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锅炉脱硫技术办法

t锅炉脱硫技术办法

t锅炉脱硫技术办法
t锅炉脱硫技术办法

t锅炉脱硫技术办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75t/h煤粉炉烟气脱硫

(湿式钙法)

目录

3×75t/h煤粉炉烟气脱硫工程

1总则

1)本技术方案适用于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制碱事业部3×75t/h煤粉炉烟气脱硫工程,根据环保要求,结合业主实际情况及业主方要求,对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制碱事业部3×75t/h煤粉炉烟气脱硫工程编制本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设计为三炉三塔湿式钙法法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到98%以上,能够满足国家现有的相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法规、标准的要求,并具有前瞻性。

2)本技术方案的内容是按3×75t/h煤粉炉脱硫系统编制。其中脱硫岛

吸收系统、工艺水系统、副产品处主要包括浆液制备及输送系统、烟气系统、SO

2

理系统,脱硫岛外辅助系统主要包括向脱硫岛的供电、供水、供气及结构建筑工程部分。

3)脱硫装置是完整的、安全的、经济的、可靠的。脱硫装置按20年寿命设计。所提供的设备是最新技术。

4)本工程设计根据目前国内同类型锅炉烟气脱硫项目的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原则上设备及材料国内采购,关键设备进口。

5)脱硫岛整体设计布局紧凑、合理、系统顺畅,运行经济,节省占地,节省投资,脱硫工艺流程合理,并缩短各种工艺管线,,及维护和检修的方便。

6)贯彻节约用水的原则,减少水量消耗。

7)工艺系统设计和设备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与锅炉100%同步运行。

8)系统年利用小时数按8400小时考虑(24小时350天)。

2概述

2.1项目概述

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制碱事业部现有75t/h煤粉炉三台,从锅炉烟囱排出的废气含有SO

、氮氧化物、粉尘等既影响操作区环境,又污染大气,根据环保有关

2

、颗粒物等污染物排入大气必须达标排放。

规定,SO

2

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业主方提供的锅炉相关数据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根据业主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结合我公司的技术优势,采用湿式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技术方案,脱硫系统采用三炉三塔设计方案。

我公司引进国外先进、可靠性高、技术成熟的喷淋空塔烟气脱硫工艺,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消化,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该工艺,比如脱硫塔烟气均流装置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脱硫技术工艺。

2.2脱硫系统概述

2.2.1本工程为脱硫塔改造工程,我公司根据贵公司提供的数据设计如下方案:1)炉内喷钙脱硫+炉外半干法脱硫(原有设备),炉内喷钙脱硫效率50%,炉外半干

初始浓度为4500mg/Nm3,脱硫后净

法脱硫效率80%,贵公司提供的数据为:SO

2

浓度为150mg/Nm3。4500mg/Nm3*50%*20%=450mg/Nm3,故这种改造方

烟气SO

2

式不能达到脱硫要求。

2)炉外半干法脱硫(原有设备)+冲渣水脱硫,贵公司提供的冲渣水数据为170m3/h,

浓度为4500mg/Nm3脱硫至2600mg/Nm3左右,而半干法脱硫

如此水量只能让SO

2

(原有设备)脱硫效率为80%,即2600mg/Nm3*0.2=520mg/Nm3,故这种改造方式

亦不能达到脱硫要求。

3)湿法(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此法烟气脱硫是现今用途最广、工艺最成

熟、脱硫效率较高的一种脱硫工艺,在合适液气比的情况下可达到98%以上。按SO

浓度为4500mg/Nm3计算,4500mg/Nm3*0.02=90mg/Nm3,完全满足环保要求。

2

2.2.2本工程为在75t/h煤粉炉引风机出口烟道至主烟囱间建设烟气脱硫装置。脱硫入口烟气接自煤粉炉引风机出口经烟道至脱硫塔,经过脱硫后,净烟气通过塔顶烟囱排放,新标准规定系统不设旁路系统。

2.2.3本工程建设内容为烟气系统、SO

吸收系统、吸收剂输贮及制备系统、副产

2

物系统、检修起吊设施、废水处理系统、烟囱防腐、给排水系统、热力系统、供配电系统、仪表及控制系统、通信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结构建筑、总图及运输等保证脱硫系统正常运行的全部设施。

2.3总体设计原则

本装置采用三炉三塔系统配置。烟气脱硫效达98%以上。

按照《工业锅炉及窑炉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的规定和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制碱事业部的要求,烟气脱硫后达到如下指标:<150(mg/Nm3)烟尘<50(mg/Nm3)

SO

2

吸收系统、工脱硫工艺系统主要由吸收浆液制备及输送系统、烟气系统、SO

2

艺水系统、脱硫副产品处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滤液处理系统组成。

烟气进入吸收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净烟气通过塔顶烟囱或者经原烟囱排放至大气。

2.4设计主要标准和规范

2.5设计参数

2.5.煤粉炉烟气参数

(1)电源:220/380V±10%(单相/三相);频率:50Hz±2%。(2)蒸汽:0.6~0.8MPa(表压)

(3)原水:在界区处的工作数据

—温度:地下水; —绝压:≥0.4MPa;

—经过滤,无泥砂、腐蚀性物质和有机物。

3脱硫工艺说明

3.1湿式钙法脱硫工艺介绍 3.1.1原理

湿式钙法脱硫工艺是一种利用碱金属钙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作为SO 2的吸收剂,净化处理烟气的工艺。系统主要由吸收剂制备系统、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和烟气系统组成。来自除尘器的烟气经过升压后经原烟道挡板门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内进行SO 2的脱除。吸收液通过喷嘴雾化喷入吸收塔,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并覆盖吸收塔的整个断面。这些液滴与塔内烟气逆流接触,发生传质与吸收反应,烟气中的SO 2、SO 3被吸收。SO 2吸收产物的氧化和中和反应在吸收塔底部的氧化区完成并最终形成石膏。

为了维持吸收液恒定的pH 值并减少石灰耗量,石灰浆液被连续加入吸收塔,同时吸收塔内的吸收剂浆液被搅拌机、氧化空气和吸收塔循环泵不停地搅动,以加快石灰在浆液中的均布和溶解。 3.1.2化学过程

