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机械行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农业机械行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农业机械行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农业机械行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农业机械行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导语:与中国经济一样,中国的农机工业也步入发展的“新常态”。农机行业的新常态又有哪些特征?新常态下农机行业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农机行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适应“新常态”,且看行业资深分析师为您解读。

“新常态”,作为2014年度我国社会经济领域最为炙热的“热词儿”,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呼应。在所阅读过的业内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章当中,当首推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张红宇司长的《中国“新常态”现代农业图景》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高元恩的《“新常态”下农机工业的机遇与挑战》。前者用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新定位和新突破这五个“新”字精准描绘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新常态”图景,并高屋建瓴的提出了“新常态”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出路;后者则从农机行业“新常态”概念释义切入主题,并运用大量数据与鲜活实例透视出当前我国农机行业已经进入换挡期这一发展“新常态”,以及“新常态”下如何坚持创新驱动和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转型的图腾。拜读两位大家的妙笔宏论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而且陡生“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感。但转念一想,位卑未敢忘忧国,行业兴衰,匹夫有责。既为业界一分子,理当心系行业兴衰荣枯,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知无不言,言而无忌。于是,笔者也就斗胆捉笔,接续着这个话题交流一些感受,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两位前辈和众位读者海涵并雅正。

农机行业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

笔者所理解的“新常态”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常态”,即正常的形态、

状态、态势等等;二是“新”,即有别于原来和既往,此前不曾经历过的。所谓“新常态”,其实就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显现出的“正常状态”、“正常趋势”。只不过,这种“状态”和“趋势”是以前不曾经历过的新状况和新形势罢了。而且,既然作为一种正常的和常态化的“状态”和“趋势”,这种特征注定要持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周期和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就要求我们做好长期面对和接受这种新常态的挑战以及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我们说农业机械行业已经进入发展“新常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行业发展进入换挡期,行业GDP增速将由原来的高位增长开始转向中高速持续稳健增长,前些年习以为常的高达二、三成的增幅以及“爆发式”增长状态将一去不复返了;二是行业发展模式将由此前的规模扩张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和内生式增长、内涵式发展,像2008年国家4万亿投入那样的大手笔以及业内某企业“项目投资5.2亿元,年销售收入1.5亿元”此类“广种薄收”式的低效能投入行为也都将成为历史的典故;三是驱动行业前行的主要力量将由补贴驱动、政策驱动以及投资驱动转向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差异化、创新力等将成为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胜出的核心要素。

如果说,从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到2013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十年黄金发展期”,那么,从2014年起,中国农机行业已经开始步入换挡期。这一时期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中高速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创新型发展,即所谓农机行业发展的“新常态”。与上一个“十年黄金发展期”相比,虽然不再强调规模与增速,但对创新力、差异化以及质量与效益等要素将更加关注和重视。因此,未来十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一定会更坚实、更高远、更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农机行业发展“新常态”将迎

来一个中国农机工业由大变强的新的“十年黄金发展期”。

新常态下行业将面临三大“挑战”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对农机行业而言,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同样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笔者分析新常态下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行业“盘口”规模相对缩小势必导致竞争加剧。经过上一个“十年黄金期”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农机行业开始步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一方面,由于国家三农政策及农业产业机构的调整,农机市场需求总规模开始由原来的放量增长转变为适度增长;而另一方面,在产业投资的惯性作用下,市场竞争的主体无论是数量抑或是规模却不可能急踩刹车。由此不难预见,在未来市场刚性需求总“盘口”相对缩窄的情况下,市场的竞争度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风险也将进一步增大。

二是行业调整必将导致一些劣势企业遭“清洗”。当前我国农机行业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一方面是传统农机产品产能过剩,中低端产品市场趋于饱和,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则是大型、高端装备产品和新型农机具供给不足,整体呈现散、乱、弱、小特征,研发力、创新力、管控力相当“脆弱”。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模式升级既是农机行业进入“新常态”历史阶段的隐性特征,又是“新常态”下农机行业的重要使命。要适应“新常态”,企业主体必须持续不断的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运营管理升级,从过去的粗放式、资源消耗型经营模式,转变到创新型、低成本、高效率和可持续化发展轨道上来。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次行业“洗牌”和产业升级都必然会产出一些“副产品”,那就是部分竞争主体的破产和“退市”。

