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mbodiment_认知科学以及传统意义理论的发展

Embodiment_认知科学以及传统意义理论的发展

Embodiment_认知科学以及传统意义理论的发展
Embodiment_认知科学以及传统意义理论的发展

心智与计算114

心智与计算, V olume 1 (2007), 114 -121

文章编号:MC - 2007-008

收稿日期:2006-09-30

出版日期:2007-01

? 2007 MC– 厦门大学信息与技术学院

Embodiment、认知科学以及

传统意义理论的发展*

孟伟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matthewmw@https://www.doczj.com/doc/5511854327.html,

摘要:智能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认知科学与意义理论之间存在有效的互动。概念/命题的传统意义理论是传统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Embodiment支配的涉身认知科学研究是对基于规则演算的传统认知科学的现实修正。涉身认知科学与相应的哲学思想产生了一种更为全面的涉身意义理论。涉身意义理论提供了全面揭示和了解智能的一条可能路径。

关键词:意义;智能;认知科学;Embodiment(涉身性);涉身意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B017 ;H0-05 文献标识码:A

Embodiment,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Meaning

MENG Wei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matthewmw@https://www.doczj.com/doc/5511854327.html,

Abstract: Intelligence is an activity of “meaning”; there is an effective influence between the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ory of meaning. Conceptual/Propositional Theory of Mean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

cognitive science. 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Embodiment is the revision to traditional cognitive science that is

based on computation by rules. There’s a fully embodied theory of meaning depended on the embodied

cognition. It offers an possible way to entirely disclose the intelligence.

Key words: meaning; intelligence; cognitive science; embodiment; embodied theory of meaning

在西方科学与哲学传统中,语言是意义的外壳并且是生成和理解意义的根本途径,这种观点一直是占据主流的看法。古希腊哲学家认为“逻各斯”(自然规律)是通过语言呈现的;亚里士多德依赖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来探究存在的意义;笛卡尔提出“普遍数学”的构想;这种倾向在维特根斯坦“全部哲学

*国内对于Embodiment概念的翻译尚不一致,本文采用涉身性一词,同时相应采用了涉身认知科学、涉身意义理论等译名。

就是对语言的批判”中达至极端。相应地,基于规则的符号演算的现代认知科学研究与这种意义理论相互呼应。德雷福斯说:“支持符号信息加工的,不仅是笛卡尔和他的传人们,而且是全部西方哲学”。[1]难道唯有语言才能揭示意义吗?在说者没有说出语言,在听者没有听到语言的时候,是不是“说者”就不能表达意义或者“听者”就不能理解意义?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么至少我们可以说,语言对于意义的产生和接受就没有严格的决定性。事实上,西方哲学传统不乏对于严格语言意义理论的批判。譬如非理性主义通过直觉、体验等揭示意义的非语言存在状态。但是,这些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批判并不足以说服理性主义者以及克服形式理性主义的偏见。那么,是不是可能通过一种科学以及相应的哲学来充分地揭示意义呢?基于现象学哲学以及当代涉身认知科学研究的涉身意义理论(Embodied Theory of Meaning),为我们充分揭示意义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1 基于规则的符号演算不能完全表现智能

1.1 概念/命题意义理论与传统认知科学

基于语言以及相应逻辑演算的意义理论是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传统认知科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约翰逊把传统意义理论称为概念/命题意义理论(Conceptual/Propositional Theory of Meaning)。他把这种意义观的主张概括为:

只有语句或者言说(以及我们言说使用的语词)才具有意义。

语句通过命题表达获得意义,而命题表达是意义和思想的基本单元。命题的典型特征是具有一种主词-谓词结构。

命题(以及命题包含的概念)构成了我们的所有言语活动,例如对外部世界的断定方式、询问、发布命令、祈求、调侃、悔恨表达等等。

我们理解意义和推理的能力依赖于我们对符号表征的有意识使用,这些符号表征存在于心灵内部并且以某种方式与外部世界相关。

这些符号表征(通常被看作概念)通过句法形式规则被组织成命题结构,同时这些命题通过逻辑形式规则被组织成思想和论证。

按照这种客观主义语义学,句法规则、逻辑关联以及命题自身与人类身体都不存在任何内在关联。

[2]

传统认知科学接受了概念/命题意义理论(特别表现为分析哲学的意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传统认知科学的强计算主义研究纲领。强计算主义研究纲领主张:通过符号化的演算,我们就可以完全呈现意义以及再现人类的智能。西蒙和纽韦尔(Simon and Newell)所提出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就体现了这一研究纲领,他们主张数字计算机完全可以通过形式规则操作符号来生成智能行为。强计算主义长期以来都是认知科学研究的主流研究纲领。

1.2 强计算主义认知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计算主义的认知科学研究纲领不断地受到来自科学家以及哲学家的挑战,相应地,这些挑战和批判也动摇了传统的意义理论。

