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2011-2015年)

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2011-2015年)

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2011-2015年)
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2011-2015年)

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

2011年3月28日

目录

第一章改革形势和基本判断 (1)

第一节主要成效 (1)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3)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6)

第一节指导思想 (6)

第二节基本原则 (6)

第三节总体目标 (7)

第三章“十二五”重点领域改革任务 (8)

第一节调整优化所有制和经济结构 (8)

(一)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8)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9)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

(四)构建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10)

(五)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10)

(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1)

(七)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 (11)

第二节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12)

(八)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12)

(九)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13)

(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13)

(十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13)

(十二)探索规划体制改革 (14)

第三节深化要素市场体系改革 (14)

(十三)大力完善地方金融体系 (14)

(十四)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管理体制 (15)

(十五)加快技术市场建设 (15)

(十六)培育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 (15)

(十七)加快价格和节能减排制度改革 (16)

(十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6)

第四节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17)

(十九)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17)

(二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17)

(二十一)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18)

(二十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8)

(二十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9)

(二十四)推进公用事业改革 (19)

第五节深化收入分配和就业保障制度改革 (20)

(二十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

(二十六)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0)

第六节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21)

(二十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21)

(二十八)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21)

(二十九)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新体制 (22)

(三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2)

第四章规划实施 (23)

第一节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23)

第二节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23)

第三节因地制宜重点突破 (23)

第四节明确责任加强督查 (24)

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

(二○一一年三月,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2011——2015年)依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领域改革规划》(2011-2015年)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我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任务,是未来五年指导和推进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行动纲领,也是各地、各部门制定改革政策和安排改革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改革形势和基本判断

第一节主要成效

“十一五”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至上,改革为先”,以保持增长、扩大内需、强化基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契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主要体现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省政府新组建和调整设臵工作机构17个,市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取消和下放职责66项,明确和强化职能393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事业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整体转为行政机构56家,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实施转企改

制1402家。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省属企业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市县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产权多元化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省属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由43户调整到33户,上市公司16户,资本化率达到40%,居全国前列。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通过出台实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36条意见等政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截止“十一五”末,非公有制企业达到22.86万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6.3%。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开展乡镇机构和村级改革,精简编制和人员,调整乡镇区划和村级规模,撤并乡镇269个,行政村8356个,同时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试点,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普遍增强。地方金融体系改革深入推进。以徽商银行为代表,在全国率先实现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重组,以良好的经营业绩,成功进入全球银行500强。全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地方金融体系不断完善,至“十一五”末,全省农村银行达到42家,17家村镇银行获批,211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新增上市公司22家。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颁发各类规章制度60余个,城镇新增就业252.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6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6.2万人。历史性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斐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本药物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50%左右,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已经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改革模式。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所有市县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市县三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合并组建新的广播电视台,229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立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和版权交易中心,省演艺集团、广电传媒集团正式组建,出版、发行集团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各领域改革相互协调、面上改革与点上突破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为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工业化转型期、城镇化加速期、区域发展成长期、市场化完善期和国际化提升期。随着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资源配臵日益市场化,国内竞争日益国际化,改革触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我省将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影响新的阶段性特征。

从机遇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目标,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一是经过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一系列改革,以及对于改革成果的真实体验,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对改革理念和改革方向的理解不断加深,承受改革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自觉运用各种有效方式从事改革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和社会基础。二是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下,安徽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我省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成功迈入中国的“万亿元俱乐部”,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66%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跃上2000美元台阶,逼近3000美元。城镇化率由35.5%提高到43.7%。完成财政收入206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和增幅均居中部第2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为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化解改革可能出现的风险、支持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并不断巩固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一些重大改革举措和经济关系实现了制度化与法制化,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的体制基础。四是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积极试验、大胆实践,在总体上已经摸索出一条适应安徽省情的改革道路,在操作层面上已形成了一套适宜的推进方式,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从挑战上看,我省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省份,将面临加快调整结构和跨越发展的双重压力,并承担转变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和创新体制机制三大艰巨任务。当前,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加快经济转型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尚未到位,国有资本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规模仍然偏大;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的市场基础性配臵作用不够,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进展缓慢,各级政府间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小型金融机构尚在发育,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初次分配秩序还不规范,再分配调节作用有限,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社会保障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城乡、地区、行业分割,转移接续难;社会事业领域政事不分、管办不分问题突出,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尚未形成;社会管理体制还不适应社会格局深刻变化的需要;城乡“二元”体制分割,阻碍了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均衡配臵和自由流动;科技管理体制分割,科技资源配臵机制不够合理,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还未有效形成;利用外资质量总体不高,企业“走出去”仍面临诸多体制性制约等等。