三是市场化程度日增,民族农机企业面临更多考验。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提出的“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执政理念,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所能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有限,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各类地方保护性政策将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就连近十年来一直左右农机行业发展格局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也将很快走上“普惠制”轨道,中国农机市场也将由“补贴市场”时代重新回归到“市场竞争时代”。未来,在完全的市场化竞争格局之下,由于民族农机企业在资本、品牌、技术、工艺、管理水平等多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要和国际农机巨头同台竞技,无异于一场“大人与小孩的格斗”,若要取胜,非得拿出过人的智慧和超级的凝聚力不可。

新常态下行业将迎来更多市场“机遇”

关于“机遇”说,笔者仅结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未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这两个方面作出如下分析判断:

第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国内农产品供求趋紧的市场形势为农业装备产业提供了持续稳定且足够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而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对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仍将持续。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全年粮食产量达12142亿斤。这几乎已接近“天花板”的数字,却仍无法满足持续坚挺的市场需求。据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1~11月,全国累计进口大豆6287万吨,同比增长12.3%;进口谷物及谷物粉1714万吨,同比增长17.5%,已占到2014年国内谷物产量的3.07%。另据有关部门测算,由于城镇化、工业化对粮食需求的拉动,目前,全国每年大体需新增加粮食需求400万吨、肉类80万吨、植物油50万吨,而且供求形势日趋严峻。为此,中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个基本底线,粮食安全的战略地位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突显。一边是旺盛

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一边是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这都将为农业装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持续稳定而且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未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将为农业装备产业的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以及提质增效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公众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什么是现代农业?如何推进现代农业?韩长赋部长最近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当前,农业部门适应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一个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个是农业结构的调整,未来现代农业的壮美蓝图和发展道路清晰可见的跃然于我们面前。根据韩部长的说法,转方式,重点就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型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所谓调结构,重点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源禀赋特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生产优先次序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

为实现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韩部长还连续用了六个“更加”清晰地描绘出了未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线路图:①要更加注重提高粮食产能,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②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监管;③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④要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⑤要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⑥要更加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用世界眼光,在全球化

背景下谋划农业发展战略,推进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业竞争力。上述六个“更加”给农业装备产业既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供了无限商机:

一、如何破解粮食安全问题,除了坚守耕地面积这个底线以外,只能通过科学技术、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等现代化手段去挖掘土地潜能。要实现农业四化,农业机械是主角。不仅应当有所担当,而且大有可为。农业装备产业必须加速自身技术提升、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推出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特点的大型、高端、高效、安全的新产品。

二、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靠农业标准化生产,这本身就包括大量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投入,二靠强化监管,也将大量涉及到农产品分析检测设备等投入。可以预见,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对于谷物烘干机械、仓储运输设备、土肥检测设备、各种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设备等保障农产品安全的产品和技术的市场需求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三、关于技术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路径,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是目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是要加快推进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以及农业生产经营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土地适度集约化经营和农业资源禀赋的优化整合,让种田能手科学种田,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率和加工率,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这就要求农业装备产业必须围绕并紧跟农业经营主体结构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机构。

四、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将直接拉动水土资源保护、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土地深松、土地免耕、土壤施肥、病虫害治理、喷滴灌等众多领域的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和需求空间。

五、关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主要包含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种养业结构和实现农业多种功能开发等三方面内容。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和科学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产业价值。这在将给农业装备产业释放出更大的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向业界企业提出了区域化、专业化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思路和要求。

六、关于提高农业竞争力问题,国家将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加速推进包括农业装备产业的中国农业“走出去”步伐,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竞争。据此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业装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这个蔚蓝的海洋。

细品上述六个方面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拓展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从横向看,现代农业一举突破了“农林牧渔”四大产业这一传统农业概念,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农耕文化等多重功能纳入旗下;从纵向看,现代农业一举突破了“耕种收”这一传统农业的作业范畴,将产业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从产前的生产要素投入,产中的社会化服务,到产后的收获、加工、物流、营销等众多环节,跨越三次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它的重要意义已远不只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延展和增加就业增收,对于位居其上游的农业装备产业同样能够产生巨大的刺激和拉动作用。

农业装备行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为鼓励创业兴业和为企业松绑减负,2014年以来,国务院已经连续多次简化和下放涉及多个领域的数百个行政审批项目。从新一届党中央实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执政理念看,未来这一惯性还将延续下去。因而可以预见,除了涉及

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方针政策以及必要的监督指导外,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行业发展一定会采取更加开放宽松的政策。企业才是行业的主体,也是推动行业前行的主角。“新常态”下农业装备行业究竟应该如何发展,主要还看业界企业和企业家的智慧和态度。在此,笔者也不揣冒昧地寄语业界企业:

首先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经营理念,将企业发展重心由过去长期偏重和追逐销售额、高速度、高增长彻底转变到适度增长、质量优先和效益先行上来;将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前的资源消耗、劳动力红利释放和投资拉动彻底转变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上来;将企业经营模式由原来的企业导向、规模化经营和粗放式管理彻底转变到市场导向、创新型发展、内涵式增长和精益化管理上来。要在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的同时,更加重视并加强在服务能力建设和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与积累,坚持走差异化道路,致力于差异化塑造,在企业文化上寻求突破,努力打造并固化企业文化符号、服务符号和品牌优势,逐步拉开与跟随者的竞争优势。

其次要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要深入研究需求特点和市场走势,深入开展各种切实有效的客户体验和市场调研活动,切实按照市场需求组织技术研发、生产安排和市场营销。坚持注重实效,科学规划,目标导向和市场引领,不断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切实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真正实现“让市场来决定企业资源配置”,上什么项目和开发什么产品必须拿到市场上进行论证和审慎评判,切忌“跟着感觉走”和“人云亦云”式的盲目跟风型投资。中联重机和福田雷沃重工等企业试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以及中国一拖组织举办动力换挡拖拉机试乘试驾、让用户和经销商做裁判的做法值得业内其他企业学习。

三是要切实从企业实际和企业资源状况出发,注重企业资源禀赋的科学配置与潜能发掘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比较优势。要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统筹谋划,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由于各个企业自身实力和资源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决定了每个企业对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应当各有侧重。特大型骨干企业要注重企业综合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发掘发挥与培育,可以从产品线、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角度出发,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化市场,通过合资合作、战略并购或资本运营等路径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和行业位势,努力构建综合竞争优势;大中型企业应当摒弃“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思维定势,果断进行取舍,聚拢资源能力,走产品专业化、市场区域化发展道路,突出自身优势,实现局部突围和压强突破;业界众多中小型企业要彻底摒弃“贪多、贪大、贪全”思想,走“小、精、专、强”之路,精心打造小产品,潜心经营小市场,靠专业、专注实现精艺图强。

四是要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营造尊崇科学和重视学习的企业内部氛围,形成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的运营机制。舍得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上进行投资,加速企业内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资本构成和现代科技含量,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快速面市并形成效益;舍得在生产装备及生产工艺方面进行投入,加速制造装备和制造工艺的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生产能力和工艺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舍得在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上进行投入,重视各类技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用广纳百川的胸襟吸引外部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关心人才成长,为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构筑人才高地,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五是要积极推进和强化企业间的协同与配合,具备品牌、技术、资本优势的大型龙头企业要敢于担当大任,积极做业界领导者和行业“大哥”,通过资本、

技术、品牌等资源要素整合,实现强强联合和资源重组,形成敢于同国际行业巨头过招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业界具有一定实力尤其是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众多大中等规模企业,笔者非常赞同高元恩理事长的观点,即通过同一产业链的企业之间的资源重组,在农机行业真正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生产“专精特”产品的中小企业;形成具有技术开发能力和能够追赶先进水平的配套企业。笔者也寄希望于国内广大农机装备企业能够沉着应对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充满信心地走出国门,拥抱蔚蓝的国际大市场,创造更大的辉煌。

结束语

有人言:“趋势就像一匹马,如果在马后面追,你永远都追不上,你只有骑在马上面,才能和马一样快,这叫马上成功!”农机行业面对新常态“这匹马”,相信所有的企业都会选择“骑马出行”,而如何“驭马”是摆在农机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适应新常态 迈向新阶段

适应新常态迈向新阶段(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 神) 李伟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9日07 版)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了系统阐述。这一重要讲话对统一全党认识、指导今后各项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学习讲话和会议精神,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的表现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运行度过增速换挡期、转入中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符合后发追赶型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后发优势的内涵与强度、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追赶进程迈向更高阶段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 后发优势是追赶型国家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根本原因。在追赶进程的不同阶段,后发优势的具体表现、蕴藏的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带来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动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应变化。根据追赶型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可以将追赶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飞阶段。在制度变革或外部环境触发下,后发国家经济摆脱低水平均衡,向持续高增长转换。这一过程通常较快完成,但也有一些国家会持续较长时间。二是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高投资、高增速,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出口结构迅速优化升级。这个阶段市场需求空间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充分,通过购买设备和其他技术引进渠道,企业很容易组织并扩大生产;在增量扩能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大幅增加,大量剩余或闲置资源被有效利用,或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生产率和人均资本存量快速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高增长就是