(1)理解力更能体现人类的智能

物理学家彭罗斯认为,除了计算力之外,人类智能可能更多地体现为某种理解力。从人类的进化历史来看,理解力对于人类的自然选择可能更关键。他说:“对我们遥远的祖先而言,会做复杂数学问题的特殊能力很难构成选择优势,而所需要的是一般的理解能力。”[3]从认知科学对于智能的主流研究来分析,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证明一些复杂的数学定理,但是机器并不能“理解”定理本身。就拉格朗日定理的证明而言,计算机可以不停地运转下去,但是机器永远不会“使自己相信”(洞察)计算是无休止的。因此,彭罗斯说:“数学洞察力是不能够用一些我们明知正确的计算进行编码的。”[3]当然,彭罗斯并不是否认人类智能的计算特征,他只是不赞同“一切事物都是可计算”的强观点,他主张“一定有某种不能计算的活动”的弱立场;或者说,意义绝不是单单通过符号与逻辑演算活

动呈现的。

(2)意向性意义的不可计算性

哲学家塞尔通过分析人类心灵的意向性活动批判了传统认知科学的研究纲领。他认为,基于图灵演算的传统认知科学把思想看作是“处理信息的过程”,同时,把信息过程看作是“符号操作”,总之,通过基于语言规则的符号操作来理解人的心灵和智能。塞尔认为,人类心灵的意向性活动呈现的意义是不能通过这种符号操作得以呈现的。塞尔设计了一个中文屋的想象试验:一个从来不认识中文的人可以通过规则回答中文问题,但是,我们却不能说这个人“理解”中文,或者说具有理解中文的意向心理状态。他说:“计算机具有的是一种语法,而不是语义。‘汉语屋子’这个比喻的全部用意就在于提醒我们注意到一个为我们所熟知的事实。要理解一种语言,以至要完全具有心理状态,就要具备比仅仅一套形式符号更多的东西,就要具备一种释义,或者说那些符号都要有意义。”[4]塞尔对于基于语言规则的符号操作的批判是比较极端的,但是不可否认,他的确有力地抓住了强人工智能主义者们的命门。

(3)意义的整体性和身体性造成的计算困难

哲学家德雷福斯从意义的整体性以及身体性两个角度批判了传统认知科学的工作假设。德雷福斯认为,原子主义的意义理论是以基于规则的符号演算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关于世界可以全部分解成对上下文环境无关的数据和原子事实的假想,是AI研究及整个哲学传统中隐藏的最深的假想。”[5]但是,原子主义的假想并不符合事实,例如说“我在家里”,就有可能指“我在屋子里”、“我在我家的院子里”等等,这说明我们必须考虑说到“家”时的各种情境。基于后期维特根斯坦以及早期海德格尔的思想,德雷福斯指出,基于情境以及整体性的日常语言的复杂性,可能使传统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完成其任务;或者说,面对常识性理解的困难,我们可能会转而求助于“日常技能”,而“所谓‘技能’,并不是指过程的规则,而是指在众多的特定场合知道该做什么。”[1]这就是说,意义可能产生于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某种更深层面的日常实践和处境互动。

此外,德雷福斯利用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思想,点明了身体对于理解智能可能具有的更为关键的作用。他说:“给人工智能招致麻烦最多的,正是智能的躯体性方面。……如果中枢神经系统要取决于运动系统,那会怎样呢?或者从现象学的角度说,如果‘高级’、确定性的、逻辑的和独立形式的智能必须从全局和复杂的‘低级’形式中衍生出来并受它的引导,那又会怎样呢?那么,西蒙建筑在支撑人工智能和传统哲学的那三种假想之上的乐观主义观点,可能就无法实现了。”[5]这样,针对传统认知科学的困难,德雷福斯指出了产生意义的深层机制可能是人类的身体活动。

1.3 修正传统认知科学的现实途径

来自科学与哲学多重视角的挑战,这使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有必要修正传统认知科学的核心研究纲领。基于规则的符号演算研究范式对于理解人类智能的某些能力是必须的、有效的,但是,对于充分地理解人类的智能、构筑完备的意义理论而言又是不充分的。因此,有必要对传统认知科学研究进行修正。但是,修正传统认知科学的研究纲领并不意味着彻底的弃绝,相反,我们需要一种包容传统认知科学研究范式的更为全面研究纲领。对于理解人类的智能而言,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可能是:“倡导基于‘认知是算法不可完全的’理念的新纲领……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模式(如‘算法+自然机制模式’),以解决认知科学的深层问题。”[6]也就是说,在充分尊重传统意义理论以及智能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某种新的自然机制、研究模式的引入,最终完善人类的意义理论以及对于智能的认识。

2 Embodiment与涉身认知科学研究

对于传统认知科学的批判导致了Embodiment主导的新认知科学研究范式的出现。拉克夫和约翰逊把传统认知科学研究称为第一代认知科学,即非涉身心灵的认知科学(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the disembodied mind),而把新的认知科学研究称为第二代认知科学,即涉身心灵的认知科学(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the embodied mind)[7]。

