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角的比较练习题

角的比较练习题

角的比较练习题
角的比较练习题

O

C

A

D

B O

C

A

E D

B

4.4角的比较(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若OC是∠AOB的平分线,则(1)∠AOC=______;

(2)∠AOC=1

2

______;(3)∠AOB=2_______.

2. 1

2

平角=_____直角,

1

4

周角=______平角=_____直角,135°角=______平角.

3.如图,(1)∠AOC=_____+_____=_____-______;

(2)∠AO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AOC=90°,∠DOE=90°,

则图中相等的角有___对( 小于直角的角)分别是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条相交直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C.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叫做角

D.角是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

6.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OC是一条射线,则∠AOC与∠BOC的关系是( )

A.∠AOC一定大于∠BOC;

B.∠AOC一定小于∠BOC

C.∠AOC一定等于∠BOC;

D.∠AOC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BOC

7.已知∠AOB=3∠BOC,若∠BOC=30°,则∠AOC等于( )

A.120°

B.120°或60°

C.30°

D.30°或90°

8.α

∠和β

∠的顶点和一边都重合,另一边都在公共边的同侧,且αβ

∠>∠,那么α

∠的另一半落在β

∠的( )

A.另一边上

B.内部;

C.外部

D.以上结论都不对

三、解答题:(共20分)

9.(6分)已知一条射线OA,如果从点O再引两条射线OB和OC,使∠AOB=60°, ∠BOC=20°,求∠AOC 的度数.

10.(6分)如图,如果∠1=65°15′,∠2=78°30′,求∠3是多少度?

31

2

11.(8分)如图,∠AOD=∠BOC=90°,∠COD=42°,求∠AOC、∠AOB的度数.

4.4 角的比较(B卷)

O

C

A

D

B

一、综合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如图,已知O 是直线AD 上的点,∠AOB,∠BOC,∠COD, 三个角从小到大依次相差25度,求这三个角的度数.

C

A

D

B

2.两个相等的钝角有一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 并且两个角的另一边所成的角为90°,画出该图形,并求出钝角的大小.

二、应用题:(共13分)

3.(6分)如图, 在一张透明纸上画∠AOB, 能否折出一条射线, 使这条射线把∠AOB 平均分为2份.

O

A

B

4.(7分)在飞机飞行时,飞行方向是用飞机路线与实际的南或北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大小来表示的,如图,用AN(南北线), 与飞机路线之间顺时针方向的夹角作为飞行方向角,以A 到B 的飞行方向角为35°,从A 到C 的飞行方向角为60°,从A 到D 的飞行方向角为145°,试求AB 与AC 之间的夹角为多少度?AD 与AC 之间夹角为多少度?并画出从A 飞出且方向角为105°的飞行路线.

C

A

D

B

N

三、创新题:(6分)

(一)教材中的变型题(P132,例1) 5.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AOB 、∠AOC 、∠AOD 的大小,并指出图中的锐角、直角和钝角. (2)能否看出图中某些角之间的等量关系.

O

C

A D

B

四、中考题:(共9分)

6.(2001,宁夏,3分)学校、电影院、公园在平面图上的标点分别是A 、B 、C, 电影院在学校的正东

方向,公园在学校的南偏西25°方向,那么平面图上的∠CAB 等于( ) A.115° B.155° C.25° D.65°

7.(2001,哈尔滨市,3分)如图,∠AOB=∠COD=90°,∠AOD=146°,则∠BOC=___.

O C A B

O

C A

E D

B

8.(2002,安徽,3分)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OB 平分∠DOE,若∠DOE=60°, 则∠AOC 的度数是_______.

