人出 5 元钱。问:甲和乙各应收回多少钱? 5× 4(÷3+2)=4(元) 4×3-5=7(元) 4×2-5=3(元) 答:甲应收 7 元乙应收 3 元 3、分装一批糖果,计划每只盒子装 40 块,要装 15 盒,现在只有 12 只盒子,要把这些糖装完,平均每只盒子比计划多装多少块糖? 40× 15÷-1240=10(块) 答:比计划多装10 块糖 4、甲、乙、丙、丁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 28 岁,四人中没有大于 30 岁的,那么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 28× 4-30 × 3=22(岁) 答:年龄最小的可能是22 岁

5、两袋玻璃球,一袋有 68 粒,另一袋有 20 粒,每次从多的一袋拿出 6 粒放入少的一袋,请问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的玻璃球一样多? (68-20)÷2÷6=4(次) 答:拿四次就能使两袋一样多。 6、水果店有 9 箱一样重的橙子,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 20 千克, 9 箱里剩下的橙子正好等于原来 4 箱的重量,原来每箱橙子重多少千克? 20× 9(÷9-4)=36(千克) 答:原来每箱重36 千克 7、甲、乙两个车站共停了195 辆汽车,如果从乙站开往甲站36 辆,又从甲站开走45 辆汽车,这时甲站停的汽车辆数是乙站的2 倍,原来甲、乙两站各停放了多少辆汽车? (195-45)÷(2+1)=50(辆) 50+36=86(辆) 100+45-36=109(辆) 答:甲站有 109 辆车,乙站有86 辆车 8、两个数的和是 126,小明在计算时误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 0 漏掉 了,结果算出的和是 45,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126-45)÷(10-1) =9 9× 10=90 126-90=36 答:这两个数分别是36,90 9、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相距 468 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驶 65 千米,经过 4 小时相遇,慢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我们在小学四年级奥数已经学过抽屉原理

追击问题练习题 专题简析 追击问题也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情况,这类问题的特点是:两个物体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出发的地点不同(或者从同一地点不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慢者在前,快者在后,因而快者离慢者越来越近,最后终于可与追上。 解答这类问题,关键是明确速度差的含义(即单位时间内快者追上慢者的路程)。 追击问题的解答公式:速度差×追击时间=路程差 路程差÷速度差=追击时间 路程差÷追击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慢者速度=快者速度 快者速度-速度差=慢者速度 例题精讲 例1、甲乙两车相距90千米,两车同时同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多少小时甲车能追上乙车? 分析:从“甲乙两车相距90千米”可知甲乙两车的路程差是90千米,甲与乙的速度差是65-50=15千米,即每小时甲比乙多行14千米,那么相差90千米的路程,甲追上乙的时间就是90÷15=6小时 解:90÷(65-50)=6(小时) 答:经过6小时甲车能追上乙车。 例2、某港停有甲乙两船,某一天,甲船以每小时24千米,乙船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同时同地背向出发,2小时后,甲船因事调转船头追乙船,几小时才能追上? 分析:甲、乙两船背向而行,2小时后两船相距(24+16)×2=80千米,即为甲船的追击路程,甲乙的速度知道,速度差为24-16=8千米/小时,追击时间也就好算了。