就认知科学研究而言,Embodiment的基本内涵是:主张高级的智能(例如基于语法、逻辑规则的

符号演算)植根于低级的智能;低级的智能本质上体现为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整体与外部处境之间的互动。总的来看,Embodiment所支配的认知科学研究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2.1身体(body)在认知活动中的基础作用

涉身认知科学强调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基础作用。但是,对于如何在认知科学中研究身体,认知科学家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科学家和哲学家侧重于从实现角度来理解身体,侧重于强调身体作为认知的载体、实现者,从而把涉身认知科学界定为找到并且模拟意识的载体和实现者。而有些人则倾向于从认知的产生者、塑造者的角度来理解身体,从而把涉身认知科学研究的目的界定为:找到身体产生和塑成意识的机制并且再现身体塑成意识的过程。

认知科学家克瑞斯雷、泽马克认为存在这样几类涉身认知主体(embodied cognizer)/认知实现者:(1)任何物理层面的实现(Physical realization);(2)随时间变化的、与环境互动的物理系统层面上的实现(localized physical realisation);(3)类有机体层面的实现(Organismoid embodiment);(4)有机体层面的实现(Organismal embodiment);(5)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的身体的实现。[9]通过认知实现者来判定涉身性研究,这很难与作为传统认知科学研究基础的功能主义多重实现论区分开来。哲学家梅洛-庞蒂把这种单纯寻找认知生理载体的思想看作是一种伪笛卡尔主义,而伪笛卡尔主义根本不能摆脱哲学实在论,更不用说摆脱二元论;[8]这样,对于基于二元论的传统认知科学的批判就会软弱无力。克瑞斯雷、泽马克也意识到:按照物理层面的实现这种最为宽泛的界定,所有的认知科学研究都是涉身意识研究。这样“传统的认知科学研究也是涉身的,而不像某些人所断言的那样是非涉身的”。[9] 有些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明确不赞成从实现的角度理解涉身性以及开展涉身认知研究。拉克夫和约翰逊指出:“涉身性不能看作实现,而只能看作塑成”(Embodiment not as realization but as shaping)。他们进一步提出:“非涉身心灵的支持者,当然认为概念结构必须在大脑中具有相应的神经活动的实现,……但是,他们否定身体对于什么是概念来说是基本的。……我们的观点是,概念的特定性质得自于大脑与身体的结构方式以及它们在主体交互关系以及物理世界中的作用方式。”[7]尽管认知科学家对于身体的研究方式不同,但是,他们认可身体活动对于认知的基础作用,同时,他们都主张通过对于身体的研究来区别于传统的认知科学研究,由此来揭示和理解人类的智能与意义。

2.2 身体本身的整体性及与外部处境(situation)的互动性

认知科学家汤普森和瓦雷拉从整体主义的立场来理解身体。他们认为意识的产生涉及的是大脑-身体-环境的整体互动,而不是局限于单纯的大脑内部神经活动。他们指出了涉身性的三个维度:(1)整个身体的机体管理圈;(2)接合机体与环境的感官运动圈;(3)涉及行动的意向意义以及语言交流的主体交互作用圈。[10]戈尔德(Van Gelder)更加明确地点明了认知系统的整体性。他说:“认知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个封闭的大脑;进一步说,由于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是不断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真正的认知系统也就是包含三者的一个统一系统。”[11]克拉克更是从处境性出发来界定传统认知科学与认知科学新研究进路的区别。他把传统的认知科学研究称为孤立主义(isolationism)的研究,其内涵是:“环境仅仅是输入源和输出场所,身体仅仅是接受输入和施加输入(行动)的器官。前期认识过程就是使输入转化为一个充分丰富的内在世界模型,从而使得解决问题的活动能够依据内在模型得到界定。”而体现embodiment思想的认知科学研究则被称为反孤立主义的研究,其内涵为:“我们要想真正地了解大脑的认知活动,那么,我们必须足够重视身体和环境的复杂作用;我们必须认为心灵不是内在模型和表征集聚的特殊内在场所,而是一个大脑、身体和环境整合的、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的活动过程,这个系统抵制依据内在模型、表征和计算等传统概念所进行的信息分析。”[12]

这些研究表明:身体不再是单纯的大脑、孤立的身体,而是与他人身体、外部物理和社会环境互动的处境中的身体。正是由于对处境中身体的强调,心灵不再被看作某种抽象实体或者对应于大脑内在某种生理构造的东西,而被解释为取决于大脑动态活动嵌入肉体和环境的方式,也即是涉身的(embodied)、嵌入的(embedded)心灵。正是在一点上,涉身认知科学区别于传统认知科学对于身体的研究。

2.3智能是无“表征”(representation)的吗?