答案(A )

一、1.(1)∠BOC (2)∠AOB (3)∠AOC 或∠BOC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

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角的初步认识 一、填一填。 1、一个角有 ( ) 个顶点,( ) 条边。 2、一块三角板中,有 ( ) 个角,其中有 ( ) 个直角。 3、一个长方形有 ( ) 个角,有 ( ) 个角是直角。 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 )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6、书本的封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7、比直角大的角是( )角,比直角小的角是( )角。 二、我会判断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 3、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 4、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 5、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角就小。( ) 6、一个正方形桌面,锯掉一个角后,还剩下3个角。 ( ) 7、一个角 在放大镜下看 这个角变大了。 ( ) 三、辨一辨。 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2、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四、分一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 直角有锐角有钝角有 五、数一数。 1、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个角()个角()个角 ()个角()个角 2、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有()个角有()个角 有()个角有()个角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六、比一比。(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下面各题左右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在○里填上“>”“<”或“=” ①② 七、画一画。 1、照样子在方格纸里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2、画角。 直角钝角锐角 3、我会画。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曾苑媚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第一册第37~38页: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一、设计思想 1.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方法的培养。通过用小角比较角的大小,逐步引出简易量角器,通过对简易量角器的优化,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量角器的构造过程,理解量角的原理,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教材分析 1.《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2.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角的度量》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3)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29分 1、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是直线,( )是射线,( )是线段。 2、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钟面上(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3、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4、1周角 =( )平角 =( )直角 1平角 =( )直角 5、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 920 340 1150 860 150 **** **** 900 640 1600 390 990 锐角 钝角 直角 6、直角的( )倍是360°。 7、直角的一半是( ),它是( )角。 8、比直角的2倍少30°的角是( )。 9、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 )角, 10、比210°小( )的角是平角。 11、角的大小与( )有关。用放大镜看70°的角,角的度数( )。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①一条直线长6厘米。 ②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③钟面上4时整,分针和时针成钝角。 2、我们用的三角板上有一个( ),两个( );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 ),两个( )。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④平角 ⑤周角 3、把两个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可以形成( )个大小不同的角。 A 、3 B 、4 C 、5 D 、无数 4、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 )度。 ①15 ②60 ③90 ④120 ⑤180 5、下面各角中,( )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①5 ②10 ③15 ④20 ⑤25 三、“实践操作”显身手。56分 1、过A 点画一条射线,再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2厘米长的线段。 A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流传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流传学是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的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2.渊源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渊源学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研究者追根溯源,精心考证,探求它们的放送者,揭示其间的因果关系。 3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4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早的研究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影响研究”。由于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交往的联系,因此就出现了如下文学现象:日本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就运用了不少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就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神猴哈奴曼会三十六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王闹天帝宫殿的故事;相传李白首先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经云南而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骚》,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这难以理解的“摄提”、“孟陬”等词,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可能是希腊文,也可能是撒马里亚语等。这类研究,由于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流传、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所以就叫它为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 5平行研究对文类的各种问题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 6 渊源学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对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外来影响即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艺术技巧等的来源进行研究。按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25、笔述渊源:见之于文字的渊源。 26、印象渊源:指风景、艺术品、音乐等在视觉和听觉中的印象,勾起了作家创作的情感和思想 28、集体渊源: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学完了一单元的知识,通过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接下来,可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哦!祝你成功! 一、填空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比直角大的角叫()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 3.拿一张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4.角的大小与()无关,与()有关。 5.在钟面上,3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角;7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 ()角;8时半时针和分针组成()角。 二、选择 1.一条红领巾有()个角,其中有()个锐角,有()个钝角。A.1B.2 C.3 2.三角尺上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A.钝 B.直 C.锐 3.左图中有()个角。 A.8B.7 C.6 4.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1B.2 C.3 5.黑板上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

A.大B.小C.相等 三、解答 1. 上面图形中,是直角的有:是锐角的有:是钝角的有: 2.画1个直角、1个锐角和1个钝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3.从钝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笔直的线,这个钝角可能被分成两个什么角? 4.观察七巧板。 (1)说一说七巧板中的每块板是什么形状,上面各有哪些角。