解:甲、乙路程差(24+16)×2=80(千米)甲追上乙的时间80÷(24-16)=10(小时) 答:甲10小时才能追上乙。 例3、有快慢两列火车从南京开往天津,慢车上午5时出发,每小时48千米,快车上午9时出发,8小时后追上慢车,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多少千米? 分析:慢车比快车早出发9-5=4小时,慢车每小时行48千米,4小时行48×4=182千米,也就是快车要追192千米才能追上,1小时追192÷8=24千米,也就是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4千米。 解:快车与慢车的路程差48×4=182(千米)快车1小时比慢车多 行192÷8=24(千米) 答: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4千米。 例4、A、B两城之间的路程长240千米,快车从A城、慢车从B城同时相向开出,3小时相遇,如果两车分别在两城同时向同一方向开出,慢车在前,快车在后,那么15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求两车的速度? 分析:由相遇棵知道速度和是240÷15=16千米/小时,由追击可求出速度差是240÷15=16千米/小时,根据和差公式就能求出两车的速度。 解: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和240÷3=80(千米/小时)快车和慢车的速度 差240÷15=16(千米/小时) 快车速度(80+16)÷2=48(千米/小时)慢车速度(80-16)=32(千米/小时) 答:快车速度为48千米每小时,慢车速度为32千米每小时 练习题 1、A 、B两地相距60千米,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朝一个方向出发,快车每小时120千米,慢车每小时90千米,几小时快车追上慢车? 2、两船从甲码头开往乙码头。客船每小时行30千米,快艇每小时行45千米,客船先出发4小时,多少小时以后快艇能追上客船? 3、甲、乙两人分别从吴村到刘村,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20千米,乙先行3小时,结果两人同时到达。求两村的距离。 4、两船从北岸开往南岸,第一艘船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先开了6小时,经过4小时后两船还相距190千米,求第二艘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 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2、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3、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4、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3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 5、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要放在一个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6、李丽和王敏同时做纸鹤,李丽每小时做12只,王敏每小时做14只,做了3小时,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纸鹤 7、同学们参加爬山比赛,女同学分成了4组,每组有15人。参赛的男同学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爬山比赛 8、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 9、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 10、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11、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12、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3、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14、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15、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 16、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 17、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 18、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 19、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 20、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21、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 22、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1)下午卖了多少斤(2)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3)还剩多少斤 23、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小学奥数—抽屉原理讲解

小学奥数-抽屉原理(一) 抽屉原理1将多于n件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2件。 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物品任意放到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m+1)件。 例1五年级有47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已知3名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其余学生的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 【分析与解答】关键是构造合适的抽屉。既然是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说明应以成绩为抽屉,学生为物品。除3名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外,其余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75~95共有21个不同分数,将这21个分数作为21个抽屉,把47-3=44(个)学生作为物品。44÷21= 2……2,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有1个抽屉至少有3件物品,即这47名学生中至少有3名学生的成绩是相同的。 例2夏令营组织2000名营员活动,其中有爬山、参观博物馆和到海滩游玩三个项目。规定每人必须参加一项或两项活动。那么至少有几名营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完全相同? 【分析与解答】本题的抽屉不是那么明显,因为问的是“至少有几名营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完全相同”,所以应该把活动项目当成抽屉,营员当成物品。营员数已经有了,现在的问题是应当搞清有多少个抽屉。因为“每人必须参加一项或两项活动”,共有3项活动,所以只参加一项活动的有3种情况,参加两项活动的有爬山与参观、爬山与海滩游玩、参观与海滩游玩3种情况,所以共有3+3=6(个)抽屉。2000÷6=333……2,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有333+1=334(件)物品,即至少有334名营员参加的活动项目是相同的。 例3把125本书分给五(2)班学生,如果其中至少有1人分到至少4本书,那么,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一下子不容易理解,我们将它变变形式。因为是把书分给学生,所以学生是抽屉,书是物品。本题可以变为:125件物品放入若干个抽屉,无论怎样放,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4件物品,求最多有几个抽屉。这个问题的