对此,我们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改变以往侧

重的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改革布局和改革战略,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公共需求变化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以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线的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力争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二节基本原则

有破有立,区别对待。把改革不到位造成的问题与改革带来的问题区别开来,把局部问题和全局问题区别开来,把改革操作问题与改革方向问题区别开来,把一般性工作措施失误与改革措施失误区别开来,把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与改革失误区别开来。

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改革协调机制,正确处理重点突破和综合配套推进的关系,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安排好改革措施的先后顺序,切实解决一些受部门利益牵制、难以快速有效推进的操作问题,不失时机地深入推进各项改革。

保障民生,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反映和评价,下决心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均衡配臵城乡公共资源,及时推出和调整相关改革措施,推动经济与社会良性互动发展。

改革创新,依法行政。围绕发展难题加大改革力度,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节总体目标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新突破,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15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基本标志是“四个形成”:

形成科学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大部制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县、扩权强镇和经济发达镇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显著强化,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建立。

形成充满活力的转型升级体制。产业转型的微观主体更加活跃,

有利于要素市场化配臵的现代市场体系更加健全,集聚创新资源、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形成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就业促进机制更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制趋向合理,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配臵更加均衡,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形成繁荣活跃的文化发展机制。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更加科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

第三章“十二五”重点领域改革任务

第一节调整优化所有制和经济结构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不同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基础。到20l5年,基本完成产业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发展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带动力、竞争力显著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基本消除,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一)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切实推动国有资本向提供重要公共新产品、服务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骨干企业集中,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支持鼓励引导央企与地方国企、地方国企之间、国企与民企之间相互持股、联合重组。加快企业制度创新,着力完善产权结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完善税收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推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支持优势企业在重组和产业链整合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符合条件的大型国企整体上市或实现主营业务上市,加快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到“十二五”末,省属企业减少到25家左右,资产超千亿的省属企业达到4家。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出资人职能分开,健全市场运作与政府管理相结合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产权管理、经营业绩考核、薪酬分配和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主体,建立健全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监管体制。加强县级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和政务环境,建立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特别是一般竞争性领域和适合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领域。完善金融服务和财税支持政策,通过股权投资企业、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上市、中小企业债券等改善非公企业的融资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重组等方式

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引导其向专业化、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形成技术先进、管理有序、经营规范、效益良好的企业群。力争到“十二五”末,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5%,企业数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占全社会90%以上。

(四)构建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以合芜埠自主创新试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完善和落实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政策,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制、理事会、会员制等多种形式跨地区、跨单位整合科技资源,推进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创新载体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制度,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知识产权入股等激励政策,营造集聚科技人才要素的体制环境。建立全省联网的技术市场和覆盖全省、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形成信息交换、要素交融、成果交易、中介服务开放的市场体系。

(五)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破除所有制分割和行业垄断,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加速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步伐,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规范化。通过兼并、重组、联合、上市等形式,发展一批服务业大企业集团。推动各类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促进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部服务外包,实现专业化经营。完善服务业推进

机制,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型业态的发展。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发展服务业市场,消除阻碍消费的体制障碍,保护消费者利益。优化市场环境,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有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继续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制定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方案并全面启动实施。

(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区域合作机制,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推进与长三角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共同市场。加强皖江城市带跨地区统筹规划,适时进行区划调整,实现跨江联动发展。综合运用区域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多种手段,加快合淮同城化、合巢一体化步伐。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支持力度,完善帮扶机制,改善政府服务,培育市场主体,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培育经济发展的自主增长机制。鼓励发达地区开发区、战略投资者等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各类园区对接、产业联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开发区外资集聚功能和效应。推进区域开发的立法工作,强化区域开发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七)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健全促进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的体制机制,