(2)比一比5块三角形板的各个角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5.用剪刀将一张正方形纸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你有哪些不同的剪法?把你的剪法画出来,再填空。 还剩()个角还剩()个角还剩()个角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一两 2.钝锐 3.左右 4.两条边的长短两条边张开的大小 5.直钝锐 二、选择 1.C B A 2.B 3.A 4.B 5.C 三、解答 1、答案:直角有③⑥锐角有②④钝角有①⑤ 2、答案: 3、答案: (1)两个锐角(2)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3)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4、答案: (1)有1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1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中有4个直角,三角形中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平行四边形中有2个钝角和2个锐角。 (2)5块三角形板中每个直角都一样大,每个锐角也是一样大。 5、答案: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还剩(5)个角还剩(4)个角还剩(3)个角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知识点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知识点 线段、射线、直线、角 1、线段、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1)条直线。 3、从一点出发可以引(无数)条射线。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6、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有(1)个顶点,(2)条边。 7、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度量 1、测量任意角的大小所使用的工具是(量角器)。 2、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一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3、测量角的度数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能够准确的测量一个角的度数,强调要用格尺,要画弧度,要标明度数。 角的分类 1、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2、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360 3、1直角=。 901平角=。 1801周角=。 1周角= 2平角= 4直角 4、锐角是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画角 1、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某一度数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拓展: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所夹的角是30度。 知道几时整的时候是多少度。

《角的度量》单元测试卷

《角的度量》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 2.()角小于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 3.1平角=()直角1周角=()直角 1周角=()平角 4.下图中,∠1与∠2组成的角是()角,已知∠1=40°,那么 ∠2=()。 5.在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成90°是()时与()时;时针和分针 形成平角的时刻是()。 二、写出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的度数。 ()()()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 A.1 B.2 C.3 D.无数 2.角的两条边是两条()。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曲线 3.9:30,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4.在一个5倍的放大镜下看一个5°的角,看到的角是()。 A.5° B.25° C.30° D.45° 5.可以测出长度的是()。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角的边 四、给下面的角分类。 93°24°100°89°2°75°121°90° 锐角直角钝角 五、先量一量,再在里填上“>”或“<”。 精选

()() ()()六、量出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 七、按要求画一画。 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0°的角,并在角的一边上截一条3厘米 长的线段。 2.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135°110°72° 八、看图填一填。 图中有()条射线,()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 角,()个钝角。 九、看图计算。 1.已知∠1=35°,那么∠2=(),∠3=(),∠4=()。 2.已知∠1=65°,那么∠2=(),∠3=(),∠4=()。 3.已知∠1=30°,那么∠2=(),∠3=(),∠4=()。 精选

(完整版)5003-比较文学概论a卷答案

试卷编号:5003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春季学期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比较文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6年7月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15分) 1.垮学科 2.比较文学评论 3.林纾 4.意象 5.原型 6.水平接受 7.新批评派 8. 双向诠释 9.希腊神话 10.抒情、动作 11.《摩罗诗力说》 12.文学理论 13.《拉奥孔──论绘画和诗歌的界限》 14.超媒体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每个6分,共30分) 1. 比较文学是从世界的角度以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 错误。从世界的角度以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是总体文学,不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跟总体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正确。“和而不同”中首先是“不同”,没有不同就很难有发展,“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这种承认差别,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正是比较文学的精神。比较文学就是一方面要在不同文化的文学里,从诸多差别中,寻求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又要从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 3.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正确。题旨是指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而题材又是在对素材剪裁的的基础上写入作品的部分,因此题旨与素材的关系密切。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一方面是作家通过作品提炼出来的,并把作品内容的各个方面组成成一个整体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是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显然主题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得更密切。 4.中西文论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功能。因此,中西诗学在这方面的认识,应该说取得了完全的一致。(╳)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尽管中西文论中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

精选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角的度量知识点_知识点总结

精选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角的度量知识点_知识点总结 小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同学们可以通过角的度量知识点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4、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练习题 (1)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 ),它有( )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如果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其中( )最短。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3)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 )°,大于()°而小于()°的角叫做钝角。 (4)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对齐,角的一边要与量角器的()重合,而角的另一边所对量角器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 ),()就越大。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 (5)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2时成( )角,3时成( )角,6时成( )角。

