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热值与供电煤耗的关系

煤热值与供电煤耗的关系

煤热值与供电煤耗的关系

煤热值与供电煤耗的关系-探讨

电厂一般上报煤耗报表采用的数据为:入炉煤的热值、皮带秤的煤量及关口表发电量的数据。

前一阵子帮某一电厂分析某月煤耗异常升高(与去年同期比较上升13g左右)原因:初步分析可能原因有三:1、机组经济性大幅下降导致煤耗升高;2、皮带秤计量偏大,实际煤量不大,造成统计煤耗高;3、入炉煤热值分析偏高,实际热值低,由此造成煤耗升高。

于是首先从机组经济性角度分析,结合机组实时数据对机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除去一些客观因素(循环水温度、负荷率、老化等)造成煤耗上升4-5g左右,其他参数均正常。由此认为机组经济性恶劣值影响了4-5g煤耗升高,其余7-8g仍然需要查找。

接着,分析皮带秤计量是否异常:根据电厂煤场盘煤状况,没有盈余,并且电厂通过直加仓(不经过煤场堆放,直接入炉燃烧)发现,入炉皮带秤与入厂皮带秤计量相当,认为皮带秤准确。如果皮带秤计量偏大,则长期盘煤煤场应有盈余,加上两根皮带秤均每月实物校验两次,基本排除皮带秤问题。

最后就是入炉煤热值问题了。根据电厂采制化装置的要求,在入厂煤及入炉煤均安装采制化,通过采制化性能试验及直加仓(比较两套采制化装置),均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有个疑点,煤自动采样装置由于采用缩分装置,煤在制样过程中必然存在水分损失,而采制化装置验收标准中只要水分损失不大于1%,即认为正常。但是随着煤种变化(水分偏大)、天气原因(汽温高)等,有可能造成水分偏差大于1%,由此可能造成制样后煤热值偏大,根据经验大约热值偏大100大卡(神木煤)。由此造成入炉煤热值偏大1.6-1.8%,统计煤耗上升7-8g。与此前的怀疑一致。

但是由于上一年度统计煤耗据电厂讲,热值没有修正过,因此同比还是没法验证,还是没法解释。不知道有没有哪位专家分析过该方面的问题,给指点迷津下。

总体感觉,电厂统计煤耗一旦涉及到燃料管理部分,总归有说不清楚的地方,外人无法判别清楚

热电联产供电标准煤耗限额标准及计算

供电标准煤耗限额 一、术语及定义 1、总耗热量: 统计报告期内汽轮机进口侧、向外供热的减温减压器进口侧及锅炉向外直供的总热量 2、 3、 4、供热量: 用于供热的热量 发电量: 机组总发电量 供电量: 向外提供的电量 二、计算方法 1、热电比%=(供热量GJ×1000)/(3600×供电量kW.h)×100 2、 3、供热比%=(供热量GJ/总耗热量GJ)×100 发电厂用电量kW.h=(用于发电、供热和其它生产的电能消耗量kW.h-纯供热耗用的厂用电量kW.h-纯发电用的厂用电量,如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只与发电有关的设备用电量kW.h-按规定应扣除的电量kW.h)×(1-供热比%/100)+纯发电用的厂用电量,如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只与发电有关的设备用电量kW.h

4、供热厂用电量kW.h=(用于发电、供热和其它生产的电能消耗量kW.h-纯供热耗用的厂用电量kW.h-纯发电用的厂用电量,如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只与发电有关的设备用电量kW.h-按规定应扣除的电量kW.h)×供热比%/100+纯供热耗用的厂用电量kW.h 5、 6、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kW.h/机组的发电量kW.h*100供热厂用电率%=(3600×供热厂用电量kW.h)/(供热量GJ×1000)×100 7、生产用标准煤量tce(吨标准煤)=耗用燃料总量(折至标准煤)tce-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折至标准煤)tce 8、 9、供热标准煤耗量tce=生产用标准煤量tce×供热比%/100发电标准煤耗量tce=生产用标准煤量tce-供热标准煤耗量tce 10、发电标准煤耗gce/(kw.h)(克标准煤每千瓦时)=生产用标准煤量tce×(1-供热比%/100)/机组的发电量kW.h× 100011、供电标准煤耗gce/(kw.h)=发电标准煤耗gce/(kw.h)/(1-发电厂用电率%/100) 12、供热标准煤耗gce/(kw.h)=(生产用标准煤量tce×1000/供热量GJ)×(供热比%/100) 13、总热效率%={(100×供热量GJ)+(0.36×供电量kW.h)}/ (29.3076×生产用标准煤量tce) 三、供电标准煤耗限额(机组容量100MW以下) 供电标准煤耗gce/(kw.h):2008< 466、2010< 426、2012<408