处于这一阶段。三是中高速增长阶段。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出口等需求增速逐步下降。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价格显著上涨,早期简单外延式扩张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效率提高更多依靠模仿创新和行业内企业间优胜劣汰实现。四是中低速增长阶段。追赶的后期,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进一步接近,大部分后发优势已经释放。传统市场空间饱和,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很难消化企业投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企业开始尝试前沿创新,通过创造全新商品和技术路线、构建新商业模式等获取高额利润。 这四个阶段的更替是渐进的过程。前两个阶段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数量扩张,后两个阶段则更多依靠质量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落后国家都能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也不是所有开启追赶进程的国家都能完成整个追赶周期。在追赶的道路上,不乏“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沟沟坎坎。 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追赶、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后发优势仍然是我国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差距依然很大,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8,蕴藏着较大后发优势。这突出表现在:虽然新增劳动力数量下降,但劳动力总量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本提升空间较大,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供给增加较快;物质型生产资源供应紧张,但资金、知识、管理经验均明显增加,供应链的效率和覆盖面具有较大优势;虽然市场空间有所缩小,但在基础设施、制造业更新投资、居民物质及文化消费提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制造业内部具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的潜力,拥有通过模仿创新和应用型创新提高技术水平的空间;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寻找、发现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提高技术水平的进程尚处于初期阶段。

新常态下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分析 战祥真

新常态下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分析战祥真 发表时间:2018-07-09T10:27:59.5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作者:战祥真 [导读] 摘要:政治思想工作是我国社会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尤其是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及坚实的基础。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250012) 摘要:政治思想工作是我国社会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尤其是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及坚实的基础。新时期大背景下,党员干部能否经受住新问题、新思想、新要求的考验而永葆生命力,就需要通过与时俱进进行变革发展,通过提升宣传学习的主要方式,践行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改进对党员干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关键字:新常态;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策略 前言: 十九大报告一经提出,便宣告了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这体现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明确地规范了政治生态要求,和谐稳定发展的经济社会,以及繁荣昌盛的文化事业和社会生活。面对当前社会新常态下要求的全面深化改革,使得企业做好新常态下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的工作变得十分重要,是当前新形势下企业谋得长足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在充分认识“新常态”的前提下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的基本含义是指跟以往形势有所区别的、相对稳定的一种趋势化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新常态”概念的提出要求我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事业、法治理念等方面都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1]。要在新常态下进行党员干部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充分认识与了解到新常态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本质。就好比如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觉悟上就要有所作为,在保持自身平常心的前提条件下主动适应这种社会矛盾的变化趋向,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增强自身的归属感、责任感以及被认同感,构建好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各党员干部搭建更为广阔额平台,让其各自施展自己的才能与魅力,在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的作用下指导各项任务的开展,将凡事做到尽善尽美作为工作准则,让党员干部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新常态社会经济发展的做出贡献。 二、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出的各项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国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了党组织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常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的困惑,化解主要矛盾,引领各党员同志紧跟新时代、适应新常态[2]。因此,这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基层组织,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必须通过线下结合线上积极展开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强化党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需要的、所盼望的,把握好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发展,真心实意的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其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放下身段,深入基层、深究问题本质,准确掌握党员干部思想情况、把握党员干部生活状况,构建好与党员干部的关系基础。最后,还需要通过互联网+等有效的交流方式了解与把握民需民愿,特别是微信、微博等载体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充分了解到职党员干部的真实想法以及相关意见,基于此制定系列的工作计划和方式,便能够指导与调整好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建立好与干部之间的信任感,进而激发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通过宣传学习的方式进行“新常态”下的党员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阶段,可以用来宣传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样、途径众多。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做好新时期下思想政治的学习与宣传工作,帮助各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学习国内重要方针政策以及发展走向,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国外时事政治、新鲜事物,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激发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热情度,创新发展新思想、新思路,为国家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践行,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组织好党员干部践行十九大以精神,明确新时期的各项重要任务,学习“四个全面”重要思想,指导各党员干部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责任感与法律意识,从各方面适应社会新常态的发展[3]。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教育引导、活动宣传、目标实践等方式使党员干部自主遵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这些核心观念结合自身观点运用到社会生活中,进而有效地融入新常态的社会环境中。 四、“新常态”大背景下要求党员干部做好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 要在新常态下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基本原则,并从实事求是、服务群众、人文关怀以及实事满意等方面着手[4]。首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实事求是务实工作,要从社会实际以及党员干部切身利益出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与党员干部讲真话、说实话、讲道理,建立好与党员干部之间的信任机制;而不是一味地空谈套话,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再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这要从党员干部切身利益出发讲事情、办实事,多为群众着想[5]。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尽职尽责,将公平正义原则最大化,并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以及意见做出解释、说服以及最终解决,不能将其放任不管或者简单收场,避免造成更大的误解或者麻烦。还有,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指导时,需要尽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关怀,给予党员干部组织的温暖与关爱,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倡尊重、爱护、关系以及理解等理念,并增强与干部的沟通交流,促进两者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最后,作为思想教育者要办好党员干部满意的时事工作,从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出发,比如增加收入、组织关怀、福利津贴等方面入手,制定工作目标、实践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制度体系,竭尽全力帮助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愿望;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基层弱势群体,做好扶贫救济等工作,及时帮助基层职工解决生活困难或其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达到提升企业凝聚力以及向心力等目标的实现。 五、总结 综上所述,关于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的教育是我国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切工作任务解决的重要参考因素,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加快转变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促进企