1)SO 2+H 2O →H 2SO 3吸收

2)Ca(OH)2+H 2SO 3→CaSO 3+2H 2O 中和 3)CaSO 3+1/2O 2→CaSO 4氧化

4)CaSO 3+1/2H 2O →CaSO 3·1/2H 2O 结晶

5)CaSO 4+2H 2O →CaSO 4·2H 2O 结晶 6)CaSO 3+H 2SO 3→Ca(HSO 3)2pH 控制

同时烟气中的HCL 、HF 与Ca(OH)2的反应,生成CaCl 2或CaF 2。吸收塔中的pH 值通过注入石灰石浆液进行调节与控制,一般pH 值在5.5~6.5之间。

本工程脱硫系统由烟气系统、喷淋反应塔吸收系统、氧化钙制浆系统、石膏回收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水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氧化钙湿法脱硫工艺流程:氧化钙粉经加水消化制成10~15%浓度的浆液,用乳液泵打入脱硫塔下部贮液槽中,再经循环泵打入喷淋系统,喷淋脱硫。为了避免溶液饱和,塔底定期自动外排5%左右的脱硫废水,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循环回用,小部分达标后排放。

在我国,重庆珞璜电厂首次引进了日本三菱公司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装置与两台360MW 燃煤机组相配套。机组燃煤含硫量为4.02%,脱硫装置入口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为3500ppm ,设计脱硫效率大于95%。该工艺的流程图见下图。

详细脱硫除尘流程图见附图。 3.2工艺特点

(1)脱硫效率高。湿式钙法脱硫工艺脱硫率高达98%以上,脱硫后的烟气不但二氧化硫浓度很低,而且烟气含尘量也大大减少。?

(2)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性好。国外湿式钙法脱硫装置投运率一般可达98%以上,由于其发展历史长,技术成熟,运行经验多,因此不会因脱硫设备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是新建脱硫工程采用湿法脱硫工艺,使用寿命长,可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3)吸收剂资源丰富,价格便宜。作为湿式钙法脱硫工艺吸收剂的石灰石,在我国分布很广,资源丰富,许多地区石灰石品位也很好,碳酸钙含量在90%以上,优者可达95%以上,制得石灰价格也低廉。运行费用低。

(4)脱硫副产物便于综合利用。湿式钙法脱硫工艺的脱硫副产物为脱硫石膏。在日本、德国脱硫石膏年产量分别为250万吨和350万吨左右,基本上都能综合利用,主要用途是用于生产建材产品和水泥缓凝剂。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增加厂效益、降低运行费用,而且可以减少脱硫副产物处置费用,延长灰场使用年限。

(5)技术进步快。近年来国外对石灰-石膏湿法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不断的改进,如吸收装置由原来的冷却、吸收、氧化三塔合为一塔,塔内流速大幅度提高,喷嘴性能进一步改善等。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可望使该工艺占地面积较大等问题逐步得到妥善解决。

(6)占地面积小:锅炉现场虽然紧凑,但完全能够满足工艺设备布置。

(7)采用PLC模块控制,整套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控制可靠,启停灵活。4脱硫工艺计算(单台计算)

4.1处理烟气量

引风机风量:159000m3/h

原始排放浓度

4.2SO

2

本设计浓度为4500mg/Nm3

4.3脱硫效率

本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应不低于η,以满足排标要求:

η≥(4500-150)/4500×100%=96.6% 4.4生石灰粉耗量、年脱硫量、石膏年产量

由3.1.2可简化成化学方程式:

SO

2+2H

2

O+Ga0+1/2O

2

=GaSO

3

·2H

2

O

3256156

6010XY

每小时石灰耗量:G

石灰h

=(103*6010*56/32)/8400h/85%=1473kg/h 石灰年耗量:G石灰a=6010*56/32/85%=12375t/a

年脱硫量:GSO

2

=159000m3*0.0045kg*8400h*10-3=6010t/a 石膏年产量=(6010*156/32)*1.1=32230t/a

4.5脱硫反应循环液气比

取12~15L/Nm3

4.6Ca/S摩尔比

取1.05

4.710%CaO浆液量

每小时CaO浆液量:G=1473/10%=14730kg/h

4.8溶液循环流量

循环量G

循环

=1908~2385m3/h

4.9耗水量

每小时蒸发耗水量=0.6t

每年耗水量:G=5040t

4.10电耗量

电耗量:520kWh

5运行费用(单台系统)

5.1经济指标

电费:0.65元/kWh

水费:1.5元/吨

石灰:300元/吨

石膏:150元/吨

人员工资:3.5万元/人·年

5.2脱硫运行成本

年运行时间按8400(24小时350天)小时计算:

运行费用统计表

6建造费用

此方案采用一炉一塔式,塔身及内件采用玻璃钢材质,配有烟气系统、喷淋反应塔吸收系统、氧化钙制浆系统、石膏回收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水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总计建造费用850万左右,具体费用需技术方案商定后而定。

100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技术方案

100 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 技术方案

1、总论 1.1 概述 锅炉烟气经除尘器、主抽风机,汇入混凝土烟囱进行排放。由于锅炉在燃烧过程中除散发大量粉尘,还产生SO2、NO x、重金属、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保护环境,拟建一套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从而保证锅炉烟气的达标排放。 1.2 项目范围 新建的烟气脱硫工程为交钥匙工程,包括:从原烟道引出的进口烟道到脱硫塔的直排烟道;石灰浆液制备系统;吸收塔系统;副产物处理系统;低压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土建部分及其它附属系统。 1.3 建设条件 1.3.1 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于锅炉房现有的空地上。 1.3.2 烟气工艺条件 1.3.3 供水条件