提高“走出去”的综合服务水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深化外资审批制度和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利用外资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境外投资、监管、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国际贸易投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建立国际经济波动对经济影响的信息引导和预测预警机制。

第二节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着力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到2015年,努力实现政府由行政管理型向公众治理型转变,政府执政能力、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基本建成科学民主决策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八)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大部门制行政管理体制,理顺部门分工,完善部门内部协调机制,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政府职能定位,加强和改进政府行政经济管理与服务方式,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分开,优化经济调节方式。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市场监管体制,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理顺县乡权责关系,深入推进县级扩权、扩权强镇改革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

(九)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重点加强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坚持依法、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执法程序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能。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以及经济薄弱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探索激励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和财政投资评审机制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健全预算决策机制,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建立省本级财政收支预测体系,实现省、市、县三级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充分运用省级政府对一般地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权、减免税权,大力做好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资源税、环境税等税收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十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需求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强化企业投

资主体地位,健全并规范核准制和备案制。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和公示制度,加强项目后评价工作。

(十二)探索规划体制改革。以政府科学规划引导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以项目管理为主的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建立统一有效、层次分明、功能清晰、责任明确、分类实施、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和实施机制,明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作用领域与范围。按照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快规划立法、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和行为。

第三节深化要素市场体系改革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本、技术、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到2015年,基本形成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良性运行格局。

(十三)大力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加快建立县域金融扶持机制,拓宽县域资金供给渠道,完善县域金融协作机制,促进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积极引导城市金融机构到县域设立网点,探索建立大型银行与县域法人银行的资金批发运行机制,引导城市富余资金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保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特

别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鼓励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农村银行和村镇银行组建步伐,鼓励和规范各类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

(十四)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全力支持企业首发上市或再融资,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发行各类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大力发展各类私募基金,丰富和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上市公司机制创新、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海内外资本市场加快企业发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公开上市。努力培育债券市场,继续争取发债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数额。积极培育期货市场,充分发挥期货在发现价格、套期保值、调节供应、促进均衡方面的作用。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展资本市场业务种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徽商银行上市步伐。

(十五)加快技术市场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的体制框架。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供给与需求对接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繁荣和活跃技术市场,不断拓展市场交易业务,积极探索科技资源共享途径,为科技成果及时转化提供良好服务,加快创新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运行机制。

(十六)培育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

选用机制。坚持人才市场公益性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一体化,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规范发展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城乡就业管理服务平台及网络,加快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环境,完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合法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

(十七)推进价格和节能减排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利用价格杠杆,激励各类企业节能减排。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出发,兼顾社会承受能力,深化重要资源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逐步理顺水、电、气和运输等基础产品的价格,合理调整污水、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臵等收费标准。完善土地出让价格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反映土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适时调整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价格,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十八)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打造”信用安徽”为目标,制定和完善信用法规制度,建立信用监督和信用服务两个重点体系,抓住信用信息归集开放、信用产品开发使用和失信行为惩戒三个环节,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管制度,加快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大力营造社会诚实守信氛围,促进全社会诚信意识、企业信用水平和政府公信力的显著提高。加大信用制度建设,合力推进长三角区域信用一体化。到2015年,信用法规基本建立,信用市场有序发展,信用服务初具规模,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有效运行,基本形成诚实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摘要: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二要必须理顺所有制关系,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三要加强经济理论研究,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片面化、教条化;四要注意清除小生产思想的影响,代之以崭新的现代化思想、观念和习惯。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思 新中国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规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击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主要特点是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要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国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实行计划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集权过多或分散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次反复,但不是集中过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地方利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集中,又要有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只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国家把应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繁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产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做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属,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集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 新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又开始多样化。结果,经济发展,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跃进”时期,急于追求“一大二公”,搞“升级”、“过渡”,企图尽快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国家经济和国家经营。农村掀起“人民公社运动,”把小社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部编版)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高 【问题2】如果你是当时上述情况的农民,整天混日子、饿肚子,你想一直这样下去吗?你有何想法呢?安徽凤阳的农民又是如何做的呢?效果如何?请阅读教 材第38页《相关史事》。 【问题3】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请阅读 教材第39页。 【问题4】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系变 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过渡】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生:思考问题,结合教材,了解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 师总结: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份文书成为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也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小岗村的成功尝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步在全国推开,并正式定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 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结合投影讲解。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生:自主合作交流 师点拨: 应遵循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事件核心内容意义 土地改革 (1950-1952)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解放生产力开辟 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合作社 (1953) 私有制 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 力 人民公社化 (1958) 一大二公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1978) 土地公有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大学生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机遇和挑战的论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际遇与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等成就都离不开计划经济。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从根本上改革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成为必须探索的重大问题,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领导我国各族人民经过14年的探索,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它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变革和实践发展过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我国迎接各种挑战,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至今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还要继续。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国要立足当前并结合中长期发展目标,不断深化改革,抓紧推进一些重大领域和关键领域的改革,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改革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发展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提高公有资产的质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调整和完善战略结构,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支柱作用。要进一步支持和扶助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支持人们自主创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改善引进结构,迈更大的步伐走出去。完善宏观管理,健全市场体系。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教育体制等方面问题很多,更需要深入细微的进行改革。我们改革取得了重要经验,但在许多重要方面认识还是初步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方针,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经济体制,才能进一步促进生