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试行)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试行) 2013-12-25发布2014-01-01实施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2) 5计算方法 (3)

前言 本试行由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节约能源处提出。 本试行由云南省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试行起草单位:云南省节能技术开发经营公司、华电云南公司、华能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本试行主要起草人:李平、颜芳、杨富林、李跃波、刘春生、周尧冲、杨兴勇、罗光景、付炳林。

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试行) 1 范围 本试行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以下简称供电标煤耗)限额的技术要求和计算方法。 本试行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纯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的供电标准煤耗计算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试行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试行。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试行。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DL/T 9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试行。 3.1 发电生产界区 从原煤、燃油等能源进入发电流程开始,到向电网和企业非生产单元供出电能的整个生产过程。由电力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设施组成。 企业公用系统厂用电按接线方式或按机组发电量分摊到机组后计入机组生产界区。 3.2 标准煤量 在统计期内及发电生产全部过程中,用于生产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折算的标准煤耗量。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设施的各种能源消耗量和损失量,不包括非生产使用的、基建和技改等项目建设消耗的、副产品综合利用使用的和向外输出的能源量。 3.3 供电量 在统计期内机组向电网和电厂非生产用电提供的电能量。 3.4 厂用电率 统计期内发电厂正常发电时所消耗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3.5 发电煤耗 发电机组每发出单位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其中包括生产直接消耗的能源量,以及分摊到该产品的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设施的能耗量和体系内的能源损失量等间接消耗的能源量。

浙江省火力发电厂供煤标煤耗跟计算方法资料

1.1.1.1.1.3 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The quota &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al consumption for generating station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第2章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节能协会、浙江省能源集团、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勤、张云雷、徐晓村、张明、牟文彪、吴煜忠、屠小宝。

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供电标准煤耗技术经济指标的限额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的供电标准煤耗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计算和评价。 2 供电煤耗指标限额 供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本标准所指供电煤耗均为年度(自然年)统计值。 供电煤耗指标限额= 供电煤耗指标基准值×修正系数 即 B = K × B J (1) 式中: B——机组供电煤耗指标限额; B J——供电煤耗指标基准值;(见表1) K——修正系数,K = 1 + K L× (0.85 – X) 其中: K L为负荷修正系数,X为负荷系数。 当X > 0.85 时,K L =0; 当0.85 ≥ X > 0.70 时,K L =0.20; 当0.70 ≥ X > 0.60 时,K L =0.25; 当0.60 ≥ X 时,K L =0.30; 供电煤耗指标基准值见表1。

3 耗用标准煤量技术经济指标 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计算公式为: B b = B h – B kc (2) 式中: B b ——统计期内耗用标准煤量, t ; B h ——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 t ; B kc ——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a)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 b)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 c)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幼儿园、学校、医院、服务公司和办公室等)的燃料。 4 厂用电技术经济指标 发电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 100?= f d fcy W W L (3) W d = W cy – W kc (4) 式中: L fcy ——发电厂用电率,% ; W d ——发电用的厂用电量,kW·h; W f ——统计期内发电量,kW·h; W cy ——统计期内厂用电量,kW·h; W kc ——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厂用电量,kW·h。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厂用电量包括: a)发电机作调相机运行时耗用的电量; b)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电量; c)输配电用的升、降压变压器 (不包括厂用变压器)、变波机、调相机等消耗的电量; d)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幼儿园、学校、医院、服务公司和办公室)的电量。

火力发电机组煤耗在线计算导则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与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智微 钟晶亮 王庭飞 赖菲 徐威 方朔 郭翔 文贤馗。 本标准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F 备案号: DL/T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机组煤耗在线计算导则 On-line calculation method guidelines for coal consumption of thermal power generating units (送审稿)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州电力调 度通信局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目录 1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2规范性引用文件错误!未指定书签。3术语、符号错误!未指定书签。4火力发电机组煤耗在线计算错误!未指定书签。5机组煤耗在线计算测点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6煤耗量曲线处理方法错误!未指定书签。7附录A 火力发电机组煤耗在线计算采集的数据清单错误!未指定书签。