小学奥数竞赛专题训练之抽屉原理

小学奥数竞赛专题训练之抽屉原理 竞赛专题选讲囊括了希望杯、华罗庚金杯、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EMC、全国小学数学联赛和数学解题能力展示等在内的国内主要数学竞赛的精华试题 [专题介绍] 把4只苹果放到3个抽屉里去,共有4种放法(请小朋友们自己列举),不论如何放,必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两个苹果。 同样,把5只苹果放到4个抽屉里去,必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两个苹果。 …… 更进一步,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把n+1只苹果放到n个抽屉里去,那么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两个苹果。这个结论,通常被称为抽屉原理。 利用抽屉原理,可以说明(证明)许多有趣的现象或结论。不过,抽屉原理不是拿来就能用的,关键是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寻找“抽屉”,制造“抽屉”,弄清应当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苹果”。 [经典例题] 【例1】一个小组共有13名同学,其中至少有2名同学同一个月过生日。为什么? 【分析】每年里共有12个月,任何一个人的生日,一定在其中的某一个月。如果把这12个月看成12个“抽屉”,把13名同学的生日看成13只“苹果”,把13只苹果放进1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苹果,也就是说,至少有2名同学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例2】任意4个自然数,其中至少有两个数的差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 【分析与解】首先我们要弄清这样一条规律:如果两个自然数除以3的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而任何一个自然数被3除的余数,或者是0,或者是1,或者是2,根据这三种情况,可以把自然数分成3类,这3种类型就是我们要制造的3个“抽屉”。我们把4个数看作“苹果”,根据抽屉原理,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数。换句话说,4个自然数分成3类,至少有两个是同一类。既然是同一类,那么这两个数被3除的余数就一定相同。所以,任意4个自然数,至少有2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 想一想,例2中4改为7,3改为6,结论成立吗? 【例3】有规格尺寸相同的5种颜色的袜子各15只混装在箱内,试问不论如何取,从箱中至少取出多少只就能保证有3双袜子(袜子无左、右之分)? 【分析与解】试想一下,从箱中取出6只、9只袜子,能配成3双袜子吗?回答是否定的。 按5种颜色制作5个抽屉,根据抽屉原理1,只要取出6只袜子就总有一只抽屉里装2只,这2只就可配成一双。拿走这一双,尚剩4只,如果再补进2只又成6只,再根据抽屉原理1,又可配成一双拿走。如果再补进2只,又可取得第3双。所以,至少要取6+2+2=10只袜子,就一定会配成3双。 思考:1.能用抽屉原理2,直接得到结果吗? 2.把题中的要求改为3双不同色袜子,至少应取出多少只? 3.把题中的要求改为3双同色袜子,又如何? 【例4】一个布袋中有35个同样大小的木球,其中白、黄、红三种颜色球各有10个,另外还有3个蓝色球、2个绿色球,试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取出的球中至少

2018最新四年级奥数.杂题.抽屉原理(C级).学生版

知识框架 一、知识点介绍 抽屉原理有时也被称为鸽笼原理,它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首先明确提出来并用来证明一些数论中的问题,因此,也被称为狄利克雷原则.抽屉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数学原理,利用它可以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够起到令人惊奇的作用.许多看起来相当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问题,在利用抽屉原则后,能很快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抽屉原理的定义 (1)举例 桌上有十个苹果,要把这十个苹果放到九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有的抽屉可以放一个,有的可以放两个,有的可以放五个,但最终我们会发现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放两个苹果。 (2)定义 一般情况下,把n+1或多于n+1个苹果放到n 个抽屉里,其中必定至少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果。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抽屉原理。 三、抽屉原理的解题方案 (一)、利用公式进行解题 苹果÷抽屉=商……余数 余数:(1)余数=1,结论:至少有(商+1)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2)余数=x ()()11x n - ,结论:至少有(商+1)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3)余数=0, 结论:至少有“商”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二)、利用最值原理解题 将题目中没有阐明的量进行极限讨论,将复杂的题目变得非常简单,也就是常说的极限思想“任我意”方法、特殊值方法.抽屉原理

例题精讲 一、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解题 【例1】“六一”儿童节,很多小朋友到公园游玩,在公园里他们各自遇到了许多熟人.试说明:在游园的小朋友中,至少有两个小朋友遇到的熟人数目相等.欢迎关注:“奥数轻松学” 【巩固】五年级数学小组共有20名同学,他们在数学小组中都有一些朋友,请你说明:至少有两名同学,他们的朋友人数一样多. 【例2】证明:任取8个自然数,必有两个数的差是7的倍数. 【巩固】证明:任取6个自然数,必有两个数的差是5的倍数。 【例3】任意给定2008个自然数,证明:其中必有若干个自然数,和是2008的倍数(单独一个数也当做和).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带答案数学奥数题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6÷2÷2=4(厘米);16-1-1=14(天)

高斯小学奥数六年级下册含答案第05讲_抽屉原理

第五讲抽屉原理二 本讲知识点汇总: 一、最不利原则:为了保.证.能完成一件事情,需要考虑在最倒霉(最不利)的情况下,如何能 达到目标. 二、抽屉原理: 形式1:把n 1个苹果放到n个抽屉中,一定有2个苹果放在一个抽屉里; 形式2:把m n 1个苹果放到n 个抽屉中,一定有m 1个苹果放在一个抽屉里. 例1.中国奥运代表团的173 名运动员到超市买饮料,已知超市有可乐、雪碧、芬达、橙汁、味全和矿泉水 6 种饮料,每人各买两种不同的饮料,那么至少多少人买的饮料完全相同?「分析」本题的“抽屉”是饮料的选法,“苹果”是1 73名运动员. 练习1、中国奥运代表团的83 名运动员到超市买饮料.超市有可乐、雪碧、芬达和橙汁,每人各买两种不同的饮料,那么至少多少人买的饮料完全相同? 例2.国庆嘉年华共有5项游艺活动,每个学生至多参加2项,至少参加1项.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学生,才能保证至少有4 个人参加的活动完全相同?「分析」本题的“抽屉”是参加活动的方法. 练习2、高思运动会共有4 个项目,每个学生至多参加3项,至少参加1 项.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学生,才能保证至少有5 个人参加的活动完全相同?

