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越_直译_意译_之争_论奈达的_动态对等_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意义[1]

超越_直译_意译_之争_论奈达的_动态对等_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意义[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
2期
(总第
96期)

超越
“直译”、“意译”之争


——论奈达的
“动态对等”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意义

陈亚丽


(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300074)

关键词
:英汉互译动态对等直译意译

摘要
: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对于英语和汉语的互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意译”同时又超越了,
又指出了翻译的相对性和灵活性
“直译”和
既强调忠实于原文
“意译”
;
,因为这种
理论既为翻译者制定了理想的目标
,,又
重视译语和源语的契合程度
;它既是“直译”
,也是之争。

近年来,国内讨论翻译的文章频频提到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论,但大多语焉不详,有的
甚至作出了狭隘和片面的理解,如有一种翻译教程写道,动态对等是指“翻译时考虑的不是词
的对应
,而着眼于句子甚至段落的对等。在形式和意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
,主要考虑意义
,不受
原文形式的束缚和影响
,把原作的意思灵活地表达出来”。①这种说法不过是从“直译”和“意
译”两分的模式来看问题
,实际上把“动态对等”和中国的“意译”对等起来。因此
,有必要对“动
态对等”理论的含义略加辨析。

动态对等
②一词并非奈达首创
,但作为一种翻译理论
,其在翻译界的影响却得益于他的大
力提倡。奈达
1964年出版的一部翻译理论著作中阐释了动态对等论。他在总结以往的各种翻


p ropaganda具有贬义
,Merriam Webster’s Dictionary of Synonyms一书是这样解释其贬义
的: In derogatory use, it frequently implies publicity sought through objectionable, usually
underhand,methods or for acause that cannot work in the open, andwiththeintenttowin
over thegullibleortheunwary.表示通过秘密的非正常的途径达到宣传目的
,或为了某种不
能公开的事业
,蓄意误导公众。而表示中性宣传的英语词汇是
p ub licity。中宣部也于不久前发
出通知
,规定将“中宣部”译成


PublicityDepartmentoftheCentralCommitteeof theCommunistPartyofChina.

上述翻译实例暴露了两个问题。首先
,所举翻译误区源于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认识不
足。对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有意识地加以比较、分析是必要的。其次
,从根本上说
,这类
翻译症结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知识
,尤其是英语语言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深刻。应该说
,语言知识
的不断积累是根本。要做到这一点
,应该主动扩大阅读量
,悉心揣摩英语语言特点
,善于使用英
英词典
,对英语语言知识熟稔于心
,融会贯通
,只有这样
,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别的认识才不会流


于肤浅
,从而更准确、流畅地翻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
2期
(总第
96期)

译实践和主张时发现
,翻译史上历来存在两种倾向
,一是“形式对等”的翻译
(form al

equivalence translating),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关注信息
(m essage)本身
,要求翻译时字对字、

句对句、概念对概念
,力求精确
;另一种是“动态对等”的翻译
(dynam ic equivalence

translating) ,遵循“效果对等的原则”
,不以译语和源语信息的完全等同为目标
,而要求译语和

源语在信息上的实质性相同
,用一种符合译语习惯的方式表达源语信息。他认为
,形式对等的

翻译是“十分少见”的,原因在于“各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上普遍存在强烈的差异”
;“动态对等”

的翻译则是“和源语信息最接近的
(clo sest)、自然的
(natu ral)对等
(equ ivalen t) ”。奈达解释说
,
“对等”是针对源语而言的
,“自然的”是针对译语而言的
,而“最接近的”则意在将两种取向在高
度近似的基础上结合起来。可见
,“动态对等”既重视对源语信息的“忠实”
(奈达曾提出要用
“对原作意图的领悟”来代替“准确”、“忠实”等概念
),又要求译语符合规范和习惯
,在保持语义
对等的前提下调整源语的形式
;既强调译语和源语在信息上的尽可能相似
对等的程度取决于源语和译语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又不排斥翻译的外,
来色彩
;这样就扩大了可译性。他还看到
的观点,提出

,,差
异越大
,对等程度越低。
③在他看来
,动态对等的翻译要优于形式对等的翻译。他在后来的论文
中,从“动态对等”引申出“功能对等”“只有从发挥同样功能的角度才谈得上意义

的对等”
,所以
,动态对等的实质是功能对等。


动态对等论是在总结西方语文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但证之以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互

译,更能看出它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对等无疑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也是历来译者所孜孜以求的目标。翻译的目的是将一种语言