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以来束缚已久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国的经济在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市场机制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也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正在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已经延伸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也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伟大历史进程和深刻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经历了一个由探索到形成、再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共中央历届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长时期艰辛的实践,并取得了开创性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 小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

全面深化改革中 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巨 大作用 “改革”,当今中国的“关键词”。2014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今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对今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作出部署。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走向何方?受到海内外各方关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行政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正发挥着巨大的牵引作用。 把握一个核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不久前在上海自贸区注册了一家公司的陈竺没想到,过去需要29天才能走完的流程,现在4个半工作日就办完了。 “只要在电子政务平台下载表格填写即可预约受理,再也不用在部门之间来回跑了。”他高兴地说。

陈竺只是上海自贸区行政审批手续改革以来受益的千万人之一。自去年9月底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已成为多项制度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一年多来,区内累计新增企业逾1.2万家,平均每天诞生100多家。上海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注册官黄敏告诉记者,原先1天只用发90个号,现在发200个号都不够。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持全年经济平稳发展,尤其需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解放微观主体生产力。”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简政放权不断向纵深推进,企业得以松绑,经济活力得以迸发。 一年多来,国务院取消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需报国务院部门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60%左右;减少、整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改革前的220个减少到150个左右;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100亿元…… “今年是进一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这项改革的重点,一方面是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另一方面”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说。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 新中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波。十一届三中全后,以邓小平为核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进程,既积累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的关系,主要特点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验,集中到一点,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系。 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平衡,有效地实行计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是,集权过多或分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反复,但不是集中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家全局利益的地方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有体现全

局利益的统一性,又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中,又要有在集中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 十一届三中全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业的关系。国家把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展。因此,进行经济体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 新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所有制并存,采用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产关系,改革农村管体制和管理制度,

中国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中国经济体制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摘要: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二要必须理顺所有制关系,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三要加强经济理论研究,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片面化、教条化;四要注意清除小生产思想的影响,代之以崭新的现代化思想、观念和习惯。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思 新中国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规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击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主要特点是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要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国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实行计划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