例3.从1到50这50个自然数中,至少选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50? 「分析」思考一下:哪两个数的和是50? 练习3、从1到35这35 个自然数中,至少选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为34? 例4.从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中,至少选出多少个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7的倍数?如果要保证是 6 的倍数呢?「分析」两个数的和是7 的倍数,这两个数除以7 的余数要符合什么条件哪? 练习4、从1至99这99 个自然数中任意取出一些数,要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 5 的倍数,至少要取多少个? 例5.至少取出多少个正整数,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整数的和或差是100 的倍数? 「分析」从余数角度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两个数的和或差是100? 例6.在边长为2 的正六边形中,放入50 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请证明:一定能从中选出三个点,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不大于 「分析」通过把正六边形均分,来构造“抽屉” 1.

四年级数学A班奥数专题-“最大与最小”问题

四年级数学A班奥数专题->“最大与最小”问题 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解决方案不止一种,有时还会有无数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需要找最大量或最小量。 例1试求乘积为36,和为最小的两个自然数。 分析与解不考虑因数顺序,乘积是36的两个自然数有以下五种情况:1×36、2×18、3×12、4×9、6×6。相应的两个乘数的和是:1+36=37、2+18=20、3+12=15、4+9=13、6+6=12。显然,乘积是36,和为最小的两个自然数是6与6。 例2试求乘积是80,和为最小的三个自然数。 分析与解不考虑因数顺序,乘积是80的三个自然数有以下八种情况:1×2×40、1×4×20、1×5×16、1×8×10、2×2×20、2×4×10、2×5×8、4×4×5。经过计算,容易得知,乘积是80,和为最小的三个自然数是4、4、5。 结论一:从上述两例可见,m个自然数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则当这m 个乘数相等或最相近时,其和最小。 例3试求和为8,积为最大的两个自然数。

分析与解不考虑加数顺序,和为8的两个自然数有以下四种情况:1+7、2+6、3+5、4+4。相对应的两个加数的积是:1×7=7、2×6=12、3×5=15、4×4=16。显然,和为8,积为最大的两个自然数是4和4。例4试求和为13,积为最大的两个自然数。 分析与解不考虑加数顺序,和为13的两个自然数有以下六种情况:1+12、2+11、3+10、4+9、5+8、6+7。经过计算,不难发现,和为13,积为最大的两个 结论二:从上述两例可知,m个自然数的和是一个常数,则当这m个数相等或最相近时,其积最大。 例5砌一平方米的围墙要用砖50块,现有5600块砖,用来砌一个矩形晒谷场的围墙。如果围墙高2米,则砌成的晒谷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时,晒的谷最多?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首先可知5600块砖可砌围墙(5600÷50÷2=)56米,即长方形晒谷场的周长为56米。要使晒谷场晒的谷最多,实际就是长方形晒谷场的面积(长×宽)要最大。而长方形的周长56米一定,即长与宽的和(56÷2=)28米也一定,因此只有当长与宽相等(都是14米)时,面积才最大。所以,晒谷场的长和宽都是14米时,晒的谷最多。这时晒谷场的面积是: 14×14=196(平方米)