传统认知科学基于查尔斯·泰勒所说的“中介认识论”(Mediation Epistemology)。他这样描绘这种传统认识论的特征:“我们对外在于心灵/智能主体/有机体的外部事物的认识,只有通过某种内在于心灵/智能主体/有机体的表面条件、心理意象或概念图式才能发生。通过心灵的综合、计算或者构型作用,输入才能形成对于外部事物的认识”。[13]“中介”意味着“表征”,而表征假设导致了传统认知科学把思维和心灵的本质看作形式化的计算。正如萨伽德(P.Thagard)所说:“认知科学的中心假设是:对思维最恰当的理解是将其视为心智中的表征结构以及在这些结构上进行操作的计算程序”。[14]涉身认知科学研究如何对待表征问题呢?基本倾向分两种:一是将表征计算局限于高级智能;二是将智能彻底无表征化。奴兹(Nu?ez)把这两种倾向分别称为底层(material)和完全(full)涉身意识研究;[15]而克拉克则称之为温和涉身性(simple embodiment)和激进涉身性(radical embodiment)。[12] 克拉克认为,抽象思维、文化还是需要传统计算表征的解释模型,涉身认知的模型对于这些意识形式的解释是有局限性的。或者说,“涉身和嵌入式方法能不能够解决‘渴求表征’(representation-hungry)的问题求解”。[16]至少,涉身认知对于这种意识现象的解释不充分,“针对某些高级的智能活动,我们还需要等待经验科学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成果。”[17]相当一部分认知科学家则持有无表征的立场。例如戈尔德、塞伦和史密斯(Thelen and Smith)、瓦雷拉等(Varela et al)、豪格兰德(J.Haugeland)等人主张通过利用非线性的突现理论来取代表征计算模型。拉克夫和约翰逊等人则利用哲学家杜威的连续性原理来论证知觉与理性之间的区分。他们明确指出:“涉身心灵的思想激进地削弱了知觉/概念之间的区分。在涉身心灵中,我们很容易理解,知觉活动(或者身体运动)中的相应神经系统在概念的形成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7]。

不可否认,把表征计算作为智能的唯一表现形式的确是传统认知科学的最大理论误区,但是,对于传统认知科学的反思批判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表征计算解释模型。

2.4 小结

尽管对于基于Embodiment的认知科学研究还并不成熟,但是一个相对明晰的研究框架已经显现。我认为,基于Embodiment的认知科学研究对基于规则演算认知科学研究的批判,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认知科学及其意义理论,而是要将规则演算限定在一定的适用范围之内;或者说,概念/命题意义观本身并不错误,错误的是把这种意义观作为意义的本质。而基于Embodiment的认知科学研究是要包容规则演算以及相应的意义理论,从而发展出一种更为充分的意义理论,从而更加全面地揭示人类智能的本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约翰逊说:“我并不是要否定命题思维的存在,我只是想揭示命题思维密切联系和依赖于我们的涉身意义。”[2]

3 Embodiment与意义理论的发展

Embodiment的思想及其主导的认知科学研究,一方面对传统认知科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另一方面又发展了传统的意义理论,或者说促生了一种全面的涉身意义理论。

3.1梅洛-庞蒂的意义理论

Embodiment在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中揭示的最为完善,因此,梅洛-庞蒂的意义理论构成了涉身意义理论的哲学渊源。梅洛-庞蒂明确反对把意义完全看作是通过“语词表象”呈现的某种剩余物,同时他也明确反对把意义完全看作是通过某种“思想”、“心灵”所构造的封闭物。梅洛-庞蒂并不否认“语词表象”的存在以及“思想”对意义的构成作用,他所反对的是把二者看作是意义以及语言的本质。梅洛-庞蒂指出,在我们固定某种“语词表象”以及对某种意义的“构造”之前,还存在着一个源初的意义生成活动;而我们接受的某种“语词表象”以及对意义的“重构”都植根于这个源初意义生成活动。梅洛-庞蒂一方面揭示了反思的意义(概念以及命题意义)对于这种源初意义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他揭示和描述了源初意义的生成过程。梅洛-庞蒂意义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身体。梅洛-庞蒂认为,源初意义是通过身体的感官运动能力而生成的,因此,就源初意义而言,他所表达的并不是一种现成的思想,而是一种基于身体的意向能力。梅洛-庞蒂说:“存在着语言的一种‘语言的’涵义,它在我仍然缄默的意向与语词之间充当中介,以至于我的言语突然出现在我本人面前并告诉我我的思想。被组织起来的符号有其内在的意义,它记录的不是‘我思’,而是‘我能’”。[18]

处境。源初意义的生成和理解离不开言语表达的处境。意义生成于身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

同时,意义的理解、交流需要对于这个处境互动的体验。梅洛-庞蒂认为,掌握一种现成语言或者表达并不意味着把握了语言的意义。他举例说:“正如当我身处异国时,我通过词语在行为背景中的位置和参与公众生活,开始理解词语的意义……”[19]就词语意义的理解而言,梅洛-庞蒂认为,“至于词语的意义,我学习它就像学习使用一件工具,我观察它在某种情境的场合中的运用。”[19]

表意动作(gesture)。表意动作是一种表达意义的身体活动,例如手势、表情动作等。梅洛-庞蒂认为,表意动作就是源初的言语活动。在源初意识中,言语就表现为一种表意动作。梅洛-庞蒂明确指出,“对于说话的主体及其听者来说,语音‘动作’(phonetic gesture)产生了某种体验的结构协调和某种生存的变化,这就像我的身体行为的某种模式为我和他人把某种确定的意义赋予周围的物体。”[20]