角的度量(一)练习题及答案

《角的度量(一)》课时练 一、填一填。 1、1周角= ()个平角=()个直角=()个45°的角。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角,它是()度。 3、下午5时,时针和分针成()角。 4、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5、∠1与∠2的和是184°,∠2=54°,那么∠1=()。 6、∠1是∠2的3倍,∠1=120°,∠2=()。 7、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角。 二、判断。 1、一条射线O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5厘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3、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三、选择。 1、角的大小与两边()有关。 A、张开的大小 B、长短 C、无关 2、∠1+∠2+∠3=180°,其中∠1=50°,∠2=∠3,那么∠3=() A、55° B、60° C、65° 3、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掉一只角后,还剩()只角. A、3 B、4 C、5 4、()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 A、锐角 B、钝角 C、周角 5、关于线段、直线、射线,下列对比正确的是() A、直线最长,线段最短 B、直线和线段一样长,线段最短 C、直线和射线无法比较,线段可以测量 6、把一个25°角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看到的角是() A、10° B、25 C、50° 四、看图计算。 1、已知∠1=28°求∠ 2、∠ 3、∠4和∠5各是多少度?

∠2= ,∠3= ,∠4= ,∠5= 答案: 一、 1.2,4,8 2.平,180 3.钝 4.射线,顶点,边 5.130度 6.40度 7.钝 二、×××× 三、A C C B C B 四、 ∠2= 152度,∠3= 28度,∠4= 90度,∠5=62度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08春本科《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选修课) 通知1、本材料为作业参考答案,学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删减,不必完全照抄;没有作业册的科目学员自备16k横格本抄写作业,并写清你的姓名、学号、专业和年级等信息 2、交作业时间11月30日前; 3、辅导和交作业期间交学费,具体如下: ⑴08春汉文本科交第三年学费1500元⑶08秋小教交第二次学费及考试费1100元,订书者教书费300元。 ⑵09春汉文本科交第二次学费1500元、书费350元;09春汉文专科交第二次学费1000元、书费300元。 ★各年级学员欠学费请一并交上! 作业一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5分,共20分) 1、意象 2、翻译 3、管锥篇 4、文化割据主义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40分) 1、简述比较文学的功能。 2、概述美国比较文学发展历史。 3、鲁迅、田汉、郭沫若在接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方面分别表现出哪些不同特点。 4、“八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例,谈谈比较文学中主题和题材的流变。 2、为什么说接受和影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如何理解这一双向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意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象征:是以外在的、少见的事物,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 3、管锥篇:作者钱钟书。写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间,出版于1979.8全书七百八十一则,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古籍十种,引用八百多位外国学者的一千几百种著作,结合中外作家三千多人,阐发自己读书心得体会。《管锥篇》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之一。 4、文化割据主义:是指有些人深恐受到外来影响,极力鼓吹“纯而又纯”的本土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拒绝交往,拒绝改变甚至为此镇压内部改革求新的势力。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40分) 1、(1)、互识;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2)、互证:就是要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就,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3)、互补: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收营养,某求新的发展。 2、美国的比较文学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1871年,沙克福在康奈尔大学作了“总体文学还是比较文学”的学术报告,(第一位涉足比较文学)。 1877——1889年间,盖利曾在密执安大学开设以“文学批评的比较”为内容的专题讲座。(先驱) 1890——1891年间,哈佛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 1903年,美国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 1899年,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创立于歌伦比亚大学。 1910年,萧菲尔创办《哈佛比较文学研究》杂志 1942年,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克里斯蒂,倡导下产生了“比较文学委员会”,创办《比较文学通讯》 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问世 1953年,韦勒克发表《比较文学概念》 1962年,雷马克发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1969年,艾德礼发表《比较文学论文选集》提出“平行研究”的主张。 3、鲁迅极力突出的是浪漫主义中的革命与反抗精神,“忤万众不慑”的战斗勇气。 田汉更接近经典的浪漫派,热烈乐观,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浪漫人道主义的同情心,使命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对爱的力量的膜拜,都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彩。 郭沫若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他有“天狗吞宇宙”式的自我肯定与夸张,有横溢的激情,乐于从历史和神话中吸取灵感并且创造新的神话和新的理想世界。 4、刘勰把文学中复杂多样的风格归纳简约为“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又可以分为相对的四组: (1)典雅和新奇。典雅指引经据典,风雅蕴藉;新奇指“槟古竞今”,标新立异。这是以继承传统和创新的程度为标准来划分的。 (2)壮丽和轻靡。壮丽指立论卓越,体制宏伟,文采辉煌;轻靡指“浮文弱植,飘渺附俗”,也就是文辞浮华,飘忽无根。这是从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结合来考虑分类。 (3)远奥和显附。远奥指文章深沉不露,内容玄思深奥;显附指情理浅显,易于接受。这也是从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结合来考虑分类的。 (4)繁缛和精约。繁缛指喻众辞多,文采华丽;精约指“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这一组着重于形式,但“博喻”“剖析”仍与内容有关。 三、论述题:(40分) 1、答案要点:主题和题材的流变既牵涉到“传统继承”也牵涉到“引进”,应是构成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项研究可以纵向地考察某一主题或题材的历史发展。也要以横向把考察某一主题和题材如何被他种文化体系引进,或如何接受了他种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角的初步认识 执教:王巧玲 上课日期11月10日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假设、亲自探索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考虑到此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平时与角接触较多,对角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角的特征,尤其是从生活中的角,首先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却是非常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从而引入正确的表象,再通过摸角、描角、找角、做角、创设角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将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融为一体,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做角。 2、数学思考:在对角的形状、大小、组合的探索中,认识角,发展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角,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其作用的大小。 4、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体会几何图形的美感,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角的初步认识 一、导入课题 出示五角星三角板 师:比较一下五角星、三角板上有什么? 生:角 二、探索新知 师:三角板有几个角?谁上来指一指。 生指点 师:我把你们指的角描在黑板上(描点) 师:这是你想像中的那个角吗?怎样指才是一个角 生指 师:把**指的角描下来。 师:这是角的顶点,这两条是角的边(板书:顶点、边)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师:由一个顶点2条边组成的这个图形就是角。(再画上一条弧线作角的标记) 2、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 3、描三角板上的一个角 4、练习P34/1要求:是角的标上角的记号 P39/2增加6边形和扇形 三、找生活中的角 1、书本情景图中找角 2、教室里找角 四、创造角 1、按照要求做一个活动角 2、能不能把你的角变大 师:怎么把角变大 把角的什么变大,角就变大了? 学生操作活动角使他们变大变小 师:你发现了什么?怎么样就变大了?怎么样就变小了? 3、创造角:小组活动,选用线、圆形、吸管进行折角,组长分工好。