火力发电机组煤耗在线计算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机组煤耗在线计算的数据处理准则和计算方法,规定了机组煤耗曲线和微增率曲线的获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容量为100MW及以上火力发电机组的煤耗(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在线计算。 其它容量机组的火力发电机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0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DL/T 964-2005 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 8117-2008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DL/T 904-2004 火力发电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DL/T 567.1-2007 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DL/T 567.2-2005 入炉煤和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方法 DL/T 567.3-2005 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 DL/T 567.4-2005 入炉煤、入炉煤粉、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 DL/T 567.6-2005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 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3-2008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IAPWS-IF97 水和水蒸汽性质方程 3术语、符号 3.1术语 3.1.1直采直送(王智微,建议去掉) 指从发电设备、工艺流程过程中的控制系统中直接采集。 3.1.2一次数据Primary Data(王智微) 指从发电设备、工艺流程过程中实时得到的数据。 3.1.3手动采集数据Manual Input Data(王智微) 指电厂手动输入的数据,包括煤的工业成分、煤的热值、飞灰和炉渣可燃物。 3.1.4校验值Check Data(王智微) 一次数据和手动采集数据的合理值。 3.1.5有效数据Valid Data(王智微) 指用于煤耗在线计算的数据,包括校验合格的一次数据和手动采集数据,或者是校验不合格替 代一次数据和手动采集数据的校验值。 3.1.6异常数据Abnomal Data 明显违背热力学定律、与工艺流程背离、以及不满足煤耗在线计算的一次数据和手动采集数据。

热电厂供热煤耗及供电煤耗的计算

热电厂供热煤耗及供电煤耗的计算 某热电厂原有3×35t/h中温中压链条锅炉配1×C3-3.43/0.78+1×B3-3.43/0.49汽轮发电机组,由于长期运行,锅炉设备效率低下,能耗高。现以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取代原3台35t/h链条炉,锅炉热效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的88%。从而在不扩大生产能力(年供热量、年发电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供热年均标准煤耗率和供电年均标准煤耗率,最终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目的。 由于计算过程比较繁琐,这里只列出主要的几个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 (1)热电厂全年运行小时数:8640小时,其中采暖期2328小时,非采暖期6312小时。全年供热量Q(a)=260.2×2328+204.6×6312=1897181GJ/a (2)B3汽轮机组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按8640小时,C3汽轮机组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按5500小时计算。热电厂1×B3+1×C3全年发电量:P(a)=3000×8640+3000×5500=42420000kWh。 热电厂1×B3+1×C3汽轮机组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H=42420000/6000=7070h。 (3)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标准煤耗率: b d=[D0(1+0.03)(i0-t1)-D c(i c-t sw)] ×103/(29308Pηglηgd) 式中:D0—汽轮机进汽量(t/h) i0—汽轮机进汽焓值(kJ/kg) t1—锅炉给水(kJ/kg) D c—汽轮机的供热抽汽量(t/h) i c—抽汽焓值(kJ/kg)

t sw—生水焓值(kJ/kg) P—发电功率(kW) ηgl—热电厂锅炉实际运行平均效率 ηgd—管道效率0.98 然后根据采暖期、非采暖期平均工况下的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标准煤耗率计算出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的年平均标准煤耗率b dp。 (4)供热厂用电率 燃煤链条炉供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εr=5.73kWh/GJ,供热厂用电率ξr=εr?Q r/P(a)=5.73×1897181/42420000=0.256。 对于容量为75t/h及以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εr=5.73[1+2(η )](kWh/GJ)=5.73[1+2(0.85-0.8)]=6.303 kWh/GJ。供热gl-0.8 厂用电率ξr=εr?Q r/P(a)=6.303×1897181/42420000=0.281。 (5)综合厂用电率(ξ)=发电厂用电率(ξd)+供热厂用电率(ξ ) r (6)年供电量=年发电量×(1-综合厂用电率) (7)平均供热标准煤耗率:b rp=34.12/(ηglηgd)+εr?b dp(kg/GJ)(8)年平均供电标准煤耗率b gp= b dp/(1-ξd)(kg/kWh) (9)项目实施改造后年节标准煤量=(改造前b rp—改造后b rp)×年供热量Q(a)+(改造前b gp×年供电量—改造后b gp×年供电量)本项目实施改造后年节标准煤量=(48.88-43.27)×1897181+{(0.454×42420000×(1-31.1%)-0.387×42420000×(1-33.7%)}=13028(吨标煤/年)。 (10)年平均全厂热效率 ηra={0.0036 P(a)(1-综合厂用电率)+ Q(a)}/(29.308B a) (11)年平均热电比 βp= Q(a)/{0.0036 P(a)(1-综合厂用电率)}