在全区“解放思想,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观念,坚定不移谋求新

标题在全区“解放思想,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观念,坚定不移谋求新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区“解放思想,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观念,坚定不移谋求新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新年伊始,市委就审时度势,组织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观念,坚定不移谋求新发展”大讨论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开阔视野、凝聚共识,强化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用新思想、新观念解决当前发展中的新问题,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目标不放松,积极探索,真抓实干,努力在全市形成积极引领新常态、加快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此,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召,专题研究部署在全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刚才,家全同志宣读了我区开展大讨论活动方案。希望同志们要认真传达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并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围绕开展大讨论活动,我讲四点意见。一、注重用辩证思维来审视成绩与差距,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第一,在总结成绩和回顾变化中提振信心。2016年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总体发展目标以来,在中央和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砥砺奋进,扎实进取,为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可喜变化。回首我们曲折求进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四点收获一是信心更加坚定。面对2016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以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等复杂形势,我们把握中央扩大投资政策传达的积极信,适时组织实施了2016—2016年“两年倍增”计划。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和结构调整等工作,促进逆势上扬,如期实现了倍增目标。到2016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超亿元,是2016年的5倍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是2016年的8.5倍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亿元,是2016年的4.3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是2016年的3.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是2016年的1.5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亿元,是2016年的2.8倍,这其中,我们从2016年起主动挤压了基数内……""1427……更多相关在全区“解放思想,积极主动适在全区2016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区迎新春团拜会上的致辞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区科学发展观摩总结暨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只有把握好形,才能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经济发展保持向上向好的态势。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范文篇1 同志强调,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这提示我们,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前提是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那么,如何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呢?科学的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科学把握新常态的特点、规律和趋势。 在发展方位上既看"时"又看"势" 所谓时,是指时局、时机、时点;所谓势,是指态势、趋势、走势。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注意看时,又要注重看势。 时是新常态静态属性的反映。看时,就是观察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处的时代坐标,全面把握我们面临的时机、背景、条件。应看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此进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同时应深刻认识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

必经阶段,也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艰难复苏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必然反映。 势是新常态动态属性的体现。看势,就是观察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处的历史坐标,准确把握其面临的变革、走向、趋势。应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来势,看到在经过长期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虽然有所回落,但综观全球,它仍是一列快速行进的火车,对世界经济发挥着有力带动作用;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大势,看到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已难以为继,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已刻不容缓;把握好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到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的驱动力逐渐增强,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发生,市场在探索产业发展方向中的力量进一步显现。 只有审时度势,把时与势有机结合起来,由表及里、由静而动,才能对新常态的发展方位了然于胸。只有审时度势,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抢抓经济发展先机,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争取经济发展的更大作为。 在发展升级上既看"形"又看"型" 所谓形,是指形状、形态、形式;所谓型,是指类别、结构、性质。不执着于形而在意于型,注重根据形的变化用心塑型,是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成功之道。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注意看形,又要注重看型。 形是新常态的外在表现。看形,应把握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