3.2 认知科学对于涉身意义的科学研究

当代认知科学研究,特别是涉身认知科学研究,给予涉身意义理论强有力的科学支持。认知科学家达马西奥(Damasio)、埃德尔曼(Edelman)等人揭示了情绪、想象等活动对于认知以及意义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揭示了这些活动的神经机制。此外,认知科学家们还揭示了感官运动系统的神经生物机制及其对生成和理解意义的重要作用。例如,科学家们认为,感官运动能力耦合(sensorimotor coupling)的不同形式,例如在猴子大脑前运动皮层F5区发现的镜像神经元,有助于我们认识对于主体间的意义交流。[10]同时,科学家们也展开了对于语言的神经层面的研究,例如拉克夫、费尔德曼(Jerome Feldman)等人组成的语言的神经理论(NTL,the Neural Theory of Language)研究小组就着力于这项工作。例如,拉克夫认为,瑞格尔(Regier)的空间关系概念学习模型(Model for Learning Spatial-Relations Terms)、贝累(Bailey)的手部运动动词学习模型(Model for Learning Verbs of Hand Motion)、纳拉亚男(Narayanan)的运动神经图式、语言动词体以及隐喻模型(Model of Motor Schemas, Linguistic Aspect, and Metaphor),这些认知语言学的科学研究能够说明“概念的意义植根于知觉的身体机制之中”。由此,约翰逊总结说:“与概念/命题意义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认知科学的大量实证研究揭示了意义是通过我们的身体,特别是通过我们的感官-运动能力(sensory-motor capacities)以及我们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能力(ability to experience feelings and emotions)所生成的。”[2]

3.3 涉身意义理论

分析哲学的意义观是概念/命题意义观的重要表现形式,约翰逊指出,“分析的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的致命错误在于:他们从意义生成的体验活动中选择出一种抽象形式(形成概念并且组合成命题),并且把这种抽象形式作为意义的唯一形式。”[2]涉身意义观在不否定概念/命题意义存在的前提下,特别揭示了意义产生的无意识基础层面,或者说,梅洛-庞蒂所揭示的源初意识层面。约翰逊把涉身意义观的内容概括如下:

意义涉及人与其环境互动的特征和内涵。

当下体验的某些方面和维度的意义,就在于这些方面和维度与过去和未来体验的某些方面和维度的联系。意义是关系性的。意义就是一种事物、属性或事件与其它事物的相关和联系。意义就是一种我们在世界中栖居方式的生成和发展性的内涵。

有时我们的意义是概念和命题式的构造,但是这种意义仅仅标志着对庞大的无意识过程的一种有意识选择性的维度,或者仅仅是对涉及结构、模式、属性、感受以及情感的普遍性意义的一种有意识活动。

因为涉身意义观把意义置于生物有机体介入环境活动过程的一种体验之流中,由此涉身意义观也就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意义观。通过有机体活动的不断复杂化,意义也自下而上(bottom-up)涌现;意义不是非涉身心灵的建构。当然也存在着一种形成和限制意义内容与方式的自上而下(top-down)的结构,但是从根源上讲,自上而下就是自下而上的。问题的关键就是给出一种非一维或者非还原主义的非二元论的涉身意义观。

此外,表意动作就是意义的身体生成(bodily enactments)。表意动作不是利用身体运动去表达某种前构想的思想。相反,表意动作自身呈现意义。表意动作就是意义生成的具体化(incarnation)。语言最初是通过表意动作(gesture)来呈现(present)和生成(enacts)意义的。[2]

正是由于得到了认知科学研究的支持,约翰森认为我们可以把涉身意义观称为一种自然主义的意义理论(a naturalistic theory of meaning)。他认为,自然主义意义理论的工作假设是:“我们所说的所有‘高级’认知能力(例如概念和推理的认知能力)植根和源于我们的感官-运动体验和情感认知活动。”[2]可见,涉身意义理论是比概念/命题意义理论更为充分的意义理论,它能够是我们更完备地理解人类的智能,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认知科学研究的任务。

4 讨论

智能是一个具有“意义”的活动;意义理论的完善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智能。涉身意义理论对概念/命题传统意义理论的反思批判,并不是取消传统的意义理论,而是说明我们需要赋予“意义”以新的理解,需要我们接纳一种扩展的“意义”理论。进而言之,如果说,传统的意义理论基于一种以语言规则推演和逻辑运算为主要特征的抽象理性,那么,涉身意义理论就是要昭示一种更为全面的理性概念。如果说,基于传统意义理论的传统认知科学研究将智能局限于一种计算,那么,涉身意义理论就是要呈现一种对智能的更为全面的理解。当然,涉身意义理论能不能够全面地揭示意义、充分地诠释智能,这还需要我么提供更加充分的科学证据与哲学说明。尽管现当代的哲学和认知科学已经描画了一幅涉身认知和涉身意义理论的初步图景,但是,我们还期待着更加充分的哲学和科学成果来证实和完善这幅图景。

参考文献:

[1]德雷福斯H,德雷福斯S.造就心灵还是建立大脑模型:人工智能的分歧点[M].玛格丽特·博登编,刘西瑞,等译.人工智

能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431-443.

