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资料图示说明题

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资料图示说明题

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资料图示说明题
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资料图示说明题

6、图示说明油气藏的基本分类。

简述井斜校正的任务并图示说明利用图解法进行井斜校正的步骤。答案及评分标准:⑴1分,⑵5分

⑴井斜校正的任务:求取斜井段沿地层

走向投影到剖面上的井斜角和

井斜段长度。

⑵图解法进行井斜校正的步骤:

①D为井口,做水平线DM,通过D

作井斜方位线,截取DB=水平投影;②过

B点作地层走向线,与剖面线DM交于C

点,过C点作垂线,截取CA′=垂直投影;

③ 连接DA ′,即为斜井段在剖面上的投影L ′,L ′与H 之间的夹角为校正后的井斜角δ′。

五、分析、作图题(共20分)

1、下图为各井所钻遇的地层顺序(连续英文字母表示连续沉积),通过地层对

比,绘制地质剖面图。

(6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断层线3分,地层界面连接线3分 2、根据断面构造图和各井钻遇B 层顶面标高

(井旁数据),绘制断层上盘B 层顶面构造等值线(等值线间距50米)及断层线。 (7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构造

等值线4分,断层线3分。

700800900600

500

-2700-2650

-2650

-2650

-2650

-2605-2600

-2740

-2700-2650

[0]

-2700-2700

-2700

-265

3、如下页图所示,表示某断块内各井钻遇某一单砂层的厚度分布(分子表示有

效厚度,分母表示砂层厚度)。请在图上绘出:① 砂岩尖灭线,② 有效厚度零线,③ 有效厚度等值线(等值线间距1米)。 (7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岩性尖灭线2分;有效厚度零线2分;有效厚度等值线3分

1、根据断面构造图(下页顶部)和各井钻遇M 层顶面标高(井旁数据),绘制下盘M 层顶面的构造等值线(等值线间距100米)及断层线。 答案及评分标准: 断层线3分; 构造等值线5分

1井2井3井4井

A

2、根据油层顶面构造图(右图)和A 、B 两口探井资料(表1),确定油水界面标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重力加速度g=10m/s 2),绘制M-N 方向油藏剖面示意图。

表1 A 、B 两口探井资料

井号 油层厚度 油层中部原始油层压力 流体性质 流体密度

A 井 20m ×105 P a 油 g/cm 3

B 井

20m

×105 P a

g/cm 3

10))590((10)510(?---=?--+X P X P w B o A ρρ

+800×(-510-X)×10=×(X+590)×10

1、经对比发现某一口井中缺失某套地层,试问是否可以确定该井钻遇了正断层,为什么?请图示说明。

答案及评分标准:文字2分,图4分

某一口井中缺失某套地层,不一定就是钻遇了正断层。因为,除了正断层可能导致地层缺失外;不整合(沉积间断)及某些逆断层也可能导致地层缺失(如下图)。

2、在所给图1中标出:饱和度中值压力、喉道半径中值、束缚水饱和度,并根据图2判断分选性及歪度。

A B

M

N

-500-540-580

I H

G

C

B

答案及评分标准:图1--3分;图2--3分

1.根据断面构造图(构造等高线距为100米)和各井同一套地层顶面标高,绘该地层顶面构造图,完成断点组合,见图一。

图一断面构造图和各井钻遇的某地层顶面标高

2.已知油层顶面构造图(图二)和A、B两口探井资料。

要求:1)在图中圈出含油面积,并绘制Ⅰ—Ⅰ`油藏剖面示意图。

2)试说明A探井是否为自喷井。g=s2

井号油层厚

度(米)

井口海

(米)

油层中部原始

油层压力

(106Pa)

流体

性质

流体密

(kg/m3)

A 20 630 油×103

B 20 530 12 水×103

解:1)A井油层中部海拔高度为H

A

=500+20/2=510m,B井油层中部海拔高度

为H

B

=590m。

设油水界面海拔高度为h,

则P

A

+ρ.(h- H

A

) =P

B

-ρ.(H

B

-h)

代入数据:

图2 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示意图分选好

粗歪度

分选不好

略显细歪度

×106+×103××(h-510)=12××103××(590-h)

计算得油水界面海拔高度h=550m。(需要计算过程)投影至顶面构造图中,并绘制剖面图。

2)由静水压力公式求油层中部起液柱上返高度

H=×106/(×103×)=

A井井深为630+510=1140m<,故A井能自喷。

图二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3.图三是某井组地层对比曲线,1井为对比骨架井(k1 k2为标准层),通过地层对比,绘制对比剖面图。

图三某井组地层对比曲线

1、根据要求填写油气藏的描述参数(8分)。

A、含气高度;

B、含油高度;

C、油水过渡带;

D、油气过渡带;

E、纯含气带;

F、纯含油带;H溢出点、

G、含油气高度。

2、下图为几种生储盖的组合类型剖面图,请指出其类型(5分)。

图A——连续的生、储、盖组合或正常的生、储、盖组合。

图B——间断的生、储、盖组合或新生古储。

图C——自生自储自盖生储组合。

图D——侧变式生储盖组合。

图E——连续的生、储、盖组合或顶生式的生、储、盖组合。

3、指出圈闭A——G的类型(7分)。

A——断层型(或潜山型,或潜山-断层复合型)B——潜山型(或断层型,或潜山-断层复合型)C——滚动背斜型D ——断层型E——与古地形和差异压实有关的背斜型F ——砂岩透镜体G——上倾尖灭型

4、指出圈闭A——F的具体类型(6分)

A——褶皱型背斜B——基底差异升降作用形成的背斜圈闭

C——与古地形和差异压实有关的背斜型D——与柔性岩体和差异压实有关的斜圈闭

E——刺穿性圈闭F——滚动背斜型

5、A层的油水分布如图,且断层是开启的,问B层中能否聚集油气,为什么(6分)?