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

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 审政研发〔2016〕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对于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意义。为了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一)组织深入学习。各级审计机关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率先垂范,先学一步,带动全体审计人员深入学、反复学、及时学、持续学。认真组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在审计系统开展“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大讨论,积极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理论研讨、形势报告、党课教育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各级审计机关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深刻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解决我国调结构、转方式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发展短板的着力点,深刻领会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五大政策支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深刻领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重点任务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三)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通过学习,使全体审计干部切实理解和把握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及精神实质,及时掌握改革的新精神新进展,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央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做到认识到位、行动自觉、步调一致。 二、自觉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各级审计机关要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正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不能以新出台的制度规定去衡量以前的老问题,也不能生搬硬套或机械地使用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旧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还要适时总结经验,推动有关方面建立容错机制。 (一)坚持客观求实。要严格遵循宪法和基本法律法规,以是否符合中央决定精神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审计定性判断的标准,把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张宇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5日10 版)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增长速度的变化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新的取向。 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着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从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看,在新常态下,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适应这种转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使中国经济大船能行稳致远。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仍然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富有前景的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此,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必须保持6.5%以上,这样才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是有充分条件的。我国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条件下,要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调控政策,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经济结构的优化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加快。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2013年后消费贡献率增幅明显,由2013年的50%增长到2015年上半年的60%。同时,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网上购物、定制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新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方面,201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9.5%。2011—201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1.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和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城乡结构方面,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近2000万人。区域结构方面,中西部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重庆、贵州经济增速领跑其他省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不断拓展着区域发展新空间。 经济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多年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产能过剩化解,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十三五”期间,必须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发表时间:2018-10-01T19:37:52.8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张莉 [导读] 摘要: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 安徽省凤台淮河河道管理局安徽淮南 232100 摘要: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本文结合实际,就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亮点和特色、问题和困难专题调研,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 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都离不开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开展能够帮助单位员工们塑造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其次还能够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对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进行提高。所以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在新形势下对事业单位思想工作进行加强,合理地推动事业单位稳健发展。 1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1促进工作效率提升 在事业单位内不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发展结合,可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与工作效率的提高,原因在于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员工能够逐渐了解工作的本质与重要性,进而进行自我鞭策,不断地优化、约束自身的工作行为,并督促自身来完成高质量的工作,以此达到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 1.2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社会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背景之下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需要事业单位不断去探寻发展的新方向,至此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能够促使事业单位对新时代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新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如此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之后的发展能够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 1.3推动事业单位发展创新 在了解新时代发展需求之后,事业单位即需要以此为基础对自身原本的发展战略进行改变,而因为传统发展战略与新时代发展战略的巨大差异,要实现改变必然需要以创新理念为基础,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的深度。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去掉能够消除事业单位员工思想上的偏见与误解,让其了解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创新理念的建设,最终推动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创新。 2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制度建设落实不到位 摆正和发挥好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往往取决于行政一把手个人的意识和情绪,更多直接取决于单位业务指标完成的状况,从而有的基层组织执行和落实党内学习制度、党员活动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流于形式,甚至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睡眠制度”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影响了党组织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特有作用的正常发挥,也影响到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自身建设及作用发挥。 2.2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深入,有待改进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改变,然而,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通过原来的方式进行,比如下发文件,召开简单的会议,或者大家一起看看视频等。这种固化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有一部分是流于形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开展这些工作,但由于内容上太过单一,缺乏创新的理念加入,致使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开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总的来说,可以将这个问题分成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没有与时俱进,不能够很好地传达新时代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第二,思想政治工作传达者的方法传统且单一,负责传达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负责人往往采用传统的说教的方式,思想政治的相关内容工作本身是比较严肃的,一般都是对当下各项方针、政策以及理念的传达,传统的说教模式会让听者感到枯燥。传达者就像传声筒一样,对于内容的核心,学习者只是过一过耳朵,完全不能进到心里,徒劳无功;第三,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无论是对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采取同一种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群体的差异性,对工作对象没有进行深入调研及归类。 2.3事业单位的政工队伍整体素质需提高 无论对于机关还是事业单位,都不能忽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政工队伍的思想素质能够直接对思想教育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都会因为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有的人能力与素养很高,稍加点化就能够有所领悟,举一反三,有效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但是,有部分职工由于自身能力、文化程度、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在工作中缺乏悟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且在思想上也认识不到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从内和从外两条提升的道路都被封闭,在工作中的活力和创造性便没有了。 3新常态下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3.1促进动态化管理 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会侵占员工的个人时间,例如休息日等等,所以会对员工个人的权益造成一定的侵犯,从而激发员工内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抵触心理,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时受到了巨大的阻碍。要对此进行改善,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促进动态化管理的发展,例如工作开展时间上的动态统一。工作开展时间上的动态统一,即为在员工与单位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调整出每周的思想政治工作时间,而此时间段具备较高的调节性,如有重要事件需要处理时,即可将思想政治工作延后,至此确保了工作的动态性管理。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比较后看到,此工作模式虽然降低了工作执行的频率,但是员工接受度更高,因此可以保障工作的效果,并且因为其动态性的管理,不会对员工个人的权益产生侵犯,进而同样有助于工作效果的提高。 3.2丰富工作内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对于引导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对党和国家新的政策、理论开展学习,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但总的来说,内容的丰富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包括社会主