影响供电煤耗的因素大汇总

导读:供电煤耗又称供电标准煤耗,是火力发电厂每向外提供1kWh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单位:克/千瓦时、g/kWh)。它是按照电厂最终产品供电量计算的消耗指示,是国家对火电厂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以下为影响供电煤耗因素汇总,以供参考。 1、主汽压力上升1MPa影响供电煤耗下降 控制措施:主汽压升高会使汽机热耗下降,但一般情况下,运行时不宜超过设计值,以免控制不好,引起超压。 计算公式:详细的计算方法是对整个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先得到作功的变化和吸热量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或者由制造厂的修正曲线先得到热耗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并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变化时,对主汽压引起变化的影响。粗略估算可采用下式: B*[C1/(1+C1)]/ηb/(1-ηe),B——是煤耗,C1——是主汽压对热耗的修正系数,ηb——是锅炉效率,ηe——是厂用电率。 2、主汽压力下降1MPa影响供电煤耗上升 控制措施:运行时,对80%以上工况尽量向设计值靠近,80%以下工况目标值不一定是设计值,目标值的确定需要通过专门的滑参数优化试验确定。 计算公式:估算公式与主汽压力上升相同。 3、主汽温度每下降10℃影响供电煤耗上升 控制措施:主汽温偏低一般与过热器积灰、火焰中心偏低、给水温度偏高、燃烧过量空气系数低、饱和蒸汽带水、减温水门内漏等因素有关。运行时,应按规程要求吹灰、根据煤种变化调整风量、一、二次风配比。 计算公式:详细的计算方法是对整个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先得到作功的变化和吸热量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或者由制造厂的修正曲线先得到热耗的变化,再得到煤耗的变化。并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变化时,对主汽温引起变化的影响。粗略估算可采用下式: B*[C2/(1+C2)]/ηb/(1-ηe),B——是煤耗,C2——是主汽温对热耗的修正系数,ηb——是锅炉效率,ηe——是厂用电率。 4、主汽温度每上升10℃影响供电煤耗下降 控制措施:主汽温升高会使汽机热耗下降,但一般情况下,运行时不宜超过设计值,以免控制不好,引起超温。

2020年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火力发电厂发电标煤耗参照模板可编辑

ICS 27.010 F 10 DB33 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The quota &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al consumption for generating station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第2章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节能协会、浙江省能源集团、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勤、张云雷、徐晓村、张明、牟文彪、吴煜忠、屠小宝。

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供电标准煤耗技术经济指标的限额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的供电标准煤耗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计算和评价。 2 供电煤耗指标限额 供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本标准所指供电煤耗均为年度(自然年)统计值。 供电煤耗指标限额= 供电煤耗指标基准值×修正系数 即 B = K × B J (1) 式中: B——机组供电煤耗指标限额; B J——供电煤耗指标基准值;(见表1) K——修正系数,K = 1 + K L× (0.85 – X) 其中: K L为负荷修正系数,X为负荷系数。 当X > 0.85 时,K L =0; 当0.85 ≥ X > 0.70 时,K L =0.20; 当0.70 ≥ X > 0.60 时,K L =0.25; 当0.60 ≥ X 时,K L =0.30; 供电煤耗指标基准值见表1。

DB12 046.31-2008 火力发电厂供热煤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ISC 27.010 F01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046.31-2008 火力发电供热煤耗计算方法及限额Calculation method and stipulation of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norm for per unit product of power plant heat supply 2008-01-21发布 2008-03-01实施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2/046.31-2008 前言 本标准的第5章是强制性条款,其余是推荐性条款。 DB12/046.31-2008火力发电厂供热煤耗计算方法及其限额为《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系列标准的第31项。本系列的其它标准见DB12/046.01-2008附录A。 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同时符合DB12/046.01-2008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的规定。 本标准由天津市经济委员会资源环保处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市节能协会检测与标准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市电力行业协会天津市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虹、郭连兴、马克文、何少聪、韩瑞国、梅国栋、王景良、朱天利、李志。136