[2]Johnson Mark. Merleau-Ponty’s Embodied Semantics-From Immanent Meaning, to Gesture, to Language[J]. Euramerica,

2006,36(1):1-26.

[3]罗杰·彭罗斯,等著.宇宙、量子和人脑[M].李宁,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04-106.

[4]约翰·塞尔.心、脑与科学.杨音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24.

[5]德雷福斯H.计算机不能做什么:人工智能的极限[M].纪树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213-244.

[6]刘晓力.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2003(1):99-108.

[7]Lakoff G,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Basic

Books,1999.37.

[8]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M].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03.

[9]Chrisley R, Tom Ziemke Embodiment. Encyclopedia of Cognitive Science[EB/OL]. Macmillan Reference Ltd, 2000.

[2006-06-05] https://www.doczj.com/doc/5511854327.html,/users/ronc/papers/embodiment.pdf.

[10]Thompson E, Varela F J. Radical embodiment: neural dynamics and consciousness[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1

(5):418-425.

[11]Gelder T. What Might Cognition Be, If Not Computation [J] ?Journal of Philosophy,92(7):345-381.

[12]Clark A. An embodied cognitive science [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1999(3):345-351.

[13]Taylor C. Merleau-Ponty and the Epistemological Picture[M].Taylor Carman&Mark .Hansen(eds.).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rleau-Pont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27.

[14]萨伽德.认知科学导论[M].朱菁译.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

[15]Nu?ez R. Could The Future Taste Purple [J]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999(6):41-60.

[16]Clark A,Torbio J. Doing without representation[J]? Synthese,1995(101):401-431.

[17]ClarkA.Embodiment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M].O’Hear(ed.).Current Issues in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36.

[18]梅洛-庞蒂.哲学赞词[M].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0.

[19]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4.

[20]Merleau-Ponty M.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M].trans. C. Smith.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193.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有什么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1、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说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说与时俱进,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2、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提出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总结实践新创造,深入回答时代新课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的新成果,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境界。 3、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每个组成部分,都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认知科学的评比.

认知科学的评比 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物理科学为代表的,如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后来的混沌。物理学在20世纪是科学的样本,可以看看波普尔、卡尔纳普、库恩、查尔默斯等均以物理学为样本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哲学理论。而另一条则是以包括认知科学在内的"意向性科学"(intentional sciences)为代表的。所谓意向性科学指的是涉及到符号、指称和解释如逻辑、认知科学、神经科学、部分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20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探索宇观和微观世界过程中,物理学将人类理解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现在看来,物理学关于"极大"和"极小"这两个世界的知识再过100年,人类恐怕也永不完。与此同时,介于这两个极端的宏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却遗留下了大量的尚未解决的问题。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回采",解决我们实际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新的世纪中,科学研究的背景将逐渐转换到这个新的层面进行作业,也就是说,以"意向性科学"为线索的探究路线将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进路。 明尼苏达大学认知科学中心于1999年举办了一次《千年项目》(Millieum Project)活动,目的是评选20世纪认知科学中的100部优秀作品。活动开始到1999年12月1日为止,在下面网站上共收到305部学术著作和一部电影的提名。实际上,这类评选活动在一些重要的时间关口总是层出不穷。说有多么权威似乎谈不上。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将此类活动完全视为炒作。尤其是关系到某个学科的评比,尽管会有照应不周全之处,但总还是会有一定道理的。 《千年项目》组由以下专家组成,Apostolos Georgopoulos (神经科学);Jeanette Gundel (通信紊乱);Paul Johnson (卡尔松学院);Dan Kersten (心理学);Chuck Nelson (儿童发育);Bruce Overmier (心理学);Herb Pick (儿童发育);Wade Savage (哲学);Patty Costello (研究生院代表, 认知科学中心)。以下便是该项目组从305部作品中评选出的100部作品。排在第一位的是影响最大的。 20世纪100部最据影响的认知科学作品: 1、《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作者:乔姆斯基(N. Chomsky),The Hague: Mouton)(1957); 2、《视觉:人类视信息的表征和处理的计算探究》(Vision: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uman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Visual Information),作者:马尔(D. Marr),San Francisco: W. H.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窦坤1,2,新科1 (1.师大学教育学院,7100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 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 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 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新)

试论我国城市社区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深深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成员的精神风貌。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本文在论述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社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区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扬弃和积淀,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集体主义、民族团结、仁爱包容、自强不息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传统,它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以忠诚、热爱和报效祖国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和基础,承载了终身教育的重要功能。通过社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所创造的反映各民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其内涵深厚丰富,(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及精神世界,鄙视贪婪与粗俗的物欲,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四)、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爱国主义的核心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一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都必须以此为核心,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活动。(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分析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quote]相关知识点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真理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 1.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是能够为人 们所感觉、所认识的,是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理论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坚持了可知论, 反对了形而上学。实践上则要求人们从“客观实在”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这是做好一切实际工作的思想保证。 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2.唯物主义认识论及其意义。(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 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映,正确的理论指导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实践和认 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4.真理和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价值原则指人类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相关知识点2: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意义