以五大发展理念把握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_杨嘉懿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对主动把握、积极适应和科学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具 有重要意义。要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新常态的内在规律,为“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通过创新激活经济的新增长点,借助协调平衡经济稳定发展,依仗绿色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凭借开放形成经济新的联动,依托共享保障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破解发展难题[DOI 编号]10.14180/https://www.doczj.com/doc/5f5984504.html,ki.1004-0544.2016.04.019[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6)04-0103-04 以“五大发展理念”把握、适应、引领经济发展 新常态 (1.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2.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300387)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ZDWT150102)。 作者简介:杨嘉懿(1985-),女,河北秦皇岛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李家祥(1951-),男,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嘉懿1,李家祥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和国家把握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辩证地分析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所做出的科学判断,把握、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与新常态有着内在联系。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把握经济发展 新常态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思路和新策略。“五大发展理念”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思路和方向的集中体现,通过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新常态,因势利导,驾驭、引领经济新常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五大发展理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角度来把握新常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化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经济新常态需要生产力的飞跃、生产关系的实践。“五大发展理念”是面对和要解决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发展问题提出来的,其会促进国民经济由大到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生产力角度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1]新常态下,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结构不断改进和更新,进而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五大发展理念”科学把握经济新常态,就是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运用客观经济规律来全面推进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系统改革。要利用创新来引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过程中“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因素理解的延伸;要促进经济的协调和开放发展,形成新的发展结构,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过程中“社会结合”作用观点的阐释;要推动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发展的新格局,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过程中“自然条件”作用观点的拓展。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 103/

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郭瑶琳

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郭瑶琳 发表时间:2017-12-18T11:18:54.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作者:郭瑶琳[导读]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为一切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天津市园林花卉示范中心天津市 300112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为一切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主线,以创新精神为动力,致力于人本管理、工作机制、工作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举措,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文章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加强企业思想政 治工作的现状,分析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政工;实践创新 1导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内部团结力和凝聚力,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增强其主人公意识,进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只有增强内部凝聚力,才能使员工以更加饱满的态度和激情面对工作,帮助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这是影响企业综合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2职工思想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新常态下,职工思想状况稳定,积极向上,为实现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应当看到,职工的思想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一是理想信念淡漠,信仰缺失。部分职工不同程度上存在“人生在世,就是为了要好好享受生活”等消极想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二是职业道德观念弱化。部分职工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缺乏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无求新求变的意识和勇气。三是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加剧职工的焦虑和不安。生活压力、教育压力、医疗压力、住房压力、收入差距、物价上涨等因素使是许多职工常常感经济压力很大,焦虑不安。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过于陈旧。很多企业虽然意识到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作用和意义,也加强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资金投入,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企业领导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是严肃的,因此仍然采用一种官方灌输的说教模式,教育内容十分陈旧,与员工的实际需求严重不符,同时举办的思想政治活动缺乏创新性,教育内容过于笼统,不具备针对性,很难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和价值。另外,很多企业召开的思想政治活动,如开会、文件宣读等,方式过于老套,缺乏生动性和活泼型,没有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导致员工的参与度不高。总的来说,为了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企业应该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契合员工的心理,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2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单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改革发展进程加快推进,职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传统、方法简单和过于形式化,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和职工思维方式的新变化。 3.3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薄弱。企业政工干部待遇与企业同级技术干部存在一定差异,兼职化现象严重,人员青黄不接现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中存在年龄、知识结构老化等现象。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弱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企业只注重生产经营,轻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当做“额外任务”,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工作,既费力耗时,又收效不大,忽视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 4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法 4.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当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存在着思想上的偏差。为此,在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时,企业领导和职工应该先从自身思想入手,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综合发展的影响作用,从时代的发展情况出发,摆脱传统思想的桎梏,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只有改变了思想上的偏差,才能为其他制度和措施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原有思想的不利影响,才能创建一个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另外,企业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不能只在乎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着眼于员工的发展和企业内部良好工作氛围的建立,将资金分配变得更加合理化,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竞争赢得核心优势。 4.2创新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该在社会新常态的背景下,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收集基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调整。其次,企业思政人员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保持积极的工作干劲,发挥思政工作的实际作用,根据员工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灵活性的服务。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与时代脱节,企业思政人员应该把单项灌输转变为双向影响,在有效的沟通中传递时代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能够减少职工尤其是年轻职工的反感。另外,在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应该避免枯燥生硬的会议或者严肃的政策讲解,而是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将这些理论融入到一些文娱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进行精神熏陶,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4.3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效率 在经济和科技的双重作用下,企业思政工作载体也得到了创新,这位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企业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借助网络资源和技术,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和范围,根据企业需要建立内部政工网,除了宣传一些国家政策和方针之外,还应该树立典型,宣传企业内部的优秀人物和事迹,通过榜样作用,来带动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内部凝聚力。其次,内部政工网还应该增加互动栏目,接受基层员工的意见反馈,掌握员工的思想和情绪变化,方便调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重点,这种解疑答惑的形式还能增加职工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员工对思政工作的认同和信任。最后,企业思政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改进工作内容和方式,增加思想传播的渠道和途径,吸引基层职工的注意,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联系在一起,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 4.4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评估体系