DB12/046.31-2008 火力发电供热煤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供热煤耗计算方法及其限额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发电及热电联产的火电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BL/T 904—2004《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DB12/046.01-2008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制定总则。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急计基础[2000]1268号 《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通知》 电力工业部电计[1997]431号《关于印发〈小火电机组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发[2007]2号《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火力发电供热煤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power plant heat supply 热电厂供出1吉焦热量耗用的标准煤量。 4 计算方法 供热煤耗按公式(1)计算: )1(12 .342 1ΛΛΛΛΛΛΛΛηη?= e 式中: e —火力发电供热煤耗,千克(标准煤)/吉焦; 1η—锅炉效率(根据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报告); 2η—管道效率(根据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报告)。 5 火力发电供热煤耗限额 137

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一、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绍兴热电专委会陈耀东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

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 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 1kcal==×10-3MJ=×10-6GJ 1kwh=3600KJ==×10-3GJ 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 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 y=5000kcal/kg=20934KJ/kg 1kg标准煤热值Q y=7000kcal/kg=×103KJ=kg 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吨标煤,则1T标煤=原煤

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 b r=B/Q=1/Q yη=1/η=η 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 当ηW=,ηg=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40kg/GJ 当ηW=,ηg=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GJ 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 绍兴热电专委会骆稽坤 一、热电比(R): 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kwh=3600KJ(千焦)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 R=(Q r/E g×36)×100% 式中:Q r——供热量GJ E g——供电量万kwh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

R=(16×104/634×36)×100%=701% 二、综合热效率(η0) 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 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万kwh=36GJ 1kcal= 1kg标煤热值=7000kcal 1kg标煤热值=7×103×=×103KJ=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 η0=[(Q r+36E g)/(B×)]×100% 式中:Q r——供热量GJ E g——供电量万kwh B——总标煤耗量t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

热电厂供热及供电标煤耗率计算

热电厂供热及供电标煤耗率计算是热电企业财务统计、成本计算、审核审计工作的前提。当前各热电企业,在数据交流和上 报时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计算公式不尽相同,致使同样的原始资料数据,计算结果可能不一致,或者会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错误。这种情况使我们无法正确进行财务评价,也无法对热电成本正确性进行评价。 现有关于供热、供电标煤耗率计算主要取自浙江省标准“热电厂煤耗和厂用电率计算方法”(浙江省标准计量局发布1991年12月20日实施),在这以后,国家已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文件 和计算公式,例如:国家四部委急计基础[2000]1268号文;200 1年1月11日三部委发布的“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最近发布的文件与前述“省标”对某些计算公式不完全相 同。现将计算中可能遇到问题及对这些公式理解提出一些看法, 供热电行业有关同仁参考与研究。 二.对供热及供电标准煤耗率计算方法理解: 1.浙江省标准局1991年发布的“热电厂煤耗和厂用电率 计算方法”(以下简称“煤耗计算”与同时发布的“小型热电厂 成本计算方法”(以下简称“成本计算”)是当时同时发布,又 必须同时应用的2个标准,后者的“成本计算”必须应用前者的“煤耗计算”数据,因此,前者是成本计算的前提。

2.对供热标煤耗率br的理解: “煤耗计算”中公式(9)中 br=Br/Qr×103 其中:br 供热标煤耗率 kg/GJ Br 供热耗标煤量 t Qr 对外总供热量 GJ 上式中Br;Qr的计算如下: Br=Bb·αr αr=Qr/Qh 其中: Qh 为锅炉总产汽热量 GJ 其中一部分通过汽轮机或通过减温减压器对外供热, 另一部分通过汽轮发电机发电。 αr 为供热比,表示对外供热占总锅炉产汽热量百分比。 Bb为热电厂总耗标煤量, 以上这个公式br仅考虑了总耗煤量的一次分摊,而厂用电量,没有考虑进去。标准“成本计算”在计算供热燃料费用的成本时,又加入了供热厂用电所需燃料费,这个又称为二次分滩,

电厂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统计计算 1、发电量:日、月累计发电量。 2、供电煤耗: 日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计算期内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累计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3、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 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 累计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 4、发电厂用电率(%) 日发电厂用电率(%)= 月发电厂用电率(%)= 累计发电厂用电率(%)= 5、供热厂用电率(%) 日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月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累计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7、补水率 日补水率(%)= 月补水率(%)= 累计补水率(%)=

8、耗油量 按日、按月进行累计。 9、发电水耗 日发电水耗(吨/千瓦时)= 月发电水耗(吨/千瓦时)= 累计发电水耗(吨/千瓦时)= 10、入厂、入炉煤热值差 日入厂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月入厂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累计入厂煤平均热值= 日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月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累计入炉煤平均热值= 月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月入厂煤平均热值-月入炉煤平均热值 累计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累计入厂煤平均热值-累计入炉煤平均热值 11、主汽压力(Mpa) 日主汽压力平均值= 月主汽压力平均值= 累计主汽压力平均值= 12、主汽温度(℃) 日主汽温度平均值= 月主汽温度平均值= 累计主汽温度平均值=