所包含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如果能够实现数学等式的那种对等
,当然是完全传

达原作信息的一种理想方式。但是
,正如奈达等人指出的那样
,“翻译的各项基本原则意味着
,

译语中任何译法都不可能成为‘源语’中模式的对等物”
, ⑤也就是说
,数学意义上的对等是完

全不可能的。既然如此
,唯一有意义的就只能是“动态对等”。

从“理想型”
(ideal type)的角度看
,译文和原文在形式、意义、风格和效果等几个层次存在


对等关系
,每一层次的地位和意义不尽相同。形式的对等是最低层次的、次要的因素
;意义的对

等是翻译的根本要求
,是准确转达信息的基本保证
;风格的对等是翻译的高层次要求
,是“佳

译”才有的境界
;效果的对等则是翻译的鹄的所在
,译文的最终价值正在于使其读者得到和原

文大致相同的信息和感受。从各个层次的关系来说
,形式的对等必须服从于意义的对等
,而意

义和风格的对等则是服务于效果的对等的。但是
,由于文化、语境、审美、可译性、译者态度等多

方面的制约
,这些处于不同层次上的对等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矛盾
,不仅难以数者兼

得,而且对等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动态对等论并不排斥形式的对等。由于翻译既然首先是语文的转换
,在文字的形、声方面

就根本谈不上对等
,所以
,我们这里所说的形式对等
,是指译语和源语之间在词性、字序和句型

方面的对应性和相似性。形式的对等在汉语和英语之间并非绝对不存在。如“我会去”和“Iw ill

go ”、“He is a teacher”和“他是教师”之类的句子
,在形式上基本是对等的。但是
,中、英文之间

的差异太大
,机械的形式对等和意义对等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金圣华在《桥畔译谈》中谈

到“He is a failure”的翻译
,如果追求形式的对等
,则会译成“他是一个失败”
;但这不仅不合中

文习惯
,而且意思也十分含混。金认为应当译为“他是个一无所成
(一无是处、一事无成
)的

人”。⑥这样
,两句话在形式上就不对等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
2期
(总第
96期)

可见
,在通常情况下
,形式对等和意义对等难以兼顾
,当两者发生冲突时
,动态对等论的
要求是舍前者而取后者
,因为意义的对等在翻译中居于核心地位。翻译的目的在于将源语所包
含的信息通过译语转达出来
,而文字的意义乃是这种信息的主干。所谓意义对等
,就是将源语
的含义通过译语基本传达出来。但是
,这种意义只有在能够被译语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况
下才真正存在
,而讲究形式的对等不仅会妨碍信息的传达
,而且会限制译文读者对信息的了
解,所以
,为了准确传达信息和有利于传达出来的信息为读者接受
,就必须放弃形式对等
,而改
变原文的句式、字词的排列顺序
,乃至逻辑关系
,使之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也就是要在语言形
式上实现“归化”
(natu ralize)。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乞力玛扎罗山的雪》中有一句语
:“It was
mornin

g and had been morning for some time and he heard the plane. ”有位译者译为
:“现在
已是早晨
,已是早晨好一会儿了
,他听见了飞机声。
”⑦原文并不深奥
,译文也大体准确通顺。原
文的句子为一句话
,而译文出于中文表达习惯将它分解为三个短句
“已是早晨好一会儿了”一句,则过分拘泥于原
,并将其中的
“he heard the
p lane ”译成“他听见了飞机声”
,打破了原文的形式结构
,增加了“声”字以顺应中文的表达方
式。因为中国人很少用“听见了飞机”的说法。但
文的形式
,如果译成“而且天亮已经有一会儿了”
,既未改变原文的含义
,也更合中文习惯。可


格。
见,达意而归化的译文,在阅读效果上是略有优势的。
一件作品不论好坏,在行文、格调、趣味方面总会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风
风格是一种体现于字里行间的“隐性因素”
,需要读者的体会才能显现出来
,所以
,在翻译中
做到风格的对等难度甚大
;缘于此
,风格对等就成为翻译中的高层次要求。例如
,海明威的作品
行文简洁、意境明朗
,福克纳的小说语言深晦、内涵繁复
,马克·吐温的作品幽默诙谐、趣味盎
然,这些在许多相关的中文译本中都基本上得到体现。有的作品原本具有地方特色
,如一些描
写美国南部生活的小说
,在对话中使用南部方言
;译者为了反映这种特点
,也用中国的方言来
翻译某些对话
,以期达到风格的对等。另外
,有的小说译者在翻译一些文绉绉的对话或书信时
,
往往借用中国的半文半白的文体
,效果也不错。