工艺水系统的设计,以节约用水为原则。本脱硫系统除管道冲洗用水、设备冷却水必须使用工艺水外,其它用水可以使用生产中的循环水。要求甲方提供的工艺水参数:20 m3/h,压力≥0.2MPa。 1.3.4 供电条件 新上脱硫设施380V低压用电电源由业主方接至低压配电室进线柜。系统低压供电再由配电室放射式的向各电机、PLC屏、仪表屏及照明箱供电。要求甲方提供的进线参数:220 /380V,二级负荷;三相四线制。 1.3.5 脱硫剂供给条件 要求甲方提供石灰粒度为200目,纯度不得低于80%的石灰粉。钠碱为工业用面状碱或片状碱。 2、设计依据及脱硫工程建设条件 2.1 设计依据 (1)HJ462—2009《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2)GB13223-2003《火电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GB13271-200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5)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7)HGJ229—1991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锅炉脱硫除尘方案1(精)

锅炉废气治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广州市微乐环保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二OO七年十一月

目录 一、概况 (3) 二、工艺流程说明 (3) 三、余热回收装置设备说明 (4) 四、锅炉烟气治理方案 (5) 五、旋流板介绍 (6) 六、吸收剂的选择 (9) 七、改造后的技术指标 (11) 八、主要设备、材料表 (11) 九、运行费用估算 (12)

一、概况 根据用户现使用的燃重油6吨锅炉3台。由于燃用含硫量较高的重油,其燃烧烟气的SO2和灰尘等污染因子含量超出了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标准,须对烟气进行治理后达标排放,我公司受委托制定本套治理方案。 锅炉其工作特性决定其排放的烟气温度较高,温度视其工作对像及种类而定,一般都在220℃以上。这样的烟气温度对于烟气的治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大大降低了SO2的吸收效率,造成处理后的烟气严重带水并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方案设计先采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省煤器)将烟气温度从220℃降至160℃,为下一级的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工序创造一个有利的烟温条件,使烟气治理得以高效、合理和稳定。同时又有效利用烟气余热达到节能、减排和增效等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本烟气治理方案设计是目前国际及国内都均为先进的湿法旋流板塔脱硫除尘工艺。旋流板塔体材质为耐腐蚀316L不锈钢,本方案选用耐腐蚀316L 不锈钢作为塔体材料,塔内旋流板均采用316L耐腐蚀不锈钢制造。 二、工艺流程说明 工艺流程:锅炉的烟气经过余热回收装置将烟温降低后,由引风机统一强送至旋流板脱硫除尘塔集中处理后达标高位排放。流程图如下:

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详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姓名: 学号: 年级: 系部: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2) 1.1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 (2) 1.2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2) 2设计方案 (3) 2.1物料衡算 (3) 2.2工艺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4) 2.3除硫效率 (7) 2.4除硫设备的论证 (7) 2.5工艺方案 (7) 3工艺计算 (9) 3.1冷却塔 (9) 3.2吸收塔 (10) 3.3换热器 (12) 3.4泵和风机的选型计算 (13) 4附图...................................................................................................................... - 1 -5结论...................................................................................................................... - 2 -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1.1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 1.2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1.2.1课程设计目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配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而单独设立的设计性实践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基础和主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内主要设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能力。1.2.2设计要求 设计思想与方法正确;态度端正科学;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专业基本工程素质;具备正确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按时按量独立完成;图文工整、规范,设计计算准确合理。整体设计方案要重点突出其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1.2.3课程设计参数和依据 1. 设计规模 锅炉蒸发量15t/h 2. 设计原始资料 (1)煤的工业分析如下表(质量比,含N量不计): (3)锅炉热效率:75% (4)空气过剩系数:1.3 (5)水的蒸发热:2570.8KJ/Kg (6)烟尘的排放因子:30% (7)烟气温度:473K (8)烟气密度:1.18kg/m3 (9)烟气粘度:2.4×10-5 pa·s (10)尘粒密度:2250kg/m3 (11)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12)烟气中烟尘颗粒粒径分布

35t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方案

35t/h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方案 1. 设计依据: 根据业主要求2#3#锅炉并用一台脱硫塔,使用1#锅炉脱硫塔方案,下面主要以4#锅炉做脱硫方案: 1.2自然条件 1.2.1气象 最高气温C,最低气温°C; 夏季平均气压Hpa,冬季平均气压Hpa; 最大风速m/s,平均风速m/s ; 最大降雨量mm ,最小降雨量mm 。 1.2.2水文地质 地下水位高程为m

最大冻土深度mm ;地震烈度6度。场地土类别3类,海拔高度米。 1.3主机型号与参数 锅炉型号:煤粉炉。 1.4技术要求 ①除尘效率:〉99.9%; ②脱硫效率:》85% ③烟尘排放浓度:v mg/Nm3; ④脱硫后的烟气温降:v 65C; ⑤装置总阻力:v 800pa; ⑥碱液PH值:11~12.6 ; ⑦排放烟气含湿率:W 6.5 % : ⑧林格曼黑度1级。 1.4.1国家对火电厂烟气SO允许排放浓度: 当燃煤含硫量S< 1.0 %时,为2100mg/m ; 当燃煤含硫量S> 1.0 %时,为1200mg/m ; 1.4.2 国家现行SQ排放限值表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SQ排放限值 1.5质量要求 1.51烟气脱硫后含湿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含湿率W 6.5 %引风机 不带水、不积灰,不震动; 1.52主体设备正常使用寿命15年以上; 1.53塔内设备不积灰、不结垢; 1.54补水管、冲洗管为不锈钢厚壁管道或硬塑管; 1.55主塔采用耐火阻燃玻璃钢材质制做。 2. 技术规范与标准 2.1技术要求按《HCRJ040-1999规定执行;