13、再热汽温度(℃) 日再热蒸汽温度平均值= 月再热蒸汽温度平均值= 累计再热汽温平均值= 14、排烟温度(℃) 日排烟温度平均值= 月排烟温度平均值= 累计排烟温度平均值= 15、给水温度(℃) 日给水温度平均值= 月给水温度平均值= 累计给水温度平均值= 16、真空度(%) 日真空度平均值= 月真空度平均值= 累计真空度平均值= 17、凝汽器端差(℃) 日凝汽器端差平均值=(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每小时汽轮机排汽温度实际值累加起来-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每小时循环水出口温度实际值累加起来)÷24 月凝汽器端差平均值=

发电标煤耗的具体计算方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发电标煤耗的具体计算方法 2011-10-27 07:16:43| 分类:电厂综合|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原煤与标准煤的折算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81)关于《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中明确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1千焦(或7000大卡)的固体燃料,称之为1千克标准煤。所以,标准煤是指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kg(7000大卡/千克)的煤。 不同发热量情况下的耗煤量(即原煤耗量)均可以折为标准耗煤量, 计算公式为: 标准煤耗量(T)=原煤耗量(T)×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原煤耗量(T)×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29271 热电厂发电标煤耗率的计算 热电厂发电标煤耗率(g/kWh)=发电标准煤耗量(T)×1000000/发电量(kWh) 发电标准煤耗量= 发电耗原煤量×原煤低位发热量÷标煤低位发热量(29271) 发电标准煤耗率= 发电标准煤耗量÷发电量 供电标准煤耗率= 发电标准煤耗量÷供电量

抽凝机组的标煤耗算式 1:供热原煤耗=(耗煤量×1000/锅炉产汽量)×1.0807274 发电原煤耗=(耗煤量×1000-供热原煤耗×抽汽量)/发电量 /10000 3:发电标煤耗(kg/kwh)=发电原煤耗×发热量/7000 4:供热标煤耗(kg/T)=供热原煤耗×发热量/7000 5:供电标煤耗(kg/kwh)=发电标煤耗×发电量/供电量 耗煤量---实际入炉的原煤消耗量,单位:吨(T).锅炉产汽量,单位:吨(T).发热量即指入炉的原煤热值,单位:kCal/kg.抽汽量仅计热电厂供出的工业热负荷用汽,单位:吨(T)。发供电量在这里以<万KWh>为单位计。

供热厂用电对热电厂发电经济指标计算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供热厂用电对热电厂发电经济指标计算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厦门电厂林克淮 摘要:本文针对热电企业在统计上报生产指标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参照纯凝汽式电厂的生产指标计算规律,提出了新的热电厂发电指标统计数理模式,供讨论参考。 关键词:供热厂用电二次分摊电量平衡数理模型 1、前言 热电厂的供热标准煤耗和供电标准煤耗计算是热电企业财务统计、成本核算、审计工作的前提。当前各热电企业在数据交流和上报时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计算公式不尽相同,致使同样的原始资料数据,计算结果可能不一致,或者会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错误。这种情况使我们无法正确进行财务评价,也无法对热电成本正确性进行评估。 众所周知,在热电厂的热电分摊办法中,通常是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热电厂的总耗热量(或标煤量)进行的煤量一次分摊,而厂用电量消耗问题,则没有考虑进去,即总厂用电量全部计入发电损耗中去了。但在计算供热燃料成本时,又加入了供热厂用电所需要的燃料费用,这个又称为煤量二次分摊。热电厂的供热厂用电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门用于供热的电机、动力及照明用电量;另一部分是供热和发电共用的电量。供热厂用电在供热过程中产生,作为热电联产企业的发电方向供热方提供了供热厂用电,但又无法以售电的方式从供热方收回这部分成本,一则供热厂用电没有单独计量,特别是供热与发电共用部分的电量只能通过内部热电分摊方式计算出来,二是其售电的合规性或合法性也值得推敲。因此只好采用折电还煤(用供热厂用电量乘以供电标准煤耗计算得到的煤量)的形式从供热方索回生产成本,用以弥补发电方的燃料消耗。此举相当于供热方买煤给发电方,委托其生产供热厂用电供给供热方使用,而供热方所买的这部分煤量消耗在发电环节,可见在煤量一次分摊中,供热厂用电的耗煤量隐含在发电成本中,但该部分生产成本理应由供热方承担。因此在计算供热标准煤耗和供电标准煤耗时,应充分考虑煤量二次分摊因素。 笔者现就热电厂发电指标计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提出一些看法,供热电行业有关同仁参考与探讨。 2、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考核一个火电厂通常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一个是厂用电率,另一个是供电标准煤耗。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就发电厂系统而言,发电机出口电能并不能全部输送到电网,必然有一部分电能需要消耗在电厂内部生产环节,包括制粉系统、送引风系统、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等辅助系统的厂用电消耗以及主变压器损耗。上网电量和厂用电率是相对应的,厂用电率降下来以后上网电量就提高了。为方便起见,假设发电厂的厂用电接线系统单一,不存在从网上购入厂用电、厂用电与非生产用电混杂等因素(下同),则纯凝汽式发电厂的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供电量与上网电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一、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 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