强调意义和风格的对等
,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效果的对等。原文机智幽默
,令人读罢会心
一笑
;原文思想深邃
,能够启迪读者
;如果译文也能使读者产生同样的反应
,就是在效果上实现
了对等。不过
,效果的对等不易验证
,除了译者和少数读者
,多数人通常不会同时阅读原文和译
文;读过原文的人和读过译文的人
,一般也不会交流各自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
,读者所接受的信
息量和读后的感受
,乃是因人而异的
,所以译文是否在效果上和原文达到对等
,无法作出比较
和衡量。从这个意义上说
,效果对等的提出
,更多的是为译者树立一个目标
,而不是指翻译的实
际结果。

然而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
,无论何种层次上的对等都受到诸多限制
,都不可能达到完全的
对等
,因而
,译文和原文之间在形式、意义、风格、效果各方面均存在差异。

最大的限制来自文化方面。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语言所包
含的文化信息
,往往相互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不可译

性。例如
,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别
,反
映在语言、思维方式、习俗、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审美取向等各个方面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
中,这种差异所带来的限制就无处不在。

有的译者主张用“归化”法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应当视情况不同
而采取不同的办法。第一
,当源语和译语的文化含义具有共性时
,可以采用“归化”法。例如
,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
2期
(总第
96期)

兰克林的《穷理查德历书》中有两句谚语
,一句是
“Snowy winter, aplentiful harvest”,另一句

是“When the wine enters, out goes the truth”, ⑧其中虽然包含文化信息
,但仍旧可用“归化”

法来处理
,第一句可译成
:“瑞雪兆丰年”
,第二句则不妨译为“酒后吐真言”
,原因是这种文化信

息是人类的共同经验
,不存在文化鸿沟。第二
,译语和源语中有含义相近或相同的表达
,但包含

了不同的文化特征
,则不能进行“归化”
,因为这样一方面会损害翻译所担负的文化传播功能
,

另一方面则会扭曲和减损源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反而降低对等的程度。例如
,“菩萨保佑”
和”
“God bless you”意义相近
,但不能互译
,因为互译会改变各自的文化暗示
,引起译语读者的
误解
:中国人和西方人信奉同样的神祗。在一本英语教材中
,编者将一篇课文标题
“Sm ell the
Flow ers”译为“偷得浮生半日闲”
, ⑨语言很美
,含义也相近
,但却忽略了文化的限制。问题出在
“浮生”二字
:这是旧时文人的套话
,暗指人生短促虚幻
,而课文中的美国人显然不会对人生抱

这种看法
,所以
,较为妥当的译法应是“忙里偷闲”。

原文同样的效果,因为
但是
,在更多的情况下
“hu sband”
,文化差异给翻译造成的限制是难以突破的。在一种文化中具有意

义的词句、意象、比喻等等
,译成另一种文字就可能完全失去原来的意义和韵味
,如果用译语中

意义或效果相近或相同的词句、意象、比喻来翻译
,则易造成文化上的误导
;在这种情况下
,无

论何种译法
,其结果都不可能是对等的。例如
:《穷理查德历书》中的谚语
“Good w ives and

good plantations are made by good husbands”, bk在译成中文时无论如何处理
,都不能达到和

一词所具有的“丈夫”和“耕作”的双重含义
,在中文里没有对

应物。在类似的情况下
,注释乃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

此外
,译者的能力和态度对翻译同样是一种制约
,这一点往往遭到忽视。译者首先是读


,

是读者就会对作品产生误解、漏读
,也就是说任何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知识、见识、修养、趣味、
意图来阅读的
,这使阅读本身就存在限度
;而译者在阅读以后要用译语将他所读出的信息传达
出来
,这如何能够达到完全的对等呢
?而且
,译者是具体的个体
,其知识水平、领悟能力、驾驭两
种语言的本领都各各不同
,对原作的理解和把握也存在差异
,这也使对等的程度在不同的译本
中难以一致。在对作品的风格等“隐性”信息的领会方面
,译者的水平和能力尤其重要。不同的
译者对翻译的态度
,也制约着对等的实现程度。有的译者强调力求绝对忠实于原文
,有时不惜
“硬译”和“死译”
,以牺牲文字和意义的畅达来换取形式的对等
;有的则主张译文要和原文进行
语言竞赛
,不能“达意”的地方
,就用“创作”来弥补。
bl持这两种翻译观的人翻译同一件作品
,其