21 世纪的脚步已日趋临近之际, 世界文化结构也面临着重大的转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尽管西方现代的强势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后被证实其强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一统天下。而世界新兴地区的崛起, 不仅从政治、经济, 也从文化方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各种文化的多元并存, 可以说是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此全新局面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由这一新的视域来再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立足于当代, 以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考察其现实状况, 并在此客观基础上对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价值作一番全方位的透视, 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的探求以求其中真义。 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要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回溯一下历史。 众所周知,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世纪时代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 然而近二个世纪以来, 它却备受蔑视、挑衅、挫折与打击。清朝末年, 一些怀抱救国图强宏愿的仁人志士, 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 已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种种流弊, 纷纷冲破儒学传统的束缚, 力倡变法, 以图改良, 于是, 西学东渐之风自此大盛。到辛亥革命时期, 儒家建制自上而下被彻底摧毁, 虽然就民族文化传统深层结构而言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但从此以后, 失去其具体的托身之所的儒学确已变成了“游魂”, 再也无法恢复它以往那种君临天下的地位。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本身即是以反传统为其重要标志的,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 导致“五四”激进分子对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采取敌视的态度,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致使“五四”以后教育界的主流视“读经”为大戒, 一般人不但平时接触不到儒学, 而且耳濡目染多为讥骂之词, 于是, 儒家的源泉至少在知识阶层中确有渐呈枯竭之象, 而此后近四五十年间, 更因民间社会被消解、荡涤而逃遁无地。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 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认为, 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找得到的东西, 而国内在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扼杀更是史无前例的。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受了一百多年的不断攻击与剿杀之后, 似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从70 年代开始, 随着日本与所谓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经济起飞, 人们再次目睹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于是重新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 掀起了文化热潮。然而这一切似乎只限于学术界, 从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的20 年, 由于国门大开, 西方文化思潮纷涌而入,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外来的先进文化上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加之以上种种历史的原因, 使得一代代国民“很少见到、听到”中华文化的精粹, 在他们的文化记忆中, 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与批判, 以致于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反感”、“怀疑”,甚至是“排斥”、“厌弃”、“打倒”。可以说, 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 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宗旨的政策及相关法令, 并将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 推广普及教育, 然而时至今日, 尽管整个局面有所改善, 但总的成效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与深入, 而另一原因, 既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易被忽视的, 那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之时往往只注意到突出其精神层面的道德价值, 而不注重对其现代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与宣传。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 在人们的头脑中, 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就只剩下了其德育功能, 更何况抽象、空洞“口号”式的宣传非但于事无补, 反而容易使人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 此项工作难于落实到思想意识的实际层面, 最终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渐趋僵化、了无生机。这显然有违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如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文化“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 而是生命洋溢的, 有如一道洪流, 离开它的源头愈远, 它就膨胀得愈大。”如上所述, 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绝不缺乏不断发展自我的内在机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基本条件,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此,笔者认真研究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思索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总结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希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深入学习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来自于实践的呼唤、现实的要求,也是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面把握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正确认识其本质。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内涵所作的最明确、最深刻、最全面的概括,是我们学习理解和科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2003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后来又对这一理念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对此又做了深入全面的论述。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和相互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习惯影响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2]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文献、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升华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诸子百家、艺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至今,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柄双刃剑,既是现代文化的垫脚石,又是现代文化的绊脚石!这话我甚是赞同,下面请让我表出个人对传统文化现实意义愚见!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