答:B层中能聚集油气。因为断层开启,则不具备封闭性,而A、B

层应为同一压力系统,且A层中的油水界面低于B层的高点,故B 层中的油水界面应与A层相同。。

6、A层的油水分布如图,且断层是开启的,问B层中能否聚集油气,为什么(6分)?

答:B层中不能聚集油气。因为断层开启,则不具备封闭性,而A、B层应为同一压力系统,且A层中的油水界面高于B层的高点,故B 层中不能聚集油气。

7、指出下图所示的圈闭类型(6分)

A——地层超覆型B——砂岩透镜体C——与物性变化有关的圈闭

D——古潜山型E——水动力圈闭F——岩性上倾尖灭型

8、如图所示,A、B、C点的海拨高度分别为H A=1000米、H B=990米和H C=960米,压力分别为P A=20兆帕、P B=兆帕和P C=兆帕,求油水界面的海拨高度和压力(地层水的相对密度为(10分)。

解:设原油的相对密度为γ0,则

γ0=100(P B-P A)/(H A-H B)

=100×10=

设油水界面压力为P W,海拔为

H W,则有

P W=P C-γW(H W-H C)/100= P B+γ0(H B-H W)/100

即-(H W-960)/100=

+(990-H W)/100

得H W=980(米)

P W=(MPa)

9、如图所示,1、2井为同一压力系统,1井井口海拔H1=250米,

油层中部海拔H A=-850米,

压力P A=;2井井口海拔

H2=500米,油层中部海拔

H B=H A。是问1、2井在理论

上能否自喷(γ0=0.9)(10分)?

解:由于1、2井为同一压力系统,H A=H B,则有P A=P B。

1井井深=H1-H A=250-(—850)=1100(米)

21井井深=H2-H B=500-(—850)=1350(米)

在静止状态下,设压力P A能举升的油柱高度为H,则:

H=100P A/γ0=100×=(米).。

因为H大于1井井深而小于2井井深,所以1井可以自喷,2井不能自喷。

10、下图(平面图中的等高线为海拔高度)所示能否形成圈闭(盖层存在、断层封闭)?并说明理由(8分)。

图A不能形成圈笔,上倾方向和侧向无遮挡条件;图B、图C能形成圈闭,上倾方向和侧向有遮挡条件;图D靠近断层一边可形成圈闭,断层遮挡。

11、下图(平面图中的等高线为海拔高度)所示能否形成圈闭(盖层存在、断层封闭)?并说明理由(8分)。

图A下盘能形成圈笔,上倾方向断层遮挡;图B不能形成圈闭,上倾方向无遮挡条件;图C、图D可形成圈闭,断层遮挡。

12根据矿物的颜色、透明度、条痕、光泽四种光学性质的相互关系,完成下表(10分)。

颜色非金属色矿物金属色矿物

透明度

条痕色

光泽

颜色非金属色矿物金属色矿物

透明度透明透明-半透

明半透明-不

透明

不透明

条痕色白色浅彩色深彩色黑色光泽玻璃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光

金属光泽13、请完成下表(10分):

相对地质年代表

宙隐生宙显生宙

太古

代元古

古生代

早古生代晚古生代

宙显生宙

代中生代新生代纪

宙隐生宙显生宙

太古

代元古

古生代

早古生代晚古生代

震旦

纪寒武

奥陶

志留

泥盆

石炭纪二叠

宙显生宙

代中生代新生代

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

14、绘制倾斜岩层产状要素图,并加以说明(6分)。

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图中OD/为倾向线,它与地理

北极沿顺时针的夹角为倾向;AB为走向线,OA、OB与与地理北极沿顺时针的夹角均为走向,走向有两个,相差180o;α为倾角,是倾斜线与倾向线的夹角。

15、用地层代号N、E、K绘制背斜及向斜构造剖面示意图(6分)。

16、用地层代号P、T、J绘制直立褶曲和斜歪褶曲剖面示意图(6分)。

17、用地层代号D、S、O绘制倒转褶曲和平卧褶曲剖面示意图

(6分)。

18、用地层代号D、C、P绘制复背斜剖面示意图(6分)。

19、用地层代号D、C、P绘制复向斜剖面示意图(6分)。

20、用地层代号P、T、J绘制隔档式褶皱平面图(6分)。

21、用地层代号P、T、J地层代号绘制隔槽式褶皱平面图(8分)。

22、用地层代号P、T、J绘制隔档式褶皱剖面图(6分)。

23、用地层代号绘制隔槽式褶皱剖面(6分)。

24、绘制正断层剖面示意图,并说明其特点(6分)。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25、绘制逆断层剖面示意图,并说明其特点(6分)。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26、绘制地堑构造剖面示意图(6分)。

27、绘制地垒构造剖面示意图(6分)。

28、绘制阶梯状断层示意图(6分)。

29、绘制叠瓦状断层示意图(6分)。

30、绘制对冲式断层组合(6分)。

31、绘制背冲式断层组合(6分)。

32、下图是岩浆岩结晶程度图片,按结晶程度确定其结构类型(6分)。

a为全晶质结构。

b为半晶质结构。

c为玻璃质结构。

33、根据层理形态填写层理类型(8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