点建设,才能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集权过多或分散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次反复,但不是集中过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地方利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集中,又要有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只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国家把应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繁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产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做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属,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按照胡绳提出并得到党史界多数人赞同的中共党史历史时期划分,这个时期无疑是中共党史研究中分量既重而研究又比较薄弱的部分。由于关于这个时期的研究论著很多,涉及面非常广(多数不是史学论著,而是从现实需要出发的研究论著,但对历史又有所涉及),加上这24年毕竟离我们太近,有些事情还看不清楚。因此,本文仅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作一点介绍,遗漏和错误恐怕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一、研究概况 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多从实证的角度,描述改革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会是这样;二是外国,多从比较角度,探索中国的改革。 (一)国内研究方面,又可分为两种研究,一是搞研究的学者型论著;二是参与决策的官员型回顾和描述。 第一类的代表作有:学者方面的有林毅夫等人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樊纲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张宇燕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盛洪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吴敬琏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汤应武的《抉择——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历程》;苏东斌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史略》等。第二类的代表作有:《薛暮桥回忆录》、朱佳木的《我所知道的三中全会》以及许多国家领导人的文集等。 “九五”期间,受纪念改革开放20年和建国50年的推动,国内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热潮,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例如: 张卓元等主编的《20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樊纲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张军的《“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张宇的《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王辉的《渐进革命--震荡世界的中国改革之路》(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的《透过历史的表象--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宋承先的《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张军的《中国过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邹东涛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在丛书方面,则有:中宣部理论局组织著名学者或部门领导编写的20年经济改革和发展丛书(作者有桂世镛、龙永图、王梦奎等,学习出版社,1998);国家体改委研究所和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丛书”(16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其中属于经济类的有:《中国农村改革2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20年》、《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2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中国就业体制改革20年》、《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20年》、《中国财政改革20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改革20年》、《中国对外开放20年》;伍柏麟主编的“中国经济改革20年系列研究丛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10种:伍柏麟的《中国市场化改革理论20年》、张军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李慧中的《中国价格改革的逻辑》、石磊的《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张晖明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袁志刚、方颍的《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张杰的《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华民的《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尹翔硕的《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和效果》、陆德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 此外,还有:杜润生主编的《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高尚全主编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总结》(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韩志国等主编的《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制度效应》(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周振华的《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王全火等主编的《跨越贫困--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胡耀苏、陆学艺主编的《中国经济开放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江瑞平等著的《国有企业的改革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

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调控 摘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改革权力国语集中的经济体制,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人生“三十而立”,社会与国家也如此。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三个年头,不管是国家面貌还是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度加深,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突显出来。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手段的表现,结合欧美国家在控经济过程中所得的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个人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完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宏观调控,政府职能转变。 一、什么是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由于市场不是万能的,本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以及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这都让单一的市场调节无法使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这就必须在市场调节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以此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践证明,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是当今不同体制国家的共同选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胡佛和他的继任者富兰克林 罗斯福所采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政策:胡佛奉行自由放任主义,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他只要求工商界和劳工自愿组织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并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而罗斯福入主白宫后,对内积极推行以救济、改革和复兴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他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由此可见,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三、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手段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主要通过三大手段,即“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20年(财务知识)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财务知识)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从高新区的设立和发展见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作业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院:机械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易万福 班序号:072084班07号 学号:20081001036 壹、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第十壹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俩省于对外开放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兴办了、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于1984年5月正式决定开放天津、、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首批兴办了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近30年来,我国已批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54个。 随后,为了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1988年我国批准兴办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壹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至今国家已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4个。(1990年,为了发展国际贸易,中央政府批准于沿海港口城市划出特定区域兴办15个保税区。1992年为了推动中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双边经济合作,于我国部分边境地区兴办了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了促

进出口加工业的上规模上层次,国家从2000年开始陆续批建了58个出口加工区。这些开发区是中央政府批准兴建的,称为国家级开发区,至2006年底共有223个国家级开发区。另外从1992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陆续批设了数量众多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称为省级开发区,这些省级开发区构成中国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06年底,中国的省级开发区达到1345个。从2007年开始,中国开始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兴办开发区----境外经贸合作区(OverseasEconomicandTradeCooperationArea),至今已批准19个,旨于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海外投资,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 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壹次创业” 经过十年建设,到2001年,高新区通过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了区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联想、四通、方正、华为等已经成为国内乃至海外知名的高新技术大企业。多数高新区己经成为带动所于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有些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己占所于城市工业增加值的40%之上。能够说,高新区己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 高新区紧紧把握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发展科技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于产业规模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己由十年前的1%左右提高到10%之上,其中50%左右是