认知科学 实验proposal

权力概念的左右方位的空间隐喻对于权力判断的影响 MG1407038田园 认知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对于抽象概念的表征。对于概念表征研究的第二次认知科学革命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Lakoff等人为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者掀起了一阵具身理论的研究狂潮。不同于传统认知理论,具身理论认为计算并不是理解和建构认知活动的唯一方式,认知活动与人类身体及其所处环境的互动密切相关(叶浩生,2011)。心智依赖于身体的生理、神经结构和活动形式,深植于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认知具有具身性和情境性(李其维,2008)。 在具身理论研究的大潮中,对于抽象概念的隐喻话研究也应运而生。例如,Meier和Robinson(2004)让被试对随机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方和下方的积极词或消极词进行效价判断,结果发现积极词呈现在上方比呈现在下方时被试反应快,而消极词呈现在下方比呈现在上方时被试反应快。他们的结论说明了被试更倾向于把积极词汇与上这个方位进行联系,把消极词汇与下这个方位进行联系。国内有研究者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吴念阳,刘慧敏,徐凝婷,2009;张积家,何本炫,陈栩茜,2011),研究结果与Meier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另外,Meier和Robinson(2006)进一步研究发现被试抑郁程度越高(情绪越低落),对呈现在较低视觉空间区域中的探测词的反应就越快"。这些研究都说明了人们总是倾向于将空间方位与抽象概念进行联系,从而建立具象的表征形势。 在这些研究中,对于权力这一抽象概念的表征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Schubert ( 2005) 的研究首先发现了垂直方位与权力的隐喻传导效应,他将权力词汇分别呈现在屏幕的上方或者下方。结果发现,与下方相比,当高权力词出现在上方时,被试对其权力大小判断更快;而低权力词恰好相反。Giessner 和Schubert ( 2007)发现,对领导权力的判断与垂直空间位置相互影响。当要求把领导者的名称放在图画中时,领导者的权力越大被试就越倾向把他的名称放在更上方的位置。另外,增加图画中领导和员工名称之间的垂直距离,被试觉得领导者更有权力。此外,Zanolie 等人( 2012) 从行为和脑电两个方面发现,权力高低会影响被试对不同垂直方位的注意,当启动高权力时被试对屏幕上方的信息反应更快,而启动低权力时被试对屏幕下方的信息反应更快。总体而言,以上研究结果都表明,人们对于权力的判断会受到垂直领域的影响,且人们更倾向于把上方与高权力进行联系。 然而,垂直方位仅仅是一个维度的空间表征。在其他维度,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呢?这是本次研究中所需要讨论的问题所在。本次研究中,左右方位对于权力表征是否存在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左”与“右”的基本意义是指示空间方位,在众多语言体系中,人们会将左右与具有与权力有关的抽象概念联系起来,例如,例如,在英语表达中,右(right)往往具有聪敏的意味,而左(left)则象征愚蠢。除语言外,在社会规范、文化习俗中左与右也可以体现出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基督教文化中,右代表神圣,因而人们都以右手宣誓。在古罗马,演说者做手势时不得使用左手。在穆斯林文化中,教徒被要求必须使用右手进行饮食,使用左手从事肮脏的工作。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左与右也寓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左侧空间与右侧空间可以用来反映社会地位的尊卑贵贱,权势体系与社会准则带有强烈的右尊左卑色彩。例如,在古汉语中,“闾左”指称平民,“豪右”指称贵族。贬官称为“左迁”,升官称为“右移”。时至今日,我们使用的“旁门左道”、“无出其右”等成语依然具有屈左尚右的特点。 然而,尚未有实验验证左右与权力表征是否存在上述联系。然而,有关左右方位在其他抽象概念上的表征问题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注意。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更加偏爱右侧的刺激物,Wilson 和Nisbett (1978)无意中发现了这一现象,在他们的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

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其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其重大意义 冷溶 2006年07月24日08:44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最近,由中宣部组织编 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 本》一书出版了。结合对这 本书的学习,谈几点体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 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 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 展观的重大理论。胡锦涛同Array志强调指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具体工作中”。 做好理论武装全党的工作,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是怎样提出来的?它与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它提出的重大意义?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对于正确、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做好武装全党、统一思想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科学发展观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它与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基本矛 盾的学说,人民群众的观点,批判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观点,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以及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点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思想的全部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来源。列宁领导俄国进行了7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几乎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重大问题。这些思想尽管是初步的,但对于后人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毛泽东同志借鉴苏联发展经验和教训,提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他认为,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主要教训,就是没有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所以,他特别强调这两个方面。这些重要观点,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来源。 应该强调,科学发展观更主要的,是直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在理论思路、基本概念、丰富内涵和语言表述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即实现温饱阶段的实践中形成的发展思想。在这一阶段,我们党提出并牢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战略布局。 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全党全国上下对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具有这样的热情和执著的追求,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是中国发展成功的第一位原因。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鲜明和坚定态度,我们党才真正牢固树立起了这个认识。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邓小平同志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并没有忽视全面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就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他说,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论文题目: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影响意义

引言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1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2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1民族影响

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当代青年人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当代青年人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当代青年人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对当代青年人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代青年人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当代青年人的爱国情怀

毛概复习题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单选题 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江泽民 B.毛泽东 C.胡锦涛 D.邓小平 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 B. 举办世博会 C.汶川地震 D.举办奥运会 3.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 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 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的新认识。” A. 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外交问题 D.发展问题 4.2004年9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5.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 十七大 B. 十六大 C. 十四大 D. 十八大 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 B. 国际金融危机 C.经济全球化 D.政治多极化 7.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经济升级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改善投资 D.发展金融 8.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 科技进步和创新 B.加大投入 C. 科技人才 D.经济环境 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长 B. 综合国力增强 C. 文化繁荣 D.保障和改善民生 10.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A. 经济增长型 B.文化繁荣型 C. 政治昌明型 D.环境友好型 11.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A. 改革开放 B.社会建设 C. 文化建设 D. 政治建设 12.()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推动文化繁荣C建设和谐社会 D 建设美丽中国 13.()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A 以物为本 B 以人为本 C 以自然界文本 D 以经济为本 14.()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A 经济全面增长 B 统筹兼顾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党的领导 15.()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A 良好生态环境 B 良好文化氛围 C 坚实经济基础 D 人口素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