最新角的度量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不可延长。 2、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只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长度。 3、直线:没有端点(或者说“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长度。 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 “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 的两条“边”。角要用弧线 表示大小。 5、角的标注: 角的标注方法有两种: (1)用数字代表角,并 在旁边标出角的度数 (如果有的话)

(2)直接将角的度数标注 在弧线旁 注意:角度一旦知道大小,一定要标出,便于解题,标注时注意要写上 单位,如果写不下要用线段引 出再进行标注。 6、过点画直线的数量: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也就是“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7、角的度量方法: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待测角的)顶点重合 (2)(量角器的其中一条)0刻度线与

(待测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与0刻度线同圈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8、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9、一副(两个)三角板的度数: 一副三角板有2个直角, 4个锐角 一个三角板有1个直角,2个锐角,且这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10、余角、补角和对顶角: (1)两个角的度数相加和 为90°,就说这两个角 “互为余角”。如右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3 角的度量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爽爽文库汇编之 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

2.平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3.周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角之间的关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画角的方法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1)做到“两重合”,即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所画的射线重合。(2)看准度数,所画的边对应的0°刻度线在内圈,看的就是内圈的刻度;所画的边对应的0°刻度线在外圈,看的就是外圈的刻度。 教学环节2:易错警示素养延伸 1 错误认识直线的特征 【例题1】判断:一条直线长100米。()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其长度。 规避策略: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所以长度是无限长的。 2数射线的方法不对 【例题2】填空:图中有()条射线。 错误答案:2 正确答案:4 错点警示:以A点为端点,向左、向右共可以数出两条射线,同样以B点为端点也可以数出两条射线。