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 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 1kwh=3600KJ=3.6MJ=3.6×10-3GJ 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 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 y=5000kcal/kg=20934KJ/kg 1kg标准煤热值Q 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 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 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 b r=B/Q=1/Q yη=1/0.0293η=34.12/η 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 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34.12/0.89×0.958=40kg/GJ 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34.12/0.80×0.994=42.9kg/GJ 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 绍兴热电专委会骆稽坤 一、热电比(R): 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 R=(Q r/E g×36)×100% 式中: Q r——供热量GJ E g——供电量万kwh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 R=(16×104/634×36)×100%=701% 二、综合热效率(η0) 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 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万kwh=36GJ 1kcal=4.1868KJ 1kg标煤热值=7000kcal 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 η0=[(Q r+36E g)/(B×29.3)]×100% 式中:Q r——供热量GJ E g——供电量万kwh B——总标煤耗量t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 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

供热对供电煤耗影响量的计算091105

供热对供电煤耗的影响量计算推导 热量法: 假设某供热机组一日发电量为E 万kwh ,供热量为Q Gj ,消耗的燃煤量为M t ,燃煤低位发热量为d q MJ ,则不考虑该机组供热对供电煤耗的影响,机组的供电煤耗计算方法为: 1 10029.27s d M q E b ?= ?? 式(1) 当考虑供热时,假设消耗的燃煤量分为两部分1M 、2M 。假设1M t 煤量是用来发电了,2M t 煤量是用来供热,则此时计算供电煤耗时计算方法应为: 2 110029.27s d M q E b ?= ?? 式(2) 则供热对供电煤耗的影响应为: 1 2 210029.27s s d s M q b E b b ??= -= ?? 式(3) 设2M t 原煤所对应的标准煤量为2b M t 由式(3)可以看出 2229.27 d b M q M ?= 式(4) 故有:2100 b s M b E ?= ? 式(5) 设机组的锅炉效率为b η,管道效率为gd η,则有 21000 29.27b b gd Q M ηη = ??? 式(6) 则有每一GJ 供热量所多应的标准煤量(供热标准煤耗)为

21 100037.87/29.270.990.91 b m g G J = ?=??(取b η=0.91;gd η=0.99) 式(7) 故计算供热对供电煤耗的影响量时的计算公式为 237.87100b s m Q Q b E E ???= ?= 式(8) 假如在以上基础上再考虑供热回水量的影响,且供热回水温度为63℃的饱和水。由饱和水带回系统一部分热量,因此考虑供热对供电煤耗的影响时应将这部分热量考虑进来。查焓熵图可得63℃的饱和水焓值为263.63kJ/kg ,设供热回水量为V ,故计算供热量对供电煤耗的影响量时的计算公式为: 6 37.87(263.63/10) s Q V b E ?-??= 式(9) 说明:以上计算中采用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思想进行的推导,没有考虑能量的品质问题,因此只能作为供热对供电煤耗影响量的粗略估算方法。 火用方法: 假设某供热机组功率为Pe ,主汽参数为p o ,h o ,s o 。抽汽压力参数为p h ,回水参数为h h ,h ’h ,s h 。凝汽流量为D c ,实际排汽比焓为h c ,凝结水比焓h c ’,环境温度为T en 忽略其它给水回热抽汽,有功率平衡式求其汽耗量Do ?? ? ? ????---= )(3600)(1 D c h c mg h o h h D Pe h h o η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 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一、 总 则 1-1 为了加强火力发电厂(发下简称火电厂)发供电煤耗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 根据部颁《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制订本方法。 1-2 火电厂发供电煤耗统一以入炉煤计量煤量和入炉煤机械取样分析的低位发热量按正平衡计 算。并以此数据上报及考核。 1-3 对125MW 及以上纯凝汽式与供热式大型火电机组在计算发供电煤耗时,应逐步实现单台机组 进行。同时按其配置的制粉系统及燃煤计量方式作如下分类:(详见附录一) 1-5 本《方法》适用于50MW 及以上容量的火电厂。 二、 纯凝汽式机组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2-1 单台纯凝汽式机组日发供电煤耗的计算 2-1-1 日标准煤耗用量 B rb =B rj -Brk t 式中:B rj -日计量入炉标准燃煤量(即日生产用能,包括燃煤、燃油与燃用其它燃料之和)。 t B rj = 29271 1 (B rm Q rm +B ro Q r o+B rq Q r q) t 其中: B rm 、B ro 、B rq -分别有日入炉煤计量装置的燃煤耗用量,日入炉的燃油耗用量与日入炉的其它燃料 耗用量; kJ/kg Q rm 、Q ro 、Q rq -分别为燃煤、燃油与其它燃料当日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t B rk -当日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即符合6-1条规定并通过入炉燃料计量点后取用的燃料量,