2.2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2.3小型火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2.4国家环保局制定的《燃煤SQ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5 国家标准《GB1322—1996》,《JB/2Q4000.3-86》; 2.6地方标准:按当地环保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2.7国家标准:《大气污染源综合排放标准》。 3. 烟气脱硫技术方案 3.1 处理烟气量Q=132000n/h。 根据国家环保局关于推广湿法脱硫的意见及企业现状,设计采用双碱法脱硫工艺。设脱硫塔1座,圆形结构,直径①3200 ,高H9500,双层。塔体采用耐火阻燃型不锈钢钢制作。 设计选用廉价石灰CaO作脱硫剂。即石灰经消化后,加水搅拌,制成Ca(OH)浆液,用水泵送至脱硫塔与烟气接触,吸收烟气中的SO。 设计钙硫比为1:1.05。 3.2 脱硫工艺系统组成 脱硫工艺由主塔、水气分离装置、脱硫风机、石灰投加系统、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循环水系统及管道组成。 4. 工作原理 脱硫除尘采用《涡轮导波旋涡微分潜水装置》。它是我国新一代脱硫除尘一体化咼新技术设备。其除尘率可达99.9% ,脱硫率95% ~99% ! 锅炉含尘烟气由主烟道进入脱硫塔,根据空气动力作用,设计以特定的角度、方向、流速旋转上升,在塔内储液槽的碱性液里,相互交溶、旋 涡、碰撞,液体单位表面积迅速扩大,气、液、固三相粒子间的质量和能量

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项目概况 (5) 1.2编制依据和原则 (6) 1.3项目投资单位介绍 (8) 1.4项目建设情况 (9) 1.5项目建设背景 (9) 1.6项目建设必要性 (12) 1.7研究范围 (13) 1.8研究结论 (13) 第二章项目建设概况 (14) 2.1项目设计基本参数 (14) 2.2设计指标 (16)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工程技术方案 (17) 3.1建设规模 (17) 3.2工程技术方案 (17) 3.3工艺流程 (25) 3.4工艺设备 (34) 3.5仪表及控制 (41) 3.6电气 (51)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66) 4.1项目选址 (66) 4.2建设条件分析 (67) 第五章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 (69) 5.1原辅材料供应 (69) 5.2燃动力供应 (69) 第六章总图运输 (70) 6.1设计依据: (70) 6.2设计原则: (70) 6.3项目总平面布置 (70) 6.4工厂运输 (70)

6.5储运 (71) 6.6公用辅助工程 (71) 6.7管道的敷设 (73) 6.8建筑设计 (73) 6.9建筑部分 (74) 第七章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 (78) 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8) 7.2节能措施 (78) 第八章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80) 8.1项目自然环境 (80) 8.2设计依据 (80) 8.3执行标准 (81) 8.4环境污染分析 (82) 8.5环保措施的效果分析 (82)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83) 9.1自然危害因素对劳动安全卫生的影响分析 (83) 9.2项目对劳动安全卫生的影响分析 (84) 9.3安全卫生主要措施 (85) 第十章消防安全 (88) 10.1执行的标准、规范 (88) 10.2消防设计原则 (88) 10.3消防措施 (88)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90)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91) 12.1项目工程总进度 (91)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3) 13.1投资估算依据 (93) 13.2项目总投资估算 (93) 13.3建设投资估算 (94) 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96)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及应用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8-07-23T09:49:58.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宗涛 [导读] 摘要:随着国内外环境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对于燃煤脱硫技术应该加大力度。 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摘要:随着国内外环境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对于燃煤脱硫技术应该加大力度。因燃前脱硫技术的成本最低,短期我国中小型锅炉的燃煤脱硫的主攻方向仍是燃前脱硫技术,燃中脱硫与燃后脱硫为适当补充。火力发电厂等大型锅炉采用燃后脱硫技术,更加注重工艺过程的改进,以提高脱硫除尘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应用 1 导言 空气净化技术:介绍了当前国内外主要的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关于火电厂进行脱硫工艺选择的原则并给出了建议。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二氧化硫大量排放,是造成我国酸雨污染加重的首要原因。电力行业是燃煤大户,循环水,我国现有的3亿多千瓦发电机组中,超纯水器,约有2.4亿千瓦是火电机组,每年发电耗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比例由1998年的41.6%上升到2002年的54.9%,上升了13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2亿千瓦,若不采取控制措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占全国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二。因此,削减和控制燃煤电厂污染,是我国能源和环保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软水机。国家最新颁布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对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具体的限制要求,其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控制限值已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要求。这对火电厂烟气排放脱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先进且高效的脱硫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经济分析相关的主题文章:舟山水处理处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系统金华水处理处理-“十二五”期间火电厂脱硫技术要求更高.html 漂莱特树脂-低温等离子体除臭技术水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水处理设备将被污染的工业废水或河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 2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及应用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以上,耗煤量约30亿t/a,由此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了减轻污染,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促进工业的发展,我国对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些由于其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原因而未能得到推广使用。现阶段已大量应用于工业的主要烟气脱硫技术根据所用的吸收剂(反应剂)或吸附剂的不同,分为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方式。 2.1 湿法脱硫 湿法脱硫是用液体作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方法。该法所需设备小、投资低、操作方便、脱硫效率高。但烟气经过湿法脱硫后,温度低、湿度大,排出后会笼罩在烟囱周围地区,且难以扩散。根据所使用的吸收剂的不同,湿法脱硫主要分为氨法、钠法、钙法、双碱脱硫法等。 2.1.1 氨法 氨法是用氨水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吸收率达80%~90%,中间产物为亚硫酸铵和硫酸铵,该法适用于火电厂锅炉烟道气的处理和氨来源充沛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中间产物,回收硫酸铵、石膏和单体硫等副产物。 2.1.2 钠法 钠法是用氢氧化钠、碳酸钠或亚硫酸钠水溶液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因为该法具有对二氧化硫吸收速度快,管路和设备不容易堵塞等优点,所以应用比较广泛,吸收液可经无害处理后弃去,或经适当方法处理后获得Na2SO4晶体、CaSO4?2H2O和S等副产物。 2.1.3 钙法 钙法又称石灰―石膏法,是用石灰石、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浮浊液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钙经空气氧化后可得到石膏。该法所用的吸收剂价廉易得,回收的大量石膏可用作建筑材料,由此被国内、外广泛采用,特别是适用于电石法生产PVC的企业,可利用电石渣液作为吸收液,其脱硫率达75%左右。 2.1.4 双碱脱硫法 双碱脱硫法即用氢氧化钠作为脱硫剂,氢氧化钙作再生剂。其脱硫率达80%,反应产生的石膏可再利用,氢氧化钠可作为脱硫剂循环使用。对于氨法、钠法、钙法及双碱脱硫法,如果需要回收中间产物,必须先进行除尘再脱硫;如不回收中间产物,脱硫除尘可同时进行。如现普遍采用的脱硫除尘为一体的水膜除尘脱硫塔,旋流塔烟气脱硫除尘技术,还有花岗岩水膜旋流高效脱硫除尘技术。其主要的工艺流程为将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送入吸收塔。吸收液由塔顶进入,使烟气与碱性水充分接触,生成物从吸收塔下部流出,上清液可重新自塔顶送入循环使用。当碱性水饱和后,要将其排出,并换入新的碱性水。由于碱性水与二氧化硫的反应产物易结晶析出而堵塞喷头,影响布水的均匀性。现开发的旋流塔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即烟气通过旋流板上一定角度的缝隙时所产生的旋流来切割连续送入的碱性水,使水分散成雾状液滴。液滴与烟气充分接触,液滴中的碱性水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起化学反应,把二氧化硫生成物由气相移入液相。这种布水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对水质要求不高,避免了碱性物质结垢等原因导致进水管端与旋流板缝隙处结垢,不影响布水的均匀性,可供水量大,随水进入的脱硫成分有保证。但碱性水的腐蚀是推广湿法脱硫的主要障碍,有待解决。 2.2 干法脱硫 干法脱硫采用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附剂(或反应剂)。干法脱硫后,烟道气仍具有较高的温度(100℃以上),排出后易扩散,但设备庞大、投资高、脱硫效率低、技术难度也较大。干法脱硫主要有活性炭法、活性氧化锰吸收法、催化氧化法以及还原法等。常用的有活性炭法和催化氧化法。 2.2.1 活性炭法 活性炭法是利用活性炭的活性与较大的比表面积使烟气中的SO2在活性炭表面上与氧及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而被吸附: 2SO2+2H2O→2H2SO4。在吸附设备中,由于活性炭的工作状态不同,可分为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动床活性炭脱硫法等。用水洗脱吸在活