规避策略:数射线的关键是找准端点,如果这个点在一条直线上,由这个点能数出2条射线。 3 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与外圈刻度混淆 【例题3】填空:这是一个()度的角。 错误答案:60 正确答案:120 错点警示:当角的一边与内圈0°刻度线重合时,另一边所对的刻度要读内圈的刻度。 规避策略:量角时,角的一边和内圈的0°刻度线重合,就读内圈的刻度;和外圈的0°刻度线重合,就读外圈的刻度。 4 画角没有标出角的符号 【例题4】画一个周角: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没有标出角的符号,导致周角与射线无法区别。 规避策略:画角时一定要标出角的符号。 5 对角的画法掌握不够灵活 【例题5】判断:只要画角就必须用量角器。()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完整版)《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

《比较文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填(20分) 1、比较文学具有 ( 开放性 )、( 多方位 )、( 动态性 ) 的特点。 2、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 ( 认同 ) 和( 离异 )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3、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 ( 影响 )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 平行 )研究。 4、标志着比较文学正式成为一门有条理、有系统的学科,是( 戴克斯特 )的学术活动。 5、被誉为法国比较文学喉舌的杂志是 ( 《比较文学评论》 ),创始人是(巴登斯贝格 ) 。 6、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1899年创立于( 哥伦比亚大学 )大学。 7、德国古典语文学家 ( 霍普特 )关于荷马史诗和尼伯龙根之歌的平行研究为德国比较文学开辟了道路。 8、东欧唯一译本自成体系的比较文学理论性著作是 (久里申 ) 的《比较文学研究》。 9、文化外求的三个方向是 ( 外求于他种文化;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外求于他种学科)。 10、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朔到 ( 1897年 ) 年林纾翻译《茶花女》。 1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则是在 ( 20年代末30年代 )(时间)。 12、三四十年代显示我国比较文学实绩的是 ( 朱光潜 ) 的《文艺心理学》、《诗论》和钱钟书的(《谈艺录》)。 二、名词解释(20分) 1、文学批评: 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与评价。文学批评在一定的文学历史中来进行,它必然是某种文学流派、文艺思潮的反映,因此又必然和文学史相联系。 2、文化转型: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了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3、文化离异: 表现为批判和扬弃,即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怀疑,甚至否定、打乱既成规范和界限,对被排斥和曾经被驱逐到边缘的加以兼容,把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因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批判,乃至颠覆。 4、题旨(母题): 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题旨,或称母题。题旨或母题是可以从题材中读出来的某种意义,它是一种可以在各种主题中多次出现的因素。 三、简答题(30分) 1、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划分是指什么?举例说明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文学研究的两个不同层次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和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这两个层次之间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例如文学理论不仅可以进行某一国的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进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也可以对某一文艺理论问题,从世界的角度进行总体性的研究。无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都有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方面的内容。 2、简述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一书的观点? 答:(1)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种族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2)对比较文学来说,比较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同研究从阅读中可能发现的相互影响和平行现象一样有价值;(3)比较文学不能只用来研究文学史(渊源和影响),而且也要用来研究和评论和当代文学;(4)比较文学上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它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都有统一的一面,因而存在从国际的角度来展望建立全球文学史和文学学术这一遥远的理想;(5)比较文学的性质和对象决定了它不可能只局限于运用单纯的比较方法,在比较文学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一、线段、直线、射线 1、 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图一)。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图二)。 3、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4、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 二、角 1、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通常用符号“∠”表示,如图:记作:∠1;读作:角1。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的越开,角越大;张开 名称图形命名相同点不同点 线段 线段AB; 线段BA 直的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可以测量其长度射线 射线AB(只 有一种读法, 从端点读起) 直的有一个端点 只向一端 无限延伸 不能测量其长度直线 直线AB; 直线BA; 直线l 直的没有端点 向两端无 限延伸 不能测量其长度