小学四年级奥数抽屉原理二例题练习及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奥数抽屉原理(二)例题、练习及答案 抽屉原理(二) 这一讲我们讲抽屉原理的另一种情况。先看一个例子:如果将13只鸽子放进6只鸽笼里,那么至少有一只笼子要放3只或更多的鸽子。道理很简单。如果每只鸽笼里只放2只鸽子,6只鸽笼共放12只鸽子。剩下的一只鸽子无论放入哪只鸽笼里,总有一只鸽笼放了3只鸽子。这个例子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就是下面的抽屉原理2。 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的件数不少于m+1。 说明这一原理是不难的。假定这n个抽屉中,每一个抽屉内的物品都不到(m+1)件,即每个抽屉里的物品都不多于m件,这样,n个抽屉中可放物品的总数就不会超过m×n件。这与多于m×n件物品的假设相矛盾。这说明一开始的假定不能成立。所以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物品的件数不少于m+1。 从最不利原则也可以说明抽屉原理2。为了使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m+1)件,最不利的情况就是n个抽屉中每个都放入m件物品,共放入(m×n)件物品,此时再放入1件物品,无论放入哪个抽屉,都至少有一个抽屉不少于(m+1)件物品。这就说明了抽屉原理2。 不难看出,当m=1时,抽屉原理2就转化为抽屉原理1。即抽屉原理2是抽屉原理1的推广。 例1某幼儿班有40名小朋友,现有各种玩具122件,把这些玩具全部分给小朋友,是否会有小朋友得到4件或4件以上的玩具? 分析与解:将40名小朋友看成40个抽屉。今有玩具122件,122=3×40+2。应用抽屉原理2,取n=40,m=3,立即知道: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4件或4件以上的玩具。也就是说,至少会有一个小朋友得到4件或4件以上的玩具。 例2一个布袋中有40块相同的木块,其中编上号码1,2,3,4的各有10块。问:一次至少要取出多少木块,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3块号码相同的木块? 分析与解:将1,2,3,4四种号码看成4个抽屉。要保证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3件物品,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要有4×2+1=9(件)物品。所以一次至少要取出9块木块,才能保证其中有3块号码相同的木块。 例3六年级有100名学生,他们都订阅甲、乙、丙三种杂志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问:至少有多少名学生订阅的杂志种类相同? 分析与解:首先应当弄清订阅杂志的种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订一种杂志有:订甲、订乙、订丙3种情况; 订二种杂志有:订甲乙、订乙丙、订丙甲3种情况; 订三种杂志有:订甲乙丙1种情况。 1 / 3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50道简单 的和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50道简单的和答案 1,在路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10面。这条道路有多长? 2,在学校的走廊两边,每隔4米放一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放了18盆。这条走廊长多少米? 3,在一条20米长的绳子上挂气球,从一端起,每隔5米挂一个气球,一共可以挂多少个气球? 4,在一条长32米的公路一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5面,相邻两面旗之间距离相等,相邻两面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5,在公园一条长25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距离相等。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6,有一根木头,要锯成8段,每锯开一段需要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7,一根木料,要锯成4段,每锯开一处要5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 8,一根圆木锯成2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5分钟。已知每锯下一段要3分钟,这根圆木长多少米? 9,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2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小明从一楼到四楼共要走多少时间?

10,在一个周长是42米的长方形花园周围,每隔2米放一盆花,一共可放多少盆花? 11,要在一个水池周围种树,已知这个水池周长为245米,计划要栽49棵树,相邻两树之间距离相等。相邻两树之间相距多少米? 12,在一个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四周围篱笆,每隔4米打1根木桩,一共要准备多少根木桩? 13、小朋友们植树,先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已经植了9棵。问第一棵和第九棵之间相距多少米? 14、在路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插了10面。这条道路有多长? 15、在学校的走廊两边,每隔4米放一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放了18盆,这条走廊有多少米? 16、在一条20米长的绳子上挂气球,从一端起,每隔5米挂一个气球。一共挂了多少个气球? 17、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甲跑到5楼,乙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甲跑到17楼,乙跑到多少楼? 18、小明和小红两人爬楼梯比赛,小明跑到第4层,小红恰好跑到第5层,照这样计算,小明跑到第16层,小红跑到第几层? 19、两名同学比赛爬楼梯,1号爬到第六层是4,2号爬到第9层,当1号爬到第十一层时,2号应爬到第几层?