认识新常态_适应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常态”战略思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当前,党校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校“新常态”已初见端倪,并深刻影响党校方方面面的工作。 从总体上看,“走进一线”更好地完成服务中心工作任务成为党校新常态。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等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抓改革、抓建设、抓发展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在新常态下,党委政府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度更高了。“党校姓党”,服务和推动大局工作的开展,是党校神圣职责和使命。在“四个全面”重任面前,省委省政府需要党校更有成效地培训高素质干部、更加主动地提供智力支持,在一些重大和敏感性问题上还需要党校主动发声。可以显见,党校工作走进一线、走上一线,以一线的姿态服务和推动全局工作已经成为普遍要求。在党校阵地上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助力助威、冲锋陷阵、站岗放哨,做到更加积极、主动、有为,实际上是党校工作最大的新常态。 从教学方面看,“大规模”“高强度”干部培训成为党校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发出大兴学习之风总动员,中央颁布实施了《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前不久又印发了《2014—2018年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对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在反对“四风”背景下,全国上下干部学习需求明显上升。在强势推进“正风肃纪”过程中,各地加大了各类培训中心的规范和整治,领导干部参与社会化培训受到限制,干部培训向党校、行政学院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干部教育培训规模不断扩大。相比于2008—2011年,最近三年,党校方面的主体班次期数、人数增长了30%-50%。委托培训增长迅猛,2013年全年委托培训班次

谈新常态下发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

谈新常态下发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谋划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更好地完成“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健康的良性发展,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现实课题。 标签:新常态;党建工作;重要作用 新常态的党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并在加强中不断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具體方式方法,始终坚持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两手抓,努力提高党务工作水平,使企业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一,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体现在: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企业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党中央系列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把握中央政策的精神实质,把中央的决策部署与企业经济工作结合起来,并把中央决策贯彻在具体的经济工作之中。让党的方针政策统领我们具体的经济工作,让我们的经济工作不背离党的方针政策。党组织必须参与经济工作,不能形成党建和经济工作“两张皮”,不能各行其是,要统筹谋划、统筹运作,协调发展。 二是要实现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党建工作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想起来就抓一抓,工作忙了就忘了的工作,而是要列入企业重要议事日程,用制度的形式真正落实下来,要有规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上级党组织要对下级党组织有明确的要求,有定期的检查,有阶段性考核,实现党建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是要坚持群众路线。企业党建工作要深入基层“接地气”,要贴近实际、贴近职工、贴近生活,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2],要围绕企业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通过党建工作为企业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在群众中树立很好的威信和影响力,还要发挥党组织团结群团部门的优势,为企业稳定、和谐、化解矛盾做好工作。这是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基础。 第二,要发挥党组织的经济促进作用。要使企业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的中心工作当中,促进经济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要十分清醒的认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一个企业的范围内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这两者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是利害相连的连体兄弟,是以确保党的坚强领导为核心,以推动生产经营工作为中心的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在一个国有企业里对“核

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 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 特点:1、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破坏性开采的粗放型发展 3、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 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经济新常态下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 政策: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5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党的十九大也将于明年召开。辛鸣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的确立,对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带一路也属于政策。 事例:京津冀一体化 长江经济带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安徽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西安浐灞创新发展生态区 (参照:开放战略篇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未来构想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与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实践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制度创新打造中国改革开放升级版 深化改革篇 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激发民间投资创业 安徽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重庆实施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 成都创新基层治理能力培训新载体 黑龙江泰来县养老事业探索与实践 创新驱动篇 天津滨海高新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