结果可能有天渊之别。

综上所述
,在翻译中应当追求对等
,但对等是有限度的
,在许多情况下根本就不存在对等
;

因此
,唯一可能的目标就是“动态对等”。基于奈达的理论
,不妨对“动态对等”的含义作一点引

申:一、绝对的对等虽然不可能
,但翻译的理想目标仍是力求对等
,这是对译者的一种制约
,要

求译者“忠实于”原文
;二、“动态对等”赋予译者更多的灵活性和变通余地
,也照顾到译语的文

化和行文习惯
,有助于译文读者的接受
;三、在能够对等的地方就要争取对等
,在难以对等的地

方,要力求相近
;四、在译语中无法找到对应词汇的情况下
,可以创造新词
,这是翻译促进语言

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一条历史经验。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中文词汇
,就是译者的创作
,如:“经

济”
(汉语中原有此词
,但含义迥异
)、“电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俱乐部”等等
,不胜

枚举。不过
,新造词汇必须有基本的限度
;只有在译语中确实没有相应的词汇和概念时
,才不得

已而为之
,如果将
“coo l”译作“酷”
,而不是“真棒、真爽、真带劲儿”
,那就是在污染语言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
2期
(总第
96期)

从事翻译的人历来都在思考和探索
:在翻译的过程中
,如何才能使原作信息的流失减少到
最低程度
?如何才能使译文读者像阅读原文一样接收和感受原文信息
?但是
,“译”既是“易”、
就必然引起“异”
;原文在形式上的改换
,必然引起所含信息的变异。因此
,所谓“佳译”
,就是那

最少减损原作信息、并且最大限度地有利于译文读者接受原作信息的译文。“动态对等”论承
认和面对翻译中种种限制和欠缺
,既向往翻译的理想境界
,又反映翻译的相对性和灵活性
;既
突出忠实于原文的重要性
,又照顾译语和源语的契合程度
;它既是“直译”
,也是“意译”
,同时又
超越了“直译”和“意译”。因此
,它是一种切合实际的、适应性很强的翻译主张。

参考文献
:

1. Franklin, Benjamin. "Poor Richard’s Almanack ", in Franklin, Benjamin. W ritings. New York: The American
L ibrary, 1987.
2.
T ranslating:
Leiden: E. J. Brill, 1964.5.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年。
6.金圣华:《桥畔译谈》
7.鹿金等译:《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Hewson Lance and Jacky Martin. Redef ining Routledge,
in Chen, wai, and David E.
TheChineseUniversity Press, 1995.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Translation: T he V ariational A pp roach. London: 1991.
3. N ida, Eugene A. "Dynam ic Equivalence in T ranslating ", Sin -Pollard, eds. An
encyclopaedia of T ranslation. Hong Kong:
4. ---Tow ard a Science of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 ible
T ranslating.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出司
, 1997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1年。


8.施康强
:“红烧头尾”
,《读书》
, 1995年第
1期。
9.许渊仲
:“四代人译《红与黑》
”,《读书》
, 1995年第
4期。
注释
:

①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第
28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4年。
②“equivalence”一词
,有“等值”、“对应”、“对等”等多种译法
,但更贴切的“对等物”应是“对等”
;另有学者将
“dynam ic
equ ivalence”译为
“灵活对等”
(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第
28页)。
③Eugene A. N ida, Toward aScienceof Translating: withSpecialReferencetoPrinciplesandProceduresInvolved in
B ible T ranslating (L eiden, 1964) , 159, 166~
175, 183。

Eugene A N ida, " Dynam ic Equivalence in T ranslating ", in Chen Sin -wai and David E. Pollard, eds, An
EncyclopaediaofTranslation (HongKong, 1995),223~
230.
⑤Quoted inLanceHewsonandJackyMartin: Redef ining T ranslation: TheV ariational: A pp roach (London, 1991),8。
⑥金圣华
:《桥畔译谈》第
61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1997年版。
⑦鹿金等译
:《海明威短篇小说选》第
31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年版。
⑧Benjamin Franklin, "PoorRichard’sAlmanack", in Franklin, W ritings (New York, 1987),1188,1283.
⑨《走遍美国》
(1)第
170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年版。
bk.Benjamin Franklin, "PoorRichard’sAlmanack", in Franklin, W ritings, 1201。
bl参见施康强
:“红烧头尾”
,《读书》
1995年第
1期,第
68~
74页;许渊冲
:“四代

人译《红与黑》
”,《读书》
1995年第
4期,

7~
9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