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单位、各个个人的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是通过这样的体系表现出来。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首先,我们要对中国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正确精准的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 其次,要充分了解我国现有经济体制的缺陷及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国家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企业处于无权地位,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缺乏主动性,不能发挥积极作用;(二)国民经济(主要是国营企业)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严重,自成体系,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不搞综合利用必然造成大量浪费;(三)实行自上而下指令性计划制度,管得过死,使产销脱节,产需脱节,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这种体制把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不能根据实际社会需要来安排生产,合理地使用人力和物力;(四)大包大揽,统收统支,搞平均主义,降低员工积极性。正因为有这些弊端存在,所以旧的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等等。 最后,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存在许多体制的障碍;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就业等的压力也不断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资源和能源的瓶颈问题更为严峻;城乡之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却没有根本的提高;人均收入有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仍然低收入贫困人民巨多,两极分化的危险日益成为现实;经济发展同时,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和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等等。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协调好“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改革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和快要有机协调,保持平稳发展。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

当代中国经济论文

第一,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促进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由于要素禀赋和地理区位的差异,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并最终达到动态平衡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获得最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符合各地区的现实状况,并且引导要素进一步从过剩向稀缺地区集中。张秀生和陈慧女(2008)认为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而这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理论的。改革开放初期,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策略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总量,充分验证了 这一点。 第二,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减小了全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在改革开放初期,出于国情的复杂,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这个渐进不仅表现在时间上也表现在空间上,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实质是以发展速度的稍微减慢获得了较低的改革风险,符合风险最小化的方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沿海沿江发达地区肩负着为后进地区探索改革经验,提供开放窗口的任务,同时也相应获得了更高经济水平的“风险溢价”,这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 第三,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是区际分工和竞争的基础。各个地区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并为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潜在可能。这是因为后进地区的经济主体不甘于较低的分工水平和不利的交易条件,必然要努力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发达地区的经济主体面对后进地区的竞争和追赶,为了保持较高的利润率,也不会放下前进的脚步。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使区际分工合作成为可能,并加剧了区际经济在竞争中发展。 消极效应 第一,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税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法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就成为了地方政府利己动机的必然结果。于潇和范力达(1998)认为区域发展机会不均等与区域不平衡扩大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封闭性,影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区域发展机会不均等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加剧的条件下,各地为了维护本地区的利益将纷纷采取地方保护政策,限制商品自由流通,最终阻碍整体经济的长期发展。 第二,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固定汇率并且资本账户管制下,发达地区在获得贸易收益的同时也可能输入通货膨胀并提高要素报酬水平。当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时,随着流动要素过度流向发达地区,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地由发达地区向后进地区传导,而后进地区滞后的收入水平加剧了后进地区承受通货膨胀的压力,最终使国民经济发生停滞和动荡。 第三,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将不可避免地使后进地区失去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必要要素和技术基础,并进而使发达地区失去升级产业结构的动力。张军扩和冯杰(2006)认为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传统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经历长期快速增长后,增速回落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理性成分,对其造成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是负面的,但长期来看,则有利于促进这类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面对如今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作为国家能够为这一现状做出何种努力呢? 1.加快中西部地区体制创新。 在我国现阶段,制度因素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在国家相关产业结构政策指导下进行,政府必须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当前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历经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199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至今已走过28年的历程。 改革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计划决定,是指令性计划在维系着国民经济运转。在所有制方面,追求的是“一大二公”。在分配领域,强调要实行按劳分配,推行的却是平均主义“大锅饭”。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近14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界贸易规则,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阐述和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如下一些方面的改革: 第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完善政府管理方式。二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加强和完善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机构,减少或撤并那些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权责,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三是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综合执法,推行政府问责制。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政府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改进和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和完善投资调控体系。 第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样化。推进集体企业制度创新,发展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是完善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研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是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步伐,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多层的资本次市场体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勃兴的伟大变化,提高学生对历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能力;(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做到学史以明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农民告别饥荒的宣言书。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2.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今后的抉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今后的抉择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些环节和方面又都集中在经济体制上,因此,我们改革经济体制,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首先,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其次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再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现在我国的改革面临比较复杂的形势:一方面,国内发展和国际形势对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有许多体制性障碍,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虽然取得了诸多的成就,但是在改革中也暴露出来很多的问题和矛盾。 一、贫富差距拉大。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2、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二、就业形势严峻。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我国就业形势的现状: 1、新增就业劳动力不断增加。 2、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失业率不断攀升。 3、农村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4、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三、环境恶化。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乱伐,破坏植被。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我国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 1. 水土流失严重; 2. 沙漠化迅速扩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