锅炉钠碱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

锅炉烟气脱硫除尘 技 术 方 案

目录 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介绍 0 二、设计依据 0 三、设计原则 0 四、治理方案 (1) 五、技术特点 (6) 六、运行费用及设备报价 (7) 6.2设备清单及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装与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成功案例(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公司资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介绍 业主现有2T锅炉需配套除尘脱硫设备,现委托我公司对排放烟气除尘脱硫处理系统设计提出方案。 二、设计依据 1、《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14) 2、《烟气脱硫除尘装置技术条件》(HCRJ012-1998) 3、《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5-83) 4、《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技术条件>(JB/T8471-96)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6、国家环保局制定的《燃煤SO2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三、设计原则 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为了达到废气治理效果显著的目的,又能减少设备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同时还能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本次工程设计遵循下列原则: 1、设备技术先进:工程中的关键是净化设备的选型。为保证整个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净化设备应选用经长期实践证明确实是可靠 的技术。 2、系统参数的确定:要达到预计的效果,本系统各工艺参数的

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工艺设计

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课程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B080703 学号:B08070304 姓名:曹书杰 指导老师:高辉

目录 前言 (3) 1 设计任务书 (4) 1.1课程设计题目 (4) 1.2设计原始材料 (4) 2 设计方案的选择确定 (4) 2.1除尘系统选择的相关计算 (4) 2.2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及特点 (6) 2.3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设计及选用| (6) 2.4 旋风除尘器分割粒径、分级效率和总效率的计算 (7) 2.5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及特点 (7) 2.6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设计及选型 (8) 3 除尘系统效果分析 (8) 4锅炉烟气脱硫工艺的论证选择 (9) 5 风机和泵的选用及节能设备 (13) 7 设计结果综合评价 (14)

前言 近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SO 2排放量连年增长, SO 2 的排 放已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酸雨现象,由此引起我国酸雨区不断扩大,造成全国每年经济损失1000亿元以上,接近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烟气脱硫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近年来我国取得众多成果,与此同时,大气污染的治理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蒸发量为20t/h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设计。主要涉及内容包括根据锅炉生产能力,燃煤量,煤质等数据计算烟气量,烟尘浓度和SO2浓度;根据排放标准论证除尘系统和确定旋风除尘器型号,并计算旋风除尘器各部分的尺寸;根据粉尘粒径分布数据计算所设计旋风除尘器的分割粒径,分级效率和总效率;确定二级除尘设备型号,计算设备主要尺寸;计算除尘系统的总除尘效率及粉尘排放浓度,并对烟气脱硫工艺进行论证选择,其中初步设计要求绘制除尘器结构图和烟气净化系统图各一张,设计深度为一般设计深度。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掌握旋风除尘器和二级除尘设备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其中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为含尘气流由进气管以较高的速度沿切向方向进入除尘器内在圆筒体与排气管之间的圆环内做旋转运动,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气流流线向外筒壁移动,达到器壁后,失去其惯性,在重力和二次涡流的作用下,尘粒沿器壁向下滑动,直至排灰口排出。 设计标准主要参考《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工艺运行设计达到国家GB13271--9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除尘脱硫设计原则(1)脱硫率>80%。除尘效率>97%;(2)技术较为成熟,运行费用低;(3)投资省;(4)能利用现有设施;(5)建造工期短,方便;(6)系统简便,易于操作管理;(7)主体设备的使用寿命>8a;(8)烟气脱硫以氧化镁为主要吸收剂,并充分利用锅炉排渣水的脱硫容量,达到以废治废,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能用于烟气脱硫和除尘的设备很多,但要满足运转稳定可靠、不影响生产同时去除且压力降较小等要求,以袋式除尘器和旋流板为宜。