小学六年级奥数 抽屉原理(含答案)

抽屉原理 知识要点 1.抽屉原理的一般表述 (1)假设有3个苹果放入2个抽屉中,必然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苹果。它的一般表述为: 第一抽屉原理:(m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其中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m+1)个物体。 (2)若把3个苹果放入4个抽屉中,则必然有一个抽屉空着。它的一般表述为: 第二抽屉原理:(m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其中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多有(m-1)个物体。 2.构造抽屉的方法 常见的构造抽屉的方法有:数的分组、染色分类、图形的分割、剩余类等等。例1自制的一副玩具牌共计52张(含四种牌:红桃、红方、黑桃、黑梅,每种牌都有1点,2点,……13点牌各一张),洗好后背面朝上放。一次至少抽取张牌,才能保证其中必定有2张牌的点数和颜色都相同。如果要求一次抽出的牌中必定有3张牌的点数是相邻的(不计颜色),那么至少要取张牌。点拨对于第一问,最不利的情况是两种颜色都取了1~13点各一张,此时再抽一张,这张牌必与已抽取的某张牌的颜色与点数都相同。 点拨对于第二问,最不利的情况是:先抽取了1,2,4,5,7,8,10,11,13各4张,此时再取一张,这张牌的点数是3,6,9,12中的一张,在已抽取的牌中必有3张的点数相邻。 解(1)13×2+1=27(张) (2)9×4+1=37(张)

例2 证明:37人中,(1)至少有4人属相相同;(2)要保证有5人属相相同,但不保证有6人属相相同,那么人的总数应在什么范围内? 点拨可以把12个属相看做12个抽屉,根据第一抽屉原理即可解决。 解 (1)因为37÷12=3……1,所以,根据第一抽屉原理,至少有3+1=4(人)属相相同。 (2)要保证有5人的属相相同的最少人数为4×12+1=49(人) 不保证有6人属相相同的最多人数为5×12=60(人)所以,总人数应在49人到60人的范围内。 例3有一副扑克牌共54张,问:至少摸出多少张才能保证:(1)其中有4张花色相同?(2)四种花色都有? 点拨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副扑克牌有2张王牌,四种花色,每种有13张。(1)按最不利原则先取出2张为王牌,再取4张均不同花色,再连续取两次4张也均不同花色,这时必能保证每一花色都有3张,再取1张即可达到要求。(2)仍需按最不利原则去取牌,先是2张王牌,接着依次把三种花色的牌全部取出13×3,这时假设仍是没有四种花色,再取1张即可。 解 (1)2+4×3+1=15(张) (2)2+13×3+1=42(张) 例4 学校买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规定每位学生最多可以借两种不同颜色的球。那么至少要来几名学生借球,就能保证必有两名学生借的球的颜色完全相同? 点拨根据题中“最多可借两种不同颜色的球”,可知最多有以下6种情况:解借球有6种情况,看做6个抽屉, 所以至少要来7名学生借球,才能保证。 例5 从前面30个自然数中最少要取出几个数,才能保证取出的数中能找到两个

小学四年级奥数精选50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精选50 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 倍,又知一张桌 子比一 把椅子多288 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2.3 箱苹果重 45 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 5 千 克, 3 箱梨重 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 4 小时,在距离中点 4 千 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 了13 支,张 强要了 7 支,李军又给张强0.6 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 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 站,到站时已是下午 2 点。甲车每小时行40 千米,乙车每小时 行 45 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 4.5 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 3.5 千米。两组同时出发 1 小时后,第 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 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 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 吨。甲仓的存粮 吨数比乙仓的 4 倍少 5 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

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 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 4 天, 乙队从西往东修 5 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 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 6 张桌子和 5 把椅子共付455 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 把椅子贵30 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 小时行 75 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 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 了 40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 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 元,如果损 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 元。运后结算时,共

小学奥数—抽屉原理

小学奥数-抽屉原理(一) 先了解一下抽屉原理的概念,然后结合一些较复杂的抽屉原理问题,讨论如何构造抽屉。 抽屉原理1将多于n件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2件。 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物品任意放到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m+1)件。 理解抽屉原理要注意几点: (1)抽屉原理是讨论物品与抽屉的关系,要求物品数比抽屉数或抽屉数的倍数多,至于多多少,这倒无妨。 (2)“任意放”的意思是不限制把物品放进抽屉里的方法,不规定每个抽屉中都要放物品,即有些抽屉可以是空的,也不限制每个抽屉放物品的个数。 (3)抽屉原理只能用来解决存在性问题,“至少有一个”的意思就是存在,满足要求的抽屉可能有多个,但这里只需保证存在一个达到要求的抽屉就够了。 (4)将a件物品放入n个抽屉中,如果a÷n= m……b,其中b是自然数,那么由抽屉原理2就可得到,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数不少于(m+1)件。 例1 五年级有47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已知3名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其余学生的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 分析与解:关键是构造合适的抽屉。既然是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说明应以成绩为抽屉,学生为物品。除3名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外,其余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75~95共有21个不同分数,将这21个分数作为21个抽屉,把47-3=44(个)学生作为物品。 例2 夏令营组织2000名营员活动,其中有爬山、参观博物馆和到海滩游玩三个项目。规定每人必须参加一项或两项活动。那么至少有几名营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完全相同? 分析与解:本题的抽屉不是那么明显,因为问的是“至少有几名营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完全相同”,所以应该把活动项目当成抽屉,营员当成物品。营员数已经有了,现在的问题是应当搞清有多少个抽屉。 例3把125本书分给五(2)班学生,如果其中至少有1人分到至少4本书,那么,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