得越小,角就越小。(放大镜不能把角放大。) 4、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表示;如1度记做1° 5、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 三、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1)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量角时,角的一条边与内圈的0°刻度线重合,读内圈的度数;与外圈的0°刻度线重合,读外圈的度数。) 四、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如画65°的角) (1)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 (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与0刻度线同圈的)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5)画小弧线,标注 五、角的分类: (1)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2)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3)0°<锐角<90°;直角=90°; 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 (4) 1个平角=2个直角;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练习题

第二单元---角的练习题一、填空题。 1.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 )角,它有( )度。 3.计量角的单位是( ),用符号()来表示。 4.1周角=( )平角=( )直角=( )45°的角。 5.时钟在5时的时候,它的时针和分针成( )角。 7.∠1+∠2+∠3=180°,其中∠1=52°,∠2=46°,那么∠3=( )。 二、判断题。 (1)角的两边越短,角的度数越小。( )(2)线段比射线短,射线比直线短。( ) (3)时钟在9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4)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 (5)3点30分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6)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越大。( ) (7)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 (8)一个平角等于90°。( ) 三、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四、看下图计算各角度数。 1、已知∠1=28°求∠ 2、∠ 3、∠4和∠5各是多少度? 第二单元---角的练习题 (1)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如果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3)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 大于()°而小于()的角叫做钝角。 (4)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对齐,角的一边要与量角器的()重合,而角的另一边所对量角器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就越大。 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 (5)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2时成()角,3时成()角,6时成()角。 (6)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角、()角、()角。 1平角=()度=()直角 精品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笔记及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译介论)【圣才出品】

第7章译介论 7.1 复习笔记 一、译介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一)译介学的基本定义及内涵发展 1.定义 译介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异质文学翻译互动研究。 2.学理基础:“国别文学”与国际文学交流的存在 3.主要研究内容 (1)译家译作与国别文学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2)译作对输入国文学及其文学史的影响 (3)国别或国际翻译活动、翻译思潮及其对总体文学的影响。 (4)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将翻译作为世界文学及文化发展的主要建构力量进行研究。 4.内涵发展 译介学顾名思义兼有“媒介(中介)”和“翻译”两层意思: (1)作为“媒介(中介)”的译介学起源于法国学派。

(2)文学的交流“翻译是最重要的途径”,译介学自然要将翻译作为“比较文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5.译介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1)十分关注译介学的学科属性,注意译介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内涵衔接; (2)十分关注文学交流中属于译入语文化的文学系统; (3)注意研究文学交流的全过程。 6.根据苏珊·巴斯奈特的观点,西方当代译介学研究迄今经历过的三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由以色列学者佐哈依据结构主义理论所创立的“分层系统”理论阶段; (2)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学者提奥·赫曼斯初具后结构主义理论品质的“译者隐喻语言映射”理论阶段; (3)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所创立的“文学调控”理论阶段 ①翻译与民族文化及民族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 ②如何评价翻译之为文化和文学的主要建构力量? ③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与文学文本经典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④关于译作的文化与文学整合功能,译者心中的“印象”如何?该“印象”又如何以隐喻的方式得以曲折地表达? ⑤翻译文学在民族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界定? ⑥如何考察文学史特定发展阶段中翻译活动的运行模式?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大全

一、按要求经过下面的点(o ),画一个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二、判断,下面图形中,请你在是角的图形下面画“√” 三、判断下面的话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2)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1个角以后,还有3个角。( ) (3)用纸折角,折出的角的大小,与这张纸的大小无关。( ) (4)老师的三角形板上的直角比同学们三角形板上的直角大。( ) (5)一个正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与一个长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是相同的。( ) (6)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 ) 4、直角没有顶点。 ( ) 5、扇子有3个角。 ( ) 6、直角不是角。 ( ) 7、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 8、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 9、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 10、小刚身高125厘米。 ( ) 11、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 ) 七、按要求填序号。 上面的图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角。 上面的图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角。 上面的图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直角。

五、把下图里的直角标记出来。(16分) 、在方格纸里画一个有直角/钝角/锐角。 一、我会填。 1、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一把三角板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 3、一个长方形有 ( ) 个角,有 ( ) 个角是直角。 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 )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6、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 个角 (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