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方案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柏坡正元化肥有限公司 150t/h锅炉脱硫除尘工程 技 术 方 案 河北大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十月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项目概况 (1) 2.设计依据与设计目的 (1) 设计依据 (1) 设计参数 (1) 设计指标 (1) 设计原则 (1) 设计范围 (2) 技术标准及规范 (2) 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 (4) 1、脱硫工艺选择 (4) 第三章脱硫除尘系统装置 (5) 4、烟气系统 (8) 5、循环液系统 (8) 6、反冲洗系统 (9) 7、加药系统 (9) 8、供配电系统 (9) 9、供货设备表 (10) 第四章人员配置及防护措施 (12) 人员生产管理及配置 (12) 消防安全和劳动卫生 (12) 第五章环境保护 (13) 环境保护 (13) 1、设计原则 (13) 2、环境保护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 (13) 3、主要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 (13) 第六章效益评估 (13) 1、运行费用估算 (14) 2、经济效益评估 (15) 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 第八章售后服务 (16) 第九章工程报价 (16) 附图 (18)

第一章概述 1.项目概况 ,若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则会污染周边环境,锅炉运行时将排放一定量的粉尘和SO 2 危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酸雨,破坏生态平衡。为了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需对其锅炉尾气进行治理。河北大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针对柏坡正元化肥公司的2台75吨锅炉烟气进行脱硫除尘的方案设计。 2.设计依据与设计目的 设计依据 根据厂方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要求为参考依据,并严格按照所有相关的设计规范 与标准,编制本方案: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现2014) §厂方提供的技术文件; §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 设计参数 本工程的设计参数,主要依据厂方提供文件中的具体参数,其具体参数见表1-1。 设计指标 设计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业主的技术文件要求,设计参数下表2-2。 表2-2 设计指标 设计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锅炉烟气治理技术方案

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治理工程
设计方案
0

一、工程概述
59MW 燃煤供暖锅炉机组烟气脱硫除尘治理并达标排放,对该锅炉烟气
除尘脱硫治理工程进行设计如下:
二、设计依据
根据有关技术资料及要求为参考依据,并严格按照所有相关的设计规范 与标准,编制本方案:
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16297----1996
3、《花岗石类湿式烟气脱硫除尘装置》HJ/T 319-2006
4、厂方提供的技术参数;
5、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
三、设计烟气参数、设计原则及范围
1、设计处理烟气参数:
锅炉烟气参数为:
序号
名称
1
进口烟气量
2
烟气温度
3
烟气进口 SO2 浓度
2、处理后排放的空气质量:
单位 m3/h
℃ mg/m3
数值 240000
150 800
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治理后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指标必须达到《锅炉大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
具体参数如下:
序号 1 2
项目 SO2 排放浓度 烟尘排放浓度
1
参数 ≤150 mg/m3
50 mg/m3

3
烟气黑度
<林格曼 1 级
4
除尘效率
≥95%
5
脱硫效率
≥80%
3.设计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 规范和标准。
§选用先进可靠的脱硫技术工艺,确保脱硫效率高的前提下,强调系统 的安全、稳定性能,并减少系统运行费用。
§充分结合厂方现有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技 术方案。
§系统平面布置要求紧凑、合理、美观,实现功能分区,方便运行 管理。
§设计采用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该方法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运行 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脱硫系统设置烟气旁路,可以确保脱硫装置对现有锅炉机组不产生负 面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烟气脱硫系统具有应付紧急停机的有效措施;
§烟气脱硫系统能适应锅炉的起动和停机,并能适应锅炉运行及其负荷
的变动;
§烟气脱硫系统便于日常检查和正常维修、养护及进行年修。
4.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烟气脱硫除尘系统结构、电气等专业的设计。 工程范围:脱硫除尘装置和相应配套的附属设施。
四、工艺选择及流程说明
(一) 工艺选择
1.目前国内外脱硫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湿式石灰石—石膏法,但该技
术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设备和管路系统易磨损和堵塞。
双碱法是先用可溶性的碱性清液作为吸收剂吸收 SO2,然后再用石灰乳
2

10t脱硫技术方案(钠碱法脱硫)

――有限公司 10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 技术方案 ――有限公司 2015年03月

10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技术方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主要设计原则 (2) 3. 设计依据 (2) 3.2 设计基础资料 (3) 4. 工作界限 (3) 5. 技术要求 (3) 5.1 脱硫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3) 5.2 工艺选择 (3) 5.3 工艺流程 (5) 5.4工艺组成 (6) 5.5 电气控制部分 (10) 6. 脱硫系统供货设备清单 (10) 7.系统运行经济分析 (11) 7.1运行经济分析表 (11) 7.2效益评估分析 (12) 8. 设计参数及性能指标 (13) 8.1 系统设计基础数据 (13) 8.2 统性能指标 (13) 9. 工程投资概算 (14) 10、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 (14) 10.1 安全生产 (14) 10.2 环境保护 (15) 10.3 消防 (16) 10.4 节能 (16) 11、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17) 12、质量保证 (22) 附件: 烟气脱硫系统工艺流程图 烟气脱硫系统主体立面图

1. 工程概况 贵公司现新建1台10t/h燃煤锅炉,为确保烟气SO2排放浓度≤200mg/N m3,需安装脱硫设备,以确保烟气达标排放。 2. 主要设计原则 2.1采用合理的脱硫工艺,确保烟气SO2排放浓度≤200mg/Nm3。 2.2本着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的原则,本方案采用钠碱法脱硫工艺,脱硫系统主要由烟气系统、脱硫剂系统、SO2吸收系统组成。 2.3采用脱硫塔顶直排烟囱,烟囱采用304不锈钢制做。 2.4 根据现场条件,力求脱硫系统流程简单、布局合理。 3. 设计依据 在设计、制造、安装及调试过程中,遵循以下(但不限于)技术标准和规范:《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GB 1921-2004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JB/T 1609-9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锅炉烟气除尘脱硫工程工艺设计(精)