广东省阳江市数学小学奥数系列8-2-1抽屉原理(一)

广东省阳江市数学小学奥数系列8-2-1抽屉原理(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 (共34题;共175分) 1. (5分)有5050张数字卡片,其中1张上面写着数字“1”,2张上面写着数字“2”,3张上面写着数字“3”…,99张上面写着数字“99”,100张上面写着数字“100”.现在要从中任意取出若干张,为了确保抽出的卡片中至少有10张完全相同的数字,至少要抽出多少张卡片? 2. (5分)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给每个面都涂上红色或白色,至少有三个面是同一颜色。为什么? 3. (5分)在一个矩形内任意放五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证明:在以这五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的面积小于矩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4. (5分)有49个小孩,每人胸前有一个号码,号码从1到49各不相同.现在请你挑选若干个小孩,排成一个圆圈,使任何相邻两个小孩的号码数的乘积小于100,那么你最多能挑选出多少个孩子? 5. (5分)小明参加飞镖比赛,投了5镖,成绩是36环,小明至少有一镖不低于8环,对吗?为什么? 6. (5分)六(1)班有49名学生,数学高老师了解到期中考试该班英语成绩除3人外,均在86分以上后就说:“我可以断定,本班至少有4人成绩相同”。王老师说的对吗?为什么? 7. (5分) 9条直线的每一条都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梯形,而且它们的面积之比为2∶3。证明:这9 条直线中至少有3 条通过同一个点。 8. (5分)从2、4、6、…、30这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之和是34. 9. (5分)一些孩子在沙滩上玩耍,他们把石子堆成许多堆,其中有一个孩子发现从石子堆中任意选出六堆,其中至少有两堆石子数之差是5的倍数,你能说一说他的结论对吗?为什么? 10. (5分)在下面每个格子中任意写上“爸爸”或“妈妈”,至少有几列所写的字是完全一样的?

四年级奥数之抽屉原理

四年级奥数之抽屉原理 知识概要:抽屉原理1: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进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原理2 :把多于m×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m+1个或多于m+l个的物体。 一、填空 1、四年级2班共有54名学生,他们年龄都相同,至少有()个同学在同一周出生,至少有()个同学在同一月出生。 2、在2007年出生的1000个孩子当中,至少有()个孩子是在同一天出生的。至少有()个孩子将来不单独过生日。 3、班上有50个学生,老师至少拿()本书,随意分给学生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学生分到不少于两本书。 4、黑、白、黄筷子各8根,混杂在一起,黑暗中起从这些筷子中取出颜色不同的两双筷子,问至少要取()根才能保证达到要求。 5、一只鱼缸里有很多条鱼,共有5个品种,问至少要捞出()鱼,才能保证有5条相同品种的鱼。 6、参加元旦文艺演出的合唱队中,最小的队员8岁,最大的队员14岁,从这些队员中任选()位就一定能保证其中有两位队员的年龄相同。 7、有红、黄、蓝三色的球各10个,混在一个布袋中,一次摸出13个球,其中至少有()个球是同色的。 8、学校图书室里有甲乙丙丁四类书,规定每个同学最多可以借2本书,在借书的86名同学中,至少有()个人所借书的类型是完全一样的。 9、第一组有16名学生至少有()个学生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10、某班有个小图书库,有诗歌、童话、小人书三类课外读物。规定每位同学最多可以借阅两本书,问至少有()位同学来借阅图书才一定有两名同学借阅书的类型相同。 二、论述题 1、三位同学在操场上玩,其中必有两位同学都是男的或都是女的,这话对吗?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150道(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有答案)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