同时应按上述公式换算至标准热值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T 2-1-2 日发电煤耗 b Rf = rF rb N B ×106 g/(Kw ·h) 式中:N rF -日发电量。 kW ·h N rF =N rF -N r k kW ·h 其中:N rF -日计量的发电量。。 kW ·h N rK -当日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电量。即符合6-1条规定,并通过厂用电计量点后取用的用电 量。 kW ·h 2-1-3 日供电煤耗: b Rg = rG rb N B ×106 g/(Kw ·h) 式中:N rG -日供电量。 kW ·h N rG =N rF -N rC kW ·h 其中:N rC -日厂用电量。 kW ·h 2-1-4 对于不同燃煤计量方式下,日计量入炉标准煤量的计算公式: rx ②若锅炉各煤粉仓当日做到定粉位交接班,则公式中可不计入±ΣB Rf 式中:ΣB rx -锅炉各原煤仓当日因煤位高度变化所修正的标准燃煤量总和 t ΣB rF -锅炉各煤粉仓当日因粉位高度变化所修正的标准燃煤量总和,且考虑日水份及发热量的 修正 t ΣB rF =ΣB rF rm rF rm rF Q Q M M ? --100100 t 其中:ΣB rF -锅炉各煤粉仓当日因粉位高度变化所修正的标准燃煤量总和; t M rF -日煤粉的收到基全水份; % M rm -日入炉煤的收到基全水份; % Q Rf -日煤粉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kJ/kg 2-1-5 对于锅炉各原煤仓与煤粉仓因料位的变化所作修正计算,建议采用原煤仓与煤粉仓的容积量测算法,其步骤如下: (1) 查阅原煤仓与煤粉仓的安装施工图。参照附录二推荐的计算公式确定原煤仓与煤粉仓的容

电厂效率计算方法

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 单位供电标煤耗 单位发电标煤耗 单位供热标煤耗 bg=bd/[1-(ed/100)] bd=(Bd/E)*102 Bd=B(1-α) br=(Br/Qr)*103 Br=Bα g/kwh g/kwh T Kg/GJ T 4 R 热电比 R=(Qr/36Eg)*102 5η0 热效率 η0=[(Qr+36Eg)/29.3B]*102(%) 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 千焦(KJ) 大卡(kcal) 1千瓦时(kwh)= 3600kj 备注 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 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 1kwh=3600KJ=3.6MJ=3.6×10-3GJ 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 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y=5000kcal/kg=20934KJ/kg 1kg标准煤热值Q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 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 br=B/Q=1/Qyη=1/0.0293η=34.12/η 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

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9×0.958=40kg/GJ 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0×0.994=42.9kg/GJ 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 一、热电比(R): 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 R=(Qr/Eg×36)×100% 式中: Qr——供热量GJ Eg——供电量万kwh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 R=(16×104/634×36)×100%=701% 二、综合热效率(η0) 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 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万kwh=36GJ 1kcal=4.1868KJ 1kg标煤热值=7000kcal 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 η0=[(Qr+36Eg)/(B×29.3)]×100% 式中:Qr——供热量GJ Eg——供电量万kwh B——总标煤耗量t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 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