锅炉烟气除尘脱硫工程工艺设计 目前, 世界上烟气脱硫工艺有上百种, 但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仅十几种。根据脱硫反应物和脱硫产物的存在状态可将其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3 种。湿法脱硫工艺应用广泛, 占世界总量的85.0%, 其中氧化镁法技术成熟, 尤其对中、小锅炉烟气脱硫来说, 具有投资少, 占地面积小, 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 采用湿法脱硫工艺, 要考虑吸收器的性能,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烟气的脱硫效率、系统的运行费用等。旋流板塔吸收器具有负荷高、压降低、不易堵、弹性好等优点, 可以快速吸收烟尘, 具有很高的脱硫效率。 1 主要设计指标 1) 二氧化硫( SO2) 排放浓度<500mg/m3, 脱硫效率≥80.0%; 2) 烟尘排放浓度<150mg/m3, 除尘效率≥99.3%; 3) 烟气排放黑度低于林格曼黑度Ⅰ级; 4) 处理烟气量≥15000m3/h; 5) 处理设备阻力在800~1100 Pa之间, 并保证出口烟气不带水; 6) 出口烟气含湿量≤8.0%。 2 脱硫除尘工艺及脱硫吸收器比较选择 2.1 脱硫除尘工艺比较选择 脱硫除尘工艺比较选择如表1 所示 脱硫工艺 湿法半干法干法 石灰石石 膏法 钠法 双碱 法 氧化镁 法 氨法 海水 法 喷雾干 燥 炉内喷 钙 循环流化 床 等离子 体 脱硫效率/% 90~98 90~ 98 90~ 98 90~98 90~ 98 70~ 90 70~85 60~75 60~90 ≥90 可靠性高高高高一般高一般一般高高 结垢易结垢不结 垢 不结 垢 不结垢 不结 垢 不结 垢 易结垢易易不结垢 堵塞堵塞堵塞不堵 塞 不堵塞 不堵 塞 不堵 塞 堵塞堵塞堵塞不堵塞 占地面 积 大小中小大中中中中中 运行费 用 高很高一般低高低一般一般一般一般投资大小较小小大较小较小小较小大通过对脱硫除尘工艺———湿法、半干法、干法的对比分析: 石灰石- 石膏法虽然工艺非常成熟,但投资大, 占地面积大, 不适合中、小锅炉。相比之下, 氧化镁法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因此, 本方案选用氧化镁法脱硫工艺。 2.2 脱硫吸收器比较选择

25t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技术方案(新)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说明 (3) 1.1、项目背景 (3) 1.2、项目目标 (3) 1.3概述 (3) 1.4、设计依据 (4) 1.5、设计改造原则 (5) 1.6、设计改造内容 (5) 第二章工艺方案部分 (6) 2.1 除尘系统工艺方案 (6) 2.2脱硫系统工艺方案 (8) 2.3脱硝系统工艺方案 (14) 第三章人员配置及防护措施 (21) 第四章环境保护 (22) 第五章概算及运行成本估算 (23)

第一章项目总说明 1.1、项目背景 现有25t/h锅炉一台,脱硫除尘系统已经投运。烟气脱硫运行过程中存在脱硫率低下以及运行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 现如今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环保部门对从锅炉烟囱排出的废气物的排放监控越来越严格,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厉。根据甲方要求,SO2的排放浓度要低于100mg/m3,粉尘颗粒物排放浓度要低于25mg/m3, 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要低于150mg/m3,污染物排入大气必须达标排放。 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拟针对现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对锅炉尾气烟气进行处理改造,做到达标排放。 1.2、项目目标 本工程的目的就是在上述建设背景和有关法规要求下对该项目原有污染物治理和工艺系统进行改造,在不影响现有锅炉工况条件下,使该系统能有效减少中各项污染物的排放,保证尾气达标排放,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并尽可能利用现有设施资源,把项目改造费用降到最低。 1.3概述 本工程针对现有1台25t/h流化床锅炉脱硫除尘系统进行改造,将原有简易双碱法系统改为氧化镁系统,新增布袋除尘系统、新增脱硫塔装置、新增SNCR脱硝系统、一套新型工艺系统设备、改造配套电气仪表系统。锅炉出口到引风机出口之间工艺系统的所有设备; 详细分工界线内容如下(暂定,最终以招标文件为准): 一、除尘系统 a、除尘系统电气仪表系统1套 b、低压长袋脉冲布袋除尘器1套 二、脱硫系统 a、脱硫电气仪表系统1套; b、制浆系统1套; c、脱硫塔1台; d、脱硫塔工艺循环系统1套; e、土建改造系统1套;

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说课材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1) 1.1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 (1) 1.2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1) 2设计方案 (2) 2.1物料衡算 (2) 2.2工艺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3) 2.3除硫效率 (6) 2.4除硫设备的论证 (6) 2.5工艺方案 (6) 3工艺计算 (8) 3.1冷却塔 (8) 3.2吸收塔 (9) 3.3换热器 (11) 3.4泵和风机的选型计算 (12) 4附图...................................................................................................................... - 0 -5结论...................................................................................................................... - 0 -

学习资料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1.115t/h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工艺设计 1.2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1.2.1课程设计目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配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而单独设立的设计性实践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基础和主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内主要设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能力。1.2.2设计要求 设计思想与方法正确;态度端正科学;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专业基本工程素质;具备正确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按时按量独立完成;图文工整、规范,设计计算准确合理。整体设计方案要重点突出其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1.2.3课程设计参数和依据 1. 设计规模 锅炉蒸发量15t/h 2. 设计原始资料 (1)煤的工业分析如下表(质量比,含N量不计): (3)锅炉热效率:75% (4)空气过剩系数:1.2 (5)水的蒸发热:2570.8KJ/Kg (6)烟尘的排放因子:30% (7)烟气温度:473K (8)烟气密度:1.18kg/m3 (9)烟气粘度:2.4×10-5 pa·s (10)尘粒密度:2250kg/m3 (11)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12)烟气中烟尘颗粒粒径分布

275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技术方案

2×75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 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总则 (1) 1.2.基本原则 (1) 1.3.基本数据及设计要求 (1) 1.4设计原则 (2) 1.5设计依据 (3) 1.6.标准和规 (3) 第二章脱硫工程建设条件 (6) 2.1吸收剂供应 (6) 2.2脱硫副产物处置及综合利用 (6) 2.3脱硫场地 (6) 2.4供水供电 (6) 2.5FGD装置和现有系统的相互影响 (7) 第三章脱硫工艺方案选择 (8) 3.1、几种常用脱硫工艺介绍 (8) 3.2、脱硫工艺确定 (11) 第四章脱硫工程方案 (12) 4.1设计基础数据 (12) 4.2脱硫工艺系统概述 (12) 4.3箱罐和容器 (15) 4.4管道 (16) 4.5防腐措施 (16) 4.6脱硫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7) 4.7锅炉二氧化硫脱硫前后对比 (18) 4.8石灰—石膏法石灰粉量 (18) 4.9主要设备结构特点及简图 (19) 4.10主要工艺设备及费用清册 (21) 第五章热控系统 (25) 5.1脱硫分散控制系统的监控围包括: (25) 6.2热控主要设备清册 (27)

第六章土建、暖通、消防和给排水部分 (28) 6.1脱硫岛的总体布置 (28) 6.2结构部分 (28) 6.3建筑部分 (28) 6.4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除尘系统 (28) 第七章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 (30) 7.1节约能源 (30) 7.2节约用水 (30) 第八章节约和合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 (31) 8.1劳动安全 (31) 8.2劳动保护 (32) (33) 34 10.1安全目标 (34) 10.2安全生产保障保证体系 (34) 10.3安全保证计划 (35) 10.4安全保证措施 (35) 10.5安全生产动态管理 (38) 10.6安全生产制度及保障措施 (39) 10.7大型机械设备安装及拆除措施 (41) 第十一章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图 (43)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项目技术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项目技术文件

一、项目简介 1.1.工程概述 贵公司现有1台75t/h锅炉因燃料中含有一定的硫份,在高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SO2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根据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进一步除尘脱硫,确保锅炉尾部排放粉尘及SO2按照国家和当地环保排放要求达标排放,并按照环保总量控制要求在确保达标的同时进一步削减粉尘及SO2的排放量。 本期工程为锅炉烟气治理工程除尘脱硫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运行调试,针对业主方的现场特点,结合我司的工艺技术和工程经验,从工艺技术、安全运行、排放指标、经济指标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论证,提出以双碱法湿法脱硫工艺处理,新建使用喷淋雾化型脱硫塔(GCT-75),另外方案中还包含脱硫剂制备、脱硫循环水系统、再生、沉淀及脱硫渣处理系统等,供业主方决策参考。 本技术方案在给定设计条件下, SO2排放浓度≤300mg/m3的标准进行整体设计。技术方案包括脱硫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须具备的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选型、采购或制造、运输、土建(构)筑物设计、施工及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安装督导、调试督导、试运行、考核验收、人员培训和最终的交付投产。 1.2.国脱硫技术现状 我国电力部门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在电厂进行烟气脱硫的研究工作,先后进行了亚钠循环法(W-L法)、含碘活性炭吸附法、石灰石-石膏法等半工业性试验或现场中间试验研究工作。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电力工业部门开展了一些较大规模的烟气脱硫研究开发工作,同时,近年来我国也加入了烟气脱硫技术的引进力度。目前国主要的脱硫工艺有:(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是采用廉价易得的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制成吸收浆液。在吸收塔,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被吸收脱除,最终产物为石膏。脱硫后的烟气依次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加热器加

2X75t锅炉半干法脱硫工艺图

半干法脱硫技术方案 2×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方案 第一章技术规范 1.1总则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2×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系统的功能设计。 1.2.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2×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工程 建设地点: 现有2台75t/h锅炉,根据该公司的环保目标,SO2达标排放浓度减排90%以上,粉尘达标排放浓度为30mg/Nm3。所以现对二台锅炉做出以下半干法脱硫配有单元布袋除尘器。 本技术方案所涉及范围为1台75吨锅炉炉后全套除尘、脱硫系统等。 1.3设计和运行条件 1.3.1锅炉 1.3.2 烟气参数表 根据贵公司的所提供的参数 1.3.3吸收剂 本技术方案的脱硫剂采用消石灰。 根据《建筑石灰试验方法化学分析方法》(JC/T478.1一92)和《建筑石灰试验方法物理试验方法》(JC/T478.1一92),检验结果如下: 氢氧化钙(Ca(0H)2)>含量:90 % 粒度:100% < 1mm 90% < 0.8mm 消化速度:T60<4min 1.3.4设计要求 脱硫率>90% ,SO2排放浓度≤100mg/Nm3,除尘器排放浓度≤30mg/Nm3

1.4规范与标准 脱硫除尘系统及其配套辅机设计、制造、检验原则上采用中国现行规范和标准,但凡按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设备,均按引进技术相应的标准,若本公司使用的规范及标准与本技术规范所用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本技术规范书要求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规范及标准: 设计标准 1) 技术方案的设计符合《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规定。 2) DL/T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3) DL/T5072-1997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技术规范》 4) DL468-92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 第二章技术方案 2.1对脱硫除尘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1) 锅炉脱硫系统在正常工况下运行时,保证系统的脱硫效率大于90%,除尘效率高于99.8%,脱硫后除尘器出口烟温不低于97℃。 2) 脱硫除尘装置技术先进,所有设备的制造和设计符合安全可靠、连续有效运行的要求。 3) 采用消石灰作为吸收剂。 4) 脱硫系统运行及停运不会造成锅炉正常工作,不影响锅炉的负荷,脱硫除尘装置的负荷范围与锅炉负荷范围相协调,在锅炉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可靠和稳定地连续运行。 2.2工艺化学原理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是八十年代末德国鲁奇(LURGI)公司开发的一种新的干法脱硫工艺,这种工艺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通过吸收剂的多次再循环,延长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大大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率。它不但具有干法工艺的许多优点,如流程简单、占地少,投资小以及副产品可以综合利用等,而且能在很低的钙硫比(Ca/S=1.1~1.3)情况下达到湿法工艺的脱硫效率,即95%以上。实践证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处理能力大,对负荷变动的适应能力很强,运行可靠,维护工作量少,且具有很高的脱硫效率。 循环流化床工艺的原理是Ca(OH)2粉末和烟气中的SO2和几乎全部的SO3、HCl、HF等酸性气体,在Ca(OH)2粒子的液相表面发生反应,反应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